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
痰、脑脊液、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 对浆膜腔积液的性状、颜色、蛋白质含量以及细胞计数等 检查可帮助诊断腹膜炎、胸膜炎等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问题。
气味
正常情况下痰液没有特殊气味。 如果痰液出现特殊气味,如腥味 或臭味,可能表示呼吸道存在感
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02 脑脊液
脑脊液的产生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分泌产 生,脉络丛位于室管膜上皮层, 主要成分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脑脊液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包括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
因子等。
脑脊液的分泌量在不同年龄段有 所不同,新生儿期分泌量较多, 随着年龄增长分泌量逐渐减少。
成分与性状差异
01 02
痰
痰主要由黏液和脱落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组成,还含有少量白细胞和 病原体等。痰的性状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可呈黄色、绿色、血性 等。
脑脊液
脑脊液主要由水、葡萄糖和蛋白质等组成,不含红细胞,仅含有少量白 细胞。脑脊液的性状较为均一,呈透明或微黄色。
03
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主要由水、蛋白质、葡萄糖和电解质等组成,不同部位的浆
脑脊液的循环
脑脊液循环途径包括脑室、脊 髓中央管、椎管和颅骨等部位。
脑脊液通过脉络丛产生后,经 过脑室系统流入脊髓中央管, 再进入椎管和颅骨,最终回流 入血液。
脑脊液循环对维持颅内压的稳 定和保护大脑功能具有重要作 用。
脑脊液的成分
脑脊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蛋白质、氯化物等。 脑脊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蛋白质含量与血浆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脑脊液中的其他成分还包括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
03 浆膜腔积液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验 诊断学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其它脑膜(脑)炎
氯化物
参考值
120~130mmol/L
临床意义
↓↓↓:结核性脑膜炎 (<102mmol/L)
↓↓:化脓性脑膜炎
(102~106mmol/L)
↓:低氯血症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3. 显微镜检查
①细胞计数 ②细胞分类
细胞计数与分类
临床意义
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细胞为主,找到肿瘤细胞有确诊意义。
三.脑寄生虫病 ↑,嗜酸细胞为主,找到虫卵或虫体有确诊意义
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为主,吞噬细胞(红细胞、含铁 血黄素),各种白细胞。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4. 细菌学检查
①涂片
•革兰氏染色:细菌 •抗酸染色:结核菌 •印度墨汁染色:隐球菌 ②培养 细菌、真菌。 ③动物接种 结核菌
⑥癌胚抗原(CEA)测定
CEA ↑:癌性积液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3.显微镜检查
①细胞计数 ②细胞分类 ③脱落细胞检查 ④寄生虫检查
①细胞计数
漏出液:<100×106/L 渗出液:>500×106/L
②细胞分类
漏出液:淋巴细胞、间皮细胞。 渗出液:多种细胞
• 中性粒细胞→化脓性感染等 • 淋巴细胞→结核、肿瘤等。 • 嗜酸粒细胞→寄生虫感染、气胸等。
②蛋白定量试验 <25g/L >30 25g/L
③葡萄糖测定
↓↓↓:化脓性 ↓↓:结核性、癌性。 ↓:类风湿性
=:漏出液
④乳酸测定
>10mmol/L:细菌性 轻度增高:非细菌性
⑤酶活性测定
• 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感染。 • 淀粉酶(Amy) ↑:胰腺疾病 • 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
痰、脑脊液、浆膜腔积液
成分与功能的比较
痰的成分与功能
痰中含有黏液、灰尘、细菌等成分,具有湿润呼吸道、吸附和清除 进入呼吸道的异物的作用。
脑脊液的成分与功能
脑脊液主要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组成,具有维持颅内压、保护脑 和脊髓免受外界损伤的作用。
浆膜腔积液的成分与功能
浆膜腔积液的成分因病因不同而异,可能是炎性渗出液、血性液体 或恶性积液等,具有润滑和保护浆膜腔内脏器的作用。
和病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每天 约产生1500ml。
循环
脑脊液通过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 腔进行循环,对脑和脊髓起到缓冲和 保护作用。
脑脊液的成分与功能
成分
脑脊液主要由水、无机盐、葡萄糖和 蛋白质等组成,其中葡萄糖含量与血 糖相似。
功能
脑脊液具有维持颅内压、提供营养物 质、带走代谢废物和保护脑组织等作 用。
形成机制的比较
痰的形成
痰是由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 吸附进入呼吸道的灰尘、细菌等 外来物质,形成痰液。
脑脊液的形成
脑脊液是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 透明液体,主要由脑室内的脉络 丛分泌,对脑和脊髓起到缓冲、 保护和营养作用。
浆膜腔积液的形成
浆膜腔积液是指某些浆膜腔(如 胸膜腔、腹膜腔等)内的液体异 常积聚,可能是由于炎症、肿瘤 等原因引起。
脑脊液的检测与应用
检测
脑脊液的检测包括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等,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应用
脑脊液检测在神经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脑膜炎、脑炎、脑瘤等疾病的诊断。
03 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的形成与分类
形成
浆膜腔积液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浆膜腔内液体异常积聚。
第10章 第七节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
适应症与标本采集
(一)适应症: 1.诊断性:疑颅内炎症,颅内出血,颅内肿瘤等疾病 2.治疗性:鞘内注药 (二) 标本采集: 1.穿刺部位:第三、四腰椎棘突间隙,小脑延髓池脑室 穿刺 2.步骤: 1)测压力:正常成人:90—180mmH2O 8岁以下: 10—100mmH2O 2)奎氏试验(Quinlan's test) 3)送检:第一管:细菌学检查 第二管:生化或免疫 学检查 第三管:细胞学检查
脑。
检验内容
2.葡萄糖检查 正常值: 儿童:2.8—4.5mmol /L 成人:2.5—4.5mmol /L 脑脊液/血浆葡萄糖:0.3—0.9 临床意义: 病理状态下,脑脊液中Glu 有不同程度地 降低。化脑明显降低或消失,病脑无明显下降。 3.氯化物检查:为血氯的120%
正常值:120—130mmol/L
检验内容
(一)一般性状 1.颜色:漏出液-淡黄,渗出液-深黄、红色 等 2.透明度:漏出液--清亮,渗出液—混浊 3.比重:漏出液<1.018, 渗出液>1.018 4.凝固性:漏出液-一般不凝, 渗出液-易凝
检验内容
(二)化学检查
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 原理: 酸性蛋白+稀酸→沉淀 意义: 漏出液-阴性, 渗出液-阳性 2.蛋白定量:漏出液<25g/L, 渗出液>30g/L
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 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化学刺激 外 观 淡黄,浆液样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样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 混 浊 比 重 <1.018 >1.018 凝 固 不 自 凝 能 自 凝 凝粘蛋白定性 阴 性 阳 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100×106/L 常>500×106/L 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根据病因而不同 细菌学检查 阴 性 可找到病原菌
痰液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检测课件
细胞学检测可对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有助于发现 肿瘤细胞和感染病原体。
04
检测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痰液检测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痰液检测主要用于肺部疾病的 诊断,如肺炎、肺结核、肺癌
等。
痰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多,提示 存在感染;痰液中红细胞增多 ,提示可能存在肺部出血。
脑脊液检测还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和治疗效果。
浆膜腔积液检测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检测主要用于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等浆 膜腔感染的诊断。
浆膜腔积液细菌培养可帮助确定病原体,指导临床用药 。
浆膜腔积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多,提示存在感染;浆膜腔 积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提示浆膜损伤。
浆膜腔积液检测还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采集部位
根据需要检测的浆膜腔积液类型 ,选择相应的穿刺部位,如胸腔 穿刺采集胸水,腹腔穿刺采集腹
水等。
采集量
采集的浆膜腔积液样本量应足够 进行常规检测和特殊检测,一般
每次采集量为10-50ml。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
外观
观察浆膜腔积液的外观, 如颜色、透明度、有无凝 块等,以初步判断积液的 性质。
比重
通过比重检测可了解浆膜 腔积液的渗透压,有助于 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可了解浆膜腔 积液中炎症细胞的数量, 有助于判断积液的性质和 感染情况。
浆膜腔积液特殊检测
生化检测
生化检测可了解浆膜腔积液中蛋白质、葡萄糖、酶等成分的含量 ,有助于鉴别不同性质的积液和相关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了解浆膜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有助于发 现肿瘤和判断肿瘤的性质。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概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大约 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
脑脊液的简要循环步骤为: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外侧孔和正中孔→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脑穹隆面的蛛网膜绒毛吸收→上矢状窦。
人体脑脊液在4~8小时更新一次,每日更新3~4次,正常情况下每分钟产生0.3~0.4ml, 每日分泌量平均不超过400~500ml。
脑脊液具有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力;供给脑、神经系统细胞营养物质,并运走其代谢产物;调节神经系统碱贮量,保持 PH在7.31-7.34 之间等作用。
此外脑脊髓液还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影响垂体功能,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的存在,脉络丛上皮细胞对血浆各种物质的滤过具有选择性。
氯、钠、镁离子及乙醇等最易通过;白蛋白、葡萄糖、乳酸、钙离子、氨基酸、尿素和肌酐次之;而大分子如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毒物和某些药物以及胆素红素、胆固醇等则极难或不能通过。
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如感染、炎症、肿瘤、外伤、水肿和阻塞等都可引起脑脊液成分的改变。
通过对脑脊液压力、一般性状、显微镜、化学成分、微生物、免疫学的检查,结合临床就可对疾病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有力依据。
因此,脑脊液的检查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适应证和标本采集(一)适应证1.有脑脊膜刺激症状时;2.疑有颅内出血,不能作CT检查者;3.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原因不明者;4.疑有脑膜白血病患者;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椎管内给药治疗、手术前腰麻、造影等。
要严格掌握禁忌证:①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②凡病人处于休克、衷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实验十七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通常通过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采集。采集前需要进 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集过程中需严格消毒,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掌握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实验结果分析
脑脊液检查结果分析
脑脊液的外观、颜色、透明度、压力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脑 部和脊髓的健康状况。同时,脑脊液中的细胞计数、蛋白质 、糖、氯化物等成分的测定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在采集、处理和检测脑脊液与浆 膜腔积液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止感染。
正确采集标本
采集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时,要确 保采集到足够的量,并避免混入其 他组织或液体。
正确处理标本
采集到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后,应 立即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离心、分 离等,以确保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对临床诊断的意义
浆膜腔积液采集方法
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是采集胸腔积液的常用方法,通过穿刺胸腔,将积液引流至体外。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是采集腹腔积液的常用方法,通过穿刺腹腔,将积液引流至体外。在操作过程中,同样需要 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浆膜腔积液形成
浆膜腔积液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 巴循环,其产生量受多种因素影 响。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的生理作用
脑脊液
脑脊液为脑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带走 代谢废物,缓冲外界压力,维持颅内 压稳定等。
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可润滑关节、减轻组织间 的摩擦、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和 功能等。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的常见病因
实验十七脑脊液与浆 膜腔积液检查PPT课 件
目 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操作了解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基本原理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一般检查护理课件
脑脊液属于脑部产生的液体,浆 膜腔积液包括胸膜腔、腹膜腔和 心包腔等不同部位的液体。
形成机制与生理作用
形成机制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内的脉络丛分泌,浆膜腔积液由相应器官的浆膜分泌。
生理作用
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提供润滑作用,减轻器官之间的摩擦,保护器官免受损 伤。
异常情况与临床意义
异常情况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的量、颜色、成 分等出现异常变化,可能提示相关疾 病或病理状态。
临床意义
通过对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的检查, 可以辅助诊断感染、炎症、肿瘤等疾 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02
脑脊液一般检查
脑脊液外观检查
颜色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异常时可能出现黄色、红色或 浑浊等不同颜色。
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应清澈透明,浑浊可能表示有炎症、出血或蛋白 含量增加。
脑脊液压力测定
压力正常值
浆膜腔积液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包括葡萄糖、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等指标的测定,有助于鉴别积液的性质和来源。
生化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积液中各种酶的活性,如乳酸脱氢酶和腺苷脱氨酶等。这些酶的活性可以帮助 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来源,如结核性积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较高,而恶性积液中腺苷脱氨酶活性可能降 低。
浆膜腔积液免疫学检查
感染患者的护理
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感染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定期 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注意观察感染 的部位和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
THANKS
感谢观看
比重是浆膜腔积液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积液中蛋白 质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的含量。比重越高,蛋白质和其他大 分子物质的含量越高,通常提示积液为渗出液。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和细菌培养等,有助于了解积液的性质和病 因。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
• CK 0.5-2U/L 脑实质坏死
38
4、病原体检查
1.显微镜检查 涂片 •革兰氏染色: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时其阳性率约为6090% •抗酸染色:结核菌 •印度墨汁染色:隐球菌
2.细菌培养 主要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 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
39
墨汁染色
原理:墨汁染色(负染色法),背景着色而菌体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法称负 染色法。在黑色印度墨水的背景下,可清晰观察到酵母细胞周围环绕 着一圈明亮的区域,即粘多糖荚膜,因此印度墨汁可以检测到是否有 囊状物包裹的酵母存在,此法用以观察细菌及某种真菌的荚膜等
●随年龄不同也有所差别,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含量0.1~0.2g /L,50岁以上者为0.3~0.4g/L
●一般而言,脑脊液总蛋白不超过0.4g/L为正常范围
31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32
生化学检查
氯化物
脑脊液氯化物来自血液,但高于血液浓度,含量与血浆浓度密 切相关(应同时查血氯水平)。按氯离子计算其浓度约为血清 的1.2~1.3(平均1.25)倍。正常值为120~130mmol/L,儿 童略低 脑脊液氯化物降低较有意义,往往与糖降低同步发生
化脑: 白细胞显著增加,以 N 为主 结脑:白细胞中度增加,早期以 N 为主,中晚期 以 L 为主 病脑:白细胞轻度增加,以 L 为主 脑寄生虫病: WBC↑ E↑ 急性脑膜白血病:WBC↑ ,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28
注意事项
• 1、标本采集1小时内计数完毕 • 2、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数必须校正 • 3、细胞计数时如发现皱缩或肿胀红细胞应
35
参考值 成人:2.5~ 4.5mmol/L 儿童:2.8~ 4.5mmol/L 脑脊液/血浆: 0.3~0.9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PPT课件
根据积液部位的不同,脑脊液浆 膜腔积液可分为硬膜下积液、硬 膜外积液、脑室周围组织间积液 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病因较为多样, 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感染、 肿瘤等。
发病机制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形成与多种因素 有关,如脑脊液循环障碍、局部炎症 反应、组织粘连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发生。
护理方法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 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 畅。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 消化食物,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机体 抵抗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
康复指导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肢体功 能锻炼、语言训练等,促进患者
康复。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概述 •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治疗 •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预防与护理 •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案例分析 •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01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是指脑脊液在 脑室系统以外的其他部位异常积 聚,形成囊肿或囊腔。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一般检查
浆膜腔积液免疫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通过观察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数量和类型,有助于诊断胸膜炎、腹膜炎等浆膜腔炎症。
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诊断浆膜腔肿瘤等疾病。
05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微生物 学检查
脑脊液微生物学检查
脑脊液细菌培养
通过培养脑脊液中的细菌,可以 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葡萄糖测定
葡萄糖含量异常可能提示 感染或肿瘤等病变。
酶学检查
某些酶的含量异常有助于 鉴别积液的性质及病因, 如乳酸脱氢酶、淀粉酶等 。
03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细胞学 检查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对脑脊液中的细胞进行观察和分类,以协助诊断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的方法。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通常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分类和细胞形态观察等步骤,可以检测 出肿瘤细胞、炎症细胞和其他异常细胞。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一般检查
$number {01}
目录
• 脑脊液检查 • 浆膜腔积液检查 •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免疫学检查 • 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微生物学检
查
01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外观
颜色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异 常时可能呈现黄色、红色、乳白 色等。
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应清澈透明,浑浊或 出现沉淀物时提示异常。
脑脊液压力
压力测定
通过腰椎穿刺或颅骨钻孔等方法测定 脑脊液压力,正常值为0.781.76kPa(80-180mmH2O)。
压力异常
颅内压升高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水肿等,颅内压降低可见于脑脊液 漏、脱水等。
脑脊液常规检查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
根据积液的产生原因和性质不同 ➢ 漏出液(transudate) 非炎性积液
原因: 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②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③淋巴管阻塞
➢ 渗出液(exudate) 炎性积液 原因 :①感染性 化脓菌、分支杆菌、病毒等感染 ②非感染性 外伤 、化学物理刺激、 肿瘤、 风湿性疾病等
标本采集
外观
淡黄,浆液性
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
比重
<1.018
>1.018
凝固性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相近
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100×106/L 常>500 ×106/L
细胞分类
以L 、间皮细胞为主 根据病因,分别以N 、L 为主
3. 比重
漏出液 <1.018 ,渗出液 多>1.018
4. 凝固性
漏出液不易凝固, 渗出液 能自凝
(二)化学检测
1.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 Test) 原理:酸性糖蛋白 PI3-5 ,在稀醋酸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漏出液多为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2. 蛋白定量实验 方法同脑脊液蛋白定量 是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最有用的方法之一 漏出液<25g/L,渗出液多>30g/L
③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脑脊液漏者
3. 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 先作压力测定0.69-1.76kpa(70-180mm H2O) 三管 ①细菌培养
②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 ③一般性状及显微镜细胞计数检查
&每管收集 1-2毫升 及时送检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李建忠 2006-11
如何学习
结合临床常用诊断技术内容学习:胸穿,腹 穿,心包穿刺及腰穿
掌握选择的原则,结果分析,指导疾病诊断 熟悉诊疗操作步骤:准备,标本采集,出现
反应的处理及术后处理 边操作边思考
脑脊液 Cerebrospinal fluid,CSF
正常 0.69-1.76 透明 (-) 0.2-0.4 2.5-4.5 120-130 0-8,多为淋巴 无
化脑 显著增高 混浊,脓 >+++ 显著增加 减少/消失 稍低 显著增加,中 可发现
性可有凝块
性为主
致病菌
TB脑 增高
微混,呈毛 +--+++ 增加 减少
明显减少 增加,淋巴 抗酸菌
一、适应症及禁忌症 标本采集 二、检验项目 三、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四、临床应用
脑脊液
脑脊液定义:脉络丛产生,分布于脑室及蛛 网膜下腔,蛛网膜粒绒毛吸收回静脉
脑脊液功能:保护、调压、供养、代谢、调 PH值
血脑屏障:对物质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脑脊液检查的意义: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
临床应用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4)损伤性腰椎穿刺
化学检查——葡萄糖检查
正常值:成人 2.5—4.5mmol/L,约为血糖的60%
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 0.3—0.9
临床意义:〈2.25mmol/L或比率〈0.3为降低
(1)化脑:糖显著减少或缺如,敏感性 55%
(2) TB脑:中度减少
(3)病毒脑,脑膜肿瘤:轻度减少
标本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液检查结果及医学意义一、适应证和标本采集1.适应证①有脑脊膜刺激症状时可检查脑脊液协助诊断。
②疑有颅内出血时。
③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原因不明者。
④疑有脑膜白血病患者。
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椎管内给药治疗、手术前腰麻、造影等。
要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
凡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2.标本采集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穿刺后应由医师用压力测定,正常人脑脊液压力卧位为0.78~1.76 kpa (80~180 mmH2O),儿童为0.4~1.0 kpa (40~100 mmH2O)。
任何病变使脑组织体积或脑脊液量增加时,脑脊液压力均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可升高。
待压力测定后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每管收集1~2毫升。
脑脊液标本必须立即送验及时检查,放置过外将影响检验结果,是细胞破坏、变性、或细胞包裹于纤维蛋白凝块中,导致细胞数降低、分类不准确等。
存放中的脑脊液葡萄糖会分解,使之含量降低;细菌自溶或残废可影响细菌检出率等。
二、检查内容1.一般性状检查(颜色透明度凝块或薄膜)(1)颜色: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在病理情况下,脑脊液可呈不同颜色改变。
①红色:常由于各种出血引起的,脑脊液中出现多量的红细胞,主要由于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胺富强出血引起。
前者在留取三管标本时,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沽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
当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时,三管呈无孔不入红色,离心后旧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
红细胞在某些脑脊液中5 分钟后,即可出现皱缩现象,因此红细胞皱缩现象不能用以鉴别陈早性或新鲜出血。
②黄色:可因出血、梗阻、郁滞、黄疸等引起。
陈早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由于红细胞缺乏蛋白质和脂类对膜稳定性的保护,很易破坏、溶解、出血4~8 小时即可出现黄色。
停止出血后,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 周左右。
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当脑脊液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蛋白质量超过1.5 g/L 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
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时,因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呈淡黄色或黄色。
重症如黄疸如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时脊液也呈黄染。
③白色或灰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④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应清晰透明。
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脑脊液也可呈透明外观。
脑脊液中白细胞如超进300×106 / L时可变为混浊;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等也可使其混浊;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而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混浊。
(3)凝块或薄膜: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小时,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
若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质多于10g/L 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 小时后,可见表面有纤维的网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
蛛网膜下隙梗时,由于阻塞,远端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 g/L 此时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2.化学检查(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1)酸碱度正常脑脊液pH 为7.13~7.34,比动脉血的pH低。
目前认为二氧化碳易通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PCO2 比动脉血高0.5~1.5 kpa (4~11 mmHg) ,而HCO-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浓度一般比动脉血低。
脑脊液pH 比较恒定,即使全身酸碱失衡时对它的影响也甚小,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时脑脊液pH 降低,比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的pH降低更明显。
如同时测定脑脊液的乳酸含量则更有价值。
(2)蛋白质脑脊液蛋白质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因年龄和标本来源不同而有差异,成人腰池的蛋白质为200~400mg/L,脑池蛋白质为100~250 mg/L ,脑室内的蛋白质为50~150 mg/L 。
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尚不完善。
因此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相对高些,6 个月后小儿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相当于成人水平。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患者血脑屏障受破坏,常见于脑、脊髓及脑膜的炎症、肿瘤、出血等以及脑软化、脑退化性疾病、神经根病变和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等,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 g/L 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Froin 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脊液的特征。
含血的脑脊液可使蛋白质含量增加,为鉴别原来有无蛋白质增加,可用每微升1 万个红细胞相当增加蛋白质80 mg/L 来推算,最后用含血的脑脊液中实测的蛋白质量减去出血时从血中带入的蛋白质量(由含红细胞数推算成的蛋白质量),即为原来脑脊液的蛋白质含量。
(3)葡萄糖正常参考值:2.5~4.4 mmol/L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和血糖有密切关系,脑脊液葡萄糖约为血糖的60%,也可以在30%~90%范畴内变化,这是由于血浆葡萄糖达到平衡需1~2 小时。
糖尿病或注射葡萄糖液使血糖升高后脑脊液中葡萄糖也可以升高。
当中枢神经系统受细菌或真菌感染时,这些病原体或被破坏的细胞都能释放出葡萄糖分解酶使葡萄糖消耗,而使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尤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降低最为时显,甚至测定不出来。
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多发生在中、晚期,且葡萄糖含量越低预后越差。
病毒性脑炎时脑脊液中葡萄糖多为正常。
(4)氯化物正常参考值:120~130 mmol/L临床意义:正常脑脊液氯化物比血浆高,这是因为脑脊液要维持Donnan 平衡所致。
脑脊液中氯化物也随血浆氯化物的改变而变化。
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增多时,为维持脑脊认渗透压平衡,氯化物多减少,如化脓性脑膜炎,尤其以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的,在低氯血症时呕吐、脱水等脑脊液氯化物也会减少。
而病毒性脑炎时无显著变化,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低于85 mmol/L 时,有可能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出现呼吸停止。
脑脊液氯化物增加也可见于尿毒症患者。
3.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包括细胞总数及白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成人脑脊液内无红细胞,白细胞极少,其参考范围:腰池中为(0~10)×106/L;脑室内为(0~5)×106/L,儿童为(0~15)×106/L,新生儿为(0~30)×106/L。
如白细胞达(10~50)×106/L为轻度增加,(50~100)×106/L为中度增加,200×106/L以上显著增加。
(2)白细胞分类正常参考值:正常脑脊液中白细胞主要为单个核细胞。
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
偶可见到软脑膜和蛛网膜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膜细胞等。
4.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此时脑脊液细胞病理学变化分三个不同时期:①急性炎性渗出期,呈粒细胞反应;②亚急性增殖期,呈激活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反应;③修复期呈淋巴细胞反应。
化脓性脑膜炎的急性期变化最突出,持续时间最长;此期脑脊液细胞数每微升可高达数千,以中性粒细胞为产,当用抗生素治疗后,脑脊液细胞数迅速下降。
病毒性脑炎亚急性期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脑脊液中细胞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脊液淋巴样细胞中可发现胞质内包涵体,结核性脑膜炎时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加,但超过500×106/L者较为罕见,在发病初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很快下降,由于患者多在发病数天后才来诊治,因此首次腰穿时,脑脊液中中性粒细胞已趋下降而淋巴细胞为多。
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可在脑脊液中直接发现隐球菌,必要时用印度墨汁染色予以确诊。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脊液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脑脊液中能否找到肿瘤细胞取决于肿瘤位置及恶性程度、穿刺部位和采集标本的多少。
同时也与检查者技术水平有关,采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可提高检出率。
脑脊液找到白血病细胞是白血病脑膜转移的证据。
(3)脑血管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脑出血或腰穿损伤性出血。
前者在早期病后数小时可见大量红细胞和明显中性粒细胞增多,2~3天内达高峰,在脑脊液中可发现吞噬细胞,出血后数小时至第3天可出现含有红细胞的吞噬细胞,5天后可见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
如为穿刺损伤性出血则不会有上述反应。
(4)脑寄生虫病:不仅脑脊液细胞数升高,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约占白细胞的60%或更高。
浆细胞增多为另一特点。
如将脑脊液离心沉淀物全倾倒在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阿米巴原虫、弓形体、旋毛虫的幼虫等,甚至还可找至细粒棘球绦虫的头节或头钩。
(5)红斑狼疮:有时可在脑脊液中找到红斑狼疮细胞。
浆膜腔积液检验1、浆膜腔液量<正常参考值> 胸膜液:<30ml;腹膜液:<100ml;心包膜液:20-50ml。
<临床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若有多量液体贮留,形成积液,即为病理变化。
这些积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胸膜积液(胸水)、腹膜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
临床上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漏出液为非炎症所致,渗出液为炎症、肿瘤所致。
2、浆膜腔液颜色<正常参考值> 淡黄色或草绿色。
<临床意义>1.红色血性:常见于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穿刺损伤等。
2.黄色脓性或脓血性: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时。
3.乳白色:常见于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肿瘤、肾病变、肝硬化、腹膜癌等。
4.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5.黑色:提示胸膜曲霉菌感染。
6.粘稠样积液:提示恶性间皮瘤。
7.含"碎屑"样积液:常见类风湿性病变。
8.混浊性积液:见于结核性胸、腹膜炎,阑尾炎穿孔,肠梗阻等引起的腹膜炎等。
3、浆膜腔液透明度<临床意义> 漏出液清晰或微混,渗出液多混浊。
4、浆膜腔液比重<临床意义> 小于1.018为漏出液;大于1.018为渗出液。
5、桨膜腔液pH测定<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pH测定有助于鉴别良性积液或恶性积液。
恶性积液pH多>7.4,而化脓性积液则多<7.2。
6、浆膜腔液细胞计数及分类<临床意义>1.漏出液细胞较少,常<0.1×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并有少量间皮细胞。
2.渗出液细胞较多,常>0.5×109/L,各种细胞增高见于:(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渗出液,结核性浆膜炎早期亦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