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环境污染所致疾病识别
环境有害因素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经验法
检查表法
工程分析法
调查检测法
其它方法
经 验 法
概念: 经验法是调查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 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 对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 识分析的方法。 适用范围: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 的建设项目的评价,调查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 型行业和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 设项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化学镀(利用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选择性 还原析出到经活化处理的表面上)
镀镍 原料:镀液:硫酸镍、次磷酸钠、醋酸钠、柠檬 酸钠、乳酸、氨基乙酸、苹果酸、硼酸、氟化物 辅料:脱油、清洗用酸碱 生产工艺 还原反应:酸雾、镍盐、氟化物等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的重 要技术支撑。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
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4 机加工 原料:工件,乳化液、切削液(润滑) 生产工艺:车、铣、刨、磨、钻 噪声、振动、切削液油烟雾 产品:略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1.1 饮用水突发事件急性健康危害识别与判定1.1.1 化学性急性中毒识别与判定1.1.1.1 砷中毒误饮服砷化合物,如三氧化二砷,一般经过数分钟至2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主要症状为:①急性肠胃炎,饮服后数分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严重者出现频繁水样便或血便,剧裂呕吐。
②休克,中毒后24小时发生,由于剧烈呕吐,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病人表现极度烦躁不安,眼脸浮肿,心音低钝,常伴有心律不齐。
如休克不能缓解,呈急性中毒性脑病表现。
③周围神经病,中毒后1-3周内发生。
起初有四肢麻木、针刺样感觉异常,继之出现运动力弱、痛觉过敏,多数病人下肢受累比上肢早而重,症状由股体远端向近端呈对称性扩展。
检查可见四肢末梢感觉减退或消失,呈手套、套袜样分布,震动觉、触觉和痛觉受损,肌力减退。
跟腱反射早期就可丧失。
④中毒性肝病,多数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
⑤全身症状,多有体温升高,在38度以上。
皮肤出现皮炎、出血、紫癫。
病人诉心慌、气短、心率加快。
检验分析,急性中毒后2-3周常出现贫血、粒细胞减少,尿砷增高,发砷增多。
1.1.1.2氰化物中毒人在短时间内饮服50-100mg氰化钾(或氰化钠),可立即呼吸停止而骤死。
其症状表现为①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患者呼出气中有杏仁味、皮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
②中毒性脑病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瞳孔略大。
③“电击型”中毒死亡。
检验分析,尿碳氰酸盐大量增加(正常不吸烟者2mg/L,吸烟者14mg/L)。
1.1.1.3有机磷(敌敌畏、对硫磷等)中毒潜伏期有长有短,短者5分钟,大多数在0.5小时以内,也有12小时者。
(1)轻度中毒:血胆碱酯酶下降70%左右时,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出汗、腹痛、视力模糊、全身不适等早期症状。
(2)中度中毒:血胆碱酯酶下降50%时,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苍白,流涎或口吐白沫,多汗;肌内震颤及瞳孔缩小;胸闷,有紧束感,呼吸轻度困难,腹泻。
环境污染性疾病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和颗粒物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
空气中的污染物可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 、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高血 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免疫系统紊乱
致癌作用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 降,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的监管,严格控制农 业投入品的使用,减少畜禽粪便的排放。
规范食品加工和流通环节
加强食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管,规范食品加工 和流通环节的操作和管理。
ABCD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 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包装材料管理
加强包装材料的监管和管理,限制使用含有有害 物质的包装材料。
加强环境法规监管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加大对违法排放的惩罚力度。
03
水污染与健康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废水排放
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 当直接排入水体,造成
严重污染。
农业污染
化肥、农药等农业残留 物通过雨水冲刷进入水
体,造成水质恶化。
生活污水
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产 生的污水,包括洗涤、 卫生等废水,未经处理
环境污染性疾病的危害
短期危害
如急性中毒、刺激症状等,可能 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
统等造成损害。
长期危害
如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 等,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呼吸 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风险。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还会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生物多样 性减少、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污染容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空气里面主要含有氮气、氧气,其中氧气是人和动植物最需要的,大约占空气的21%;如I果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到16%时,正在点燃着的蜡烛就会熄灭;如果降到7%时,人和动物很快就会被憋死。
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灰尘等气体和物质。
如果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灰尘等有害气体和灰尘含量过高,这种空气就是被污染了,空气中掺杂的这些有害气体和脏东西越多,空气被污染的也就越厉害,对人和动植物的危害也就越大。
空气污染首先是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是影响动植物的生长,还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重庆市污染严重地区的肺癌死亡率逐年上升,超过50 A/10万,比相对清洁区高倍。
长沙市个别街区的肺癌死亡率高达94 .36 人/10 万。
2、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对人体的危害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所消耗能源急剧增加,以及森林遭到破坏,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全世界的气候变暖。
这就会使人们的呼吸道疾病、癌症、头疼等发病率增高,并助长疟疾等热带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3、酸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它能使土壤酸化,湖酸化,从而使森林衰退和枯萎,许多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而且,酸雨还对文物古迹和建筑物有侵蚀作用。
4、水污染的影响。
水环境污染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但使工农业生产备受损失,而且淡水鱼的捕获量也大幅度下降,许多名贵鱼种如长江鮒鱼和黑龙江的大马哈鱼产量急剧下降,有的甚至绝迹。
全国性污染导致的死鱼、人畜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全国肝癌、胃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5、噪声污染给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据29个环保部门统计,在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噪声问题的占30%以上。
一些工厂工人耳孫、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的发病率高达30%- 60%据上海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统计,耳病患者中,约有1/3是因噪声引起的。
环境污染容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
环境污染容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1、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空气里面主要含有氮气、氧气,其中氧气是人和动植物最需要的,大约占空气的21%;如果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到16%时,正在点燃着的蜡烛就会熄灭;如果降到7%时,人和动物很快就会被憋死。
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灰尘等气体和物质。
如果空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灰尘等有害气体和灰尘含量过高,这种空气就是被污染了,空气中掺杂的这些有害气体和脏东西越多,空气被污染的也就越厉害,对人和动植物的危害也就越大。
空气污染首先是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是影响动植物的生长,还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重庆市污染严重地区的肺癌死亡率逐年上升,超过50 人/10 万,比相对清洁区高倍。
长沙市个别街区的肺癌死亡率高达94 .36 人/10 万。
2、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对人体的危害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所消耗能源急剧增加,以及森林遭到破坏,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全世界的气候变暖。
这就会使人们的呼吸道疾病、癌症、头疼等发病率增高,并助长疟疾等热带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3、酸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它能使土壤酸化,湖酸化,从而使森林衰退和枯萎,许多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而且,酸雨还对文物古迹和建筑物有侵蚀作用。
4、水污染的影响。
水环境污染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但使工农业生产备受损失,而且淡水鱼的捕获量也大幅度下降,许多名贵鱼种如长江鲥鱼和黑龙江的大马哈鱼产量急剧下降,有的甚至绝迹。
全国性污染导致的死鱼、人畜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全国肝癌、胃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5、噪声污染给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据29 个环保部门统计,在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噪声问题的占30%以上。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环境污染性疾病
1950年:鱼群异常,水鸟坠海,自杀猫 1953年:水俣镇首发病例,一个生怪病的5岁女孩
1956年:造船工的两个女儿发病,开始调查,又发现五十多名患者。
1959年:熊本大学水俣病研究组证实,水俣病是水俣化工厂废水引起。 1965年:日本新泄县阿贺野河下游再次爆发水俣病。
1968年:日本政府断定,熊本水俣病是水俣化工厂废水中的甲基汞化合物 所致,新泻水俣病是昭电鹿濑化工厂的副产物甲基汞污染阿贺野河所致。
1950年:鱼群异常,水鸟坠海,自杀猫。
1953年:水俣镇发现一个生怪病的5岁女孩,开始只是口齿不清, 步态不 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 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
1956年:水俣湾一造船木工的两个女儿发病,引起重视并开始调 查,又发现五十多人患有同样症状的病。
1973年:水俣市对面的天草岛御所浦市又发生了含汞废水引起的第三次大 规模中毒事件。
Jinichi Hamatsuki 83岁,水俣病患者
水俣病的发生地分布
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神经精神障碍 Hunter-Russel综合征 ( Hunter-Russel syndrome )
环境污染性疾病
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lated disease
❖ 环境污染性疾病:
由于环境污染性致病
因素在暴露人群中引 ❖公害病
发的疾病。
(public nuisance):
凡能污染环境,使环 境质量恶化,而直接 或间接是人患病的环 境污染因素,统称为 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
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病
❖ ㈤水俣事件 1953-1955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流域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
预防医学第一章环境与健康一、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开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依据环境因素的性质可将人类环境分为物质黄精和非物质环境两大类,前者为自然环境,后者为社会环境。
二、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开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含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前者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后者有大气、阳光、水体、土壤等,这些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自然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三、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根底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与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总和。
四、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息息相通,紧密相连,人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人类社会开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2.人对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五、生态系统指在肯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完整体系,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
六、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得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
七、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八、环境污染的X: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交通运输性污染、4.其他污染X九、污染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1.污染物的汲取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2.污染物的分布与存储3.污染物的生物转化4.污染物的排泄:肾脏排泄、肝胆排泄、经肺排泄、其他途径排泄十、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1.急性毒作用2.慢性毒作用3.致癌作用4.致畸作用5.免疫度作用十一、污染物的理化特性1.污染物化学结构2.污染物物理性质3.污染物生物半衰期十二、污染物暴露的强度与方法1.作用剂量或强度2.暴露途径或方法3.暴露期限与频率十三、化学物的联合作用1.相加作用2.协同作用3.强化作用4.拮抗作用5.独立作用十四、常见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有1.生理状况2.健康状况3.遗传因素4.营养条件十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类型1.公害病2.职业病3.传染病4.食源性疾病十六、环境污染的操纵策略1.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标准2.强化环境卫生调查监测与监督治理3.操纵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4.强化环境爱护宣传教育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一、太阳辐射式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X,也是地表上光和热的源泉。
环境污染与疾病
十、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 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 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 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 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 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 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 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 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
五、1961 年 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 该市1955年以来,相继兴建了三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在其周围又挤满了三菱石化等十余个大厂和一百余个中小 企业。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 ,严重污染城市 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由于大气污 染,形成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和 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1961年哮喘病发作, 1967年一些 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杀。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由于日本各大城市普遍使用高硫重油, 致使四日市哮喘已蔓延全国。
七、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 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 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 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 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八、1955~1972年 骨痛病事件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 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 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 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 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 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 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 易折。
环境污染物的特殊毒性及其评价致癌作用课堂PPT
2.4 多阶段学说
• 进展阶段(progression )
突变细胞在形态、功能、代谢和行为方面表现出 肿瘤的特征,如生长加速、侵袭性、转移能力及生 化、免疫性能改变。
• 不可逆 • 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 进展的早期阶段对环境因素敏感 • 观察到良性或恶性肿瘤 • 进展剂使已促长细胞进入该阶段
通过细胞表型的改变 ,反映各种理化因素的致 癌性.可模拟化学致癌物 在体内致癌的过程,并可 对发生转化的细胞做直接 观察和做各种分析。
细胞转化试验是致癌物检测及癌变机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22
用于长期致癌试验的实验动物
1.啮齿类动物:大鼠或小鼠
1)习性和体内代谢与人接近,对致癌物敏感 2)寿命较短,经济,易于操作 3)生理病理特征了解透彻 4)自发肿瘤发生率资料全面等
大气: 光氧化作用
水体、土壤: 生物、微生物分解
39
10
2.4 多阶段学说
引发阶段 促长阶段 进展阶段 (initiation) (promotion)(progression)
• 引发阶段(initiation,启动阶段)
引发阶段是化学物或其活化代谢物(亲电子剂)与 DNA作用,导致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 历时很短,引发过程是一个突变过程,引发细胞 不具有生长自主性,因此不是肿瘤细胞。
5
2.2 亲电子剂假说
亲电性化合物
DNA, RNA, 蛋白质 的亲核基团
共价结合 DNA加合物
DNA结构损伤
细胞,血液 尿等可检出
基因突变
肿瘤
6
2.2 亲电子剂假说
DNA加合物(DNA adduct)
• 致癌物多数具有遗传毒性,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 物尽管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但有一共同的 特点,即一般都是亲电子剂
环境污染致病的综述
环境污染致病的综述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环境污染致病的综述空气、水、土地和食物等,都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新陈代谢,同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增强与环境的适应性。
人们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当这种生理功能达到一定限度,超过人体“忍受”程度时,就会引起疾病,导致终身残疾或者死亡。
一、环境致病的因素人类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中,能使人体致病的,通称为环境致病因素。
一般把环境致病因素分为下面三种:1.生物性因素,包括细菌、病菌和虫卵等。
2.化学性因素,包括有毒气体、重金属、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品。
3.物理性因素,包括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和电磁波辐射等。
据分析,人类大部分肿瘤病同环境污染有关,而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的肿瘤至少要占90%左右。
二、环境致病的阶段一般来说,当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人体对毒性的反应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潜伏期,人体对毒物还有抵抗能力,没有表现出疾病的症状。
第二阶段是病状期,在环境污染持续影响下,人体耐受毒素的能力下降,成为没有“病症”的病人。
第三阶段是显露期,环境污染再持续,出现了各种症状。
第四阶段是危险期,病症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治疗,表现出毒性反应、发病、死亡等症状。
三、环境致病的特点1.隐蔽性环境致病的病症是极其复杂的,一是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二是人体对毒物的忍受能力有个体差异。
导致环境污染致病具有隐蔽性,在短时间内对病症很难确定和治愈。
如1953年年底,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一直到1956年5月,大面积发现这种怪病,才找到致病的原因。
2.广泛性即在一个污染区域内,谁都可能受到危害。
如1952年12月5至8日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中,死亡了4000多人,在以后又相继死去8000多人。
3.严重性如人体内中了汞、铅等毒素后,有的终身受疾,骨骼变形,全身疼痛,有的则不治而死。
环境污染性疾病概述和分类
第二节 慢性甲基汞中毒
3. 控制甲基汞的摄入
在已知被甲基汞污染的地区,应根据污染的程度,限制捕捞或禁止食用鱼、贝等水生生 物。WHO规定鱼体内汞含量应低于0.4 mg/kg。
4. 保护临床前期人群 5. 提高国民环保意识
第三节 慢性镉中毒
第三节 慢性镉中毒
(一)慢性镉中毒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2. 发病原因
(1)水体汞污染是引起慢性甲基汞中毒的重要原因 (2)甲基汞易于被水生生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浓缩,这种生物放大 作用可使鱼、贝等水生生物体内甲基汞富集百万倍以上 (3)无论汞或甲基汞污染的水体均可造成潜在危害
第二节 慢性甲基汞中毒
3. 发病机制
(1)甲基汞主要经消化道摄入,95%~100%可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 (2)脑是主要靶器官,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3)具有脂溶性、原形蓄积的特点,细胞损害进行性加重 (4)分子机制: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节 概述
各种环境污染因素在一定强度和时间作用下均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受暴露人群中引发急性、慢性以及远期健康危害。
环境污染性疾病:凡能污染环境,使环境质量恶化,而直接或间接使人患病的 环境污染因素,统称为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由此在暴露人群中引发的疾病称为环 境污染性疾病。
第二节 慢性甲基汞中毒
2. 诊断标准
参照《水体污染慢性甲基汞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6989—86)
根据水体汞污染水平、食用被汞污染食物的历史、体内汞蓄积 状况以及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 方可诊断。
第二节 慢性甲基汞中毒
(1)甲基汞吸收:头发中总汞值超过10 µg/g,其中甲基汞值超过5µg/g者。 (2) 观察对象:在明确存在汞吸收的基础上,出现下列三项体征中的1~2项阳性体征者,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pt44张)
一、化学污染物的危害
1. 致畸作用 环境因素对人(或动物)母体内的胎儿 产生毒性,影响其胚胎的发育和器官的分化, 以致出现新生儿(子代)体形或器官方面先 天性畸变的作用。 畸形包括结构畸形和功能异常。
2. 致突变作用
低剂量(或是慢性中毒水平)的化学毒物影响人 (或动物)体细胞内的基因,使其受到损伤,导致基 因突变。 体细胞:不具有遗传性能,其结果表现为癌细胞的形 成或组织器官萎缩。 生殖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影响下一代,即将这种 变化传递给子代细胞,使之具有新的遗传特性。(育 种)
三、光污染和热污染 (一)光污染
光污染是指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生产 环境以 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它 主要来源于人类生 存环境中日光、灯光 以及各种反射、折射光源造成 的各种过 量和不协调的光辐射。一般光污染可分 成 三类,即反射光污染、人
反射光污染:视力下降,引发白内障; 头昏心烦,失眠、食欲下降等类似神经 衰弱的症状;使室内温度增加;反射光 汇聚容易引起火灾;容易诱发车祸。 彩光污染: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 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 病和其他癌变;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1961年,一名住在铁路附近的日本青年因为被
过往车辆的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
痛苦,自杀身亡。同年10月,东京都品川区一
家母子3人因无法忍受附近建筑器材厂发出的噪
声,试图自杀,未遂。
3、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接触强烈噪声的妇女,其妊娠呕吐的发生 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生率都更高,而且 噪声使母体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 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 此外,噪声还会导致出生儿体重偏轻。
1959年,美国有10人自愿做噪声实验, 当实验用飞机从10名实验者头上10~12米的 高空飞过后,有6人当场死亡,其余4人在数 小时后死亡。验尸证明10人均死于噪声引起的 脑出血,可见“声学武器”威力之大。 骇人听闻的噪声公害事件:1981年 ,在 美国举行的一次露天音乐派对上,当震耳欲聋 的音乐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 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
环境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医学精品课件]
死城切尔诺贝利
死于甲状腺癌的儿童 变异的动物
(白血病患儿)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受害者
(二)慢性危害 ( 低浓度长期作用 )
● 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是造成环境相关疾病人群易感 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 基因结构的多态导致相应蛋白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表现出应答反应的多样性,产生易感性的差异
● 拟系统研究的十类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
DNA修复基因、毒物代谢酶基因、激素代谢酶基因、 受体基因、细胞周期基因、信号传递基因、介导免疫 和感染反应基因、介导营养因素基因、参与氧化过程 基因
有数据表明,大雾期间空气里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了7倍, 烟尘增加3倍,死亡高峰与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浓雾高峰基本 一致 。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时间 地点 原因
1943年、1946年、1954年、1955年来不断出 现
美国加州洛杉矶市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高温,经常出现气温逆增, 汽车达350万辆,每日排放大量VOCS 、NOX、 CO等,形成光化学烟雾
境
生物环境 植物
微生物
组
成
环境介质中各种被转运体
环境因素 或各种有机、无机组成成分
大气圈
各
水圈
种
自然环境 土壤岩石圈
环 境
环
生物圈
因 素
境
居住
的
综
工作 生活环境
娱乐
合 体
有关生活环境因素
组成环境的环境因素
♠物理性
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 化学性
大学生健康教育-环境污染与健康
WHO 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
1)自然环境(element environment) (1)、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nment)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2)、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 公害(nuisance) 2)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精神、心理性疾病、意外死亡(车祸、触电等)
(二)生物放大作用
污染物随着食物链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逐级放大,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例如:海水DDT浓度0.00005ppm→浮游生物0.04ppm(约1000倍)→鱼2.07ppm(约4万倍)→海鸟75.5ppm(约100万倍) 生物放大作用与食物链有关,还和生物蓄积和生物浓缩作用有关。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平衡,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公害(public nuisance ) 严重的环境污染称为公害
二)、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环境污染物 : 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化学性污染物 物理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源自广泛性; 长期性 ;
多样性 ;
复杂性 。
D
C
A
B
(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急性作用 慢性作用 远期作用 间接效应
环境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
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水、土壤等
按来源分类:自然因素 和人为因素
按影响范围分类:全球 性、区域性和局部性
• 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颗粒物等 • 水污染:重金属、有机物、病原 体等 • 土壤污染:重金属、有机物、放 射性物质等
• 自然因素:地震、洪水、台风等 自然灾害 • 人为因素:工业生产、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
案例一:某城市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高空气质量
• 措施: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交通结构 • 效果: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高
环境危害因素防护的失败案例
案例一:某矿区过度开采,导致严重土地污染
• 原因: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不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 教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 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减少等 • 区域性:水体富营养化、酸雨等 • 局部性: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环境危害因素的传播途径与影响范围
环境危害因素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 包括空气、水、土壤等
环境危害因素的影响范 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
扩散条件、地形等
• 空气传播:大气污染物通过风力、 气压等传播 • 水传播:水体污染物通过水流、 潮汐等传播 • 土壤传播:土壤污染物通过雨水、 灌溉等传播
效果
02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扩散条件:风速、湿度、温度等 • 地形:山地、平原、水域等
环境危害因素的影响范 围可分为全球性、区域
性和局部性
• 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减少等 • 区域性:水体富营养化、酸雨等 • 局部性: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02 环境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与技术
第9章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识别
靶器官和效应器官
环境化学污染物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 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即靶器官。
靶器官不一定是效应器官。
24
常见环境污染物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
不同环境污染物所致疾病有所不同,例如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的有害气体、蒸气、气溶 胶,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存在于水体和食物当中污染物主要引起食道、胃、肝等消 化系统疾病。
26
现场调查
(一)当地的基本情况 事发地点为**镇,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2℃,年降雨量600毫米。总面积50平
方公里,人口为30万,辖10村,其中建设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分为北部电力能源工业区、中部行政商 业区、西南部化工工业区和东南部居住小区四个功能区。蓄电池厂位于化工工业区,靠近蓄电池厂的村 有3个,分别为A村、B村和C村。事发村为B村,最近的居民家庭仅邻蓄电池厂约一百米。 (二)发病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85g/L,RBC 3.0×1012/L,WBC 4.3×109/L;二便常规正常; 肝肾功能正常,“二对半”HBsAg阳性,余为阴性;B超显示肝、肾、脾均正常,心电图正常。
8
【问题1】该患儿存在哪些健康问题?临床医师能否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做出明确诊断?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表明患儿存在轻度贫血。 听觉灵敏度和语言能力稍差,脐周有轻微压痛。 患儿虽然存在以上健康问题,但异常体检结果均不能解释患儿长期腹痛原因,
31
表5. 植物样铅含量的检测结果(mg/kg)
组别
位置
样本数
铅含量范围
企业内
作业区
28
70.74~9264.71
行政区
8
107.91~1117.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和环节要点
(1)牢固树立临床医生是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第一接触者和 初步判断者观念;
(2)初步识别导致健康损害的环境污染物; (3)掌握常见污染物导致健康损害的临床特征; (4)掌握常见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的诊断、处理原则。
思路和环节要点
(5)人群聚集性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最终确认需要卫生、环保、医疗等 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来完成;
【问题3】进一步的病史采集结果对临床医师有何提示?
职业环境污染问题 生活环境污染问题 个人存在不良生活习惯问题
医生遂对患儿进行生物样本的实验室检验,发现患儿血铅浓度为269μg/L。 医生出于关切,同时也建议患儿父亲做一血铅检查,结果发现血铅浓度为 630μg/L。
【问题4】根据以上资料,医生可以做出什么诊断? 根据2006年《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患儿可确诊
(6)医生应积极参与配合环境污染物所致疾病的调查和控制工作; (7)政府和企业在环境污染控制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应加强一级预防; (8)从环境污染的阻断、人群尽量减少污染物接触和自我防护三个思路
进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控制。
工作关键点
(1)问诊中重视环境有害因素接触史的询问; (2)从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出发,分辨被污染环境的种类;从物理性、化学性
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识别、调查与控制
前言
近年来,我国因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影 响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识别、调查和控制有赖于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医疗机构是 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
临床医务工作者往往是患者的第一接诊人,环境致病因子的第一识别人,在环 境污染所致疾病的调查和控制工作中医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轻度铅中毒;
参照《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患儿父亲可诊断为中 度铅中毒。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主要类型
① 急性危害 ② 慢性危害 ③ 致癌作用 ④ 遗传毒性 ⑤ 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⑥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⑦ 干扰内分泌功能
一、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患者张**,女性,6岁,于2008年1月以来常喊腹痛、不想吃饭,分别于当地村卫生室和 乡镇卫生院就诊,拟诊“胃肠型感冒”,“急性胃炎”,予消炎,补液,支持及对症处理均 无明显缓解。3月6日因恶心、呕吐、腹痛加剧于县人民医院就诊,拟“腹痛原因待查”入院。
入院查体:患儿身高100.2cm,体重11.0kg;体温37℃,心率98次/分,呼吸24次/分,血 压90/60mmHg,神疲,表情苦楚;皮肤、巩膜无黄染。视力正常,听觉灵敏度稍差,语言能 力稍差。心肺(-),肝脾未及,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 未引出病理反射。
【问题7】案例中环境铅污染对健康影响体现出哪些特点?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主要特点: ①广泛性(universality) ②多样性(diversity) ③复杂性(complexity) ④长期性(long-term)
【问题8】环境铅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体现了哪些特征?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一般特征 ①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ose-effect/response relationship) ②时间-反应关系(time-response relationship) ③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
因此尚不能做出明确诊断。
【问题2】为了帮助诊断,还需收集哪些信息?为什么?
收集环境接触史(environmental exposure history)信息
环境的类别
环境污染物的类型
类型 物理性污染物 化学性污染物 生物学污染物
空气、水体和土壤是三类污染物的环境介质
“环境接触史信息收集”的实施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85g/L,RBC 3.0×1012/L,WBC 4.3×109/L;二便常规正常; 肝肾功能正常,“二对半”HBsAg阳性,余为阴性;B超显示肝、肾、脾均正常,心电图正常。
【问题1】该患儿存在哪些健康问题?临床医师能否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做出明确诊断?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表明患儿存在轻度贫血。 听觉灵敏度和语言能力稍差,脐周有轻微压痛。 患儿虽然存在以上健康问题,但异常体检结果均不能解释患儿长期腹痛原因,
CH2OPD2调查表(Community, Home,Diet and Drugs)
环境接触史问询表
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职业和生活环境接触史,父亲介绍患儿出生于当地, 居住至今。
3年前,家旁边新建了蓄电池厂,于是父亲不再务农而到蓄电池厂上班, 母亲在家务农。近一年来患儿很容易烦躁、发脾气。蓄电池厂在生产过程中产 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其在该厂工作3年,直接接触冶炼烟尘,仅以纱布 口罩作为防护物品,每天下班鼻腔都是黑灰。工厂生产烟气直接排放到车间外。 患儿父亲无吸烟饮酒史,下班后不换衣服直接回家,父亲和女儿饭前无洗手习 惯,家庭住所紧邻工厂大约一百米。父亲介绍自己近一年也常感头痛、头昏、 肚子痛,记性不好,但均忍着未到医院就医。
【问题9】该案例铅中毒属于公害病吗?
公害(public nuisance)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造 成对公众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方面的危害。
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专指与公害有因果关系的地域性 疾病。公害病与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最大区别在于公害病具有严格 的法律意义,必须经过科学的鉴定和国家法律的认可。
和生物性三个角 度分辨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物;
(3)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方面分辨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4)诊断中既要关注个体,又要关注个体背后的群体,发现可能为聚集性疾病
的,应迅速上报 上级卫生部门;
(5)熟悉宏观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更好配合现场调查工作; (6)选取敏感、权威指标进行内暴露测量、生物有效剂量测量; (7)注意教育病人积极进行自我防护,提高自身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