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改革“管事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对征管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征管体制改革的思考我国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史实际是一部改革史,置身于其中的税收工作也是在持续的改革中得到发展壮大,能很好地履行为国聚财职能也得益于改革。
从税制改革到征管改革,改革始终是税收工作一个重要点。
对于改革,我们呈现出渴望、激昂、甚至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然而,面对改革不仅要有一颗火热的心,还要有一个冷静的脑。
就改革本身而言,是由“改”和“革”两个部分有机组成的,它们既互为关联又各有特质。
所谓“改”,就是改变现有制度中的不足使之更适合发展要求,即改良完善;所谓“革”,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体制,建立一种新体制,即破旧立新。
换言之,“改”由于受到社会客观因素制约、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就需要通过“革”来建立一个新体制;新体制建立后,仍然存在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适应、不断契合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改”来整合完善。
因此“改”是对体制的调整完善,“革”是对体制的更新变革,“革”是“改”的升华,“改”是“革”的延续。
因此,面对改革客观上就存在应用“改”还是用“革”解决发展困境的问题。
一、对征管体制改革的回顾从1997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对税收征管改革始终非常关注,一直在推进征管体制的创新,就征管体制本身而言,以文件方式明确的改革共有三次:第一次是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国家税务总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方案,明确了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
第二次是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试点工作方案》,2004年明确了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
第三次是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
三次征管体制改革呈现出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三次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力求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税收征管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改革在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优化税收征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不畅通、系统不互联等问题。
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的全流程、全链条管理,提升税收征管的智能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数据分析。
税收征管工作一直面临着复杂的风险和挑战,需要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和数据分析手段来识别和应对。
当前,我国税收征管机构在风险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对涉税主体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对税收征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税收征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和机制。
税收征管制度和机制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保障和核心要素,关系着税收征管工作的效果和效益。
当前,我国税收征管制度和机制仍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
我认为,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厘清税收征管的权责边界,加强税收征管的协同配合,提高税收征管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机构的内部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度。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
税收征管队伍是税收征管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
[我市十年征管改革的实践、发展与思考]关于征管体制改革
《[我市十年征管改革的实践、发展与思考]关于征管体制改革》摘要:我市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始于1995年,从改革的历程来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1996年,为征管改革的试点和扩大试点阶段,新征管模式中,部分管理环节对管事制的理解有偏差,忽视税收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征收与稽查之间的管理环节出现空档,出现“重征收轻管理”或“重稽查轻管理”的倾向,由此相继暴露出漏征漏管严重、申报监控弱化、发票管理松懈、税源管理流于形式、申报异常户增多等管理缺位问题,因此,一要正确对待改革中的问题,坚定征管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向新模式迈进的方向不变,边实践、边推进、边巩固、边完善,在改革中解决问题、完善模式、巩固成果五是加强征管基础建设是征管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税收征管基础是开展各项征管工作的前提。
新征管模式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征管基础工作的健全和完善的基点之上。
没有坚实的基础工作支持,新征管模式将失去根基、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没有完善的征管基础,没有从严格管理中采集的征管信息基础数据,征管软件中的数据质量将无法保证,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将大打折扣,稽查选案将缺乏有效的依据,税收征管也不能有的放矢。
三、当前征管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我市征管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更深层次的困难与问题。
(一)观念和认识问题。
在观念方面,主要表现为观念转变不到位。
专管员管户制度向管事制度转换后,有些同志留恋过去“风光”的日子,对征管改革工作被动应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主动,工作缺乏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精神。
在认识方面:一是有的同志只看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而看不到或不关心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而否定改革。
二是有的同志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缺乏全面分析,简单地归咎于征管模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及机构设置问题。
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有的地方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领导多,干活的人员少;机关人员多,一线人员少;机构多,人员少,在偏远和农村分局更为突出。
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
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税收征管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税收环境,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接下来,我就来谈谈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
一、合理划分税收权限税收权限的划分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点。
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呈三级分权模式,即中央、地方和县级。
在这种模式下,中央的税收权力更大,地方和县级则相对疏于管理。
此外,由于地方政府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征税的效率也不高。
因此,我们应该在税收征管改革中逐渐实现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税收管理功能,并且协调好分权、协作、协调之间的关系。
二、增加税收征管的智能化当前,我国税收征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税收数据管理不规范、缺乏大数据的支持、征税效率不高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更加智能化的手段进行解决。
例如,通过建立智能税控系统,可以自动化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税收征管任务,提高征税效率,从而降低征税成本。
同时,应该把税收管理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以构建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体系,实现税收数据自动化管理和监控,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税收服务征收税款是税收征管重要的一环。
新时代下,优化税收服务,推行“一窗通办”服务,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就成为了税收征管改革的重中之重。
同时,税收服务必须更加规范、更加专业化,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纳税人在征税过程中感受到政府的诚信和关爱。
四、加强对税收征管队伍的建设税收征管是一个重要的国家职能,也是一项高度复杂的专业工作。
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中,必须加强对税收征管队伍的建设。
这需要加强人才培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和技能水平,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队伍的管理,提高队伍的纪律性和执行力。
综上所述,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只有全面加强对税收征管的创新和改革,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税收征管制度和征税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税收征管改革“管事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税收征管改革“管事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管事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商办企业的人数越来越少,地税系统目前实行的“管户制”弊端日益明显,一个税收管理员管理上百户甚至上千户,必然会出现漏管漏征现象,无形中也增加了税务干部的执法风险。
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管户制”向“管事制”转变势在必行。
所谓“管事制”,就是将原税收管理制度下“一条龙”式的工作流程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责任事项”,再考量每个责任事项的风险程度、工作量大小等因素,将其合理分配给各个执行小组或业务岗位,实行团队化管理,工作流程上体现为流水作业方式,以达到分散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一、“管事制”的优势一是实行纳税人分类管理。
可以在全面统计测算行业、分局、收入、人力资源配臵等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规模和特定对象等要素分科室管理。
二是实行税源事项分工管理。
打破原有的“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传统管理方式,税收管理员从负责“一户所有事”转变为负责“一事所有户”。
一般税源分局的工作分别划分为风险应对、管理认定、综合业务、一般管理、特别管理五类具体岗位,结合机关实体化运作,规定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配套绩效考核,工作方式从传统的“单兵保姆式”转变为现代的“团队流程化”。
三是实行专业事项团队化管理。
根据专业机构和岗位的需要,充分考虑岗位分类后“事”的需要和“人”的特长、爱好,合理配臵人力资源,促进“人”与“事”结合,“团队”和“岗位”的匹配。
建立专业化纳税服务、风险分析、基础税源管理、风险应对团队,选拔能力强、经验多的人才充实到风险管理一线工作中。
根据团队专业化管理目标,做好专业化人才库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使专业人才能力互补,发挥合力。
二、当前“管事”模式下可能暴露出的问题(一)基层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适应“管事制”的需要。
基层税务干部配备上汇出现一些困难,原先内勤岗位的税务干部在应对税务登记管理、核定管理等常规事项时,由于与纳税人直接打交道的经验缺乏,因此在遇到一些偶发性涉税事项时应对经验不足,独立处理能力不强,不知道怎么处理,甚至不敢处理,纳税人依然会去找所谓的“专管员”,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原来管户的模式。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税收征管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参与改革实践和思考,我得出以下意见心得体会,以期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首先,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税收征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征管能力。
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推动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加强税务信息系统与其他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利用。
同时,要注重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系统运行和数据存储的监控和管理。
其次,要加强对高净值个人和跨国企业税收征管的监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高净值个人和跨国企业的税收问题日益突出。
税收征管部门应加强对高净值个人的征管,建立健全高净值个人信息和财产申报制度,加大对高净值个人的稽查力度,确保其按规定缴纳税款。
对于跨国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国际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打击跨国公司的税务避税行为,实现税收公平与国际税收合作的有机结合。
第三,要推进税收征管精细化管理。
税收征管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
要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税收征管,建立健全行业数据库,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对存在逃税、偷税、漏税等行为的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和服务,简化税收征纳程序,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促进其良性发展。
第四,要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
税收征管改革需求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支撑。
要加强对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一支懂政策、懂技术、懂管理的税务队伍。
同时,要优化税收征管人员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提高税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改 革 的逐 步 推进 ,各地 税 务 机关 都 实现 了从 分散 征 收 向集 中征 收 、 追 究过 错 责 任 , 得 以经 济惩 戒 代替 行 政 处理 : 强 税 务执 法 检查 。 不 加
从 手 工 开 票 向 微 机 开 票 、 管 户 制 向 管 事 制 的 顺 利 转 变 。 各 级 税 务 要 持 续 深 入 地 开 展 执 法 检 查 , 持 E 常 检 查 、 项 检 查 相 结 合 。要 坚 从 保 1 专
现 行 税 收 征 管 模 式 存 在 办 事 环 节 不 健 全 、 部 分 服 务 承 诺 得 不 到 模 式 的 最 大 弊 端 。税 务 人 员 是 人 民 的 公 仆 , 表 国 家 执 行 公 务 , 纳 落 实 、 务 不 到 位 的 问 题 。 税 务 机 关 要 切 实 转 变 观 念 . 强 服 务 意 代 为 服 增 税 人 提 供 优 质 服 务 义 不 容 辞 , 务 人 员 素 质 的 高 低 . 系 到 税 收 执 识 。 分 认 识 到 搞 好 服 务 是 提 高 征 管 水 平 的 重 要 手 段 。 终 把 尊 重 税 关 充 始 法 行 为 是 否 公 正 , 系 到 税 务 行 政 执 法 质 量 。 要 提 高 税 务 干 部 的 整 纳 税 人 、 解 纳 税 人 、 心 纳 税 人 贯 穿 在 税 收 征 管 中 , 极 、 动 、 关 理 关 积 主 及 体 素 质 , 须 通 过 学 习 培 训 来 解 决 。要 进 行 多 层 次 、 形 式 的 税 收 法 时 地 为 纳 税 人 提 供 优 质 高 效 的 服 务 . 护 纳 税 人 的 合 法 权 益 。 纳 税 必 多 维 律 法 规 的 学 习 , 织 学 习 《 政 复 议 法 》 《 政 诉 讼 法 》 《 政 处 罚 人 具 有 自觉 主 动 地 遵 照 税 法 、 法 纳 税 的 义 务 . 时 也 享 有 宪 法 所 组 行 、行 、行 依 同 法 》、 国 家 赔 偿 法 》 , 广 大 税 务 干 部 在 知 法 、 法 的 基 础 上 能 够 赋 予 的 各 项 公 民 权 利 , 有 权 了 解 税 收 法 律 、 策 。 其 中 不 明 确 之 《 等 使 懂 如 政 对 正 确 执 法 。督 促 他 们 增 强 责 任 意 识 、 高 工 作 效 率 和 质 量 . 量 减 少 处 有 权 要 求 税 务 机 关 给 予 明 确 解 答 . 务 机 关 有 责 任 或 义 务 向 纳 税 提 尽 税
税收征管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_1
税收征管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一、任务的落实问题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是各级税务机关的中心工作,也是衡量税务机关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志。
在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落实税收收入任务,对保障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
新的税收征管改革前,各基层税务所(分局)集征、管、查于一体,征管改革后,基层税务机关的机构、职责、权力重新进行了调整和分配,实行了专业化分工,税收任务到底如何落实,这是基层税务机关普遍关心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征管分局(所)承担着本地区的税款征收任务,税收任务当然要由征管分局(所)来完成;第二种意见认为,现在征管分局(所)虽然承担着税款征收任务,但职权明显小了,检查权也没有了,部分地区连税务检查证也不发了,征管分局(所)只能做到申报多少征收多少,收人任务完成好坏,已无能为力;第三种意见认为三税收任务落实到稽查更有利,因为稽查分局可以通过分析各行业、各纳税人的纳税情况,有重点地加强稽查,来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第四种意见认为,稽查分局是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稽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查补税款的多少根本无法保证税收任务的完成。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根据职权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建立对征管分局(所)、稽查分局的税收任务考核体系,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考核指标,落实考核任务。
(一)征管分局(所)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全部纳税人的税收征管工作,征管分局(所)应承担主要的税收任务征管分局(所)一方面要通过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法规接受纳税人自觉申报来组织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要通过掌握纳税人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购等税收信息制订具体的税收征管办法、措施,不断加强征管,增加税收收入,这是完成收入的主要途径。
(二)征管分局(所)拥有一定的稽核权并以此来提高纳税申报的质量,确保税收任务的完咸在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从税务机关内部看,因税务人员都按环节分工,造成了纳税人“自行申报”与税务机关“重点稽查”两个环节之间的断档问题;从税务机关外部看,由于各地税法普及程度不平衡和纳税人纳税观念不强造成申报不实的问题比较严重,征管分局除抓好提高纳税申报率,做到纳税人申报多少征收多少外,不应停留在办税服务厅中“守株待兔”,或对申报资料在办公室内就表审表、就表征收,还需要通过实地稽核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质量,提高申报准确率,这也是征管分局(所)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模板范文(通用篇)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模板范文(通用篇)一、前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
在参与和亲身经历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这一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增强国家治理能力、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心得体会。
二、发展经济,实现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旨在建立起一个高效、公正、透明、可持续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纳税人负担,增加纳税人获得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财富再分配。
三、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1. 税收政策创新税收政策创新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减少税收优惠,加大税收执法力度,探索和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增加财政收入。
2. 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全面、准确、及时的纳税信息数据库,整合税务、海关、金融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可以提高税收征管的精确性和实时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3. 强化税收执法监管强化税收执法监管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对纳税人的日常监管,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维护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四、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带来的好处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纳税人获得感通过改革,税收征管效率得到提高,税收征纳手续简化,纳税人的获得感得到提升。
纳税人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提高了纳税人的满意度。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范文在税收征管改革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身陷其中,都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税收征管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的范围广泛,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近年来,我所在的单位也在积极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工作,让我深刻地感悟到了税收征管改革的中心思想:以人为本,注重科技创新,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服务质量。
税收征管的本质是服务人民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因此,在税收征管改革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税务机关应该向社会开放,及时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改革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税收征管的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中,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化办税服务的重要属性。
税务机关应该不断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提升税收征管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减轻办税负担,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风险防控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
税务机关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梳理和完善税收征管工作流程,防范和化解税收征管风险,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
加强风险防范是税收征管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各级税务机关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全方位、全过程地把控税收征管风险,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和水平。
提升服务质量是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目标。
税务机关要深刻认识到,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是纳税人,服务质量要与纳税人满意度同步提升。
要加强对纳税人的服务意识培养,规范办税流程,推进普惠式降税等政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税收征管机关可以赢得纳税人的信任,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思辨。
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多变和复杂的地方,很多事情不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和分析的。
我们要有不断创新的思想,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工作方式,不断地完善和优化税收征管的工作流程和机制。
谈谈对税收征管改革意见的认识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征管工作的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改革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税收征管改革旨在优化税收管理体制,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税收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对于税收征管改革,我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税收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税收数据的快速采集、准确分析和及时公布,提高税收征管的透明度和监管能力,为税收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税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减少税收征管的人力成本和纳税人的时间成本,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便利度。
二、完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规范税收征管行为、强化税收征管执法具有重要意义。
应当加强对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订,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时代需求,确保税收征管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还应当加强对税收征管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依法履职、公正执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优化税收征管机制税收征管机制的优化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关键环节。
应当推进税收征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负责,加强税收征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水平。
还应当推动税收征管的服务化和法治化,通过优化办税流程和规范办税服务,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增强纳税人的合法意识和纳税自觉性。
四、加强税收征管宣传教育税收征管宣传教育是增强纳税人的纳税自觉性和履税意识的重要途径。
应当结合税收征管改革的实际情况和纳税人的需求,加强税收征管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纳税人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认知度和理解度,增强他们的纳税自觉性和合规意识。
还应当倡导诚信纳税,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的纳税风气和社会氛围。
税收征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希望国家税务部门能够充分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切实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当前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旨在通过改进管理模式和机制,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参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要重视征管体制改革。
税收征管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征管体制改革不仅是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关系到税收征收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征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推进改革。
其次,要深化征收方式改革。
征收方式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通过改革征收方式,才能提高征收效率和质量。
在此方面,要推行分类管理、全流程管理和全面授权的管理模式,推进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等。
再次,要加强风险管理。
税收征管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为此,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对涉税信息的管理和保护,同时要加强税务执法和监督,降低违法行为的发生率,确保税收征收的合法性。
最后,要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是实现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税务人才队伍,才能推进征管体制改革。
因此,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科学管理,更好地为广大纳税人服务。
总之,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一个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推动,同时要注重实现“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推进创新和改进,注重深化改革开放,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努力开创新时代税收管理故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抓住机遇,认真总结经验,还要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具体而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强化纳税人服务。
税收工作的本质是为了服务纳税人,因此应该加强纳税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纳税人的满意度。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
税收征管改革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已经成为必要之举。
首先,应从提高征管效率的角度思考。
要实现税收征管的高效运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
其次,应从优化税收征管服务的角度思考。
应进一步完善纳税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税收征管服务。
此外,还应完善税收征管的信用体系,建立起红黑名单制度,加强对纳税人信用记录的管理和监督。
最后,应从推进税收征管法制化的角度思考。
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税收征管行为,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要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税收征管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
综上所述,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情况,注重科学、合理、可行的改革方案,不断推进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法制化和智能化,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税收保障。
- 1 -。
对完善我国现行税收征管体制的思考
随着我 国经济 的不 断发展与改革 , 原有 的税 收征 管模 式 已经 不能适 应 我 国飞速 发 展 的经济 和税 收工 作需要 。为此, 国家税务 总局先后进行 了多次较大 规
模 的改革 。从征管 、 检查两 分离到 2 世 纪 8 0 0年代 后
期 ,0世纪 9 年代 初 的征 、 、 2 0 管 查三分 离 的专业化 税 收征管 改革 , 在税 务机关 内部按照征收 、 理 、 管 检查 设 立职 能部 门, 实行征 管权 力 的分离和 制 约 , 步实 现 逐
更好 的实现 信息资源统 一。 我们 必须要充分发挥计 算 机及 网络 的作用 , 运用计 算机及 网络对税 收管理 的全 过程 实施 有效的监控 , 正体现计算机 网络在新征 管 真
税 收管理 , 务人员只 能从 纳税人所提供 的有 限资料 税
上对 税源进 行 了解 , 从而不 能很好 的对税源 的动态变 化进行有力监 控 , 这种现象 在一定的程度上 助长 了纳 税 人 的侥幸心 理 。 由于缺 乏有 效 的方法 对长期 不 申 报、 瞒报 收入 及零 申报现 象进行 制 约 , 终造成 了失 最 踪 户和虚报户 增加 、 漏管严 重。 现在 , 务人员很少会 税
挥 职 能
行垂 直管理 , 其具体职 责是负责纳税 人 中报税款 和稽
查 查补税款 的受理 入库 。 将现在实行 的以职 能为主导
的组织形式调整优 化为 以流程 为主导的组织 形式 , 科
学划 分税务管理事 权 。 按照 经济区域设置税 务管理机
构, 配备税 务管理人员 , 尽量减 少税务管理层 次。
・
服 务为基础 , 以计 算机 网络 为依托 , 中征 收, 集 重点稽
k hmoc m.o .n j . fo g vc x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通过进行这项改革,可
以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首先,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机构的效能。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人
员配置,减少重复工作和冗余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加强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
和能力提升,提高税收征管的专业水平。
其次,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加强税收征管的监督和监管。
建立健全税务稽查制
度和税收执法机构,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税收征管的公平、公正
和透明。
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合规意识和纳税自觉性。
再次,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推动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税收征管信息
系统,实现税务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实时共享,提高税收征管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同时,推广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税收征管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错
误和漏洞。
最后,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优化税收征管服务。
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加强税务宣传和咨询服务,解答纳税人的疑问和
困惑,积极营造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
总之,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和
利益关系。
只有通过这项改革,才能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为我国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税收支撑。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作为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税收征管改革的目的是提高税收征管的效能和效率,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税收征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税收征管的科技支持。
税收征管的科技支持是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和效率的基础。
目前,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很多地方还停留在手工作业的阶段。
税务部门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实现一网通办、信息共享,增强征管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此外,还要加大对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征管工作的能力。
其次,要加强税务法律的建设和完善。
税收征管是以法治方式进行的,税务法律的建设和完善是保障税收征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税法体系相对滞后,税法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应加快制定统一且具有法律效力的税法,明确各类税收的征管权责、纳税义务和纳税人的权益保护措施,为税收征管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还要加强对税法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使其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第三,要加强税收征管监督和风险防控。
税收征管监督是确保税收征管工作规范运行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防止税收征管风险的重要手段。
税务部门应建立健全税收征管监督机制,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确保税收征管工作的规范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税收征管风险的防控,加强对高风险行业和地区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逃税和偷税行为的发生,保护税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要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和治理。
税收征管改革不仅是我国内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国际社会税收合作和治理的一部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税收征管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税基争夺问题,需要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和治理。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精选税收征管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保证税收制度运行效能和公平性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此,我深入研究了相关文献资料,及时了解了最新政策法规,参加了一些专题研讨会议,并与同行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些学习和研究,我对税收征管改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下面,我将就此发表一些个人意见和体会。
首先,税收征管改革要强化税收征管的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操作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亟需推进税收征管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税收征管系统和数据库,实现税收征管的科学化、智能化。
同时,还要加强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税收征管工作的需求,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税收征管改革要推进税源管理的创新。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核心任务,直接关系到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效率。
要进一步完善税源管理制度,推进从传统的注重对已知事实的审查,向注重对潜在风险的分析、预防和控制转变。
需要加强对税源的全方位管理,从纳税人登记、税收申报、税务核销等环节入手,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源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同时,要加大对纳税人合规自愿申报的引导力度,加强对大企业、高风险行业、高风险地区等重点对象的税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减少偷税漏税现象,提高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再次,税收征管改革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预警。
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着各种风险,如逃税、偷税、破产等,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
要加强税源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建立税收风险数据库,通过有效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和风险企业,提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损失。
同时,要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
对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思想汇报
对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思想汇报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优化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收效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税收征管的日益复杂化,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首先,需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税收法律体系的完善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基础。
我国税收法律体系虽然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
例如,税务管理法在坚持税收基本制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税收执法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征收效率。
此外,应加强与相关法律和税收政策的协调,确保税收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其次,需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税务征收工作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提高,传统的人工征管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应加大财政投入,推动税务信息系统的升级和优化,提高税务征管的自动化水平和便利性。
同时,加强税务机关之间和税务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高税收征管的精确度和效率。
再次,需进一步加强税务人才队伍建设。
税收征管工作的复杂性和技术性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支持。
当前,我们税务系统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税收征管水平不高,高级专业人才较少等。
因此,应加大对税收征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税务干部和征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税收征管工作,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最后,需进一步加大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力度。
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是保障税收征管机关依法履职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机关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相对薄弱,缺乏综合性和权威性。
因此,应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税收征管机关依法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事制”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商办企业的人数越来越少,地税系统目前实行的“管户制”弊端日益明显,一个税收管理员管理上百户甚至上千户,必然会出现漏管漏征现象,无形中也增加了税务干部的执法风险。
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管户制”向“管事制”转变势在必行。
所谓“管事制”,就是将原税收管理制度下“一条龙”式的工作流程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责任事项”,再考量每个责任事项的风险程度、工作量大小等因素,将其合理分配给各个执行小组或业务岗位,实行团队化管理,工作流程上体现为流水作业方式,以达到分散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一、“管事制”的优势
一是实行纳税人分类管理。
可以在全面统计测算行业、分局、收入、人力资源配置等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规模和特定对象等要素分科室管理。
二是实行税源事项分工管理。
打破原有的“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传统管理方式,税收管理员从负责“一户所有事”转变为负责“一事所有户”。
一般税源分局的工作分别划分为风险应对、管理认定、综合业务、一般管理、特别管理五类具体岗位,
结合机关实体化运作,规定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配套绩效考核,工作方式从传统的“单兵保姆式”转变为现代的“团队流程化”。
三是实行专业事项团队化管理。
根据专业机构和岗位的需要,充分考虑岗位分类后“事”的需要和“人”的特长、爱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人”与“事”结合,“团队”和“岗位”的匹配。
建立专业化纳税服务、风险分析、基础税源管理、风险应对团队,选拔能力强、经验多的人才充实到风险管理一线工作中。
根据团队专业化管理目标,做好专业化人才库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使专业人才能力互补,发挥合力。
二、当前“管事”模式下可能暴露出的问题
(一)基层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适应“管事制”的需要。
基层税务干部配备上汇出现一些困难,原先内勤岗位的税务干部在应对税务登记管理、核定管理等常规事项时,由于与纳税人直接打交道的经验缺乏,因此在遇到一些偶发性涉税事项时应对经验不足,独立处理能力不强,不知道怎么处理,甚至不敢处理,纳税人依然会去找所谓的“专管员”,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原来管户的模式。
以前的“管理员”除从事的日常税源管理外,还承
担了一些专项检查任务,从检查质量来看,疲于应付的多,查结高质量的案例可能会偏少。
(二)基础信息管理水平不高,对“管事制”的支撑能力不强。
在实行“管户制”时,纳税人的基础信息资料采集的数据质量有高有低,日后,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扫描,发现的问题会很多,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制约“管事制”深入推进的瓶颈。
以纳税人的联系电话为例,纳税人的联系电话多年一成不变,很多号码已是空号,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维护,导致分局在办理一些全面突击性事项时,有许多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失联”,相关事项小组需想方设法四处打听纳税人的电话,费时又费力,其工作效率甚至不如原管理员模式。
(三)工作量配置不尽合理,部分岗位的工作量阶段性偏重。
“管事制”任务分配不合理,势必造成工作量不均衡,例如在开展减免税调查、残保金代征等一些全面突击性事项时,面临的是千家万户,工作量巨大,此时按岗责由纳服股来完成显然不现实,无奈只能由相对熟悉户情的税源管理股来完成,就此阶段而言,管理股的任务无疑是偏重的。
还有,面对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遵从度相对要差一些,逾期违章处理的工作量非常之大,由此导致在申报期结束后专门管理此类纳税人的人员工
作量畸重,而在申报期内他们又比较“清闲”,如何合理均衡配置违章事项处理岗的工作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三、完善“管事制”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基于基层人员业务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管事制”要求的现状,当务之急必须要做好业务培训工作。
一方面要进行征管系统、执法管理系统以及风险管理平台的操作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进行税收业务知识培训,税务人员要将纳税服务规范要熟记于心。
就每个人言,除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并及时消化以外,更重要的需要挤出时间进行自学,学习是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唯一途径,无其他捷径可走。
(二)提高信息质量,推进信息管税。
核心征管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管事制”的深入推进,因此,对涉税基础信息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迫在眉睫。
基层分局必须以市局信息中心正在进行数据质量监控工作为契机,根据监控软件的扫描结果,组织人员逐条加以核实,错误的立即纠正,缺失的全部补齐,全力确保征管系统中基础信息的准确和完整,为推进信息管税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进而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管事制”的深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厘清责任事项,合理配置工作量。
“管事制”推行之初,肯定会出现岗位之间互相推诿现象,主要原因是事项划分不明细导致的,甚至还存在少量遗漏事项。
因此有必要对所有责任事项进行详细梳理,厘清事项责任归属,将一些风险小且不需下户的核查事项交由纳服股完成,不必再流转到管理股。
“管事制”刚推开时,要定期召开运行分析会议,分局领导、各股股长和责任事项执行小组组长参加。
各股股长汇报上周受派事项完成情况和各岗位的工作量统计情况,反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评析完成事项的工作量,为合理分配工作量和科学派事提供依据;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会上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对新流程进行修正和完善,对各个岗位的工作量进行适当调整。
(四)整合机构职责,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目前,地税系统下属各管理分局目前除承担日常税源管理和监控职责外,还要承担纳税评估和专项检查责任。
就基层分局的征管力量配备情况来看,要高质量地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而且,近年来户多人少的矛盾尤为突出,税源管理人员日常管理事项本来就十分繁杂,还要抽出时间参加专项检查,只能疲于应付,往往顾此失彼,更别奢谈什么工作质量了。
解决此问题必须在“专”字上做文章。
具体设想是:对系统内各职能机构
的工作职责进行适当的整合,将基层管理分局纳税评估的职责划归风控中心,专项检查职责交还稽查局,管理分局专司日常税源管理和监控工作,同时各个机构之间的人员可进行适当的调配。
这样调整以后,让管理分局在专业化的大格局下专心管事,相信他们一定能管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