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 第17章 目镜设计
光学设计
1、设计一个10倍的观察镜:全视场:2ω=5°;出瞳直径:d=4.5mm ;镜目距:p=19.5mm;分辨率:α=5.5”;渐晕系数:k=0.48;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距离:a=10mm;棱镜:施密特屋脊棱镜;材料:BAK7;目镜:2-28。
2、设计一个10倍的观察镜:全视场:2ω=5°;出瞳直径:d=4.5mm;镜目距:p=19.5mm;分辨率:α=5.5”;渐晕系数:k=0.62;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0mm;棱镜:DIJ- 60°;材料:K9;目镜:2-28。
3、设计一个10倍的观察镜:全视场:2ω=5°;出瞳直径:d=4.5mm;镜目距:p=19.5mm;分辨率:α=5.5”;渐晕系数:k=0.54;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0mm;棱镜:D IJ-45°;材料:BAK7;目镜:2-28。
4、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全视场:2ω=7°;出瞳直径:d=5mm;镜目距:p=20mm;分辨率:α=6”;渐晕系数:k=0.76;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0mm;棱镜:施(斯米)密特屋脊棱镜;材料:K9;目镜:2-28。
5、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全视场:2ω=7°;出瞳直径:d=5mm;镜目距:p=20mm;分辨率:α=6”;渐晕系数:k=0.61;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0mm;棱镜:列曼屋脊棱镜;材料:K9;目镜:2-28。
6、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全视场:2ω=7°;出瞳直径:d=5mm;镜目距:p=20mm ;分辨率:α=6”;渐晕系数:k=0.55;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0mm;棱镜:阿贝屋脊棱镜;材料:K9;目镜:2-28。
7、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全视场:2ω=6.5°;出瞳直径:d=5mm;镜目距:p=20mm ;分辨率:α=6”;渐晕系数:k=0.61;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5mm;棱镜:阿贝屋脊棱镜;材料:K9;目镜:2-28。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设计
光学课程设计——望远镜系统结构参数设计一设计背景:在现在科学技术中,以典型精密仪器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及其组合为关键部分的大口径光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天文、空间望远镜;地基空间目标探测及识别;激光大气传输、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等等……二设计目的及意义(1)、熟悉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及方法;(2)、综合应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对基本外形尺寸计算,主要考虑像质或相差;(3)、了解和熟悉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原理,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高斯公式、牛顿公式等)对望远镜的外型尺寸进行基本计算;(4)、通过本次光学课程设计,认识和学习各种光学仪器(显微镜、潜望镜等)的基本测试步骤;三设计任务在运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的外形尺寸、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原理设计。
并介绍光学设计中的PW法基本原理。
同时对光学系统中存在的像差进行分析。
四望远镜的介绍1.望远镜系统: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
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
又称“千里镜”。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
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2.望远镜的一般特性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简称望远系统,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当用在观测无限远物体时,物镜的像方焦点和目镜的物方焦点重合,光学间隔d=o。
当月在观测有限距离的物体时,两系统的光学问隔是一个不为零的小数量。
作为一般的研究,可以认为望远镜是由光学问隔为零的物镜和目镜组成的无焦系统。
这样平行光射入望远系统后,仍以平行光射出。
图9—9表示了一种常见的望远系统的光路图。
为了方便,图中的物镜和目镜均用单透镜表示。
这种望远系统没有专门设置孔径光阑,物镜框就是孔径光阑,也是入射光瞳,出射光瞳位于目镜像方焦点之外,观察者就在此处观察物体的成伤情况。
利用光学原理构建简易望远镜设计
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调整焦距,对准目 标,保持稳定
望远镜的维护方法: 定期清洁镜片,避 免潮湿和灰尘,轻 拿轻放
望远镜的存放:放 置在干燥通风处, 避免阳光直射
望远镜的故障处理: 如有故障,及时联 系专业人士进行维 修
简易望远镜的性能 测试与评估
测试目的:评估望远镜的分辨 能力
测试方法:使用标准分辨率测 试卡
尺寸设计:根据 观测需求,确定 镜筒长度和直径
固定方式:采用螺 纹、卡扣等方式, 保证镜筒的稳定性 和可调节性
作用: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图像 清晰
工作原理:通过旋转调焦旋钮,带 动调焦齿轮转动,从而调整调焦筒 的长度,实现焦距的调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构:包括调焦筒、调焦旋钮、调 焦齿轮等
材料准备:透镜、镜筒、支架等 工具准备:螺丝刀、钳子、胶水等 场地准备: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环境 安全准备: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安全设备
透镜的安装: 选择合适的透 镜,安装在镜 筒的一端,确 保透镜与镜筒
紧密贴合。
反射镜的安装: 选择合适的反 射镜,安装在 镜筒的另一端, 确保反射镜与 镜筒紧密贴合。
原理:利用光的折射现象,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结构:由物镜、目镜和筒身组成 优点:结构简单,成像清晰,易于操作 缺点:体积较大,携带不便,色散现象明显
原理: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使光线汇聚到焦点 结构:由两个反射镜和一个折射镜组成,反射镜位于折射镜的两侧 优点:结构紧凑,成像质量高,适合观测天体 应用: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和科研领域
亮度测试:测量望远 镜在不同环境下的亮 度,以评估其观测效 果和适用范围
测试方法:使用专 业仪器进行测试,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2017年整理】光学设计__冉斯登目镜
M,S,SA引言目镜是目视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视察的物体通过望远镜和显微物镜成像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处,经目镜系统放大后将其成像在无穷远处,供人眼观察。
从目镜的光学特性来讲,具有以下特点:(1)焦距短。
一般目镜的焦距在15mm-30mm 左右,和一般望远镜比起来,焦距短是它的一个特点。
(2)相对孔径比较小。
由于目镜的出射光束直接进入人眼的瞳孔,人眼瞳孔的直径一般在2mm-4mm 左右变化,因此大多数实验室仪器出瞳直径一般在2mm 左右,目镜焦距常用的范围为15mm-30mm ,故目镜的相对孔径一般小于1/5.(3)视场角大。
通常在。
40左右,广角目镜的视场在。
60左右。
(4)入瞳和出瞳远离透镜组目镜设计原则:在设计目镜时,通常按反向光路计算像差,即假定物平面位于无限远,目镜对无限远目标成像,在目标的焦面上衡量系统的像差。
至于目镜的光瞳位置,可以按两种方式给出。
第一种方式是把实际系统的出瞳作为反向光路时目镜的入瞳,给出入瞳距离p ,入瞳直径D 等于系统要求的出瞳直径。
在目镜像差校正的过程中,要求保证边缘视场的主光线通过正向光路时物镜的出瞳中心(即正向光路目镜的入瞳中心)。
其他视场的主光线,由于存在光阑球差并不通过同一点,这样计算出来的像差和实际成像光束的像差虽完全不同,但一般较小,可以忽略。
第二种方式是如果像差计算程序能够在给出实际光阑后自动求出入瞳位置,并用调整主光线位置的方法,保证不同视场的主光线通过实际光阑的中心。
这样可以把正向光路时物镜的出瞳作为实际光阑给出,计算出来的像差和实际成像光是的情况符合。
本设计采用第一种方法。
在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目前常用的目镜有惠更斯目镜、冉斯登目镜、凯涅耳目镜、对称式目镜、无畸变目镜和广角目镜。
冉斯登目镜,由两个焦距相等的平凸透镜组成,两个凸面相对,两者的间距d 等于焦距的2/3。
冉斯登目镜的球差、轴向色差和畸变等均小于惠更斯目镜,但垂轴色差较大。
若用消色差胶合透镜代替接目镜(称为开尔纳目镜),则可校正垂轴色差。
光学设计 第17章 目镜设计讲解
第十七章 目镜设计目镜是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的像,通过目镜成像在无限远,供人眼观察。
它是一切目视光学仪器不可缺少的部件。
§1 目镜的光学特性一 焦距望远镜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目物f f ⋅Γ-=当目镜的焦距目f 增加时,物镜的焦距物f 很快增加(因为1>>Γ)。
因此为了减小仪器的体积和重量,必须尽可能减小目镜的焦距。
另一方面,仪器又要求一定的出射光瞳距离,这就限制了目镜的焦距不能过小。
一般望远镜目镜的焦距/f 在mm 30~15左右。
对于显微镜的目镜来说,它的焦距和视放大率之间符合以下关系 250=⋅Γ目f显微镜目镜的视放大率Γ一般在⨯10左右。
显微目镜的焦距也在mm 25左右。
因此无论是望远镜的目镜,还是显微镜的目镜,焦距短,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 出射光瞳直径和相对孔径由于目镜的出射光束直接进入人眼的瞳孔,人眼瞳孔的直径一般在mm 4~2左右变化,因此军用望远系统的出射光瞳直径/D 一般在mm 4左右。
显微镜的出射光瞳直径/D 则为mm 2~1左右。
目镜的焦距/f 约为mm 30~15,所以目镜的相对孔径//f D 一般小于5:1。
三 视场角如图17-1所示,目镜的视场角/ω是位于物镜和目镜共同焦平面上的像对目镜主点的张角。
图17-1 望远镜系统对于望远系统,其视放大率Γ与物镜视场角ω和目镜的视场角/ω有如下的关系式:ωωtg tg ⋅Γ=/可见,无论是增大望远镜的视放大率Γ,还是增加视场角ω,都要求增大目镜的视场角/ω。
对显微镜来说,要增加物镜的线视场必须增加目镜物方焦面的线视场,在目镜焦距一定的条件下,也要增加目镜的视场角/ω。
因此目镜的视场一般都比较大。
当然,从观察的角度看,视场大些有好处,但是目镜视场能达到多少,是由该目镜的消像差情况决定的。
通常/2ω在040左右,广角目镜的视场在060左右。
某些特广角目镜甚至达0100。
几类典型的目镜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题目:几类典型的目镜系统设计引言目镜是目视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视察的物体通过望远镜和显微物镜成像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处,经目镜系统放大后将其成像在无穷远处,供人眼观察。
从目镜的光学特性来讲,具有以下特点:(1)焦距短。
一般目镜的焦距在15mm-30mm左右,和一般望远镜比起来,焦距短是它的一个特点。
(2)相对孔径比较小。
由于目镜的出射光束直接进入人眼的瞳孔,人眼瞳孔的直径一般在2mm-4mm左右变化,因此大多数实验室仪器出瞳直径一般在2mm左右,目镜焦距常用的范围为15mm-30mm,故目镜的相对孔径一般小于1/5.(3)视场角大。
通常在。
60左右。
40左右,广角目镜的视场在。
(4)入瞳和出瞳远离透镜组目镜设计原则:在设计目镜时,通常按反向光路计算像差,即假定物平面位于无限远,目镜对无限远目标成像,在目标的焦面上衡量系统的像差。
至于目镜的光瞳位置,可以按两种方式给出。
第一种方式是把实际系统的出瞳作为反向光路时目镜的入瞳,给出入瞳距离p,入瞳直径D等于系统要求的出瞳直径。
在目镜像差校正的过程中,要求保证边缘视场的主光线通过正向光路时物镜的出瞳中心(即正向光路目镜的入瞳中心)。
其他视场的主光线,由于存在光阑球差并不通过同一点,这样计算出来的像差和实际成像光束的像差虽完全不同,但一般较小,可以忽略。
第二种方式是如果像差计算程序能够在给出实际光阑后自动求出入瞳位置,并用调整主光线位置的方法,保证不同视场的主光线通过实际光阑的中心。
这样可以把正向光路时物镜的出瞳作为实际光阑给出,计算出来的像差和实际成像光是的情况符合。
本设计采用第一种方法。
在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目前常用的目镜有惠更斯目镜、冉斯登目镜、凯尔纳目镜、对称式目镜。
引言 (2)第一章设计原理 (4)1.1 目镜设计结构与原理 (4)(1)惠更斯目镜结构与原理 (4)(1)冉斯登目镜结构与原理 (4)(3)凯尔纳目镜结构与原理 (5)(4)对称式目镜结构与原理 (5)1.2缩放法 (6)第二章目镜设计 (6)2.1原始数据分析 (6)2.2惠更斯目镜设计 (6)2.3 冉斯登目镜设计 (12)2.4 凯尔纳目镜设计 (17)2.5 对称式目镜设计 (23)第三章学习心得体会 (28)参考文献 (29)第一章设计原理1.1 目镜设计结构与原理(1)惠更斯目镜结构与原理惠更斯(Huygoens)目镜是由两片未经过色差校正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一片称为目透镜,起放大作用;另一片称为场透镜,它的作用使映像亮度均匀。
(word完整版)光学设计 对称式目镜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学仪器已普遍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光学仪器的核心部分是光学系统,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光学仪器整体质量的好坏,一个高质量的的成像光学系统是要靠好的光学设计去完成。
因此说,光学设计是实现各种光学仪器的基础。
光学系统设计指的是根据仪器所提出的使用要求,来决定满足各种使用要求的数据,即设计出光学系统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和光组的结构等。
如今,光学系统的设计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外形尺寸计算;二、像差设计。
进行光学设计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其一,是把已有的物镜的结构形式作为初始结构,进行像差校正;其二,是根据所选定的结构形式,按初级像差理论求解初始结构,在进行像差校正。
其中像差校正方法有两种:一是人工单因素校正,即有设计者根据系统像差情况,改变系统的一个结构参数(r、d、n),再进行光路计算,重复这样的过程,直至达到满意的成像质量.另一种是用电子计算机,按优化理论和统计理论对光学系统各个参数同时给出不同的该变量,进行像差校正,重复多次运算(每次运算称为一次迭代),可达到满意的像质,称为像差自动平衡,也有人对初始结构做像差自动平衡,再做人工单因素自动校正.本次课设在初始结构设计过程中主要采取第一种方法,将已有的物镜的结构形式作为初始结构,主要任务集中在用电子计算机,按优化理论和统计理论对光学系统进行像差校正,得到理想的对称式目镜。
关键字:光学设计像差校正目录摘要 (3)目录 (4)第一章初始结构 (5)1。
1 对称式目镜相关介绍 (5)1.2 确定初始结构参数 (5)第二章缩放法设计对称式目镜 (7)2。
1 焦距缩放 (7)2.2 优化前结构与图像分析 (8)2.2.1透镜输出 (8)2。
2。
2 像质评价报告 (9)第三章对称式目镜优化 (12)3。
1 曲率半径优化 (12)3.2 Thickness优化 (13)3.3优化后分析总结 (15)第四章学习心得体会 (16)第五章参考文献 (17)第一章初始结构1.1 对称式目镜相关介绍对称式目镜是目前应用很广的一种中等视场目镜,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它由两个双胶合透镜组成,可惊奇看做一个薄透镜租来近似的分析像差性质。
光学设计教程课后答案
1.2光学系统有哪些特性参数和结构参数?特性参数:(1)物距L(2)物高y或视场角①(3)物方孔径角正弦sinU或光速孔径角h(4)孔径光阑或入瞳位置(5)渐晕系数或系统中每一个的通光半径结构参数:每个曲面的面行参数(r,K,a4,a6,a8,a10)、各面顶点间距(d)、每种介质对指定波长的折射率(n)、入射光线的位置和方向1.3轴上像点有哪几种几何像差?轴向色差和球差1.4列举几种主要的轴外子午单色像差。
子午场曲、子午慧差、轴外子午球差1.5什么是波像差?什么是点列图?它们分别适用于评价何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波像差:实际波面和理想波面之间的光程差作为衡量该像点质量的指标。
适用单色像点的成像。
点列图:对于实际的光学系统,由于存在像差,一个物点发出的所有光线通过这个光学系统以后,其像面交点是一弥散的散斑。
适用大像差系统2.1叙述光学自动设计的数学模型。
把函数表示成自变量的幂级数,根据需要和可能,选到一定的幂次,然后通过实验或数值计算的方法,求出若干抽样点的函数值,列出足够数量的方程式,求解出幂级数的系数,这样,函数的幂级数形式即可确定。
像差自动校正过程,给出一个原始系统,线性近似,逐次渐进。
2.2适应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适应法:参加校正的像差个数m必须小于或等于自变量个数n,参加校正的像差不能相关,可以控制单个独立的几何像差,对设计者要求较高,需要掌握像差理论阻尼最小二乘法:不直接求解像差线性方程组,把各种像差残量的平方和构成一个评价函数①。
通过求评价函数的极小值解,使像差残量逐步减小,达到校正像差的目的。
它对参加校正的像差数m没有限制。
区别:适应法求出的解严格满足像差线性方程组的每个方程式;如果m>n或者两者像差相关,像差线性方程组就无法求解,校正就要中断。
3.1序列和非序列光线追迹各有什么特点?序列光线追迹主要用于传统的成像系统设计。
以面作为对象,光线从物平面开始,按照表面的先后顺序进行追迹,对每个面只计算一次。
光学设计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报告题目:光学显微镜系统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2. 学会运用光学设计软件进行光学系统设计。
3. 熟悉光学元件的选用和光学系统的优化方法。
4. 掌握光学系统性能参数的评估和调整技巧。
二、实验器材1. 光学设计软件:ZEMAX2. 相关实验指导书3. 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分划板、斯米特屋脊棱镜等4. 光具座:二维滑块支架、一维滑块支架5. 待测物体三、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系统主要由物镜、目镜、分划板、斯米特屋脊棱镜等光学元件组成。
实验中,我们通过ZEMAX软件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实现物镜对物体的放大成像,并通过目镜观察放大后的图像。
四、实验步骤1. 设计说明书和镜头文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说明书和镜头文件应包括物镜镜头文件、目镜镜头文件和光学系统镜头文件。
2. 部分技术参数选择:目镜放大率为10倍,目镜最后一面到物面沿光轴的几何距离为280毫米,对工件实边缘的对准精度为2.2微米。
其他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自定。
3. 系统结构设计思路:a. 系统结构框图:物体经物镜所成的放大的实像与分划板重合,两者一同经目镜成一放大的虚像。
b. 棱镜选择:采用斯米特屋脊棱镜,使系统成正像,并且使光路转折45角,以便于观察和瞄准。
c. 物镜系统设计:采用物方远心光路,即孔径光阑位于物镜像方焦面上,避免景深影响瞄准精度。
4. 光学元件选用和优化:a. 物镜:选择焦距适中、成像质量高的物镜。
b. 目镜:选择放大倍数合适、视场较大的目镜。
c. 斯米特屋脊棱镜:选择折射率适中、夹角较小的斯米特屋脊棱镜。
d. 光学系统优化:通过ZEMAX软件对光学系统进行优化,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
5. 性能参数评估和调整:a. 评估系统性能参数,如放大率、视场、分辨力等。
b. 根据评估结果,对光学元件进行适当调整,提高系统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设计的显微镜系统放大倍数为100倍,视场为5毫米,分辨力为0.2微米。
光学设计第17章目镜设计概要
光学设计第17章目镜设计概要
目镜设计是光学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广泛用于望远镜,机载成像仪,投影机,显微镜,扫描仪等光学系统中,用来设计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栅的反射和折射原理来改变光束的方向和组成,以满足被设计系统的要求。
本文将简要介绍目镜设计的基本原理,能量传输分析,目镜设计方法,以及目镜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目镜设计的基本原理
目镜,也称作聚光镜或非球面镜,它是一种能够改变光束入射方向和成像物质素质的透镜,它由若干个透镜元件构成,其中大多数是透镜或反射镜。
目镜的设计包括:选择可满足功能要求的镜片组合,根据成像物质属性来设计最优的光路,考虑不同光机参数对光束的影响,以及选择合适的非球面曲面来消除折射畸变和反射畸变。
二、能量传输分析
能量传输分析是目镜设计中的关键,必须清楚知道哪些镜片以及组合会使目镜设计的最终效果达到最佳。
能量传输分析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光学模型来模拟,模拟结果可以用来评估不同的镜片组合在能量传输方面的表现,以确定最佳的组合。
三、目镜设计方法
1.光面系统计:光面系统计是目镜计的基础。
(完整版)光学设计zemax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再点Opt,优化结果如下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样板比对
➢为了降低加工成本,需与镜片加工厂家的 样板进行比对
➢样板比对:将设计中各面的曲率半径与厂 家的样板库进行比对,尽量选择样板库中 已有的尺寸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以applied样板库为例,比对样板后获得如下 结果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压圈法
球面或曲面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补充:压圈与径向的几种接触方式 相切法: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相切法: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球面包络法: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弹性元件法:弹性元件固定法是利用琴钢 丝制成的弹性卡圈将透镜或其他光学元件 固定在镜框内的一种方法。一般只用于同 轴度及牢固性要求低的透镜。通常用来固 定保护玻璃、滤光镜等不重要的光学零件。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Merit项:
2014.9
前12 项为具体的像质评 质函数,包括点大小、 Merit Function 值、几何 MTF、Diffraction MTF值。 其中对于没有趋近衍射极 限的系统应首选前三项, 即RMS Spot Size。而对 于趋近于衍射极限的系统 则最好选择MTF。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Default merit function作如下修改 ➢添加EFFL操作数,target 21.46,weight 1
Why?
2014.9
光学系统设计
Why 尺寸考虑
2014.9
光学设计1
tg tg hz11 hz22
目镜的物方视场角一般很小,我们假定ω=0,
将 1 代入2 上式得: tg (hz1 hz2 )2
由于ω=0,因此hz1 y ,f代tg入 上式求解
hz得2 :
hz 2 f 2
tg1
f f
2
公式中
f f
2> 1,我们取
目镜的球差和轴向色差,一般也不能完全校正, 需要由物镜来补偿,因为在物镜中这两种像差 也是很容易控制的。
彗差则尽可能独立校正,有少量彗差无法完全 校正,也可以用物镜的彗差进行补偿。
这样虽然物镜和目镜都分别有一定的像差,但 整个系统像差得到很好校正,可以使系统的成 像质量得到提高。
以上所说,是在目镜和物镜尽可能独立校正像差 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它们之间的像差补偿问题,这 是对要求在物镜后焦面即目镜前焦面上安装分划镜的 望远系统来说的。如果系统中不要求安装分划镜,则 物镜和目镜的像差校正可以按整个系统综合考虑,使 系统结构尽可能简化。
1 1
h2 hz2
2 2
由图可以看到h1和h2同号,hz1,hz2,φ1,φ2均大于
零,因此 S IIC不可能等于零。不过由于h1,h2,hz2都 不大,所以公式中的两项都不大,垂轴色差不致十分
严重。为尽可能减小垂轴色差,玻璃的色散应尽量小
(v值尽量大),一般都采用色散较小而又最常用的
K9玻璃。
由于系统中全是正透镜,它的球差和轴向色差 比其他目镜大,这种目镜通常用于出瞳直径和 出瞳距离都不大的实验室仪器中,光学特性大
前面介绍的四种目镜,都是由两个正透镜组构成的, 对称式目镜的两个正透镜组密接,所以它的场曲最小, 惠更斯目镜中两正透镜的间隔最大,场曲最大
光学课程设计 缩放法设计对称式目镜
燕山大学光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缩放法设计对称式目镜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志斌教师职称:副教授燕山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仪表系指导教师:王志斌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采用缩放法设计对称式目镜。
`设计技术参数技术要求为视场。
42焦距30mm出瞳直径3mm出瞳距离6mm设计要求设计各个参数;上机用软件进行优化,确定最后的设计结构,满足像差要求参考资料1、刘钧,高明编著,《光学设计》,200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2、《光学仪器设计手册》,1971,国防科技出版社,北京3、光学设计软件ZEMAX周次第一周1-3 第一周4-5应完成内容计算设计处望远物镜的各个参数上机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后的设计结构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013年 7 月 6 日目录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设计原理 (5)2.1 对称式目镜 (5)2.2缩放法 (6)第三章设计过程及上机软件优化分析 (7)第四章心得体会 (23)参考文献 (23)第一章引言目镜是目视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视察的物体通过望远镜和显微物镜成像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处,经目镜系统放大后将其成像在无穷远处,供人眼观察。
从目镜的光学特性来讲,具有以下特点:(1)焦距短。
一般目镜的焦距在15mm-30mm左右,和一般望远镜比起来,焦距短是它的一个特点。
(2)相对孔径比较小。
由于目镜的出射光束直接进入人眼的瞳孔,人眼瞳孔的直径一般在2mm-4mm左右变化,因此大多数实验室仪器出瞳直径一般在2mm左右,目镜焦距常用的范围为15mm-30mm,故目镜的相对孔径一般小于1/5.(3)视场角大。
通常在。
40左右,广角目镜的视场在。
60左右。
(4)入瞳和出瞳远离透镜组目镜设计原则:在设计目镜时,通常按反向光路计算像差,即假定物平面位于无限远,目镜对无限远目标成像,在目标的焦面上衡量系统的像差。
光学设计报告——显微镜【精选】
光学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学院:仪器科学光电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光信2班指导老师:***设计任务要求设计题目:显微镜设计要求:目镜: 放大率19倍物镜:放大率6倍共轭距150mm中间像直径大于6mm课程要求熟悉ZEMAX的基本操作完成《ZEMAX练习内容.docx》内容按照给定参数,设计显微目镜、物镜,并组合。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物镜一、物镜系统选择按照参数,从《光学仪器设计手册-显微物镜.doc》中选取编号4-03号物镜。
该结构有如下特征:1、放大率为-5,接近目标值-6。
2、采用对称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物镜镜头如图:将该物镜的镜头数据输入到新建LDE表格中。
根据条件,系统物面空间NA设为0.26,便于目镜的选择制作。
视场数据选用如图所示:先把各个面曲率半径设为可变,确定默认优化函数PMAG为6倍后开始优化。
物镜镜头共轭距改为150mm,要进行镜头缩放。
1、优化结果分析镜头结构:物镜数据优化表格:该物镜镜头同时替换了玻璃,进行了锤形优化使镜头SPT图显示更好。
SPT图: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优化结果还可以。
我们还可以从多个图分析该镜头的优化程度,接下来呈现多个优化结果。
MTF图:系统信息图:通过该系统信息图可知Image Space NA 是0.04483145,这就是所需匹配目镜的物间空间NA,目镜一、目镜系统选择1、目镜要求:放大率 19物空间NA 0.04483145目镜焦距 13.158mm根据目镜目标参数,选择镜头型号规格如图所示:输入到ZEMAX表格中。
2、优化过程注意PARAXIAL的最后要设为23mm,眼睛镜头到像面(视网膜面)的最适距离。
各曲率半径设为变量,玻璃镜头设为替换(进行自动优化和锤形优化)。
默认目标函数改为EFFL(13.158)。
优化过程中镜头要反转,反复的调节back foal length,使它接近目镜的EFFL.二、目镜优化分析优化后的目镜结构:SPT图:MTF图:组合一、组合状态合并后数据如下:光路结构图如下:调节物像高度使中间像高直径大于6mm二、像质评价组合镜头SPT图:对SPT图数据分析:73*近轴放大率(12.7)/{(30.68/2)^2+[(21.468+19.932+19.239)/3]^2}大约等于37。
目镜的设计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凯涅尔目镜设计系别:测控技术与仪器年级专业: 08级仪表1班学号: 080103020030 学生姓名:卢宽指导教师:王志斌教师职称:副教授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光学仪器基础课程设计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目录一、前言 (7)二、设计技术参数 (9)三、初始结构设计 (17)四、利用ZEMAX设计优化 (21)五、数据比较与优化后参数 ....................六、设计心得体会 (24)七、参考文献 (25)一、前言:二、设计技术参数:凯涅尔目镜:'20f mm ='245.5ω=,5D mm =,'8~10z l mm >三、初始结构设计:根据设计技术要求与外形尺寸计算结果:查阅相关光学手册,可知凯涅尔目镜满足设计任务要求。
相关的结构特点,像差特性和光学性能如下:凯涅尔目镜是在冉斯登目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接目镜改成了双胶镜。
增加一个胶合面变数用来校正倍率色差,且在校正倍率色差的同时可以把场镜和接目镜的间隔进一步减小,从而取得结构缩短,场曲减小的效果。
凯涅尔目镜的成像质量优于冉斯登目镜,它能适用的视场也大于冉斯登目镜。
凯涅尔目镜的光学性能是:视场240~50ω=,相对镜目距''/1/2p f =。
图示:简单的凯涅尔目镜示意图1、用PW 法计算凯涅尔目镜初始结构 因为目镜为放大系统,需反向设计。
(1)根据目镜的相关参数计算 1)选型从相关资料上参考,可知:接眼镜的焦距''2121.224f f mm ==2)确定基本相差参量由于场镜对像差没有影响,固接眼镜的初级像差满足:_______0II z S h P J W ∞∞=⋅+=_______2220III Z z S h P Jh W J ∞∞=⋅++=3)求0P 。
光学设计物镜目镜结构计算
求透镜厚度
D x = r± r − 2
2
2
x1 = 1.341598 x2 = 2.573714 x3 = 0.835799
⇒ t1 =
D − 3( x1 + x2 ) 10
= 1.825406
正透镜: d1 = x1 + t1 + x2 = 5.740718 负透镜: t 2 =
n = 1.5163, v = 64.1 (k9 玻璃)
球差系数
n −1 4 ∑ SΙP = −d n3 u = −0.006096
2
彗差系数
∑S
IIP
uz = S ΙP u
= 0.003404
位置色差系数
d (n − 1) 2 ∑ CΙΡ = − vn 2 u = −0.003667
250 Γ目 = = 12.5 x 20
︱ .
6、棱镜通光孔径:
h1 − 7.5 120 − 14 = ⇒ yˊ 7.5 − 120 h1 = 8.287(为棱镜通光 口径一半高)
一块棱镜的通光口径 D=2h1 =16.574 一块棱镜的展开长度 L=KD=33.15,取 33.5
L d = = 22.1mm n
L = 175 , Γ = −6 x , 例子:
2w = 7° , D ′ = 4mm
1、求 f
' 1 ,
f
' 2
f1' + f 2' = 175 ' f1 = 150m9; f 2 = 25mm f2
2、物镜通光口径:
D1 = − Γ × D ′ = 6 × 4 = 24mm
选双胶合物镜第二近轴光线在物镜折12512015tg120tg物镜像高分划板半径0489弧度5584玻璃球差系数彗差系数003404列出初级象差方程式并求解物镜象差和棱镜补偿等值反号12015003667有关与外部参数无关根据ii15006096iiii规一化只与结构参数有关与外部参数无关首先确定冕牌在前还是火石在前冕牌在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目镜设计目镜是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的像,通过目镜成像在无限远,供人眼观察。
它是一切目视光学仪器不可缺少的部件。
§1 目镜的光学特性一 焦距望远镜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目物f f ⋅Γ-=当目镜的焦距目f 增加时,物镜的焦距物f 很快增加(因为1>>Γ)。
因此为了减小仪器的体积和重量,必须尽可能减小目镜的焦距。
另一方面,仪器又要求一定的出射光瞳距离,这就限制了目镜的焦距不能过小。
一般望远镜目镜的焦距/f 在mm 30~15左右。
对于显微镜的目镜来说,它的焦距和视放大率之间符合以下关系 250=⋅Γ目f显微镜目镜的视放大率Γ一般在⨯10左右。
显微目镜的焦距也在mm 25左右。
因此无论是望远镜的目镜,还是显微镜的目镜,焦距短,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 出射光瞳直径和相对孔径由于目镜的出射光束直接进入人眼的瞳孔,人眼瞳孔的直径一般在mm 4~2左右变化,因此军用望远系统的出射光瞳直径/D 一般在mm 4左右。
显微镜的出射光瞳直径/D 则为mm 2~1左右。
目镜的焦距/f 约为mm 30~15,所以目镜的相对孔径//f D 一般小于5:1。
三 视场角如图17-1所示,目镜的视场角/ω是位于物镜和目镜共同焦平面上的像对目镜主点的张角。
图17-1 望远镜系统对于望远系统,其视放大率Γ与物镜视场角ω和目镜的视场角/ω有如下的关系式:ωωtg tg ⋅Γ=/可见,无论是增大望远镜的视放大率Γ,还是增加视场角ω,都要求增大目镜的视场角/ω。
对显微镜来说,要增加物镜的线视场必须增加目镜物方焦面的线视场,在目镜焦距一定的条件下,也要增加目镜的视场角/ω。
因此目镜的视场一般都比较大。
当然,从观察的角度看,视场大些有好处,但是目镜视场能达到多少,是由该目镜的消像差情况决定的。
通常/2ω在040左右,广角目镜的视场在060左右。
某些特广角目镜甚至达0100。
视场角大是目镜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四 出射光瞳距离出射光瞳距离/p L 是指目镜后表面到出射光瞳位置的距离,也就是目镜后表面到眼睛的观察位置(眼睛瞳孔位置)的距离。
在系统没有渐晕和像差情况下,各个视场上的主光线也都通过出射光瞳中心。
眼瞳放在此出射光瞳位置上能够看到整个视场,是最便于观察的位置。
出射光瞳距离不应太小,太小会使眼睛观察时碰到目镜玻璃表面,妨碍观察,一般/p L 值不应小于mm 10~6。
有些仪器,如瞄准镜和戴防毒面具使用的观察仪器,要求有较长的出射光瞳距离,可达mm 20以上。
对于望远系统,目镜的出射光瞳位置也就是整个系统的出射光瞳位置,望远系统通常物镜框即是有效光阑及入射光瞳,通过入射光瞳的近轴光线经物镜和目镜出射交光轴于/E 点,如图17-2所示。
/E 即为出射光瞳中心。
图17-2 望远镜系统目镜出射光瞳位置因为通常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焦距长得多,即入射光瞳离目镜较远,故出射光瞳位置一般是位于目镜的焦点附近。
其位置可用牛顿成像公式求出。
实际上,由于像差的影响,实际出射光瞳位置要变化一些。
如果系统存在渐晕,则最大视场斜光束中心光线经目镜出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最后透镜表面的距离即为眼点距离。
眼点位置与出射光瞳位置是不相同的,眼睛放在眼点位置更便于观察最大视场,但习惯上也常把眼点距离称为出射光瞳距离。
由于在仪器中目镜的出射光瞳距离随 图17-3 出射光瞳距离 物镜入射光瞳位置不同而改变,不便于讨论,又由于目镜的出射光瞳位置距目镜焦点距离一般不大,故在讨论目镜本身的性能时,按出射光瞳位置在目镜焦点上考虑。
如图17-3所示。
出射光瞳距离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目镜焦距的大小,另一方面决定于目镜的型式。
可以取出射光瞳距离(即目镜后表面到其后焦点的距离)与焦距之比//f L p,标志目镜型式的出射光瞳距离的特性。
比值大者即出射光瞳距离较长。
不同的目镜型式,此比值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对于多数目镜此比值在41~1范围内。
少数目镜比值可达到1,甚至超过1。
当目镜焦距较短,或要求出射光瞳距离大时,就要选取//f L p 值较大的目镜型式。
目镜的入射光瞳一般位于前方的物镜上,而出射光瞳则位于后方的一定距离上,因此目镜的成像光束,必然随着视场角的增加而远离透镜组的光轴,使目镜的透镜直径和它的焦距比较起来相当大,给像差校正带来困难。
五 工作距离工作距离是指目镜的前表面到目镜的前焦点之间的距离。
要求有一定的工作距离是为了保证目镜在视度调整时的轴向移动。
工作距离过小,在移动目镜作视度调整时,目镜可能碰到位于物镜焦面上的分划板。
与出射光瞳距离相似,工作距离也与目镜的焦距及目镜的型式有关。
但对于一定型式的目镜,工作距离与焦距成正比,而每个视度对应的调整量却与焦距的平方成正比,因而焦距较长的目镜需要较大的调整量,要求有较长的工作距离。
六 目镜的像差和橡差校正的要求1 初级像差校正要求目镜的特点是焦距短,相对孔径不大,光束孔径小,而视场大,出射光瞳又远离透镜组,轴外光束在透镜组上的投射高较大,轴外像差大。
在透镜表面上的入射角自然很大,特别是由于目镜光瞳在系统的外部,就使得主光线通过目镜后的偏角很大。
如图17—4所示,主光线经过目镜后的偏角为:ωωω-=∆/主光线在各折射面上的偏角为:)1(////nn i nn i i i i u u p p p p p p p -⋅=⋅-=-=-主光线通过目镜后的偏角愈大,则分担在每个折射面上的主光线偏角也愈大。
由上式可见在折射面上的p i 和/p i 角也愈大。
由初级像差理论可以知道,当主光线的折射角加大时各种轴外像差也加大。
这就使目镜的轴外像差的消除变得困难。
所以在目镜中随像高增加而增大的像差,尤其是与视场的二次方及三次方成正比的像差,如像散、场曲、畸变及倍率色差都比较严重。
场曲一般不加校正,因为在目镜条件下校正场曲会引起其它像差校正的困难。
光学系统要校正场曲,在系统中必须有相互远离的正透镜组和负透镜组,两者的光焦度符号相反、数值近似相等,这样将会使轴外像差特别是高级像差变得很大,即使使用若干透镜组合,轴外像差如慧差、像散、畸变、倍率色差也无法达到很好的校正。
所以在目镜中一般不校正场曲,只是用像散与之补偿。
另外,由于人眼的调节作用,也允许保留一定的 图17-4 主光线的偏折 场曲。
在广角目镜中,也只是设法 使场曲减小一些。
畸变由于不影响成像的清晰,只是使所成像变形,在目视仪器中也不要求彻底校正,允许一定的残余量。
彗差与像高一次方及孔径二次方成正比,由于目镜的出射光瞳直径较小,光束孔径小,彗差不会很大,与像散和倍率色差相比,处于次要地位,也比较容易控制。
由于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相对孔径又比较小,同时由于校正轴外像差的需要,目镜中的透镜数比较多,因此目镜的球差和轴向色差一般不大,用不着特别注意校正就能满足要求。
综上,目镜设计中主要是校正像散和倍率色差。
2 光阑球差在目镜中还存在另一种像差,称为光阑球差。
我们知道,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位置和出射光瞳位置是共轭的,在望远系统中,如果通过入射光瞳中心追迹一条近轴光线,则其通过目镜出射后与光轴交点的位置即为出射光瞳位置。
但是追迹一条实际光线(远轴),则一般不会和光轴交于同一点,这种像差称为光阑球差。
如图17-5所示,当通过入射光瞳中心追迹不同视场角的光线,则经目镜后与光轴分别交于不同位置。
这相当于把光阑当作物体,由其中心点发出不同孔径角的光线出射后的球差,所以称为光阑球差。
光阑球差的影响是产生视场光线遮拦现象,其情况如图17—6所示。
图中画出不同视场的光束经目镜出射后的情况。
由于存在光阑球差,光束交光轴于不同位置,这样,当眼睛正对准一个视场光束时,另一个视场的光束就不能全部进入人眼瞳,造成该视场亮度的减弱,严重时会造成某些视场全部光束不能进入人眼瞳,该视场物体也就看不到了。
在多数目镜中光阑球差的影响并不严重,但在大视场和长出射光瞳距离目镜中,光阑球差可能很大,设计时应对光阑球差加以检验,看是否会引起视场遮拦现象。
就是用光路计算方法求出不同视场的光束经目镜出射后的位置,再借助于作图就可以看出是否会引起视场遮栏。
图17-5 光阑球差图17-6 视场光线遮栏现象3 物镜与目镜的像差补偿在设计望远镜目镜时,需要考虑它和物镜之间的像差补偿关系。
望远镜物镜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只能校正球差、彗差和轴向色差,无法校正像散和倍率色差。
虽然由于物镜的视场较小,这些像差一般不会很大,为了使整个系统获得尽可能好的成像质量,物镜残留的像散和倍率色差,要求由目镜补偿。
而在目镜中这两种像差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目镜的球差和轴向色差,一般也不能完全校正,需要由物镜来补偿,因为在物镜中这两种像差也是很容易控制的。
彗差则尽可能独立校正,如果在目镜设计中,在优先考虑像散和倍率色差的校正以后,有少量彗差无法完全校正,也可以用物镜的彗差进行补偿。
这样虽然物镜和目镜都分别留有一定的像差,但整个系统像差得到很好校正,可以使系统的成像质量得到提高。
以上所说,是在目镜和物镜尽可能独立校正像差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它们之间的像差补偿问题,这是对要求在物镜后焦面即目镜前焦面安装上分划镜的望远系统来说的。
如果系统中不要求安装分划镜,则物镜和目镜的像差校正可以按整个系统综合考虑,使系统结构尽可能简化。
对于显微镜目镜来说,由于不同倍率的物镜和目镜要求可更换使用,因此难于考虑物镜与目镜的像差补偿问题,一般都采取独立校正像差。
4 消像差谱线由于目镜是目视光学仪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与物镜一样,采用F光和C光消色差,对D光或e光校正单色像差。
5 目镜的像差计算在设计目镜时,通常按反方向光路进行设计,如图17-7所示。
假定物体位于无限远,入射光瞳在目镜的前方,在它的焦平面/F上计算像差。
目图17-7 目镜的反向光路设计§2 常用目镜的型式和像差分析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像(位于目镜的前焦平面上)放大并出射平行光,供人的眼睛观察。
同时对像差校正有一定的要求。
在满足像差校正要求的前提下,光学系统的结构应尽量简单。
单个透镜是最简单的实际光学系统,它能够使得平行光束成像在后焦平面上,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一个单透镜就可能是目镜。
单透镜能同时校正像散和彗差的情况有两种,如图17-8所示。
第一种情况是透镜为平凸形,入射光瞳(用于目镜时,反向光路应该是出射光瞳)位于透镜前方f3.0处。
第二种情况是弯月形透镜,入射光瞳(用于目镜时,反向光路应该是出射光瞳)位于透镜后方f3.0处。
目镜的成像要求是把物方焦面上的物体成像在无限远,按照光路可逆定理,也可以看作是把无限远物体成像在像方焦面上。
同时要求光瞳位在平行光束中,并且远离透镜组。
显然只有第一种情况才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单个平凸透镜就是可能的最简单的目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