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一、中美不是“战略伙伴关系”

布热津斯基说过,美中关系“具有催化作用”,如果这一关系发生变化,除美欧关系外,美俄、美日关系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发生变化,这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美关系的战略性;我国有学者认为,“中美战略矛盾的尖锐程度超过其他几强与美国的战略矛盾”,这是从双方的冲突和矛盾角度看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布什多次强调,美中关系的发展“攸关美国人民的福祉”,这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两国关系的战略性。总之,中美关系对两国来说深具战略利害,这已成为中美乃至国际社会的共识。

而这种战略利害性从表面上看,似乎呈现出一种悖论:一方面,双方要实现自己的国家战略大目标,离不开对方的配合和协调;另一方面,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又需时时防范对方的潜在破坏或挑战,或者更进一步说,一方国家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很可能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国家根本利益为代价。比如,美国要实现“世界领导”梦,必将防止中国实力地位与其“平起平坐”,必将推行它那一套民主人权价值观,这就与中国追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根本目标相悖。反之亦然。

这一悖论实际上涉及到贯穿近现代世界历史、从来没有很好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一是守成的大国与崛起的大国如何共同相处;二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如何避免冲突。19世纪末美利坚帝国崛起过程中与大英帝国的矛盾冲突,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分别反映了这两种情形。在前一情形中,尽管美英制度相同,英国当时陷入外交孤立而无力西顾,但双方“关税战”、间谍案、小规模冲突仍时有发生,而美国内战在很大程度上则可说是美国代表的北方和英国支持的南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之战。“日不落帝国”的衰落和美利坚帝国的崛起,是在摩擦、矛盾和冲突中完成的。显然,双方没有找到繁荣与共、和平相处的有效途径。美苏之间更是在势不两立中以一方的“惨败”而结束近半个世纪的战略竞争状态。

二、“战略竞争对手”说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那么,当前中美关系的性质是不是布什等人所谓的“战略竞争对手”呢?

首先,对“战略竞争对手”这一概念本身不宜作简单否定或排斥。不仅因为这一概念被许多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所认同,而且在逻辑上也站得住:(1)如前所述,中美关系构成了“战略关系”;(2)从本质上说,国与国关系就是“竞争关系”;(3)“对手”不等于“敌手”。“竞争对手”本身是个中性词。正如一家美国媒体所称,大国竞争的最终结果“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和平调整分歧”布什也一再强调,此一定位只是表明对中国“不怀恶意,但也不抱幻想”。其次,当我们仔细审视近几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状况时,会发现,在涉及双边关系的几乎各个重要领域,两国战略竞争态势愈益明显,确乎是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国际政治领域,中国主张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美国则希望建立“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搞所谓“霸权稳定”。安全领域,第一,中国倡导“相对安全”或曰“共同安全”,美

国则显然在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双方在NMD和TMD问题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就是两国安全观的不同。第二,中国主张利用多边合作对话解决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美国则仍不肯放手双边军事同盟。美国人爱把北约说成是多边或集体安全机制,但在北约这一多边组织的形式之下,体现的还是地地道道的美欧双边军事同盟的实质,根本不是中国倡导的“集体安全”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外交领域,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外交”和“伙伴外交”,通过前者,中国与几乎所有周边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换来了相互信任和共谋发展的局面;通过后者,则与世界主要大国构筑了形式不一的“伙伴关系”,为当今中国和世界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美国则惯搞“制衡外交”和“同盟外交”,“以邻制邻”、“海外制衡”地缘战略思想仍显见于美国冷战后的外交实践和新世纪的外交布局。一些美国保守派学者还把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理解为中国想重新构筑以“中央之国”为核心的“伙伴关系网”,从而最终埋葬美国在亚洲的双边同盟。

文化意识领域,中国坚持“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美国则认为“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有限”,对所谓“人权”、“民主”的捍卫几乎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中国主张世界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而和平共处,美国则认定它那一套制度是全人类理应追求的目标。而在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上,美国希望长期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战”局面,以利美国继续居中制衡、渔翁得利;中国则希望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

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中美关系就没有合作的战略空间,只有议题性的、临时性的合作,中美关系就不能巩固,不能在稳定中发展。就台湾问题的解决而言,是和平方式还是武力方式,在两岸之间则取决于台湾当局本身即是否搞公然的独立。不论是和平的方式还是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均是一个长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美双方还会继续在台湾与其他问题上进行斗争与较量,同时进行议题性的合作。尽管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无法取得一致,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矛盾,但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商业利益的需要,都需要中美双方从大局出发,“求同存异”,致力于更大范围的合作,以维持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与地区安全,达到双方更大的利益。因此,中美双方应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应由台湾牵着鼻子走,不应因台湾问题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有人认为两岸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但是保卫台湾却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甚至不是美国的重要利益,台湾在美国的利益体系中将会边缘化,美国因台湾问题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是一种理论的分析与思考,但现实问题更为复杂,核心利益是可以转化的,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利益分析不能过于乐观。

在未来中美关系发展中,双方在许多领域都有继续合作的空间,惟在台湾问题上难以有所突破,台湾问题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变数。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或全面对抗的可能只有台湾问题。这考验着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智慧,需要更加慎重处理与对待台湾问题。

如果再做深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与历史上的战略竞争关系相比,今天中美战略竞争关系还有两个最根本的不同:一是时代不同。今天是全球化时代,在这样一种时代里,“对手、规则、主战场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国与国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同时又是竞争对手,而这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往往随着领域与时空的变化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