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幼儿的注意和记忆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2节 幼儿的记忆与幼儿的活动

第二节:幼儿的记忆与幼儿的活动
高凡 892337037@
一、活动的性质与幼儿的记忆
• 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 (1/4)活动材料的性质 • 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以其突出的特点易
引起幼儿的注意。
• 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 (2/4)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 对幼儿生活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符合幼儿兴趣的事 物,能激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活动,易成为幼儿 无意记忆的内容。
• 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 (3/4)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中的主要对象 • 幼儿在活动中不能离开对活动对象的认知。
• 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 (4/4)活动中感官可参与的数量 • 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效果较好。 • 例如认识橘子,老师让小朋友们看一看、闻一闻、
• 作业
• 1.分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说说其现实意义。 • 2.幼儿记忆有何特点,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记
忆。
摸一摸、尝一尝等。
二、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
• 保持和遗忘:
• 1.保持和遗忘 • 保持,是过去识记过பைடு நூலகம்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
的过程。 •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
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 讨论:遗忘都是消极的?
• 保持和遗忘:
• 2.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先快后慢,速度不均衡)
• 保持和遗忘:
• 及时复习的重要性
• 幼儿识记材料的组织:
• 讨论:如何更好地组织幼儿的识记? • 1.帮助幼儿进行及时、合理的复习 • 2.给幼儿的识记材料要形象、方法要有趣 • 3.帮助幼儿理解识记材料 • 4.让幼儿采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第五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

• (二)质的方面的变化 • 1、记忆态度的变化 • 2、记忆内容的变化 • 从记忆的内容看,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 象记忆和语言记忆。儿童记忆内容也有随年龄而变化的客 观趋势。 • 运动记忆——或动作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 的记忆。 •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儿童喜爱 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害怕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表 现。儿童情绪记忆出现得也比较早。 •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比如,婴儿认识奶瓶,认识母亲,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的 人,都是形象记忆。 • 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是 在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逐渐发展的。发展较晚。
(二)、按照记忆保持的时间可分为:感觉记
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概念: 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头脑中只保留一瞬 间,而且其信息尚未被主体注意的记忆。 感觉记忆的作用:学者认为,感觉记忆为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 材料和时间,这个过程对知觉活动本身和其他高级认知活动都有 重要意义。 感觉记忆的种类: 1、图象记忆:当作用于视觉器官的图象刺激迅速移去后,图象随 之在视觉通道内被登记并保持一瞬间这叫图象记忆。 2、声像记忆:指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 (四)感觉记忆的特点: 1、时间极短 2、容量较大 3、形象鲜明 4、信息原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 一、记忆的概念
– 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 映。 又可定义为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 和提取的过程。其中包含三个阶段 编码—储存—提取 一般认为,记忆是有识记、保持、 再认和重现三个环节构成。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注意

第三节 注意的规律不幼儿的活劢
一.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 在众多的信息刺激中,注意的选择性表现为偏向 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 少。 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 趣和情绪引起的 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 经验有密切关系 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2013-10-23
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 限。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 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 现的。
【案例分析】 “当你垒宝塔的时候,下面要选最大的 积木,对!就是那个最大的,还有没有 了,再找找看!”于是幼儿就找最大的 积木搭他的宝塔了。想一想,老师的这 段话有助于幼儿什么注意的产生?这是 什么因素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3)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
(4)幼儿的身体状况 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2013-10-23
三、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 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注意的分 配能力比较差。 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理素质条件。
(3)恰当安排、布置教育环境,既要避免繁杂干扰,又要 能适当引起幼儿的注意,利亍幼儿正常活劢的开展。 (4)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容易引起幼儿注意 的因素。
2013-10-23
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 :
2.不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1)兴趣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因素。
(2)需要也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 (3)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不幼儿的无意注意的产生有关。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
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
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1.习惯化不学而能。
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
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
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第五章_儿童记忆的发展

• ① 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 鲜明的事物,以其突出的物理特点,容易 引起儿童的集中注意,也容易被儿童在无 意中记住。 • ② 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对儿童生活具 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符合儿童兴趣的事物, 能激起儿童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 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为儿童注意 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 容。
形象记忆
4、语词记忆
• 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 作为内容的记忆。 • 这种记忆是随着儿童掌 握语言的过程逐渐发展 起来的。 • 语词记忆的发展,要求 大脑皮质活动机能的发 展,特别是语言中枢的 发展作为生理基础。因 此,儿童的语词记忆的 发展也最晚。
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 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 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 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 记忆(1岁左右)。 儿童这几种记忆的发展,并不是用一种记 忆简单代替另一种记忆,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 相互作用的过程。 幼儿期儿童的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并居优势地位
有意识记 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任务; 采取积极的思维活动 和意志努力; 识记效果好。 无意识记 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任务; 不需要刻意付出特殊 努力和采取特殊的 措施; 识记效果差。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 们不会进行有意识记。而整个幼儿期,无 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 识记,有意记忆的记忆效果比无意记忆效 果好。中学阶段,有意记忆占据优势地位。
•
动作记忆
2、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 记忆。 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 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 儿童的情绪记忆出现得也比较早。
提高幼儿园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培养注意力和记忆技巧

提高幼儿园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培养注意力和记忆技巧幼儿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如何有效培养幼儿园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注意力和记忆技巧。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幼儿认知能力的基础,对于幼儿来说,通过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
以下是几种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1. 练习观察细节:幼儿园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图片或玩具游戏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细节,例如让幼儿观察一幅图片并描述其中的细节,或者用指令让幼儿找出图片中的不同之处。
2. 自然环境观察: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观察活动,例如观察昆虫、花草植物等生态环境。
通过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幼儿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
3. 游戏中的观察:通过游戏,如“找一找”、“记一记”等,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观察力。
比如,在一堆玩具里隐藏一个特定的玩具,让幼儿去寻找,激发幼儿的观察和细致思考能力。
二、增强记忆力记忆力是幼儿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记忆训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几种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方法:1. 关联记忆法:幼儿容易记住与自身经验相关的事物,因此可以通过与幼儿个人经历和感知相联系的方式进行记忆训练。
例如,将一些卡片翻过来,让幼儿尝试回忆每一张卡片上的内容。
2. 游戏记忆法:通过一些游戏、歌谣或者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尝试记忆一些内容。
例如,玩“记忆接力”游戏,幼儿可以轮流说出前一个人所说的内容,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
3. 反复强化记忆:通过反复学习和复习,可以加深幼儿的记忆。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图片和幻灯片等资源,多次复习教学内容,帮助幼儿巩固记忆。
三、培养注意力和记忆技巧注意力和记忆力密不可分,在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间接地提升记忆力。
以下是几种培养幼儿注意力和记忆技巧的方法:1. 分段学习法:将学习内容分为若干短小的段落,每段学习一小部分,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且有利于记忆。
儿童记忆的发展

三至六岁儿童记忆的特点
•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 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 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学
第 前
儿
三 童
• 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儿童喜爱什么、依恋 什么、厌恶什么、害怕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婴幼儿对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容 易记忆和保持。
• 形象记忆(6~12个月)——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比如,婴 儿认识自己的奶瓶、认识妈妈、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都是形象记忆的表现。 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是依靠视 觉表象进行的。
记忆发生的时间—新生儿期 是记忆发生的时期
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 记忆保持的时间不断延长
1岁前再认的潜伏期只有几天; 2岁可能延长到几周;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幼年健忘”; 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 记忆提取方式在发生变化
2岁左右出现回忆; 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再认依 赖的是感知,回忆依赖的是表象,感知 的刺激在眼前,立即可以引起记忆痕迹 的恢复;表象的活动还有待于儿童在头 脑中进行搜索。所以,再认容易,回忆 较难。
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
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AD物D Y不OU在R T时EXT能HE够RE 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A的DD回YOU忆R T,EXT如HERE
第五章第二节 幼儿的记忆与幼儿活动

课后作业
• 如何组织幼儿的识记材料 • 简述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理论
学习之后如果能够睡眠,将大幅减少干扰
避免饥饿
人在饥饿时记忆效果最差
延长记住的时间
周期性地对自己的记忆成绩进行测验 逐渐延长两次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
利用记忆术
记忆术的作用 在一般记忆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用特殊的编码和 存储策略使特殊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常见的记忆术 联想法、串联法(环扣法 )、定位法、线索法、谐 音法、歌诀音韵法、归纳法
100 90 比保 80 持 70
1.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2.遗忘遗忘的速是先快后慢,渐趋平稳; 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百 60 分 50
40 30
20
10 0 1 23 4 5 10 15 20 25
时间(天数)
30
• 影响遗忘发展的因素
– 识记材料的性质 – 材料数量 – 学习程度 – 检查方式
• 活动的性质与幼儿的记忆 • 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影响提高幼儿记忆 效果的因素:
• • • • 1、活动材料的性质 2、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3、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 4、活动中感官可参加的数量
• 幼儿的兴趣、积极性与记忆 • 1、活动动机 • 活动的动机对幼儿记忆的积极性和效果有 很大影响。 • 2、幼儿的兴趣 • 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不同,记忆的效果也 不同
• 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活动的组织 • 1、保持和遗忘
• 保持:对过去识记过事务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 的过程 •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 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 保持和遗忘是相反的过程,也是同一记忆活动的 两个方面; • 遗忘并非完全是坏事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什么是保持?就是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在记忆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就没有记忆。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由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这里涉及到表象和表征两个概念。
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可以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具体表象就是形成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主要是大脑皮层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符号表象是运用语言、文字或其它符号所形成的客观事物的象征性形象。如“苹果”一词在头脑中的形象,它是大脑第二系统的活动,研究认为,儿童1岁以后就可能产生最早的符号表征能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比如,幼小的婴儿经常用奶瓶吃奶或喝水,当他只看到奶瓶的一个侧面时,就“知道”那是可以给他提供食物的东西,马上做出吃奶或喝水的反应;婴儿听见妈妈的声音就安静下来或兴奋起来,这些对奶瓶的知觉或对妈妈声音的知觉,已经与经验发生了联系,而他之所以能够和过去的经验相联系,依靠的就是记忆。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婴儿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也反映了婴儿记忆的发展。
(三)重学记忆: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要少些,这就是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
幼儿记忆的发展精讲

第五章幼儿记忆的发展内容提要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个体能正常生存和发展的一项最基本的心理能力。
本章在对记忆进行简要概述之后,阐述了记忆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着重介绍了幼儿记忆能力、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发展特点,同时还介绍了一些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和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1.了解记忆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记忆现象。
2.掌握幼儿记忆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幼儿记忆能力、记忆策略、元记忆的发展特点。
3.了解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能设计促进幼儿记忆发展的活动方案。
2011-02-18 人教网记忆记忆的发展记忆策略元记忆第二节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一、记忆的发生与发展(一)记忆的发生(指标、时间)婴儿的许多所作所为,在逻辑上均隐含着记忆系统的存在。
将一张新的图片与一张已经重复看过几遍的图片放在4个月的婴儿面前时,婴儿看后者的时间明显更长一些。
一个3岁幼儿能够详细地叙述他们班到一个面包厂的交游经历。
在这些活动中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记忆。
幼儿的多数认知活动都涉及记忆。
注意的习惯化是以某种再认为前提的。
如果婴儿不能以某种方式保持关于重复呈现刺激的经历,他们就不可能对它习惯化;模仿和搜寻被藏客体(客体永久性)也一样要求对以往事件的记忆;很早便出现在婴儿身上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也一样离不开记忆前提。
婴儿不仅很早就存在记忆,而且他们具有相当好的信息保持能力。
例如,5个月婴儿接触一张面部照片仅仅两分钟,在长达两个星期后仍有可能再认照片的迹象。
在一项研究中,让婴儿对看到小汽车时做出踢脚反应形成操作条件反射,结果3个月婴儿能够将这种习得的联系保持长达两个星期的时间。
如果在最初的学习与记忆测验期间,为婴儿呈现关于这一联系的提示物,如实验者以婴儿所熟悉的方式轻轻摇晃小汽车,则婴儿的记忆更加持久。
婴儿对诸如母亲的面孔这种经常出现的重要刺激的记忆,延续时间更长。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及其特点尽管记忆可能很早就存在,但并非一开始就很完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策略
听声做游戏
拍电报
3
看谁记得多
2
4
1 什么东西 不见了
5 不讲卫生
的毛毛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有哪些? 2.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的记忆有哪些特殊现象? 3.幼儿的记忆有什么特点? 4.试用有关知识分析本单元“案例导入”中甜甜 的记忆特点。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做?
Thank You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二)记忆保持
1.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 2.记忆容量不断增加——记忆广度、记忆范围 A.记忆广度: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量。7+2 B.记忆范围: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 3.记忆内容的不断变化
幼儿机械记忆占优势,与幼儿的生理、心
理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机
(1)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
械
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
记
(2) 幼儿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思维不发
忆
达,不能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
行记忆。
(3) 幼儿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因此较
多地采用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方法。
2.婴儿记忆的发展
2~3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短时记忆, 3~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人与物的认识。 到5~6个月表现出明显的“认生”。1岁左右 出现“客体永久性”观念。
5~6个月的婴儿表现出明显的“认生”。对熟 悉的人愉快接近,对陌生的人则畏怯躲避,甚至惊 哭。
1岁半以后,言语的出现使婴儿记忆的发展具备如 下新特点:
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案例导入
静夜思 甜甜背诵《静夜思》后不到 半天时间就想不起来了。反复记 忆几次,甜甜能成诵,但却解释 不出诗的意思。
第五章 儿童记忆的发展.

4、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四岁后幼儿意义记忆开始发展,两种记忆都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发展,意义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 来得高。
年龄 4岁 5岁 6岁 7岁 意义记忆再现量 47% 64% 72% 77% 机械记忆再现量 4% 12% 26% 48%
5、记忆不精确,记忆的精确性和巩固性较差
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的逐 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 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 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 “去习惯化”。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 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 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你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几位数字?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并居优势地位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 会进行有意识记。而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 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到 了小学中高年级,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 有意记忆的记忆效果比无意记忆效果好。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一)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二)记忆容量的增加 1.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人类的记忆广度为 7±2个信息单位。幼儿末期记忆广度大约为6个信 息单位。 数字广度测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记忆课件分析

尽快发展学前儿童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
例1:识记数字时,与幼儿一起探讨“1”像棍子;
“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5”
像钩子;“6”像哨子;“7”像拐棍;“8”像
(三)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
1、机械记忆:是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 情况下,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 一种记忆。(即死记硬背)
2、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 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记忆。
(四)根据记忆保存的时间 ❖瞬时记忆:是指5秒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乃至持续 人的一生的记忆。
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 意,忽然一声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牛牛很快就学会了,在课上唱得很熟练, 还上前表演呢,但回到家给妈妈唱时却唱不全了, 只记得:“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 骑,… …心里真得意, … …哗啦哗啦啦啦我摔 了一身泥。”
2.遗忘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二)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 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 材料。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年龄 熟悉的物体 熟悉的词 生疏的词
3-4 4-5
5-6 6-7
3﹒9 4﹒4
5﹒1 5﹒6
1﹒8 3﹒6
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
意识记效果较好。
⑤活动动机和兴趣。
二、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记忆的保持、遗忘及遗忘规律
如何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如何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幼儿早期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记忆力和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本文从认知发展、环境刺激、游戏教育、家庭教育以及注意力训练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一、认知发展及其对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影响幼儿期是孩子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正确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对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刺激幼儿的感官系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如声音、图像、触感等,帮助幼儿建立更多的联结和记忆点,同时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
二、环境刺激对幼儿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可以通过环境刺激得到促进和提高。
针对幼儿的学习环境应当设计得有趣、多元和富有挑战性。
例如,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场景、提供多种资料和资源、设置适当的难度等。
此外,注意力的培养也需要适当的环境,减少干扰因素,为幼儿提供专注学习的空间和氛围。
三、游戏教育在提高幼儿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的作用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之一,合理运用游戏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任务,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多方面的认知活动,帮助幼儿培养记忆和注意力。
同时,游戏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家庭教育中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培养家庭教育在幼儿记忆力和注意力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父母还可以引导幼儿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坚持性,并通过家庭互动游戏、口头反思等方式加强对幼儿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培养。
五、重视注意力训练的方法及技巧注意力训练是提高幼儿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关键环节。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进行训练:1. 分配有限时间:合理安排幼儿学习和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单一活动导致注意力衰减。
2. 逐步提高难度: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逐渐提高幼儿的学习任务难度,提升其专注力和记忆能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是指儿童在3至6岁之间的记忆能力和记忆策略的逐步发展。
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下面将从儿童的记忆能力发展以及记忆策略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在3至4岁的时期,儿童的记忆还相对较为薄弱,往往只能记住最后发生的事件,仅能保持短期记忆,对时间的概念模糊。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记忆主要依赖于感觉和情感的刺激。
当他们感到高兴或者受到惊吓时,他们容易记住和情感相关的事件或者细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4至5岁的阶段,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能够记住更多的事件和信息,并能够在稍后进行回忆。
此时,儿童开始逐渐理解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对事件的顺序开始有一定的把握。
然而,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记忆仍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他们更倾向于记住与自己情感相关的事物。
当进入5至6岁的阶段时,儿童的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好地定位和组织记忆,并且对事件的顺序有更好的记忆和回忆能力。
此时,儿童的记忆开始趋向于客观性和客观性,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回忆和描述。
除了记忆能力的发展外,学前儿童还逐渐开始使用记忆策略来帮助自己记忆。
记忆策略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帮助个体更好地存储和检索信息。
在学前儿童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记忆策略的使用。
首先是重复,学前儿童往往通过反复重复来帮助记忆。
例如,在学习字母表和数字时,儿童常常会反复念诵,以加强记忆。
其次是分组,学前儿童倾向于将信息分成不同的组别,以便更好地记忆。
例如,在学习颜色时,他们可能会将红色、黄色和蓝色分为一组。
最后,外部支持也是学前儿童记忆的重要策略之一、这些外部支持可以是视觉提示,例如图片、图表等;也可以是声音提示,例如歌曲、押韵等。
这些外部支持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记忆和回忆。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记忆策略在3至6岁之间逐步发展。
幼儿的注意和记忆

提高语言能力
培养自信心
促进情绪发展
记忆力能够帮助幼儿更 好地掌握语言,包括词 汇、语法和表达能力。
良好的记忆力能够提高 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在 社交和学校中更加自信。
记忆力能够帮助幼儿更 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促进其情绪发展。
05
幼儿记忆的类型
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通过反复练习或死 记硬背来记住信息,不涉及理解
响。
学习环境的创设
家长为幼儿创设的学习环境是否 适宜,如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 空间的规划等,都会影响幼儿的
注意力。
04
幼儿记忆力的概述
幼儿记忆力的定义
幼儿记忆力是指幼儿阶段所表现出来 的记忆能力,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 忆。
幼儿记忆力的形成和发展与大脑的发 育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的记忆力逐渐增强。
生理因素
神经系统发育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 期,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直接影
响幼儿的注意力水平。
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和恢复,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
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的幼儿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而疾病或疲劳可能会影响幼儿的注 意力。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是否安静、舒适、有规律等, 都会影响幼儿的注意力水平。
或意义。
幼儿在早期阶段主要依赖机械记 忆,例如源自过重复歌曲、故事等来记住内容。
机械记忆在幼儿期是重要的,因 为它为以后的记忆能力打下基础。
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是指通过理解信息意义来记住它,而不仅仅是机械重复。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能够理解他们所接触的信息的含义,并据此进行记忆。
通过提问、解释和讨论,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记忆 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
储
编码
精品文档
(一)识记
是指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 程,就是把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 识记 的分类: 1、按识记是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
(1)无意识记 (2)有意识记 2、按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分为: (1)机械识记 (2)理解识记
精品文档
有意识记
具有明确的识记 目的任务; 采取积极的思维活动 和意志努力; 识记效果好。
有密切关系 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精品文档
二、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 时间长短。
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 •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其注意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2.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 (2)活动的游戏化 (3)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 (4)幼儿的身体状况 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精品明文档 显的年龄差异
书,一会儿记笔记。
精品文档
五、幼儿注意的分散与防止
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的稳 定相反的一种状态,它是 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 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 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 吸引的现象,俗语叫做分 心。
精品文档
(一)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有: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3.无关刺激的干扰 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
注意。
精品文档
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 :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 (1)教师选择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须是颜色鲜明,对
比性强,形象生动,新颖多变的,只有遵循这一心理规 律才能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有效地达到活动的目标 。 (2)要求教师说话清楚,符合儿童特点,同时说话要抑 扬顿挫。这样幼儿才能够听懂教师所说的话,并能吸引 幼儿的注意力。 (3)恰当安排、布置教育环境,既要避免繁杂干扰,又 要能适当引起幼儿的注意,利于幼儿正常活动的开展。 (4)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容易引起幼儿注 意的因素。
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中去。 •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精品文档
• (二)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 自学内容 P102
•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精品文档
第四节 记忆的概述
记忆力测试
1、请你读下面的数字,只能读一遍,然后 尽可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字都写出来。
精品文档
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 :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1)兴趣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因素。 (2)需要也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 (3)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与幼儿的无意注意的产生有关
。
精品文档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 幼儿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如下: • 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 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 4.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 5.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
足球赛,有的人看到后不加刺考激虑物的的运换动台变,化有的
人则一看到就目不转睛,为刺什激么物?的新异性
无意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 兴趣 知识经验等:“宝宝,看 !灯灯!”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向 灯。孩子随之开始抬头看向母亲所 指的方向。 孩子的注意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 意?
精品文档
幼儿有意注意的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 限。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 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 的。
精品文档
【案例分析】 “当你垒宝塔的时候,下面要选最大的积 木,对!就是那个最大的,还有没有了 ,再找找看!”于是幼儿就找最大的积 木搭他的宝塔了。想一想,老师的这段 话有助于幼儿什么注意的产生?这是什 么因素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8 73 1
4
5
83
17
542
精品文档
4
91
9
63
这就是数字记忆广度测验,如果你能准 确 地重复出第一排的7个数字,即说明你有正常 的短时记忆能力。如果你能准确记住第二排7 个以上的数字,说明你的短时记忆能力相当 好。这一串数字已经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短 时记忆容量。
精品文档
2、测试你的记忆水平
下面有10个图案,看10秒后,看你能回忆起几个。
精品文档
(二)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 根据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 部或个体内部,可以把注 意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 意两类。
• 外部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 于外界刺激物的注意。
• 内部注意是指向自己的心 理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注意 。
精品文档
第二节 幼儿注意的发展
•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 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精品文档
(三)记忆系统工作结构模型
复述缓冲区 信息 感觉 选择性 短时 为长时存储 长时 传入 记忆 注意 记忆 而成功编码 记忆
未被编码 未被注意
遗忘
遗忘
精品文档
二、记忆过程分析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 (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存
三、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 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的分配。 •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注 意的分配能力比较差。 • 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有注意分配的能力 才能把工作做好。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幼儿教师工 作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条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P90
1、适应性的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精品文档
三、注意的种类
• 根据注意过程中有 无预定目的和是否 需要意志努力的参 与,可以把注意分 为:
•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 有意后注意
精品文档
(一)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 无意注意也称为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诗;jeopwu720580这
一串字符意的义识识记记等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好
精品文档
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 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遗忘是与保持相对的一个概念。你能否对 遗忘做一个定义?遗忘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
精品文档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课本110页
精品文档
艾宾浩斯曲线揭示
遗忘的发展规律:先快后慢
【案例分析】 幼儿跳舞时,常常注意动作,就忘了表情;做
操时,常常注意了动作,就无法保持队形的整齐 ……这些现象一般是因为什么?
幼儿掌握的熟练技巧较少,注意分配比 较困难,常常顾此失彼,但随着活动能力 的增强,注意分配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精品文档
四、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 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
记住8个以上,说明你的记忆力很好; 记住5-7个,说明你的记忆力一般;记住4个 以下,说明你的记忆力不理想。
精品文档
一、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P104
按内容的不同分为: 按记忆保持时间的
形象记忆
长短分为:
•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
精品文档
【案例分析】 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一种注 意品质?为什么?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2、班主任老师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
哪些幼儿不在。 3、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钢琴。 4、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
幼儿心理学 第五章 注意和记忆
精品文档
第一节 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定义P88 1、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精品文档
2.注意的特性
• 注意有以下两个特性:
•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 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 并深入下去。
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 逐渐减慢,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 了。
遗忘的种类:P110 1、暂时性遗忘 2、永久性遗忘
精品文档
遗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1、及时复习。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 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 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 • 它既有一定的目的性,又因为不需要意志努力,在活
动进行中不易感到疲倦,这对完成长期性和连续性的
工作有重要意义。
精品文档
影响注意的因素 P91/92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 两类: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 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 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
• 无意注意更多地被认为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一种消 极被动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自我分析】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产生无 意注意?你的注意容易受哪些因素影响?
精品文档
(二)有意注意
• 有意注意也称为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 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兴趣、知识经 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