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奥秘,PPT

合集下载

道德经奥秘PPT

道德经奥秘PPT

《道德经》
老子对道的定义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道德经》
《道德经》
如何看出万物中的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要不要学习知识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如何学习知识
《道德经》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42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第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求新求变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当今社会如何做才能真正读懂《道德经》
方法二
方法一
方法四
方法三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出关图
上士闻道
2

上士闻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行道”的意义


《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德”是好是坏?
《道德经》
第二十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 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的奥秘PPT

道德经的奥秘PPT


母始名道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不下中上第

笑士士士四
不闻闻闻十
足道道道一
以 为 道
大 笑 之
若 存 若
勤 而 行

德 经 》
亡之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行道”的意义

莫天甚吾第

能下易言七
行莫行甚十

易章


德 经 》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3
人 生

的 价

精选完整ppt课件
道是一种法则,一个生源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5
反 者

道 之

精选完整ppt课件
27
反者道之动
“反”字的 不同含义
“反”和 如何看待现
“道”的关 代社会求新

求变
当今社会如 何做才能真 正读懂《道 德经》
精选完整ppt课件
28
“反”字的不同含义
1
返回原点,回到起点
2
物极必反,由正到反
3
相反相成,阴阳互补
依靠道德可 以使人返璞 归真吗?
《道德经》 的上德之 人有哪些 独特之处?
为什么说 “有道必 有德“?
精选完整ppt课件
67
什么是“道德”
精选完整ppt课件
68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德”是 好是坏?

要如的如

求果要果

,表求我

那现,们 就的那表

叫不么现
失合就得
德乎叫合

《道德经》讲座 ppt课件

《道德经》讲座  ppt课件
《陶渊明〈形影神〉的生存论意蕴》,《九江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审美体验的重建:文论体系的观念奠基》,复旦大学 出版社2010年版。
《黑格尔〈小逻辑〉示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版。
ppt课件
2
几个基本问题
与老子《道德经》的因缘 老子其人与自我定位 《道德经》哲学意义(本体概念的营构) 《道德经》价值意义(批判颠覆的立场) 《道德经》言说方式(反常规的思维) 《道德经》辩证法思想(“反者道之动”)
ppt课件
4
老子人格的自我定位
与屈原形成强烈对比:
屈原的“露才扬己”:“众人皆醉我独醒,举 世皆浊我独清。”
老子的“自我贬抑”:众人皆精明,我独愚蠢; 众人皆有为,我独无用。
力争上流与甘居下流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在竞争社会、功利化驰逐中,如何自我定位? 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活?
《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
大小之辨与物性平等
《列子》的《力命篇》与《杨朱篇》
万物自化与自私的合理性
与其高调“无私奉献”,不如在合理范围内 满足各自的“私”。成就众“私”,才能满足一 己之“私”。从“大公无私”到“大私即公”。 真正的“公”不过是协调、控制各自的“私”, 让“众私”皆有所就,各得其所,各安其居,各 乐其业。
ppt课件
8
《道德经》哲学意义
本体概念的营构 什么是本体?本体追求的思维机制 本体概念意味着一种终极尺度的确立 “道”的理论至高点地位 “道”的价值至高点地位 万变与不变的对立关系 存在与非存在的价值意味 真理观与人生观
ppt课件
9
《道德经》价值意义
文明批判的立场 智力进步总是可取的吗? 争上游总是成功的吗? 实践与生存的关系问题 有为者小慧,无为者大智 “无为”的反实践立场 “不争”的反竞争立场 人类的一切问题都源于有为的实践后果 竞争的积极意义与恶果 无为而治与自由资本主义(计划的手与市场的手)

道德经的奥秘(20201127191000)

道德经的奥秘(20201127191000)

道德经的奥秘内容简介五千真言《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

几千年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

曾仕强教授认为,《道德经》和作为a群经之首的《易经》有着密切关系。

老子写作《道德经》,就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天之道”。

老子所提出的a反者道之动就是《易经》中所说a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背后的规律。

道德是最高信仰并不遥远也绝非玄之又玄它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源泉。

让我们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起感悟道彳击经的奥秘!•《道德经》与人生(一)《道德经》与人生(二)《道德经》与人生(三)第一集老子传道第二集上士闻道第三集人生的价值第四集究竟何为道第五集反者道之动第六集智慧与阴谋第七集柔弱胜刚强第八集无为无不为第九集知识与知道第十集无中生有第十集人生有三宝第十—-集有道必有德第十三集以德治国第十四集无知无欲第十五集如何明道第十六集上善若水第十七集为人类谋福第一集:曾 :我们这次要来探子传道讨老子的《道德经》。

要探讨《道德经》,经》实在太大了。

条路,所以叫做“我们现在要采取哪它有好几条路,因为《道德你从哪一方面去,都有很多条条大路通《道德经》”。

那条路呢因为你从每条路进去,你所看到的都不太一样,因此我们这一次要选一个比较少用的,有更广大视野的那一条路。

我们看看历史,《道德经》在西流景帝以前, 它不叫《道德经》,那时候根本没有《道德经》这个名词《就叫《老子》《表示这是一本老子所写的书。

这个就表示它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认为说我们都应该学它。

但是汉景帝他了不起,因为我们都知道,文景时期是实施老子的学问的,所以他自己实践的心得,他认为这个太了不起了。

所以不应该叫做“子”《应该提升他的位阶,所以叫做“经”。

经是不容易的,经就是它是不能乱改的,必须要经常常这样去做的,而且他是很正经的。

可见,当老子所写的书被提升为经的位阶的时候《那它对中国人影响就更大了。

到了唐玄宗,他把《道德经》尊称为真经。

《解读道德经》课件

《解读道德经》课件
《解读道德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道德经》简介 •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 《道德经》的现代解读 • 《道德经》的实践与应用 • 《道德经》的争议与批判
01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的作者与历史背景
作者
老子,又称李耳,是中国古代哲 学家,生活在春秋时期。
历史背景
《道德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著作之 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1 2 3
坚定自己的信仰
对于《道德经》的学习和理解,应坚定自己的信 仰,不被外界的争议和批判所动摇。
深入思考与实践
《道德经》的学习不仅要在理论上深入思考,更 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体验,以获得真正的理解 和领悟。
不断学习与反思
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反思 、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解和立场。
反者道之动的智慧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是指事物的发展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道的运动规律。
反者道之动的意义
反者道之动是一种高明的智慧,它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把握机会和应 对挑战。在人类社会中,反者道之动可以消除消极和过度的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道德经》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无为而治
企业管理中可以借鉴《道德经》 中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员 工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减少过 度干预和强制性管理,激发员工
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重视内在品质
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员工的内在品 质,如诚信、勤奋、创新等,来 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和谐共生
企业应遵循《道德经》中的“道 法自然”思想,注重与内外部环 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ppt课件

道德经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强调持续发展,认为人类 应当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活
道德经提倡绿色生活,反对奢侈 浪费,鼓励人们过上简单、环保
的生活方式。
对社会和谐的贡献
和谐共处
道德经提倡和谐共处,反对冲突和战争。这种思 想有助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地区稳定。
公正与平等
道德经强调公正与平等,鼓励人们相互尊重、关 爱和包容,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详细描述
自知之明意味着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 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并改进自己的 不足。同时,自知之明也意味着了解自己的 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从而能够更好地规划自 己的人生道路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04 道德经中的道德 观念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人格
每个人都应被平等对待, 无论他们的地位、财富或 权力如何。
知足常乐
总结词
道德经中认为,知足是一种重要的智慧,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
详细描述
知足的人能够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从而能够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 。同时,知足的人也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世界和精神追求,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自知之明
总结词
道德经中强调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性,认为只 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 避免错误。
详细描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柔中带刚的处世之道。这种思想主张在处理问题时,不 要过于强硬,而应当采取柔和的方式,既能包容万物,又能应对挑战。
03 道德经中的智慧
谦虚使人进步
总结词
道德经中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认为只 有谦虚的人才能不断进步,避免骄傲自 满。
VS
详细描述
谦虚的人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 和接受新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 力和素质。同时,谦虚的人也能够避免骄 傲自满,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

《道德经》课件解析PPT文档共29页

《道德经》课件解析PPT文档共29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道德经》课件解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Leabharlann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9

道德经PPT讲课课件

道德经PPT讲课课件
【 注释 】 宠辱:荣宠和侮辱 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宗:祖宗,祖先
【 译文 】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的和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惶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受到惊恐。什么叫重视大患就像 重视自己生命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惜自己的身体是为 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
文段赏析
(第十三章)











若 可 托 天 下
若 可 寄 天 下
爱 以 身 为
有 何 患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吾 有 身
及 吾 无 身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之 若 惊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为 下 得 之 若 惊
谓 宠 辱 若 惊
辱 若 惊
贵 大 患 若 身
文段注解
感悟与启示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事物的对立两面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在中国我们经常 提到一个词叫中庸,庸不是平庸的庸,而是用的意思,以中为用。而中就是阴阳两面相互融合、同舟共济,实 现双赢!竞争中并非要势不两立,一定要打败对方,寻求共赢反而更好
做人要领悟“和光同尘”的奥妙,学会外圆内方。能不能够接受委曲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比如在公司和 领导同事相处,要学会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共事,听到不爱听的话,不要立马甩脸色,要学会人受委屈,这也是 在扩大自己的格局,也是在帮助我们成长。

道德经PPT课件

道德经PPT课件

《道德经》分说
?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 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这一章我从中看到了柔弱胜刚强,体会到 “无为”“不言”的好处,以及天下很少 有人涉及这一点等内容。其它的东西,我 就不清楚了。
《道德经》分说
? 第六十四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 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 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 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 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分说
?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 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 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好话不中听,中听的不是好话;善者很少去与人 争辩,与人争辩的不一定是善人。有智慧的人并 不会博览群书,博览群书的不是有智慧的人。天 之道,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为而不去争取。
《道德经》分说
?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 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这里面提出了民争、民盗、民乱的原因分 别是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放在今 天这个社会,该怎样去理解呢?或者说, 民争、民盗、民乱的原因是什么?
《道德经》分说
?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 对这一章,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道是相互 矛盾的。用的时候呢,总感觉有哪些地方 是存在缺陷的。渊兮,好像是万物之宗; 湛兮,好像是存在的。后面的那一句,就 有点迷茫了。老子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家 的孩子吗?这样解释的话,怎么也讲不通。 不是吗?
《道德经》分说
?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读道德经PPT

解读道德经PPT
解读道德经PPT
老子的道“虚静”详解
道家思想特色
1 .因应天下大乱,意图彻底解释及解决人 的生命问题。
2 .方法是跳脱“人中心”的思考模式及价 值判断,转而把握究竟真 实--道。
3 .以道代天,显示革命性;与其修德,不 如觉悟,只适合“老者、失意者、智者”。
4 .由此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并且开启了 从真实到美感的途径。
解读道德经PPT
3、此时,汉中有张脩 ,以“老子”劝导病人,使病 家出米五斗,号称五斗米道。张鲁杀张脩取而代之, 自号师君,使五斗米道成为他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 降曹操,受封为镇南将军。此派道次提出“太上老君” 的神名,与“道教”的教名。此派有符箓派的特色, 至南北朝名为天师道,发展至全国。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3.陆修静综合符箓派与丹鼎派:又因弘扬《灵宝 经》,被人称为灵宝派。著有《三洞经书目录》,为 《道藏》奠下体例。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4.陶弘景受梁武帝信赖,有“山中宰相”之 称。以存神服气为主,辅以诵经、功德。编造 等级森严的新的神仙系谱。主张与儒家、佛教 三教合流。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发展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是:
1、炼丹成仙的宗旨,迎合了贵族的精神需求;保身隐 居的生活方式,受到厌世士人的欢迎;符箓斋醮的消灾 治病方法及互助共济的道规,吸引了苦难中的民众。
2、利用老庄之学,形成一般迷信所缺少的神学体系; 又与儒学在观念上呼应,维护纲常名教,以此得到统治 者的信任。
-[德]海德格尔(1889-1976) 解读道德经PPT
道教起源与发展
1、汉初有黄老道,推尊黄帝为五帝之首,并以老子学 说为治国原则。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道才受挫。

《道德经》解读.ppt

《道德经》解读.ppt
《道德经》 解读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 非常名。无名④,天地之始;有名⑤, 万物之母⑥。故恒无欲⑦,以观其妙 ⑧;恒有欲,以观其徼⑨。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同谓⑩之玄。玄之又玄 ⑾,众妙之门⑿。
[译文]
•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 “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 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 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 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 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 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 “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 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 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 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 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 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
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
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
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
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
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
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
“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
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
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
本不同的看法。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矣②。故有无相生③,难 易相成,长短相刑④,高下相盈⑤,音声 相和⑥,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 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⑧,为而弗恃⑨,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国学经典之道德经PPT课件

国学经典之道德经PPT课件
刚强
刚强是指强势、有力的态度。柔弱胜刚强的哲学认为,柔弱的态度更能适应变化 ,更具有生命力,而刚强往往会导致失败和毁灭。
03
道德经的智慧与实践
个人修身养性的智慧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个人修身养性,通过自我反省和内在修养,达 到心灵的平静和智慧的升华。
详细描述
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保持 内心的平静和清净。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 己,理解世界,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坚定。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谦虚谨慎,认为这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同时,谦虚谨慎还能够避免 自满和骄傲,使个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宽容和包容,认为这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 分。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应该学会宽 容和包容。通过宽容和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与人相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和困难。
02 03
详细描述
道德经认为和谐是社会的基石,社会治理应该注重公平、正义、诚信等 方面。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应该注 重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进步。
总结词
道德经提倡节俭和环保,认为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治理中的启示
• 详细描述:道德经认为节俭和环保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 府应该加强环保和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倡导 节俭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节俭和环保,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道德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 常 无 为 , 而 无 不 为
第 三 十 七 章
《 道 德 经 》

如何调整才能顺其自然
第 地道三 大大十 ,,七 人天章
《 道 德 经 》
亦大
大,
9
知 识

与 知

无为无不为
理解“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1
对于修身行道,我 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2
知识与知道的关系
3
6
学会认识事物本体
5
如何学习知识
有 道 必
壹有

有道必有德
什么是“道德”
怎样才能 判断一个 人的“德” 是好是坏
依靠道德可 以使人返璞 归真吗?
《道德经》 的上德之 人有哪些 独特之处?
为什么说 “有道必 有德“?
什么是“道德”
《易经》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德”是 好是坏?

要如的如 求果要果
道 德
,表求我

那现,们
3
相反相成,阴阳互补
“反”和“道”的关系
第25章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 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 反。 第42章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第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 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求新求变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夫物 芸芸,各复归其根。
恶阿
,,
如何学习知识

建大夷明第 德白道道四
道 德
若若若若十

偷辱纇昧一

,,,,章
广上进
德德道
若若若
不谷退
足,,

学会认识事物本体

大大大大第 辩直盈成四
道 德
若若若若十

讷屈冲缺五

。,,,章
大其其
巧用用
若不不
拙穷弊
,。。
10 拾
无 中 生

无中生有
解释“无 中生有”
“无”和“有” 非有非无状







1 壹
老 子 传

老子传道
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东西方文化对真实的不同理解
诸子百家与道家的关系 说真话时要考虑什么
真与假之间的关系
真 实假
老子传道图
老子出关图
2 贰
上 士 闻

上士闻道
一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二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三 “行道”的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方式

什么是人的本性

是下是上第

以德以德三

无不有不十

德失德德八



什么是人的本性


国六智大第 家亲慧道十 昏不出废八 乱和,,章
德 经 》
,,有有
有有大仁
忠孝伪义
臣慈;
。;
4 肆
究 竟 何 为

究竟何为道

老子对道 的定义

如何看出 万物中的


道与混沌 的关系
老子对道的定义
道 吾 下 周 寂有

就的那表
叫不么现
失合就得
德乎叫合
。道上乎
的德道

依靠道德可以使人返璞归真吗?
而独止忽俗俗遗众儽其如众第

贵顽。兮人人。人儽未春人二

食 母 。
似 鄙 。 我 独 异 于 人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其 若 海 , 飘 兮 若 无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
当今社会如何做才能真正 读懂《道德经》
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 有大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四
方法三
六亲不和,有 孝慈;国家昏 乱,有忠臣。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6 陆
智 慧 与 阴

智慧与阴谋
误解老子是阴谋家 认识老子提倡的自然 智慧与阴谋如何界定 老子引用自然现象的真正用意
皆 有 余 , 而 我 独 若
兮 , 若 无 所 归 。
兆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登 台 。 我 独 泊 兮 ,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十 章
德 经 》


《道德经》的上德之人有哪些独 特之处?
我众湛俗俗 独人兮人人 异皆其察昭 于有若察昭 人以海,, ,,,我我 而而飂独独 贵我兮闷昏 食独若闷昏 母顽无
道与混沌的关系
道的法则是什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是一种法则,一个生源
5 伍
反 者 道 之

反者道之动
“反”字的 不同含义
“反”和 如何看待现
“道”的关 代社会求新

求变
当今社会如 何做才能真 正读懂《道 德经》
“反”字的不同含义
1
返回原点,回到起点

2
物极必反,由正到反
惑新直

列举生活中的柔弱胜刚强
8 捌
无 为 无 不

无为无不为
认识什么是“无为”
如何做到“无为无 不为”的境界
如何调整才能顺其 自然
“二分法”思维存 在的弊端
“望文生义”会对 我们传承优秀传统 文化带来哪些影响?
为什么要合理调整
认识什么是“无为”
将 自 化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且止 鄙
为什么说“有道必有德“?
失者道同故第伐故圣第孔第

亦,者于从二,明人十德二
乐德,德事十故;抱二之十
得亦道,于三有不一章容一
之乐亦失道章功自为
,章
。得乐者者
;是天

道 德 经 》
之得同同
不,下

;之于于
自故式

同;失道
矜彰。

于同。,
;;不
失于同德
故不自
者德于者
长自见



玄同此常无名无名道

吾强人第

将梁之四

以者所十

为不教二 教得,章

父其我
死亦
,教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兵 无 所 容
虎 无 所 措
兕 无 所 投
第 五 十 章
道 德 经 》
其其其
刃爪角
,,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少 则 得 , 多
洼 则 盈 , 敝
曲 则 全 , 枉
第 二 十 二 章
《 道 德 经 》
则则则

柔弱胜刚强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 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列举生活中的柔弱胜刚强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有天弱反四 生下者者十 于万道道章 无物之之
德 经 》
生用动
于。,


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是无是十 谓物谓四 惚之无章 恍象状
德 经 》
。,之


柔弱胜刚强的意义及启示
, 不 母 行 兮物第
强 知 。 而 寥混二
为其 之名 名, 曰强 大字 。之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成 , 先 天 地 生 。
十 五 章
《 道 德 经 》
老子对道的定义
复昧其故此搏听视第
归,上混三之之之十

于绳不而者不不不四 无绳皦为不得闻见章
道 德
物不,一可,,,

有 名 万
无 名 天
名 可 名
道 可 道
第 一 章
道 德 经
物地非非

之之常常
母始名道
不同智慧水平的人闻道的区别

不下中上第

笑士士士四

不闻闻闻十

足道道道一
以 为 道
大 笑 之
若 存 若
勤 而 行


亡之
“行道”的意义

莫天甚吾第

能下易言七

行莫行甚十

能 知
易章 知

3 叁
人 生 的 价
智慧与阴谋

是不吾用第

谓敢不兵六

行进敢有十

无寸为言九




而而 退为 尺客 。,
智慧与阴谋

用君故物夫第

兵子有或兵三

则居道恶者十

贵则者之,一 右贵不,不章

。左处

,。



智慧与阴谋



有天弱反四 生下者者十 于万道道章 无物之之
德 经 》
生用动
于。,


7 柒
柔 弱 胜 刚
,谓两有,万名可可
众 之 者 , 欲 物 天 名 道 经道
妙 之
玄 ,
同 出
欲 以
以 观
之 母
地 之
, 非
, 非

门玄而观其。始常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