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间距离公式的五种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点间距离公式的五种应用

一、求函数的值域

有些带根式的函数,在求其值域时,联想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利用函数的几何意义可以很容易地求出函数的值域来。

例1、求函数

解:∵y

∴函数y可以看作是动点P(x,0)到两个定点A(-1,1)、B(1,1)的距离之和,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 | PA | + | PB | ≥ | AB |,当P点在线段AB上时,取得等号。

而易求得| AB | =y ≥

即所求函数的值域是{ y | y ≥}。

二、证明不等式

有些不等式的证明难以下手,但是若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联系起来,进行恰当的变形后就可以找到证明的思路。

例2、已知x1>0,x2>0≥

证明:当x1>0,x2>0≥

至此,我们令A(x1,1),B(-x2,-1),

则 | OA | | OB | | AB | ,

根据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可得| OA | +| OB | ≥| AB |,即

三、判断三点共线

对于三点共线问题,有若干种证法,当然也可以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进行证明。三点确定三条线段,若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则此三点必共线。

例3、求证:A(1,5)、B(0,2)、C(2,8)三点共线。

证明: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 AB |

=

| BC |

==

| AC |

∴有 | AB | + | AC | =| BC |,从而A、B、C三点共线。

四、证明平面几何问题

有些平面几何问题借助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会很容易的得证。

例4、已知AO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

证明:| AB |2+ | AC |2=2(| AO |2+ | OC |2)。

分析:取BC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边BC的中点为原点,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B(-a,0),O(0,0),C(a,0),A(m,n),其中a>0.

则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 AB |2+ | AC |2=( m + a )2 + n2 + ( m - a )2 + n2= 2( m2 + n2 + a2 ),

| AO |2+ | OC |2=m2 + n2 + a2,

∴证得| AB |2+ | AC |2=2(| AO |2+ | OC |2)。

五、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在求曲线方程的时候,好多的题目都涉及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公式的变形、化简。

例6、已知动点P到定点A(0,-1)的距离与到定直线y = -9的距离的比为1

3

,求动

点P的轨迹方程。

解:设P(x,y)

1

3

=,化简整理得9x2 + 8y2– 72 = 0.

∴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9x2 + 8y2– 72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