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经济重心南移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史观——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史料] 下表是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
北方 南方
前期 人数 比例 278人 84.5%
51人 15.5%
中期 人数 比例 274人 63.9%
155人 36.1%
后期 人数 比例 121人 40.3%
179人 59.7%
问题探究.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提示]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北宋时期南方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数逐渐增多,客 观反映了经济重心转移对教育文化的影响,说明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转移而变化。
特征
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 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转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 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
上表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该表说明当时( ) A.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 B.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 C.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 D.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2019届贵州适应性考试)韩愈曾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材料表
明( )
A.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B.南方赋税收入增加
C.江南成为帝国核心经济区
【深化总结】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 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 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 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及科举的发展,也促 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 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 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量的劳动力。 • 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 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 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经济重心南移示意图
黄河
秦岭---淮河
长江以南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农业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北方作物在南方
粮食作物 种植增多;苏湖成为粮仓;

经济作物 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扩大
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
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
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以及大运河的开通,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
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是草木都尽,旱甚,霸
水将竭,井多污水。”百姓嗷嗷待辅,“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槁
两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经济比较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南方
人数(人)
1078年(北宋 元风年)
垦田(亩)
1077年(北宋 熙宁年)
赋税(贯)
1045年(北宋 熙宁元年
56,888,000 318,480,000 35,811,000
北方
南北之比
33984000 63:37
143175000 69:31
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答案:C
3.(2019 届东北师大附中、吉大附中联合模拟)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及
唐末战争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却成为皖江地区唐后
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先进生产力的传入
B.皖江地区社会环境稳定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缓解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
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答案:B
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
南方
朝代
人口(万户)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江浙、蜀地)
济 发 展 的
手工业
制瓷业
棉织业兴起
两宋时期是制瓷业辉煌时代(哥窑、 景德镇) 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具
表 现
货币
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南宋发行纸币“会子”
商业
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海外贸易 设有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
“陶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史记·货殖列传》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方多战乱,南方安定 北方游牧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行政区划、城市分布北方明显密集,多南方开发有限】
史料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
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顶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
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判定标准: 1. 人口量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 2. 南方贡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绝大多数比例
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史料实证——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 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 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 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 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 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 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 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万户)
西汉
247.1
19.8
998.6
唐朝
392
43.2
514.9
北宋 1 122.5
62Baidu Nhomakorabea9
662.4
)
北方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80.2 56.8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
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
D.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 答案:D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 (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 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
|B组|
(2019·广东模拟) 四川 湖南 湖北 河北 山西 陕西 河南 江苏 安徽 31 70 17 3 4 1 11 29 20 浙江 江西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海南 上海 香港 156 224 1 10 39 85 2 4 1
45095000 44:56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金朝
南宋
南北之比
人数 赋税
1200年 1196年
43,800,000 80,600,000 14,319,000 60,000,000
65:35 81:19
【深化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开发 2、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 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3、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4、唐末五代:开始南移。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 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 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 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5、两宋时期:(南宋)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 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 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 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 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C
2.(2015·全国卷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 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 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2011年海南卷)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
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
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矣!”
“安史之乱”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变化。
史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答案:A
——《史记·货殖列传》 史料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原因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江南经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 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提示]
变化: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原因:①魏晋南北朝、唐中后期,北方是经济重心,但北方战乱较多,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 的生产技术,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②南方相对安定,东晋、南朝及南宋时期,政治中心在南方,统 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等。
课堂即时演练
透析高考·夯实基础
|A 组|
(2017·全国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
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