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知识: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有无 感染及胎膜 早破 ,详 细询 问新 生儿食欲 ,大小便颜 色 ,胎
1 临床 资料
便排 出情况 ,有无呕 吐等 消化 系统症 状 ,有无 感染症状 ,有无
1.1 一般 资料 观察我 院 2010-2011年分娩的 1 243例 新 接 触萘和樟脑丸 ,有无使 用某些药物 ,家庭 中有无类似疾病 。
部分患儿 口腔也 可有轻 度黄 染 ,黄染 为浅 黄色 。黄 疸期 间 , 否有病理性黄疽 的可 能。
d,2 对于病理性黄疸患儿 ,首先针 对病 因治疗 ,应特别 注重
表 现 ,足月儿 多在 12d内消退 ,早 产儿 多 在 15~ 22d消 退 。 减轻 黄疸程度 ,防止胆红素脑病 的发 生。早产儿 以及极低 出
新生 儿黄疸 的观察 与护理
蒲 玲 四川省西充县人 民医院 637200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7585(2013)13-1786-02
新 生儿 黄疸是新生儿 常见 的症 状之一 ,可分为 生理性 和 好在 自然光线下 观察 黄疽 。
例 ,占 98.1 ,占新 生 儿 的 32.7 ;病 理 性 黄 疽 8例 ,占 2.4 观察 神经 系统症状 ,注意有无精 神萎靡 、凝视 、激惹 ,注 1.9 ,占新 生儿 的 0.7%。生理 性黄 疸 中男 249例 ,女 158 意肌张力的改 变 和腱 反射 的强弱 ,尤 其在 重度 黄 疸 时更 应
例 ,孕周 <37周 164例 ,孕周 37 ̄42周 243例 ;病理 性黄 疸 注意 。
中男 5例 ,女 3例 ,孕 周<37周 2例 ,孕 周 37 ̄42周 6例 。 2.5 注意观察 有无 水肿 、头颅血肿 、腹胀 、贫血等伴随症状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

---------------------------------------------------------------最新资料推荐------------------------------------------------------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儿科 12 月份护理查房时间 2019-12 地点儿科护理站主持人张淑玲参加人员儿科全体护士内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查房护士长:各位姐妹妹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聚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新生儿黄疸。

下面由李艳苗介绍一下病例。

李艳苗:患儿王佳伟,男,15 天,主因发现全身皮肤黄染 10 余天,经皮测黄疸指数为 23 而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测总胆红素为297umol/l,间接胆红素为284umol/l。

患儿口唇红润,四肢温暖,各原始反射尚可,全身皮肤黄染,前囟张力不高,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张力正常,双肺呼吸音轻,心律齐,吃奶好,二便正常。

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士长:下面由张佳靓介绍一下护理诊断及目标。

张佳靓:护理诊断:1. 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 患儿喂养困难:与患儿吸允能力差,摄入不足有关 3. 知识缺乏:1/ 9家长本身缺乏本病的相关知识护理目标:1. 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配合处理2. 患病期间患儿能获取所需的营养和水分3. 家长能说出本病的相关知识,以减轻焦虑和恐惧护士长:下面由王钰垒说一下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

王钰垒:护理计划与实施过程 1. 预防胆红素脑病(1)评估患儿黄疸程度、范围、进展及伴随症状。

(2)密切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黄疸迅速加重、拒食、吸吮力弱、嗜睡、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出现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3)合理喂养:通过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的排出,可建立肠道的新鲜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4)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 36.0-37.0℃,以避免低体温时游离脂酸过高与胆红素竞争和白蛋白的结合。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件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肝功能、 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排除
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
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 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或 白蛋白等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取换血疗法、纠正酸中毒等 措施。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孕期健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等 引起黄疸的疾病。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ppt课 件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预防 • 新生儿黄疸的案例分析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 和黏膜黄染的现象。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够的液体和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 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
避免感染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脐部感染,注
意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早期开奶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刺激 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
合理饮食
孕妇在孕期和哺乳期应合理饮 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同时注 意保暖和卫生。
健康宣教
向家长宣传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知和警惕性, 及时发现并治疗。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02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测定
肝功能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测 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 了解黄疸的严重程度。
检查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排除肝炎等疾病引起的
黄疸。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 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
染、贫血等问题。
其他实验室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 要进行其他相关实验室 检查,如凝血功能、甲
新型治疗技术与方法
蓝光疗法改进
新型蓝光治疗设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治疗效率并减少副作用,使治疗过程更加安 全有效。
药物治疗方法的改进
针对不同类型的黄疸,研究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和给药途径,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 负担。
病因与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黄疸的病因
通过深入研究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为预防和治疗黄疸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 案。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多样,包括新 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疾病、新 生儿溶血、母乳性黄疸等。
病理生理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 代谢能力有限,易导致高胆红素 血症;同时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 完全建立,影响胆红素的排泄。
临床表现与评估
临床表现
皮肤黄染、巩膜黄染、粪便色变浅等。
评估
通过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胆红 素测定、肝功能检查等,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病因。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的原理
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使皮肤下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黄疸水 平。
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光照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避免长时间照射造成 损伤。同时,应定期监测宝宝的黄疸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4-117.
[2]伍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8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4-95.
[3]熊燕,石胜,彭图元.新生儿肺炎及并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7-88.
7光疗的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手段仍以光疗为主[6]。光照前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及心理护理。使家属真正理解光疗的作用方法,效果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蓝光治疗时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蓝光箱消毒后插电,调节箱温28℃~32℃。光疗前洗澡,清洁皮肤,勿扑粉或涂油,以免影响疗效。用黑棉布遮挡生殖器和眼睛,以免损伤生殖器和眼睛,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泻等常见副作用每2小时测T、P、R一次,若体温38℃以上,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勤换尿布,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干燥。由于不显性失水和腹泻,光疗时应在按需方哺乳上加喂10%葡萄糖或静脉补液。蓝光结束后,用皮胆仪测量新生儿皮胆并做好记录,并检查全身皮肤有无损伤,洗澡后足以保暖。
2预防感染的护理
出生时及时吸净鼻咽部、口腔的分泌物和黏液,每次喂奶后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使其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以免引起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预防臀部感染,根据气温变化增减包被,预防呼吸道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并发症[3]。所以做好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积极治疗。通过以上干预,减少或消除感染因素所致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粘膜、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μmol/L、早产儿大于257μmol/L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后遗症或死亡。现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综述如下: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儿科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儿科
பைடு நூலகம்
胆红素脑病
患儿不发生胆红素脑病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
1.病情观察观察 黄胆出现的时间,黄胆色泽变 化,了解黄胆的进展。密切观察儿体温、脉搏、呼吸、 吸吮力、肌张力和脐带、皮肤颜色及大小便情况。观 察患儿皮肤颜色,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 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同时注意观察黄胆患儿的全身症 状,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3.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差,易遭到细菌 等侵袭。严格无菌操作,尤其要防止交叉感染,医 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集中操 作,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后引起感染,因此要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 染。 4.液体与营养 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特 别是采用光疗时,为防止不显性失水,根据日龄及 体重给予静脉液体输注,当奶量达到全肠内营养时 不用再额外补充液体。
色。
护理内容
护理内容
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

新保生持儿体的温体稳温更定好的被检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测量体
温时应关闭光疗灯,减少误差。肤温≥37.5℃时<38℃给予下
调暖箱温度0.5℃,30min后复查体温,如果体温未降至正常需
告知医生,遵医嘱暂停光疗。当肤温≥38℃,遵医嘱给予降温
健康教育
1.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温度保持22-24℃,湿度保持5565%。 2.注意新生儿卫生,定时更换潮湿衣服,做好皮肤护 理。 3.多晒太阳,晒太阳时注意保护眼睛及预防晒伤,遵 医嘱适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4.根据医嘱服药,注意门诊随诊。 5.足月儿新生儿黄疸一般2周内消退,若小儿皮肤黄疸 加深或退而复现,需及时就诊。 6.母乳性黄疸者,可鼓励继续母乳喂养,若患儿黄疸 严重,可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再恢复母乳喂养。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人们对新生儿育儿质量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科学的护理方法来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

本文选取了我院156例正常出生新生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一般护理组各78例,以了解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发生及预防的作用。

结果显示通过早期密切观察以及自然光照射、新生儿抚触和游泳、哺乳指导、感染灶处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明显减少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和降低黄疸指数,并提高家长的满意度,这些早期护理干预手段值得在临床以及新生儿家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观察;预防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积累而引起皮肤、黏膜、巩膜和组织黄染的症状[1],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2]。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1~2周逐渐自行消退[3];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发展快,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而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1]。

因此,在新生儿出生两周内,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本文选取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出生156名正常新生儿,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78例进行早期黄疸观察、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而另外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以了解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消退以及胆红素脑病预防的作用。

1资料与分析1.1临床资料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选取了在本院出生15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其中男婴80例,女婴76例。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为2.5~4.0kg,Apgar评分均≥8分,母婴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异常产程,新生儿出生时无产伤、感染及窒息,并排除ABO或Rh溶血、先天性胆管阻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等疾病。

新生儿黄疸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黄疸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黄疸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黄疸的出现。

黄疸是一种皮肤和眼部黄色染色的症状,由于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眼白部分,通常在出生后2至4天出现,最长可持续2周。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约6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出现轻度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生儿肝脏未能快速清除体内的胆红素。

胆红素是由红细胞分解后产生的一种物质,正常情况下,它经过肝脏的代谢和排泄,排出体外。

但由于新生儿肝脏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导致胆红素不能正常代谢,而在体内积累,致使黄疸出现。

另外,早产儿和母体血型不兼容的新生儿出现黄疸的风险更高。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处理,最重要的是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

如果黄疸不严重,通常只需要保持良好的喂养和积极观察。

但是,如果黄疸过严重,则需要采取治疗措施,例如光疗和输注葡萄糖酸钙等。

在护理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新生儿足够的液体摄入和充足的营养,保持体温适宜,并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和血液检查,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新生儿科黄疸护理查房

新生儿科黄疸护理查房
会阴部。
光疗过程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黄疸 消退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定期翻身,确保患儿全身均匀 受光;保持水分和营养供给; 及时记录光疗时间和效果。
药物治疗观察及不良反应预防
药物治疗选择
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治疗方案。
药物剂量控制
严格按照医嘱给药,控制药物 剂量和浓度。
不良反应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如有无过敏、呕吐、腹泻等。
预防措施
提前告知患儿家长可能出现的 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预
防措施。
换血治疗准备和术后监护
换血治疗前准备
评估患儿病情,确定换血指征;准备 血液制品和换血设备。
换血治疗过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监测患儿生 命体征和换血进展情况。
术后监护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黄疸消退情 况及有无并发症;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新生儿科黄疸护理查房
演讲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日期:目录• 新生儿黄疸概述 • 生理性黄疸护理要点 • 病理性黄疸护理策略 • 查房流程及注意事项 •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病症定义与分类
病症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 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 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病症。
病症分类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严重时可伴有嗜睡、反应差 、拒奶等症状。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是否为新生儿黄疸。
治疗原则及方法
治疗原则
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采取光疗、换血等辅助措施降低血 清胆红素水平。

生理性黄疸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

生理性黄疸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

生理性黄疸名词解释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理解黄疸
儿科护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由于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不同疾病
的影响,所以护士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以最佳方式为儿童
提供护理。

其中一类疾病就是黄疸,它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
儿科疾病,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尤其高。

黄疸是一种临床诊断,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高而引起的,导致皮肤及眼睑的颜色变得发黄。

黄疸的分为两种:1.新生儿期
黄疸,一般是由于新生儿黄疸病毒感染所致;2.物理性黄疸,一般是
由于某些疾病引起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所致。

物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而引起的,一般是
由婴儿的某些内部疾病引起的,如肝病、湿疹、癫痫等,或者是母亲
产时传播给婴儿,使婴儿感染某种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等,都会引
起婴儿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引起黄疸。

儿科护士在临床上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识别和处理婴儿的黄疸,
因为它不仅可以对婴儿造成身体伤害,而且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先兆,从而使儿童护理能够及早发现,及早采取行动,避免病情恶化。

因此,儿科护士应首先根据检查结果,准确判断出新生儿的黄疸
类型,并根据不同的黄疸类型提供对应的护理,以减轻新生儿的不适,保护婴儿健康。

此外,儿科护士还要积极配合其他医护人员,为新生
儿提供全面且周全的护理,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儿科护理学--新生儿黄疸 PPT课件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新生儿黄疸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20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一般规律: 发生机会:随胎次增加而增加。 严重程度:随胎次增加而增加。
但不是所有O型血妈妈所生的宝宝都会发生溶血
病。有的会发病,有的不发病;有的症状轻,有的
症状重。这与母亲抗体的量多少,抗体与胎儿红细
胞的结合程度,抗原的强度及胎儿代偿性造血能力
有关。
ppt课件
21
⒈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
⒉ 减轻心脑负担,防止心力衰竭
⒊ 健康教育
ppt课件
28
光疗 (Phototherapy) 原理: 光和作用
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异 构体经胆汁、尿中排出
指 征: 高UCB血症
设 备: 光疗箱、光疗灯、光疗毯
方 法: 单面或双面 间歇或持续 保护视网膜、会阴部
副作用: 发热 不显性脱水 腹泻 皮疹 Vit B2↓ 低钙血症 青铜症
ppt课件
19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1、 99%以上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 B型,或AB型的胎儿。
2、血型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G和IgM。
3、 O型血孕妇所产生的抗体以IgG占优势。IgG为不完 全抗体,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
4、 A、B和AB血型的孕妇所产生的抗体以IgM占优势, IgM为完全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因此不会 伤害胎儿。
㈡ 感染性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败血症等
ppt课件
9
母乳性黄疸
发生率1% 为 UCB ↑
NEFAs↑ 3a,20B孕二醇↑
抑制肝酶(UDPGT)
ppt课件
10
早发型 4-5 天 黄疸 10-15天高峰 4 -12周消退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作者:沈艳来源:《健康导报·医药版》2014年第02期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升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I]。

病理性黄疸可能引起严重的后遗症,部分患儿还有死亡的可能,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一、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对病理性黄疸应积极查找病因,引起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儿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其他为乙型肝炎、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基、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

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

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患儿可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增大。

②新生儿败血症。

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症。

②胆道闭锁目前已证实本症多数是由于宫内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生后进行性胆管炎、胆管纤维化和胆管闭锁;若管壁薄弱则形成胆总管囊肿。

多在出生后2周始显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③母乳性黄疸:大约l%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

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

④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d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⑤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 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

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给予口服苯巴比妥钠,尼可刹米,蓝光治疗,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等治疗。

以用药3天黄疸降至正常或明显下降为显效;用药4—7天黄疸降至正常或下降明显为有效;用药7天后黄疸无下降为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知识: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1临床资料
20名新生儿黄疸,男婴15名,女婴5名,生理性黄疸 13名,病理性黄疸7名。

20名新生儿均在第1周家庭访视中,发现婴儿有黄疸,其家人均未发现,并向其家人讲解黄疸的相关知识,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黄疸颜色、部位等变化。

2周后家庭访视,13名新生儿黄疸自行消退,确定为生理性黄疸,7名新生儿仍有黄疸,颜色加深,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查血清胆红素均超过 12 mg/dl,通过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以及观察婴儿一般情况,考虑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向其家人建议停止母乳喂养 1周,改为人工喂养,3天后6名新生儿黄疸下降,3周后黄疸消退,确定为母乳性黄疸,1名新生儿仍然较重,再次与其家长沟通,发现家长未给予重视,没有停止母乳喂养,认为小儿吃奶正常,没有生病,同时害怕小儿营养不良,再三向其家长耐心地解释,打消顾虑,取得配合,停止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并来我院检测黄疸的指数仍然很高,开始配合光照疗法及药物退黄治疗,8周后婴儿黄疸消退,影响婴儿正常预防接种。

2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分析
2.1新生儿生理特点
2.1.1胆红素生成较多由于新生儿红细胞数目较多,且其寿命短,短期内破坏多且快,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2倍以上。

2.1.2肝脏功能不完善肝脏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足。

2.1.3肠肝循环特殊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

2.2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2.2.1感染性因素主要有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引起肝细胞受损伤,使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疸加重。

2.2.2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有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而且发生率较多,达到1%左右。

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母乳性黄疸。

3观察与护理
3.1精神状态观察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可致婴儿死亡。

3.2皮肤颜色观察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

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3.3喂养奶量观察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婴儿的饮食,这一点也是婴儿家长不重视的原因,认为小儿吃奶正常,身体没有病,其实是家长缺乏黄疸的相关知识,应引起广大婴儿家长注意。

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吮吸无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发生。

3.4粪便、尿液观察观察婴儿粪便、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

所以,粪便、尿液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

3.5生命体征观察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3.6光照疗法用蓝光照射治疗时,婴儿双眼应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视网膜受损,除会阴、肛门部位用尿布遮掩外,其余均裸露,持续时间1~4天。

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应注意补充水分,注意保暖,防止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3.7提早人工喂养暂停母乳喂养,提早人工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便和胆红素的排出。

本文7名婴儿均为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7天后,黄疸下降,认为此母乳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

3.8健康宣教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要向家长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致婴儿死亡,取得家长信任,保持良好医患关系,他们会主动配合医护人早做好婴儿的观察、治疗和护理。

本文1名婴儿家长未予重视,致使婴儿8周后黄疸才消退,影响婴儿预防接种,这应引起广大家长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