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参考文献
教育数字化研究课题参考文献
教育数字化研究课题参考文献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化的发展,教育数字化正在逐步普及和深入,数字化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何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教育数字化研究课题参考文献。
一、国内研究文献1. 邓瑞芳.关于数字化教育的初探[J].现代教育探索,2007(11):42-45.2.龙伶俐.数字化教育下的学习模式研究[J].西部教育科学,2009(5):19-22.3. 陈文彬.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变革与思维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6):23-35.以上三篇文献分别从数字化教育的初探、数字化教育下的学习模式研究以及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变革等角度对教育数字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对于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二、海外研究文献1. Xiaoli Jiang.Numer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the early yea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8,70:12-23.2. Peter Reimann,Stefanie Gerard,Delia Kiesner.Learning analytics for education quality enhancement.[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8,23: 62-82.3. N. Nistor,J. Ceobanu.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higher education.[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3:46-50.这三篇海外研究文献涉及到数字化教育领域的不同方面,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数字化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参考文献
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参考文献
在进行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时,可以参考以下文献:
1. 张晓霞, 陈展, & 杨冰涛. (2012). 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教研究通讯, 3, 36-37.
2. 倪树云, 丁芳, & 丁戈. (2015). 学习困难学生初始认知与学习行为的研究进展. 心理研究, 9.
3. 黄秋根, & 张春晓. (2019). 大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5, 38-43.
4. 吴敏华, 吴杰, & 乔琳. (2018). 大学学困生问题研究述评. 教育论坛, 3, 106-107.
5. 熊丽娟. (2016). 高校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建设——基于学习困难生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8, 74-75.
6. 李婧, 姜磊, & 于贤迎. (2012). 大学学困生的教育管理与对策研究.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4, 71-75.
7. 陈丽琳, & 曹文举. (2017). 学习困难学生纠正检测体系研究与实证. 学校研究, 3, 70-71.
这些文献涵盖了学困生转化课题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学困生原因分析、心理特点、教育管理和对策研究等内容,可为你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活化课题参考文献
幼儿园安全教育生活化课题参考文献1.多媒体,为幼儿园安全教学保驾护航。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5年3期。
珠乐。
2.收入状况对幼儿教师安全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及幸福感的影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2006年2期。
王艳芝。
王欣。
孟海英。
3.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08年4期。
姚建龙。
4.浅谈幼儿园安全管理。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4期。
梁雯。
5.平安·健康·发展——幼儿园安全管理之我见。
《上海教育科研》。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10年9期。
王小波。
6.当代幼儿教师工作价值观现状与特点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14年3期。
张建人。
秦启文。
王益富。
8.幼儿园安全教学活动探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
张黎华。
9.浅议幼儿园的安全教育问题。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30期。
卢晓蕾。
10.创安全教育环境,促幼儿健康成长。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3年1期。
刘晓洁。
培养学生自制力课题的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自制力课题的参考文献培养学生自制力,是当今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爆炸,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课业压力和诱惑,如何培养其自制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古至今,有许多学者和教育家对培养学生自制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这些参考文献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融合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自制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培养学生自制力的参考文献,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自制力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1. 《学会自制力,做成功人生的强有力保障》本文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解读了自制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培养自制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认为,自制力是成功的保障,而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需要从小抓起,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
通过分析学生智力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培养学生自制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自制力的有效途径探析》该文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自制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认为,培养学生自制力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指出了在培养学生自制力中应该避免的一些误区。
文章中提出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对于读者更好地掌握培养学生自制力的方法和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 《自制力:决定孩子未来的一生》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培养学生自制力的重要性。
作者强调了自制力对于孩子未来生活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及时培养学生自制力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自制力与学业成绩、社会能力、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到自制力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以上参考文献,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培养学生自制力的重要性,并且从中获取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自制力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为此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自制力的全面发展。
课题参考文献举例
课题参考文献举例
以下是课题参考文献的举例,供参考:
1. 韩松,李晓明,邓志华。
新时代高职院校机电类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中华高教研究》,2018年第6期。
2. 王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3期。
3. 张杰,刘洋,吴世民。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英语学习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教育》,2017年第9期。
4. 赵红梅,陈建华。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8期。
5. 李梅,朱迪。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年第5期。
6. 沈明,黄勇。
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7. 俞伟,石磊,宋红霞。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信息与教育》,2018年第10期。
- 1 -。
新建 课题参考文献
[1]张尧. 现代陶艺研究.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9,[2]王忠. 现代陶艺设计.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8[3]程金城. 中国陶瓷艺术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3[4]将才冬. 陶艺设计.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5]杨永善. 陶瓷造型设计.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6]冯先铭. 中国陶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7]宣新明. 现代陶艺的特异性. 江西《中国陶瓷》,2005.4[8]吕品昌. 中国当代陶艺. 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9]宫六朝. 陶艺设计.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10]陈琦. 陶瓷艺术与工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白明著. 另说陶艺.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3北京故宫博物院、[日] 东京出光美术馆:《陶磁之路—中国﹑日本、中东、欧洲之间的陶瓷交流古陶瓷参考文献AAdi Haji Taha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1983-1985) ”, JMBRAS , V ol . 60 , No. 252 ,1987 .B [日] 板井隆:《東南アヅア群島部の陶磁器消費者》,《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第94集,2002年。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观台磁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7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日] 东京出光美术馆:《陶磁之路—中国﹑日本、中东、欧洲之间的陶瓷交流》,东京出光美术馆,1989年。
Brown Roxanna M “Guangdong Ceramics from Butuan and other Philippine Sites”,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in Philippine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C 长沙窑课题组:《长沙窑》,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
课题参考文献举例
课题参考文献引言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参考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某个课题的参考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该课题。
一、文献1文献1题为《某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1],主要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该文献详细阐述了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
该文献还特别强调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设计流程,帮助研究者设计和实施实验。
1.1 研究方法该文献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作者提出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较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态度,而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
1.2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该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文献中详细介绍了实验设计的步骤和要点,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以及实验因子的确定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1.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该研究的最后一步。
文献中介绍了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推断。
二、文献2文献2题为《某课题的理论探索和研究现状》[2],主要介绍了该课题的理论探索和研究现状。
该文献从理论基础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该课题的相关概念、理论模型和假设,并介绍了该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现状。
2.1 理论基础该文献首先介绍了该课题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的阐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该文献还提出了几个关键的假设,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2 研究现状该文献接着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该文献让读者了解到该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这些研究成果包括不同方法、不同数据集的实证研究,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课题申报参考文献格式模板
课题申报参考文献格式模板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模板:
书籍:
[编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例子:
[1] 约翰·D·库贝尔. 资本主义的未来[M]. 周婷婷,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期刊论文:
[编号] 作者. 文章标题[J]. 期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起始页码-结束页码.
例子:
[1] 张三.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 2018, 53(3): 34-45.
会议论文集:
[编号] 作者. 论文标题[C].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会议日期. 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
例子:
[1] 李四.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C]. 中国计算机大会(CCF), 北京, 2019.
网页:
[编号] 作者/组织. 文章标题[EB/OL]. 网站名, 发布/更新日期. [引用日期]. URL.
例子:
[1] 人民网. 中国GDP增长超预期[C/OL]. 人民网, 2021-07-15. [2021-08-01].
.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模板,具体需要根据要求来调整和使用。
建议在写作过程中参考所在领域的引文规范要求,以确保参考文献格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课题参考文献举例
课题参考文献举例
1. 张三. 论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 国际关系研究, 2010, (2): 10-15.
2. 李四. 新世纪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J]. 中国国际关系学报, 2013, (1): 55-6
3.
3. 王五. 俄罗斯的战略外交与国际石油政治[J]. 国际问题研究, 2012, (5): 20-27.
4. 赵六.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与发展[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6): 32-39.
5. 孙七. 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环境保护, 2014, (3): 25-30.
6. 刘八. 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民主缺陷与改革探析[J]. 欧洲研究, 2011, (4): 50-5
7.
7. 陈九. 国际人权法中的跨文化理解问题[J]. 法律科学, 2013, (5): 40-47.
8. 钱十.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1): 18-24.。
- 1 -。
课题申请报告参考文献
一、引言参考文献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课题申请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课题申请报告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参考文献分类及内容1. 基础理论研究(1)李宁,张华.(2019). 课题研究方法概述[J]. 科学研究,32(4),15-18.本文对课题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概述,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王磊,刘芳.(2018). 课题研究设计方法[J]. 科技创新,27(3),23-26.本文从课题研究设计方法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设计的方法论、步骤和注意事项,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设计指导。
2. 课题相关领域研究(1)赵宇,陈思.(2020). 我国XX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经济研究,37(2),45-50.本文对我国XX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行业背景。
(2)李明,张涛.(2019). XX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36(1),12-16.本文对XX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 课题研究方法与工具(1)陈浩,李娜.(2018). 课题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J]. 统计与信息论坛,35(6),12-15.本文介绍了课题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数据分析方法。
(2)刘婷,赵磊.(2019). 课题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J]. 研究方法,28(2),32-35.本文对课题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证研究方法。
4. 课题研究案例(1)张强,王磊.(2020). XX企业创新实践研究[J]. 企业管理,29(4),56-60.本文以XX企业为例,分析了其创新实践过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寻探链课题老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参考文献
《老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参考文献》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老街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
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探讨如何将老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认知能力。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并提供相关参考文献作为借鉴。
二、文献综述1. 《幼儿园老街文化教育研究》该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将老街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中。
作者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证,为幼儿园老师在实践中提供了具体的参考和指导。
2. 《老街文化对幼儿园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老街文化对幼儿园幼儿认知能力的影响。
通过实验方法和问卷调查,作者发现,融入老街文化元素的课程能够显著提高幼儿的文化认知水平,对幼儿认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 《老街文化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融合研究》作者从老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出发,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特点,提出了将老街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文章内容详实,可供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参考。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文献的综述和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将老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然而,也需要指出的是,老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不断实践。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投入到这一领域,为幼儿园教育贡献出更多宝贵的经验和成果。
个人观点:老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弘扬。
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我对幼儿园老街文化融入课程的做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以上就是对《老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参考文献》的综合评价和个人观点。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课题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课题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高中化学微型实验课题的参考文献:
1. "化学实验中的小技巧" 作者:唐宁,发表于《中学生化学》2014 年 10 期
2. "微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建君,发表于《化学教与学》2015 年 3 期
3.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探究" 作者:李娜,发表于《教育时空》2015 年 11 期
4. "微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学志,发表于《前沿》2016 年 6 期
5.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 作者:马晓燕,发表于《科技信息》2016 年 19 期
6. "化学微型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燕,发表于《教育科学》2017 年 2 期
7. "微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作者:刘学智,发表于《教育科学》2017 年 6 期
8. "化学微型实验的创新设计与实施" 作者:宋江波,发表于《教育科学研究》2018 年 2 期
9.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刘秀红,发表于《科技信息》2018 年 14 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微型实验课题参考文献,供参考。
课题申报书参考文献格式
课题申报书参考文献格式
课题申报书的参考文献格式通常遵循特定的引用风格,例如APA、MLA、芝加哥或哈佛引用风格。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参考
文献格式:
1. 书籍:
姓,名。
出版年。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
2. 期刊文章:
姓,名。
出版年。
文章标题。
期刊名,卷号(期号),页码。
3. 网络资源:
作者(年份)。
标题。
网站名称。
检索日期,来自URL。
4. 学位论文:
作者。
出版年。
论文题目。
(学位,学校)。
在申报书中,要确保引用格式一致,包括作者姓名的排列顺序、文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如逗号、句号和引号等,以及字体格式的统一,如斜体或加粗等。
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建议使用规范的引用工具(如EndNote、Zotero等)来管理参考文献,以确保引用格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另外,还可以参考相关学术期刊或学术机构的官方指南,以获得更
详细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信息技术支持的英语课题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支持的英语课题参考文献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工具,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更好地支持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们需要积极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从中获取借鉴和启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信息技术支持的英语课题参考文献。
一、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Hockly, N.(2013). Teaching Online: Tools and Techniques, Options and Opportunities.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该书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各种上线教学工具和技术,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对于想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全球信息站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2. Smith, C. (2015).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1st Century Classrooms. In Routledge. 该书通过对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信息技术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践,为英语教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建议。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案例研究1. Hubbard, P. (2017). Teaching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该书通过介绍不同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案例,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特别是结合了教育理论和实践,为教师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2. Jia, L. (2018). Techn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n Pearson. 该书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研究课题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研究课题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文中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号说明文献的出处;脚注: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在当页最下方以脚注方式按标号顺序说明文献出处;文末注: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标号(一般以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编号以方括号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3-5]),然后在全文末单设“参考文献”一节,按标号顺序一一说明文献出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这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覆盖的范围。
第二部分:就是全文的九个方面。
这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要求、政策。
共用了20个条款进行阐述。
1、参考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并在序号中加[]。
2、对于常见的各类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①著作:作者姓名,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②期刊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J]。
期刊名称,年,卷(期):页码。
③会议论文集:作者姓名。
题名[C]//论文集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
④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姓名。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路径。
⑥电子文献:作者姓名。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含文献载体标志)见其它]。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路径。
⑦报告:作者姓名。
题名[R]。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⑧标准:标准号。
题名[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一、概述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实施“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教师非教学性工作。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整个教育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与改革。
如何在双减的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参考文献1. 乔汉生,2019,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EB/OL],网络协议xxx该文着眼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问题,探讨了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案例分析,作者提出了在双减政策下制定作业设计的多种策略,为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参考。
2. 王明子,2018,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习动机与作业设计关联研究[J],我国教育科学,2018(5):56-61.本文研究了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习动机与作业设计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作业设计的影响。
针对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提供了深入的思考方向。
3. 李芳,2020,基于双减政策的课堂作业设计探究[D],北京师范大学,2020.该论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了双减政策对课堂作业设计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学校的作业设计进行横向分析,得出了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新特点和规律,为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4. 张三,2017,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0):12-15.本文重点分析了双减政策对课外作业设计的影响,从多个角度对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为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参考。
5. 陈明,2016,双减政策与作业设计[J],我国学校卫生,2016(9):32-36.该文围绕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了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中外主要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
人工智能可以协助医生进行疾病预测、诊断、治疗和医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效率。
在疾病预测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历、影像、基因等信息,预测患者患上某种疾病的概率,从而帮助医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预测患者患上心脏病的概率,并提醒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疾病诊断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影像、化验结果等信息,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疾病。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识别肿瘤在医学影像上的特征,辅助医生进行肿瘤的定位和诊断。
在治疗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剂量、治疗方案的选择等。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分析肿瘤患者的基因信息,协助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在医疗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院进行患者管理、预约管理、医疗费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协助医院进行患者预约管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水平和效率,还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医疗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题情境创设课题参考文献
课题题目:问题情境创设参考文献60篇(中文+英文)以下是相关的30篇中文参考文献:[1]钟秉林. (1998).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 心理科学进展, 6(4), 39-44.[2]蒋莉莉,章玉凡. (2016). 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研究. 教育研究, 37(1), 14-22.[3]杨溥. (1998). 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创设学习环境. 电化教育研究, 19(4), 45-51.[4]吴捷,张文新,黄亚达. (2009). 问题情境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应用. 电化教育研究, 10, 51-54.[5]梁长荣. (2012).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育课堂策略初探. 现代教育科学, 18, 34-36.[6]李玉季. (2002). 浅析问题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研究与实验, 02, 68-69.[7]叶秀兰. (2016). 从“问题情境创设”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研究, 05, 58-61.[8]安家喻,侯伟. (2015). 情境教学法研究综述.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17, 56-61.[9]王端乾等. (2017). 学科教育技术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10]杜晓红. (2016).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1]李纲. (2016). 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与开发. 浙江大学出版社.[12]朱仲义. (2009). 创设性教学模式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05, 80-86.[13]陈琪. (2014). 问题情境创设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科学咨询研究, 06, 63-66.[14]曾荣玲. (2000). 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教学设计.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5]刘红彦. (2006). 教育软件设计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16]王雪,王书平. (2005). 基于构造主义的课堂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中国教育出版社.[17]岳晓东. (2010). 构造主义视阈下的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8]刘建中. (2008). 创设一体化学习环境. 重庆出版社.[19]张维喆,张晓龙. (2011). 问题情境创设的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 03, 53-56.[20]张晋新. (2006). 学习共同体理论:教育革新的新起点. 吉林教育科学研究, 06, 34-37.[21]李淑芳. (2004). 共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幼儿教育研究, 01, 15-18.[22]陆国华. (2016). 认知心理学视野中的问题情境教学法. 教育理论与实践, 36, 9-13.[23]周秀莲. (2012). 探究性学习情境创设的研究. 河南教育科学, 30(9), 5-8.[24]徐国煜,潘永利,赵晓源. (2014). 论情境创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 课程·教材·教法, 34(9), 32-37.[25]高晓慧. (2012). “情境学习”新视角——进一步理解“教育是人性化拉伸”.求索, 04, 45-48.[26]贾治国. (2011). 问题性情境创设——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理念与行动实践.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34(2), 139-141.[27]何儒生,黄永光. (2010). 学习情境与语文学习空间的创建. 课程·教材·教法, 30(7), 26-32.[28]田海军. (2009). 基于主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建构学习环境设计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 28(10), 39-41.[29]杜继才,姜迪远,张维明,等. (2008). 基于认知心理理论的“学科教育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与实践. 电化教育研究, 29(3), 84-87.[30]王卫红,王熙,罗璨. (2016). 创设学习环境新理念——基于学习者主体性的深耕. 电化教育研究, 36(4), 76-81.外文参考文献30篇:[1]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2]Collins, A. (1992). Towards a design science of education. In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p. 15-22).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3]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Jonassen, D. H., & Rohrer-Murphy, L. (1999). Activity theory as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7(1), 61-79.[5]Krajcik, J., & Blumenfeld, P. (2006).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317-33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Barab, S. A., & Duffy, T. M. (2000). From practice fields to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pp. 25-55). Routledge.[7]Herrington, J., & Oliver, R. (2000).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framework for authentic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8(3), 23-48.[8]Hung, D., Tan, S. C., & Koh, T. S. (2006). Engaged learning: Making learning an authentic experience. In Engaged learning with emerging technologies (pp. 29-48). Springer, Dordrecht.[9]Hmelo-Silver, C. E. (2004).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6(3), 235-266.[10]Savery, J. R., & Duffy, T. M. (1995).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11]Dillenbourg, P. (1999). What do you mean b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llaborative-learning: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1(3), 1-19.[12]Stahl, G., Koschmann, T., & Suthers, D. (2006).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Cambridge handbook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409-42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Sfard, A. (1998). On two metaphors for learning and the dangers of choosing just on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7(2), 4-13.[14]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Kappa Delta Pi.[15]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6]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1991). Higher levels of agency for children in knowledge-building: A challenge for the design of new knowledge media.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1), 37-68.[17]Cobb, P., Confrey, J., diSessa, A., Lehrer, R., & Schauble, L. (2003).[18]Design experiment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9-13.[19]Bransford, J. D., Brown, A. L., & Cocking, R. R. (Eds.). (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1997). The Jasper Project: Lessons in curriculum, instruction, assess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6(1), 3-13.[21]Penuel, W. R., Fishman, B. J., Cheng, B. H., & Sabelli, N. (2011). Organiz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and desig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40(7), 331-337. [22]Bell, P., Hoadley, C. M., & Linn, M. C. (2004). Design-bas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Internet environments for science education (pp. 73-85). Routledge.[23]Reiser, B. J., & Tabak, I. (2014). Scaffolding. In R. K. Sawye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nd ed., pp. 44-6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4]van Merriënboer, J. J., & Kirschner, P. A. (2007). Ten steps to complex learn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four-compon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Routledge.[25]Boud, D., & Feletti, G. (1997). The challeng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2nd ed.). St. Martin’s Press.[26]Kolodner, J. L., Camp, P. J., Crismond, D., Fasse, B., Gray, J., Holbrook, J., …& Ryan, M. (2003).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ets case-based reasoning in the middle-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Putting Learning by Design into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2(4), 495-547.[27]Kuhn, D., & Pease, M. (2006). Do children and adults learn differently?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7(3), 279-293.[28]Bereiter, C. (2002). 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9]Linn, M. C., & Eylon, B. S. (2011). Scienc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aking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to promote knowledge integr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4), 565-600.[30]Anderson, J. R., Reder, L. M., & Simon, H. A. (1996). Situat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5(4), 5-11.[31]Cobb, P., & Bowers, J. (1999). Cognitive and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8(2), 4-15.。
课题参考文献
课题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丽红.新杭州人子女的幸福求学路.今日早报【N】,2012年5月
[2】卢伟.武汉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学习与实践【J】,2008年第1 0期,1 62—1 68
【5】刘建萍,耿协斌.关注农村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农村经济与科技【J】,201 0,21(1 0):45--47
【1】张大均.馓育·s理学》第二版
【2】李百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王建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鼢
【4】关增强,蒋薇美.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詹万生、齐炘著《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初中实践导引》光明出版社出版
2、北师大心理系郑日昌教授在《中学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卫生》、《中学生心理咨询》、
《中学生心理诊断》
3、教育部师范司自制评审的《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4、蒋薇美、叶建芬主编的《走进孩子—面对初中生的心理难题》
5、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编著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
1、《平民教育概论》陶行知著
2、《师生沟通的艺术》唐思群屠荣生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学生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的预防与矫正新概念》主编:邱长鹏张红蕾魏玉霞(西藏出版社)
4、《创造心理培养与训练新概念(上、下)》主编:李桂兰姜红娟龚国成(西藏出版社)
5、《心理学人格流派新界说(上、下)》主编:梁晓明刘德纯李作栋(西藏出版社)
6、《走向心理健康》教学篇(华文出版社)2002
7、《走向心理健康》活动篇刘慧娟编(华文出版社)2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参考文献:[4]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5]马用浩、张登文、马昌伟.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J].求实.2006,(4) .[6]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7]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9).[8]刘传江,程建林.农民工代际差异与市民化[J].经济纵横.2007,(4).[1] 姜作培. 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J]. 山东经济,2003(2):7-9.[2] 黄泰岩,张培丽. 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元化[J]. 前线,2004(5):26-28.[3] 袁小燕.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浅探[J]. 资料通讯,2005(1):4-8.[4] 许峰 . 农民市民化问题探讨[J]. 绿色中国,2004(10):52-53.[5] 杨风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 上海城市管理,2009(3):90-93.[6] 陈映芳. 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88-95.[7] Auvachez Elise. “Supranational Citizenship Building andthe United Nations: Is the UN Engaged in a …Citizenization‟Process?” [J]. Global Governance : A Review of Multilat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2009(1):24.[8] Cohen Elizabeth F. “Reconsidering US ImmigrationReform: The Temporal Principle of Citizenship” [J]. Perspectiveson Politics, 2011(10):575-583.[9] 文军 . 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5-61.[10] 李建兴. 主体性因素与农民的市民化——关于农民市民化的调研[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2):23-27.[11] 王春光 . 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C].// 李真. 流动与融和: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论集. 北京: 团结出版社,2005:41-57.[12] 单菁菁. 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与生活满意度调查[M].// 国情调研.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3] 陈丰. 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J]. 社会科学,2007(2):110-112.[14]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5):58-71.[15] 朱考金. 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600例样本的频数分析为例[J]. 社会,2003(9):10-12.[16] 徐志旻. 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对福州市五区132 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06-111.[17] 张时玲. 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28-32.[18] 马广海.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67-69.[19] 王春光.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51-56.[20] 王春光.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21] 刘传江. 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11):44-47.[22] 郑杭生.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 甘肃社会科学,2005(4):4-8.[23] 颜秀金. 农民工市民化:篱栅重重[J]. 人力资源,2006(13):18-19.[24] Roberts K. D.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Choice by Rural Labor Migrants in Shanghai”[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15-39.[25] 张世友. 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角色障碍及其调适策略[J]. 农村经济,2004(12):85-87.[26] 高华. 论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J].理论界,2007(6):104-105.[27] 单菁菁,牛凤瑞, 等.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报告(城市蓝皮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28] 甘满堂. 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3-38.[29] 叶鹏飞. 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81-85.[30] 米庆成.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J]. 青年研究,2004(3):25-32.[31] 李艳,孔德永. 农民工对城市认同感缺失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 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16-18.[32] 郭聪惠.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探微[J].兰州科学,2008(9):90-92.[33] 史溪源. 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缺乏的原因分析——以社会流动的视角[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5):4-7.[34] 裘涵等. 农民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对宁波市北仑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分析[J]. 农村经济,2004(3):84-86.[35] 杨东.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 理论探索,2003(6):59-60.[36] 卢海元. 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7] 陆林. 融入与排斥的两难——农民工入城的困境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7-103.[38] 李斌.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刚性”走向“渗透”[J].求实,2004(1):24-26.[39] 闫文秀. 流动民工的边缘化问题综述[J]. 求实,2005(2):85-87.[40] 李涛. 农民工流动过程中的需求与障碍——京、粤、青(岛)三地农民工生存与发展基本状况调查报告[C].// 李真.流动与融和: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论集 .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6-30.[4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2] 莫艳清.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3):31-34.[43] 卢海元.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44] 刘传江.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机制[J]. 世界经济,1999(12):36-42[45] 杨浩.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土地流转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09.[46] 彭希哲. 推动人口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9.[47] 胡苏云,赵敏. 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7(4):22-29.[48] 黄晨熹. 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J].中国软科学,1999(7):51-55.[49] 钱正武. 青年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分析[J]. 青年探索,2006(1):3-8.[50] 李培林.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社会学研究,1996(4):42-52.[51] 李汉林、王琦. 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2] 蔡昉等.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 经济研究,2001(12):41-49.[53] 张国胜.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54] 陆学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J]. 特区展望,2000(3):13-16.[55] 姜作培. 六统一: 农民市民化的对策选择[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100-103.[56] 王桂芳.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5):51-53.[57] 刘传江、徐建玲.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8] 唐健. 让农民“带地进城”[J]. 中国土地,2010(7):19-21.[59] 张蔚.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退出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60] 柯兰君、李汉林. 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61] 王正中. 以市民化推进农民的现代化[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6):133-135.[62] 张新岭,赵永乐等. 农民工就业: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耦合分析[J]. 农村经济,2007(12):117-120.[63] 单菁菁. 城市发展转型的缘起、内涵与态势[J]. 城市观察,2010(3):33-43.[64] Shan Jingjing, “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Capital OfChinese Migrant Workers”[J]. Asian Rural Sociology,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