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课件-医学精品

合集下载

第五章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ppt课件

第五章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ppt课件
标准环境下的大白鼠其特征介于另外两 组之间。
在丰富条件下饲养的大鼠在解决问题方 面的能力,较其它两组动物为强。
丰富环 境
枯燥环境
二、学习记忆与突触传递效能的可塑性
(一)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
帕帕兹环路 : 三突触回路 : 长时程增强(LTP):
(二)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压抑(LTD)
长时程压抑(LTD): LTD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功能)
帕帕兹环路
1937年,神经生理学家J.W.papez提出 即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
核→扣带回→海马
三突触回路
三突触回路:
穿通纤维
内嗅区皮层
海马齿状回
苔状纤维
CA1区
CA3区
长时程增强
Lomo(1966)
在内嗅区皮层给出一串连续性或电紧张性刺激,则可在齿 状回记录到场电位或细胞外电活动,刺激停止后5-25分 钟,再次记录齿状回的电反应,不但未衰减,反而增强 2 倍以上,象这种长时程的突触传递效能改变(易化)的现象 称之为“长时程增强LTP) 。
“丰富化、贫乏化环境”养育实验
21天的大鼠分成三组,饲养在不同的生 活环境
丰富环境
枯燥环境(即隔离环境)
标准饲养条件
结果:
丰富环境下:脑皮层较重较厚,特别在 枕区,而且皮层比脑其它区域增加的重 量,按比例计算较重,脑内神经元大,树 突分枝多,脑内乙酰胆碱脂酶和胆碱脂 酶 的 活 动 水 平 较 高 , RNA/DNA 的 比 值 增高。
RNA假设
RNA的重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RNA与长时记忆痕迹的关 系问题,自然包括含着蛋白质合成与记忆关系问题。即长时记 忆痕迹的形成,合成新的蛋白质是必需的。
(三)记忆痕迹的脑形态学基础

神经生物学课件cha

神经生物学课件cha
第四章递质和内源性活性物质
一.关于神经递质的研究概况 二.鉴定递质的条件 三.递质的类型 四.递质受体 五.各经典递质和内源活性物质的合成、
储存、释放、灭活 六.递质共存和共释放
教学ppt
1
一.神经递质和内源性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1.1904,Elliott,冲动传导到交感神经末梢,可能从那 里释放肾上腺素,在作用于效应器细胞。
教学ppt
10
ionotropic R(促离子通道型受体) : 受体本身不是独立的蛋白质,它的
一或二个亚基为受体的结合位点同时又 与另外亚基共同构成离子通道,此类受 体能引起通道的快速改变,产生兴奋性 或 抑 制 性 突 触 后 电 位 , 在 1 ms 内 产 生 在 10ms内消失。 如:nAch受体,GABAA 受体,甘氨酸 受体和谷氨酸受体(3种促离子型受体, 1种促代谢型受体),它们介导了中枢和 周围神经系统的快速突触传递。
教学ppt
11
metabotropic R (代谢型受体):
信号通过G蛋白介导的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类似于一种代谢反应。 促代谢型型受体: 7TM, 如 : adrenergic R,1A,1B,2A,2B, 2C;1,2,3;
DA(D1-D5) 5HT (5HT1A,5HT1B,5HT 1D,5HT 1E,5HT1F,5HT 2A,2B,2C,3-5,6) Ach(M1,M2,M3,M4,M5)
Peptide-binding R: Adrenergic R: G protein-linked R: hormone R; photoreceptor Neurokinin A R Rhodopsin: light;in retinal rod cell;7TM super family;

2019精选医学神经生物学课件chapter3.ppt

2019精选医学神经生物学课件chapter3.ppt
diversity
(二)电性突触( electrical synapse )
structure :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 junctions; connexons property :abdominal nerve cord
Furshpan的实验
螯虾的腹神经索 内侧巨纤维 外侧巨纤维 ——与每个腹神经节发出的
potassium-end-plate potential (EPP )
initiating the impulse
response of the muscle
contraction
EPP; mEPP(miniature); quantal release; synaptic plasticity
chemical synapse 1.. chemical synapse in CNS, central synapses 2. Nondirected synapse: (chemically addressed
synapse ): postganglionic fiber of autonomic nerve system and receptor: (varicosity)
3.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神经-肌肉传递
运动巨纤维(腹神经节发出的)形成巨突触,电突触 为单向兴奋 性的电突触。突触延搁很小, 或无(0.1-0.2ms)
Electrical synapse:nervous system,cardiac muscle,smooth muscle and liver。
其广泛存在与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 电镜发现:哺乳类动物的大脑皮层感觉区星状cell,小脑皮层蓝细 胞与星状细胞,视网膜水平细胞与双极细胞,嗅球的僧帽细胞均存 在着电突触。

《神经生物学课件》医学生物学医学神经生物学PPT课件

《神经生物学课件》医学生物学医学神经生物学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脑干
详细描述脑干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呼吸、消化和血液循环 的调节。
小脑
研究小脑的重要性和功能, 以及对平衡和协调运动的调 控。
大脑
详细解说大脑的皮层和脑区, 展示大脑对认知、感知和情 绪的影响。
外周神经系统与自律神经系统的介绍 与功能分析
1
外周神经系统
探究外周神经系统与感觉信息传导、运动指令的关系以及对身体各部分的控制。
介绍用于神经功能障碍病理诊断的各种技术,从 成像到神经生理学。
治疗技术
探讨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治疗策略,包括药物、物 理治疗和手术干预。
神经元网络
解析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方式,展示神经 网络对于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重要性。
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介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突触传递
Anerve cell’s stable, negative charge when the cell is inactive.
An electrical impulse that travels along the axon of a neuron.
神经元产生和迁移
研究神经元的产生和迁移过程,了解神经发 育的基本原理。
突触形成和塑形
介绍突触的形成和塑形过程,探索神经网络 的建立和调节。
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理生理学机 制分析
分析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与神经元损伤相关的生理学机制,展示相关研究进展。
神经功能障碍病理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梳 理
诊断技术
2
自律神经系统
研究自律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生理和情绪调节中的作用。
大脑皮层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描述
1 大脑叶2 ຫໍສະໝຸດ 回和沟展示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 叶,以及它们从感知到高级认知的重要作 用。

神经生物学课程课件

神经生物学课程课件

N型受体: (烟碱受体)
周围型
骨骼肌/电器官烟碱受体 神经节烟碱受体
受体(Receptor) 能够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选择15性的结合能
力的生物大分子。
激动剂:能够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 (agonist)。
拮抗剂:仅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 拮抗剂(antagonist).
γ –氨基丁酸转位酶
2. reuptake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GABA 琥珀酸半醛
Receptor
location Structure,
Agonist, Antogonist,
GABAA
GABAB GABAC
CNS
CNS
视网膜
4TM 7TM
苯二氮,安定 荷包牡丹碱 苯巴比妥 ,利眠宁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Pons,modulla oblongata Receptor
alpha1,alpha2,,beta1.beta2
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
Biosynthesis
29
tryptophan,TP
tryptophan hydroxylase, TPH (色氨酸羟化酶)
苯乙醇胺-N-甲基转位酶
(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
PNMT)
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epinephrine, E)
多巴胺能神经系统
23
Biosynthesis
Inactivation reuptake enzyme degradation(MAO,COMT)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神经生物学的常用研究方法ppt课件

神经生物学的常用研究方法ppt课件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分子,可将其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Fab和一个Fc片段。
.
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 antibody, PcAb) 大多数天然抗原物质(如细菌或其分泌的外毒素以及各种组织成分等)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而每一决定簇都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多克隆抗体是多个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后,由多个免疫淋巴细胞分泌的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PcAb 特异性差,易出现交叉反应。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
组织(细胞)化学是介于细胞学与化学之间的一门科学。细胞化学的目的是使用细胞学和化学的方法使细胞(组织)内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在局部形成有色反应物,藉此对各种活性物质在显微镜水平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 酶组织化学:利用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使底物发生颜色变化,其次对该酶进行定位、定量分析。
.
研究方法: 20世纪从40年代,镀银染色法,根据银染溃变纤维的形态变化来判断、追踪溃变纤维的方法。 20世纪从50年代,Nauta法,一种改进的溃变镀银法,能抑制正常纤维的染色而仅染出溃变纤维。 20世纪70年代,变性束路追踪法逐渐被轴浆运输追踪法所代替。 可与逆行标记法、顺行标记法、免疫组织化学、原 blue labelling neurons
DRG
Spinal cord
20×
20×
.
Fast Blue Ladelling Ganglion Cells of Retina
20×
.
优点:可靠性,灵敏性, 利用其不同颜色可同时追踪和显示多重神经联系。因此可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荧光素分别对神经元进行单标、双标或多重标记。 双重标记和多重标记可用来研究神经元轴突的分支投射。若在脑内不同核团或区域分别注射两种(或三种)不同荧光,在同一神经元胞体内能观察到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即说明该神经元的轴突分支分别投射到注射这些荧光剂的两个(或三个)脑内不同核团或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荧光素逆行运输的速度不同,所以动物存活时间也有差异。双重标记是,有时需要做两次手术先注射运输慢的荧光素,过一定的时间后,再注射运输较快的荧光素。 缺 点:激发光照射下很快褪灭,因此允许观察的时间较短,保存时间也有限。 应 用:研究神经元的轴突分支至不同部位的投射。可与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研究投射神经元的化学性质。

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精品医学课件

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精品医学课件
• 但他们在瑞典患者中未发现阳性关联
遗传学研究
• 神经营养通路相关基因
–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1)基因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 – 酪氨酸激酶受体2(NTRK2)基因
• 报道较少,尚待深入研究
遗传学研究
CREB1
• Zubenko等(2002)对发现早发、反复发作抑郁症 (RE-MDD)与CREB1基因进行了关联研究,发现女 性患者D2S2944的124bp等位基因频率是对照的3倍 (P=0.0003),携带该等位基因者较未携带者的OR值 为4.5(P<0.001)
• 推测:HPA异常的基础是CRH分泌过多
平降低
Ach假说
神经生化
• 脑内Ach能与NE能神经元之间张力平衡可能与 心境障碍有关
– Ach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抑郁
– NE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躁狂
神经生化
-GABA假说
• 抗癫癎药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具有抗躁狂和抗抑 郁作用,药理作用与脑内GABA含量的调控有关
• 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GABA 水平下降
遗传学研究
表达研究(1)
• 与神经递质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关
–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5-HTT mRNA水平显 著高于健康对照,服用帕罗西汀8周后mRNA水平显 著降低
– 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纹状体内编码兴奋性氨基酸转 运体4的转录本表达显著下降
遗传学研究
表达研究(2)
• 与神经可塑性有关
– 抑郁症患者尸脑PFC和腹侧顶枕皮层的细胞粘附分子 L1、磷酸化CREB、层粘连蛋白表达水平改变
遗传学研究
BDNF
• Hong等(2003)和Tsai等(2003)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 多态性Val66Met无关联

《神经生物学 绪论》课件

《神经生物学 绪论》课件
21世纪初,神经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时代,开始研究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机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研究神经生物学,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疾 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神经药物的开发: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神经药物,为治疗 神经疾病提供更多选择。
肿瘤因素: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与肿瘤有关, 如脑瘤、脊髓瘤等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调节神经递质水 平,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帮助 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
物理治疗:使用物理方法如电刺激、磁 刺激等来改善神经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 帕金森病等,可以通过手术来改善症状
营养补充:通过饮食、药物 等方式进行营养补充
保护措施: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PART SIX
神经系统疾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包括症状多样、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等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 疗、职业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 能,提高生活质量
PART SEVEN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从分子、细胞、系统到行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从传统 生物学到交叉学科研究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神经发育、神经再生、神经疾病、神经计算、神经伦理等
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技术进步: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光遗传学、脑机接口等
汇报人:PPT
神经生物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再生和修复,如干细胞、基因编辑 等。
神经疾病的治疗:通过研究神经生物学,可以更好地了解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人工智能的发展: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脑机接口的研究: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脑机接口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推动脑机接口的发展。 神经科学的发展: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推动神经科学的发展。

神经生物学-绪论ppt精选课件

神经生物学-绪论ppt精选课件

3. 神经化学递质研究
• 1905年Eliot发现电脉冲到达肌肉连结点时释放了肾上腺素
• 1921年Loewi的蛙心实验,直接证明在心肌上的交感和副 交感神经末梢分别释放出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精选ppt
• 1932年前后,Dale的系列的实验,取得了乙酰胆碱存在于 内脏器官神经末梢的直接证据
• 1934~1935年Cannon等提取交感神经末梢递质,1946年 Eule阐明其为去甲肾上腺素
•“迷走物质”
1968 •神经末梢分泌 •乙酰胆碱ACh
神经化学
1965
方 法 1888 学 创 新 1881
H.S.Gasser (美) W.R.Hess (瑞士) 1949
1963
•阴极射线示波器 •神经纤维的分类ABC
电生理
40 1973 •脑立体定位仪 hypothalamus
百年来与神经科学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选介(II)
上海: 上医大,中科院生理所, 脑所,神科所
·视 觉: 上海: 生理所
北京: 生物物理所
·神经内分泌: 西安: 四军大 (垂体前叶)
上海: 二军大 (甾体受体), 北医大(神经免疫)
44
其它(发育,再生,…)
杂 志:《生理学报》70%论文属神经生理 1927年创刊 (上海生理所)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1998年创刊 (上海二军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5年创刊 (北医大) 《中国神经解剖杂志》 1985年创刊 (四军大解剖系)
1906
形 态 1852 R.Cajal (西班牙)
1950
2000
1926
徒手切脑片 银染神经元
神经元染色方法
1934
染出神经末梢,发现神 经元之间无原生质联系

《神经生物学概述》PPT课件

《神经生物学概述》PPT课件

一、神经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三、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内容
四、目前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新动向
五、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前景
一、神经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1、 神经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范畴 l 概念:神经生物学是研究神经细胞的分子组
成和结构及神经细胞如何通过突触连接组成 功能回路以处理信息和介导行为的科学。它 是多种相关学科,如生物物理学、神经解剖 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 等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而派生出来的新 兴的边缘和交叉学科。
2)、神经科学研究是综合研究:从分子到行 为的“一条龙”研究,是神经科学研究的 特点。
3)、神经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 否寻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来对某个特定的 问题进行研究。如(1)、海兔标本对于学 习、记忆机制的阐述;(2)、枪乌贼大神 经对突触传递过程的了解;(3)、鱼类的 电器官使我们对乙酰胆碱的作用有广泛的 了解;(4)、神经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则大 大得益于线虫和果蝇所获得的资料。
3、神经生物学发展的几个特点
多学科研究 多层次研究 实验材料的重要性 现代神经科学呈现方向的多样性 知识更新很快
1)、神经科学研究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作为一名实验科学,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在很 大程度上有赖于研究手段的发展和完善。 (1)没有Golgi染色法,就不可能观察到神 经细胞的形态;(2)没有微电极的发明, 就不可能进行神经系统的电生理学研究; (3)没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发展,就不 可能把神经化学的研究与形态学研究有机 地结合起来;(4)没有膜片钳技术的发展, 就不可能进行单通道电流的研究。
4)、现代神经科学研究与19世纪末和20世纪 初的情势已完全不同了。在哪个时候,几
个人或几个实验室的工作会成为整个神经

神经生物学ppt课件

神经生物学ppt课件
23
神经系统是进化的产物
1859年,英国生物 学家达尔文发表 《物种起源》。 提出:行为作为可 遗传性状可以进化
Charles Darwin(1809-1882)
24
Different brain specializations in monkeys and rats
25
神经元是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
讲 授
实 验
实 习
其他
2 2 2 2
2
神经生物学教学进度(二)
周 次
6(3.19-3.25) 7(3.26-4.1) 8(4.2-4.8) 9(4.9-4.15) 10(4.16-4.22) 11(4.23-4.29) 12(4.30-5.6)
章节内容提要
第五章 神经递质 第六章 离子通道 第七章 受体和信号转导 第八章 神经系统发育 第九章 视觉(一) 第九章 视觉(二) 第九章 视觉(三)
18
神经更像是电线而不是水管即神经 “电缆论”
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 Galvani 和德国生物学 家 Reymond 发现:脑本身产生电,电刺激神 经使得肌肉收缩。
新观点:神经是“电缆”,能将信息传入和传 出大脑
问题:传出内科医生Charles Bell和法 国生理学家Francois Megendie 做了脊髓 背腹根切断实验。
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Theodor Schwann (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理论” 1873年,意大利科学家Camillo Golgi(高 尔基)创立了神经组织的硝酸银染色法。
26
1900年,西班牙组织学家Ramon Cajal (拉蒙-卡哈尔)提出“神经元学说”
27
当今的神经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HT1Da 5-HT1Da
5-ht1eb 5-HT1Ea
结构 激动剂
拮抗剂
421aa(人类) R(+)-8-OH-DPAT(H140) U-92019A R(+)-UH-301 (U109) WAY 100635 (W108) S(-)-UH-301(U108) NAN-190(N3529) S(-)-Pindolol(P152)
[3H]-5-HT
血管和GI平滑肌,胃底, 子宫,血管内皮
平滑肌收缩,NO依 赖的血管舒张
潜在的偏头痛,焦 虑,过敏性结肠综 合征
5-HT2C 5-HT1C 458aa(人类) α-Me-5-HT(M110) m-CPP(C5554) YM348 Tegaserod(partial) RS 102221 SB-201946(S0568) SB-206553(S180) SB-242084(S8061) Gq/11(增加IP3/DAG) [3H]-美舒麦角
潜在的偏头痛
名称 别名 结构
激动剂
亚型的选择 性拮抗剂
5-HT2A
D 5-HT2
471aa(人类)
α-Me-5-HT(M110) DOI(D101) DOB(D7412) 酮色林 AMI-193 ML 100907 R102444
信号转导机制 Gq/11(增加IP3/DAG)
放射性配体 [3H]-酮色林 的选择
Gs(增加cAMP)
[3H]-GR 113808 [125I]-SB-207710
5-ht5a,b 55--HHTT55ab 357aa(人类)
GR 127935(G5793) 未知 BRL 15572(B9929)
信号转导机制 Gi/o(cAMP调节)
Gi/o(cAMP调节)
Gi/o(cAMP调节) Gi/o(cAMP调节)
放射性配体 的选择
表达组织
[3H]-WAY 100635 [3H]-8-OH-DPAT
海马体,杏仁核, 中缝核,肠肌丛
生理功能
中缝与海马中细胞体树突自身受体,肠肌丛 中细胞体-树突异受体
[3H]-舒马普坦 [3H]-GR 125743
纹状体,海马体,中 缝核,交感神经元, 血管平滑肌
海马与交感神经元 中突触前自身受体, 平滑肌收缩
[3H]-舒马普坦 [3H]-GR 125743
[3H]-5-HT
纹状体,海马体, 顶叶皮层,尾状壳 中缝背,三叉神经 核,嗅结节,杏仁 节,血管平滑肌 核,神经胶质细胞
表达组织
大脑皮层,海马体,纹状体, 血管与非血管平滑肌血小板
生理功能
可能的神经抑制,激活血小板, 平滑肌收缩
相关疾病
精神分裂症
5-HT2 受体
5-HT2B 5-HT2F
479,481aa(人类) α-Me-5-HT(M110) BW723C86(B175)
SB-204741(S0693) SB-201946(S0568) SB-206553(S180) RS 127445 EGIS-7625 LY 272019 Gq/11(增加IP3/DAG)
反应物
L-色氨酸 (T0254)
血清素(5-羟色胺)的合成与代谢

辅因子
抑制剂
色氨酸-5-羟化酶
O2 四氢生物蝶呤(T4425)
对氯苯丙氨酸(C8655)
对氯苯丙胺(C9635)
对乙炔基苯丙氨酸
6-氟色氨酸(F7626)
α-丙基多巴乙酰胺(D0385) 芬氟拉明(F8507)
5-羟色氨酸 (H9772)
尼拉米(N1392) 苯环丙胺 6-甲氧-四氢-9氢吡啶吲哚
戒酒硫(T1132) 丙炔醛(303607)
氨腈(C1920)
苯乙基异硫氰酸酯(253731)
大豆甙(D7802) 亚甲基蓝(MB-1)
染料木黄酮(G0897)
名称 别名
5-HT1A(S160) 无
5-HT1Ba 5-HT1Db
5-HT1 受体
信号转导机制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放射性配体的[3H]-(S)-扎考必利
选择
[3H]-BRL 43694
表达组织
纹状体,海马体,黑 质,自主神经末端, 感觉神经元
生理功能
交感和前交感神aa(人类[b]) 378aa(人类[e]) BIMU 8 RS 67506 ML 10302 SC 53116 GR 113808(G5918) SB-204070(S3313) RS 100235
中缝与海马中细胞体- 未知 树突自身受体,交感 神经突触前自身受体
相关疾病 焦虑症
偏头痛
潜在的偏头痛
未知
5-ht1fb 5-HT1Eb 5-HT6 366aa(人类) LY-334370 LY-344864 BRL54443(B173)
未知
Gi/o(cAMP调节)
[3H]-LY-334370 [125I]-I-LSD 皮层,丘脑, 海马体,子 宫,肠系膜 三叉神经抑制
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磷酸吡哆醛(P9255)
5-羟色胺(H9523)
单胺氧化酶A(MAO)
O2 FAD(F6625)
5-羟吲哚乙醛 (H9523) 5-羟吲哚乙酸(H8876)
乙醛脱氢酶(A9770) NAD+(N7004)
苄丝肼(Ro 4-4602)(B7283) α-甲基多巴(M129)
溴克立新
390aa(人类)
舒马普坦 唑吗替坦 L-694,247(L129) CGS12066(C106)
377aa(人类)
舒马普坦 唑吗替坦 L-694,247(L129)
365aa(人类) BRL54443(B173)
GR 55562(G0419) SB-216641(S8942) GR 127935(G5793) SB-224289(S201)
脉络丛,纹状体,海马体, 下丘脑
调节脑脊液量
潜在的偏头痛与肥胖
其它血清素受体
名称 别名 结构
5-HT3 M 488aa(人类)
激动剂
亚型的选择 性拮抗剂
SR 57227A(S1688) 2-Methyl-5-HT(M109) 1-m-氯苯-二胍(C144) 5-HTQ(H133)
格拉司琼 昂丹司琼 托烷司琼
单氟甲基多巴
卡比多巴(C1335)
3-羟基苄肼(NSD 1015)(H9382)
MAO-A选择性 氯吉灵(M3778) 哈马灵(骆驼蓬碱)(H1392) 吗氯贝胺
溴法罗明
托洛沙酮
贝氟沙通 Ro 41-1049(R107)
MAO-A/B非选择性
异酰胺异丙肼(I7627) 苯乙肼(P6777) 异卡波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