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丝文化资料

合集下载

2019年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2019年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作文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不只有于当时的蓬勃,还有一个绚丽的未来。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以上的种种,能够展现出来的,也只是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端的冰山一角,可见海丝文化对泉的影响多么巨大。
泉州与海丝文化优秀
泉州的地理位置是坐落于中国福建南部,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经济开发始于周秦,西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中原士族入泉,使得泉州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展露萌芽,并逐渐完善。泉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行政区域频频变更。这也使得泉州的文化丰富了起来。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泉州成了众多文化在中国的汇集之地。于唐时,它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于宋时,它是东方第一大港。而这些,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的起点的意义和优势,足以说明泉州作为海丝之路起点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其雏形在汉代形成,在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是中国和外国跨洋交流的通道。在这些海外国家中,阿拉伯国家频频通过泉州进入中国进行贸易等活动。可以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一个跳板,使得泉州迅速发展。
昔有张骞出西域,尔后便有了丝绸之路通往中东等地区。再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使海内外的商人、使者跨洋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丝文化的象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国外的艺术、文化传入国内,与国内的艺术、文化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色。
正所谓,赏古残韵,品古绝书,惜古遗文,踏古珍迹,寻古失物。古人留下的美好事物,理应值得我们去探寻,去参观,去欣赏,去品味,去珍惜。海丝文化就像一个未完全解开的谜,还深藏着许多尚未展露出来的秘辛。古人留给我们的是底蕴,是发展创新的底蕴。海丝文化留给我们的是未来,不是过去。

泉州海丝文化资料

泉州海丝文化资料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 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创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 武周天授三年(692年)为兴教寺,唐神龙元年(705年)改额龙兴,开元二十六年 (738年)更名开元寺。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 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寺焚毁,明洪武年间重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 修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 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准提禅院;西 翼有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 石塔,俗称东西塔
泉州海丝文化
泉州十八景
清源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 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 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 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 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 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 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 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 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 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 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 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 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 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 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 等为胜。
东湖公园
泉州东湖公园是号称“鲤 鱼城”之鲤珠所在地,位 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 清源山, 东眺灵山圣墓, 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 大街,是原泉州十大胜景 之“星湖荷香”的遗址。 曾连续三次荣获省人大常 委会“环境优美”奖,首 届“泉州市民喜爱的十佳 建筑”及'98泉州最佳夜景 工程,九八年入选中国名 园”,并荣幸地得到前国 家主席杨尚昆的高度赞誉 和亲笔题下“东湖公园好” 宝墨。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清源 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全湖面积100公顷, 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为福建省 最大的人工湖,全园由四岛三桥、 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四岛分别 是枫林岛(中心岛)、桃花岛、生 态岛、花果岛,三桥分别是21孔桥 (仿建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单 孔(仿建吴江玉带桥)、五孔桥 (仿建扬州瘦西湖五亭桥)。全园 目前有松柏园、棕榈园、竹园等五 个专类园,建立了“国际友谊林”、 “国际少年友谊林”、“青少年文 明绿园”、“义务植树林”等十三 片纪念林,全园共种植绿化树种达 200多种。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 光潋滟,鱼欢虾跃,白鹭栖息,湖 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 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古典园林。

泉州的历史故事(一)

泉州的历史故事(一)

泉州的历史故事(一)泉州的历史泉州的起源•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

泉州的繁华时期•南宋时期,泉州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火器、丝绸、瓷器等商品在泉州进行海上贸易。

泉州的文化交流•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很多外来文化的融合。

•泉州人民接触到来自印度、阿拉伯、东南亚等地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泉州文化。

泉州的建筑风格•泉州的建筑风格独特,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古迹。

•海外交往使得泉州的建筑风格融合着西方和东方的元素。

泉州的名人之一:郑和•郑和是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在泉州。

•郑和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

泉州的文化遗产•泉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清源山石刻、开元寺等。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泉州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过往。

泉州的现代发展•泉州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

•泉州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它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

泉州的旅游资源•泉州的独特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参观古城区、文化遗迹等景点,感受泉州的魅力。

以上是关于泉州历史的简要介绍,通过泉州的起源、繁华时期、文化交流、建筑风格、名人、文化遗产、现代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展示了泉州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泉州的历史泉州的起源•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

泉州的繁华时期•南宋时期,泉州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火器、丝绸、瓷器等商品在泉州进行海上贸易。

泉州的文化交流•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很多外来文化的融合。

•泉州人民接触到来自印度、阿拉伯、东南亚等地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泉州文化。

泉州的建筑风格•泉州的建筑风格独特,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古迹。

•海外交往使得泉州的建筑风格融合着西方和东方的元素。

•如清源山石刻和开元寺的建筑,展示了泉州古代建筑的魅力。

泉州的名人之一:郑和•郑和是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在泉州。

泉州世遗背景下“海丝”文化酒店情感体验室设计

泉州世遗背景下“海丝”文化酒店情感体验室设计

泉州世遗背景下“海丝”文化酒店情感体验室设计
叶蓁蓁;张洁敏;乔监松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5)1
【摘要】2021年7月23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泉州“海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文章以泉州“海丝”文化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酒店内部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装饰材料等方面入手,探索泉州“海丝”文化元素在酒店情感体验空间方面的设计运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元素的合理应用来提升顾客的感官感受和心理体验,从而实现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总页数】7页(P98-104)
【作者】叶蓁蓁;张洁敏;乔监松
【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9
【相关文献】
1.福建泉州"海丝文化"背景下的惠安砾洲主题酒店设计研究
2.海丝背景下闽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浅谈中班开展\"聚宝城南\"文化体验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3.5W
传播理论视觉下的海丝文化进高校研究——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点为例4.泉州“海丝”文化主题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5.泉州申遗背景下“海丝故事”译介新思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的角色及其发展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的角色及其发展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的角色及其发展1. 引言1.1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的角色及其发展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泉州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海外贸易而闻名,是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

泉州位于闽南金三角地带,地处福建省东南部,面向台湾海峡,紧邻温州、台州、广州等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

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泉州承担着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以及非洲等地区的重要任务。

泉州作为海上贸易的重镇,为丝绸、茶叶、陶瓷等中国产品的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来往。

泉州本身也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来此定居和经商。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海外贸易使其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

泉州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在未来,泉州将继续发挥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2. 正文2.1 泉州的地理位置优势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部,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带,紧邻台湾海峡。

泉州的地理位置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泉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

作为沿海城市,泉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产品、海洋能源等。

海洋资源的丰富为泉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泉州处于闽南地区的中心位置,连接福建省北部的厦门市和福州市以及闽南各县市,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走廊。

这一地理位置让泉州成为了福建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极大地促进了泉州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泉州还处于福建省与台湾的交汇点,距离台湾仅有不到100公里的海域,是两岸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

泉州的地理位置让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泉州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其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泉州博物馆详细介绍

泉州博物馆详细介绍

泉州博物馆详细介绍泉州博物馆是一座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福建省内唯一的一家以该主题为核心的博物馆。

下面我将从馆内布局、展示内容、开放时间等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该博物馆。

一、馆内布局泉州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新华街道泉州海丝文化研究中心,于2016年8月27日正式开馆。

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分为海上丝绸之路展厅、民间艺术展厅、泉州市文物保护展厅、教育体验区等多个区域。

馆内展览内容涉及中国和东南亚、印度、中东和非洲等地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展示内容1.海上丝绸之路展厅该馆最主要的展馆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展厅,展厅中根据丝绸之路主要阶段、联络国家、重要事件等分为文化版与商贸版两个版本,分别讲述了丝绸之路的背景、发展过程、历史变迁和文化遗产等内容。

文化版主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流传至海外的情况,商贸版主要讲述各国之间的商贸活动及其引起的文化交流。

展馆内的许多文物和图像都有注释或解说,向游客展示了当时的市场和交通运输方式、文学艺术成就、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习俗和风范等。

2.泉州市文物保护展厅此展厅主要展示泉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泉州古城墙、城门塔、祠堂,以及古代建筑中的雕刻、建筑材料等,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泉州的历史和文化,展览内的许多文物都有文字解说或者录音播报。

3.民间艺术展厅民间艺术展厅则是将泉州地区的传统技艺、民俗文化集中呈现,并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糖画、木雕等。

有龙门石窟、寺庙和海洋渔村、精神信仰和生命崇拜等五个主题。

三、开放时间该馆普通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每周一闭馆。

游客可在馆内自由参观,但若要参与特别活动需要提前预约。

此外,学生、老年人等具备相应身份的游客还可以购买优惠票。

总结:泉州博物馆作为福建省内唯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博物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览内容博大精深,充分展现了泉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中国最早开通的商业路线的历史地位。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有关材料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有关材料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有关材料○2017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在人类古代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存在着一个穿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辽阔海域、借助季风航行、联系沿岸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航运和贸易线路体系,这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文化和文明交流通道之一。

在7个多世纪之前,著名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就是沿着这一海上大通道完成了他的世纪之旅,通道的西端是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威尼斯,通道的东端就是今日中国的泉州,历史上它有一个响亮而古老的名字——刺桐。

包括16个提名遗产点,代表了宋元时期的古泉州(刺桐)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航运和贸易线路体系上重要港口城市的航海、贸易运行系统。

○古泉州(刺桐)史迹遗产点简介:泉州海丝史迹遗址系列遗产从类型上分为航海与通商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城市建设与陆上交通史迹等三类,从不同的角度勾勒出10至14世纪(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航海、贸易运行系统,是海上丝绸之路在其繁荣时期,在泉州乃至中国留下的最多样、完整、杰出的物质见证。

1.万寿塔:位于石狮市永宁镇塔石村宝盖山山顶上。

又名关锁塔、姑嫂塔,是泉州湾的古航标塔。

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 年),塔身用巨大的花岗岩块石构筑。

万寿塔为泉州“海洋大通道”航海通商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泉州作为“海洋大通道”“东方第一大港”的重要标志之一。

2.六胜塔:位于古泉州港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金钗山上,是重要的航海导航标志。

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元至正二年至五年(1336—1339 年)重建。

塔身为花岗石构筑。

六胜塔为泉州湾主航道的古航标,为泉州“海洋大通道”航海通商的重要历史见证,反映了14 世纪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的繁盛,以及海商经济实力的雄厚。

海丝泉州

海丝泉州

寻觅遗落泉州的“海丝”福建泉州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城市,从泉州所在地成为州治算起(718),建城史已有近1300年。

漫长的历史发展给泉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数量之多、内涵之丰富令世人瞩目,而其中最大的特色,无疑是深深的海洋印记。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

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

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例文1】泉州市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静态和动态文化遗存保留最为完好的城市,所保存的海上交通文物和遗址具有真实性、特殊性、唯一性等特点。

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规或政府规章,以加强对泉州海丝遗产的保护。

此外,泉州市政府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世界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有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专门法规或政府规章的出台将有助于申报工作的成功。

针对这些问题,福建省政府法制部门和泉州市政府于两年前即联合开始了泉州海丝遗产保护专项规章的制定工作。

此次出台的《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共36条,明确规定了泉州海丝遗产保护的原则是“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加强监督、永续利用”。

从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目前泉州海丝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的现状,明确泉州海丝遗产的保护管理机构。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

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

20最新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20最新泉州海丝文化征文

2017年最新泉州海丝文化征文历史上,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小编收集了2017年最新泉州海丝文化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泉州海丝文化泉州港历史悠久,有150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中世纪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宋元期间,泉州港的出口货物以丝绸为主,故称泉州古港至西洋的航线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泉州古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并于1991年2月14日组织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乘坐“和平方舟”号考察船抵达后渚作业区,对泉州港进行全面科学考察)。

到了明清实行海禁,港口逐渐衰落。

据历史记载,泉州古港与国外交往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时期。

早在6世纪初,泉州已开始和国外交往,有大船到南洋诸国通航。

印度僧人拘那罗陀于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和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两次到泉州,在泉州西郊九日山上翻译《金刚经》,后从泉州乘船到棱加修国(今马来半岛)和优禅尼国(今印度)。

随着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至唐代时开始兴起。

唐中叶爆发“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通往西域的道路被阻,“陆上丝绸之路”停滞,于是中外经济交流活动由陆转海,“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兴起。

当时阿拉伯、波斯商人通过海上来到广州、泉州购买中国丝绸、瓷器等,尤其是泉州,还可买到日本、朝鲜的货物。

于是泉州海上贸易日益兴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与广州、扬州等并列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大港口。

唐王朝特在泉州设参军事,管理海外交通贸易事宜。

五代时,泉州为闽国辖地,闽王王审知很重视海外贸易,“招徕海中蛮夷商贾”,泉州的海外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通用8篇)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通用8篇)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通用8篇)泉州海丝文化作文(通用8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泉州海丝文化作文(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泉州海丝文化作文篇1“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泉州来。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古迹遍布、文化多元,是个可爱的地方。

今天,请大家随着我走进文都泉州,感受海丝魅力。

泉州历史悠久。

宋代时期,泉州就和70多个国家有通商往来。

到泉州来贸易、旅游、侨居、传教的外国人如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泉州港也逐渐兴旺起来,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港。

马克·波罗认为当时的泉州港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还要繁荣。

今天,在泉州海交馆里陈列着的宋代大木船、石刻、瓷器等大量文物和图片,生动展现了当年泉州港的繁华;数百外文的墓碑、石雕等珍贵文物古迹见证了当年泉州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泉州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这里,峰峦起伏、绿树与石刻盎然成趣的清源山浅唱着古城之歌;凌空矗立的东西双塔诉说着开元寺源远流长的历史;庄严肃穆的清净寺赞叹着泉州多元的宗教文化;势如飞虹的洛阳桥是,跨江接海,历数着千年沧桑;古朴醇厚的红砖古厝讲述着优美动人的故事……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我独爱老君岩。

它屹立于清源山脚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泉州人民。

泉州,像一位画家,手拿妙笔,轻点丹青,在东亚尽情描绘。

泉州文化长河,灿若星辰。

在这里,动听婉转的南音弹奏着意味深长的人间百态;精彩绝伦的提线木偶演绎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富有地方特色的梨园戏、高甲戏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古城的佳话;浔埔女、蚝壳厝彰显着浔埔文化,诉说着浔埔女的美丽与善良,勤劳与智慧;南少林武术博大精深,传播海内外……泉州,如一位音乐家,手执乐器,口诵佳音,在东亚低吟浅唱。

泉州海丝文化

泉州海丝文化
20XX
泉州海丝文化
-
1 泉州的海丝历史 2 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 3 传承与发扬
泉州海丝文化
A
泉州,这座 历史悠久的 城市,以其 丰富的海丝 文化闻名于

B
作为古代海上 丝绸之路的重 要起点,泉州 在历史长河中 积淀了深厚的
海洋文化底蕴
C
如今,在这座 城市里,我们 依然可以感受 到那份源于海 丝文化的独特
3
传承与发扬
传承与发扬
1
2
今天,泉州的海丝文化已 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 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游 客来到这里,感受这份源 于海洋的独特魅力。同时, 泉州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 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海丝
文化
在传承和发扬海丝文化的 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 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更 要注重传承和弘扬那种开 放、包容、进取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泉州海丝文化 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我 们今天依然要学习和传承
的重要财富
3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 方式推动海丝文化的创新 和发展。例如,可以通过 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 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 和感受海丝文化;也可以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旅游 产业等途径,让海丝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
生机和活力
-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汇报时间:20XX年X月
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丝可以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融。这 里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带来了不同的语言 、风俗和信仰。这些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 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海丝文化。在泉州的街 头巷尾,你可以看到各种风格的建筑、听到 不同的语言和音乐,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开放 和包容

泉州海丝文化历史

泉州海丝文化历史

泉州海丝文化历史一、作文你对海丝文化的理解500字泉州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本身已经证明泉州这座城市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无可比拟,说明泉州的文化价值得到国内外的认可。

由于“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由中日韩三个国家主办,参选城市都是东亚三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入围的城市更是有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因此“东亚文化之都”花落泉州,可以说是泉州无上的荣耀东方第一港,多元文化城——泉州,闪耀全东亚泉州是无愧于“东亚文化之都”这一美誉的,理由有四个:一是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泉州拥有的历史文化具备较大的影响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泉州就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联系频繁,这是泉州的一个强项。

其次,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为其他国家带去了物质财富,也带去精神财富,包括茶叶、瓷器、丝绸以及航海技术。

泉州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这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

第三,泉州古城本身历史积淀深厚,海丝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闽台文化并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

最后,泉州这座城市具有包容性,能够海纳百川,泉州文化影响别的国家,而外面的文化也能传播到这里来。

正是这种独特魅力,才能让泉州顺利获得“东亚文化之都”这一殊荣。

今后,这也将成为泉州又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将激励人们更好地保护当地传统文化遗存。

泉州,中国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经济特别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

是国家级金融改革实验区之一、福建省民营经济改革实验区。

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我国重要的规模以上亿吨大港。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2021泉州海丝路上的重点文物史迹介绍范文2

2021泉州海丝路上的重点文物史迹介绍范文2

2021泉州海丝路上的重点文物史迹介绍范文 国际合作发展新理念“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又一次闪耀在世人的眼里。

本文选取泉州海丝路上的重点文物史迹进行介绍。

航海通商类文物史迹 1.从后渚港发现的宋朝古船说起。

后渚港宋代古船现陈列于泉州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博物馆中,体残长24.20、残宽9.15米。

船底尖,船身扁阔,长宽比小,平面近椭圆形,结合考古资料判定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载重量可达200多吨(图1)。

古船的结构和建造技艺独特而精巧,主要表现为:(1)坚实的主轴--龙骨。

龙骨是用两段松木连接而成,全长17.65米,其中主龙骨约占三分之二长,龙骨前端与整根樟制艏柱接连,采用的是斜直角法榫合的工艺。

除此之外还在龙骨的两侧和底部钉上附加杉板,增强了船体的纵向强度。

(2)稳固的多重船壳板。

船底用二重板叠合,舷侧用三重板叠合,三重板总厚度可超过18厘米。

多重板的拼接采用的是平接和搭接结合使用的方法,并用子母榫榫合加固,用桐油灰塞缝以防漏水。

船壳板选材也很精妙,用的是坚硬耐磨、耐水性好的樟木。

(3)抗沉性强的水密隔舱。

古船由十二道隔舱壁将全船分为十三个舱,并加强了水密设施工作,所有隔舱板都上下榫合并填以桐油灰。

水密隔舱增强了船舶的抗沉性和航行的安全系数。

多隔舱的设计使客货分驻,也便于货物的装卸(图2)。

古船的造船工艺体现了泉州的造船特色。

古船的主龙骨两端接头处挖有“保寿孔”,上部七个小圆孔状若北斗星,内装铁钱或铜钱,下部大圆孔形似圆月形,内装一面大铜镜,象征“七星伴月”,寓意明镜照明七星洋的暗礁险滩,保佑海船安全航行。

用铁钉钉合和用桐油灰塞缝这两种造船工艺,是泉州造船的传统,至今泉州造船业还保留着这些古老工艺。

从闽越族的独木小舟,到宋代的巨型商船,这艘古船的造型之大、结构之妙、工艺之巧,显示了泉州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先进的海洋观,发达的造船业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摘要: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和域外进行交流,相互交换吸收优秀成果,才能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为例,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0 引言丝绸之路有陆、海二道,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路上贸易通道。

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广东的广州、福建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起过不同的作用。

它兴起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繁荣于宋元,衰弱于明清,它与陆地“丝绸之路”南北呼应,相互补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对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1 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原因1.1 海岸线绵长,自然条件优越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3000Km,位居全国第二,而海岸线的曲率则占第一,因此天然港湾较多,有120余个。

不但海阔水深,可当做优良的港址,而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进行海外贸易。

泉州北连莆田、福州,南接厦门,东隔宝岛,泉州港位于泉州市东南部,古代名为“刺桐港”,已有1500多年历史,该地气候适宜,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气温适合,年平均气温20.5℃;水文条件优越。

在历史上,泉州港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享誉世界,联合国认定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2 泉州经济繁荣发达泉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在先秦以闽越族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闽越地区,闽越人对造舟航海非常擅长。

秦始皇立闽中郡,至汉朝,闽越人开始向汉族迁移,同时北方人口南下,促进了汉族和闽越族的经济交流,但显然闽越族经济较为落后。

西晋时期,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爆发,受其影响,北方许多阶层的人都先后来到福建,生产方法和技术工具也随着劳动人民涌入,为闽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海外贸易逐渐繁荣,宋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

宋元海丝宴 食古今,味无界,一生总要一会

宋元海丝宴 食古今,味无界,一生总要一会

宋元海丝宴食古今,味无界,一生总要一会抬头望向璀璨星空,浩渺宇宙的灿烂与人类文明的辉煌引领我们的视线,一路指向北纬24°39′52″—24°48′48″,东经118°33′46″—118°46′51″的地域,追溯到距今约1.1万年——2.6万年,在地球的东半球,东南沿海地区就有着“海峡人”活跃的痕迹。

他们已经拥有发达的生理机能,聪慧,思维敏捷,体格强壮,主要从事狩猎、采集,自由往来于中国台湾与福建之间。

1999年2月考证出来的“海峡人”古人类化石可以有力佐证,这一片神秘珍贵的地方就是今天的石狮。

石狮这座城市一直享有很高的美誉,据史载,早在隋朝时期,永宁岑篼一带便有先民从事海盐生产,凤里庵一带人烟稠密,人们常相约庵前石雕狮子处碰头聚会,“石狮”由此得名。

很多人认识石狮这个城市,必定会先被它的母脉泉州掩盖。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于2021年7月25日被以银河系为时空的背景,我们发现————文/李红新 图/受访者提供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中,有3处在石狮,所谓“宋元中国看泉州,海丝航标看石狮”,它们分别是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

万寿塔位于石狮最高峰宝盖山山顶,又称“姑嫂塔”,“关锁塔”是一座仿木楼阁石塔,由僧人介殊募捐建造于南宋绍兴年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万寿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

“涨海声中万国商”。

南宋时期,泉州港已是“东方第一大港”“天下之货仓”,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万寿塔成了海上行船的航标,更是护佑万千商旅的精神寄托,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万寿塔历来是闽南侨乡的标志性建筑。

六胜塔则建于宋政和年间,由宗教人士、商人和平民协力建造,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处——蚶江石湖金钗山,体现了宋元时代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万寿塔和六胜塔虽然都是两大古航标,但两者其实又存在着不同,万寿塔位于泉州湾海岸的制高点,它是“海洋大通道”来往商船的最主要航标,而六胜塔则是泉州湾主航道的古航标。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景点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景点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景点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东海之滨,是一座以展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在清源山脚下,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分为展览区、陈列区、教育区和服务区四个功能区域。

这里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艺术品和文化遗产,通过精美的展览、复原场景和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商业交流、文化交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游客进入博物馆首先会看到《海陆丝路通道造型》景观,它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为基础建造而成的,象征着丝绸之路为中外商贸交流搭建的桥梁。

接下来,游客将进入主展厅,该展厅设置了多个主题展区。

从《世界朝贡盛世》到《两岸交流展示区》,展览以丝绸之路商业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为线索,通过文物、实物、模型等展示形式,生动再现了古代商船的交流、货物贸易、宗教传播和文化交融等具体场景。

博物馆还设有“海绵宝宝探险之旅”等专题互动体验活动,吸引年轻游客参与其中。

这些互动装置通过投影、VR等技术手段,将游客带入丝绸之路的历险旅程,如沉船探秘、贸易过程体验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商船往来、文化背景和交流方式。

在教育区,博物馆提供了针对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教育活动。

例如,“丝绸之路文化体验课程”通过展示手工艺制作技艺,向游客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手工艺传承与发展。

此外,还有举办丝绸之路讲座、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

博物馆的服务区提供了充足的设施,如咖啡厅、休闲广场和商店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当地的美食,购买丝绸制品或其他纪念品。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丝绸之路作为展示和文化交流的核心主题,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和活动,将古代商贸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

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现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的地方,更是一座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泉州海丝文化心得

泉州海丝文化心得

泉州海丝文化心得范文一枚枚做工精美,画艺精湛的邮票,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再现了千年之中古城泉州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更由此展现出了一条伟大航路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中国的瓷器是十分精美的,尤其是外销瓷,更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

西方的人们十分钟爱此类瓷器,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于是,作为重要对外港口的泉州,在一个叫磁灶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座瓷窑,专门生产着外销瓷,运往海外出售。

这些美丽的瓷器,成了泉州的名片,中国的名片:瓷器是西方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因此,艺术家们把热火朝天的烧窑现场画入了邮票之中。

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的碰撞交融,体现在泉州的街巷市井中。

按图索骥,我持着开元寺的邮票来到了东西塔下。

在这一偌大的寺院之中,处处都见证了各个文化的融合。

在大殿的横梁上,有三十二位飞天乐伎在飞翔。

她们皆面容娇好,有些面带微笑,有些在静静沉思,有些威严无比,有些慈眉善目。

她们或身披羽翼,或身披蝉翼。

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乐器,飞天本是外来的文化代表,手中乐器却是南音这一闽南文化的代表物。

不同地域文化,都在这栩栩如生的飞天身上体现。

开元寺的飞天与敦煌的飞天,都是文明结合的产物,分别见证了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吧,哪怕远在中国。

”这句话激励了许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来到泉州。

邮票上那一恢弘高大的门楼,就属于清净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它充满着异域的风情,不禁让人联想到那遥远的国度,和“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情景。

这条富有魅力的海丝之路,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一度封闭,知道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无数泉州人,或主动,或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定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侨。

华侨们开发蛮荒之地,创造财富,他们心系祖国,为祖国建设发展做贡献。

他们也应该被历史铭记,也成为海丝之路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他们及他们回乡所建的“蕃客居”,被留在了邮票之中,留在了世界文明史的记忆之中。

是什么牵引着泉州人不论古代近代,都勇于开拓?那是一颗颗敢拼爱赢,心怀祖国的赤子之心。

海丝文化

海丝文化

海丝文化---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悬丝木偶,1957年定名为线戏,属于傀儡戏。

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元以降,流传于泉州地区。

悬丝木偶的每具木偶身上系有16根提线,最多的有30多条。

由艺人在幕后配音、辅于乐具操纵表演,使没有生命的木偶摄入思想感情,从而演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精彩动人的故事。

正是“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

清人蔡鸿儒在《晋水常谈录》曰“傀儡,木偶也……泉州人最工此技”。

许多年来,泉州提线木偶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

创造了以提线木偶表演为主,综合杖头木偶和掌中木偶于一台的新颖演出形式。

在民间每逢佳节及喜庆日子成为了重要的助兴节目之一,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广受中外观众们喜爱。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月雕刻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泉州木偶头轮廊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

当代木偶制作在师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传统工艺珍品。

我深信,在泉州广大木偶艺术家和木偶戏艺术爱好者的关心支持下,泉州的木偶戏一定能在继承传统文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从而把这古老的艺术推上新的发展阶段,使这朵艺苑奇葩开得更加鲜艳,香溢人间!
泉州市洛江区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吴莹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 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创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 武周天授三年(692年)为兴教寺,唐神龙元年(705年)改额龙兴,开元二十六年 (738年)更名开元寺。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 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寺焚毁,明洪武年间重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 修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 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准提禅院;西 翼有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 石塔,俗称东西塔

西湖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北部清源 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全湖面积100公顷, 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为福建省 最大的人工湖,全园由四岛三桥、 三长堤、三片水域组成。四岛分别 是枫林岛(中心岛)、桃花岛、生 态岛、花果岛,三桥分别是21孔桥 (仿建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单 孔(仿建吴江玉带桥)、五孔桥 (仿建扬州瘦西湖五亭桥)。全园 目前有松柏园、棕榈园、竹园等五 个专类园,建立了“国际友谊林”、 “国际少年友谊林”、“青少年文 明绿园”、“义务植树林”等十三 片纪念林,全园共种植绿化树种达 200多种。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 光潋滟,鱼欢虾跃,白鹭栖息,湖 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 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古典园林。
深沪湾

深沪湾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海 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北起 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南至泉 州市晋江市龙湖镇衙口。一座 风光旖旎的晋江小镇,泉州十 八景之一,素有“峙海金狮” 之称。深沪湾全长6公里,位于 晋江东南海滨,滩前碧波万顷。 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 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 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 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 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 温适中。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 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 峡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 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 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 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 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 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 完好的一座。1988年被国务院 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为福建省首批“国防教 育基地”,泉州市首批“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 基地”。同时,崇武还有被誉 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 一的崇武海岸。
永春牛姆林

永春牛姆林,被誉为闽南 西双版纳的生态旅游区, 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西部 永春县下洋镇境内,距县 城70公里,是国家4A级旅 游区、福建省首批自然保 护区,福建省生态教育基 地、科普教育基地及小公 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是 泉州十八景之一。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参内乡乡区的北部,群 峰耸峙,峰峦回环,叠翠披丹,云 烟缥缈。山中“晴天不断四时雨, 千载常悬太古音”(黄雅谷诗句)。 观音山常年罩雾,“浮烟薄雾影迷 离”(进士黄尔沤诗句);仙洞峰 有仙女之称,“蓬山缥缈锁云烟, 高处分明别有天”(知县黄宅中诗 句)。山中无石不景:石龟、石船、 石鼓、石鸡、石狗、石猴、石人、 石椅、石桌……维妙维肖。山峦间, 有一泓弯弯绕绕的小溪,潺湲绕道, 撞击石罅,奏出悦耳动听的参林溪 声。沿溪有雨落潭、鸟枪潭、打鼓 潭、韵潭……宛如镶嵌在绿帐中的 一串明珠。这里古称山、石、潭三 绝,“奇景异常,骚人墨客,多游 其间”。
五里桥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 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 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 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 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 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 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 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 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 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 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 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 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东湖公园

泉州东湖公园是号称“鲤 鱼城”之鲤珠所在地,位 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 清源山, 东眺灵山圣墓, 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 大街,是原泉州十大胜景 之“星湖荷香”的遗址。 曾连续三次荣获省人大常 委会“环境优美”奖,首 届“泉州市民喜爱的十佳 建筑”及'98泉州最佳夜景 工程,九八年入选中国名 园”,并荣幸地得到前国 家主席杨尚昆的高度赞誉 和亲笔题下“东湖公园好” 宝墨。
泉州海丝文化
泉州十八景
清源山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 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 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 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 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 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 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 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 城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海 外游客。 自古以来,清源山国家重 点风景区就以36洞天,18 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 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 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 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 等为胜。
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 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之 一。位于洛阳江口,距福 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 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 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 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 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 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 础”、“种[1] 蛎固基法”, 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 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 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 慧。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 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 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 1196年),地处泉州城南 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 集之地”。该宫是我国东 南沿海莆田湄洲妈祖祖庙 分灵庙宇中现存较早、规 模较大的一座妈祖庙。泉 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 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 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 也是大陆妈祖庙中少数几 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 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文庙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 (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 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 现存孔庙中罕见。
西湖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