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工作流程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3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
抽样工作流程图示
第一阶段:抽取100个区县(已经完成)
从区县获取学校名册
评估抽样框的合理性
(根据抽样框外的学生与学生总体的比例)
低于5%
第二阶段:抽取学校
第三阶段:抽取班级
第四阶段:抽取学生
附件1:抽样操作技术
一、学校入样标准
1. 必须是完全小学和完全初中才能进入抽样框,即六三学制下的小学要有六个年级,初中要有三个年级;五四学制下的小学要有五个年级,初中要有四个年级;
2. 小学每个年级的学生数大于等于30人,初中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大于等于60人的学校进入抽样框;
3.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学校进入抽样框;
评估合理性:抽样框外的学生人数与总体学生人数之比低于5%。
注意:遇有9年一贯制和12年一贯制的学校,分别按小学和初中放在小学和初中总体里面去考虑比例。
二、第一阶段的抽样—区县抽样(略)
三、第二阶段的抽样—学校抽样
第二阶段,以入样的区、县中所有的小学和初中为抽样框,按照与小学、初中的在校学生人数成比例的PPS抽样抽取样本学校,辅助资料为各小学、初中的在校学生人数。在每个入样的区、县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任选三套方案中的一种来确定在该区、县中抽选的多少小学和初中。总的原则是确保各套测评问卷在每个区县都分别对应4所小学和2所初中。
下面详细介绍三种方案下,小学和初中的具体抽选办法:
第一种方案:四二组合(每所学校施测三个领域)
在每个样本区、县中抽取4所小学和2所初中,入选的小学和初中要进行全部三套问卷的测评。以小学为例,假设某样本区有n所小学,收集它们的在校学生人数,并将这些小学的名称、学生人数列在一张表中,如表1所示:
因为要从中抽取4小学,随机产生[1,
M]中的4个数,将这4个随机数与
表中的累计人数列相对照,确定入选的小学名称。比如,假设产生的六个随机数分别为2300,1612,66和5022,则分别对应小学4、小学3、小学1和小学9被抽中。
初中的抽取过程与小学类似,不同的是在入选的每个区、县中只抽取2所初中。
第二种方案:六三组合(每所学校施测两个领域)
从每个样本区、县中抽取6所小学和3所初中,在入选的每所小学和初中分别进行两套问卷的测评。此时,会有一个学校和问卷的随机匹配问题,即哪两所小学测哪两套问卷。为表述方便,用字母A表示认知能力测评问卷,字母B表示学业测评问卷,字母C表示心理健康与社会性测评问卷,则三套测评问卷的两两组合有如下三种:AB、AC和BC。学校的抽取方式和方案一类似。顺序上,最先被抽出来的两所学校测试问卷A和B,接着被抽出来的两所学校测试问卷A和C,最后被抽出来的两所学校测试问卷B和C。如此便实现了学校和测评问卷的两两随机匹配。
比如,设某样本区有n所小学,收集它们的在校学生人数,并将这些小学的名称、学生人数列在一张表中,如表2所示:
因为要从中抽选6所小学,所以随机产生[1,
M]中的6个数,将这6个随
机数与表中的累计人数列相对照,确定入选的小学名称。比如,假设产生的六个随机数分别为2300,1612,66,5022,4061和2928,则分别对应小学4、小学3、小学1、小学9、小学7和小学5被抽中。从而,最先被抽出来的小学4和小学3测试问卷A和B;接着被抽出来的小学1和小学9测试问卷A和C;最后被抽出来的小学7和小学5测试问卷B和C。
初中的抽取过程与小学类似,不同的是在入样的每个区、县中只抽取3所初中。在学校和测评问卷的随机匹配环节,最先被抽出来的学校测试问卷A,接着被抽出来的学校测试问卷B,最后被抽出来的学校测试问卷C。
第三种方案:十二六组合(每所学校施测一个领域)
在每个样本区、县中抽取12所小学和6所初中,在入选的每所小学和初中分别进行一套问卷的测评。此时,也会有一个学校和测评问卷的随机匹配问题,即哪四所小学测哪一套问卷。同样,为了表述方便,用字母A表示认知能力测评问卷,字母B表示学业测评问卷,字母C表示心理健康与社会性测评问卷。学校的抽取方式和方案一类似。在匹配环节,最先被抽出来的四所学校测试问卷A,接着被抽出来的四所学校测试问卷B,最后被抽出来的四所学校测试问卷C。如此便实现了学校和测评问卷的四一随机匹配。
例如,若某样本区有n所小学,收集它们的在校学生人数,并将这些小学的名称、学生人数列在一张表中,如表3所示:
因为要从中抽取12所小学,所以随机产生[1,
M]中的12个数,将这12
个随机数与表中的累计人数列相对照,确定入选的小学名称。比如,假设产生的六个随机数分别为2300,1612,66,5022,4061,2928,12150,6299,10800,9211,4530和8030则分别对应小学4、小学3、小学1、小学9、小学7、小学5、小学19、小学11、小学17、小学15、小学8、小学13被抽中。从而,最先被抽出来的小学4、小学3、小学1和小学9测试问卷A;接着被抽出来的小学7、小学5、小学19和小学11测试问卷B;最后被抽出来的小学17、小学15、小学8和小学13测试问卷C。
初中的抽取过程与小学类似,不同的是在入样的每个区、县中只抽取6所初中。在学校和测评问卷的随机匹配环节,可以参考方案二中对中选小学和测评问
卷的匹配做法,即最先被抽出来的两所学校测试问卷A和B,接着被抽出来的两
所学校测试问卷A和C,最后被抽出来的两所学校测试问卷B和C。
以上便是在这一阶段,小学和初中的三种方案的具体介绍。但在这一阶段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在抽取学校时,设置相应的入样标准:1)小学各年级人数凡有少于30人,初中各年级人数凡有少于60人的学校予以排除,不进入抽样框;2)必须是完全小学和完全初中,即小学要有6个年级,初中要有3个年级(或者分别是5个年级和4个年级,个别地区义务教育可能采用的是五四制),达不到此要求的学校也排除出抽样框;3)民族地区非汉语教学的学校也要排除出抽样框。
第二,由于抽样是放回的,因此,某个单元可能在样本中出现多次。就本次调查而言,主要表现在如果产生的两个随机数相隔很近,会使得某个学校被抽中两次。为保证PPS抽样的严格性,实现自加权设计,如果出现此类情况,那么对该学校的调查只进行一次,但样本量(抽选的学生数)变为原来的两倍。
第三,如果被抽中的小学或初中拒绝接受调查,那么首先应该对有关负责人耐心地进行解释、说服,使之接受调查。若仍然无效,则可放弃该学校,在该区县未被选中的学校中选择与拒调查学校的地理位置、性质、规模相似的学校作为替代,进行调查。
四、第三阶段的抽样—班级抽样
第三阶段,在入样的小学和初中各年级中抽取一个班级。以入样学校各个年级所有的班级为抽样框,按照与班级学生人数成比例的PPS抽样抽取样本班级,辅助资料为该年级各班的学生人数。
以某入样的小学为例,假设该小学一年级有6个班,收集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并将这些班级的名称、学生人数列在一张表中,如表4所示:
表4 抽取样本班级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