中国古代八大官窑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一、北宋官窑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
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
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
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
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二、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开始于绍兴十三年。
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建立的制瓷窑场。
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瓷窑场。
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
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权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
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窑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应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府作为公用。
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
村夫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能称为官窑瓷。
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室成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最辉煌时期,中国五大名窑的出现,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而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五大名窑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一、钧窑背景: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今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
窑址:河南省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器形:钧窑烧制器形有罐、双系壶、花口瓶、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等,而以壶、罐为常见。
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特点:1.窑变,宋瓷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
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
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构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2.蚯蚓走泥纹,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天然活动以加添裂纹,出窑后构成有规则的活动线条,十分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镂空斗笠碗美誉: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落日紫翠忽成岚”赞赏之。
传世作品: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二、汝窑背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窑址: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器形: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多拷贝古代青铜器样式,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是哪八个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是哪八个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不过还是有中国古代八大官窑之说。
下面店铺给大家说说中国古代八大官窑是哪八个,供大家阅读!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是哪八个1、汝窑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余件。
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
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官窑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
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
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
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3、哥窑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
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4、定窑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
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
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5、钧窑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
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6、景德镇窑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早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中国瓷器窑系大全(一)
中国瓷器窑系大全(一)瓷器,在华夏文化中堪称国粹,然而,滔滔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窑口和瓷系,千百年来也没有人做出系统的归纳,这就给中国的陶瓷研究造成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众多的瓷器种类和纷繁复杂的窑口,让人眼花缭乱,要对瓷器窑口一一鉴定,恐怕神仙都难,所以,小编认为断窑口绝对难于断窑系。
当前,学术界对我国的窑系划分有八大窑系和六大窑系之说,认为应该是十大窑系。
历史上我们形成窑系应该是在宋代,此前的陶瓷还处在发展期,只是到了北宋我国瓷器发展才进入了鼎盛阶段。
北宋时期的中国陶瓷发展为我们陶瓷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真可谓百花盛开,群芳斗艳,名窑迭出,窑系纷成。
陶瓷界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基本面貌。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向来有“柴、汝、官、钧、定”五大名窑的提法,也有说“汝、官、哥、钧、定”(小编不认哥窑),总的来看,的确是各领风骚,特色呈现。
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归纳出八大窑系。
说是南北各四大窑系,对此,小编也不认同,小编认为应该是十大窑系。
下面就一一道来。
1、汝窑系,谈到汝窑系,就不能不先说汝瓷,汝瓷始于宋初,终于元代。
有官瓷和民瓷之区分,官瓷做工考究,匠心独具,造型工巧,玛瑙末入釉,烧造时间短,存世量稀有,十分珍贵。
而按照清凉寺汝窑工艺烧造青釉瓷器的窑口在河南河北不下几百口,烧造了一二百年,数量颇丰。
现在市场上大量的临汝窑瓷器就是这类汝瓷的代表。
汝窑系所指的就是这一大系,而非官汝窑瓷器。
2、定窑系,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磁窑体系之一。
由邢窑工艺演化而来。
定窑因刻花、划花、印花著名,又以首创覆烧工艺而著称,影响极大,波及很广,各窑竞相效仿。
宋室南迁,曲阳的工匠也随之南迁,将定窑的先进工艺带到景德镇,对当地青白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定窑在北方受影响较大的有山西的平定、阳城、介休、霍州窑,北京的龙泉务窑,赤峰缸瓦窑河南的鹤壁集窑等,南方地区除景德镇窑尚有江西的吉州窑和四川的彭县窑等。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一、官窑紫口铁足话官窑宋徽宗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的御用瓷器,称为官窑,所制器物,有鼎、有炉、瓶、觚(饮酒器)等仿古铜器器形,另有陶瓷文具用品如笔筒、水滴、印泥盒等,均属佳品。
图:冰裂纹小茶壶官窑的特色是土质细腻,胎釉俱薄如纸。
色有月白、粉白、粉青、大绿、油质等,当时最受重视为月白,粉青次之。
开片,以冰裂纹为上品,梅花片次之,细碎纹最下。
其中器面有釉斑的。
以鳝血为上,黑纹次之。
可见北宋官窑的制作水准极高。
因金的入侵,汴京破灭,官窑随着北宋消失。
康王高宗在杭州建都是为南宋,宋高宗奠都后,即命邵成章在杭州凤凰山,仿官窑旧朱,建窑烧瓷,称为「内窑」,即是南宋官窑。
内窑比北宋官窑更成熟更精致,釉色以粉色为主,晶莹澄澈,足以比美青瓷,所用瓷土坯,略带亦色,所以露胎处烧成后颜色如铁,烧制时,器口向上釉下,口上的釉极薄,赤土隐隐透出,所以当时称「紫口铁足」。
两京官窑,因温度控制不善,釉中的铁质,氧化不均而产生窑变,呈现出紫红或褐色的斑点,古代民智末开,将窑变瓷器视为鬼怪作崇,不予保留,故迄今窑变传器不多。
故宫这一季展示了宋代文物特展,精品尽出,其中有粉青水仙四方盘号称故宫之宝,另有冰裂荷花器皿也极精美,展期至六月三十日,盼同仁都能拨空参观。
二、汝窑我国青瓷器从魏晋有瓷器以来,就是主要产品。
它釉中所含氧化铁是经过还原焰烧成的(氧化焰与还原焰是烧结过程中的空气控制,让空气氧完全燃烧称氧化,注入新空气称还原)。
若是烧得太过,就会呈现深众绿色,若烧的不过,就呈灰青色,所以氧化与还原是青瓷制造历史上两大技术。
到了宋代,这项技术被充份掌握,它是陶瓷发展史的重大成就,最著名的就是河南窑瓷器,河南生产青瓷的窑址,遍及临汝四乡,而以临汝县为集散地,宋代并在此设汝州窑务以抽税捐。
汝窑青瓷贵重当代,士大士尤其喜欢视为珍品。
有印花、刻花、素面三种,以素面为贵,釉色有天青、粉青、鸭蛋青、虾青、茶青等不同。
纹片有牛毛黄纹,细碎冰裂纹、蟹爪纹等,釉中气泡比官窑稍大,有如满天星斗,清澈度在宋代诸中,堪称第一。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
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
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
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
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
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
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定窑名瓷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古属定州,故名。
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
中国八大窑系
定窑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均瓷开片也是均瓷的一大特点,随然看起来均瓷表面呈现不规则的裂缝,但是当触摸其表面时,确是光滑的,长的均瓷开片的时间可以达到70年以上,有些声音大的,可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
景德镇原来总处在模仿的阶段,不是青瓷,就是白瓷,但在北宋以后,开始走上创新之路,开创了一种青白瓷,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颜色偏蓝。这对景德镇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青花瓷 一统江山,君临天下
“鬼谷下山”
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罐,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创造了单件工艺品的最高价。
磁州窑
磁州窑以黑釉剔花瓷和铁锈花瓷著名,黑釉剔花瓷是在上有黑釉的瓷胎上剔刻纹饰,将纹饰以外的黑釉剔去,留出原始白地,烧成后黑白对比分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装饰效果。
=====================================================
宋代民窑有八大系统,正好以长江为界,北方四个,南方四个。北方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四个窑系;南方是饶州窑,就是景德镇窑,以及龙泉窑、建窑、吉州窑,四个窑系。
官窑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一、宋朝五大官窑——令人侧面的皇室血统经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时期的分裂局面,公元 960 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制瓷工艺达到新高峰,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
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
举世闻名的五大官窑体系分别是汝、官、哥、钧、定,八大民窑体系分别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饶州窑、龙泉窑、建窑和吉州窑。
1 汝窑汝窑位居五大官窑之首,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因其烧制时间只有二十来年,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统计在册的汝窑只有67件。
另外,史书上也有记载,《清波杂志》里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提出汝窑的釉色是靠玛瑙呈现。
我们知道,古代对玉和玛瑙都是上品,这更显示了汝窑的尊贵,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公开拍卖一只变形的直径为8公分的盘子,成交价为154万美元,后来拍卖上亿元人民币的珐琅彩当时也就卖二三十万美金。
汝窑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是汝窑的釉色呈天青色;第二,具有“蟹爪纹”,就是说釉面开片的纹理有细微的毛刺;第三,鱼鳞状开片,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会有折光率;第四,就是香灰胎,瓷胎是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以后落下来的香灰。
一般情况下,汝窑的胎和底同厚。
官窑瓷器从侧面反映了帝王的追求,汝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瓷器,汝窑被烧制成青色,主要因为当时的宋徽宗信奉道教。
他大力推行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在道教仪式中,给天神写的祈祷词叫“青词”,道教追求的都是青色。
今天台北故宫所藏的宋人书札中,有这种天青色的纸,是淡淡的一种蓝灰色,用来写道教的祈祷词。
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
2官窑、哥窑一、官窑北宋官窑在宋徽宗时期才开始烧造,窑址不明。
官窑颜色比汝窑透亮一些,显得更青绿,宋徽宗执政20多年,在加之靖康之变,瓷器在此次历史事件中被焚毁,能留到今天的北宋官窑非常罕见,其目前存在的代表作是“琮式瓶”,是一种礼器,目前全世界仅存4件。
(完整版)五大名窑主要特点与代表作品
我国宋代五大名窑如果说元青花是一统江山君临天下,明青花是各领风骚火光炸天,那么宋瓷,就是高山仰止卓越千古。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
宋瓷创造了华夏两千年文明历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从思想内核,工艺技巧到艺术形式无不臻至化境,不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倔傲与空茫,可谓高山仰止。
宋瓷艺术以其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与唐瓷的恢宏富丽,恣纵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
众所周知,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汝、官、哥、均、定。
中国五大名窑是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我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今天给壶友们分享一下,宋代五大名窑的各自工艺和作品特点,希望大家不惜赐教,共同探讨!1、宋瓷之冠:汝窑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故名。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特点。
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被历代称颂,有“名瓷之首”,“宋瓷之冠”美誉。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不足70件珍贵非常。
2、紫口铁足:官窑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
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
中国最有名的八大瓷器,件件都有传奇
中国最有名的八大瓷器,件件都有传奇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不过做工都是比较粗糙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瓷器制作技术越来越出色。
下面小编来盘点下,中国最著名的八大瓷器。
第八名: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1948年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封氏墓。
该尊器形繁琐、硕大,庄严雄伟,做工精细,釉色青绿温润,是北齐瓷器中屈指可数的重器之一,是研究北朝瓷器及其装饰工艺不可多得的重要实物资料。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该尊侈口、长颈、溜肩、长圆形腹、高圈足。
口沿下有桥形耳一对,肩部有六系,并附盖。
通体有纹饰十三层,除颈部贴塑宝相花及压印团兽纹外,其它均为莲瓣纹。
盖纽下双重覆莲瓣,盖沿边上翘双重仰莲瓣,上腹三层覆莲瓣,下腹双层仰莲瓣纹。
整体纹饰雕塑整齐细腻,上呼下应,富丽堂皇。
莲花尊的纹饰内容与佛教密切相关,用于随葬代表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第七名:南宋官窑贯耳青瓷瓶顾名思义,官窑就是朝廷皇室直接控制而建立的瓷窑。
所制产品特供皇室,专烧专用,所烧温度达到1200多度。
南宋官窑贯耳青瓷瓶是仿造古代青铜器造型烧制而成的,它腹部矮短,圆如苹果形,正中向上伸出颈,颈顶端有对称的管状双耳,名为贯耳。
贯耳是瓷瓶耳的式样之一,器耳呈贯通的管状,竖向粘附于瓶的直颈两侧。
“官窑贯耳瓶”的经典不是它的装饰,而是它本身所展露出来的高雅“气质”:“面色”如玉,庄重典雅,神秘而又含着的自然美。
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纹如蟹爪,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是代表南宋官窑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
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瓷、河南汝官窑瓷等北方名窑的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彻,造型精巧之精华。
中国古代瓷窑顺序表
中国古代瓷窑顺序表【最新版】目录一、中国古代瓷窑的发展历程1.原始瓷的出现2.汉代的发展3.隋唐时期的繁荣4.宋代的巅峰5.元明清的延续与衰落二、中国古代瓷窑的地域分布1.南方瓷窑2.北方瓷窑三、中国古代瓷窑的主要种类1.官窑2.民窑四、中国古代瓷窑的艺术特点1.器型2.纹饰3.釉色正文中国古代瓷窑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原始瓷的出现、汉代的发展、隋唐时期的繁荣、宋代的巅峰以及元明清的延续与衰落。
在原始瓷的出现阶段,距今约 6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原始瓷器。
这种瓷器以陶器为基础,采用高温烧制,具有较低的瓷化程度。
汉代是瓷窑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瓷器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瓷器的瓷化程度也相对较高。
汉代的瓷窑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如浙江、江苏等地。
隋唐时期,瓷器的制作进入了繁荣阶段。
这一时期的瓷器不仅在工艺上有所突破,而且在造型、纹饰、釉色等方面也呈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性的瓷窑有景德镇、德化、龙泉等。
宋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瓷器在工艺、造型、纹饰、釉色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官窑、民窑林立,如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等,都成为了后世仰慕的对象。
元明清时期,瓷器的制作开始走向衰落。
尽管在这段时期仍有一些优秀的瓷器出现,但整体上已无法与宋代瓷器相提并论。
这一时期的瓷窑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在古代瓷窑的地域分布上,南方瓷窑和北方瓷窑各具特色。
南方瓷窑以江南地区为主,如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其瓷器以细腻、清新、典雅见长。
北方瓷窑则以河北、山西、河南等地为主,其瓷器以粗犷、豪放、厚重为特点。
古代瓷窑的主要种类包括官窑和民窑。
官窑是由官方设立和管理的瓷窑,其产品主要供皇室和官府使用,代表了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民窑则是民间设立的瓷窑,其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有着丰富的民间气息。
在艺术特点上,古代瓷窑的瓷器表现在器型、纹饰、釉色等方面。
器型有碗、盘、瓶、罐、杯、盏等,形式多样,造型优美。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
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
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基本上包括明清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款名年代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言语款其它款识洪武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福、寿永乐永乐年制福、禄、寿、辰内府宣德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福、寿敬权、坛、大德吉详场正统正统元年正统捌年天顺天顺年造天顺年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成化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制天、图案、银锭、盘肠等弘治弘治年制大明弘治年制金玉满堂、玉堂金马长命富贵金、上用、正正德正德年制、正德年造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年造何玉清造长命富贵、福、天下大平、寿嘉靖嘉靖年制、嘉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松柏草堂、晋府造用郝府佳器、潘府佳器滋树堂、东书堂、朱府、青箩馆敦仁堂、黔府、长府制造、长府造用、晋府、秦府、黔府、腆善所、桐溪冯宅、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署丞沈良佑造、陈守贵造、陈文显造、吴文自造、邓奎自造、程式自造、陈守钊造、陈舍自造、王泉德记、唐地制造、陈造佳器长命富贵、万福攸长、富贵长春、永保长春、长春寿喜国泰民安、长春佳器、上品佳器、台阁佳器、天禄佳器福寿康宁、长春同庆天下太平金篆大蘸、坛用、茶、汤、酒、姜隆庆大明隆庆年造隆庆年制万古长春万历万历年制、大明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德府造用、于府造用、黔府应用、太和王府、徐享庆堂沈府佳用、玄阴堂纯思堂、灌园督造博物斋、秦府典膳所、芝兰斋、京兆郡寿房记、靳宅仙品程廷梓造、沈氏、仙关吴震、荆桂、园贵隆制少溪、李衙置用、茹城家藏、永兴卞玉奇明、紫芝主人监制风调雨顺、清风明月、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永享佳器天禄佳器、玉堂佳器、仁波佳器、万悬佳器、长春佳器食禄万钟、富贵长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上品佳器、九五之尊、永葆长春、国泰民安堂阁佳器、寿、天福佳器、玉、敬与佳器、雅、福金明汝平、城南隐耕、永兴九峰、上天启天启年制于斯堂、其好园白玉堂、竹石居天启元年米石隐造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天理存心、状元及第、三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积善之家、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玉堂佳器、尧舜年制、福图案、兔、灵芝、方胜等崇祯崇祯丁丑、大明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崇祯年制翔风堂、丛菊斋。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钧、汝、定、哥、官)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钧、汝、定、哥、官)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钧、汝、定、哥、官)【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
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釉刻花折腰碗【哥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哥窑八方碗宋代五大名瓷加书签收藏下载跳至底部↓阅读:1038次大小:7KB(共7页)宋瓷有民窑、官窑之分、有南北地域之分。
宋瓷窑场首推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后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
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官窑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北宋官窑主要烧制青瓷,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哥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历代官窑瓷器鉴定
宋代官窑瓷器北宋官窑至今没有找到窑址,文献记载也很少,从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看,被认为是北宋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子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
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约露出胎色。
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窑一大特点;裹足支烧、器底有芝麻钉痕迹是另一大特点。
官窑和汝窑一样,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纹或边楞。
器型种类较少,除了盘、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铜器的造型,如长颈瓶、贯耳瓶、贯耳尊、兽耳炉等。
宋室南迁后,在临安(今杭州)建都。
从己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子呈探灰、灰褐、灰黄等色。
胎有薄厚两种,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
釉厚的瓷片从断面可看出施釉痕迹,一层一层很清晰。
釉子温润似玉,也有比较光亮的。
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开比较细碎的纹片。
南宋官窑既有裹足支烧的,也有垫烧的,器底大而薄的往往采用支烧与垫烧共用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汝窑瓷器鉴赏小知识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
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造型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
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二、胎釉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
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
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三、仿品与鉴定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
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
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
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哥窑、定窑、汝窑、钧窑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中国官瓷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
据文献记载,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
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窑”。
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窑。
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
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
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
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官窑葵瓣洗,高4.8cm,口径18.7cm,足径11.2cm。
洗八瓣葵花式,斜直壁,折底,圈足。
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开片,片纹交织如网。
足底边无釉,露铁黑色胎。
宋代官窑瓷器与汝、哥、钧窑瓷器一样,特别注重釉色美。
其凝厚的釉层系采取先素烧坯体、然后多次施釉的方法完成的,釉层厚度往往大于坯体的厚度。
烧成过程中,选用优质木材作燃料,以保证窑内的温度和气氛。
官窑瓷器多为素面,既无精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描绘,多用凸凹直棱或弦纹为饰,在釉面自然优美的片纹点缀下颇显高贵典雅。
此洗造型优美,釉层莹润如玉,在溢青流翠的釉面上片纹纵横交错,大片纹间又闪现条条小冰裂纹,构成优雅和谐的艺术整体。
官窑圆洗官窑圆洗,高6.5cm,口径22.6cm,足径19cm。
洗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
高一历史五大窑口知识点
高一历史五大窑口知识点中国历史上,窑口是指制瓷的工作场所,也是代表中国古代陶瓷制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窑口,其中五大窑口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它们分别是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下面将对这五大窑口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进行介绍。
1. 定窑定窑,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位于河北省定州市。
定窑以制作青瓷为主,釉色以青瓷为基调,品质纯正,胎体坚实白腻。
定窑的瓷器在制作工艺上注重细致的雕琢和浑厚的线条,造型简洁大方。
代表作品有《定窑青瓷花口缠枝纹盘》、《定窑天青釉竹笛状瓶》等。
2. 汝窑汝窑,起源于北宋太祖赵匡胤年间,位于河南省汝州市。
汝窑擅长制作官窑及其变种,以其细腻的胎体和高贵典雅的釉色而闻名。
汝窑的瓷器釉色丰富多样,包括天蓝色、豆黄色、紫罗兰色等。
代表作品有《汝窑天蓝釉瓶》、《汝窑豆黄釉折腰尊》等。
3. 哥窑哥窑,起源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位于河南省巩义市。
哥窑以黑釉烧制的陶瓷闻名,釉色黑亮如漆,瓷器整体造型简洁大气。
哥窑的瓷器口径大而底足小,器型独特。
代表作品有《哥窑黑釉花卉纹圆盘》、《哥窑黑釉雕花方口青花瓷罐》等。
4. 官窑官窑,也称官窑瓷,起源于北宋太宗赵光义年间,位于河南省开封市。
官窑的特点是釉面瑰丽华贵,装饰繁复精美。
官窑的瓷器多为青花瓷和白瓷,以青花瓷最为著名。
官窑的瓷器制作精细,图案题材广泛,包括花卉、人物、山水等。
代表作品有《官窑青花缠枝莲瓣纹盘》、《官窑白釉荷叶纹葫芦瓶》等。
5. 钧窑钧窑,始建于北宋太祖赵匡胤年间,位于河北省永清县。
钧窑是烧制贵族尊贵器皿的专用窑口,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饰而著称。
钧窑的釉色以青花为基调,色调多变,有天青色、天蓝色、紫蓝色等。
钧窑的瓷器造型丰满饱满,胎体坚实,釉面细腻。
代表作品有《钧窑天青釉云龙纹瓮耳瓶》、《钧窑天蓝釉鸡缸瓶》等。
以上就是高一历史中的五大窑口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这五大窑口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巅峰水平,每个窑口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对于了解中国古代陶瓷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
1、汝窑(河南宝丰清凉寺)
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5件(台北、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为21和20件,其余20余件分别流落在日、韩、英、美等国家)。
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
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史称“汝窑为魁,天下第一”。
2、官窑(河南开封)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
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
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
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3、哥窑(浙江)
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
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4、定窑(河北定州)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
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
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5、钧窑(河南禹州神垕)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
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6、景德镇窑(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早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7、耀州窑(陕西铜川黄堡镇)
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运刀挥洒如行云,刀下线条如流水,讲究一气呵成,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线条活泼流畅,立体感极强,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格调高峻。
装饰技法以刻、印、划、雕、堆、镂空为主。
8、磁州窑(河北邯郸磁县)
磁州窑以黑釉剔花瓷和铁锈花瓷著名,黑釉剔花瓷是在上有黑釉的瓷胎上剔刻纹饰,将纹饰以外的黑釉剔去,留出原始白地,烧成后黑白对比分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装饰效果。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