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检影验光
检影验光的原理新解及应用
检影验光是准确的客观验光方法。
对于验光师来说,不仅要熟练掌握检影验光的方法,而且还应掌握好检影验光的原理。
检影验光的原理是学习检影验光的基础,以往关于检影验光原理的论述大多是从光束的角度去解释的,这与我们对一般光学现象的解释并不一致。
在几何光学中,我们研究的方法一般是从光线的角度分析光学现象,那么能否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方法,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从而研究采用普通方法无法分析的问题呢?经过研究,笔者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视孔,如果将视孔看作是光阑,那么需要从光束的角度分析,才能解释检影的原理。
如果将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那么就可以利用几何光学的知识,从光线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
本文将详细讨论如何采用单一一条主光线分析检影验光的原理,并且以此利用几何光学的基本知识推导出影动相对速度的公式。
1 检影验光的原理检影验光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
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随之向上移动。
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向下移动。
在检影镜转动的同时,由于患者眼睛的屈光状态不同,检查者会看到逆动、顺动、中和三种不同的影动图像。
图11.1 逆动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会在它的共轭焦点(即眼睛的远点聚焦),同时,我们将检影镜的视孔看作是一个几何点。
如果眼睛的远点位于检影镜前面(患者的屈光不正度小于检影距离的屈光度w,w为负),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作用,再经过眼睛远点和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它的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图中眼底光斑位于视轴之上,那么它所对应的眼睛的远点应位于视轴之下。
在检查者看来,患者眼底反光是由位于视轴之下的位置发出的,检查者就会看到逆动影动。
图21.2 顺动顺动的原理与逆动的原理相似,由眼底眼光斑发出的光线经过检影镜的视孔和眼睛的远点,此时眼睛的远点位于检影镜后面且位于视轴的下方,顺动的光路图如图3所示,在检查者看来眼底反光是由眼睛的上方发出,检查者会看到顺动图像。
浅析检影验光
检影验光是一种唯一可以获得患者真实屈光状态的好方法,更是验光师及眼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近年来有不少从业人员虽经培训,但对于检影验光的原理还了解得不够深入,为此,我给我身边的员工及徒工,做了一个很通俗的浅析,以便易懂,在这里也和广大同仁交流探讨一下,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1、检影的原理1.1光影的产生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反光镜反射后的走向,通过被检者眼球的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聚焦在视网膜上,使照亮的视网膜发出返回光,返回的映光又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射向检影镜,检查者(即验光师)可以从检影镜后面的窥孔中看到被检者眼视网膜照亮返回的光影。
通过特定的检影距离和所需的正负读书透镜片,使被检眼与检查者眼二者互成共轭,此时检查者看到被检眼视网膜上的映光,就变成了平行的映光。
1.2平行光正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发出的返回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时也同样是平行光。
1.3集合光近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改变,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到达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弥散圆。
此时视网膜返回出来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在离开眼球不远的地方即5m距离内,成为一个集合焦点,而在5m外即无限远处也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散开光,需要用凹透镜来使其变成平行光。
1.4发散光远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缺陷,当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落在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未成焦点的光环。
此时,在任何一个距离的地方只是一未成集点的散开光,需要用凸透镜来集合它的散开光,使其成为平行光。
2、检影的工作距离验光师给患者检影时,应选择便于观察屈光状态的距离。
根据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及矫正屈光度数的要求,平行光线入眼后,经眼屈光系统传到视网膜时,反射出来的光影,在无限远处也是平行的映光光影。
由于在5m以外(即无限远处)作检影验光是不现实的,是无法观察到屈光状况和光影动向的,所以只好把检影的工作距离用合适的透镜变化到有限近距离。
浅谈检影验光
浅谈检影验光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摘要】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真谛。
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
此种检查方法,工具简单,价格便宜,检查结果也不依靠被检者的主观状态,无论被检者是儿童或智力低下者,或对主观分辨不很确切者,此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检影验光;静态检影;动态检影1.检影验光概述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法,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
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所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眼时发现一个特殊运动的反光。
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 应用于临床。
1884年Smith建议用检影这个名词。
视网膜检影法这个词是由Parent于1881年所提出。
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
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真谛。
在现代验光技术中,检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
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
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
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
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
检影镜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2.检影前准备①验光员必须是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已全矫。
②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
③检影距离固定(1米,0.67米,0.5米)。
④患者14岁以下应麻痹睫状肌,14岁以上要注视5米视标,松弛眼调节。
⑤正确调整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的PD,前倾角和后顶距。
3.静态检影3.1规则散光的检影静态检影是指在散瞳麻痹睫状肌或不散瞳眼放松调节下检影验光。
检影要在光较暗的验光室中进行。
散瞳检影,瞳孔较大,影动往往不易中和。
瞳孔的中央部己中和,而周边部分在逆动。
检影验光的方法
检影验光的方法一、引言检影验光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眼睛的屈光度并确定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
本文将介绍检影验光的原理、步骤以及常见的检查结果解读。
二、原理检影验光基于光的折射和成像原理,通过调节不同的镜片,使光线在眼睛中聚焦于视网膜上,从而得出眼睛的屈光度。
根据屈光度的不同,可以得出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
三、检查步骤1. 瞳孔扩张:为了获得准确的验光结果,医生会使用特定的药物或眼药水来扩张瞳孔,以便观察眼底和调节光线的进入。
2. 自动验光仪:患者坐在验光仪前,检查师会让患者逐个看图表,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调节镜片,以确定最佳视觉效果。
3. 逐度验光:在确认最佳视觉效果后,医生会使用逐度验光镜片,逐渐调整镜片的度数,直到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图表上的字母或图案。
4. 散光测试:医生会使用散光镜片,检测患者是否存在散光问题。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调节镜片的方向,可以确定散光的程度和轴向。
5. 远近视验光:医生会让患者逐个看远处和近处的图表,通过调节镜片,确定患者的远视度数和近视度数。
6. 结果解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验光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并提供相应的度数和配镜建议。
四、常见的验光结果解读1. 远视(正视):患者的眼睛屈光度过低,远处的物体看得清楚,近处的物体模糊不清。
医生会根据度数来建议配戴适当的凸透镜来矫正远视问题。
2. 近视(近视):患者的眼睛屈光度过高,近处的物体看得清楚,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
医生会根据度数来建议配戴适当的凹透镜来矫正近视问题。
3. 散光:患者的角膜或晶状体形状不规则,导致光线聚焦不准确,产生视觉模糊或变形。
医生会根据散光的轴向和度数来建议配戴适当的散光镜片来矫正散光问题。
4. 弱视:患者的一只眼睛无法正常发育或视觉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视觉模糊或失明。
医生会根据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眼罩疗法、视觉训练等。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检影验光前,患者应停止佩戴隐形眼镜一段时间,以免影响验光结果。
检影验光技巧
检影验光技巧一、检影验光简介检影全称视网膜检影( retinoscopy 或 skiascopy )。
检影验光法已经有 13 1 年的历史了,最先是由 William 于 1859 年于有时间发现。
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时,无心间发现一种由眼底反射出来,并有特别运动的光。
经过研究,直到1873 年才由Cuignet 用于临床。
1884 年 Smith 建议使用检影( shadow test)一词。
1881年由P arent 提出了视网膜检影一词。
顾名思义,视网膜检影其实是利用光芒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
二.检影在验光中的地位1.动向检影能够迅速确立屈光状态经过动向检影找寻远点和对换节幅度的判断能够简单迅速确实定屈光状态和程度。
2.静态检影能够确立光度范围经过找寻中和点能够较为正确的判断光度范围,可是检影验光的结果不可以直接用于处方上,还一定经过主观验收复查。
3.动向检影能够简单确立调理幅度高中和点的地点,能够用来判断调理幅度4.静态检影能够用于调理性近视初查静态检影的中和点光度等于实质光度减去工作距离的倒数,实质上就是在完全光度上加上一个切合检影距离的正透镜,以达到中和点。
我们知道在眼前加上一个正透镜能够使调理放松,所以,静态检影时的调理能够获得必定量的放松,假如检影结果显然低于实质的近视度数时,可能存在调理性近视。
5.检影的同时能够进行屈光间质的检查屈光间质的状态对验光有侧重要的意义,我们能够利用检影来迅速确实定屈光间质有无问题,主要经过对暗影地点及活动性的判断来确立屈光间质的状态。
三.检影验光分类( 一 ) 从光源的形状可分为点状光检影和带状光检影。
如上图点状光源与带状光源的形状。
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对比,点状光检影与带状光检影存在显然的差别,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二)从检影时工作状态可分为静态检影和动向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验光时被检查者的调理、会合与检查者的工作距离处于相对或绝对静止状态是的检影方式。
检影验光的优点
检影验光的优点:1是一种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
能客观的检查出患者屈光状况。
不受患者主观误识的影响,不要询问患者即可检出患者准确的屈光不正。
2所用器械仅仅是检影镜,器械简单,价廉而实用。
3对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验光,检影法是最好的选择。
4疑难光度的验光,如不规则散光、弱视、眼球震颤、白内障、弱智等的验光。
用检影法易操作,且结果可靠。
检影法的难点:1检影法找到的中和点,是患者视网膜与验光师视网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
为了达到这中和点,所用的消解镜片光度,包括:患者的屈光不正、患者的调节导致屈光改变、验光师的屈光不正、验光师的调节所组成。
只有排除后三项,才是患者的屈光不正。
首先在检影前必需消除患者调节,方法是麻痹睫状肌或患者注视5米以远视标,松驰调节。
其次,验光师的屈光不正必需全矫,即使只有0.5度。
再就是,验光师在检影时必需放松自己调节。
检影镜下所见不是图像,而是视网膜的反射,在调节松弛下完全可以辨别顺动逆动。
初学难以掌握。
需长时间训练,方可得心应手。
2我们希望检出的光度是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屈光状态。
但检影时又不易做到。
因为我们在检影时,欲看到中心凹的反射光,必需使检影投射光束与患眼视轴重合,也就是令患者注视检影镜光源,这样就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的影动。
其原因:患者因怕光而躲避光源;受角膜顶点反光和眼底中心凹反射的干扰,无法辨识影动。
因此只能旁中心检影,但应控制投射光束与视轴夹角在5度左右。
3检影法是客观验光的方法,但需要验光师的主观体会与分析。
检影应熟练、精确。
初学者不易做到,需反复训练,细心揣摩,才能掌握检影法的真蒂。
检影验光的设备:一验光室。
供检影及验光的场所。
分普通验光室和综合验光仪验光室两类。
1 普通验光室。
面积最少为2.6X1.5米。
通过平面反射镜将视力表至患眼距离5米。
验光室宽度要能够放标准镜片箱和坐椅。
最好验光室的空间大一些,有利放松调节。
验光室不希望有杂乱无章的光线,最好不要有透明窗,用空调排气扇。
检影验光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检影验光的难点和不足之处一、技术要求高检影验光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验光方法,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眼球解剖结构、光学原理、疾病诊断等相关知识,同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步骤。
如果操作人员技能不够熟练或者理论知识不足,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或误差。
因此,对于操作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二、受环境影响检影验光的结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源的亮度、稳定性以及颜色的变化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在昏暗的环境下进行检影验光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而光源过亮则可能会对患者的眼睛造成刺激,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检查结果。
因此,在进行检影验光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光源条件,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受眼睛状况影响检影验光的结果还会受到患者眼睛状况的影响。
例如,角膜病变、晶体异常、眼底病变等眼部疾病都可能影响检影验光的检查结果。
此外,患者的视力状况、矫正方法、瞳孔大小等因素也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检影验光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眼部状况和矫正情况,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和措施,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四、无法完全排除主观因素检影验光虽然是一种客观的验光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例如,操作人员的主观判断、视觉疲劳等都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疾病或生理状态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配合度,进而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或误差。
因此,在进行检影验光时,需要充分考虑主观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误差和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五、成本高昂相较于其他验光方法,检影验光的成本较为高昂。
由于其需要较为精密的设备和仪器,同时还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其检查费用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因为费用问题而放弃进行检影验光。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价比。
检影验光原理新解
140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5·2021检影验光原理新解徐斌检影验光是一种常用的客观验光方法,实践证明,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检影验光原理,可以有效提高验光师的验光水平。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目前检影验光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检影验光原理进行新的解释,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
1 目前检影验光原理存在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检影验光原理的解释(如图1)比较繁琐,而且也不全面,主要问题在于它将检影镜的视孔看作是孔径光阑,而孔径光阑的作用是限制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束,但是在实际检影过程中,会看到在接近中和时,顺动影动往往是一个小圆光点,随着检影镜的转动而快速移动。
显然此时检影镜的视孔不是孔径光阑,因此目前的理论是不能解释这种影动图像的。
图12 检影验光的原理2.1 检影验光的光路图检影验光的光路(如图2):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再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随之向上移动,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显而易见,检影镜的转动和眼底光斑的移动是一种“顺动”关系。
当检影镜转动时,由于被检眼的屈光状态不同,检查者会看到逆动、顺动、中和等3种不同的影动图像。
图 22.2 影动的形成原理在检影中,一般认为眼底光斑是发光点,检查者看到的眼底光斑像的移动就是影动(顺动、逆动和中和)。
假设眼底光斑是向上箭头的图标(如图3),那么检查者看到的像就是:O点表示眼睛的共扼焦点,由光线的直线传播性质可知,在A点检查者会看到正立的像,在B点会看到倒立的像,在O点会看到被检眼的瞳孔充满光。
图 3验光师之家因为O点同时是被检眼的远点,因此在远点前检查者会看到正立的像,在远点后会看到倒立的像。
由于检影距离的要求,实际检影时检查者只能看到眼底光斑模糊的像,不能确定是正立还是倒立,只有通过转动检影镜,判断顺动或逆动才可以确定是正立或倒立的像。
史上最全检影验光技术讲解,没有之一!
史上最全检影验光技术讲解,没有之一!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
【概述】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
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
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
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
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
最早的验光方法是主觉验光法。
我国清代吴江人孙云球所创的“随目对镜法”。
此法即插片验光的初期,在一定远处画上大小不同的汉字,在患者眼前用正負不同、光度不同的镜片试验,哪一种镜片能看清楚小字,即用此光配镜。
这种方法当然不准确。
1893年包曼首先使用检影镜看到视网膜反射,开拓了他觉验光检影法的先河。
1926年柯佩兰德(copelamd)首推出带状光检影镜。
提高了检影法验光的精确度。
尤其对散光的检影,对散光光帶的检影既准确又易辨识。
最早的检影镜,是用一长方形或园形平面反射镜,中间开一2―4毫米直径的园孔成将中间镀银层刮去一园孔。
加一手持柄。
光源,是用一园筒,如同可乐罐一样,侧面开一直径大约2厘米的园孔。
筒中间放一灯泡。
灯光从园孔中射出,入射检影镜再反射至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眼底。
被照亮的视网膜又会将这束光线反射出,再到检影镜,穿过检影孔,被验光师窥见。
沈侠人先生一直使用这种检影镜,且爱不释手。
为了增加观察效果,验光室必需很暗。
检影镜直到现代,仍是分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两类。
各验光师喜好不同,会选择自己习惯使用的检影镜。
验光师用惯了的检影镜,可是个宠儿。
别人碰不得,也不会大方的借给别人用。
检影验光法
检影验光法1.检影验光法是一种客观检查法,原则上医生应对每一个屈光不正的病人都应检影验光,作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检影度数配镜,结合自觉情况适当调整,即节省时间又易得出正确的处方。
2.设备①本法需在暗室进行,所需器械包括平面反光镜及暗室灯,以100W磨砂灯泡为好,光源放于被检者耳侧。
②被检者可用:A: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适用于调节力较强的青少年,检查前为使睫状肌麻痹应滴1%阿托品,日二次,连用五天,或托吡卡胺5分钟一次共5次即可。
B:不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即小瞳孔验光,此法虽可避免因用药造成短时间的近视力朦胧,但对青少年调节紧张患者不易到达使调节充分松弛,应用小瞳孔验光,暗室应较大,以便患者能尽可能向远方注视,放松调节,小瞳验光配镜适用于18岁以上患者及一般集体屈光不正检查,或已通过散瞳验光配镜,已戴镜数年,需要重新调整者,对于首次需要验光配镜的青少年,应以散瞳验光为好。
检影验光属于客观验光法,通常用检影镜照亮被检者的眼底,用检影镜直接观察从被检者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的聚散度,来确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正视、近视、远视)。
3. 检影验光法的基本原理检影验光是通过找被检眼的远点达到验光的目的。
远点指的是被检眼完全调节时,在空间与视网膜的共轭点。
共轭点是两个对应点和可逆点,物和像就是共轭点,检影验光的过程就是通过检影镜在空间寻找视网膜的点的过程,该共轭点就是被检眼的远点。
屈光不正:睫状肌松弛状态时,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或后方,称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加眼轴与屈光力配合关系)A:正视眼: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在睫状肌放松状态时(即在调节静息状态下)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
光学特点: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②远点位于眼前远穷远,视网膜与无穷远共轭。
B:近视眼:由于眼轴太长或屈光力太强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前方,称为近视。
眼轴长是因眼球过度生长,角膜曲率半径过小或晶体小造成的屈光力过强是生长不足的表现,每一种近视以上两种都可能同存在,(近一步阐述近视)光学特点:①平等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由发散光形成模糊圈。
简述检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简述检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检影验光是一种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测量和评估眼球的屈光状态和眼球的调节功能。
其光学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例如空气)射向另一种介质(例如眼球组织)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时会发生弯曲,这种折射的大小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2. 眼球的光学系统:眼球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等组织。
角膜为眼球提供大部分的屈光度,晶状体则可以通过改变曲度来调节眼球的屈光状态。
3. 光的成像:当光线通过眼球的光学系统时,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实像是通过眼球内的光线折射和聚焦形成的,反映了眼球的屈光状态。
4. 视觉的解释:视觉中枢会对视网膜上形成的实像进行解释和处理,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特定的仪器和工具,如自动验光仪和配镜架,通过调节透镜的度数来模拟不同的屈光状态,并观察被检查者对图像的清晰度和变
化的反应。
通过分析不同屈光状态下的反应,医生可以评估眼球的屈光状态,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并进行相应的矫正。
第三 浅谈检影验光
浅谈检影验光
主讲:肖小年
小瞳检影验光法
• 小瞳检影验光法是一种客观他觉验光 法。不同于扩瞳验光,是存在调节的 情况下在暗室进行的验光方法。
一、检影验光的原理:
• 检影者通过检影镜、反光镜之中央小孔观察 反射入被检眼瞳孔内光线的反映光影,并通 过反映光影的各条子午线上的动向、速度、 颜色及亮度,对其屈光状态进行鉴定的方法, 寻求被检眼的反转点。 • 从光学原理上讲,眼视网膜上的这一反光点, 就是被检眼的远点的象点。这个远点和眼的 反转点相互成为共轭焦点的关系。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4、球面差的影动:
由于瞳孔中央和周边的屈光度不一样,因中 央和周边的影动不能中和而形成中央和周边的差 别。检影时可以中间影动为准,散瞳后可加4mm 的小孔镜,以减少周边的干扰。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5、角膜乱散光:
由于角膜损伤、病变所致的角膜斑痕,其表 面不平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屈光面,故检影 时同时出现顺动、逆动,或水平、垂直影动,还 有斜向影动。因其影动的不规则,在初步检影基 础上,以主观试片为主。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2、剪动影:
多是由于角膜不光滑所致的一种表现,其影 动呈剪刀口状一开一合的两半且运动方向相反。 可根据两半上下或左右开合影的范围,哪边大、 运动超过瞳孔中间线,就以哪边为准。检影时加 上精确试片。
四、检影验光中的难点
3、晶状体半脱位:
检影时发现上下两部分的影动很悬殊,且一 半暗一半亮,有晶体部位为高度近视,无晶体部 分为高度远视。检影时,分别检查上、下部分屈 光度数,以矫正视力较好、屈光度低而舒服为宜。
三、小瞳检影的方法和步骤
3、检影验光时的影动速度、亮度 • 检查者通过观察影象的明暗和运动速度,可 决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
教你如何检影验光
教你如何检影验光学习检影验光,我们还常常从光学模型眼入手,学会观察眼底反光、影动及中和过程;然后逐步过渡到真实的人眼验光。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模型眼检影和真实人眼的检影步骤。
一、光学模型眼检影光学模型眼是学习检影法的重要工具。
模型眼结合附加镜片可以模拟各种屈光不正,供初学者练习检影。
模型眼本身无调节、无注视移动和瞳孔固定,而且屈光介质清晰,特别适合检影验光练习,允许初学者集中精力检影和矫正屈光不正。
结构上,模型眼为一中空的圆柱套筒,模仿了人眼的光学结构,其最前面是表盘(子午线标志的刻度)、瞳孔、镜片槽(供放置镜片)。
瞳孔的后面是一个正球镜,其作用等于人眼晶体和角膜屈光力的总和。
套筒的后端是一个盲端,内贴有眼底图能够产生眼底反光。
套筒的内部分可以伸缩,产生眼轴改变,相应的屈光度也就发生变化。
然而,套筒上的刻度只能大概反映其屈光状态,即模型眼上显示的度数一般不准,所以使用前必须先校正为正视眼,然后在镜片槽上放置已知镜片,模拟各种屈光状态进行检影验光练习。
(一)检影验光的一般准备(1)首先,我们要熟悉检影镜、模型眼和试镜箱。
特别要花一点时间熟悉试镜箱的配置和镜片上的标记。
正镜放在试镜箱的右边,负镜放在左边。
球镜放在外边,柱镜放在中间。
所有镜片的手柄上都有标记(+或-),通常是彩色标记(在美国,黑色标记表示正镜片,红色表示负镜片;在欧洲正好相反),镜片的屈光度数也标记于手柄上。
(2)准备软尺或者细绳,以便于测量距离时使用。
(3)准备半暗室,使我们容易看清光带,同时也能够看清镜片上的屈光度数。
(4)安置模型眼的高度,使其视轴与我们的视轴高度平行或者一致。
(二)眼底反光和影动观察步骤怎样才能找到中和点呢?假设检查者位于出射光线的光锥中,远点位于检查者之前或之后的某个位置,现在通过检影法观察眼底反光和影动;(1)首先必须观察和判断是顺动还是逆动,即远点位于检查者的前面还是后面。
(2)如果看到顺动,加正镜片。
当看到顺动时,远点位于检查者之后某处,需要加正镜片(会聚出射光线)将远点移至检影镜处,此时,可看到中和过程。
检影验光结果与主觉验光结果的比较分析
检影验光结果与主觉验光结果的比较分析陈晓莹06135007 内容提要:验光有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无论是哪一种验光方法,最终都是想让屈光不正患者有清晰的视力,能持久的阅读和舒适的用眼为目的。
关键词:检影验光主觉验光比较分析客观验光是在不需要被检者的主观视力应答的条件下,检查者直接根据被检眼的眼底反光和影动特征或屈光要素的检测,判断其屈光状态的方法。
客观验光包括检影验光法、电脑验光、摄影验光和角膜曲率测量等。
检影验光在客观验光乃至整个验光过程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
检影验光法(简称检影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
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
检影验光的特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准确地客观地测量屈光不正提供一个较接近的验光处方。
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对于临床上沟通困难或不合作的婴儿、儿童、弱智、文盲、耳聋和部分年老者更为重要,有时更是唯一可行的验光方法。
检影验光的灵敏度高,它比电脑验光更准确,同时对验光师的要求更高。
主觉验光是指在被检者的主觉视力应答的条件下,检查者直接根据其视力的水平及视力变化规律,进一步精细的验证被检眼的屈光状态的方法。
主觉验光由球镜验证和柱镜(度数及轴向)验证两部分组成。
根据使用的设备,主觉验光的方法分为单纯插片法和综合验光法。
现代的主觉验光是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一系列程序化步骤,精确验证被检眼的屈光状态的方法。
验证过程中,我们先用雾视法,放松被检眼的调节,取得最高度数正镜片最好视力;然后用交叉圆柱镜验证散光的轴向和散光的度数,继而进行第二次的球镜验证和两眼平衡,得到最适合的眼镜处方。
所谓主观,是与客观相对的,主要依靠被检者的主观反应。
主觉验光的特点是必须在被检者理解和合作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一种验光方法。
验光过程中,检查者与被检者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检影验光(刘杰成)
球 – 球法
同一只眼
找出主子午线的轴向
对两个子午线的影动分别进行评价
这时的影动是什么?用相应性质的球镜去中和
一条主子午线中和情况
另一条子午线中和的情况
两次结果叠加在一起
+3.00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 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 方成像。最常见的屈光不正有三种:近视:看不清远处物体; 远视: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散光:因角膜不规则弯曲而引起的 影象变形。
检影验光
什么是检影验光?
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验光,是一种客观(他觉)验 光方法。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 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 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 (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眼底反光的形态
( 1 )球面屈光不正:眼底反光在各个子午线上看起来都是 一致的。任何方向的检影带将产生同样的影动,将需要同 样度数的镜片中和。
眼底反光的形态
(2)有散光的屈光不正:眼底反光在各个子午线上是不一 致的。 各个子午线上有不同的屈光度,为了中和散光,我们必须找 到主子午线。然后用不同度数的球镜或者球柱镜中和。 (见图)
检影步骤
9、检查者一边摆动检眼镜,一边观察被检眼瞳孔中的影动 10、分别顺着水平轴向和垂直轴向摆动检眼镜,并迅速判 断影动的性质 11、不移动位置,迅速的观察一下对侧眼的影动性质
检影步骤
12、在两只眼前分别加足够的球镜使两眼的远点都在被检
眼前(被检眼处于暂时性人工近视状态) 13、有助于被检眼放松调节,使调节处于静止状态 14、也就是说,如果影动为顺动,就加足够的正镜使其变 为逆动 15、如果影动是逆动,并确定调节静止,则不用加镜片 16、接着,检查者要将注意力放在确定右眼的屈光不正状
检影验光法的原理
检影验光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的和最准确的客观验光法。
检影时,用检影镜照亮被检眼的眼底(黄斑区),然后通过检影镜的窥孔,直接观察被照亮黄斑区的反光及影动,从而对被检眼的屈光状况做出客观的判断。
检影验光的原理是从光学的角度分析检影验光的过程。
1检影镜的光学结构和用法检影镜是检影验光的工具。
从光学的角度,检影镜包括投射系统和观察系统。
1.1投射系统投射系统由光源、聚光镜、反光镜和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照亮被检眼的眼底。
由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聚光镜的折射和反光镜的反射进入被检眼。
图1中S′表示光源S的像。
相对于反光镜,间接光源S′是光源S 的像。
可以简单地认为,由间接光源S′发出的光进入被检者的眼底。
检影镜套管(图2)的作用是调节投射光束的聚散度。
它可以将检影镜发出的光变为会聚光束、发散光束和平行光束。
上下移动检影镜的套管,能够改变光源和聚焦镜之间的距离。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内时,检影镜发出的是发散光束。
当光源在聚焦镜焦点之外时,检影镜发出的是会聚光束。
1.2观察系统观察系统由眼底光斑、窥孔和检查者组成(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观察被检者的眼底反光。
由检影镜发出的光在被检眼眼底形成光斑。
被检眼的眼底光斑可看作是间接光源,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窥孔进入检查者眼睛。
图3中fov表示检查者通过检影镜窥孔所能看到的眼底范围。
眼底光斑位于fov的中心。
检查者使用带状光检影镜时,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影光图像。
1.3检影镜的用法检影时,检查者需要转动检影镜才能观察被检眼的影动。
如图4所示转动检影镜,眼底光斑也随之移动。
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间接光源移至光轴下方,它所对应的眼底光斑移至光轴上方。
因此,检影镜转动的效果是:检影镜向上转动,眼底光斑向上移动;检影镜向下转动,眼底光斑向下移动。
检影镜浅析
该 种测试方 法在 很大程度 上依赖视光 师的技术和经 验 ,同时需要被 测者配合 ,测 试结果并不 能直接开 具处
( 2)轴 向手 轮 :旋动 轴 向手轮可 以使投 射光带 存 被测 眼入 瞳平 而上的各子午方向上转动 。
2 0 1 7・ 5・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 49
2 - 2辅助 结构
辅 助系统 为完成检影验 光的必备 的非原理 性结构 。其 结构主要 包括 变压 器 、 弹 簧 、待机 按钮 、保险管等部件 。 ( 1 ) 变压器 :把 2 2 0 V电压转 变成 检影镜的工作 电压 。
面移动一 致 ,有 时则相 反 ,其反射光 的大 小 、亮度 、移
l
2
3
4
动 的速度对每 一个体 有差 异。Cu i g n e t 认 为该 反射现 象 由角膜所致 ,所 以将该 方法命名为 “ Ke r a t o s c o p i e ”。 1 8 7 8 年 ,Me n g i n 确 定了反射 的实 际光源 来 自视 网
方 ,须经试 片验 证才能定制 眼镜 。尽 管如 此 ,在先 进设
备如林 的今天 ,检影验光仍 然能够为许 多疑难案例 提供
光源发 自单丝 灯泡 ,而带状 光源以带状光作 为光源 ,其 有 价值 的参考处方 。
他特性两者基 本相 同,带状 光检影的光带判 断更加简洁
精确 , 目前基 本使 用带状光检 影镜 ,因此本 章着重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影验光是一种唯一可以获得患者真实屈光状态的好方法,更是验光师及眼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近年来有不少从业人员虽经培训,但对于检影验光的原理还了解得不够深入,为此,我给我身边的员工及徒工,做了一个很通俗的浅析,以便易懂,在这里也和广大同仁交流探讨一下,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1、检影的原理
1.1光影的产生
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反光镜反射后的走向,通过被检者眼球的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聚焦在视网膜上,使照亮的视网膜发出返回光,返回的映光又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射向检影镜,检查者(即验光师)可以从检影镜后面的窥孔中看到被检者眼视网膜照亮返回的光影。
通过特定的检影距离和所需的正负读书透镜片,使被检眼与检查者眼二者互成共轭,此时检查者看到被检眼视网膜上的映光,就变成了平行的映光。
1.2平行光
正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发出的返回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离开眼球时也同样是平行光。
1.3集合光
近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改变,当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而到达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弥散圆。
此时视网膜返回出来的光,经眼屈光系统后,在离开眼球不远的地方即5m距离内,成为一个集合焦点,而在5m外即无限远处也只是一个集合过后的散开光,需要用凹透镜来使其变成平行光。
1.4发散光
远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由于屈光系统的缺陷,当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焦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落在视网膜上的只是一个未成焦点的光环。
此时,在任何一个距离的地方只是一未成集点的散开光,需要用凸透镜来集合它的散开光,使其成为平行光。
2、检影的工作距离
验光师给患者检影时,应选择便于观察屈光状态的距离。
根据被检眼的屈光状态及矫正屈光度数的要求,平行光线入眼后,经眼屈光系统传到视网膜时,反射出来的光影,在无限远处也是平行的映光光影。
由于在5m以外(即无限远处)作检影验光是不现实的,是无法观察到屈光状况和光影动向的,所以只好把检影的工作距离用合适的透镜变化到有限近距离。
根据凸透镜聚焦的光学原理的公式计算,平行光通过1D的凸透镜片折射出来的光,聚焦在1m 的距离处;同样2D的凸透镜片折射出来的光就聚焦在0.5m处;1.5D的凸透镜片折射出来的光就聚焦在0.67m处。
即1/检影距离=工作距离透镜片屈光度数。
如在0.5m检影时,患者眼前试镜架加放的是+3.00DS正透镜片,光影中和,即3-1/0.5=1D,该眼远视屈光度数为+1D,就需戴+1.00D的凸透镜来矫正。
在实际检影工作中,一些验光师及眼科医师都习惯用1m、0.5m和0.67m来检影,以便于计算,其实检影的距离不一定要固定在1m、0.5m和0.67m,只要我们验光人员明确了这个原理,在任何一个合适的有限距离都可以进行检影。
比如,为一近视患者检影时,眼前的试镜架加放的是-3.00DS镜片,在0.8m处光影中和,即-3.00D-(+1/0.8)D=-3.00D-1.25D=-4.25D,该患眼就应该配戴-4.25D的近视球镜眼镜。
3、光影的识别方法
在检影验光时,当检影镜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反光镜照射在被检者视网膜上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影动,而是视网膜的光点反射在瞳孔区的映光,根据映光的动向来认识集合光、分散光和中和光,从而得知近视、正视、远视和散光。
3.1逆动光、表示为近视
根据检影验光的习惯距离为1m时,被检者眼前试镜架上应放+1D正镜片,用来把无限远处的光集焦在1m距离处,使验光师与患者的光点在1m处中和,互成共轭。
此时摆动检影镜,
作水平和垂直各方向的移动观察,若映光的动向与检影镜移动的方向相反,就称为逆动光,说明患眼的光点已集焦的验光师与患者眼二者距离之间,不成共轭,就可判定为近视。
3.2顺动光,表示为远视
按上述工作距离为1m时,移动检影镜,若映光动向与检影镜移动方向相同,称为顺动光,说明患眼的光点已集焦于验光师与患眼二者距离之外,不成共轭,就可以判定为远视。
3.3中和光,表示问正视
按设定工作距离为1m时,被检者眼前设置的+1D的凸透镜,正好把无限远的平行光变为1m 处集焦,此时被检眼与验光师眼二者互成共轭,验光师看到视网膜上的映光呈圆形、暗桔黄色,几乎占据了全部瞳孔。
移动检影镜,光影不作移动,此点即为中和光点。
若把检影镜稍向被检眼移动再作摆动,可见映光立刻顺动;反之转为逆动。
在这顺动与逆动之间的点称为反转点,也就是中和光点。
如此可判定为正视。
3.4带状逆动光,表示为单纯近视散光
设定在1m距离检影验光时,若发现视网膜发出的光影有一条颜色不同的光带,把检影镜沿着轴向移动,映光不动;垂直与轴向移动,映光逆动,这就说明有单纯近视散光,而散光轴的位置就在光带宽度的中分线上。
3.5带状顺动光,表示为单纯近视散光
设定在1m距离检影验光时,由于被检者眼前放了1D的正透镜片,对于正视眼来说,视网膜上发出的光影应是中和状态,若发现带状光影,把检影镜沿着轴向移动,光影顺动,这就说明有单纯远视散光,而散光轴的位置同样在光带宽度的中分线上。
3.6带状光影顺逆交叉,表示为混合散光
同样在设定的检影距离为1m时,在加入1D正透镜片的情况下检影,若在光带的垂直两条线上作移动,一条线为顺动,而另一条为逆动,就可判定为混合散光,而散光的轴位是互相垂直的。
4、光影移动原理的简单演示方法
先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红色小圆点,作为观察目标,用来代替被检眼的视网膜,再在验光盘中拿出一只10D的正球镜片,用来代替被检眼的屈光系统。
由于10D的正球镜片光点集焦在10cm的距离处,就把镜片置于红点前10cm距离处,镜片的集焦点就正落在红色圆点上,此时,我们就可看到红点已被放大,几乎占满了整块镜片,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头部稍微摆动,也看不到红点移动,这种现象就好比是检影时所看带的中和光;如果把镜片与红点的距离加大,镜片的集焦点就离开小红点,处于红点与镜片之间,这就类似于眼轴增长,表现为近视眼的光影,此时我们如果把自己头部稍作摆动,就能看到红点逆动;如果把镜片与红点的距离缩短,镜片的焦点就落在红点后面,这样就类似与眼轴缩短,表现为远视眼的光影,此时我们把头部稍作摆动,就能看到红点顺动。
在检影验光中所说的逆动、顺动和中和就是这个道理。
5、屈光度数的确定
检影验光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确定眼球的真实屈光度数。
由于近视镜片(即负镜片)有着发散光线的作用,可把近视眼聚焦在眼前近距离的集合光线,用同样的屈光度数,中和成无限远的平行光,故加放在被检眼前的镜片度数,减去检影工作距离的镜片度数,就等于被检眼所需的真实屈光度数;远视镜片(即正镜片)具有集合光线的作用,可将离开远视眼球的分散光,用同样的量集合成平行光,检影工作完成后,减去检影工作距离的镜片度数,就等于被检眼所需的真实远视屈光度数;散光镜片,可将特定在两条子午线上的集合光和分散光,用相同的量(即屈光度数)中和成平行光,在检影过程中达到满意的平行光影后,减去工作距离所用的球镜度数后,剩余的度数就是被检眼的真实散光度数。
将此记录下来,再换算成相应的球柱镜片度数,同时记录出精调的柱镜轴位置。
例一:检影距离为1m,工作距离镜片为+1D,如果患眼眼前试镜架上放入的是-4.00DS镜片,光影不动,再加入-0.12DS镜片,光影顺动,又把后加入的-0.12DS镜片换成+0.12DS镜片,光影逆动,这说明放在患者眼前试镜架上的-4.00DS镜片非常正确,再减去1m工作距离镜片度数+1.00D,即-4.00-(+1.00)=-5.00D,该患眼的真实屈光度数就确定为-5.00D,需要用-5.00DS的近视眼镜来矫正。
例二:在1m距离检影,工作距离镜片度数为1D,如果患眼眼前试镜架上放入的镜片度数为+3.00DS,水平方向的光影顺动,而垂直方向的光影不动,这说明是复性远视散光。
再在被检眼前加轴向90º的正柱镜片,当柱镜片换加至+1.50D时,光影不动,说明垂直子午两条线的光影均平行,将试镜架上的球柱镜度数记录为+3.00DS/+1.50DC×90º,减去检影工作距离镜片度数+1.00DS,则等于+2.00DS/+1.50DC×90º,这就是被检眼的真实屈光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