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专项检测卷含答案(原卷+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专项检测卷含答案(原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00a9cf866fb84ae55c8d48.png)
标分别为 (3,9) 、 (12,9) ,则顶点 A 的坐标为
.
13.(2020·黑龙江大庆市·模拟试题)点(2,3)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4.(2017·湖北荆州市·模拟试题)将直线 y=x+b 沿 y 轴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点 A(-1,2)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落在平移后的直线上,则 b 的值为 .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8.(2018·山东枣庄市·模拟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 A(﹣1,﹣2)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则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B′的坐标为( )
A.(﹣3,﹣2)
B.(2,2)
C.(﹣2,2)
D.(2,﹣2)
9.(2018·浙江丽水市·模拟试题)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 x 轴,对称轴为 y 轴,
1.(2020·浙江台州市·模拟试题)如图,把△ABC 先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DEF,则顶点 C(0,-1)对应点的坐标为( )
A.(0,0)
B.(1,2)
C.(1,3)
D.(3,1)
【答案】D
【分析】
先找到顶点 C 的对应点为 F,再根据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即可得到坐标.
4.(2019·甘肃模拟试题)已知点 P(m 2,2m﹣4) 在 x 轴上,则点 P 的坐标是( )
A. (4,0)
B. (0,4)
C.(-4,0)
D. (0,-4)
【答案】A 【分析】 直接利用关于 x 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 m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 点 P(m 2,2m﹣4)在 x 轴上, 2m﹣4=0, 解得: m=2, m 2=4 ,
专题06 《平面直角坐标系》(解析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人教版)
![专题06 《平面直角坐标系》(解析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a3dafca21614791611288e.png)
专题06 平面直角坐标系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例1、(2020·山东威海市·中考真题)如图①,某广场地面是用A.B.C三种类型地砖平铺而成的,三种类型地砖上表面图案如图②所示,现用有序数对表示每一块地砖的位置:m n位置恰第一行的第一块(A型)地砖记作(1,1),第二块(B型)地时记作(2,1)…若(,)好为A型地砖,则正整数m,n须满足的条是__________.【答案】m、n同为奇数或m、n同为偶数【分析】几何图形,观察A型地砖的位置得到当列数为奇数时,行数也为奇数,当列数为偶数,行数也为偶数的,从而得到m、n满足的条件.【详解】解:观察图形,A型地砖在列数为奇数,行数也为奇数的位置上或列数为偶数,行数也为偶数的位置上,若用(m,n)位置恰好为A型地砖,正整数m,n须满足的条件为m、n同为奇数或m、n 同为偶数,故答案为:m、n同为奇数或m、n同为偶数.【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表示位置:通过类比点的坐标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图形,寻找规律是关键.考点二、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例2、(2020·甘肃金昌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0),把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CDE ∆,如果点D 的坐标为,则点E 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7,0)【分析】根据B 点横坐标与A 点横坐标之差和E 点横坐标与D 点横坐标之差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知:A 、B 两点之间的横坐标差为:431-=,由平移性质可知:E 、D 两点横坐标之差与B 、A 两点横坐标之差相等,设E 点横坐标为a ,则a -6=1,∴a=7,∴E 点坐标为(7,0) .故答案为:(7,0)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规律,平移前后对应点的线段长度不发生变化,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达标检测1.点(﹣4,2)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B【分析】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解答.【详解】解:点(-4,2)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已知点P 的坐标为(3,4)--,则点P 到y 的距离为( )A .3-B .3C .4D .4-【答案】B【分析】根据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详解】解:∴点P 的坐标为(-3,-4),∴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位于第三象限的是( )A .(0,3)B .(2,1)-C .(1,2)-D .(1,1)-- 【答案】D【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 、(0,3)在y 轴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2,1)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1,−2)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1,-1)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3,5)-与(5,3)-表示两个不同的点B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都相同、C .若点(,)P a b 在y 轴上,则0b =D .点(3,4)P -到x 轴的距离为3【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坐标的概念、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等知识点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3,5) 与 (5,−3) 表示两个不同的点,此选项正确;B.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相同,此选项错误;C.若点 P (a ,b ) 在 y 轴上,则a =0 ,此选项错误;D.点 P (−3,4) 到 x 轴的距离为4,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坐标的概念、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等知识点.5.将点A (2,1)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 )A .(0,1)B .(2,﹣1)C .(4,1)D .(2,3) 【答案】B【分析】让点A 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2即可得到平移后点A ′的坐标.【详解】解:将点A (2,1)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则点A ′的坐标是(2,1-2),即(2,-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关键是要熟记: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6.如图,货船A与港口B相距35海里,我们用有序数对(南偏西40°,35海里)来描述货船B相对港口A的位置,那么港口A相对货船B的位置可描述为()A.(南偏西50°,35海里)B.(北偏西40°,35海里)C.(北偏东50°,35海里)D.(北偏东40°,35海里)【答案】D【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并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过点B作BD∴AC,∴∴1=∴A=40°∴港口A相对货船B的位置可描述为(北偏东40°,35海里),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两个量应该是方向角,一个是距离.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x,y)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2)重合,则点A的坐标是()A.(2,5)B.(0,﹣3)C.(﹣2,5)D.(5,﹣3)【答案】B【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列方程求出x、y,然后写出即可.【详解】解:∴点A(x,y)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2)重合,∴x﹣3=﹣3,y+5=2,解得x=0,y=﹣3,所以,点A的坐标是(0,﹣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平移变化规律;明白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是关键.8.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3,2),(﹣3,0),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1,2)B.(0,2)C.(2,1)D.(2,0)【答案】B【分析】根据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可得出原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根据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可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故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0,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的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 9.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2—2m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P 点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分析】根据m +2-2m =0计算m 的值,后判定横坐标,纵坐标的正负求解即可【详解】∴点P (m ,2—2m )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m +2-2m =0,∴m =2,∴2-2m =-2,∴点P 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象限的关系,利用相反数的性质构造等式计算m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2,1M ,()1,1N -,平移线段MN ,使点M 落在点()1,2M '-处,则点N 对应的点N '的坐标为( )A .()2,0-B .()0,2-C .()1,1-D .()3,1--【答案】A【分析】 根据()2,1M 平移后得到()1,2M '-,确定其平移规律是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向上平移1个单位,根据规律确定点N 的平移坐标即可.【详解】∴()2,1M 平移后得到()1,2M '-,∴其平移规律是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向上平移1个单位,∴()1,1N -,∴平移后的坐标为(1-3,-1+1)即()2,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平移,准确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并熟记左减右加,上加下减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己知(82,1)P m m -+点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___.【答案】(10,0)【分析】根据x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m 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点(82,1)P m m -+在x 轴上,10m ∴+=,解得1m =-,828210m ∴-=+=,∴点P 的坐标为(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 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点A 在射线OX 上,2OA =.若将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到OB ,那么点B 的位置可以用()2,30︒表示.若将OB 延长到C ,使5OC =,再将OC 按逆时针方向继续旋转45︒到OD ,那么点D 的位置可以用____表示.【答案】(5,75°)【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的意义,进而得出点D 的位置表示方法.【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OD =OC =5,∴AOD =75°,故点D 的位置可以用:(5,75°)表示.故答案为:(5,7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坐标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3.已知点()2,3A --,将点A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 ',则A '的坐标为_________.【答案】()2,3【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左减右加,上加下减,进行平移计算即可;【详解】∴()2,3A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24,36A '-+-+∴()2,3A '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的平移变化,熟悉掌握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详解】解:点P (2)到x 轴的距离是|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关键.15.把点(2,3)-的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5,7)【分析】根据点的平移方法可得把点(-2,3)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4,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点(-2,3)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到达点的坐标为(-2-3,3+4),即(-5,7),故答案为:(-5,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平移,关键是掌握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6.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混双决赛,中国组合鲁恺/ 黄雅琼,对阵马来西亚里约奥运亚军陈炳顺/吴柳萤,鲁恺/黄雅琼两名小将的完美配合结果获胜.如图是羽毛球场地示意图,x轴平行场地的中线,y轴平行场地的球网线,设定鲁恺的坐标是(3,1),黄雅琼的坐标是(0,-1),则坐标原点为__________.【答案】O1【分析】根据黄雅琼的位置即可确定坐标原点的位置.【详解】∴鲁恺的坐标是(3,1),黄雅琼的坐标是(0,−1),∴坐标原点为O1,故答案为:O1.【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了解(0,−1)在坐标原点的下面一个单位,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孔明做走棋的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原点出发,第1步沿x轴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第2步向右走2个单位长度,第3步向上走1个单位长度,第4步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依此类推,第n步的走法是:当n能被3整除时,则向上走1个单位长度:当n被3除,余数为1时,则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当n被3除,余数为2时,则向右走2个单位长度,当走完第6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当走完第7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当走完第2021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 【答案】A 6(6,2),A 7(7,2),(2021,673) 【分析】设走完第n 步,棋子的坐标用A n 来表示.列出部分A 点坐标,发现规律“A 3n (3n ,n ),A 3n +1(3n +1,n ),A 3n +2(3n +3,n )”,根据该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设走完第n 步,棋子的坐标用A n 来表示.观察,发现规律:A 0(0,0),A 1(1,0),A 2(3,0),A 3(3,1),A 4(4,1),A 5(6,1),A 6(6,2),A 7(7,2),…, …,∴A 3n (3n ,n ),A 3n +1(3n +1,n ),A 3n +2(3n +3,n ). ∴2021=673×3+2, ∴A 2021(2021,673).故答案为:A 6(6,2),A 7(7,2),(2021,673).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规律“A 3n (3n ,n ),A 3n +1(3n +1,n ),A 3n +2(3n +3,n )”.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棋子的运动情况,罗列出部分A 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发现规律是关键.18.如图,四边形AOBC 是正方形,曲线123CPP P ⋅⋅⋅叫做“正方形的渐开线”,其中弧1CP ,弧12PP ,弧23P P ,弧34P P 的圆心依次按点A ,O ,B ,C 循环,点A 的坐标为()2,0,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2021P 的坐标为______.【答案】()4044,0 【分析】由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每旋转一次半径增加2,每次旋转的角度为90°,据此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A(2,0),B(0,2),C(2,2),P1(4,0),P2(0,﹣4),P3(﹣6,2),P4(2,10),P5(12,0),P6(0,-12)…可发现点的位置是四个一循环,每旋转一次半径增加2,P在x轴正半轴,2021÷4=505……1,故点2021OP的长度为2021×2+2=4044,即:P2021的坐标是(4044,0),故答案为:(4044,0).【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运动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A点的坐标除符合变化之外,还由旋转半径确定,而且每旋转一次半径增加2.三、解答题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5,0),(-4,3),(-3,0),(-2,3),(-1,0),(-5,0)【答案】见解析【分析】将坐标表示的点分别在坐标系中标出来,然后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作图,正确地将点在坐标系中标出来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0A -,,()5,0B ,()3,4C ,()2,3D -.(1)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点P 为y 轴上一点,且ABP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求点P 的坐标.【答案】(1)23;(2)90,4⎛⎫ ⎪⎝⎭或90,4⎛⎫- ⎪⎝⎭. 【分析】(1)分别过C 、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分别计算AF 、DF 、BE 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分别解得32ADF S =△,4BCE S =△,352CEFD S =梯形即可解题;(2)设()0,P b ,根据题意,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及绝对值的性质化简解题即可. 【详解】解:(1)分别过C 、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因为()30A -,,()B 5,0,()34C ,,()23D -,, 所以1AF =,34DF CE ==,25BE EF ==,所以131322ADF S =⨯⨯=△, 所以12442BCE S =⨯⨯=△,所以()353452CEFD S =+⨯=梯形,所以33542322ABCD S ++==四边形.(2)设()0P b ,则有123=22ABP ABCD S S =△四边形 即11238222AB OP b ⨯⨯=⨯⨯=解得:23||8b = 所以238b =± 所以点P 的坐标为904⎛⎫ ⎪⎝⎭,或904⎛⎫- ⎪⎝⎭,.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绝对值的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完成以下问题:(1)请在坐标系中标出点(3,2)A 、(2,3)B -;(2)若直线l 经过点B 且//l y 轴.点C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请画出当线段AC 最短时的简单图形,此时点C 的坐标为 ;(3)线段AC 最短时的依据为 .【答案】(1)见详解;(2)画图见详解,C (﹣2,2);(3)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分析】(1)根据点坐标的定义直接在坐标系中标出点即可;(2)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可判断点C 的坐标; (3)依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详解】(1)A,B 两点如下图;(2)AC 最短时的图形如下图所示,此时C 点坐标为:(﹣2,2); (3)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问题,及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理解与应用,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2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4),B (﹣2,1),C (﹣4,1),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111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 1、B 1、C 1.(1)画出111A B C △;(2)直接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 (3)直接写出111A B C △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A 1(2,2),B 1(1,﹣1),C 1(﹣1,﹣1);(3)3. 【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画出图形即可; (2)利用(1)中图形,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 (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如图所示:111A B C △,即为所求;(2)由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可得:A 1(2,2),B 1(1,﹣1),C 1(﹣1,﹣1); (3)111A B C △的面积为:12×2×3=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图形与坐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3.在边长为的方格纸中有一个ABC .(1)作出ABC 的高CD ,并求出ABC 面积;(2)将ABC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111A B C △,请画出111A B C △; (3)请任意写出一组平移前后两个三角形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答案】(1)8,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11//A B AB ,11A B AB =. 【分析】(1)直接作高,得到高的长度,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2)图形的平移关键是点的平移.按平移的法则确定了A 、B 、C 平移后的对应点A 1、B 1、C 1位置,连接即可得到111A B C △;(3)根据平移前后,对应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互相平行且相等,举例即可. 【详解】 (1)1144822ABC S AB CD =⨯⨯=⨯⨯=△. 如图所示:(2)先将点A ,B ,C 分别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确定点1A ,1B ,1C ,再连接11A B ,11B C ,11AC ,此时111A B C △即为所求.(3)11//A B AB ,11//AC AC ,11//B C BC .三组线段任写一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实质是点的平移,正确的确定对应点的位置是正确作图的关键,同时平移前后,对应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互相平行且相等这一平移性质的运用.24.综合与探究.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A 的坐标分别为()0,0,()02,,将线段OA 沿x 轴方向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B ,点O 的对应点C 的坐标为3,0,连接AB .点P 是y 轴上一动点.(1)请你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____________.(2)如图1,当点P 在线段OA 上时(不与点O 、A 重合),分别连接BP ,CP .猜想BPC ∠,ABP ∠,OC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①如图2,当点P 在点A 上方时,猜想BPC ∠,ABP ∠,OC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如图3,当点P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请你直接写出BPC ∠,ABP ∠,OCP ∠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3,2;(2)BPC ABP OCP ∠=∠+∠,理由见解析;(3)(3)①BPC OCP ABP ∠=∠-∠,理由见解析;②BPC ABP OCP ∠=∠-∠.【分析】(1)根据平移的规律即可求解;(2)过点P 作//PD AB ,得到BPD ABP ∠=∠,再证明//PD OC ,得到CPD PCO ∠=∠,即可得到BPC BPD CPD ABP OCP ∠=∠+∠=∠+∠;(3)①过点P 作//PE AB ,得到BPE ABP ∠=∠,再证明//PE OC ,得到EPC OCP ∠=∠,即可证明BPC BPD CPD ABP OCP ∠=∠+∠=∠+∠;②过点P 作//PF AB ,得到BPF ABP ∠=∠,再证明//PF OC ,得到FPC OCP ∠=∠,即可证明BPC FPB FPC ABP OCP ∠=∠-∠=∠-∠. 【详解】解:(1)∴线段OA 沿x 轴方向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B ,点O 的对应点为C 坐标为(3,0), ∴点A (0,2)的对应点B 的坐标为(3,2), 故答案为:()3,2;(2)BPC ABP OCP ∠=∠+∠,理由如下: 如图1,过点P 作//PD AB , ∴BPD ABP ∠=∠, 由平移可知,//AB OC , 又//PD AB , ∴//PD OC , ∴CPD PCO ∠=∠,∴BPC BPD CPD ABP OCP ∠=∠+∠=∠+∠;∠=∠-∠,理由如下:(3)①BPC OCP ABPPE AB,如图2,过点P作//∠=∠,∴BPE ABPAB OC,又∴//PE OC,∴//∠=∠,∴EPC OCP∠=∠-∠=∠-∠.∴BPC EPC EPB OCP ABP∠=∠-∠,理由如下:②BPC ABP OCPPF AB,如图3,过点P作//∠=∠,∴BPF ABPAB OC,又∴//PF OC,∴//∠=∠,∴FPC OCP∠=∠-∠=∠-∠.∴BPC FPB FPC ABP OCP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的规律、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熟知相关知识点并根据题意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描出下列两组点,分别将每组里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第一组:()3,3A -、()4,3C ;第二组:()2,1D --、()2,1E -.(1)直接写出线段AC 与线段DE 的位置关系;(2)在(1)的条件下,线段AC ,DE 分别与y 轴交于点B ,F .若点M 为射线OB 上一动点(不与点O ,B 重合).①当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连接AM 、DM ,补全图形,用等式表示CAM ∠、AMD ∠、M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当ACM △与DEM △面积相等时,求点M 的坐标.【答案】(1)线段AC 与线段DE 的位置关系;AC∥DE ,证明见详解;(2)AMD ∠=CAM∠+MDE ∠,证明见详解;(3)M (0,1711). 【分析】(1)AC∥DE ,由()3,3A -、()4,3C 两点纵坐标相同,-3≠4,可得AC∥x 轴,由()2,1D --、()2,1E -两点纵坐标相同,-2≠2,可得DE∥x 轴,利用平行同一直线两直线平行可得AC∥DE ; (2)AMD ∠=CAM ∠+MDE ∠,过M 作MN∥AC ,内错角相等得∴CAM =∴AMN ,由AC∥DE ,可得MN∥DE ,内错角相等∴NMD =∴MDE ,可证AMD ∠=CAM ∠+MDE ∠;(3)由AC ∴y 轴于B ,DE ∴y 轴于F ,求出B (0,3),F (0,-1),,可确BF =4,设OM =m ,MB =3-m ,MF =4-(3-m )=m +1,AC =7,DE =4,用含m 的式子表示S ∴ACM =()1732m ⨯⨯-,S ∴DEM =()1412m ⨯⨯+,当ACM △与DEM △面积相等时,可列方程()()1173=4122m m ⨯⨯-⨯⨯+,解之即可. 【详解】解:(1)直接写出线段AC 与线段DE 的位置关系;AC∥DE∴()3,3A -、()4,3C 两点纵坐标相同,-3≠4∴AC∥x 轴,∴()2,1D --、()2,1E -两点纵坐标相同,-2≠2∴DE∥x 轴,∴AC∥DE ,(2)AMD ∠=CAM ∠+MDE ∠过M 作MN∥AC ,∴∴CAM =∴AMN ,∴AC∥DE ,∴MN∥DE ,∴∴NMD =∴MDE ,∴∴AMD =∴AMN +∴NMD =∴CAM +∴MDE ,∴AMD ∠=CAM ∠+MDE ∠,(3)∴AC ∴y 轴于B ,DE ∴y 轴于F ,∴B (0,3),F (0,-1),,∴BF =OB +OF =3+1=4,设OM =m ,∴MB =3-m ,MF =4-(3-m )=m +1,∴AC =4-(-3)=7,DE =2-(-2)=4,S ∴ACM =()117322AC MB m ⨯⋅=⨯⨯-,S ∴DEM =()114122DE MF m ⨯⋅=⨯⨯+, 当ACM △与DEM △面积相等时,即()()1173=4122m m ⨯⨯-⨯⨯+, 整理得21744m m -=+, 解得1711m =, ∴M (0,1711).【点睛】本题考查画图,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互相关系,三角形面积,一元一次方程,掌握画图技巧,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的和差关系,三角形面积求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2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x 轴于点B ,点A (a ,b )+|b ﹣3|=0,平移线段AB 使点A 与原点重合,点B 的对应点为点C .(1)a = ,b = ,点C 坐标为 ;(2)如图1,点D (m ,n )是射线CB 上一个动点.①连接OD ,利用OBC ,OBD ,OCD 的面积关系,可以得到m 、n 满足一个固定的关系式,请写出这个关系式: ;②过点A 作直线1⊥x 轴,在l 上取点M ,使得MA =2,若CDM 的面积为4,请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 .(3)如图2,以OB 为边作⊥BOG =⊥AOB ,交线段BC 于点G ,E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连接CE 交OG 于点F ,当点E 在线段OB 上运动过程中,OFC FCG OEC∠+∠∠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其值.【答案】(1)6,3,(0,-3);(2)①m -2n =6;②(2,-2)或(4,-1);(3)不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如图1,过点D 分别作DM x ⊥轴于点M ,DN y ⊥轴于点N ,连接OD ,利用面积法求解即可.②如图11-中,设直线AM 交y 轴于T ,连接DT ,CM ,CM '.分两种情形:当点M 在点A 的左侧时,设(,3)2m D m -,根据4CDM CTD MTD CTD S S S S ∆∆∆∆=+-=,构建方程求解,当点M '在点A 的右侧时,同法可得.(3)OFC FCG OEC∠+∠∠的值不变,值为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证明即可.【详解】解:(1)|3|0b -=,60a ∴-=,30b -=,6a ∴=,3b =,3AB OC ==,且C 在y 轴负半轴上,(0,3)C ∴-,故答案为:6,3,(0,3)-.(2)①如图1-1,过点D 分别作DM x ⊥轴于点M ,DN y ⊥轴于点N ,连接OD .AB x ⊥轴于点B ,且点A ,D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3),(,)m n ,(0,3)-, 6OB ∴=,3OC =,MD n =-,ND m =,192BOC S OB OC ∆∴=⨯=, 又BOC BOD COD S S S ∆∆∆=+1122OB MD OC ND =⨯+⨯ 116()322n m =⨯⨯-+⨯⨯ 332m n =-, ∴3392m n -=,26m n ∴-=, m ∴、n 满足的关系式为26m n -=.故答案为:26m n -=.②如图12-中,设直线AM 交y 轴于T ,连接DT ,DM ,CM '.当点M 在点A 的左侧时,设(,3)2m D m -,4CDM CTD MTD CTD S S S S ∆∆∆∆=+-=, ∴11164(33)4642222m m ⨯⨯+⨯⨯-+-⨯⨯=, 解得2m =,(2,2)D ∴-, 当点M '在点A 的右侧时,同法可得(4,1)D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D 的坐标为(2,2)-或(4,)1-.故答案为:(2,2)-或(4,)1-.(3)OFC FCG OEC∠+∠∠的值不变,值为2.理由如下: 线段OC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BC OA ∴,AOB OBC ∴∠=∠,又BOG AOB ∠=∠,BOG OBC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2OGC OBC ∠=∠,OFC FCG OGC ∠=∠+∠,22OFC FCG FCG OBC ∴∠+∠=∠+∠2()FCG OBC =∠+∠2OEC =∠, ∴22OFC FCG OEC OEC OEC∠+∠∠==∠∠.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坐标与图形,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运用面积法,角的和差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
2020—2021年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试题汇编含精讲解析.docx
![2020—2021年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试题汇编含精讲解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b97d2df2e3f5727a4e96230.png)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5•重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的坐标为(﹣3,2),则点P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2015•威海)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2015•柳州)如图,点A(﹣2,1)到y轴的距离为()A.﹣2 B.1 C.2 D.4.(2015•金华)点P(4,3)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2015•济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1,﹣1)、B(﹣1,﹣1)、C(0,1),点P(0,2)关于A的对称点为P1,P1关于B的对称点P2,P2关于C的对称点为P3,按此规律继续以A、B、C为对称中心重复前面的操作,依次得到P4,P5,P6,…,则点P2015的坐标是()A.(0,0)B.(0,2)C.(2,﹣4)D.(﹣4,2)6.(2015•河南)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1、O2、O3,…组成一条平滑的虚线,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则第2015秒时,点P的坐标是()A.(2014,0)B.(2015,﹣1)C.(2015,1)D.(2016,0)7.(2014•北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2,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2014•菏泽)若点M(x,y)满足(x+y)2=x2+y2﹣2,则点M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B.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C.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D.不能确定9.(2014•台湾)如图的坐标平面上有P、Q两点,其坐标分别为(5,a)、(b,7).根据图中P、Q两点的位置,判断点(6﹣b,a﹣10)落在第几象限?()A.一B.二C.三D.四10.(2014•崇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 ﹣D﹣A…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0)B.(1,﹣2)C.(1,1)D.(﹣1,﹣1)11.(2014•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Rt△OA1C1,Rt△OA2C2,Rt△OA3C3,Rt△OA4C4…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A1OC1=∠A2OC2=∠A3OC3=∠A4OC4=…=30°.若点A1的坐标为(3,0),OA1=OC2,OA2=OC3,OA3=OC4…,则依此规律,点A2014的纵坐标为()A.0 B.﹣3×()2013 C.(2)2014 D.3×()201312.(2013•淄博)如果m是任意实数,则点P(m﹣4,m+1)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3.(2013•湛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14.(2013•台湾)坐标平面上有一点A,且A点到x轴的距离为3,A 点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3倍.若A点在第二象限,则A点坐标为何?()A.(﹣9,3)B.(﹣3,1)C.(﹣3,9)D.(﹣1,3)15.(2013•柳州)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A.(2,3)B.(﹣2,3)C.(﹣2,﹣3)D.(2,﹣3)16.(2013•东营)若定义:f(a,b)=(﹣a,b),g(m,n)=(m,﹣n),例如f(1,2)=(﹣1,2),g(﹣4,﹣5)=(﹣4,5),则g (f(2,﹣3))=()A.(2,﹣3)B.(﹣2,3)C.(2,3)D.(﹣2,﹣3)17.(2013•乌鲁木齐)对平面上任意一点(a,b),定义f,g两种变换:f(a,b)=(a,﹣b).如f(1,2)=(1,﹣2);g(a,b)=(b,a).如g(1,2)=(2,1).据此得g(f(5,﹣9))=()A.(5,﹣9)B.(﹣9,﹣5)C.(5,9)D.(9,5)18.(2013•德州)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A.(1,4)B.(5,0)C.(6,4)D.(8,3)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2015•广元)若第二象限内的点P(x,y)满足|x|=3,y2=25,则点P的坐标是.20.(2015•广安)如果点M(3,x)在第一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21.(2015•黑龙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B(﹣1,0),过点A作AB的垂线交x轴于点A1,过点A1作AA1的垂线交y 轴于点A2,过点A2作A1A2的垂线交x轴于点A3…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直至得到点A2015为止,则点A2015坐标为.22.(2015•甘孜州)如图,正方形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依次记为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各边均与x轴或y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20的坐标为.23.(2014•黔西南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规定以下两种变换:(1)f(m,n)=(m,﹣n),如f(2,1)=(2,﹣1);(2)g(m,n)=(﹣m,﹣n),如g (2,1)=(﹣2,﹣1)按照以上变换有:f[g(3,4)]=f(﹣3,﹣4)=(﹣3,4),那么g[f (﹣3,2)]= .24.(2014•防城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4)在第象限.25.(2014•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A3的坐标为,点A2014的坐标为;若点A1的坐标为(a,b),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点A n均在x轴上方,则a,b应满足的条件为.26.(2014•绥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B (﹣1,1),C(﹣1,﹣2),D(1,﹣2),把一根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27.(2014•莱芜)如图在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BC,已知∠ABC=60°,OA=1.先将菱形OABC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14次,点B的落点依次为B1,B2,B3,…,则B2014的坐标为.28.(2014•梅州)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1,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n,则点P3的坐标是;点P2014的坐标是.29.(2014•衡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M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M0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1,使得M1M0⊥OM0,得到线段OM1;又将线段OM1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2,使得M2M1⊥OM1,得到线段OM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M3,OM4,OM5,…根据以上规律,请直接写出OM2014的长度为.30.(2013•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用n表示).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5•重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的坐标为(﹣3,2),则点P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在第二象限的坐标特点即可解答.解答:解:∵点的横坐标﹣3<0,纵坐标2>0,∴这个点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2015•威海)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可得关于a、b的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B点的坐标符号.解答:解:由A(a+1,b﹣2)在第二象限,得a+1<0,b﹣2>0.解得a<﹣1,b>2.由不等式的性质,得﹣a>1,b+1>3,点B(﹣a,b+1)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得出不等式,又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出B点的坐标符号是解题关键.3.(2015•柳州)如图,点A(﹣2,1)到y轴的距离为()A.﹣2 B.1 C.2 D.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2,1),则点A到y轴的距离为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4.(2015•金华)点P(4,3)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在第一象限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点P(4,3)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正数,所以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5.(2015•济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1,﹣1)、B(﹣1,﹣1)、C(0,1),点P(0,2)关于A的对称点为P1,P1关于B的对称点P2,P2关于C的对称点为P3,按此规律继续以A、B、C为对称中心重复前面的操作,依次得到P4,P5,P6,…,则点P2015的坐标是()A.(0,0)B.(0,2)C.(2,﹣4)D.(﹣4,2)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设P1(x,y),再根据中点的坐标特点求出x、y的值,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P1(x,y),∵点A(1,﹣1)、B(﹣1,﹣1)、C(0,1),点P(0,2)关于A的对称点为P1,P1关于B的对称点P2,∴=1,=﹣1,解得x=2,y=﹣4,∴P1(2,﹣4).同理可得,P1(2,﹣4),P2(﹣4,2),P3(4,0),P4(﹣2,﹣2),P5(0,0),P6(0,2),P7(2,﹣4),…,…,∴每6个数循环一次.∵=335…5,∴点P2015的坐标是(0,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015•河南)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1、O2、O3,…组成一条平滑的虚线,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则第2015秒时,点P的坐标是()A.(2014,0)B.(2015,﹣1)C.(2015,1)D.(2016,0)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15的坐标.解答:解: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的周长为:,∵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点P1秒走个半圆,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1秒时,点P的坐标为(1,1),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2秒时,点P的坐标为(2,0),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3秒时,点P的坐标为(3,﹣1),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4秒时,点P的坐标为(4,0),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5秒时,点P的坐标为(5,1),当点P从原点O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6秒时,点P的坐标为(6,0),…,∵2015÷4=503 (3)∴A2015的坐标是(2015,﹣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点的规律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象,得到点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7.(2014•北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2,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M(﹣2,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8.(2014•菏泽)若点M(x,y)满足(x+y)2=x2+y2﹣2,则点M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B.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C.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D.不能确定考点:点的坐标;完全平方公式.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得到xy=﹣1,再根据异号得负判断出x、y异号,然后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x+y)2=x2+2xy+y2,∴原式可化为xy=﹣1,∴x、y异号,∴点M(x,y)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求出x、y异号是解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9.(2014•台湾)如图的坐标平面上有P、Q两点,其坐标分别为(5,a)、(b,7).根据图中P、Q两点的位置,判断点(6﹣b,a﹣10)落在第几象限?()A.一B.二C.三D.四考点:点的坐标.分析: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判断出a<7,b<5,然后求出6﹣b,a﹣10的正负情况,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5,a)、(b,7),∴a<7,b<5,∴6﹣b>0,a﹣10<0,∴点(6﹣b,a﹣10)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观察图形,判断出a、b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0.(2014•崇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 ﹣D﹣A…的规律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0)B.(1,﹣2)C.(1,1)D.(﹣1,﹣1)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然后求出另一端是绕第几圈后的第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A(1,1),B(﹣1,1),C(﹣1,﹣2),D(1,﹣2),∴AB=1﹣(﹣1)=2,BC=1﹣(﹣2)=3,CD=1﹣(﹣1)=2,DA=1﹣(﹣2)=3,∴绕四边形ABCD一周的细线长度为2+3+2+3=10,2014÷10=201…4,∴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2圈的第4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即从点B 向下沿BC2个单位所在的点的坐标即为所求,也就是点(﹣1,﹣1).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点的坐标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一周的长度,从而确定2014个单位长度的细线的另一端落在第几圈第几个单位长度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1.(2014•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Rt△OA1C1,Rt△OA2C2,Rt△OA3C3,Rt△OA4C4…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A1OC1=∠A2OC2=∠A3OC3=∠A4OC4=…=30°.若点A1的坐标为(3,0),OA1=OC2,OA2=OC3,OA3=OC4…,则依此规律,点A2014的纵坐标为()A.0 B.﹣3×()2013 C.(2)2014 D.3×()2013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OA2=OC2=3×;OA3=OC3=3×()2;OA4=OC4=3×()3,于是可得到OA2014=3×()2013,由于2014=4×503+2,则可判断点A2014在y轴的正半轴上,所以点A2014的纵坐标为3×()2013.解答:解:∵∠A2OC2=30°,OA1=OC2=3,∴OA2=OC2=3×;∵OA2=OC3=3×,∴OA3=OC3=3×()2;∵OA3=OC4=3×()2,∴OA4=OC4=3×()3,∴OA2014=3×()2013,而2014=4×503+2,∴点A2014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2014的纵坐标为:3×()201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通过从一些特殊的点的坐标发现不变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2.(2013•淄博)如果m是任意实数,则点P(m﹣4,m+1)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求出点P的纵坐标一定大于横坐标,然后根据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m+1)﹣(m﹣4)=m+1﹣m+4=5,∴点P的纵坐标一定大于横坐标,∵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一定大于纵坐标,∴点P一定不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3.(2013•湛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解答:解:点A(2,﹣3)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4.(2013•台湾)坐标平面上有一点A,且A点到x轴的距离为3,A 点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3倍.若A点在第二象限,则A点坐标为何?()A.(﹣9,3)B.(﹣3,1)C.(﹣3,9)D.(﹣1,3)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求出点A的纵坐标,再根据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求出横坐标,即可得解.解答:解:∵A点到x轴的距离为3,A点在第二象限,∴点A的纵坐标为3,∵A点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3倍,A点在第二象限,∴点A的横坐标为﹣9,∴点A的坐标为(﹣9,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主要利用了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15.(2013•柳州)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A.(2,3)B.(﹣2,3)C.(﹣2,﹣3)D.(2,﹣3)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每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可得在第二象限内的点是(﹣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6.(2013•东营)若定义:f(a,b)=(﹣a,b),g(m,n)=(m,﹣n),例如f(1,2)=(﹣1,2),g(﹣4,﹣5)=(﹣4,5),则g (f(2,﹣3))=()A.(2,﹣3)B.(﹣2,3)C.(2,3)D.(﹣2,﹣3)考点:点的坐标.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新定义先求出f(2,﹣3),然后根据g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定义,f(2,﹣3)=(﹣2,﹣3),所以,g(f(2,﹣3))=g(﹣2,﹣3)=(﹣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读懂题目信息,掌握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是解题的关键.17.(2013•乌鲁木齐)对平面上任意一点(a,b),定义f,g两种变换:f(a,b)=(a,﹣b).如f(1,2)=(1,﹣2);g(a,b)=(b,a).如g(1,2)=(2,1).据此得g(f(5,﹣9))=()A.(5,﹣9)B.(﹣9,﹣5)C.(5,9)D.(9,5)考点:点的坐标.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两种变换的规则,先计算f(5,﹣9)=(5,9),再计算g(5,9)即可.解答:解:g(f(5,﹣9))=g(5,9)=(9,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理解新定义的变化规则是解题的关键.18.(2013•德州)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A.(1,4)B.(5,0)C.(6,4)D.(8,3)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定义作出图形,可知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3除以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所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2013÷6=335…3,∴当点P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6个循环组的第3次反弹,点P的坐标为(8,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点的坐标的规律变化的认识,作出图形,观察出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2小题)19.(2015•广元)若第二象限内的点P(x,y)满足|x|=3,y2=25,则点P的坐标是(﹣3,5).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平方根得到x=±5,y=±2,再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特点得到x<0,y>0,于是x=﹣5,y=2,然后可直接写出P点坐标.解答:解:∵|x|=3,y2=25,∴x=±3,y=±5,∵第二象限内的点P(x,y),∴x<0,y>0,∴x=﹣3,y=5,∴点P的坐标为(﹣3,5),故答案为:(﹣3,5).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0.(2015•广安)如果点M(3,x)在第一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x>0 .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点的纵坐标大于零,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点M(3,x)在第一象限,得x>0.故答案为:x>0.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1.(2015•黑龙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B(﹣1,0),过点A作AB的垂线交x轴于点A1,过点A1作AA1的垂线交y 轴于点A2,过点A2作A1A2的垂线交x轴于点A3…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直至得到点A2015为止,则点A2015坐标为(﹣31008,0),.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分别写出A1、A2、A3的坐标找到变化规律后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解:∵A(0,)、B(﹣1,0),∴AB⊥AA1,∴A1的坐标为:(3,0),同理可得:A2的坐标为:(0,﹣3),A3的坐标为:(﹣9,0),…∵2015÷4=503…3,∴点A2015坐标为(﹣31008,0),故答案为:(﹣31008,0).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得到规律,利用得到的规律解题.22.(2015•甘孜州)如图,正方形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依次记为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各边均与x轴或y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20的坐标为(5,﹣5).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由=5易得A20在第二象限,根据A4的坐标,A8的坐标,A12的坐标不难推出A20的坐标.解答:解:∵=5,∴A20在第二象限,∵A4所在正方形的边长为2,A4的坐标为(1,﹣1),同理可得:A8的坐标为(2,﹣2),A12的坐标为(3,﹣3),∴A20的坐标为(5,﹣5),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首先找出A20所在的象限.23.(2014•黔西南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规定以下两种变换:(1)f(m,n)=(m,﹣n),如f(2,1)=(2,﹣1);(2)g(m,n)=(﹣m,﹣n),如g (2,1)=(﹣2,﹣1)按照以上变换有:f[g(3,4)]=f(﹣3,﹣4)=(﹣3,4),那么g[f (﹣3,2)]= (3,2).考点:点的坐标.专题:新定义.分析:由题意应先进行f方式的运算,再进行g方式的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及坐标的符号变化.解答:解:∵f(﹣3,2)=(﹣3,﹣2),∴g[f(﹣3,2)]=g(﹣3,﹣2)=(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种新型的运算法则,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题的难点是判断先进行哪个运算,关键是明白两种运算改变了哪个坐标的符号.24.(2014•防城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4)在第二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4,4)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5.(2014•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A3的坐标为(﹣3,1),点A2014的坐标为(0,4);若点A1的坐标为(a,b),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点A n均在x轴上方,则a,b应满足的条件为﹣1<a<1且0<b<2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新定义;探究型.分析:根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4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2014的坐标即可;再写出点A1(a,b)的“伴随点”,然后根据x轴上方的点的纵坐标大于0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解答:解:∵A1的坐标为(3,1),∴A2(0,4),A3(﹣3,1),A4(0,﹣2),A5(3,1),…,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4÷4=503余2,∴点A2014的坐标与A2的坐标相同,为(0,4);∵点A1的坐标为(a,b),∴A2(﹣b+1,a+1),A3(﹣a,﹣b+2),A4(b﹣1,﹣a+1),A5(a,b),…,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点A n均在x轴上方,∴,,解得﹣1<a<1,0<b<2.故答案为:(﹣3,1),(0,4);﹣1<a<1且0<b<2.点评:本题是对点的变化规律的考查,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6.(2014•绥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B (﹣1,1),C(﹣1,﹣2),D(1,﹣2),把一根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1,﹣1).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然后求出另一端是绕第几圈后的第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A(1,1),B(﹣1,1),C(﹣1,﹣2),D(1,﹣2),∴AB=1﹣(﹣1)=2,BC=1﹣(﹣2)=3,CD=1﹣(﹣1)=2,DA=1﹣(﹣2)=3,∴绕四边形ABCD一周的细线长度为2+3+2+3=10,2014÷10=201…4,∴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2圈的第4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即线段BC的中间位置,点的坐标为(﹣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变化规律,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 一周的长度,从而确定2014个单位长度的细线的另一端落在第几圈第几个单位长度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7.(2014•莱芜)如图在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BC,已知∠ABC=60°,OA=1.先将菱形OABC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14次,点B的落点依次为B1,B2,B3,…,则B2014的坐标为(1342,0).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连接AC,根据条件可以求出AC,画出第5次、第6次、第7次翻转后的图形,容易发现规律:每翻转6次,图形向右平移4.由于2014=335×6+4,因此点B4向右平移1340(即335×4)即可到达点B2014,根据点B4的坐标就可求出点B2014的坐标.解答:解:连接AC,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菱形,∴OA=AB=BC=OC.∵∠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AC=OA.∵OA=1,∴AC=1.画出第5次、第6次、第7次翻转后的图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每翻转6次,图形向右平移4.∵2014=335×6+4,∴点B4向右平移1340(即335×4)到点B2014.∵B4的坐标为(2,0),∴B2014的坐标为(2+1340,0),∴B2014的坐标为(1342,0).故答案为:(1342,0).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考查了操作、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发现“每翻转6次,图形向右平移4”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8.(2014•梅州)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1,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2,…,第n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的点为P n,则点P3的坐标是(8,3);点P2014的坐标是(5,0).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定义作出图形,可知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4除以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所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当点P第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8,3);∵2014÷6=335…4,∴当点P第2014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6个循环组的第4次反弹,点P的坐标为(5,0).故答案为:(8,3),(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作出图形,观察出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29.(2014•衡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M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M0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1,使得M1M0⊥OM0,得到线段OM1;又将线段OM1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2,使得M2M1⊥OM1,得到线段OM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M3,OM4,OM5,…根据以上规律,请直接写出OM2014的长度为21007.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点M0的坐标求出OM0,然后判断出△OM0M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M1,同理求出OM2,OM3,然后根据规律写出OM2014即可.解答:解:∵点M0的坐标为(1,0),∴OM0=1,∵线段OM0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45°,M1M0⊥OM0,∴△OM0M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M1=OM0=,同理,OM2=OM1=()2,OM3=OM2=()3,…,OM2014=OM2013=()2014=21007.故答案为:21007.点评:本题是对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的考查,主要利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读懂题目信息,判断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0.(2013•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2n,1)(用n表示).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图形分别求出n=1、2、3时对应的点A4n+1的坐标,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写出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n=1时,4×1+1=5,点A5(2,1),n=2时,4×2+1=9,点A9(4,1),n=3时,4×3+1=13,点A13(6,1),所以,点A4n+1(2n,1).故答案为:(2n,1).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仔细观察图形,分别求出n=1、2、3时对应的点A4n+1的对应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61545fd0d233d4b04e69c9.png)
一、选择题1.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1,5A -,()3,2B ,()0,1C ,将ABC 平移得到A B C ''',点A 、B 、C 分别对应A '、B '、C ',若点()1,4A ',则点'C 的坐标( )A .()2,0-B .()2,2-C .()2,0D .()5,12.已知点32,)6(M a a -+.若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 A .4B .6-C .1-或4D .6-或233.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那么小球第2020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 )A .(3,4)B .(5,4)C .(7,0)D .(8,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Q 的坐标是()35,1m m -+.若点Q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 ) A .3 B .1C .1或3D .2或35.已知点 M 到x 轴的距离为 3,到y 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内,则点M 的坐标为( ) A .(-2,3) B .(2,-3)C .(3,2)D .不能确定6.如图,在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使“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4,-1),则“炮”位于点( )A .(2,-1)B .(-1,2)C .(-2,1)D .(-2,2)7.象棋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棋子“马”和“车”表示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1),(2,1)--,则在第三象限的棋子有( )A .1颗B .2颗C .3颗D .4颗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1,2,4,2,2,1--,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点D 的坐标不可能是( )A .()7,1-B .()3,1--C .()1,5D .()2,5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1),将线段AB 平移,使其一个端点到C (3,2),则平移后另一端点的坐标为( )A .(1,3)B .(5,1)C .(1,3)或(3,5)D .(1,3)或(5,1)10.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1,2P 平移后的坐标是)3(3,-'P ,按照同样的规律平移其它点,则以下各点的平移变换中( )符合这种要求. A .()3,24(,2)→-B .()(104),5,--→-C .(1.2,5)→(-3.2,6)D .122.5, 1.5,33⎛⎫⎛⎫-→- ⎪ ⎪⎝⎭⎝⎭11.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O ,C ,D 分别表示数-2,-1,0,1,2,则表示数25-的点P 应落在( )A .线段AB 上B .线段BO 上C .线段OC 上D .线段CD 上12.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4,0),C(1,4),将△ABC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点C 落在直线y =2x -6上时,线段BC 扫过的面积为( )A .4B .8C .82D .16二、填空题13.小华在小明南偏西75°方向,则小明在小华______方向.(填写方位角)14.若点P 位于x 轴上方,y 轴左侧,距离x 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2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A (5,﹣1)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 16.已知点A(3a ﹣6,a+4),B(﹣3,2),AB ∥y 轴,点P 为直线AB 上一点,且PA =2PB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17.如图,若棋盘中“帅”的坐标是(0,1),“卒”的坐标是(2,2),则“马”的坐标是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1,0A ,点A 第一次跳动至点()11,1A -,第二次点1A 向右跳到()22,1A ,第三次点2A 跳到()32,2A -,第四次点3A 向右跳动至点()43,2A ,…,依此规律跳动下去,则点2019A 与点2020A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三点A 、B 、C 的“矩面积”,给出如下定义:水平底a 为任意两点的横坐标差的最大值,铅垂高h 为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差的最大值,则“矩面积”S =ah .若A (1,2),B (﹣2,1),C (0,t )三点的“矩面积”是18,则t 的值为_____. 20.对于平面坐标系中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定义一种新运算“*”为:()()()11221221,*,,x y x y x y x y =.若()11,A x y 在第二象限,()22,B x y 在第三象限,则*A B 在第_________象限.三、解答题21.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并在图中标上字母:A (0,3);B (﹣2,4);C (3,﹣4);D (﹣3,﹣4).(1)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是 ,点B 到x 轴的距离是 ,点B 到y 轴的距离是 ;(2)连接CD ,则线段CD 与x 轴的位置关系是 . 22.如图,△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 (1)请写出△ABC 各点的坐标.(2)若把△ABC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A ′B ′C ′,写出A ′、B ′、C ′的坐标.(3)求出三角形ABC 的面积.23.如图,中国象棋中对“象”的走法有一定的限制,只能走“田”字.若此时“象”的坐标为()2,4--“帅”的坐标为()0,4-,建立直角坐标系并试写出此“象”下一步可能走到的各位置的坐标.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 的坐标是(﹣3,2).(1)将△ABC 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请画出平移后的△A ′B ′C ′,并写出点的坐标A ′( , )、B ′( , )、C ′( , ); (2)求出△A ′B ′C ′的面积;(3)若连接AA ′、CC ′,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 .25.如图,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4,3A ,()3,1B ,()1,2C ,三角形ABC 内任意一点(),M m n .(1)将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三角形111A B C ,点C 的对应点为()14,4C ,请画出三角形111A B C 并写出1A 的坐标;(2)若三角形PQR 是三角形ABC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点A 的对应点为P ,点B 的对应点为Q ,点C 的对应点为R .观察变换前后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若点M 经过这种变换后的对应为N ,则点N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2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C (b ,4),且满足(a+5)2+5-b =0,过C 作CB ⊥x 轴于B .(1)a = ,b = ,三角形ABC 的面积= ;(2)若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如图2,求∠AED 的度数;(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点A 的平移规律,求出点'C 的坐标即可. 【详解】∵()15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14A ,, ∴()01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20C ,,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的平移规律: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上加下减,熟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 【分析】由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32=6a a -+,求出a 的值即可. 【详解】解:∵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32=6a a -+∴32=6a a -+,()32=-6a a -+ ∴a=4或a=-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32=6a a -+,注意不要漏解.3.D解析:D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的位置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0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 【详解】如图,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 小球第二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3,4) 小球第三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7,0) 小球第四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8,1) 小球第五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5,4) 小球第六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1,0) ……∵2020÷6=336 (4)∴小球第2020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8,1)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点的坐标位置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4.C解析:C【分析】根据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3m-5=m+1或3m-5=-(m+1),解出m的值.【详解】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m-5=m+1或3m-5=-(m+1),解得:m=3或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5.B解析:B【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第四象限(+,-),可得答案.【详解】解: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内,则点M的坐标为(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C解析:C【分析】以将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炮的坐标即可.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炮(-2,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准确确定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由题意可得,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在第三象限的棋子有“车”(21)--,一个棋子,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注意:第三象限点的坐标特征()--, . 8.D解析: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连接各个顶点,数形结合,可以做出D 点可能的坐标,利用排除法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数形结合可得点D 的坐标可能是(﹣3,﹣1),(7,﹣1),(1,5);但不可能是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直角坐标系,考查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能的平行四边形.9.D解析:D 【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A 点移动到C 点,则向右移动一位,向上移动两位,另一个点同等平移即可;②B 点移动到C 点,则向右移动三位,再向上移动一位,另一个点同等平移即可. 【详解】 分两种情况考虑:①A 点移动到C 点,则向右移动一位,向上移动两位,则B 点平移后坐标为()1,3 ; ②B 点移动到C 点,则向右移动三位,再向上移动一位,则A 点平移后坐标为()5,1. 故答案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系中点的平移变换,掌握点的变换情况以及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 【分析】先根据点P 和P′的坐标得出坐标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点()1,2P 平移后的坐标是,3()3P '﹣, ∴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为横坐标减去4,纵坐标加上1, A.()3,24(,2)→-,横坐标加1,纵坐标减4,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104),5,--→-,横坐标减4,纵坐标减4,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1.2,5)→(-3.2,6),横坐标减4.8,纵坐标减1,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122.5, 1.5,33⎛⎫⎛⎫-→- ⎪ ⎪⎝⎭⎝⎭,横坐标减4,纵坐标加1,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根据点P与P′的坐标,得出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5的范围,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2<5<3,由不等式的性质得:-1<2-5<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无理数大小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正确估算无理数的大小.12.D解析:D【解析】试题如图所示,当△ABC向右平移到△DEF位置时,四边形BCFE为平行四边形,C点与F点重合,此时C 在直线y=2x-6上,∵C(1,4),∴FD=CA=4,将y=4代入y=2x-6中得:x=5,即OD=5,∵A(1,0),即OA=1,∴AD=CF=OD-OA=5-1=4,则线段BC扫过的面积S=S平行四边形BCFE=CF•FD=16.故选D.二、填空题13.北偏东75°【分析】依据物体位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详解】如图有题意得∠CAB=∵AC∥BD∴∠DBA=∠CAB=∴小明在小华北偏东75°方向故答案为:北偏东75°【点睛】此题考查了两个物体的位置解析:北偏东75°【分析】依据物体位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详解】如图,有题意得∠CAB=75︒,∵AC ∥BD ,∴∠DBA=∠CAB=75︒,∴小明在小华北偏东75°方向,故答案为:北偏东75°..【点睛】此题考查了两个物体的位置的相对性,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别以小明和小华的位置为观测点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设点P 的坐标为先根据点P 的位置可得再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即可得【详解】设点P 的坐标为点位于轴上方轴左侧点P 距离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轴2个单位长度即则点P 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 解析:(2,4)-【分析】设点P 的坐标为(,)a b ,先根据点P 的位置可得0,0a b <>,再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即可得.【详解】设点P 的坐标为(,)a b ,点P 位于x 轴上方,y 轴左侧,0,0a b ∴<>,点P 距离x 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2个单位长度,4,2b a ∴==,4,2b a ∴=-=,即2,4a b =-=,则点P 的坐标为(2,4)-,故答案为:(2,4)-.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坐标,掌握理解点到坐标轴的距离是解题关键. 15.(-5-1)【分析】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对称性质【详解】解:点A (mn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A′(-mn )∴点A (5-1)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1)故答案为:(-5-1)【点睛】此题考查解析:(-5,-1).【分析】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对称性质.【详解】解:点A (m ,n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A′(-m ,n )∴点A (5,-1)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1).故答案为:(-5,-1).【点睛】此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对称的应用.16.(﹣33)或(﹣3﹣1)【分析】由轴可知的横坐标相等故即可求出得根据已知分在线段上和在线段延长线两种情况求出即可得到两种情况下的坐标【详解】解:∵AB ∥y 轴∴3a ﹣6=﹣3解得a =1∴A (﹣35)∵解析:(﹣3,3) 或(﹣3,﹣1)【分析】由//AB y 轴可知AB 的横坐标相等,故363a -=-,即可求出1a =,得3AB =,根据已知2PA PB =,分P 在线段AB 上和在线段AB 延长线两种情况求出PA ,即可得到两种情况下P 的坐标.【详解】解:∵AB ∥y 轴,∴3a ﹣6=﹣3,解得a =1,∴A (﹣3,5),∵B 点坐标为(﹣3,2),∴AB =3,B 在A 的下方,①当P 在线段AB 上时,∵PA =2PB∴PA =23AB =2, ∴此时P 坐标为(﹣3,3),②当P 在AB 延长线时,∵PA =2PB ,即AB =PB ,∴PA =2AB ,∴此时P 坐标为(﹣3,﹣1);故答案为(﹣3,3)或(﹣3,﹣1).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掌握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横坐标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并根据A 、B 两点的距离及相对位置,分类求解.17.(-22)【分析】根据帅和卒的坐标得出原点的位置即可求得马的坐标【详解】如图所示:马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解析:(-2,2)【分析】根据“帅”和“卒”的坐标得出原点的位置,即可求得“马”的坐标.【详解】如图所示:“马”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18.2021【分析】根据跳动的规律第偶数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数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下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分别求出点和点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二次跳动至 解析:2021【分析】根据跳动的规律,第偶数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数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下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分别求出点2019A 和点2020A 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二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2,1)第四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3,2),第六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4,3)第八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5,4),第2n 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n n +,则第2020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011,1010),第2019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010,1010)-∵点2019A 和点2020A 的纵坐标相同,∴点2019A 和点2020A 之间的距离=1011(1010)2021--=故答案为:20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变换问题,结合图形得到偶数次数跳动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换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9.7或﹣4【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a 的值然后再对t 进行讨论即可求得t 的值【详解】由题意可得水平底a=1﹣(﹣2)=3当t >2时h=t ﹣1则3(t ﹣1)=18解得t=7;当1≤t≤2时h=2﹣1=1≠6解析:7或﹣4.【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a 的值,然后再对t 进行讨论,即可求得t 的值.【详解】由题意可得,“水平底”a =1﹣(﹣2)=3,当t >2时,h =t ﹣1,则3(t ﹣1)=18,解得,t =7;当1≤t ≤2时,h =2﹣1=1≠6,故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当t <1时,h =2﹣t ,则3(2﹣t )=18,解得t =﹣4,故答案为:7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中的新定义,利用新定义解答问题.20.四【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象限坐标特征即可判断【详解】解:∵在第二象限在第三象限∴;;;=∴∴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睛】本题属于新定义提醒以及考察了直角坐标系点的特征关键在于坐标系的点的特征是关键 解析:四【分析】根据直角坐标系象限坐标特征即可判断.【详解】解:∵()11,A x y 在第二象限,()22,B x y 在第三象限∴10x <; 20x <; 10y >;20y <*A B =()()()11221221,*,,x y x y x y x y =∴1221,00x y x y ><∴*A B 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睛】本题属于新定义提醒,以及考察了直角坐标系点的特征,关键在于坐标系的点的特征是关键.三、解答题21.(1)3,4,2;(2)平行【分析】(1)根据坐标得表示方法可得到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根据点A 坐标即可求得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2)因为点C 与点D 的纵坐标相等,所以线段CD 与x 轴平行.【详解】(1)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是3,点B 到x 轴的距离是4,点B 到y 轴的距离是2; (2)因为点C 与点D 的纵坐标相等,所以线段CD 与x 轴平行.【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和确定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2.(1)A (﹣2,﹣2),B (3,1),C (0,2);(2)A ′(﹣3,0),B ′(2,3),C (﹣1,4);(3)7.【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的定义即可写出答案;(2)根据上加下减,左减右加的原则写出答案即可;(3)先将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再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1)点A 、B 、C 分别在第三象限、第一象限和y 轴的正半轴上,则A (﹣2,﹣2),B (3,1),C (0,2);(2)∵把△ABC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A ′B ′C ′,∴横坐标减1,纵坐标加2,即A ′(﹣3,0),B ′(2,3),C (﹣1,4);(3)S △ABC =4×5﹣12×5×3﹣12×4×2﹣12×1×3 =20﹣7.5﹣4﹣1.5=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确定,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以及坐标图形的变换-平移,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23.下一步“象”可能走到的位置的坐标为()0,2-、()4,2--【分析】由于中国象棋中的“象”,在图中的坐标为(−2,−4),而根据中国象棋中的“象”的走法可以确定下一步它可能走到的位置的坐标.【详解】解:建立坐标系,如图:∵中国象棋中的“象”,在图中的坐标为()2,4--,且象走田字,∴下一步它可能走到的位置的坐标为()0,2-、()4,2--.【点睛】此题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既考查了生活中的知识,也考查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才能很好完成这些题目.24.(1)△A ′B ′C ′见解析;3,﹣2;1,﹣3;4,﹣4;(2)52;(3)AA ′∥CC ′,AA ′=CC ′ 【分析】(1)先根据平移的方式描出平移后点A ′、B ′、C ′的坐标,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得平移后的△A ′B ′C ′,进一步即可写出平移后各点的坐标;(2)用△A ′B ′C ′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即可;(3)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1)△A ′B ′C ′如图所示;点A ′(3,﹣2)、B ′(1,﹣3)、C ′(4,﹣4). 故答案为:3,﹣2;1,﹣3;4,﹣4;(2)S △A ′B ′C ′=3×2﹣12×2×1﹣12×1×2﹣12×1×3=6﹣1﹣1﹣32=52; (3)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A ′∥CC ′,AA ′=CC ′.故答案为:AA ′∥CC ′,AA ′=C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平移作图和平移的性质,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平移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1)画图见解析,点1A 的坐标是(7,5);(2)﹣m ,﹣n【分析】(1)由点C 与其对应点C 1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式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进而可得点A 1、B 1的坐标,描点后再顺次连接即可;(2)对比点A 、B 、C 与其对应点P 、Q 、R 可得这种变换的方式,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111A B C 如图所示,点1A 的坐标是(7,5);(2)由于点A (4,3)的对应点P (﹣4,﹣3),点B (3,1)的对应点Q (﹣3,﹣1),点C (1,2)的对应点R (﹣1,﹣2),所以经过这种变换,对应点的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因为点(),M m n ,所以点N 的坐标为(﹣m ,﹣n );故答案为:﹣m ,﹣n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与平移作图,属于常见题型,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6.(1)﹣5,5,20;(2)45°;(3)存在,P (0,6)或(0,﹣2)【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得A 、B 、C 坐标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过E 作EF ∥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结论;(3)存在两种情况:点P 在y 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上,设P (0,t ),根据面积差列方程可得t 的值,可得对应点P 的坐标.【详解】(1)∵(a +5)2+5-b =0,又∵(a +5)2≥0,5-b ≥0,∴a =﹣5,b =5,∵CB ⊥x 轴,∴点A 坐标(﹣5,0),点B 坐标(5,0),点C 坐标(5,4),∴S △ABC =12×10×4=20, 故答案为:﹣5,5,20;(2)∵BD ∥AC ,∴∠CAB =∠ABD ,过E 作EF ∥AC ,如图2,∵BD ∥AC ,∴BD ∥AC ∥EF ,∵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CAE =12∠CAB =12=∠AEF ,∠DEF =∠BDE =12∠ODB , ∴∠AED =∠AEF +∠DEF =12(∠CAB +∠ODB )=1()2ABD ODB ∠+∠=45°;(3)存在,设P (0,t ),分两种情况:①当P 在y 轴正半轴上时,如图3,过P 作MN ∥x 轴,AN ∥y 轴,BM ∥y 轴,则NA=t ,MC=t-4,MN=AB=10,∵S △APC =S 梯形MNAC ﹣S △ANP ﹣S △CMP =S △ABC =20, ∴10(4)55(4)20222t t t t +----=, 解得t =6,②当P 在y 轴负半轴上时,如图4,过P 作MN ∥x 轴,AN ∥y 轴,BM ∥y 轴,则NA=-t ,MC=4-t ,MN=AB=10,∵S △APC =S 梯形MNAC ﹣S △ANP ﹣S △CMP =20∴10(4)5()5(4)20222t t t t -+-----=, 解得t =﹣2,∴P (0,6)或(0,﹣2).【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常用辅助线,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学会利用方程的思想思考并解决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b12f4ec5da50e2534d7f32.png)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 ABCD的三个顶点 A(3,2), B(1,2),C 1, 1, 则第四个
顶点 D 的坐标是( ).
A. 2,1
B. (3, 1)
C. 2,3
D. (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边相等且每个角都是直角),由矩形 ABCD 点的顺序得到 CD⊥AD, 可以把 D 点坐标求解出来.
∴ OA OP cos 5 3 3 , 5
∴ PA OP2 OA2 =4,
∵点 P 在第二象限, ∴点 P 的坐标是(-3,4)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解题中注意点所在象限的坐 标的符号特点.
8.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A. (4, 2)
B. (2, 4)
C. (3, 2)
D. (2,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棋子“炮”和“車”的点坐标,推断出原点位置,进而可得出“馬”的点的坐标.
【详解】
如图所示,根据“車”的点坐标为 2, 0 ,可知 x 轴在“車”所在的横线上,
又根据“炮”的点坐标 1, 2 ,可推出原点坐标如图所示,
点的坐标为()
A. 3, 4
B. 3,4
C. 4,3
D. 3,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点 P 作 PA⊥x 轴于 A,利用 OP 5, cos 3 求出 OA,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PA 即可得 5
到点 P 的坐标. 【详解】 过点 P 作 PA⊥x 轴于 A,
∵ OP 5, cos 3 , 5
上,可以得到点 A 的坐标. 【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试题(含答案) (6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试题(含答案) (60)](https://img.taocdn.com/s3/m/c9e22748a216147916112833.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含答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2,2)A a -+,(3,4)B a -,(4,)C b b -三点. (1)当ABx 轴时,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当CD x ⊥轴于点D ,且3CD =时,求点C 的坐标. 【答案】(1)1;(2)点C 的坐标为(1,3)-、(7,3)-- 【解析】 【分析】 (1)根据ABx 轴可知点,A B 的纵坐标一样解得a 的值,再求解B 的横坐标,最后即可求得两点间的距离;(2)根据CD x ⊥轴于点D ,且3CD =,即(4,)C b b -的纵坐标3b =±,即可得出点C 的坐标.【详解】 解:(1)由AB x 轴可得,24a +=,即2a =,∴31a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1---=. (2)由题意得||3b =,即3b =或3-, ∴41b -=-或47b -=-, ∴点C 的坐标为(1,3)-、(7,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于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关键.92.如下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11OA B ,第二次将11OA B,第三次将22OA B变换成22OA B,已知A(1,2),OA B△变换成33A(2,2),2A(4,2)3A(8,2),B(2,0),1B(4,0),2B(8,0),3B(16,0).1(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规律再将33OA B 变换成44OA B,则4A的坐标为,4B的坐标为..(2)可以发现变换过程中123A,A,A……An的纵坐标均为(3)按照上述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n n△,则可知A n的坐标OA B为,n B的坐标为.(4)线段nOA的长度为.【答案】(1)(16,2);(32,0);(2)2;(3)(2n,2);(2n+1,0);(4【解析】【分析】(1)根据A1、A2、A3和B1、B2、B3的坐标找出规律,求出A4的坐标、B4的坐标;(2)根据A1、A2、A3的纵坐标找出规律,根据规律解答;(3)根据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的坐标变化总结规律,得到答案;(4)根据勾股定理计算.【详解】(1)∵A1(2,2),A2(4,2)A3(8,2),∴A4的坐标为(16,2),∵B1(4,0),B2(8,0),B3(16,0),∴B4的坐标为(32,0),故答案为:(16,2);(32,0);(2)变换过程中A1,A2,A3……A n的纵坐标均为2,故答案为:2;(3)按照上述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则可知A n的坐标为(2n,2),B n的坐标为(2n+1,0)故答案为:(2n,2);(2n+1,0);(4)∵A n的横坐标为2n,B n﹣1的横坐标为2n,∴A n B n﹣1⊥x轴,又A n的纵坐标2,由勾股定理得,线段OAn【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变化规律,正确找出变换前后的三角形的变化规律、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中的点P(a,b),若点P′的坐标为(a+kb,k≠),则称点P′为点P的“k属派生点”.例如:P(1,ka+b)(其中k为常数,且04)属派生点为P′(1+2×4,2×1+4),即P′(9,6).(1)点P(-2,3)的“2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2) 若点P的“3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6,2),求点P的坐标;(3) 若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P的“k属派生点”为P′点,且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2倍,求k的值.【答案】(1)(4,-1);(2)P(0,2);(3)2k=±【解析】【分析】(1)根据“k属派生点”计算可得;(2)设点P的坐标为(x、y),根据“k属派生点”定义及P′的坐标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解之可得;(3)先得出点P′的坐标为(a,ka),由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2倍列出方程,解之可得.【详解】(1)点P(-2,3)的“2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2+3×2,-2×2+3),即(4,-1),故答案为:(4,-1);(2)设点P的坐标为(x、y),由题意知3632x yx y+⎧⎨+⎩==,解得:2xy⎧⎨⎩==,即点P的坐标为(0,2),故答案为:(0,2);(3)∵点P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b=0,a >0.∴点P 的坐标为(a ,0),点P ′的坐标为(a ,ka ) ∴线段PP ′的长为P ′到x 轴距离为|ka|. ∵P 在x 轴正半轴,线段OP 的长为a , ∴|ka|=2a ,即|k|=2, ∴k=±2.【点睛】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新定义并列出相关的方程和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94.如图,网格图中的每小格均是边长是1的正方形,ABC ∆与A B 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完成下列各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111A B C ∆,并写出将111A B C ∆沿着x 轴向右平移几个单位后得到A B C '''∆;(2)在x 轴上求作一点P ,使得PC PB '-的值最大。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3e399cf705cc1754270957.png)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2,4),点A2019的坐标为()A.(﹣3,3)B.(﹣2,﹣2)C.(3,﹣1)D.(2,4)2.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1,0),(0,3),将线段AB平移,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2,﹣1),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2,1)B.(2,3)C.(2,2)D.(1,2)3.预备知识: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x1,y1),B(x2,y2),设点M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M的坐标为()应用:设线段CD的中点为点N,其坐标为(3,2),若端点C的坐标为(7,3),则端点D的坐标为()A.(﹣1,1)B.(﹣2,4)C.(﹣2,1)D.(﹣1,4)4.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把从点P出发沿纵或横方向到达点Q(至多拐一次弯)的路径长称为P,Q的“实际距离”.如图,若P(﹣1,1),Q(2,3),则P,Q的“实际距离”为5,即PS+SQ=5或PT+TQ=5.环保低碳的共享单车,正式成为市民出行喜欢的交通工具.设A,B,C三个小区的坐标分别为A(3,1),B(5,﹣3),C(﹣1,﹣5),若点M表示单车停放点,且满足M到A,B,C的“实际距离”相等,则点M的坐标为()A.(1,﹣2)B.(2,﹣1)C.(,﹣1)D.(3.0)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3,0),C(3,4),点P为任意一点,已知P A⊥PB,则线段PC的最大值为()A.3B.5C.8D.10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纵坐标为()A.5B.6C.7D.8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整数按箭头所指的顺序排列,则正整数2019所在的点的坐标是()A.(45,7)B.(45,39)C.(44,6)D.(44,39)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3)、(﹣4,1)、(﹣2,1),将△ABC沿一确定方向平移得到△A1B1C1,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1,2),则点C对应的点C1的坐标是()A.C1(3,2)B.C1(2,1)C.C1(2,3)D.C1(2,2)二.填空题(共33小题)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个定点A(﹣3,0)、B(1,﹣1)、C(0,3)、D(﹣1,3),点P在四边形ABCD内,则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的和P A+PB+PC+PD最小时的点P的坐标为.10.如图,点A1的坐标为(1,0),A2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A1A2O=30°,过点A2作A2A3⊥A1A2,垂足为A2,交x轴于点A3;过点A3作A3A4⊥A2A3,垂足为A3,交y轴于点A4;过点A4作A4A5⊥A3A4,垂足为A4,交x轴于点A5;过点A5作A5A6⊥A4A5,垂足为A5,交y轴于点A6;…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A2019的横坐标为.11.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9的坐标为.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边OA,OC分别在x轴,y 轴上,如果以对角线OB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OBB1C1,再以对角线OB1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OB1B2C2,照此规律作下去,则点B2019的坐标为.13.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顶点B与原点O重合,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过点B作BA1⊥AC于点A1,过点作A1B1∥OA,交OC于点B1;过点B1作B1A2⊥AC于点A2,过点A2作A2B2∥OA,交OC于点B2;…,按着这个规律进行下去,点A n的坐标是.14.如图,直线l1经过点A(3,),过点A且垂直于l1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B,与直线l2交于点C,且∠BOC=30°,则BC的长等于.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1的直角边OA在x轴上,点A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1为直角顶点,0A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再以点A2为直角顶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依此规律,则点A2019的坐标是.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A、B、N依次在x轴上,点M、A的坐标分别是(1,0)、(2,0).以点A为圆心,AM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为圆心,B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测得∠MAC=120°,∠CBN=150°.则点N的坐标是.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一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9的坐标是.18.如图,点P是第一象限内一点,OP=4,经过点P的直线l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点B,若OP平分∠AOB,则=.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1,0),P是第一象限内任意一点,连接PO,P A,若∠POA=m°,∠P AO=n°,则我们把(m°,n°)叫做点P的“双角坐标”.例如,点(1,1)的“双角坐标”为(45°,90°).(1)点(,)的“双角坐标”为;(2)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为,则m+n的最小值为.20.如图,点A(0,1),点B(﹣,0),作OA1⊥AB,垂足为A1,以OA1为边作Rt△A1OB1,使∠A1OB1=90°,使∠B1=30°;作OA2⊥A1B1,垂足为A2,再以OA2为边作Rt△A2OB2,使∠A2OB2=90°,∠B2=30°,……,以同样的作法可得到Rt△A n OB n,则当n=2018时,点B2018的纵坐标为.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OA1B1C1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它的对角线OB1为边作正方形OB1B2C2,再以正方形OB1B2C2的对角线OB2为边作正方形OB2B3C3,以此类推……则正方形OB2017B2018C2018的顶点B2018的坐标是.22.如图,已知正方形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依次记为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各边均与x轴或y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2018的坐标为.23.如图,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4.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8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4,…P2018的位置,则P2018的横坐标x2018=.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8个点的坐标为.26.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把从点P出发沿纵或横方向到达点Q(至多拐一次弯)的路径长称为P,Q的“实际距离”.如图,若P(﹣1,1),Q(2,3),则P,Q 的“实际距离”为5,即PS+SQ=5或PT+TQ=5.环保低碳的共享单车,正式成为市民出行喜欢的交通工具.设A,B,C三个小区的坐标分别为A(3,1),B(5,﹣3),C(﹣1,﹣5),若点M(6,m)表示单车停放点,且满足M到A,B的“实际距离”相等,则m=.若点N表示单车停放点,且满足N到A,B,C的“实际距离”相等,则点N的坐标为.27.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的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一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的位置为P1(3,0),当点P第2018次碰到长方形的边时,点P的坐标为.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b,﹣a)称为点(a,b)的“关联点”(例如点(﹣2,﹣1)是点(1,2)的“关联点”).如果一个点和它的“关联点”在同一象限内,那么这一点在第象限.29.如图,在△ABO中,A(﹣4,0),B(0,3),OC为AB边的中线,以O为圆心,线段OC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30.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矩形OABC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小球第1次碰到矩形的边时,记为点P1,第2次碰到矩形的边时,记为点P2,…第n次碰到矩形的边时,记为点P n,则点P4的坐标是;点P125的坐标是.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M(x,y)不是坐标轴上点时,定义M的“影子点”为M(,﹣),点P(a,b)的“影子点”是点P’,则点P’的“影子点”P''的坐标为.32.已知直角平面坐标系内有两点,点P(4,2)与点Q(a,a+2),则PQ的最小值为.3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8,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P(x,),设△OP A 的面积为S.则S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和(7,0),AB=AC =13,则点A的坐标为.35.无论m为何值,点A(m﹣1,m+1)不可能在第象限.36.对于任意实数x,点P(x,x2﹣4x)一定不在第象限.37.已知点P(2﹣a,2a﹣7)(其中a为整数)位于第三象限,则点P坐标为.38.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的影子点.已知点A1的影子点为A2,点A2的影子点为A3,点A3的影子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a,b),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点A n均在y轴的右侧,则a,b应满足的条件是.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A(0,4),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整点,若△AOB内部(不包括边)的整点个数为3,则点B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4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位于第二象限,并且y≤2x+6,x、y为整数,则点P 的坐标是(任意写一个,正确即可).41.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a,b),若点P′的坐标为(a+kb,ka+b)(其中k 为常数,且k≠0),则称点P′为点P的“k属派生点”,例如:P(1,4)的“2属派生点”为P′(1+2×4,2×1+4),即P′(9,6).若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P的“k 属派生点”为P′点.且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3倍,则k的值.三.解答题(共9小题)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的“矩面积”,给出如下定义:“水平底”a: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铅垂高”h: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值,则“矩面积”S=ah.例如:三点坐标分别为A(1,2),B(﹣3,1),C(2,﹣2),则“水平底”a=5,“铅垂高”h=4,“矩面积”S=ah=20.根据所给定义解决下列问题:(1)若已知点D(1,2)、E(﹣2,1)、F(0,6),则这3点的“矩面积”=.(2)若D(1,2)、E(﹣2,1)、F(0,t)三点的“矩面积”为18,求点F的坐标.43.若点P(2a﹣4,a+2)是第二象限内的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求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坐标.44.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坐标为(a,0),点C的坐标为(0,b),且a、b满足+|b﹣6|=0,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1)a=,b=,点B的坐标为;(2)当点P移动4秒时,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45.(1)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3,点B表示数﹣2,我们称A的坐标为3,B的坐标为﹣2;那么A、B的距离AB=;一般地,在数轴上,点A的坐标为x1,点B的坐标为x2,则A、B的距离AB=;(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1(x1,y1),点P2(x2,y2),求P1、P2的距离P1P2;(3)如图,△ABC中,AO是BC边上的中线,利用(2)的结论证明:AB2+AC2=2(AO2+OC2).4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P,Q两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等于点Q到x、y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则称P,Q两点为“等距点”.下图中的P,Q两点即为“等距点”.(1)已知点A的坐标为(﹣3,1),①在点E(0,3),F(3,﹣3),G(2,﹣5)中,为点A的“等距点”的是;②若点B的坐标为B(m,m+6),且A,B两点为“等距点”,则点B的坐标为;(2)若T1(﹣1,﹣k﹣3),T2(4,4k﹣3)两点为“等距点”,求k的值.47.已知A(0,a),B(﹣b,﹣1),C(b,0)且满足﹣|b+2|+=0.(1)求A、B、C三点的坐标;(2)如图1所示,CD∥AB,∠DCO的角平分线与∠BAO的补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求出∠E的度数;(3)如图2,把直线A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平移,问经过多少秒后,该直线与y 轴交于点(0,﹣5).48.已知点A(a,0)和B(0,b)满足(a﹣4)2+|b﹣6|=0,分别过点A、B作x轴、y 轴的垂线交于点C,如图所示,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B﹣C﹣A﹣O的路线移动.(1)写出A、B、C三点的坐标;A,B,C;(2)点P在运动过程中,当△OAP的面积为6时,求点P的坐标;(3)当P运动14秒时,连结O、P两点,将线段OP向上平移h个单位(h>0),得到O'P',若O'P'将四边形OACB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求h的值.4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的变化规律,若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B4的坐标是.(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 n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3)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则△OA n B n的面积S为50.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a,b),若点P′的坐标为(a+kb,ka+b)(其中k 为常数,且k≠0),则称点P′为点P的“k属派生点”.例如:P(1,4)的“2属派生点”为P′(1+2×4,2×1+4),即P′(9,6).(1)点P(﹣1,6)的“2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2)若点P的“3属派生点”P′的坐标为(6,2),则点P的坐标;(3)若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P的“k属派生点”为P′点,且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2倍,求k的值.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1的伴随点为A2,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2,4),点A2019的坐标为()A.(﹣3,3)B.(﹣2,﹣2)C.(3,﹣1)D.(2,4)【分析】据“伴随点”的定义依次求出各点,不难发现,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9除以4,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点A2019的坐标即可.【解答】解:观察发现:A1(2,4),A2(﹣3,3),A3(﹣2,﹣2),A4(3,﹣1),A5(2,4),A6(﹣3,3)…∴依此类推,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9÷4=504余3,∴点A2019的坐标与A3的坐标相同,为(﹣2,﹣2),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点的变化规律的考查,读懂题目信息,理解“伴随点”的定义并求出每4个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1,0),(0,3),将线段AB平移,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2,﹣1),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A.(2,1)B.(2,3)C.(2,2)D.(1,2)【分析】根据点A、A′的坐标确定出平移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求解点B′的坐标即可.【解答】解:∵A(1,0)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1),∴平移规律为横坐标加1,纵坐标减1,∵点B(0,3)的对应点为B′,∴B′的坐标为(1,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本题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3.预备知识: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x1,y1),B(x2,y2),设点M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M的坐标为()应用:设线段CD的中点为点N,其坐标为(3,2),若端点C的坐标为(7,3),则端点D的坐标为()A.(﹣1,1)B.(﹣2,4)C.(﹣2,1)D.(﹣1,4)【分析】根据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D(x,y),由中点坐标公式得:=3,=2,∴x=﹣1,y=1,∴D(﹣1,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性质,关键是根据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解答.4.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把从点P出发沿纵或横方向到达点Q(至多拐一次弯)的路径长称为P,Q的“实际距离”.如图,若P(﹣1,1),Q(2,3),则P,Q的“实际距离”为5,即PS+SQ=5或PT+TQ=5.环保低碳的共享单车,正式成为市民出行喜欢的交通工具.设A,B,C三个小区的坐标分别为A(3,1),B(5,﹣3),C(﹣1,﹣5),若点M表示单车停放点,且满足M到A,B,C的“实际距离”相等,则点M的坐标为()A.(1,﹣2)B.(2,﹣1)C.(,﹣1)D.(3.0)【分析】若设M(x,y),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M(x,y),由“实际距离”的定义可知:点M只能在ECFG区域内,﹣1<x<5,﹣5<y<1,又∵M到A,B,C距离相等,∴|x﹣3|+|y﹣1|=|x﹣5|+|y+3|=|x+1|+|y+5|,①∴|x﹣3|+1﹣y=5﹣x+|y+3|=x+1+y+5,②要将|x﹣3|与|y+3|中绝对值去掉,需要判断x在3的左侧和右侧,以及y在﹣3的上侧还是下侧,将矩形ECFG分割为4部分,若要使M到A,B,C的距离相等,由图可知M只能在矩形AENK中,故x<3,y>﹣3,则方程可变为:3﹣x+1﹣y=y+5+x+1=5﹣x+3+y,解得,x=1,y=﹣2,则M(1,﹣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理解实际距离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3,0),C(3,4),点P为任意一点,已知P A⊥PB,则线段PC的最大值为()A.3B.5C.8D.10【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即可得到OP=AB=3,依据OC﹣OP≤CP≤OP+OC,即可得出当点P,O,C在同一直线上,且点P在CO延长线上时,CP的最大值为OP+OC的长.【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OC,OP,PC,∵P A⊥PB,∴∠APB=90°,又∵AO=BO=3,∴Rt△ABP中,OP=AB=3,∵OC﹣OP≤CP≤OP+OC,∴当点P,O,C在同一直线上,且点P在CO延长线上时,CP的最大值为OP+OC的长,∴线段PC的最大值为OP+OC=3+5=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判断点P在以O为圆心,AB长为直径的圆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9个点的纵坐标为()A.5B.6C.7D.8【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0结束,当右下角的点横坐标是偶数时,以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右下角横坐标的偶数减1的点结束,根据此规律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形,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例如: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1,共有1个,1=1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2时,共有4个,4=2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3时,共有9个,9=3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4时,共有16个,16=4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n时,共有n2个,∵452=2025,45是奇数,∴第2025个点是(45,0),第2019个点是(45,6),所以,第2019个点的纵坐标为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观察出点个数与横坐标的存在的平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整数按箭头所指的顺序排列,则正整数2019所在的点的坐标是()A.(45,7)B.(45,39)C.(44,6)D.(44,39)【分析】观察图的结构,发现所有奇数的平方数都在第1象限的y=1直线上.依此先确定2025的坐标为(45,1),再根据图的结构求得2019的坐标.【解答】解:观察图的结构,发现所有奇数的平方数都在第1象限的y=1直线上.12=1的坐标为(1,1),32=9的坐标为(3,1),52=25的坐标为(5,1),…452=2025的坐标为(45,1),图中横坐标为45的数共有45个数,∵2025﹣2019=6,∴2019的坐标为(45,7).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找到所有奇数的平方数所在位置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3)、(﹣4,1)、(﹣2,1),将△ABC沿一确定方向平移得到△A1B1C1,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1,2),则点C对应的点C1的坐标是()A.C1(3,2)B.C1(2,1)C.C1(2,3)D.C1(2,2)【分析】根据点B(﹣4,1)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1,2)知,需将△ABC向右移5个单位、上移1个单位,据此根据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解答可得.【解答】解:由点B(﹣4,1)的对应点B1坐标为(﹣4+5,1+1),即(1,2),∴点C(﹣2,1)对应的点C1的坐标为(﹣2+5,1+1),即(3,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对应点的坐标得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及平移的定义和性质.二.填空题(共33小题)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四个定点A(﹣3,0)、B(1,﹣1)、C(0,3)、D(﹣1,3),点P在四边形ABCD内,则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的和P A+PB+PC+PD最小时的点P的坐标为(﹣,).【分析】设AC与BD交于F点,则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得,|P A|+|PC|≥|AC|=|F A|+|FC|,|PB|+|PD|≥|BD|=|FB|+|FD|,可求最小值.【解答】解:如图,设AC与BD交于F点,则|P A|+|PC|≥|AC|=|F A|+|FC|,|PB|+|PD|≥|BD|=|FB|+|FD|,因此,当动点P与F点重合时,|P A|+|PB|+|PC|+|PD|≥|AC|+|BD|=,此时P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问题,关键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在求解最值中的应用解答.10.如图,点A1的坐标为(1,0),A2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A1A2O=30°,过点A2作A2A3⊥A1A2,垂足为A2,交x轴于点A3;过点A3作A3A4⊥A2A3,垂足为A3,交y轴于点A4;过点A4作A4A5⊥A3A4,垂足为A4,交x轴于点A5;过点A5作A5A6⊥A4A5,垂足为A5,交y轴于点A6;…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A2019的横坐标为﹣()2018.【分析】先求出A1、A2、A3、A4、A5坐标,探究规律,序号除以4被整除的在y轴的负半轴上,余数是1在x轴的正半轴上,余数是2在y轴的正半轴上,余数是3在x轴的负半轴上,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A1(1,0),A2[0,()1],A3[﹣()2,0].A4[0,﹣()3],A5[()4,0]…,∴序号除以4被整除的在y轴的负半轴上,余数是1在x轴的正半轴上,余数是2在y 轴的正半轴上,余数是3在x轴的负半轴上,∵2019÷4=504…余数是3,∴A2019在x轴的负半轴上,横坐标为﹣()2018,故答案为:﹣()2018.【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与坐标、规律型等知识,找出序号除以4被整除的在y轴的负半轴上,余数是1在x轴的正半轴上,余数是2在y轴的正半轴上,余数是3在x轴的负半轴上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9的坐标为(﹣1008,0).【分析】根据图形得到规律:当脚码是1、5、19…时,横坐标是脚码加3和的一半,纵坐标为0;当脚码是2、6、10…时,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的相反数;当脚码是3、7、11…时,横坐标是脚码减3差的一半的相反数,纵坐标为0;当脚码是4、8、12…时,横坐标是2,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然后确定出第2019个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的纵坐标的长度为斜边的一半,A1(2,0),A2(1,﹣1),A3(0,0),A4(2,2),A5(4,0),A6(1,﹣3),A7(﹣2,0),A8(2,4),A9(6,﹣1),A10(1,﹣5),A11(﹣4,0),A12(2,6),…,由上可知,当脚码是1、5、19…时,横坐标是脚码加3和的一半,纵坐标为0;当脚码是2、6、10…时,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的相反数;当脚码是3、7、11…时,横坐标是脚码减3差的一半的相反数,纵坐标为0;当脚码是4、8、12…时,横坐标是2,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2019÷4=504……3,∴点A2019在x轴负半轴上,横坐标是﹣(2019﹣3)÷2=﹣1008,纵坐标是0,∴A2019的坐标为(﹣1008,0).故答案为:(﹣1008,0).【点评】本题是对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的考查,找出“当脚码是1、5、19…时,横坐标是脚码加3和的一半,纵坐标为0;当脚码是2、6、10…时,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的相反数;当脚码是3、7、11…时,横坐标是脚码减3差的一半的相反数,纵坐标为0;当脚码是4、8、12…时,横坐标是2,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这一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边OA,OC分别在x轴,y 轴上,如果以对角线OB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OBB1C1,再以对角线OB1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OB1B2C2,照此规律作下去,则点B2019的坐标为(0,﹣21010).【分析】首先求出B1、B2、B3、B4、B5、B6、B7、B8、B9的坐标,找出这些坐标的之间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计算出点B2019的坐标.【解答】解:∵正方形OABC边长为1,∴OB=,∵正方形OBB1C1是正方形OABC的对角线OB为边,∴OB1=2,∴B1点坐标为(2,0),同理可知OB2=2,B2点坐标为(2,﹣2),同理可知OB3=4,B3点坐标为(0,﹣4),B4点坐标为(﹣4,﹣4),B5点坐标为(﹣8,0),B6(﹣8,8),B7(0,16)B8(16,16),B9(32,0),由规律可以发现,每经过8次作图后,点的坐标符号与第一次坐标符号相同,每次正方形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倍,∵2019÷8=252…3,∴B2019的横坐标,与点B3的相同为0,横纵坐标都是负值,∴B2013的坐标为(0,﹣21010).故答案为:(0,﹣210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点坐标的规律发现每经过8次作图后,点的坐标符号与第一次坐标符号相同,每次正方形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倍,此题难度较大.13.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顶点B与原点O重合,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过点B作BA1⊥AC于点A1,过点作A1B1∥OA,交OC于点B1;过点B1作B1A2⊥AC于点A2,过点A2作A2B2∥OA,交OC于点B2;…,按着这个规律进行下去,点A n的坐标是(,).【分析】根据△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AC=BC=1,∠ABC=∠A=∠ACB=60°,解直角三角形得到A(,),C(1,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A1=A1C,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到A1(,),推出△A1B1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2是A1C的中点,求得A2(,),推出A n(,),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1,∠ABC=∠A=∠ACB=60°,∴A(,),C(1,0),∵BA1⊥AC,∴AA1=A1C,∴A1(,),∵A1B1∥OA,∴∠A1B1C=∠ABC=60°,∴△A1B1C是等边三角形,∴A2是A1C的中点,∴A2(,),同理A3(,),…∴A 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能根据求出的数据得出规律,题目比较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14.如图,直线l1经过点A(3,),过点A且垂直于l1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B,与直线l2交于点C,且∠BOC=30°,则BC的长等于4.【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可以求得∠AOB和OA的长度,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可以求得AC和AB的长,从而可以求得BC的长.【解答】解:∵点A(3,),∴tan∠AOB=,OA=,∴∠AOB=30°,∵AC⊥OA于点A,∠BOC=30°,∴∠OAC=90°,∠AOC=60°,∴tan∠AOB=,tan∠AOC=,即tan30°=,tan60°=,解得,AB=2,AC=6,∴BC=AC﹣AB=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1的直角边OA在x轴上,点A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1为直角顶点,0A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再以点A2为直角顶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依此规律,则点A2019的坐标是(﹣21009,21009).【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部分点A n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可得出变化规律“点A8n+3的坐标为(﹣24n+1,24n+1)(n为自然数)”,结合2019=252×8+3即可得出点A2019的坐标.【解答】解: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1(1,1),A2(0,2),A3(﹣2,2),A4(0,﹣4),A5(﹣4,﹣4),A6(0,﹣8),A7(8,﹣8),A8(16,0),A9(16,16),A10(0,32),A11(﹣32,32),…,∴点A8n+3的坐标为(﹣24n+1,24n+1)(n为自然数).∵2019=252×8+3,∴点A2019的坐标为(﹣24×252+1,24×252+1),即(﹣21009,21009),故答案为:(﹣21009,21009).【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规律型: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点A8n+3的坐标为(﹣24n+1,24n+1)(n为自然数)”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A、B、N依次在x轴上,点M、A的坐标分别是(1,0)、(2,0).以点A为圆心,AM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为圆心,B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测得∠MAC=120°,∠CBN=150°.则点N的坐标是(4+,0).【分析】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解答】解:∵MAC=120°,∴∠CAB=60°,∵∠CBN=150°,∴∠ABC=30°,∴∠C=90°,∵MA=AC=2﹣1=1,∴AB=2AC=2,∴BC=,∴ON=1+1+2+=4+,∴点N的坐标为(4+,0),故答案为:(4+,0),【点评】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关键是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坐标特点解答.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一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9的坐标是(673,0).【分析】由P3、P6、P9 可得规律:当下标为3的整数倍时,横坐标为,纵坐标为0,据此可解.【解答】解:由P3、P6、P9 可得规律:当下标为3的整数倍时,横坐标为,纵坐标为0,∵2019÷3=673,∴P2019 (673,0)则点P2019的坐标是(673,0).故答案为(673,0).【点评】本题属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点的规律问题,找到某种循环规律之后,可以得解.本题难度中等偏上.18.如图,点P是第一象限内一点,OP=4,经过点P的直线l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点B,若OP平分∠AOB,则=.【分析】过点P作PD⊥向x轴于D,PE⊥y轴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求出PD和PE,再根据三角形OAB的面积=三角形OAP 的面积+三角形OPB的面积,此题便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D⊥向x轴于D,PE⊥y轴于E,则∠PEO=∠PDO=90°∵若OP平分∠AOB∴PD=PE,∵∠AOB=90°,∴∠PEO=∠PDO=∠AOB=90°,∴四边形EPDO是矩形,又PD=PE∴矩形EPDO为正方形,∵OP=4,∴PD=PE=,∵三角形OAB的面积=三角形OAP的面积+三角形OPB的面积,∴,∴,。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有答案解析)(2)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有答案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d81e1058cc22bcd127ff0cce.png)
一、选择题1.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1,5A -,()3,2B ,()0,1C ,将ABC 平移得到A B C ''',点A 、B 、C 分别对应A '、B '、C ',若点()1,4A ',则点'C 的坐标( )A .()2,0-B .()2,2-C .()2,0D .()5,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Q 的坐标是()35,1m m -+.若点Q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 ) A .3 B .1C .1或3D .2或33.已知点 M 到x 轴的距离为 3,到y 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内,则点M 的坐标为( ) A .(-2,3)B .(2,-3)C .(3,2)D .不能确定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程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A 1,第二次移动到点A 2,第n 次移动到点A n ,则点A 2020的坐标是( )A .(1010,0)B .(1010,1)C .(1009,0)D .(1009,1)5.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内及x 轴,y 轴上运动,第一分钟内从原点运动到(1,0),第二分钟从(1,0)运动到(1,1),而后它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的与x 轴,y 轴平行的方向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长度单位,那么,第2017分钟时,这个粒子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7,44)B .(8,45)C .(45,8)D .(44,7) 6.点A (n+2,1﹣n )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7.点(,)M x y 在第二象限,且230,40x y -=-=,则点M 的坐标是( ) A .(3,2)-B .(3,2)-C .(2,3)-D .(2,3)-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C(4,7),点B(-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 ) A .(-1,-4)B .(1,-4)C .(1,2)D .(-1,2)9.如图,在坐标平面内,依次作点()3,1P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1P ,1P 关于x 轴对称点2P ,2P 关于y 轴对称点3P ,3P 关于直线y x =对称点4P ,4P 关于x 轴对称点5P ,5P 关于y 轴对称点6P ,…,按照上述变换规律继续作下去,则点2019P 的坐标为( )A .()1,3-B .()1,3C .()3,1-D .()1,3-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12OA A 的一条边2OA 在x 的正半轴上,O 为坐标原点;将12OA A △沿x 轴正方向依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次得345A A A △,678A A A ……则顶点2019A 的坐标是( )A .()2690,0B .()2692,0C .()2694,0D .无法确定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019,2018)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则第2016个点的横坐标为( )A .44B .45C .46D .47二、填空题13.下列四个命题中: ①对顶角相等;②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也相等; ④当0m ≠时,点()2,P m m -在第四象限内. 其中真命题有________(填序号).14.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 处出发去看望B .C .D 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 到B 记为:(1,4)A B →++,从B 到A 记为:(1,4)B A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 C →(______,______),B C →(______,______),C →______(1+,______);(2)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 .N ,且M A →(3,4)a b --,M N →(5,2)a b --,则N A →应记为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1, 2)M m m -+与点(23, 2)N m m ++之间的距离是5,则m =______.16.写一个第三象限的点坐标,这个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 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 坐标是(a ,b ),经过第1次变换后所得的1A 坐标是(),-a b ,则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的点2020A 坐标是_____.18.已知两点A(-2,m),B(n ,-4),若AB//y 轴,且AB=5,则m=_______;n=________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x y 的坐标满足方程34x y -=, (1)当点A 到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时,点A 坐标为__________.(2)当点A 在x 轴上方时,点A 横坐标x 满足条件____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1,0A ,点A 第一次跳动至点()11,1A -,第二次点1A 向右跳到()22,1A ,第三次点2A 跳到()32,2A -,第四次点3A 向右跳动至点()43,2A ,…,依此规律跳动下去,则点2019A 与点2020A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阅读以下材料,并解决问题:小明遇到一个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4A ,()5,2B ,求OAB 的面积.小明用割补法解决了此问题,如图,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过点B 作BN x ⊥轴于点N ,则OAB OAM OBN AMNB S S S S =+-△△△梯形 ()()111142451529222=⨯⨯+⨯+--⨯⨯= 解决问题后小明又思考,如果将问题一般化,是否会有好的结论,于是它首先研究了点A ,B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种情形:如图,点()11,A x y ,()22,B x y ,其中12x x <,12y y >(1)请你帮助小明求出这种情形下OAB 的面积.(用含1x ,2x ,1y ,2y 的式子表示)(2)小明继续研究发现,只要将(1)中求得的式子再取绝对值就可以得到第一象限内任意两点A ,B (点O ,A ,B 不共线)与坐标原点O 构成的三角形OAB 的面积公式,请利用此公式解决问题:已知点(),2A a a +,(),B b b 在第一象限内,探究是否存在点B ,使得对于任意的0a >,都有3OABS=?若存在,求出点B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 a b ,线段BA x ⊥轴于A 点,线段BC y ⊥轴于C 点,且2(2)a b -++ |22|0a b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若点D 是AB 的中点,点E 是OD 的中点,求AEC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若点()2,P a ,且AEP AEC S S =△△,求点P 的坐标.23.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顶点C 的坐标为()1m ,.90C ∠=︒,//BC x 轴,直线//l y 轴,,BC a AC b ==,ABC 与111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222A B C △与111A B C △关于y 轴对称,333A B C △与222A B C △关于x 轴对称.(1)问ABC 与222A B C △通过平移能重合吗?若不能说明其理由,若能请你说出一个平移方案(平移的单位数用m 、a 表示):(2)试写出点33A B 、坐标(注:结果可用含a 、b 、m 的代数式表示).24.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 处出发去看望B 、C 、D 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 到B 记为:(1,4)A B →++,从B 到A 记为:(1,4)B A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1)A C →(________,________),B C →(________,________),C D →(________,________);(2)若这只甲虫从A 处去甲虫P 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 的位置.25.请在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学校的坐标是()2,5,并写出儿童公园,医院,水果店,宠物店,汽车站的坐标.26.已知()4,0A ,点B 在x 轴上,且5AB =. (1)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若点C 在y 轴上,且10ABC S =△,求点C 的坐标. (3)若点()3,2D a a -+,且15ABDS=,求点D 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根据点A 的平移规律,求出点'C 的坐标即可. 【详解】∵()15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14A ,, ∴()01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20C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的平移规律: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上加下减,熟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根据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3m-5=m+1或3m-5=-(m+1),解出m的值.【详解】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m-5=m+1或3m-5=-(m+1),解得:m=3或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3.B解析:B【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第四象限(+,-),可得答案.【详解】解: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内,则点M的坐标为(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A解析:A【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0的坐标.【详解】A1(0,1),A2(1,1),A3(1,0),A4(2,0),A5(2,1),A6(3,1),…,2020÷4=505,所以A2020的坐标为(505×2,0),则A2020的坐标是(1010,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规律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象,得到点的变化规律,难度一般.5.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写出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整数点的坐标及对应的运动分钟数,通过分析发现,点(n,n),运动时间n(n+1)分钟,n为奇数,运动方向向左,n为偶数,运动方向向下,找到规律后,将2017写成44×45+37,可以看做点(44,44)向下运动37个单位长度,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已知图形分析:坐标(1,1),2分钟,2=1×2,运动方向向左,坐标(2,2),6分钟,6=2×3,运动方向向下,坐标(3,3),12分钟,12=3×4,运动方向向左,坐标(4,4),20分钟,20=4×5,运动方向向下,由此发现规律,当点坐标(n,n),运动时间n(n+1)分钟,n为奇数,运动方向向左,n为偶数,运动方向向下,∵2017=44×45+37,∴可以看做点(44,44)向下运动37个单位长度,∴2017分钟后这个粒子所处的位置(坐标)是(44,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变化,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特殊点与变化序号之间的关系.6.C解析:C【分析】确定出n+2为负数时,1-n一定是正数,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当n+2<0时,n<﹣2,所以,1﹣n>0,即点A的横坐标是负数时,纵坐标一定是正数,所以,点A不可能在第三象限,有可能在第二象限;当n+2>0时,n>﹣2,所以,1﹣n有可能大于0也有可能小于0,即点A的横坐标是正数时,纵坐标是正数或负数,所以,点A可能在第一象限,也可能在第四象限;综上所述:点A不可能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7.A解析:A 【分析】先解绝对值方程和平方根确定x 、y 的值,然后根据第二象限坐标特点确定M 的坐标即可. 【详解】解:∵230,40x y -=-= ∴x=±3,y=±2∵点(,)M x y 在第二象限 ∴x <0,y >0 ∴x=-3,y=2∴M 点坐标为(-3.2). 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方程和平方根以及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特征,掌握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C解析:C 【分析】由于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而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比较它们的坐标发现横坐标增加5,纵坐标增加3,利用此规律即可求出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 【详解】∵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 而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由A 平移到C 点的横坐标增加5,纵坐标增加3,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4+5,-1+3),即(1,2).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A解析:A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分别求出P 1, P 2,P 3,P4,P 5,P 6的坐标,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P (-3,1),∴点P 关于直线y=x 的对称点P 1(1,-3),P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2(1,3), P 2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3(-1,3), P 3关于直线y=x 的对称点P 4(3,-1), P 4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5(3,1), P 5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6(-3,1), ∴6个点后循环一次,∵当n=2019时, 2019÷6=336…3, ∴2019P 的坐标与P 3(-1,3)的坐标相同,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的对称变化,根据各点坐标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B解析:B 【分析】由题意易得121223341....2n n OA OA A A A A A A A A +=======,则根据平移方式可得每三个连续的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故可得2019A 所在位置,然后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及图像得:121223341....2n n OA OA A A A A A A A A +=======, 将12OA A △沿x 轴正方向依次向右移动2个单位,依次得345A A A △,678A A A ……,∴每三个连续的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 ∴20193673÷=, ∴2019A 在x 轴上,()()()3694,0,8,0,12,0....A A A∴2019A 的横坐标为:6734=2692⨯, ∴()20192692,0A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规律,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的坐标规律,然后进行求解即可.11.B解析:B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据此可以作出判断. 【详解】解:∵﹣2019<0,2018>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019,2018)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征,要熟练掌握.12.B解析:B【详解】解:根据图形,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例如: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1,共有1个,1=1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2时,共有4个,4=2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3时,共有9个,9=3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4时,共有16个,16=4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n时,共有n2个,∵452=2025,45是奇数,∴第2025个点是(45,0),第2016个点是(45,9),所以,第2016个点的横坐标为45.故选:B.二、填空题13.①【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实数的平方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故①是真命题;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故②是假命题;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解析:①【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实数的平方、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故①是真命题;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故②是假命题;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③是假命题;④当m≠0时,点P(m2,﹣m)在第四象限内或第一象限内,故④是假命题;故答案为:①.【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4.【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分别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从而得到点向右走个格点向上走个格点到点反过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 解析:3+ 4+ 2+ 0 D 2- ()2,2--【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分别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5(3)2a a ---=,2(4)2b b ---=,从而得到点A 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 ,反过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A C →记为()3,4++,B C →记为()2,0+,C D →记为()1,2+-;(2)∵()3,4→--M A a b ,()5,2→--M N a b∴5(3)2a a ---=,2(4)2b b ---=∴点A 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N A →应记为()2,2--.故答案是:(1)3+,4+,2+,0,D ,2-;(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时,如何用坐标表示.15.1或【分析】根据纵坐标相同的点平行于x 轴再分点N 在点M 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详解】∵∴M 与N 两点连线与x 轴平行∴即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是基础题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解析:1或73-【分析】根据纵坐标相同的点平行于x 轴,再分点N 在点M 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详解】∵2M N y m y =+=,∴M 与N 两点连线与x 轴平行,∴|23(1)|5MN m m =+--=,即|32|5m +=,325m +=±,解得:11m =,273m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是基础题,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16.(−1−1)(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在第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只要根据特点写出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的一组数即可如( 解析:(−1,−1)(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在第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只要根据特点写出横纵坐标相等,并且都为负数的一组数即可,如(−1,−1). 故答案为:(−1,−1)(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且都为负数.17.(ab )【分析】利用已知得出图形的变换规律进而得出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A 点坐标与第4次变换后的坐标相同求出即可【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 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对应图形4次循解析:(a ,b ).【分析】利用已知得出图形的变换规律,进而得出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A 点坐标与第4次变换后的坐标相同求出即可.【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 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对应图形4次循环一周,∵2020÷4=505,∴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A 点坐标与第4次变换后的坐标相同,故其坐标为:(a ,b ).故答案为:(a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坐标轴以及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点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18.或-2【分析】根据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同求出n 的值然后根据直线的定义求出m 的值【详解】∵A (-2m )B (n-4)AB ∥y 轴且AB=5∴∴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解析:9-或1 -2【分析】根据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同求出n 的值,然后根据直线的定义求出m 的值.【详解】∵A (-2,m ),B (n ,-4),AB ∥y 轴,且AB=5,∴2n =-,()45m --=,∴9m =-或1,故答案为:9-或1;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主要利用了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横坐标相同的性质.19.或【分析】(1)分和两种情况分别代入方程求解即可得;(2)先求出再根据x 轴上方的点的纵坐标大于0建立不等式求解即可得【详解】(1)由题意得:或①当时代入方程得:解得则因此点A 的坐标为②当时代入方程得 解析:(2,2)A 或(1,1)A - 43x >【分析】(1)分x y =和x y =-两种情况,分别代入方程求解即可得;(2)先求出34y x =-,再根据x 轴上方的点的纵坐标大于0建立不等式,求解即可得.【详解】(1)由题意得:x y =或x y =-①当x y =时代入方程得:34y y -=,解得2y =则2x =因此,点A 的坐标为(2,2)A②当x y =-时代入方程得:34y y --=,解得1y =-则1x =因此,点A 的坐标为(1,1)A -综上,点A 的坐标为(2,2)A 或(1,1)A -故答案为:(2,2)A 或(1,1)A -;(2)方程34x y -=可变形为34y x =-当点A 在x 轴上方时,点A 的纵坐标一定大于0,即0y >则340x -> 解得43x > 故答案为:43x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等知识点,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的特征是解题关键.20.2021【分析】根据跳动的规律第偶数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数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下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分别求出点和点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二次跳动至 解析:2021【分析】根据跳动的规律,第偶数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数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下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分别求出点2019A 和点2020A 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二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2,1)第四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3,2),第六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4,3)第八次跳动至点的坐标为(5,4),第2n 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n n +,则第2020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011,1010),第2019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010,1010)-∵点2019A 和点2020A 的纵坐标相同,∴点2019A 和点2020A 之间的距离=1011(1010)2021--=故答案为:20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变换问题,结合图形得到偶数次数跳动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换情况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211212AOB S x y x y =-△;(2)存在,()3,3B . 【分析】(1)把点的坐标转化成对应线段的长,按照图形面积的分割方式,代入化简即可;(2)把坐标代入(1)中的结论中,计算,是否存在b 值,存在,说明有这样的点B ,反之,没有.【详解】(1)如图,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过点B 作BN x ⊥轴于点N ,则OAB OAM OBN AMNB S S S S =+-△△△梯形()()11122122111222x y y y x x x y =+⨯+-- 111211221222111111222222x y y x x y x y x y x y =+-+-- 12121122y x x y =-.(2)根据(1)的结论,得 ()1232b a ab +-=, 即3b =,点B 在第一象限, 3b ∴=,故存在这样的点B ,且为()3,3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图形面积的计算,通过分解坐标,把点的坐标转化为对应线段的长,适当分割图形是计算面积的关键.22.(1)B 点坐标为(4,6),A 点坐标为(4,0),C 点坐标为(0,6);(2)3;(3)点P 的坐标为(2,32-)或(2,92).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a-b+2=0,2a-b-2=0,解得a=4,b=6,则B 点坐标为(4,6),由于线段BA ⊥x 轴于A 点,线段BC ⊥y 轴于C 点,易得A 点坐标为(4,0),C 点坐标为(0,6);(2)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得到点D 的坐标为(4,3),点E 的坐标为(2,32),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AEC AOC AOE COE S S S S =--△△△△进行计算;(3)由于点P (2,a ),点E 的坐标为(2,32),,则32PE a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2(2)|22|0a b a b -++--=, ∴20a b -+=,220a b --=,∴4a =,6b =,∴B 点坐标为 (4,6),∵线段BA x ⊥轴于A 点,线段BC y ⊥轴于C 点,∴A 点坐标为(4,0),C 点坐标为(0,6);(2)∵点D 是AB 的中点,∴点D 的坐标为(4,3),∵点E 是OD 的中点,∴点E 的坐标为(2,32), ∴AEC AOC AOE COE S S S S =--△△△△1131644622222=⨯⨯-⨯⨯-⨯⨯ 3=.(3)∵点P 的坐标为(2,a ),点E 的坐标为(2,32), ∴32PE a =-, ∵AEP AEC S S =△△, ∴132322a ⨯⨯-=, ∴32a =-或92, ∴点P 的坐标为(2,32-)或(2,92).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偶次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质、矩形的性质等知识.记住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3.(1)能,ABC 向左平移2(m -a )个单位;(2)A 3(﹣m +2a ,﹣1﹣b ),B 3(﹣m +a ,﹣1)【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判断能否通过平移使ABC 与222A B C △重合,根据直角坐标系和三角形的边长判断平移的单位;(2)根据平移的特点并结合直角坐标系即可确定点33A B 、坐标.【详解】(1)由图可知能通过平移使ABC 与222A B C △重合,∵点C (m ,1),BC =a又ABC 与111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点C 1(m -2a ,1)∵222A B C △与111A B C △关于y 轴对称,∴点C 2(﹣m +2a ,1)∴平移单位:m -(﹣m +2a )=2(m -a )个单位使ABC 与222A B C △重合, (2)∵点C (m ,1),BC =a ,AC =b∴点A (m ,1+b ),点B (m -a ,1)又ABC 与111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点A 1(m -2a ,1+b ),B 1(m -a ,1)∵222A B C △与111A B C △关于y 轴对称,∴点A 2(﹣m +2a ,1+b ),B 2(﹣m +a ,1)∵333A B C △与222A B C △关于x 轴对称∴点A 3(﹣m +2a ,﹣1﹣b ),B 3(﹣m +a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平面图形的平移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平面图形的平移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4.(1)+3,+4;+2,0;+1,-2;(2)见解析【分析】(1)根据规定及实例可知A→C 记为(+3,+4),B→C 记为(+2,0),C→D 记为(+1,-2);(2)按题目所示平移规律分别向右向上平移2个格点,再向右平移2个格点,向下平移1个格点;向左平移2个格点,向上平移3个格点;向左平移1个向下平移两个格点即可得到点P 的坐标,在图中标出即可.【详解】(1)∵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A→C 记为(+3,+4);B→C 记为(+2,0);C→D 记为(+1,-2);故答案为:+3,+4;+2,0;+1,-2;(2)P 点位置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有序实数对表示路线.读懂题目信息,正确理解行走路线的记录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5.儿童公园(-2,-1),医院(2,-1),水果店(0,3),宠物店(0,-2),汽车站(3,1).【分析】直接利用学校的坐标是()2,5,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儿童公园(-2,-1),医院(2,-1),水果店(0,3),宠物店(0,-2),汽车站(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6.(1)()1,0B -或()9,0;(2)()0,4C或()0,4-;(3)()1,6D 或()11,6D -- 【分析】(1)由题意知A 和B 都在x 轴上,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得B 的坐标;(2)设点C 的坐标为()0,C y ,则1102ABC S AB y =⋅⋅=△,求解即可; (3)由题意可得15122ABD A S B a =⋅⋅=+△,求出a 的值代入即可. 【详解】解:(1)∵()4,0A ,点B 在x 轴上,且5AB =,∴()1,0B -或()9,0;(2)设()0,C y ,则1102ABC S AB y =⋅⋅=△, 解得4y =±,∴点C 的坐标为()0,4C 或()0,4-;(3)根据题意可得15122ABD A S B a =⋅⋅=+△, 解得4a =或8a =-, ∴点D 的坐标为()1,6D 或()11,6D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精品解析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
![精品解析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1bbd8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b.png)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训练(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若点P (2,b )在第四象限内,则点Q (b ,-2)所在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 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 .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 1,第2次移动到A 2,…第n 次移动到A n .则△OA 6A 2018的面积是( )A .5052mB .504.52mC .5042mD .5032m3、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D .东经118︒,北纬40︒4、若点(),5A a a +在x 轴上,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B .C .0D .5-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四边形ABCD 平移得到四边形A 1B 1C 1D 1,点E ,E 1分别是两个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已知E (3,2),E 1(﹣4,5),C (4,0),则点C 1的坐标为( )A .(﹣3,3)B .(1,7)C .(﹣4,2)D .(﹣4,1)6、已知A (3,﹣2),B (1,0),把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其中点A 、B 分别对应点C 、D ,若C (5,x ),D (y ,0),则x +y 的值是( )A .﹣1B .0C .1D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李明做走棋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原点出发,第1步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第2步向右走2个单位长度,第3步向上走1个单位长度,第4步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依此类推,第n 步的走法是:当n 能被3整除时,则向上走1个单位长度;当n 被3除,余数是1时,则向右走1个单位长度;当n 被3除,余数是2时,则向右走2个单位长度.当走完第12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A .(9,3)B .(9,4)C .(12,3)D .(12,4)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3),B (2,1),经过点A 的直线l ∥x 轴,C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线段BC 的长度最短时,点C 的坐标为( )A .(0,1)B .(2,0)C .(2,﹣1)D .(2,3)9、如果点P (2,y )在第四象限,则y 的取值范围是( )A .y <0B .y >0C .y ≤0D .y ≥010、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则下面四个结论:①点A 在第四象限;②点B 在第一象限;③线段AB 平行于y 轴:④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4.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D 的坐标分别为(﹣2,1)和(3,1),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2、已知点(210,39)P m m --在第二象限,且离x 轴的距离为3,则|3||5|m m ++-=____.3、线段AB =5,AB 平行于x 轴,A 在B 左边,若A 点坐标为(-1,3),则B 点坐标为_____.4、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5,3),(6,3)(7,3)(4,1)(4,4)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中文为______.5、若点(4,1)P m m +-在y 轴上,则m =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0,﹣2),B (1,2),C (5,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 ;(2)若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BCD 的面积为_____.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2),C(-1,1)(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请完成以下画图并填空.(1)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1,B1,C1);(2)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2,B2,C2);(3)△ABC的面积为.(直接填结果)3、法定节日的确定为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用坐标来表示这些节日:元旦用A(1,1)表示(即1月1日),清明节用B(4,4)表示(即4月4日),端午节用C(5,5)表示(即5月初5).(1)用坐标表示出:中秋节D,国庆节E;(2)依次连接C-D-E-C,在坐标系中画出;(3)将(2)中图像向左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图像.4、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A(﹣3,2),B(﹣1,3),C(﹣2,1).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1)根据要求在网格中画出相应图形;(2)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三点A,B,C的“矩面积”记为S,定义如下:A,B,C中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a称为“水平底”,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值h称为“铅垂高”,“水平底”与“铅垂高”的乘积即为点A,B,C的“矩面积”,即S=ah.例如:点A(1,2),B(﹣3,1),C(2,﹣2),它们的“水平底”为5,“铅垂高”为4,“矩面积”S=5×4=20.解决以下问题:(1)已知点A(2,1),B(﹣2,3),C(0,5),求A,B,C的“矩面积”;(2)已知点A(2,1),B(﹣2,3),C(0,t),且A,B,C的“矩面积”为12;,求t的值;(3)已知点A(2,1),B(﹣2,3),C(t,t+1),若t<0,且A,B,且A,B,C的“矩面积”为25,求t的值.---------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点P(2,b)在第四象限内,确定b的符号,即可求解.【详解】解:点P(2,b)在第四象限内,∴0b ,所以,点Q(b,-2)所在象限是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在各象限的符号特征.2、D【分析】由题意可得规律42n OA n =知20162017110092=+=,据此得出62018100931006A A =-=,然后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42n OA n =,∵20184504......2÷=, ∴20172016110092OA =+=, ∴62018100931006A A =-=,则△OA 6A 2018=1100615032⨯⨯=2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时对应长度即为下标的一半,据此可得.3、D【分析】根据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红星电影院2排,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B 、北京市四环路,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C 、北偏东30,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D 、东经118︒,北纬40︒,很明确能确定具体位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4、A【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求出a,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点A(a,a+5)在x轴上,∴a+5=0,解得a=-5,所以,点A的坐标为(-5,0),所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由E(3,2),E1(﹣4,5),确定平移方式,再根据平移方式可得点C1的坐标,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E(3,2),E1(﹣4,5),且它们是对应点,E∴向左边平移了7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C(4,0),∴点C 1的坐标为47,03,即13,3.C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由坐标变化确定平移方式,再利用平移方式确定对应点的坐标,掌握“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由对应点坐标确定平移方向,再由平移得出x,y的值,即可计算x+y.【详解】∵A(3,﹣2),B(1,0)平移后的对应点C(5,x),D(y,0),∴平移方法为向右平移2个单位,∴x=﹣2,y=3,∴x+y=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的平移,掌握点坐标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点坐标平移: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下减上加.7、D【分析】设走完第n步,棋子的坐标用A n来表示.列出部分A点坐标,发现规律“A3n(3n,n),A3n+1(3n+1,n),A3n+2(3n+3,n)”,根据该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走完第n步,棋子的坐标用A n来表示.观察,发现规律:A0(0,0),A1(1,0),A2(3,0),A3(3,1),A4(4,1),A5(6,1),A6(6,2),…,∴A3n(3n,n),A3n+1(3n+1,n),A3n+2(3n+3,n).∵12=4×3,∴A12(12,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规律“A3n(3n,n),A3n+1(3n+1,n),A3n+2(3n+3,n)”.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棋子的运动情况,罗列出部分A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发现规律是关键.8、D【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BC⊥l,即BC⊥x轴,由已知即可求解.【详解】解:∵点A(0,3),经过点A的直线l∥x轴,C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点C的纵坐标是3,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C⊥l时,线段BC的长度最短,此时, BC⊥x轴,∵B(2,1),∴点C的横坐标是2,∴点C坐标为(2,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垂线段最短,熟知图形与坐标的关系,掌握垂线段最短是解答的关键.9、A【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即可.【详解】解:∵点P(2,y)在第四象限,∴y<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四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本题的关键.10、C【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特征,结合A、B两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①点A在第二象限;②点B在第一象限;③线段AB平行于x轴;④点A、B之间的距离为4,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特征.二、填空题1、(3,6)【解析】【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求得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点D的坐标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详解】解:∵点A、D的坐标分别为(﹣2,1)和(3,1),∴AD=3-(-2)=5,∴CD= AD=5,∵点D 的坐标为(3,1),∴点C 的坐标为(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当两个点的纵坐标相等时,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横坐标的差.2、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393m -=,求出m 的值,代入|3||5|m m ++-计算即可.【详解】 解:点(210,39)P m m --在第二象限,且离x 轴的距离为3,393m ∴-=,解得4m =,|3||5|m m ∴++-71=+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绝对值的意义,跟具体题意求出m 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3、(4,3)【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求出点B的纵坐标,进而依据A在B左边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详解】解:∵AB∥x轴,A点坐标为(-1,3),∴点B的纵坐标为3,当A在B左边时,∵AB=5,∴点B的横坐标为-1+5=4,此时点B(4,3).故答案为:(4,3).【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4、学习【解析】【分析】根据每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其对应的位置,最后写出答案.【详解】解:有序数对(5,3),(6,3)(7,3)(4,1)(4,4)对应的字母分别为S、T、U、D、Y,组成的英文单词为study,中文为学习,故答案为:学习.【点睛】此题考查了有序数对,正确理解有序数对的定义,确定各数对对应的字母是解题的关键.5、-4【解析】【分析】在y 轴上点的坐标,横坐标为0,可知40m +=,进而得到m 的值.【详解】解:(4,1)P m m +-在y 轴上40m ∴+=4m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察了坐标轴上点坐标的特征.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y 轴上点坐标的形式.在y 轴上点的坐标,横坐标为0;在x 轴上点的坐标,纵坐标为0.三、解答题1、(1)见解析;(2)(5,1)-,4【解析】【分析】(1)直接将点标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接ABC 即可;(2)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点D 的坐标,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求出BCD 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所示,ABC 为所求,(2)∵C (5,1),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点C 的坐标为(5,1)-, ∴BCD 的面积为()1114=4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是关键.2、 (1)见详解;(2)见详解;(3)4【解析】【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可作出图形,求出对应点坐标;(2)根据旋转作图的方法即可.(3)利用三角形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 △A 1B 1C 1为所求;(2)如图所示, △A 2B 2C 2为所求;(3)S △ABC =3×3-12×2×2-12×1×3-12×1×3=9-2-1.5-1.5=4【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3、(1)(8,15),(10,1);(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节日利用坐标所表示的性质得出即可;(2)根据题意画图即可;(3)根据题意画出平移后的图象即可.【详解】解:(1)∵元旦用(1,1)A 表示(即1月1日),清明节用(4,4)B 表示(即4月4日),端午节用(5,5)C 表示(即5月初5),∴用坐标表示出中秋节(8,15)D ,国庆节(10,1)E ,故答案为:(8,15);(10,1);(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网格作图、平移等知识,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1)见解析;(2)(1,1)A '-,(3,0)'B ,(2,2)C '-【解析】【分析】(1)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分别作出A ,B ,C 的对应点A ',B ′,C '即可.(2)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A ',B ′,C '的坐标.【详解】解:(1)如图,△A B C '''即为所求,(2)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1,1)A '-,(3,0)'B ,(2,2)C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1)S =16;(2)t =4 或t =0;(3) 3.t =-【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4a =,然后求出h ,即可得出t 的值;(3)根据“矩面积”的范围,用“矩面积”为25,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由题意:a =4,h =4,∴S =4×4=16;(2)由题意:a =4,S =12,∴4h =12,解得:h =3,∴t -1=3 或3-t =3,解得:t=4 或t=0;(3)①当20t-<<时,a=4,h=3-(t+1)=2-t,∴4(2-t)=25,解得:174t∴=-(舍去)②当20t-<<时,a=2-t,h=3-(t+1)=2-t,∴2(2)25t-=,解得:∴t=7(舍去)或t=-3,综上,t=-3.【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矩面积”,理解“水平底”与“铅垂高”以及“矩面积”,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f903d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b.png)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第2排 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 D.东经118°,北纬40°2.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 ).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C.(3,-2)与(-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3.点P(3,﹣1)在第()象限.A.一 B.二 C.三 D.四a a>,那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案上各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加正数(1)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A.形状不变,大小扩大到原来的a倍; B.图案向右平移了a个单位;C .图案向上平移了a 个单位;D .图案向右平移了a 个单位,并且向上平移了a 个单位.5.雷达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测量目标的两个信息——距离和角度,目标的表示方法为(m ,α),其中,m 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如图,雷达探测器显示在点A ,B ,C 处有目标出现,其中,目标A 的位置表示为A (5,30°),用这种方法表示目标B 的位置,正确的是( ).A .(﹣4,150°) B .(4,150°)C .(﹣2,150°) D .(2,150°)6.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有序数对(m ,n )中的整数m ,n 满足m -n =-6,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A .5个B .6个C .7个D .无数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七(2)班教室里的座位共有7排8列,其中小明的座位在第3排第7列,简记为(3,7),小华坐在第5排第2列,则小华的座位可记作__________. 8.如果点P (x -4,y +1)是坐标原点,则2xy =_________9.若点P (x ,y )在第三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 点坐标为(﹣3,3), B 点坐标为(2,0),则△ABO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1.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M (b -a ,a -b ) 在第________象限.(第5题)(第10题)12.线段AB与线段CD平行且相等,若端点坐标为A(1,3),B(2,7),C(2,-4),则另一个端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m2(mM+,3-(1)若点M在y轴上,求M的坐标.(2)若点M在x轴上,求M的坐标.14.已知△ABC中,点A(1,-2),B(3,-2),C(2,0),D(4,1),E(2,4),F(0,1).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各点并按A—B—C—D—E—F—C—A顺次连接.(第14题)15.如图,如果“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1)画出直角坐标系.(2)“炮”现在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 _. (3)下一步如果走“相”则走完后其坐标是___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单位长度为1的方格中有三角形ABC.(1)请画出三角形ABC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所得的三角形A′B′C′;(2)请以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点B,点B’的坐标:B(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17.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于直角坐标系内,∠ABO=90°,∠AOB=45°,若A点坐标为(8-6x,3x+1),求B点的坐标. (第15题)(第16题)(第17题)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0+b2a,点C的坐标为(0,3).4-=+(1)求A,B的坐标(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第18题)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为(a+3,a﹣3).(1)当a=﹣1时,点M在坐标系的第______象限;(直接填写答案)(2)无论a为何值,点M一定不在第______象限;(直接填写答案)(3)将点M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点N,当点N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时,求a的值.20.已知坐标平面内的三个点A(1,3),B(3,1),O(0,0),求△ABO的面积.(第20题)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如图,长方形ABCD 的各边与坐标轴都平行,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 (-1,1),(2,-3).(1)求点B 的坐标是_____.点D 的坐标是_____.(2)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长方形的边AB ,BC 运动至点C 停止,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运动时间为t s . ①当t =1 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 ②当t =4.5 时,点P 的坐标是_____. ③当t =4.5 时,求三角形PDC 的面积.22.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 1P 2=212212)()(y y x x -+-,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 2-x 1|或|y 2-y 1|. (1)已知P (-3,4)试求线段OP ;(第21题)(2)已知M、N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M的纵坐标为5,点N的纵坐标为-1,试求M、N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A(3,2),点B在x轴上,若AB=5,求点B 的坐标.六,解答题(12分)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 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点C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 A,PB,使△P AB的面积与四边形ABD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Q从点C出发,沿“CD→DB”移动.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回答下列问题:①当t= 秒时,∠QOB=∠CAB;②当t= 秒时,∠QBA=∠CAB;(第23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D. 2.C 3.D 4.D. 5.B. 6.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5,2) 8.-8 9.(-2,-3)10.3 11.二 12.(3,0)或(1,-8)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解:(1)∵点M在y轴上∴2m-3=0解得:m=1.5 则m+1=2.5∴M的坐标为(0,2.5)(2)∵点M在x轴上∴m+1=0解得:m=-1 则2m-3=-5∴M的坐标为(-5,0)14.解:如图15.解:(1)如图所示(2) (-4,1) (3)(-1,0)或(3,0)16.解:(1)如图所示(2)B (1,2),B ’(3,5).17.解:由题意可知AB =BO ∵A 点坐标为(8-6x ,3x +1) ∴-(8-6x )=3x +1解得:x =3, 则8-6x= -10 ∴ B 点的坐标为(-10,0)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解:(1)∵0=4-+2+b a ∴a =-2,b =4yxO∴A点的坐标为(-2,0), B点的坐标为(4,0)(2)∵A(-2,0), B(4,0)∴AB=6∵C(0,3).∴OC=3∴三角形ABC的面积S=6×3÷2=919.解:(1)四(2)二(3)∵M(a+3,a﹣3)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N∴N(a+1,a﹣2)∵点N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a+1│=∣a﹣2│∵a+1≠a﹣2∴a+1=-(a﹣2)解得a=0.520.解:S△ABO=S△ADO+S梯形ABCD-S△OBC=1×3÷2+(1+3)×2÷2-3×1÷2=4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解(1)B的坐标是(2,1).点D的坐标是(-1,-3)P(2)①点P的坐标坐标是(0,1)②∵A(-1,1),B(2,1),C(2,-3).∴DC=AB=3,BC=4∵当t =4.5 时AB+BP=4.5,∴CP=3+4-4.5=2.5∴P 的坐标坐标是(2,-0.5)三角形PDC 的面积=3×2.5÷2=415 22.解(1)OP=525040322==+)()(---(2)MN=|y 2-y 1|=|5-(-1)|=6(3)由点B 在x 轴上可设B 的坐标为(x,0) 则AB =4)3)02()3222+=+x x ---(( ∵AB =5∴54)32=+x -(∴(3-x )2=1 解得:x =2或x =4∴B 的坐标为(2,0)或(4,0)六、解答题(12分)23.解(1)点C 的坐标为(0,2),点D 的坐标为(4,2)(2)由题意可知OC=2,AB=4,∴四边形ABDC 的面积=2×4=8∵△P AB 的面积=四边形ABDC 的面积=8且AB=4, ∴OP=4∴P的坐标为(0,4)或(0,-4)(3)①当t=1秒时,∠QOB=∠CAB;②当t=2秒时,∠QBA=∠CABQ。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含答案解析)(4)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含答案解析)(4)](https://img.taocdn.com/s3/m/32e673e85727a5e9846a6184.png)
一、选择题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以下能够准确表示张家口市地理位置的是( ) A .离北京市200千米 B .在河北省C .在宁德市北方D .东经114.8°,北纬40.8°2.若点(),A m n 到y 轴的距离是它到x 轴距离的两倍,则( ). A .2m n =B .2m n =C .2m n =D .2m n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Q 的坐标是()35,1m m -+.若点Q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 ) A .3B .1C .1或3D .2或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第二象限,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到y 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是( ) A .()3,4B .()3,4--C .()4,3-D .()3,4-5.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3,4)与(4,3)表示的位置相同 B .(a ,b )与(b ,a )表示的位置肯定不同C .(3,5)与(5,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 .有序数对(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6.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点C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1,4,则点A 的坐标为( )A .()6,3-B .()3,6-C .()4,3-D .()3,4-7.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2,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4,0)B .(5,0)C .(0,5)D .(5,5)8.点()P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9.点(),A m n 满足0mn =,则点A 在( ) A .原点 B .坐标轴上 C .x 轴上 D .y 轴上 10.已知点P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Q (-m ,│n│)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1.如图,一个粒子从原点出发,每分钟移动一次,依次运动到(0,1)()()()()()1,01,11,22,13,0....→→→→→→,则2018分钟时粒子所在点的横坐标为( )A .900B .946C .990D .886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 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 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1A ,第2次移动到2A ,…第n 次移动到n A .则32020OA A △的面积是( )A .2504.5mB .2505mC .2505.5mD .21010m二、填空题13.下列四个命题中: ①对顶角相等;②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也相等; ④当0m ≠时,点()2,P m m -在第四象限内. 其中真命题有________(填序号).14.如果点()3,1P m m ++在坐标轴上,那么P 点坐标为_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 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 坐标是(a ,b ),经过第1次变换后所得的1A 坐标是(),-a b ,则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的点2020A 坐标是_____.16.直角坐标系内,一动点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运动,第1次从点(-1,0)运动到点(0,1),第2次运动到点(1,0),第3次运动到点(2,-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动点第2021次运动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17.若不在第一象限的点(),22A x x -+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 点坐标为 _________.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1﹣m )在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依次得到点1(0,1)P ,2(1,1)P ,3(1,0)P,4(1,1)P -,5(2,1)P -,6(2,0)P ,…,则点2020P 的坐标是______.20.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100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三、解答题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C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可以得到A B C '''.(1)画出三角形A B C ''',并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 (2)求A B C '''的面积.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1,3). (1)请直接写出点A 、B 的坐标.(2)若把△ABC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B′C′,画出△A′B′C′; (3)直接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 (4)求出△ABC 的面积23.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在格点上,且A(2,−4),B(5,−4),C(4,−1)(1)画出ABC;(2)求出ABC的面积;''',在图(3)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 ''',并写出B'的坐标中画出A B C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1,0),点A(-4,2),AC⊥BC且AC=BC,求点B的坐标.25.画图并填空: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在方格纸内将ABC经过''',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请利用网格点和直尺画图或计一次平移后得到A B C算:''';(1)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A B C(2)画出AB边上的中线CD及高线CE;(3)在上述平移中,边AB所扫过的面积为.26.如图,将△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1)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 ′B ′C ′. (2)写出△A ′B 'C '各顶点的坐标. (3)求出△A ′B ′C ′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的定义,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解:能够准确表示张家口市这个地点位置的是:东经114.8°,北纬40.8°.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是基础题,理解坐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 【分析】根据分别表示点到x 轴的距离和到y 轴的距离,再根据到y 轴的距离是它到x 轴距离的两倍列式即可. 【详解】解:点(),A m n 到y 轴的距离是它到x 轴距离的两倍.则2m n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y轴的距离,再根据到y轴的距离是它到x轴距离的两倍列式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根据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3m-5=m+1或3m-5=-(m+1),解出m的值.【详解】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m-5=m+1或3m-5=-(m+1),解得:m=3或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4.C解析:C【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详解】P a b解:设(),P在第二象限,∴<>0,0a bb=P到x轴距离为3,则3a=-P到y轴距离为4,则4()∴-P4,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有序数对的意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3,4)与(4,3)表示的位置不相同,故本选项错误;B、a=b时,(a,b)与(b,a)表示的位置相同,故本选项错误;C 、(3,5)与(5,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 、有序数对(4,4)与(4,4)表示两个相同的位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主要利用了有序数对的意义,比较简单.6.A解析:A 【分析】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于点E ,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交于点F ,运用AAS 证明ACE CBF ∆≅∆得到AE CF =,CE BF =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解: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于点E ,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交于点F ,90AEC CFB ∴∠=∠=︒ 90A ACE ∴∠+∠=︒,90ACB ∠=︒90ACE BCF ∴∠=∠=︒ A BCF ∴∠=∠,在ACE ∆和CBF ∆中,90A BCF AEC CFB AC BC ∠=∠⎧⎪∠=∠=︒⎨⎪=⎩()ACE CBF AAS ∴∆≅∆AE CF ∴=,CE BF =,(2,0)C -,(1,4)B4BF ∴=,1(2)3CF =--=,3AE CF ∴==,4CE BF ==, 426OE CE OC ∴=+=+=,()6,3A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证明ACE CBF ∆≅∆得到AE CF =,CE BF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B解析:B 【分析】根据题意,找出其运动规律,质点每秒移动一个单位,质点到达(1,0)时,共用3秒;质点到达(2,0)时,共用4秒;质点到达(0,2)时,共用4+4=8秒;质点到达(0,3)时,共用9秒;质点到达(3,0)时,共用9+6=15秒;以此类推,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质点每秒移动一个单位 质点到达(1,0)时,共用3秒; 质点到达(2,0)时,共用4秒; 质点到达(0,2)时,共用4+4=8秒; 质点到达(0,3)时,共用9秒; 质点到达(3,0)时,共用9+6=15秒; 以此类推,质点到达(4,0)时,共用16秒; 质点到达(0,4)时,共用16+8=24秒; 质点到达(0,5)时,共用25秒; 质点到达(5,0)时,共用25+10=35秒 故答案为:B .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探索与表达规律,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 【分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小于零,可得答案. 【详解】 解:30>,20-<,∴点()3,2P -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9.B解析:B 【分析】应先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可能值,进而判断点所在的位置. 【详解】∵点A(m,n)满足mn=0,∴m=0或n=0,∴点A在x轴或y轴上.即点在坐标轴上.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坐标轴上时点的坐标的特点: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10.A解析:A【分析】根据第三象限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确定-m>0,│n│>0,再判断点Q所在的象限即可.【详解】∵点P(m,n)在第三象限,∴m<0,n<0,∴-m>0,│n│>0,∴点Q(-m,│n│)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1.C解析:C【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变化寻找规律即可.【详解】解:一个粒子从原点出发,每分钟移动一次,依次运动到(0,1)→(1,0)→(1,1)→(1,2)→(2,1)→(3,0)→L,发现:当x=0时,有两个点,共2个点,当x=1时,有3个点,x=2时,1个点,共4个点;当x=3时,有4个点,x=4,1个点,x=5,1个点,共6个点;当x=6时,有5个点,x=7,1个点,x=8,1个点,x=9,1个点,共8个点;当x=10时,有6个点,x=11,1个点,x=12,1个点,x=13,1个点,x=14,1个点,共10个点;…当x=()12n n-,有(n+1)个点,共2n个点;2+4+6+8+10+…+2n≤2018,()222n n +≤2018且n 为正整数, 得n=44,∵n=44时,2+4+6+8+10+…+88=1980,且当n=45时,2+4+6+8+10+…+90=2070,1980<2018<2070,∴当n=45时,x=45462⨯=990,46个点, ∴1980<2018<1980+46,∴2018个粒子所在点的横坐标为990.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观察点的坐标的变化寻找规律. 12.B解析:B【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42n OA n =,20201010OA =,据此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详解】由题意得:12345(1,0)(1,1)(2,1)(2,0)(3,0),A A A A A 、、、、∴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42n OA n =,20201010OA =3202034202011==11010=50522OA A S A A OA ⨯⨯⨯⨯△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时对应长度即为下标的一半,据此可得.二、填空题13.①【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实数的平方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故①是真命题;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故②是假命题;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解析:①【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实数的平方、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进行判断.【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故①是真命题;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故②是假命题;③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③是假命题; ④当m ≠0时,点P (m 2,﹣m )在第四象限内或第一象限内,故④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①.【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4.或【分析】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以得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m+3=0或m+1=0;(1)当m+3=0时m=-3此时m+1=-3+1=-2P 点坐标为(0-2);(2)当m+1=0时m=-1此时解析:()0,2-或()2,0【分析】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以得解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m+3=0或m+1=0;(1)当m+3=0时,m= -3,此时m+1= -3+1= -2,P 点坐标为(0,-2);(2)当m+1=0时,m= -1,此时m+3= -1+3=2,P 点坐标为(2,0);所以P 点坐标为(0,−2)或 (2,0);故答案为(0,−2)或 (2,0).【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关键. 15.(ab )【分析】利用已知得出图形的变换规律进而得出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A 点坐标与第4次变换后的坐标相同求出即可【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 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对应图形4次循解析:(a ,b ).【分析】利用已知得出图形的变换规律,进而得出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A 点坐标与第4次变换后的坐标相同求出即可.【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 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对应图形4次循环一周,∵2020÷4=505,∴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A 点坐标与第4次变换后的坐标相同,故其坐标为:(a ,b ).故答案为:(a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坐标轴以及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 点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16.(20201)【分析】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用2021除以4再由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运动后点的坐标【详解】∵2021÷4=505余1∴第2021解析:(2020,1)【分析】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用2021除以4,再由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运动后点的坐标.【详解】∵2021÷4=505余1,∴第2021次运动为第505循环组的第1次运动,横坐标为505×4=2020,纵坐标为1,∴点的坐标为(2020,1).故答案为:(2020,1).【点睛】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解题关键是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并寻找规律.17.或或【分析】根据点不在第一象限内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分别讨论在第二第三第四象限的情况即可解答【详解】解:∵点不在第一象限内则点在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内∵点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解之得:或 解析:()2,2-或()2,2-或22,33⎛⎫-- ⎪⎝⎭. 【分析】根据点(),22A x x -+不在第一象限内,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分别讨论在第二、第三、第四象限的情况即可解答.【详解】解:∵点(),22A x x -+不在第一象限内,则点(),22A x x -+在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内,∵点(),22A x x -+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 ∴22x x =-+,解之得:2x =或2x =-,23x =, ∴点A 的坐标是:()2,2-或()2,2-或22,33⎛⎫-- ⎪⎝⎭ 故答案是:()2,2-或()2,2-或22,33⎛⎫--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及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注意横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y 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到x 轴的距离.18.0<m <1【分析】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得到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点P (m1﹣m )在第一象限∴解得:0<m <1故答案为0<m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象限点的坐标特征熟知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 解析:0<m <1【分析】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得到010m m ⎧⎨-⎩>>,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点P (m ,1﹣m )在第一象限,∴010m m ⎧⎨-⎩>>, 解得:0<m <1,故答案为0<m <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象限点的坐标特征,熟知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分析】观察题图可知先根据P3(10)P6(20)即可得到P3n(n0)P3n+1(n-1)再根据P3×673(6730) 可得P2019(6730)进而得到P2020(673-1)【详解】由图可知 解析:(673,1)-【分析】观察题图可知,先根据P 3(1,0), P 6 (2,0),即可得到P 3n (n ,0),P 3n+1(n ,-1),再根据P 3×673(673,0) ,可得P 2019 (673,0),进而得到P 2020(673,-1).【详解】由图可知P 3(1,0), P 6 (2,0),···,P 3n (n ,0),P 3n+1(n ,-1),∵3×673=2019,∴P 3×673(673,0) ,即P 2019 (673,0),∴P 2020(673,-1).故答案为:(67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到P 3n (n ,0). 20.【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次数即可【详解】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 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1000=4×250∴当第250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10000)∵2019解析:()1000,0 ()2019,2【分析】分析点P 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次数即可.【详解】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 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1000=4×250,∴当第250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1000,0),∵2019=4×504+3,∴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2016,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19,2),故答案为(1000,0);(2019,2).【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动点运动过程中,每运动多少次形成一个循环.三、解答题21.(1)画图见解析,()()()4,2,0,4,1,1A B C '''----;(2)7【分析】(1)首先确定A 、B 、C 三点平移后的位置,然后再连接即可;(2)利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多余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由图可知:()()()4,2,0,4,1,1A B C '''----(2)11135152413222A B C S '''∆=⨯-⨯⨯-⨯⨯-⨯⨯ 5315422=--- 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关键是正确确定组成图形的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 22.(1)A (-1,-1),B (4,2);(2)图见解析;(3)A′(1,2),B′(6,5),C′(3,6);(4)7.【分析】(1)根据网格即可写出点A 、B 的坐标;(2)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把△ABC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B'C';(3)根据网格即可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4)利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多于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1)点A 的坐标为:(-1,-1),点B 的坐标为:(4,2);(2)平移后的△A′B′C′如图所示;(3)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6,5),点C′的坐标为:(3,6); (4)△ABC 的面积:11145245313722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23.(1)见解析;(2)3;(3)图见解析,()12,-【分析】(1)根据A 、B 、C 三点的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即可;(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为AB 的长,高为C 点到AB 的距离,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3)根据平移路径画出对应点,然后连线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 (2)13332ABC S ∆=⨯⨯= 故三角形的面积为3;(3)如下图所示,B '的坐标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平移问题,根据平移路径画出对应点,然后连线是本题的关键.24.(1,3)【分析】过点A 作AM x ⊥轴于M ,BN x ⊥轴于N ,证明AMC CNB ∆≅∆得到AM CN =,MC NB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点A 作AM x ⊥轴于M ,BN x ⊥轴于N则90AMC BNC ∠=∠=︒90ACB ∠=︒190A ∴∠+∠=︒2190∠+∠=︒2A ∴∠=∠AC CB ∴=AMC CNB ∴∆≅∆AM CN ∴=,MC NB =( 1.0)C -,(4,0)M -3BN ,2ON =(1,0)N ∴()1,3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证明AMC CNB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见解析;(3)34【分析】(1)首先确定A 、C 两点平移后的位置,再连接即可;(2)利用三角形中线和高的定义画图即可;(3)利用矩形面积减去多余三角形面积即可.【详解】解:(1)如下图所示;(2)如下图所示;连接AA′,BB′,边AB 所扫过的面积为:()()1111787121661172342222⨯-⨯+⨯-⨯⨯-⨯⨯-⨯+⨯=. 故答案为:3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关键是正确确定组成图形的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 26.(1)见解析;(2)A ′(3,0),B ′(0,3),C ′(1,﹣2) ;(3)6【分析】(1)分别作出A ,B ,C 的对应点A ′,B ′,C ′即可.(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3)利用割补法求解即可.【详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A′(3,0),B′(0,3),C′(1,﹣2);(3)S△A′B′C′=3×5﹣12×3×3﹣12×1×5﹣12×2×2=6.【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练习试题(含详解)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练习试题(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8b2c91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8.png)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动点P 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1次运动后,点P 的坐标是( )A .(2022,1)B .(2021,0)C .(2021,1)D .(2021,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属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A .()3,4--B .()3,4C .()3,4-D .()3,4-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阴影区域的点是( )A .(1,2)B .(﹣1,﹣2)C .(﹣1,2)D .(1,﹣2)4、如图所示,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3,2) B.(3-,2)C.(3,2-) D.(3-,2-)5、点A在x轴上,位于原点的左侧,距离坐标原点4个单位长度,则点A的坐标为()A.(0,4)B.(4,0)C.(0,﹣4)D.(﹣4,0)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3)若线段AB∥y轴,且AB的长为4,则点B的坐标为()A.(-2,-1)B.(-2,7)C.(﹣2,-1)或(-2,7)D.(2,3)7、根据下列表述,不能确定具体位置的是()A.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B.太原市解放路85号C.南偏西30D.东经108︒,北纬53︒8、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A.红星电影院2排 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9、在图中,所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正确的是()A.B.C.D .10、下列各点,在第一象限的是( )A .(2,1)-B .(2,1)-C .(2,1)D .(2,1)--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 的值为______.2、将点P (2,1)沿x 轴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沿y 轴方向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3、如图,将一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各8等分,按顺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标注各等分点的序号 0、1、2、3、4、5、6、7、8,将不同边上的序号和为 8 的两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样就建立了“三角形”坐标系.在建立的“三角形”坐标系内,每一点的坐标用过这一点且平行(或重合)于原三角形三条边的直线与三边交点的序号来表示(水平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取与三角形外箭头方向一致的一侧序号),如点 A 的坐标可表示为(1,2,5),点 B 的坐标可表示为(4,3,1),按此方法,若点 C 的坐标为(2,m ,m -2),则 m =__________.4、如图,在中国象棋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帅”位于点(﹣1,﹣2)处,则“兵”位于点__________处.5、如图,将△AOB 沿x 轴方向向右平移得到△CDE ,点B 的坐标为(3,0),DB =1,则点E 的坐标为 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8,6,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它的四个顶点的坐标.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8,7,7,3,6,7,5,3,4,7A B C D E -----,并将它们依次连接;(2)将(1)中所画图形先向右平移10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0个单位长度,画出第二次平移后的图形;(3)如何将(1)中所画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2)中所画图形?平移前后对应点的横坐标有什么关系?纵坐标呢?3、郑州市区的许多街道习惯用“经几纬几”来表示.小颖所乘的汽车从“经七纬五”出发,经过“经六纬五”到达“经五纬一”.(1)在图上标出“经五纬一”的位置;(2)在图上标出小颖所乘汽车可能行驶的一条路线图.还有其他可能吗?(3)你能说出图中“华美达广场”的位置吗?4、如图是某地火车站及周围的简单平面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代表1千米)(1)请以火车站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以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体育场A、超市B、市场C、文化宫D的坐标;(2)在(1)中所建的坐标平面内,若学校E的位置是(﹣3,﹣3),请在图中标出学校E的位置.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1)写出△ABC的三个顶点坐标;(2)请画出平移后的△A′B′C′,并求出△A′B′C′的面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等,纵坐标是1,0,2,0,…4个数一个循环,进而可得经过第202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详解】解: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可知: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接着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发现每个点的横坐标与次数相等,纵坐标是1,0,2,0;4个数一个循环,所以2021÷4=505…1,所以经过第202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21,1).【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寻找规律.2、D【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判断即可.【详解】解:A.(-3,-4)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3,4)在第一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3,4)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3,-4)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四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3、C【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图中阴影区域是在第二象限,A.(1,2)位于第一象限,故不在阴影区域内,不符合题意;B.(-1,-2)位于第三象限,故不在阴影区域内,不符合题意;C.(﹣1,2)位于第二象限,其横纵坐标的绝对值不超过3,故在阴影区域内,符合题意;D. (1,-2)位于第四象限,故不在阴影区域内,不符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中点的坐标特点:第一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第二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第四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4、C【分析】先根据棋子“车”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棋子“炮”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棋子“炮”的坐标为(3,−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5、D【分析】点A 在x 轴上得出纵坐标为0,点A 位于原点的左侧得出横坐标为负,点A 距离坐标原点4个单位长度得出横坐标为4-,故得出点A 的坐标.【详解】∵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左侧,距离坐标原点4个单位长度,∴A 点的坐标为:(4,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掌握坐标的表示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设点B (),x y ,根据线段与数轴平行可得2x =-,根据线段4AB =,可得34y -=,求解即可得出点的坐标.【详解】解:设点B (),x y ,∵AB y ∥轴,∴A ()2,3-与点B 的横坐标相同,∴2x =-,∵4AB =, ∴34y -=,∴34y -=或34y -=-,∴1y =-或7y =,∴点B 的坐标为:()2,1--,()2,7-,故选:C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线段与坐标轴平行的点的坐标特点,两点之间的距离,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等,理解题意,利用绝对值表示两点之间距离是解题关键.7、C【分析】根据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南偏西30,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东经108︒,北纬53︒,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理解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是解题的关键.8、D【分析】根据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红星电影院2排,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B 、北京市四环路,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C、北偏东30,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D、东经118︒,北纬40︒,很明确能确定具体位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原点的位置错误,坐标轴上y的字母位置错误,错误;B、两坐标轴不垂直,错误;C、符号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正确;D、x轴和y轴的方向有错误,坐标系无箭头,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解题关键是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轴的位置.10、C【分析】由题意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2,1)-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2,1)-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2,1)在第一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2,1)--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熟练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即可得到关于a 的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210m m +-=,解得:1m =-,故答案为:1-.【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了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掌握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1,3)【解析】根据点坐标的平移规律:左减右加,上加下减的变化规律运算即可.【详解】解:将点P(2,1)沿x轴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沿y轴方向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点的坐标是(2-3,1+2)即(-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点坐标平移的规律.3、4【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定义的新坐标系中点坐标的表示方法,求出点C坐标,即可得到结果.【详解】2,4,2,解:根据题意,点C的坐标应该是()∴4m=.故答案是:4.【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新定义的坐标系中点坐标的表示方法.4、(-3,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得出答案.如图所示:则“兵“位于点:(﹣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位置的确定,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5、(5,0)【解析】【分析】先由点B坐标求得OB,进而求得OD,根据平移性质可求得点E坐标.【详解】解:∵点B的坐标为(3,0),∴OB=3,又∵DB=1,∴OD=OB-DB=3-1=2,∵△AOB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得到△CDE,∴BE=OD=2,∴点E坐标为(5,0),故答案为:(5,0).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换-平移,熟练掌握平移变换规律是解答的关键.三、解答题1、作图见解析;()4,3A -,()4,3B --,()4,3C -,()4,3D【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和边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可设正方形ABCD 的长为8,宽为6,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4,3A -,()4,3B --,()4,3C -,()4,3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矩形的性质,准确作图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1)见解析;(2)见解析;(3)将(1)中所画图形沿由A到A'的方向平移到(2)中所画图形.平移后的点与平移前的对应点相比,横坐标分别增加了10,纵坐标分别减少了10【解析】【分析】(1)利用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写出A、B、C、D、E的对应点的坐标,然后描点连接即可;(2)按照平移方式描出对应点,依次连接即可;(3)把(1)中所画图形沿A到A'方向平移2)中所画图形,利用(1)中的平移规律得到平移前后对应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详解】解:(1)(2)如图所示;(3)将(1)中所画图形沿由A到A'=2)中所画图形.平移后的点与平移前的对应点相比,横坐标分别增加了10,纵坐标分别减少了10.【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3、(1)“经五纬一”在广播大厦旁边的十字路口;(2)“经七纬五”“经六纬五”“经五纬五”“经五纬五”到达“经五纬一”;(3)“华美达广场”位于“经六路”与“纬三路”的十字路口附近【解析】【分析】(1)先在图中分别找出经七路和纬五路,两条路的交点位置即为“经七纬五"的位置,与上步同理可确定"经六纬五”、“经五纬一"的位置;(2)结合“市区图"即可画出路线图了;(3)根据“市区图”中“华美达广场”的位置确定其所在的“经"路与"纬"路,问题即可解答.【详解】解:(1)如图:“经五纬一”在广播大厦旁边的十字路口.(2)如图:从“经七纬五”到达“经五纬一”的路线不唯一.例如,“经七纬五”“经六纬五”“经五纬五”“经五纬五”到达“经五纬一”.(3)“华美达广场”位于“经六路”与“纬三路”的十字路口附近.【点睛】本题旨在让学生感受平面内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4、(1)见解析,体育场A的坐标为(﹣4,3)、超市B的坐标为(0,4)、市场C的坐标为(4,3)、文化宫D的坐标为(2,﹣3);(2)见解析【解析】【分析】(1)以火车站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表示出体育场A、超市B市场C、文化宫D的坐标.(2)根据点的坐标的意义描出点E.【详解】解:(1)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体育场A的坐标为(﹣4,3)、超市B的坐标为(0,4)、市场C 的坐标为(4,3)、文化宫D的坐标为(2,﹣3).(2)如图,点E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主要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和点的坐标的写法的考查,是基础题.5、(1)A(2,4),B(1,1),C(3,0);(2)图见解析,3.5【解析】【分析】(1)根据图形即可写出三点的坐标;(2)把三个顶点A、B、C分别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个点A′、B′、C′,然后依次连接这三个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A′B′C′;由于平移不改变图形的面积,所以只要计算出△ABC的面积即可,用割补法即可计算出△ABC的面积.【详解】(1)A(2,4),B(1,1),C(3,0),(2)如图△A′B′C′为所求;由平移性质得,△A′B′C′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即,11124-12-14-13222A B C ABCS S∆∆'''==⨯⨯⨯⨯⨯⨯⨯=3.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及求图形的面积,掌握平移的性质是关键.。
人教版七下数学第08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高频考点及中考真题链接(老师版)
![人教版七下数学第08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高频考点及中考真题链接(老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5889f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9.png)
第08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高频考点及2021中考真题链接(解析版) 第一部分 知识网络第二部分 高频考点典例剖析及针对练习高频考点1 探索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考点解读: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有有序数对和方位角加距离,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来确定位置,至少需要两个数据.典例1 如图,点A 表示2街与4大道的十字路口,点B 表示4街与2大道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4)→(2,3)→(3,3)→(4,3)→(4,2)表示A 到B 的途径,请你用同样的方法表示A 到B 的其他途径______________.解:显然A 到B 的途径不惟一.如,除了用(2,4)→(2,3)→(3,3)→(4,3)→(4,2)表示A 到B 的途径,还可以用(2,4)→(3,4)→(3,3)→(4,3)→(4,2)表示A 到B 的途径,等等.点睛:题目中明确要求表示A 到B 的其他途径,有些同学错解成B 到A 的其他途径.典例2 小华去杭州旅游,通过查看地图,他知道下面的信息:(1)“雷峰塔”他现在所在地的北偏东30°的方向,距离此处3km 的地方;(2)“净慈寺”在他现在所在地的北偏西45°的方向,距离此处2.4km 的地方;4大道3大道2大道1大道5街4街3街2街1(3)“双头桥”在他现在所在地的南偏东27°的方向,距离此处1.5km 的地方.根据这这些信息,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这张表示各处位置的简图.解:如图7-2所示,其中A 处表示雷峰塔,B 处表示净慈寺,C 处表示双头桥.点睛:利用方向角+距离表示物体位置时,选取的参照点不同,所得的方位角和距离也不同.典例3 李明设计的广告模板草图如图所示(单位:米).李明想通过电话征求陈伟的意见.假如你是李明,你将如何把这个图形告知陈伟呢?思路引领:以左下角的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有坐标(0,0)(7,0)(7,3)(3,3)(0,5)(3,5).解:如图7-2-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接(0,0)(7,0)(7,3)(3,3)(0,5)(3,5)得到的几何图形. 题眼直击:用坐标表示几何图形.点睛: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关键点的坐标告诉陈伟就行了,选择的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不同,关键点的坐标也就不同.N 小华位置 MCB A PO30︒AB C27︒ 45︒45︒2.4km 3km 1.5km 1km针对训练11.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 ,如果点M 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________.答案:点B 点拨:从点M 的运动可知每格表示10米.2.如图,如果所在的位置坐标为(-1,-2),所在的位置坐标为(2,-2),则所在位置坐标为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试题(含答案) (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试题(含答案) (8)](https://img.taocdn.com/s3/m/8dd7c352770bf78a64295499.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含答案)下列各点中,在第一象限的点是()A.(2,3)B.(2,﹣1)C.(﹣2,6)D.(﹣1,﹣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答案.【详解】∵第一象限内点的特征是(+,+),∴符合条件的选项只有A(2,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熟记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二、解答题62.(1)如图,要把小河里的水引到田地A处,就作AB⊥l(垂足为B),沿AB挖水沟,水沟最短.理由是___________.(2)把命题“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 . (4)已知22-2m xy -与423m n x y +是同类项,则m -3n 的平方根是___.(5)已知点P 的坐标为(3a+6,2﹣a ),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6) 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答案】垂线段最短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6 (3,3)或(-6,6) (2018,0)【解析】 【分析】(1)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 (2)根据命题的形式解答即可;(3即可相比较得到答案; (4)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得到m 、n ,即可得到答案; (5)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列方程解答即可;(6)根据图形发现点是按照四次一循环的规律变化的,找到点坐标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AB ⊥直线l , ∴AB 最短,理由是: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2)把命题“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答案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12-,且12-<13-,<13-,故答案为:<; (4)∵22-2m xy -与423m n x y +是同类项,∴m-2=4,2m+n=2, ∴m=6,n=-10, ∴m-3n=6+30=36, ∴m -3n 的平方根是6±,故答案为:6±;(5)∵点P 的坐标为(3a+6,2﹣a ),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36(2)a a +=±-,∴362a a +=-或36(2)a a +=--, ∴a=-1或a=-4;当a=-1时,点P 的坐标是(3,3), 当a=-4时,点P 的坐标是(-6,6), 故答案为:(3,3)或(-6,6); (6)第1次运动到点(1,1), 第2次运动到点(2,0), 第3次运动到点(3,2), 第4次运动到点(4,0), 第5次运动到点(5,1), 第6次运动到点(6,0), 第7次运动到点(7,2) 第8次运动到点(8,0), ,由此得到规律:图形每4次变化一次,且点的横坐标与点运动的次数相同,纵坐标依次是1、0、2、0循环变化,∵201845042÷=,∴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2018,0), 故答案为:(2018,0).【点睛】此题考查垂线段的性质,命题的形式,立方根的计算,比较实数的大小,同类项的定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点的坐标的关系,坐标的变化规律探究,是一道综合考查题型.6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13A a -,,()221B a a +-,. (1)若线段//AB x 轴,求点A 、B 的坐标;(2)当点B 到y 轴的距离与点A 到x 轴的距离相等时,求点B 所在的象限. 【答案】(1)点A (1,3),B (4,3);(2)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解析】 【分析】(1)由AB ∥x 轴知纵坐标相等求出a 的值,再得出点A ,B 的坐标即可; (2)根据点B 到y 轴的距离等于点A 到x 轴的距离得出关于a 的方程,解之可得;【详解】解:(1)∵线段AB ∥x 轴, ∴2a-1=3, 解得:a =2,∴点A (1,3),B (4,3);(2)∵点B 到y 轴的距离与点A 到x 轴的距离相等时, ∴|a+2|=3,解得:a =1或a =-5,∴点B 的坐标为(3,1)或(-3,-11),∴点B所在的位置为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重点在于理解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点坐标之间的关系.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2,1)和(2,3).(1)在图中分别画出线段AB关于x轴的对称线段A1B1,并写出A1、B1的坐标.(2)在x轴上找一点C,使AC+BC的值最小,在图中作出点C,并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答案】(1)图见解析,A1的坐标为(﹣2,﹣1)、B1的坐标为(2,﹣3);(2)图见解析,点C坐标为(﹣1,0)【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连接即可得;(2)连接1AB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再根据点1,A B 坐标、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求出OC 的长,从而可得点C 坐标.【详解】(1)如图所示,11A B 即为所求:由点关于x 轴对称的坐标变换规律: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1A 的坐标为1(2,1)A --,1B 的坐标为1(2,3)B -; (2)由轴对称的性质得:1BC B C = 则1AC BC AC B C +=+要使AC BC +的值最小,只需1AC B C +的值最小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1AC B C +的值最小值为1AB 因此,连接1AB ,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C ,如图所示:1(2,1),(2,3)B A --11(3)4,2(2)4,1,2AD B D AE OE ∴=--==--=== 则1Rt AD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45DAB ∠=︒Rt A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CE AE ∴==211OC OE CE ∴=-=-= 故点C 坐标为(1,0)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规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根据点1,A B 坐标利用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为(3,4),(1,2),(5,1)A B C . (1)直接写出,,A B C 关于y 轴对称的点111,,A B C 的坐标:1A ;1B ;1C ;(2)若ABC ∆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请直接写出对应点2A ,2B ,2C 的坐标,并在坐标系中画出222A B C ∆.【答案】(1)(3,4);(1,2);(5,1)---(2)222(3,4),(1,2),(5,1)A B C ---;图见解析.【解析】 【分析】(1)根据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规律即可得;(2)根据“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可得点222,,A B C 坐标,再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222,,A B C 三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222A B C ∆.【详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规律为: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3,4),(1,2),(5,1)A B C111(3,4),(1,2),(5,1)A B C ∴---故答案为:()3,4-;(1,2)-;(5,1)-;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222(3,4),(1,2),(5,1)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描出222,,A B C 三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222A B C ∆,结果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关于y 轴对称的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三角形,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变换规律是解题关键.66.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3A (,),11B (,),41C -(,).(1)直接写出点A 、B 、C 关于x 轴对称的点1A 、1B 、1C 的坐标;1( , )A , 1( , )B ,1( , )C ; (2)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222A B C △. (3)求ABC 的面积.【答案】(1)3,3-; 1,1-;4,1;(2)图见解析;(3)5 【解析】 【分析】(1)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坐标关系: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结论;(2)先分别找到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222A B C 、、,然后连接22A B 、22A C 、22B C 即可;(3)用一个长方形框住△ABC ,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1)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坐标关系:()3,3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A 的坐标为()3,3-;()1,1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B 的坐标为()1,1-;()4,1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C 的坐标为()4,1.故答案为:3,3-; 1,1-;4,1.(2)先分别找到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222A B C 、、,然后连接22A B 、22A C 、22B C ,如下图所示:222A B C △即为所求;(3)如上图所示,用一个长方形框住△ABC , 由图可知:S △ABC =3×4-111223241222⨯⨯-⨯⨯-⨯⨯=5.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画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和求网格中三角形的面积,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坐标关系: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的画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7.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1,0)A -,(5,4)B ,在y 轴上求一点P ,使得ABP ∆是以P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答案】点P 的坐标为(0,5)或(0,1)P -. 【解析】 【分析】设()0P y ,,根据勾股定理用y 表示出AP 、BP ,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详解】 设(0,)P y由勾股定理得:222AB=++,(51)4222=+,1AP y222=+-,5(4)BP y∵90P,∵222AB AP BP=+,即222222y y++=+++-,(51)415(4)解得:15y=,21y=-,∵点P的坐标为(0,5)或(0,1)P-.【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222+=.a b c68.如图,在7×7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A、B、C都为格点,且点A(1,2),请分别仅用一把无刻度的直尺画图;(1)过点C画一条线段AB的平行线段CD,直接写出格点D的坐标;(2)过点C画一条线段AB的垂直线段CE,直接写出格点E的坐标;(3)作∠DCE的角平分线CF,直接写出格点F的坐标;(4)作∠ABM,使∠ABM=45°,直接写出格点M的坐标;【答案】(1)作图见解析,D(6,2);(2)作图见解析,E(3﹣3);(3)作图见解析,F(7,﹣2);(4)作图见解析,M(2,﹣2).【解析】【分析】(1)线段AB是1×4格的对角线,即可画出平行线段CD;(2)根据线段AB的平行线段CD,即可画线段AB的垂直线段CE;(3)作∠DCE的角平分线CF,点F在格点即可;(4)根据(3)的画法即可画出∠ABM=45°.【详解】如图:根据画图可知:(1)D(6,2)(2)E(3﹣3)(3)F(7,﹣2)(4)M(2,﹣2).【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6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2,2),B(-2,2),C(-2,-3),并指出直线AB与x轴的位置关系及直线BC与y轴的位置关系.【答案】描点见解析,直线AB与x轴平行,直线BC与y轴平行【解析】【分析】利用描点法,描出各个点,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A,B,C各点如下:∵A,B的纵坐标相等,∵直线AB与x轴平行∵B,C的横坐标相等,∵直线BC与y轴平行.【点睛】本题考查描点法作图、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0.如图,()23A -,,()43B ,,()13C --,.(1)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2)ABC ∆的三边长为:AB =______,AC =______,BC =______; (3)当点P 在y 轴上,且ABP ∆的面积为6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 【答案】(1)3;(2)6;(3)0,1,0,5 【解析】 【分析】(1)点C 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就是点C 到x 轴的距离解答; (2)利用A ,C ,B 的坐标分别得出各边长即可;(3)设点P 的坐标为(0,y ),根据△ABP 的面积为6,A (−2,3)、B (4,3),所以12×6×|x −3|=6,即|x −3|=2,所以x =5或x =1,即可解答.【详解】(1)∵C (−1,−3), ∴|−3|=3,∴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3;(2)∵A (−2,3)、B (4,3)、C (−1,−3), ∴AB =4−(−2)=6,AC=BC = (3)(3)设点P 的坐标为(0,y ),∵△ABP的面积为6,A(−2,3)、B(4,3),∴12。
人教版七下数学7.1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下数学7.1平面直角坐标系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8d2ef33d4b14e85246898.png)
平面直角坐标系【诊断自测】1、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且在y轴的左侧,则P点的坐标是.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2,﹣3)在第象限.3、若点A(x,2)在第二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1,b﹣2)在第二象限,则点B(﹣a,b+1)在第象限.【考点突破】类型一: 点的坐标特征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例2、若点A(﹣3,n)在x轴上,则点B(n﹣1,n+1)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类型二: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例3、若点P是第二象限内的点,且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是.类型三:平行或垂直于坐标轴直线上的点坐标特征例4、经过两点A(2,3)、B(﹣4,3)作直线AB,则直线AB()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C..经过原点D.无法确定类型四:点坐标的规律性例5、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和x,y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在第一秒内,它从原点运动到(0,1),接着它按图所示在x轴、y轴的平行方向来回运动,(即(0,0)→(0,1)→(1,1)→(1,0)→(2,0)→…)且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那么2010秒时,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A.(14,44)B.(15,44)C.(44,14)D.(44,15)例6、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6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类型五:坐标与面积例7、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为()A.(﹣4,0)B.(6,0) C.(﹣4,0)或(6,0) D.无法确定例8、如图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4,1),(1)求△ABO的面积.(2)把△ABO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一个新三角形△O′A′B′,求△O′A′B′的3个顶点的坐标.类型六:坐标与几何变换例9、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例10、已知△ABC顶点坐标分别是A(0,6),B(﹣3,﹣3),C(1,0),将△ABC 平移后顶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4,10),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A.(7,1) B.B(1,7)C.(1,1) D.(2,1)例11、如图,将△PQR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顶点P 平移后的坐标是.类型七:坐标确定位置例12、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A.(2,﹣3)B.(2,3) C.(3,2) D.(3,﹣2)例13.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3,3)B.(3,2) C.(0,3) D.(1,3)【易错精选】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2m+3)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2、定义: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p、q,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p,q)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是(1,2)的点的个数是()A.1 B.2 C.3 D.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①△(a,b)=(﹣a,b);②○(a,b)=(﹣a,﹣b);③Ω(a,b)=(a,﹣b),按照以上变换例如:△(○(1,2))=(1,﹣2),则○(Ω(3,4))等于.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60的坐标是.【精华提炼】1、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七章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训练题 (12)(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七章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训练题 (12)(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c359f1b4daa58da1114abb.png)
第七章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训练题 (12)一、单选题1.下列语句,其中正确的有( )①同位角相等;②点(0,-2)在x 轴上;③点(0,0)是坐标原点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已知点()1,2P m n -+与()24,2Q m -关于x 轴对称,则()2020m n +的值为( ) A .1 B .1- C .2020 D .2020-3.若M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象限,且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距离为3,则点M 的坐标为( )A .(3,-4)B .(4,-3)C .(-4,3)D .(-3,4)4.点A 与点B (2,-3 )关于x 轴对称,则A 的坐标为( )A .(-2,-3)B .(2, 3)C .(-2, 3)D .(2, -3)5.如图,已知三角形ABC 如图所示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4,4)C -.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 )A .4B .6C .8D .126.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那么小球第2020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 )A .(3,4)B .(5,4)C .(7,0)D .(8,1)7.若点M 在第二象限,且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M 的坐标为 ( ) A .(1,-2) B .(2,1) C .(-2,1) D .(-1,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P -到y 轴的距离为( )A .1B .1-C .2D .2-9.点(3,4)-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B (3,1),C (3,3),D (1,3),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 BC CD DA AB -----…路线运动,当运动到2020秒时,点P 的坐标为( )A .(1,1)B .(3,1)C .(3,3)D .(1,3)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 .(1,3)B .(1,-3)C .(-1,3)D .(-1,-3)12.点(4,2)P -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3.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6,且点A 在第二象限,则点A 的坐标是( ) A .(-3,6) B .(-6,3) C .(3,-6) D .(8,-3)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3P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4P -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1)A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17.下列说法正确个数是( )①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的数有1和0;②绝对值最小的实数不存在;③点(2,)P a a -一定不在第四象限;④两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⑤的点之间有无数多个点表示无理数;⑥若点(,)A a b 的坐标满足0ab =,则点A 落在原点上;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⑧2是分数. A .2B .3C .4D .5二、解答题18.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并在图中标上字母:A (0,3);B (﹣2,4);C (3,﹣4);D (﹣3,﹣4).(1)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是 ,点B 到x 轴的距离是 ,点B 到y 轴的距离是 ; (2)连接CD ,则线段CD 与x 轴的位置关系是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0,0A 、()3,0B ,点C 在y 轴上,且ABC 的面积是6.求点C 的坐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 a b ,线段BA x ⊥轴于A 点,线段BC y ⊥轴于C 点,且2(2)a b -++ |22|0a b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若点D 是AB 的中点,点E 是OD 的中点,求AEC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若点()2,P a ,且AEP AEC S S =△△,求点P 的坐标.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a a -,点B 坐标为(),b c ,a 、b 、c 满足32824a b c a b c ++=⎧⎨-+=-⎩.(1)用含a 的式子表示点B 的坐标;(2)若点A 到y 轴的距离是点B 到y 轴距离的3倍,求点B 的坐标;(3)点D 的坐标为()2,4-,OAB 的面积是DAB 面积的2倍,求点B 的坐标.2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a +b ,2﹣a )与点B (a ﹣5,b ﹣2a )关于y 轴对称, (1)试确定点A 、B 的坐标;(2)如果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的点是C ,求△ABC 的面积.23.已知点()32,24A a a +-,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a 的值并写出点A 的坐标. (1)点A 在x 轴上;(2)点A 与点8'4,3A ⎛⎫-- ⎪⎝⎭关于y 轴对称;(3)经过点()32,24A a a +-,()3,4B 的直线,与x 轴平行;(4)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三、填空题24.如果P (m +3,2m +4)在y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是______.25.点M(a-1,a+3)在x 轴上,则M 点的坐标为____.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三点A 、B 、C 的“矩面积”,给出如下定义:“水平底”a :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铅垂高”h :任意两点纵坐标的最大值,则“矩面积”S ah =.例如:三点坐标分别为A (1,2)、B (-3,1)、C (2,-2),则“水平底”a =5,“铅垂高”h =4,“矩面积”S=20.若D (1,2)、E (-2,1),F (0,t )三点的“矩面积”S=15,则的t 值为_____.27.已知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且点M 在第四象限,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P -到y 轴的距离为__________.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1, 2)M m m -+与点(23, 2)N m m ++之间的距离是5,则m =______.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P (6,8)作PA x ⊥轴,垂足为点A ,则P A 的长为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B【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坐标特点进行判断,找到正确的结论个数即可. 解: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此结论错误;②点(0,-2)的横坐标为0,是y 轴上的点,故此结论错误;③点(0,0)是坐标原点,故此结论正确.∴正确的结论有1个.故选:B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坐标特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A【解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124m m -=-,22n +=-,求出m 、n 的值,进而求出答案.点()1,2P m n -+与()24,2Q m -关于x 轴对称,∴124m m -=-,22n +=-,∴3m =,4n =-,∴()()()2020202020203411m n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 (1)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3.D【解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即可. 解:由题意可得,|x|=3,|y|=4,∵点M 在第二象限,∴x=-3,y=4即M (-3,4),故选:D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正确理解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B【解析】根据点的对称规律“关于谁,谁不变,关于原点都改变”即可求解.解:∵点A 与点B ()2,3-关于x 轴对称,∴A 的坐标为()2,3,故选:B .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特征,掌握点的对称规律“关于谁,谁不变,关于原点都改变”是解题的关键. 5.C【解析】底AB=4,高是点C 到x 轴的距离,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解:由图象可知,A (0,0),B (4,0),∴AB =4∵C (﹣4,4),点C 到x 轴的距离是4,△ABC 的高就是4,∴S △ABC =1442⨯⨯=8,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D【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的位置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0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如图,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小球第二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3,4)小球第三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7,0)小球第四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8,1)小球第五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5,4)小球第六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1,0)……∵2020÷6=336 (4)∴小球第2020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8,1)故选D本题考查坐标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点的坐标位置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7.C【解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并结合题意写出即可.到x 轴的距离即为纵坐标值,到y 轴的距离即为横坐标值,且M 在第二象限,则坐标为()2,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中点的位置,熟练掌握坐标系中点的特征是解题关键.8.A【解析】根据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即可解答.解:()1,2P -到y 轴的距离为横坐标的绝对值1.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属于基础题.9.D【解析】根据在象限中的点坐标符号特征解答即可.-的横坐标3大于0,纵坐标-4小于0,解:∵(3,4)∴点在第四限,故选D.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0.C【解析】根据题意可得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周长为8,因为2020÷8=252余4,可以推出点P与点C 重合,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由题意得: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周长为8,∵2020÷8=252…… 4,∴点P与点C重合,∴P(3,3),故选:C.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确定点P的位置.11.C【解析】根据第二象限点的特征判断即可;(1,3)在第一象限,故A不正确;()-在第四象限,故B不正确;1,3()-1,3在第二象限,故C正确;()--在第三象限,故D正确;1,3故答案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内的点,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12.D【解析】先判断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的符号,继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析:2(4)P -,,4020>-<,,则P 在第四象限.故选D .本题考查象限及点的坐标的有关性质,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3.B【解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以及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点A 位于第二象限∴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点A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6∴点A 的坐标为(-6,3)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点的坐标和象限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和象限的特征.14.D【解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点()4,3P -在第四象限.故选:D .本题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15.D【解析】根据点的横纵坐标的正负即可判断.50,40>-<,∴点()5,4P -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象限内点的特点,掌握象限内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6.A【解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点(1,2)所在的象限是第一象限.故选:A .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7.B【解析】根据有关概念逐一辨析即可.①1的平方根为±1,立方根为1,不相等,故错误;②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0,故错误;③根据第四象限点的特征知,应满足20,0a a -<>,此时无解,则不会在第四象限,故正确;④与之和为0,是有理数,故错误;⑤⑥由0ab =可知0a =或0b =,则点(,)A a b 可能在坐标轴上任意一点,不止原点,故错误; 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正确;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而分数是有理数,故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相关概念,熟记基本概念且灵活辨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1)3,4,2;(2)平行【解析】(1)根据坐标得表示方法可得到点到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根据点A 坐标即可求得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2)因为点C 与点D 的纵坐标相等,所以线段CD 与x 轴平行.(1)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是3,点B 到x 轴的距离是4,点B 到y 轴的距离是2;(2)因为点C 与点D 的纵坐标相等,所以线段CD 与x 轴平行.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和确定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9.()0,4C 或()0,4C -【解析】由题意易得AB=3,且AB 在x 轴上,设点C 的坐标为(0,y ),则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y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列出关于y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点C 的坐标.∵A (0,0)、B (3,0),∴AB=3,且AB 在x 轴上,设点C 坐标是(0,y ),则根据题意得,12AB×OC=6,即12×3×y =6, 解得y =±4. ∴点C 坐标是:(0,4)或(0,﹣4).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解三角形的面积问题,熟练掌握在坐标系中求面积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0.(1)B 点坐标为(4,6),A 点坐标为(4,0),C 点坐标为(0,6);(2)3;(3)点P 的坐标为(2,32-)或(2,92). 【解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a-b+2=0,2a-b-2=0,解得a=4,b=6,则B 点坐标为(4,6),由于线段BA ⊥x 轴于A 点,线段BC ⊥y 轴于C 点,易得A 点坐标为(4,0),C 点坐标为(0,6); (2)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得到点D 的坐标为(4,3),点E 的坐标为(2,32),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AEC AOC AOE COE S S S S =--△△△△进行计算;(3)由于点P (2,a ),点E 的坐标为(2,32),,则32PE a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1)∵2(2)|22|0a b a b -++--=, ∴20a b -+=,220a b --=,∴4a =,6b =,∴B 点坐标为 (4,6),∵线段BA x ⊥轴于A 点,线段BC y ⊥轴于C 点,∴A 点坐标为(4,0),C 点坐标为(0,6);(2)∵点D 是AB 的中点,∴点D 的坐标为(4,3),∵点E 是OD 的中点,∴点E 的坐标为(2,32), ∴AEC AOC AOE COE S S S S =--△△△△1131644622222=⨯⨯-⨯⨯-⨯⨯ 3=.(3)∵点P 的坐标为(2,a ),点E 的坐标为(2,32), ∴32PE a =-, ∵AEP AEC S S =△△, ∴132322a ⨯⨯-=, ∴32a =-或92,∴点P 的坐标为(2,32-)或(2,92).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偶次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质、矩形的性质等知识.记住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1.(1)B (−a+4,−a );(2)B(−2,−6)或B(1,−3);(3)B(43,-83)或B(−4,−8). 【解析】(1)解方程组用a 表示b ,c 即可求出点B 的坐标;(2)解方程组得出关于a 的代数式,分两种情况解答即可;(3)根据AB 坐标判断线段AB 平行于x 轴,进而解答即可. 解:(1)∵32824a b c a b c ++=⎧⎨-+=-⎩,用a 表示b ,c 得b=−a+4,c=−a , ∴B (−a+4,−a ).(2)由方程组32824a b c a b c ++=⎧⎨-+=-⎩,用a 表示b ,c ,得b=−a+4,c=−a ,再利用点A 到y 轴的距离是点B 到y 轴距离的3倍得:3a b =,即a 34a =-+可以分两种情况分析:①a=3(−a+4),解之,得a=3,所以b=1,c=−3;②a=−3(−a+4),解之,得a=6,所以b=−2,c=−6;综上B(−2,−6)或B(1,−3);(3) ∵A(a ,−a)和B(−a+4,−a),∴线段AB 平行于x 轴.∵△OAB 的面积是△DAB 面积的2倍,∴点A 和点B 在x 轴的下方,则a>0,∵点D 的坐标(2,−4),12AB ⨯a=2×12AB ⨯4a -, 解得,a=83或a=8 所以B(43,-83)或B(−4,−8).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2.(1)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1),(﹣4,1);(2)8【解析】(1)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y 轴对称时,横坐标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得出方程组求出a ,b 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的点是C ,得出C 点坐标,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1)∵点A (a +b ,2﹣a )与点B (a ﹣5,b ﹣2a )关于y 轴对称,∴()225a b a a b a -=-⎧⎨+=--⎩, 解得:13a b =⎧⎨=⎩, ∴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1),(﹣4,1);(2)∵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的点是C ,∴C 点坐标为:(﹣4,﹣1),∴△ABC 的面积为:12×BC ×AB =12×2×8=8.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的确定方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熟练记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是解题关键.23.(1)2a =,A 点的坐标是()8,0;(2)23a =,A 点的坐标是84,3⎛⎫- ⎪⎝⎭;(3)4a =,A 点的坐标是()14,4;(4)当点A 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时,6a =-,A 点的坐标是()16,16--,当点A 在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时, 25a =,A 点的坐标是1616,55⎛⎫- ⎪⎝⎭. 【解析】(1)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2)根据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 (3)根据平行于x 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4)根据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解:(1)点A 在x 轴上,则240,a -=解得a =2, 323228a +=⨯+=,故A 点的坐标是()8,0.(2)根据题意得,324a +=, 解得2.3a = A 点的坐标是84,.3⎛⎫- ⎪⎝⎭(3)因为AB ∥x 轴,所以244,a -=解得a =4,3214.a +=A 点的坐标是()14,4.(4)当点A 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时,有3224,a a +=-解得6a =-3216.a +=-A 点的坐标是()16,16.--当点A 在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时,有32240,a a ++-= 解得25a = 16325a +=,A点的坐标是1616,. 55⎛⎫-⎪⎝⎭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等于零;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24.(0,-2)【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点P(m+3,2m+4)在y轴上,可知点P的横坐标为0,据此求出m的值,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P(m+3,2m+4)在y轴上,∴m+3=0,得m=-3,即2m+4=-2.即点P的坐标为(0,-2),故答案为:(0,-2).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25.(﹣4,0)【解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求得a值,即可解答.解:∵点M(a-1,a+3)在x轴上,∴a+3=0,解得:a=﹣3,∴点M的坐标为(﹣4,0),故答案为:(﹣4,0).本题考查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知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是解答的关键.26.−3或6.【解析】根据矩面积的定义表示出水平底”a和铅垂高“h,利用分类讨论对其铅垂高“h进行讨论,从而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出方程即可求解.解:∵D(1,2)、E(−2,1)、F(0,t),∴“水平底”a=1−(−2)=3.“铅垂高“h=1或|2−t|或|1−t|①当h=1时,三点的“矩面积”S=1×3=3≠15,不合题意;②当h =|2−t|时,三点的“矩面积”S =3×|2−t|=15,|2−t|=5,解得:t =−3或t =7(舍去);③当h =|1−t|时,三点的“矩面积”S =3×|1−t|=15,|1−t|=5,解得:t =−4(舍去)或t =6;综上:t =−3或6.故答案为:−3或6.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中的新定义,利用新定义解答问题. 27.(4,﹣3).【解析】根据第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点到x 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解:∵点在第四象限,到y 轴的距离是4,到x 轴的距离是3,∴点横坐标是4,纵坐标是﹣3,即点M 的坐标是(4,﹣3),故答案为:(4,﹣3).考查点的坐标,掌握每个象限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8.3【解析】根据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3,2P -到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即33-=.故答案为:3.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y 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29.1或73-【解析】根据纵坐标相同的点平行于x 轴,再分点N 在点M 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2M N y m y =+=,∴M 与N 两点连线与x 轴平行,∴|23(1)|5MN m m =+--=,即|32|5m +=,325m +=±,解得:11m =,273m =-.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是基础题,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30.8【解析】根据点P (6,8),即可得到PA 的长.∵点P (6,8),PA ⊥x 轴,∴PA=8,故答案为:8.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解析版)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92ea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e.png)
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判断点所在的象限】 (1)【题型2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3)【题型3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4)【题型4 平行与坐标轴点的坐标特征】 (6)【题型5 坐标确定位置】 (8)【题型6 点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11)【题型7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13)【题型8 图形在格点中的平移变换】 (15)【题型1 判断点所在的象限】【例1】(2022春•洪山区期末)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则点Q(﹣x﹣3,﹣y)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的横纵坐标范围,可求得x,y的取值范围,再确定Q点横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答】解: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x﹣3<0,﹣y>0,∴点Q(﹣x﹣3,﹣y)在第二象限.故选:B.【变式1-1】(2022春•长沙期末)已知点P(﹣a,b),ab>0,a+b<0,则点P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加法,可得a、b的符号,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大于零,可得答案.【解答】解:因为ab>0,a+b<0,所以a<0,b<0,所以﹣a>0,所以点P(﹣a,b)在第四象限,故选:D.【变式1-2】(2022春•青山区期末)已知,点A的坐标为(m﹣1,2m﹣3),则点A一定不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每个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无解的选项符合题意.【解答】解:A选项,{m―1>02m―3>0,解得:m>32,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m―1<02m―3>0,不等式组无解,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m―1<02m―3<0,解得:m<1,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m―1>02m―3<0,解得:1<m<32,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3】(2022春•晋州市期中)对任意实数x,点P(x,x2+3x)一定不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利用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当x>0,则x2+3x>0,故点P(x,x2+3x)可能在第一象限;当x<0,则x2+3x>0或x2+3x<0,故点P(x,x2+3x)可能在第二、三象限;当x=0时,点P(x,x2+3x)在原点.故点P(x,x2+3x)一定不在第四象限.故选:D.均为0.【题型2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例2】(2022春•陇县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m﹣3,m+1)在x轴上,则点P (m﹣1,1﹣m)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可得m+1=0,从而求出m的值,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最后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m+1=0,∴m=﹣1,当m=﹣1时,m﹣1=﹣2,1﹣m=2,∴点P(﹣2,2)在第二象限,故选:B.【变式2-1】(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m﹣4,m+1),若点P在y轴上,则m的值为( )A.﹣1B.1C.2D.3【分析】根据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可得2m﹣4=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2m﹣4=0,解得:m=2,故选:C.【变式2-2】(2022春•仓山区校级期中)已知点A(﹣3,2m+3)在x轴上,点B(n﹣4,4)在y轴上,则点C(m,n)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直接利用x轴以及y轴上点的坐标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A(﹣3,2m+3)在x轴上,点B(n﹣4,4)在y轴上,∴2m+3=0,n﹣4=0,解得:m=―32,n=4,则点C(m,n)在第二象限.故选:B.【变式2-3】(2022春•东莞市期中)已知点P(2a﹣4,a+1),若点P在坐标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点P在x轴上,当点P在y轴上,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分两种情况:当点P在x轴上,a+1=0,∴a=﹣1,当a=﹣1时,2a﹣4=﹣6,∴点P的坐标为:(﹣6,0),当点P在y轴上,2a﹣4=0,∴a=2,当a=2时,a+1=3,∴点P的坐标为:(0,3),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6,0)或(0,3),故答案为:(﹣6,0)或(0,3).【题型3 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例3】(2022春•巴南区期末)已知点P在x轴的下方,若点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则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P在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再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答】解:∵点P在x轴下方,点P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点P的横坐标为±4,纵坐标为﹣3,∴点P的坐标为(4,﹣3)或(﹣4,﹣3),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4﹣3=1或﹣4﹣3=﹣7.故答案为:1或﹣7.【变式3-1】(2021秋•城固县期末)已知点M(a,b)在第一象限,点M到x轴的距离等于它到y轴距离的2倍,且点M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6,则点M的坐标为 .【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轴的距离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答案.【解答】解:因为点M(a,b)在第一象限,所以a>0,b>0,又因为点M(a,b)在第一象限,点M到x轴的距离等于它到y轴距离的2倍,且点M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6,所以{b=2aa+b=6,解得{a=2b=4,所以点M的坐标为(2,4).故答案为:(2,4).【变式3-2】(2022春•云阳县期中)坐标平面内有一点A(x,y),且点A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2倍.若xy<0,则点A的坐标为( )A.(6,﹣3)B.(﹣6,3)C.(3,﹣6)或(﹣3,6)D.(6,﹣3)或(﹣6,3)【分析】根据题意可得x,y异号,然后再利用点到x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即可解答.【解答】解:∵xy<0,∴x,y异号,∵点A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恰为到x轴距离的2倍,∴点A(6,﹣3)或(﹣6,3),故选:D.【变式3-3】(2021秋•阳山县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a﹣5,a+1).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在y轴的右侧,则a的值为( )A.1B.2C.3D.1 或3【分析】根据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3a﹣5=a+1或3a﹣5=﹣(a+1),解出a的值,再由点A在y轴的右侧可得3a﹣5>0,进而可确定a的值.【解答】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a﹣5=a+1或3a﹣5=﹣(a+1),解得:a=3或1,∵点A在y轴的右侧,∴点A的横坐标为正数,∴3a﹣5>0,∴a>5 3,∴a=3.故选:C.【题型4 平行与坐标轴点的坐标特征】【例4】(2022春•东莞市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2),AB平行于x轴,若AB=4,则点B的坐标为( )A.(7,2)B.(1,5)C.(1,5)或(1,﹣1)D.(7,2)或(﹣1,2)【分析】线段AB∥x轴,A、B两点纵坐标相等,又AB=4,B点可能在A点左边或者右边,根据距离确定B点坐标.【解答】解:∵AB∥x轴,∴A、B两点纵坐标都为2,又∵AB=4,∴当B点在A点左边时,B(﹣1,2),当B点在A点右边时,B(7,2);故选:D.【变式4-1】(2022春•延津县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2,3),C (a,b),若BC∥x轴,AC∥y轴,则点C的坐标为( )A.(﹣2,1)B.(2,﹣3)C.(2,1)D.(﹣2,3)【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点A(﹣2,1),B(2,3),C(a,b),BC∥x轴,AC∥y轴,∴b=3,a=﹣2,∴点C的坐标为(﹣2,3),故选:D.【变式4-2】(2022春•涪陵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和点Q的坐标分别为P (﹣2,m),Q(﹣2,1),点P在点Q的上方,线段PQ=5,则m的值为( )A.6B.5C.4D.7【分析】借助图形,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解答】解:∵P(﹣2,m),Q(﹣2,1),点P在点Q的上方,线段PQ=5,∴m=1+5=6.故选:A.【变式4-3】(2022春•硚口区期中)如图,已知点A(4,0),B(0,2),C(﹣5,0),CD∥AB交y轴于点D.点P(m,n)为线段CD上(端点除外)一点,则m与n满足的等量关系式是( )A.m+2n=﹣5B.2m+n=﹣10C.m﹣n=﹣5D.2m﹣n=﹣6【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可得点B与C对应时,点A的对应点为(﹣1,﹣2),由此可确定点P满足的等量关系式.【解答】解:∵AB∥CD,A(4,0),B(0,2),C(﹣5,0),当B与C对应时,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是(﹣1,﹣2),∵点P(m,n)为线段CD上(端点除外)一点,将点C(﹣5,0)和(﹣1,﹣2)分别代入m+2n=﹣5,2m+n=﹣10,m﹣n=﹣5,2m﹣n=﹣6中,只有m+2n=﹣5满足条件.故选:A.【题型5 坐标确定位置】【例5】(2022春•中山市期中)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图是中国象棋棋局的一部分,如果用(2,﹣1)表示“炮”的位置,(﹣2,0)表示“士”的位置,那么“将”的位置应表示为( )A.(﹣2,3)B.(0,﹣5)C.(﹣3,1)D.(﹣4,2)【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将”的位置应表示为(﹣3,1).故选:C.【变式5-1】(2021秋•渠县校级期中)在大型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中,我军缴获了敌人防御工程的坐标地图碎片(如图),若一号暗堡坐标为(1,2),四号暗堡坐标为(﹣3,2),指挥部坐标为(0,0),则敌人指挥部可能在( )A.A处B.B处C.C处D.D处【分析】根据一号暗堡和四号暗堡的横纵坐标分别确定x轴和y轴的大致位置,然后画出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一号暗堡的坐标为(1,2),四号暗堡的坐标为(﹣3,2),∴它们的连线平行于x轴,∵一号暗堡和四号暗堡的纵坐标为正数,四号暗堡离y轴要远,如图,∴B点可能为坐标原点,∴敌军指挥部的位置大约是B处.故选:B.【变式5-2】(2022春•朝阳区期末)为更好的开展古树名木的系统保护工作,某公园对园内的6棵百年古树都利用坐标确定了位置,并且定期巡视.(1)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古树A、B的位置分别表示为A(1,2),B(0,﹣1);(2)在(1)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①表示古树C的位置的坐标为 ;②标出另外三棵古树D(﹣1,﹣2),E(1,0),F(1,1)的位置;③如果“(﹣2,﹣2)→(﹣2,﹣1)→(﹣2,0)→(﹣2,1)→(﹣1,2)→(0,2)→(1,2)→(1,1)→(1,0)→(1,﹣1)→(0,﹣1)→(0,﹣2)→(﹣1,﹣2)”表示园林工人巡视古树的一种路线,请你用这种形式画出园林工人从原点O出发巡视6棵古树的路线(画出一条即可).【分析】(1)根据A(1,2),B(0,﹣1)建立坐标系即可;(2)①根据坐标系中C的位置即可求得;②直接根据点的坐标描出各点;③根据6棵古树的位置得出运动路线即可.【解答】解:(1)如图:(2)①古树C的位置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②标出D(﹣1,﹣2),E(1,0),F(1,1)的位置如上图;③园林工人从原点O出发巡视6棵古树的路线:(0,0)→(1,0)→(1,1)→(1,3)→(﹣1,2)→(﹣1,2)→(0,1).【变式5-3】(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1,将射线OX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β角(0°≤β<360°),得到射线OY,如果点P为射线OY上的一点,且OP=m,那么我们规定用(m,β)表示点P在平面内的位置,并记为P(m,β).例如,图2中,如果OM=5,∠XOM=110,那么点M在平面内的位置,记为M(5,110°),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3,点N在平面内的位置记为N(6,30°),那么ON= ,∠XON= .(2)如果点A、B在平面内的位置分别记为A(4,30°),B(3,210°),则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分析】(1)由题意得第一个坐标表示此点距离原点的距离,第二个坐标表示此点与原点的连线与x 轴所夹的角的度数;(2)根据相应的度数判断出AB 是一条线段,从而得出AB 的长为4+3=7.【解答】解:(1)根据点N 在平面内的位置记为N (6,30°)可知,ON =6,∠XON =30°.故答案为:6,30°;(2)如图所示:∵A (4,30°),B (3,210°),∴∠AOX =30°,∠BOX =210°,∴∠AOB =180°,∵OA =4,OB =3,∴AB =4+3=7.故答案为:7.) 【例6】(2022春•洪湖市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4)平移到点(﹣3,﹣2),经过的平移变换为( )A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B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C .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a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b 个单向下平移b 个单位D.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分析】根据点向左平移,纵坐标不变的特点即可求解.【解答】解:∵点(1,﹣4)平移到点(﹣3,﹣2),∴﹣3﹣1=﹣4,∴﹣2﹣(﹣4)=2,∴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故选:C.【变式6-1】(2022春•武侯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M(3m﹣1,m﹣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M',若点M'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 )A.(2,﹣2)B.(14,2)C.(﹣2,―103)D.(8,0)【分析】让点M的纵坐标加2后等于0,求得m的值,进而得到点M的坐标.【解答】解:∵将点M(3m﹣1,m﹣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M',若点M'在x 轴上,∴m﹣3+2=0,解得:m=1,∴3m﹣1=2,m﹣3=﹣2,∴M(2,﹣2).故选:A.【变式6-2】(2022春•碑林区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a,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Q.若点Q位于第四象限,则a,b的取值范围是( )A.a>0,b<0B.a>1,b<2C.a>1,b<0D.a>﹣3,b<2【分析】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即可.【解答】解:P(a,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a+3,b﹣2),∵Q位于第四象限,∴a+3>0,b﹣2<0,∴a>﹣3,b<2.故选D.【变式6-3】(2021秋•苏州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a﹣1,5)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2﹣2b,5),则2a+4b+3的值为 .【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解答】解:将点P(a﹣1,5)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点Q的坐标为(2﹣2b,5),∴a﹣1﹣3=2﹣2b,∴a+2b=6,∴2a+4b+3=2(a+2b)+3=2×6+3=15,故答案为:15.【例7】(2022春•胶州市期末)如图,△ABC的顶点坐标A(2,3),B(1,1),C(4,2),将△AB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则BC边上一点D(m,n)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A.(m+3,n+1)B.(m﹣3,n﹣1)C.(﹣1,2)D.(3﹣m,1﹣n)【分析】根据坐标平移规律解答即可.【解答】解:∵将△AB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BC边上一点D(m,n)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m﹣3,n﹣1).故选:B.【变式7-1】(2022•青岛二模)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有一个点P'(a,b),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a﹣2,b+3)B.(a﹣2,b﹣3)C.(a+2,b+3)D.(a+2,b﹣3)【分析】先利用点A它的对应点A′的坐标特征得到线段AB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A′B′,然后利用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写出点P(a,b)平移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解答】解:由图知,线段A'B'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即可得到线段AB,所以点P'(a,b)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2,b﹣3),故选:D.【变式7-2】(2022春•滨城区期中)如图,第一象限内有两点P(m﹣4,n),Q(m,n﹣3),将线段PQ平移,使点P、Q分别落在两条坐标轴上,则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2,0)B.(0,3)C.(0,3)或(﹣4,0)D.(0,3)或(﹣2,0)【分析】设平移后点P、Q的对应点分别是P′、Q′.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P′在y 轴上,Q′在x轴上;②P′在x轴上,Q′在y轴上.【解答】解:设平移后点P、Q的对应点分别是P′、Q′.分两种情况:①P′在y轴上,Q′在x轴上,则P′横坐标为0,Q′纵坐标为0,∵0﹣(n﹣3)=﹣n+3,∴n﹣n+3=3,∴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0,3);②P′在x轴上,Q′在y轴上,则P′纵坐标为0,Q′横坐标为0,∵0﹣m=﹣m,∴m﹣4﹣m=﹣4,∴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0);综上可知,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0,3)或(﹣4,0).故选:C.【变式7-3】(2022春•如东县期中)三角形ABC在经过某次平移后,顶点A(﹣1,m+2)的对应点为A(2,m﹣3),若此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a,b)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P1(c,d).则a+b﹣c﹣d的值为( )A.8+m B.﹣8+m C.2D.﹣2【分析】由A(﹣1,2+m)在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A1(3,m﹣3),可得△ABC的平移规律为: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由此得到结论.【解答】解:∵A(﹣1,2+m)在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A1(2,m﹣3),∴△ABC的平移规律为: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点P(a,b)经过平移后对应点P1(c,d),∴a+3=c,b﹣5=d,∴a﹣c=﹣3,b﹣d=5,∴a+b﹣c﹣d=﹣3+5=2,故选:C.【题型8 图形在格点中的平移变换】【例8】(2021春•抚远市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4),线段MN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的坐标为(﹣3,﹣1),点N的坐标为(3,﹣2).(1)将线段MN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M的对应点为A,点N的对应点为B.①点M平移到点A的过程可以是:先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②点B的坐标为 ;(2)在(1)的条件下,若点C的坐标为(4,0),连接AC,BC,求△ABC的面积.【分析】(1)由点M及其对应点的A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的对应点B的坐标;(2)割补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如图,①点M平移到点A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②点B的坐标为(6,3),故答案为:右、3、上、5、(6,3);(2)如图,S△ABC=6×4―12×4×4―12×2×3―12×6×1=10.【变式8-1】(2022春•长沙期末)如图,△ABC的顶点A(﹣1,4),B(﹣4,﹣1),C (1,1).若△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且点C的对应点坐标是C'.(1)画出△A'B'C',并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2)若△ABC内有一点P(a,b)经过以上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3)求△ABC的面积.【分析】(1)首先确定A、B、C三点平移后的对应点位置,然后再连接即可;(2)由平移的性质可求解;(3)利用面积的和差关系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C(5,﹣2);(2)∵△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点P'(a+4,b﹣3);(3)S△ABC=5×5―12×3×5―12×2×3―12×5×2=25﹣7.5﹣3﹣5=9.5.【变式8-2】(2022春•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某种平移得到的,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分别对应,且这六个点都在格点上,观察各点以及各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点B和点B′的坐标,并说明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2)连接BC′,直接写出∠CBC′与∠B′C′O之间的数量关系 ;(3)若点M(a﹣1,2b﹣5)是三角形ABC内一点,它随三角形ABC按(1)中方式平移后得到的对应点为点N(2a﹣7,4﹣b),求a和b的值.【分析】(1)由图形可得出点的坐标和平移方向及距离;(2)根据平移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以上所得平移方式,利用“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的规律列出关于a、b的方程,解之求得a、b的值.【解答】解:(1)由图知,B(2,1),B′(﹣1,﹣2),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2)∠CBC′与∠B′C′O之间的数量关系∠CBC′﹣∠B′C′O=90°.故答案为:∠CBC′﹣∠B′C′O=90°;(3)由(1)中的平移变换得a﹣1﹣3=2a﹣7,2b﹣5﹣3=4﹣b,解得a=3,b=4.故a的值是3,b的值是4.【变式8-3】(2021春•安阳县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三角形A'B'C',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点A,A'的坐标:A ,A' .(2)请说明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若点M(m,4﹣n)是三角形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M'的坐标为(2m﹣8,n﹣4),求m和n的值.【分析】(1)根据已知图形可得答案;(2)由A(1,0)的对应点A′(﹣4,4)得平移规律,即可得到答案;(3)由(2)平移规律得出m、n的方程.【解答】解:(1)由图知A(1,0),A'(﹣4,4),故答案为:(1,0),(﹣4,4);(2)A(1,0)对应点的对应点A′(﹣4,4)得A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3)△ABC内M(m,4﹣n)平移后对应点M'的坐标为(m﹣5,4﹣n+4),∵M'的坐标为(2m﹣8,n﹣4),∴m﹣5=2m﹣8,4﹣n+4=n﹣4,∴m=3,n=6.。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 2 2 用坐标表示平移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 2 2 用坐标表示平移 同步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d9e4d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3.png)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坐标系中点的平移1.(2022广东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3,1)B.(-1,1)C.(1,3)D.(1,-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4)平移至原点,则平移方式可以是( )A.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B.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D.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1y中,点A的坐标为(2,2).如果将x轴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将y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交于点O2,点A 的位置不变,那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2y中,点A的坐标是( )A.(-6,4)B.(6,-4)C.(-4,-6)D.(6,8)知识点2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4.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3,1),(-1,-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的位置,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a,4),(3,b),则a+b的值为( )A.2B.3C.4D.55.如图,△ABC经过一定的平移得到△A'B'C',如果△ABC上的点P的坐标为(a,b),那么这个点在△A'B'C'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a-2,b-3)B.(a-3,b-2)C.(a+3,b+2)D.(a+2,b+3)6.三角形ABC中一点P(x,y)经过平移后对应点为P1(x+4,y-2),将三角形ABC进行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1B1C1,若点A的坐标为(-4,5),则点A1的坐标为.7.【教材变式·P86T9变式】如图所示,四边形ABCO中,AB∥OC,BC ∥AO,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5)、(-2√3,0),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O、C两点间的距离.(1)点B的坐标为;(2)将这个四边形向下平移2√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四边形A'B'C'O',请你写出平移后四边形四个顶点的坐标.8.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B(4,0),C(3,3),D(1,4).(1)描出A、B、C、D四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A、B、C、D各点,组成一个封闭图形;(2)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A'B'C'D',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并写出A'、B'、C'、D'的坐标.能力提升全练9.(2021重庆丰都期末,10,★★☆)将点P(m+2,2-m)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且Q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为( )A.(6,-2)B.(-2,6)C.(2,2)D.(0,4)10.【新素材·密码确定】(2022山东济宁兖州期末,5,★★☆)一组密码的一部分如图,为了保密,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密码.若输入数字密码(7,7),(8,5),对应的中转口令是“数学”,最后输出的口令为“文化”,按此方法,若输入数字密码(2,7),(3,4),则最后输出的口令为( )A.垂直B.平行C.素养D.相交11.【代数推理】(2022福建厦门思明湖滨中学期末,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n2,1)沿着x轴的正方向平移3+n2个单位后得到B点.有四个点M(-2n2,1)、N(3n2,1)、P(n2,n2+4)、Q(n2+1,1),一定在线段AB上的是( )A.点MB.点QC.点PD.点N12.【易错题】(2021湖北武汉江岸期末,14,★★☆)如图,第一象限内有两点P(m-4,n),Q(m,n-3),将线段PQ平移,使点P、Q分别落在两条坐标轴上,则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素养探究全练13.【抽象能力】如图,已知点A1(1,1),点A1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A2;点A2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3;点A3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8个单位,得到点A4,……,按这个规律平移得到点A n,则点A n的横坐标为.14.【抽象能力】(2022北京师大附中期末)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图形G和图形G上的任意点P(x,y),给出如下定义:将点P(x,y)平移到P'(x+t,y-t)称为将点P进行“t型平移”,点P'称为将点P进行“t型平移”的对应点;将图形G上的所有点进行“t型平移”称为将图形G进行“t型平移”.例如:将点P(x,y)平移到P'(x+1,y-1)称为将点P进行“1型平移”,将点P(x,y)平移到P'(x-1,y+1)称为将点P进行“-1型平移”.已知点A(1,1)和点B(3,1).(1)将点A(1,1)进行“1型平移”后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①将线段AB进行“-1型平移”后得到线段A'B',点P1(2,3),P2(1.5,2),P3(3,0)中,在线段A'B'上的点是;②若线段AB进行“t型平移”后与坐标轴有公共点,则t的取值范围是.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A将点(1,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横坐标加2,所以平移后点的坐标为(3,1),故选A.2.D将点P(-3,4)的横坐标加3,纵坐标减4即可得原点的坐标(0,0),故可以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3.B新坐标系如图所示,点A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6,-4),故选B.4.A∵点A,B的坐标分别是为(-3,1),(-1,-2),线段AB平移至A1B1的位置后,A1(a,4),B1(3,b),∴线段AB向右平移了4个单位,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a=1,b=1,∴a+b=2,故选A.5.C点B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1,2),横坐标增加了1-(-2)=3,纵坐标增加了2-0=2,∵△ABC上点P的坐标为(a,b),∴点P'的横坐标为a+3,纵坐标为b+2,∴点P'的坐标为(a+3,b+2),故选C.6.答案(0,3)解析∵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x,y)经过平移后对应点为P1(x+4,y-2),∴该点先向右平移了4个单位长度,又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长度,又-4+4=0,5-2=3,∴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0,3).7.解析(1)∵C点的坐标为(-2√3,0),∴OC=2√3.∵AB∥OC,AB=OC,∴将A点向左平移2√3个单位长度得到B点,又∵A点的坐标为(-√3,√5),∴B点的坐标为(-√3−2√3,√5),即(-3√3,√5).(2)∵将四边形ABCO向下平移2√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四边形A'B'C'O',∴A'点的坐标为(-√3,-√5),B'点的坐标为(-3√3,-√5),C'点的坐标为(-2√3,-2√5),O'点的坐标为(0,-2√5).8.解析(1)如图..(2)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72(3)四边形A'B'C'D'如图.其中A'(-4,1)、B'(-1,1)、C'(-2,4)、D'(-4,5).能力提升全练9.B将点P(m+2,2-m)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Q的坐标为(m+4,2-m),∵点Q(m+4,2-m)在y轴上,∴m+4=0,即m=-4,则点P 的坐标为(-2,6),故选B.10.D输入数字密码(7,7),(8,5),对应的中转口令是“数学”,最后输出的口令为“文化”,可得平移规律为向左平移1格,向下平移2格,所以输入数字密码(2,7),(3,4),得最后输出的口令为“相交”,故选D.11.B∵将A(n2,1)沿着x轴的正方向平移3+n2个单位后得到B点,∴B(2n2+3,1),∴点B在点A右侧,且AB与x轴平行,AB上的点都距离x轴1个单位,因为点M(-2n2,1)距离x轴1个单位,当n≠0时,M 点在点A左侧,当n=0时,M点跟A点重合,所以点M不一定在线段AB上.点N(3n2,1)距离x轴1个单位,可看作将点A沿着x轴的正方向平移2n2个单位后得到的,不一定在线段AB上.点P(n2,n2+4)在点A 右侧,且距离x轴n2+4个单位,不在线段AB上.点Q(n2+1,1)距离x 轴1个单位,可看作将A(n2,1)沿着x轴的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一定在线段AB上.所以一定在线段AB上的是点Q.故选B.12.答案(0,3)或(-4,0)解析设平移后点P、Q的对应点分别是P'、Q'.分两种情况:①P'在y轴上,Q'在x轴上,则P'的横坐标为0,Q'的纵坐标为0,∴点P'的纵坐标为n+0-(n-3)=3,∴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0,3);②P'在x轴上,Q'在y轴上,则P'的纵坐标为0,Q'的横坐标为0,∴点P'的横坐标为m-4+0-m=-4,∴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0).综上可知,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0,3)或(-4,0).素养探究全练13.答案2n-1解析由题意知,点A1的横坐标为1=21-1,点A2的横坐标为3=22-1,点A3的横坐标为7=23-1,点A4的横坐标为15=24-1,……,则点A n的横坐标为2n-1.14.解析(1)将点A(1,1)进行“1型平移”后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2)①如图,将线段AB进行“-1型平移”后得到线段A'B',点P1(2,3),P2(1.5,2),P3(3,0)中,线段A'B'上的点是P2.②若线段AB进行“t型平移”后与坐标轴有公共点,则t的取值范围是-3≤t≤-1或t=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教学反思设计案例学案说课稿.doc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教学反思设计案例学案说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bc7236b8f67c1cfbd6b833.png)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B一、选择题1. 从车站向东走400米,再向北走500米到小红家;从车站向北走500米,再向西走200米到小强家,贝IJ ( )A.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东B.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西C.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南D.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北2. 根据下列描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学校报告厅3排B.中山二路C.南偏东50°D.东经78°,北纬60°二、填空题3. 由坐标平面内的三点A (-2, -1) , B (-1, -4) , C (5, -2)构成的三角形是_三角形.4. 矩形ABCD中,AB二5, BC二2,以矩形的左下角顶点A为原点,两边AB、AD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各顶点的坐标为—・三、解答题5. 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试设计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的一个方法,并画图说明.小明:“我这里的坐标是(- 300, 200)・”小刚:“我这里的坐标是(- 200, - 100) ”・小 红:“我这里的坐标是(200, - 200)・”你能在图中标出他们所在的位置吗?南门7.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3的正方形各顶点的坐标.8.根据以下条件在图中画出小玲、小敏、小凡家的位置,并标明它们的坐标•比例尺:仁10000.再向北走300m. 再向西走300m,最后向北走250m. 又向北走100m,然后再向西走200m 到家;张彬放学后向西走300m,再向北走200m 到家.则李明和张彬两家的位置有什么关系?10.已知四边形ABCD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 0) , B (3, 6) , C (14, 8) , D (16, 0),请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画出四边形ABCD.门.九年级某班有54名学生,所在教室有6行9列座位,用(m, n)表示第m 行第n 列的座位, 新学期准备调整座位,设某个学生原来的座位为(m, n),如果调整后的座位为(i, j),则称该 生作了平移(a, b) = (m- i, n-j),并称a+b 为该生的位置数.若某生的位置数为10,则当 m+n 取最小值,求的最大值.《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B ;台性丹园:亭i h* A -k P 心 L 场---- ►望看 :婷 ___ 4 __ 100 —1 游乐园西门 东门 小玲家: 出校门向西走150m, 再向北走100m.小敏家: 出校门向东走200m, 小凡家: 出校门向南走100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从车站向东走400米,再向北走500米到小红家;从车站向北走500米,再向西走200米到小强家,贝IJ ( )A.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东B.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西C.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南D.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北【考点】方向角.【分析】根据二人向同一方向走的距离可知二人的方向关系,解答即可.【解答】解:二人都在学校北500米,小红在学校东,小强在学校西,所以小强家在小红家的正西. 【点评】结合二人向同一方向走的距离可知二人的方向关系作答.2. 根据下列描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学校报告厅3排B.中山二路C.南偏东50°D.东经78°,北纬60°【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坐标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解答.【解答】解:学校报告厅3排、中山二路、南偏东50°不能确定位置,东经78°,北纬60°能确定位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坐标确定位萱需要两个数据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3. 由坐标平面内的三点A (-2, -1) , B (-1, -4) , C (5, -2)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在网格中表示A、B、C三点坐标,分别求出AB、BC、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解答】解:如图,AB=12+3=10, BC=22+6=40, AC=12+72=50,•/AB2+BC2=AC2,•••△ABC为直角三角形.【点评】根据点的坐标求边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4.矩形ABCD中,AB二5, BC二2,以矩形的左下角顶点A为原点,两边AB、AD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各顶点的坐标为A (0, 0) , B (5, 0) , C (5, 2) , D (0, 2)・【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建立,然后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A (0, 0) ,B (5, 0) ,C (5, 2) ,D (0, 2).D• • • • - •1t•1■ 1 ■ ■ ■ J11•--r - - - -r -・■ ■ •■■・・}•I ■•A :■ ■ ■ •1!!!!0 B x【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基础题.三、解答题5.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试设计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的一个方法,并画图说明.【专题】网格型;开放型.【分析】此题答案不唯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不一样,答案不一样.南门(0,【点评】主要考查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6. 星期天,小明、小刚、小红三名同学到公园玩时走散了.以中心广场为坐标原点,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通过电话互报出了自己的位置. 小明:“我这里的坐标是(- 300, 200)・”小刚:“我这里的坐标是(- 200, - 100) ”・小红:“我这里的坐标是(200, - 200). ”你能在图中标出他们所在的位置吗?【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找出三人的位置即可.【解答】解:小明,小刚,小红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3的正方形各顶点的坐标.【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开放型. > - 台|±丹园1 r ------1亭------ h玩、.场望看 :婷 1__100 -------1西门 东门南门【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在x轴以1.5和-1.5处作垂线,在y轴处1.5, -1.5作垂线,较为简单. 【解答】解:故正方形各点的坐标为:A (1.5, 1.5) ; B (-1.5, 1.5) ; C (-1.5, -1.5) ; D(1.5, -1.5)・B2A1--2-1 012xC-1-D -2-【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确定,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以下条件在图中画出小玲、小敏、小凡家的位置,并标明它们的坐标•比例尺:1: 10000.小玲家:岀校门向西走150m,再向北走100m.小敏家:岀校门向东走200m,再向北走300m.小凡家:出校门向南走100m,再向西走300m,最后向北走250m.【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图中小玲、小敏、小凡家的位置,再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表示其位置. 【解答】解:如图所示.小玲家的坐标:(-150, 100);小敏家的坐标:(200, 300);小凡家的坐标:(-300, 150)・【点评】本题是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平面位置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位置对应空间直角坐标 系.可以做到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的意义.9.李明放学后向北走200m,再向西走100m,又向北走100m,然后再向西走200m 到家;张彬放学 后向西走300m,再向北走200m 到家.则李明和张彬两家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题意中的描述,可以用坐标表示李明和张彬两家的位置关系.【解答】解:以学校为原点,正北的直线为y 轴正方向,正东的直线为x 轴的正方向.根据题意,李明家的坐标是(- 300, 300),张彬家的坐标是(- 300, 200),即李明家在张彬家"北•张彬家 正北100m 处.学校【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建立坐标系.本题是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平面位置 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位置对应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做到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的意义.10.已知四边形ABCD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0, 0) , B (3, 6) , C (14, 8) , D (16, 0),请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画出四边形ABCD.【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出点A 、B 、C 、D 的位置,再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 如图所示.•李明家北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是基础题.11.九年级某班有54名学生,所在教室有6行9列座位,用(m, n)表示第m行第n列的座位,新学期准备调整座位,设某个学生原来的座位为(m, n),如果调整后的座位为(i, j),则称该生作了平移(a, b) = (m-i, n-j),并称a+b为该生的位養数.若某生的位置数为10,则当m+n取最小值,求m n的最大值.【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计算题;新定义.【分析】根据位置数的定义列式表示出Mn,然后确定出取最小值的情况,再表示出m n,然后整理成关于m 的二次函数,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a+b=m - i+n - j=10,m+n=10+ (i + j),Tm、n、i、j表示行数与列式,・••当i=j=1时,m+n取最小值,此时,n=12-m,m n=m (12 - m) = - (m - 6) 2+36,・••当m二6时,m n有最大值36・【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读懂题目信息,理解并求出叭n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亲爱的同学: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大家一定跃跃欲试地示了一下自己的身手吧!成绩肯定会很理想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一定要用学到的知识让知识飞起来,学以致用!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要养成仔细阅读,认真审题,努力思考,以最好的状态考岀好成绩!你有没有做到这些呢?是不是又忘了检查了?快去再检查一下刚完成怎样调整好考试心态心态就是一个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