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半生缘》中的服装设计
《我的前半生》中女性人物造型分析
《我的前半生》中女性人物造型分析作者:曹冉来源:《声屏世界》 2017年第12期摘要:一部好的影视剧,不仅仅是剧情吸引人,演员演技到位,人物造型细节上的设计更能体现出电视剧的精良水准。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女性人物造型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人物发型、穿衣风格、服装色彩变化多样,且合情合理,对人物的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每一个人物展现出鲜明的个性,让观众对人物产生心理认同感。
关键词:《我的前半生》人物形象人物造型变化2017年暑期播出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无论是剧情的发展还是人物造型的变化,都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
剧中女性人物造型的设计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文将对剧中罗子君、唐晶、洛洛等女性的人物造型进行分析,从人物的发型、穿衣风格、服装色彩等方面的变化,探究人物造型设计对人物不同性格的塑造、剧情的渲染和文化内涵的表达等作用。
蜕变与成长的罗子君罗子君作为剧中的女一号,其人物设定开始是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一出现便是顶着一头紫红色的花卷短发,看上去慵懒而不失精致却透露出她不仅爱张扬、性格跋扈,而且全然没有优雅和品位。
正是这样的人物发型设计,为之后剧情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埋下伏笔。
当她与老公离婚后,经历了人生重创再次出现在观众视野中,如涅槃重生以一头利落的短发出场,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焕发。
发型的变化标志着罗子君与过去的贵妇生活说再见了,全新的生活和未知的困难正在等着她。
罗子君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儿子,十年没工作的她经历了面试、试用、被解雇又面试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适应了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并取得了出色的业绩。
她不再是骄横跋扈的陈太太,摇身一变成为职场新手,凡事必须亲力亲为,曾经高枕无忧的生活已是过去式,迎接她的只有为了柴米油盐而拼命努力工作。
在穿衣风格上,前几集中罗子君以多种风格和元素的叠加混搭,服装看起来繁琐、层次不鲜明,这样的穿衣风格与其张扬的贵妇太太的身份相呼应。
影视剧《半生缘》中的服装设计
白”,在人物塑造上将“曼璐”演绎得更人性化、
全面化、世俗化(图 4)。黎明(电影)和谭耀文
(电视剧)饰演的沈世钧,与小说人物性格都较
为接近,其服饰都是典型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
知识青年的装扮,三件式的西装外加毛呢大衣
或毛衫等搭配(图5)。电视剧中由吴君饰演
的石翠芝,其服饰则一派贵族大小姐的行头,
势。1932 年以后,旗袍下摆开始趋长,长及脚踝
或腓下部,须着高跟鞋方可行走。[6]顾曼璐作为
当时大上海舞厅的“舞女”,其服饰的变迁某种
程度上就是海派服饰的缩影(图 9)。从 1940 年
图 5:黎明(电影)和谭耀文(电视剧)饰演的沈世钧剧照
图 6:电视剧《半生缘》主演定妆照
图 8:20 世纪 30 年代的职业
82 服饰导刊 2015 年 9 月第 3 期 FASHION GUIDE 服饰与传播:影视服饰
艳芳饰演的顾曼璐,无
论在服饰、发型、妆容、
气质上都与小说中的
顾曼璐相匹配,其将年
老色衰后顾曼璐的精
明世俗、无奈心酸演绎
得淋漓尽致。而电视剧
中蒋勤勤版的顾曼璐
图 4:电视剧《半生缘》中的 顾曼璐剧照
美艳精明,编剧增加一 系列的情节为其“洗
袍的材质“乌绒阔滚的豆绿软缎”即可说明其
名门闺秀的社会身份。而许叔惠作为进步的知
识青年阶层,接受西方先进教育的洗礼,所穿
的服饰都是西式的制服或西装。
(2)埋下伏笔暗示悲剧结尾,推到故事情
节发展。早期的顾曼璐“她穿着一件苹果绿软
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
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
术,甚至加入了西式的垫肩
图 13:电视剧《半生缘》
服装设计:遇见最美的自己
服装设计:遇见最美的自己
佚名
【期刊名称】《高考金刊:文科版》
【年(卷),期】2014(0)5
【摘要】问:您看过电影《小时代》吗?南湘在宿舍里用缝纫机自己做衣服,我
们服装系的学生是不是也都这样?答:《小时代》也有到东华大学取景。
我们学
服装设计的学生在看到南湘用缝纫机自己做衣服时,感觉就像看到了刚毕业的学姐。
但是。
南湘不是服装设计系的,所以她偶尔碰碰,还是感觉很新鲜。
【总页数】2页(P28-29)
【关键词】服装设计;东华大学;缝纫机;服装系;小时;衣服;学生;新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2
【相关文献】
1.当服装设计遇见纤维艺术--服装设计与纤维艺术的不谋而合 [J], 王歌麟;
2.服装设计:遇见最美的自己 [J], 陈彬
3.当服装设计遇见纤维艺术--服装设计与纤维艺术的不谋而合 [J], 王歌麟
4.局部的偏见是最美的遇见——读马尔克斯《遇见海明威》 [J], 田右英
5.阅读,最美的遇见
——读《阅读,让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 [J], 江剑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生缘》中各主要人物的专属颜色意象探究
《半生缘》中各主要人物的专属颜色意象探究《<半生缘>中各主要人物的专属颜色意象探究》在张爱玲的《半生缘》中,人物的命运如同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满沧桑的画卷,每种颜色似乎都与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情感紧密相连,成为他们独特的象征。
曼桢,这位坚强而又令人心疼的女子,她的专属颜色意象或许是淡蓝色。
淡蓝色给人一种宁静、深邃和忧郁的感觉,恰如曼桢的性格和命运。
她内心纯净善良,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理想,就像蓝色天空般的广阔和宁静。
然而,命运的捉弄却让她深陷困境,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她的忧郁并非来自于自身的脆弱,而是生活给予的沉重打击。
那淡蓝色中蕴含的深邃,代表着她内心深处的智慧和坚韧。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如同淡蓝色在黑暗中依然散发着微弱而坚定的光芒。
世钧,这个温和而又优柔寡断的男人,他的专属颜色意象可以说是灰色。
灰色往往代表着中立、迷茫和不确定性。
世钧在爱情面前常常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和勇气。
他既深爱着曼桢,却又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时,无法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爱情。
他的人生仿佛处于一种灰色的混沌之中,没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方向。
灰色的平淡和模糊,映射出他性格中的软弱和无奈,使他在命运的洪流中随波逐流,最终错失了与曼桢的缘分。
曼璐,这个为了家庭牺牲自我,却又逐渐走向堕落的女子,她的专属颜色意象或许是紫红色。
紫红色既有着红色的热烈和激情,又有着紫色的神秘和魅惑。
曼璐早年为了养家糊口,放弃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这份牺牲展现了她内心曾经的热烈和勇敢。
然而,生活的磨难和社会的歧视使她的心灵逐渐扭曲,她开始用极端的方式来获取所谓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紫红色的神秘和魅惑,正象征着她复杂而令人难以捉摸的性格,以及她那充满悲剧色彩的命运。
祝鸿才,这个自私、卑鄙的男人,他的专属颜色意象无疑是黑色。
黑色代表着邪恶、黑暗和死亡。
祝鸿才的为人狡诈阴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他对曼桢的侵犯和伤害,展现了他内心的极度丑恶。
明清“补子”在现代服装上的应用——以影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与《花样年华》为灵感
明清“补子”在现代服装上的应用——以影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与《花样年华》为灵感周月城【摘要】服饰与影视总是密不可分。
年度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后更是反响热烈,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古装剧、年代剧,可里面的服装往往会影响到现代服饰的古风流行,成为一代人的服饰记忆。
而如另一部年代剧《花样年华》让现代人对张曼玉身着旗袍的模样记忆犹新。
笔者从这两部影视作品中获取灵感和设计手法,与明清时期的''''补子''''相结合进行当代古风服饰图案与结构的设计。
【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那年花开月正圆;花样年华;补子【作者】周月城【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5一、补子“补子”是明清时期用于区别文武官员与官位品级的服饰图案,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二、影视服饰——《那年花开月正圆》与《花样年华》《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洋务运动拥护者赵白石官服上的补子图案反映了他从官生涯的起起落落,从七品县官到四品知府到七品县官再到二品巡抚。
补子的图案样式分别有鸂鶒、云雁、锦鸡。
因此,笔者从这三种主体纹样(鸟纹)、基本纹样(太阳纹、云纹、水纹和湖石纹)、八宝纹样(寿桃、牡丹、灵芝等)与边饰纹样(回纹、卷草纹、花纹等)进行运用设计。
电影《花样年华》的历史背景是继《那年花开月正圆》历史背景之后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都需要增长。
抛开历史背景,表上看这两部影视剧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从服装的角度去看,旗袍与袄裙在服装结构上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盘扣、门襟与竖领的设计。
三、明清官服章补的工艺和审美补子广泛存在于明清时期。
《半生缘》中颜色的时代印记与主题表达
《半生缘》中颜色的时代印记与主题表达《半生缘》是张爱玲笔下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小说,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起伏。
在这部作品中,颜色不仅是一种视觉元素,更成为了时代印记的象征以及主题表达的重要手段。
小说中,灰色是一个常常出现的色调。
它象征着那个时代的压抑与沉闷。
当时的社会,战乱频繁,民生凋敝,人们生活在不安与迷茫之中。
灰色的天空、灰色的街道、灰色的建筑,仿佛都在诉说着生活的无望。
主角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挣扎,理想被现实磨灭,爱情被命运捉弄。
比如世钧和曼桢的爱情,原本充满了希望和美好,但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变得灰暗。
他们的梦想和热情被现实的无奈所压抑,就如同那无处不在的灰色,给人一种沉重而无法摆脱的感觉。
红色在《半生缘》中也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红色通常代表着激情、爱情和生命的活力。
然而,在这部作品中,红色却往往伴随着悲剧和痛苦。
曼桢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后,她心中那曾经炽热的红色爱情梦想被彻底击碎。
她与世钧重逢时,那一抹残留在心底的红色回忆,显得如此凄美而又令人心碎。
红色的旗袍、红色的唇彩,在那个灰暗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如此突兀和不合时宜,就像是对命运的无声抗争,却又终究无力改变什么。
白色在小说中则常常代表着纯洁和无辜。
曼桢的形象在一开始往往与白色相关联,她有着一颗纯洁的心,对爱情和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白色逐渐被玷污。
她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公,让她的纯洁不再,白色的象征意义也随之发生了扭曲。
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对人性的摧残,原本纯洁无暇的灵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伤痕累累。
黑色,在《半生缘》中更多地象征着恐惧、绝望和死亡。
比如曼璐为了留住祝鸿才,设计陷害曼桢的那个黑暗夜晚,黑色笼罩着一切,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惧和绝望。
黑色的阴影仿佛永远无法驱散,预示着主角们命运的悲惨结局。
世钧在得知曼桢的遭遇后,他内心的世界也陷入了一片黑色,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颜色描写,张爱玲巧妙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浅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一引言 (3)1.1 论文的探究目的和意义 (4)1.2 论文选题现状 (4)1.3论文探究方法和创新点 (4)三电视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要求 (8)四、影视作品角色造型的艺术表现 (9)2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13)5.2 经典电影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14)参考文献 (19)浅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摘要:本文浅析了影视作品中的影视人物的造型设计,人物的造型设计不仅具有肆意彰显的特别的表征,而且会使人回味,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内在的蕴涵。
好的人物造型设计甚至会提升作品的内在含义以及得到观众的认可,由此,可以深入的认识到,造型设计的内容虽燃不能替代影视剧情,亦或者成为表演内容的替代,但依然具有深刻表意的特征。
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设计,不但可以彰显时代的特征,也可以为所在的时间做上印记,并且在美学的追求和艺术的表现上,随着如今大量影视作品的出品,已经成为评判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关键词:造型设计,艺术追求,大众审美,符号化一引言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视作品在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这一诉求上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我们直接的看到影视人物造型设计具有非常明朗的直观性和可视性,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设计决定着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最直观的感受,因此人们就会对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从事影视工作的工作人员们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在人物造型设计上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多变和多元化,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有展现力和张力。
在现在出现的各异的影视作品中,人物造型设计的角色化、具体化以及专业化是最为基本的艺术视觉语言,写实造型设计和写意造型设计是当代影视人物造型设计的两大创作手法,两者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都有自身的优点,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影视工作者们需要将角色塑造的更为立体,人物更加丰满,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刁钻及专业的审视,并且成为观众满意并且买单的影视作品,这样,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才能获得更大的认可。
浅谈影片《半生缘》中传统力量的“淡化”
课改探微浅谈影片《半生缘》中传统力量的“淡化”■黄梦潇摘要:《半生缘》作为张爱玲的经典作品,一直有导演通过再创造将它搬上荧幕。
通过对各影视改编作品的比较,我认为许鞍华导演翻拍的《半生缘》是比较成功的,她在基于原著的基础上用电影技术呈现了一个稍别于原著的另一个“淡化版”《半生缘》。
使得整个故事在演员、导演、摄影技术的共同配合下展现了另一番风味。
关键词:张爱玲;许鞍华;再创作;传统力量;淡化从1997年《半生缘》上映开始,这部影片就伴随着数不胜数的争议和赞美,许鞍华导演对张爱玲版《半生缘》的大胆改造既有精彩之处,也有败笔。
其中,很具争议的一点便是《半生缘》的“淡”。
在张爱玲笔下,《半生缘》像一杯浓烈的酒,而在许鞍华的镜头里,《半生缘》变成了清淡的茶。
《半生缘》的“淡化”集中在主要人物之“恶”的淡化,故事情节的淡化,还有其中传统意识的淡化……要把一部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浓缩成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这样的“淡化”似乎是必然之举,然而,这其中无疑也有许鞍华导演的匠心。
在众多“淡化”之中,我认为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是故事当中传统力量的“淡化”。
在《半生缘》中,张爱玲不仅仅讲述的是一个因命运的捉弄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在曼桢和世钧的大悲剧周围有着“众星拱月”般的许多小悲剧。
这些小悲剧来自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有着可能截然不同的原因,但有一个埋藏在悲剧背后的不可不谈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力量。
这也正是张爱玲要控诉的。
与原著不同,影片中对传统力量的展现被缩减成了几个镜头和一句话,更多的内容需要读者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加以联想才可以琢磨出其中的传统意味,这样的处理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半生缘》中传统势力集中体现在老一辈的观念上,他们根深蒂固的守旧思想就这样影响了下一代,间接或直接地引导他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原著中,沈世钧出生于一个经商发财的大家庭中,沈母是正房太太,可是面对丈夫长期在外有家庭的事实她无能为力,对沈老爷不仅没有恨还有大大的期盼,只要他过年回来就很满足了。
《她的沉沦》和《半生缘》女性人物命运比较研究
《她的沉沦》和《半生缘》女性人物命运比较研究
罗雨秋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4()6
【摘要】妙是缅甸作家加尼觉玛玛礼的中长篇小说《她的沉沦》中在世俗和时代压迫下沉沦的软弱女性形象,反映了缅甸的时代社会特征、女性意识。
顾曼桢是张爱玲长篇小说《半生缘》中在悲惨困境里顽强反抗的悲剧女性形象,是新时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人物身份和命运的安排上,这两部同时代作品在情节和人物设定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命运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两位作者女性意识的异同。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罗雨秋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女性悲剧命运的透视——张爱玲《半生缘》解读
2.《小城三月》与《厢房客人和妈妈》中女性人物命运的比较研究
3.《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女性人物命运比较
4.《半生缘》中人物形象与服装设计的联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穿着是无声的表达——浅析《流金岁月》人物造型的色彩设计
Fashion Color探索程冰莹 顾悦禾 吴梅艳Cheng Bingying, Gu Yuehe, Wu Meiyan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0Colleg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00Clothing is a Silent Expression——Analysis of the Color Design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Golden Years"穿着是无声的表达——浅析《流金岁月》人物造型的色彩设计摘 要:服装作为镜子,映照出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而服装色彩,更是鲜明、强烈地给人的视觉以“先色夺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在电视剧人物的造型表现时,服装色彩具有很直观的塑造能力。
但服装色彩不同于普通的纯美术作品,其有着自身的特性,本文以《流金岁月》为例,考察电视剧服装的色彩设计,分析其在剧集中的特性表现,以期分析其对角色构建、画面构成以及情感深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视剧人物;服装形象;色彩特性;流金岁月Abstract: The Garment as a mirror, reflects individual aesthetic taste and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Garment Colors, is more bright, strong to give people the vision of the first impression, so in the shape of the TV character performance, the Garment Colors has a very intuitive shaping ability. However, the color of the Garment i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pure art works and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Golden Years as an example toinvestigate the color design of TV costumes,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rama, in order to analyze its positive role on role construction, picture composition and emotional deepening.Keywords: TV series characters; costume image; color characteristics; The Golden years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的最大众化的形式。
解析王家卫电影中的色彩艺术
导演评述MOVIELITERATURE201317解析王家卫电影中的色彩艺术■牛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453002)[摘要]王家卫是当代香港影坛创作个性最独特,也最具个人魅力的电影作者。
他在两岸三地的华人电影导演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王家卫的电影是另类而个性的,他在色彩运用上打破了“百分之百天然色彩”这一传统电影美学原则。
正是他的独树一帜成就了我们的长久难忘。
王家卫电影中的色彩艺术具有主观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而这种独出心裁的色彩运用已然成为王家卫电影的独特符号!本文先从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中阐释其特点,接着探讨其电影中的色彩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王家卫;电影;特点;色彩艺术众所周知,王家卫是当代香港影坛创作个性最独特,也最具个人魅力的电影作者。
他在两岸三地的华人电影导演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从人们对“王家卫”这一名字所做的解释———王,王者的王;家,大家的家;卫,前卫的卫———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
在王家卫和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别的艺术家身上和他们作品中没有的东西。
一个艺术家确立了一种样式,这种样式又和别人的作品没有可比性,那么,他基本上就确立了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
王家卫的电影让观众动摇了固有的对电影的看法,其中不论是影像或人物、叙事或细节,还是电影色彩,都独树一帜,别出心裁。
本文先从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中阐释其特点,接着探讨其电影中的色彩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王家卫电影色调概述《旺角卡门》(1988)是王家卫初试啼声的处女作,叙述的是两个情同手足的黑帮打手阿华和苍蝇的遭遇。
在这部电影中,王家卫在色彩运用上就初显才华,别出心裁。
整部影片主要运用了红、蓝、白、黑等色彩。
但是在酒店那场戏中,王家卫改用了棕色和淡紫系列,用以凸显男女主角心理层面发生的变化。
毋庸讳言,黑白色象征着阿华所处的黑社会的冷酷无情,而蓝红象征着阿华和表妹之间的纯真爱情,这份爱情烂漫而热烈。
写意与写实——以影视剧中黛玉的服饰设计为例
杨 剑 平 孙 玉 琦
(. 1绍兴文理学 院
纺织服装学院 ;. 2 绍兴文理学院
外 国语学院 , 浙江
绍兴 32 0 ) 10 0
摘
要 : 黛玉是《 林 红楼梦》中的灵魂人 物 , 也是这部 巨著 中最具有 艺术魅力的形象之 一。从各版影视剧 中的黛玉的服
饰造型看 , 对于传 统服饰 文化设计 , 计师们大概有 两种 处理方 式。一 是从原著 的细节入 手 , 设 兼以考证 清初 妇女服 饰风俗 和 习惯 , 力求还 原 当时的服饰造型 来表现人物形 象和体现文化 内涵 ; 另外一种 则是 应 用设 计师 自身对传统 文化的理 解 。 运 用中国传 统文化符号去传达 某个人物服饰的特征和特点。这 两种 方式各有优 势 , 但也都存在 缺点 。以影视 剧 中黛玉服饰
就像 “ 一千个 人 眼 中就 有一 千个 哈姆 雷 特 ” 样 , 千人 眼 中就有 一 千个 林 黛 玉 。 随着 新 版 电视剧 一 一
《 红楼梦》 的拍摄和开播 , 红楼梦》 对《 中人物服饰设计 的争论愈演愈烈 。尤其对于“ 闲静似娇花照水 , 行动 如弱柳 扶风 ” 病 如西子 胜三分 ” “ 的黛玉 , 作者没 有像 描写其 他 人物那 样详 细地 描 写她 的衣 着 穿戴 , 更 为 这
现黛玉清逸的气质。更是将体现这些精神的纹样加 以灵活的使用 , 出现 的
部位 不仅 在裙 衫等 主要 服装上 , 以领 、 、 风 等 上 的纹 样来 点 缀 出黛 玉 还 帕 披
经典影视服饰赏析论文论《莎翁情史》、《绝代艳后》和《乱世佳人》电影中的服饰鉴赏
经典影视服饰赏析论文论《莎翁情史》、《绝代艳后》和《乱世佳人》电影中的服饰鉴赏论《莎翁情史》、《绝代艳后》和《乱世佳人》电影中的服饰鉴赏摘要:电影中的服饰艺术所散发的魅力是光彩夺目的,尤其是在一些被人称颂的佳片中,通过对电影中服饰的学习不仅能够让我们联想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也能通过服饰的变化了解电影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无论是对于电影还是对于服饰的理解将更深。
而通过观看《乱世佳人》、《莎翁情史》和《绝代艳后》不仅能够让我们对服饰所能表现出来的人物心路历程有所认识,也能对电影中所处时期的服饰特点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关键字:《莎翁情史》,巴洛克,《绝代艳后》,洛可可,《乱世佳人》,服饰,赏析。
一、《莎翁情史》中的服饰赏析电影《莎翁情史》中的服饰是属于巴洛克时期的,巴洛克时期的服装分成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
前者是早期,后者是晚期。
荷兰时期特征主要是领子。
因为那是荷兰盛行的(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也可以看到,那种花边一般都称为荷兰花边,因为荷兰的针织花边是最有名的)大的披在肩上带花边的方形领子。
这种领子叫做拉巴领,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同时裤子延长到(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来说)膝盖,裤腿紧绷着大腿。
裙子仍然时兴蓬松的,不过不是用支架撑起来而是用多穿裙子的方法,因为在腰间打摺所以显得膨大起来。
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叉向外翻,和里面的衬裙用不同颜色和质料产生漂亮的对照,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系起来,好像窗帘那样的。
有时甚至把外面裙子向后翻,在臀部打结。
外裙一般颜色比衬裙深,有大量刺绣图案。
巴洛克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花边,上衣要么齐脖子的花边大领,要么完全坦露到胸口。
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节的箍起来,一层层的装饰花边。
上衣流行紧身胸衣,外面套无袖的短外衣,在腰部是成“V”字形收紧的。
法国时期开始把领口挖深加宽,几乎露出胸部以上全部空间。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
衬衫肥大,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半生缘》中人物形象与服装设计的联系研究
《半生缘》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而闻名。
在作品中,服装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元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人物形象与服装设计之间的联系不仅展示了角色的社会身份和个性特征,还反映了时代背景和文化变迁[1]。
对《半生缘》中人物形象与服装设计的联系进行研究,既能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也有助于揭示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意图。
因此,本文针对《半生缘》中人物形象与服装设计的联系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立体的阅读视角,使得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半生缘》这一文学作品,同时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
1相关介绍1.1《半生缘》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半生缘》是张爱玲创作的长篇小说,初载于1950年4月25日至1951年2月11日的上海《亦报》,首次出版于1951年11月。
这部小说以沈世钧与顾曼桢的情感悲欢离合为轴心,讲述了都市中沈世钧、顾曼桢、许叔惠、石翠芝等青年男女之间在乱世中发生的爱情悲剧;后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不仅揭示了战后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在其中的挣扎,也深入探讨了爱情、婚姻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半生缘》创作的时代,人们生活发生了变化,上海的女性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纷纷走出闺房,融入社《半生缘》中人物形象与服装设计的联系研究摘要:《半生缘》是我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一,被广大读者喜爱和关注。
人物形象和服装设计是作品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研究人物形象与服装设计的联系,可以揭示小说中人物角色的社会背景、心理特征和文化意义,进一步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半生缘》;人物形象;服装设计中图分类号:TS94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11-0061-03Abstract:“Half a Lifelong Romance ”is one of the classic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loved and paid attentionto by a large number of readers.Character images and clothing design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elements in thework,and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images and clothing de⁃sign can reveal the social background,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further enrich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and providing new perspective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literary research.Key words:“Half a Lifelong Romance ”;character image;clothing desig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images andfashion design in “Half a Lifelong Romance ”收稿日期:2023-06-21作者简介:张登科(1984—),男,河南漯河人,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史延芹影视人物服装设计(造型)中的东方美学
史延芹影视人物服装设计(造型)中的东方美学
吴申珅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15(0)A02
【摘要】影视服装作为影视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烘托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影视人物的服装设计也体现着服装设计师的审美理念和美学精神。
史延芹女士是我国影视服装设计(造型)领域为数不多的影视服装设计大师,她以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具有典型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设计手法,创作出了大量出类拔萃的经典影视服装作品。
文章主要从史延芹具有代表性的影视服装作品的色彩、材质和细节三个角度,来探析史延芹女士影视人物服装设计(造型)中的东方美学思想。
【总页数】4页(P168-170)
【关键词】影视艺术;影视服装;服装设计;东方美学
【作者】吴申珅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论服装设计对影视人物的造型作用 [J], 叶晓晓;
2.千衣百裙见匠心——记《孔子》服装设计师史延芹 [J], 祝兆平
3.当代影视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和美学呈现 [J], 李小佩;尹昌志
4.当代戏剧影视人物造型设计的美学风格探析 [J], 李青
5.新版《红楼梦》影视剧人物服装设计中的美学 [J], 郭德乙;李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末服饰元素在影视剧中的应用分析
清末服饰元素在影视剧中的应用分析作者:王萌萌任军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11期摘要:本文主要以影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例,以清末服饰元素在影视剧服饰中的应用为分析对象,对《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所穿着的服饰款式以及所运用的元素为切入点,从审美和文化这两个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影视剧作品,对清末服饰图案、纹样以及搭配等方面进行研究。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资料综合法和影视鉴赏法。
在剧中,清末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的款式、颜色相结合,遵循了现代时尚的潮流,也体现了时代背景,彰显了特色的影视剧服装设计的理念,以期为今后古装剧服装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清末;服饰元素;影视剧服饰;图案纹样;服饰搭配中图分类号:J905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109-02一、影视服饰的有关理论研究(一)影视服饰含义文献标识码:A在原始社会中,服装起到一个保护、遮蔽以及保暖身体的作用,而现在随着科技以及技术的发展,服饰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作用,而变成了一种时尚打扮,更显示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在艺术的领域中,影视服饰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方法,是整个影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在剧情方面、影视剧想要表达的灵魂方面等等。
影视服饰是以一种无声的形式与观众达成一种视觉上的交流。
二、周莹在剧中的服饰搭配(一)卖艺阶段清末时期,贫民百姓所穿服装极为简单主要以简洁的粗布、麻布为主。
在影视剧中将晚清时卖艺服装进行了美化,本时期的周瑩跟着周老爹以跑江湖和卖艺为生,服装以布衣为主,无复杂华丽的纹样与刺绣,简洁大方。
上衣与裤装的搭配使其方便行走。
周莹头梳两个小辫无任何头饰装饰并与青色和土黄色为主的服装搭配,赋予周莹精灵活泼、勇敢自由的小丫头形象。
(二)小丫鬟阶段周莹误打误撞被周四叔买入吴家,在吴家依然挥舞扫把、江湖把式和坐姿,是个霸气十足女汉子。
在此期间,周莹的服装主要以裤装和小夹袄搭配,在裤脚、上衣的偏襟处开始有了淡淡的花纹和简单的盘扣。
论小说与电影《半生缘》中的服饰描写映像
论小说与电影《半生缘》中的服饰描写映像
王璟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1966年张爱玲将其早年作品《十八春》改编成小说《半生缘》,在民国
时期纷繁的战争背景下,关注游离于大都市中的普通民众的生活轨迹以及情感历程,1997年导演许鞍华又将其改编为电影。
无论是张爱玲还是许鞍华,都为故事人
物精心搭配了服饰,试图借助社会服饰规范,使角色获得各自社会范畴中行动的相对
自由,借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愿,实现文本的艺术价值。
本文以《半生缘》中人物服
饰的影像变幻为切入点,意在阐述张爱玲亦或许鞍华对作品中人物服饰描写根植性、表征性、创新性的影像描写,以变幻多姿、寓意深刻的服饰,隐喻作品的悲剧意蕴并
阐发人生思考。
【总页数】7页(P53-59)
【作者】王璟
【作者单位】[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新女性服饰描写中的现代性认同r——以茅盾早期小说为例 [J], 段文英
2.沃特斯小说中的服饰描写 [J], 杨艳
3.小说《半生缘》中的电影艺术手法 [J], 樊青美;周丽霞
4.从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描写看其笔下女性的悲剧性 [J], 司贵珍
5.清代通俗小说中的服饰描写——兼论其对服饰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J], 莫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地再现了角色的人物形象,如顾曼桢的服装
多是暖暖的灰
黄色系,给人一
种乐观、温暖、
积 极 的“ 新 女
性”形象。电影
中由吴倩莲饰
顾曼桢,其本身
带有的知性气
质,符合顾曼桢
这一形象。而电
图 3:电影《半生缘》剧照
视剧中由林心如饰演的顾曼桢则始终带有现
代都市女孩的感觉,其发型、服饰过于时尚,对
人物的塑造显得单薄无力。此外,电影中由梅
《半生缘》;影视服装;艺术创作;审美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 说,1951 年结稿。后于旅美期间进行改写,易名 为《半生缘》。小说主要围绕着 20 世纪 30 年代 的上海和南京展开,以顾曼桢和沈世钧之间悲 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几对青年男女 的爱情、婚姻在乱世睽隔中的阴差阳错。顾曼 璐为家庭、社会所迫,沦为舞女,逐渐丧失自 我。她为了保住所谓“祝太太”的身份,竟设计 让祝鸿才强暴了其妹顾曼桢。顾曼桢也是为旧 式社会家庭所迫,无奈与沈世钧情深缘浅。许 叔惠与石翠芝隐隐的半生情愫也只能错过。小 说分别在 1977 年和 2003 年被许鞍华、胡雪杨 两位导演搬上了大荧幕。全书共 17 章节,不到 10 万余字。被改编成了 125 分钟时长的电影和 35 集的电视连续剧。小说《半生缘》其时间跨度 14 年,主要出场人物大约 30 人。在电影中,对 小说人物情节上做了删减,主要出演人数约 17 人,为了追求小说“苍凉”的基调,整体画面就 如发黄的老照片一般,带有浓厚怀旧的老上海 市井气息。而电视剧,由于剧情的需要加入了
82 服饰导刊 2015 年 9 月第 3 期 FASHION GUIDE 服饰与传播:影视服饰
艳芳饰演的顾曼璐,无
论在服饰、发型、妆容、
气质上都与小说中的
顾曼璐相匹配,其将年
老色衰后顾曼璐的精
明世俗、无奈心酸演绎
得淋漓尽致。而电视剧
中蒋勤勤版的顾曼璐
图 4:电视剧《半生缘》中的 顾曼璐剧照
美艳精明,编剧增加一 系列的情节为其“洗
计较好地反映出由张爱玲本人改写的 《半生 而在第 34 集中,顾曼桢所穿的旗袍不仅长及
缘》,还原了作者的风格。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 脚踝,袖长到手腕,领子也高,明显与史料记载
改编。
不符。
电视剧《半生缘》的角色服装设计,总体上
电视剧《半生缘》中的
符合人物角色的身份特征。但也存在与史料不 角色服装设计也有其可取
2.2 电影版与电视剧版《半生缘》人物角色服
装设计的优劣
在小说《半生缘》所描写的人物中,涉及服
饰描写的有 18 人,详实的服饰刻画约 53 处。
这些服饰描绘再现了人物角色的社会身份、性
格命运和价值归属。如顾曼璐的媚俗、石翠芝
的高贵、顾曼桢的知性等。电影《半生缘》在服
装设计上符合人物角色的身份特征,如顾曼桢
女装
图 9:电影《半生缘》中曼璐的剧照
83 服饰与传播:影视服饰 主持:张贤根
图 10:1940 年《良友》画报第 150 期《旗袍的旋律》
《良友》画报第 150 期中《旗
作时所穿的西式职业套装;平时一般穿着海派
袍 的旋 律》 一文 中, 可见
旗袍外加毛呢大衣或针织毛衫;生活中穿着西
1925 年 到 1939 年 旗 袍 下
参考文献:
[1]刘 冬 云 . 影 视 服 装 设 计 探 讨 [J].上 海 纺 织 科 技 , 2004(6):47. [ 2]张 爱 玲 .流 言 [M] .杭 州 :浙 江 文 艺 出 版 社 ,2 00 2:11. [3]刘 瑜 .中 国 旗 袍 文 化 史 [M]. 上 海 人 民 美 术 出 版 社 , 2011:88. [4][6][7][8]袁仄,胡月.百年衣 裳:20 世 纪中国 服装 流 变 [M] .上 海 :三 联 书 店 ,2 01 0:1 65、1 58、22 9、2 29 . [5]廖 军 ,徐 星 .中 国 服 饰 百 年 [M].上 海 文 化 出 版 社 , 2009,12:103.
影视服装作为整体服装概念的一个分支, 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电影和电视剧中人物 的着装,它属于舞台服装的范畴。而所谓的影 视服装设计,就是设计师根据剧本的特定内容 和艺术定位而进行的设计服装的行为。[1]影视 服装作为电影的第二语言,它得益于影视自由 的表现手法,又是自我独立的,它是舞台服装 与实用服装的完美结合,或者说它既是舞台服 装又是生活服装。它也是种艺术美的体现,随 着人物的心理剧情的发展,演员的服装也随之 变换。起到塑造人物、渲染剧情的作用。正如张 爱玲所说: “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 言,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YJA760090) 洪安娜,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竞琼,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
大量“合理想象”的情节,不仅再现了小说中的 人物,也增加了额外的角色设置,如顾曼璐的 旧情人张鲁生。本文即基于小说《半生缘》的影 视剧改编,对其影视剧服装设计进行探讨与评 价。 1 小说《半生缘》的服装艺术创作
式连衣裙加毛衫衣等。色彩都为明亮的浅色系
摆变化的规律(图 10),影片
(图 12)。
中顾曼璐所穿着的旗袍也
与小说中
体现出这一变化。豪门富家 图 11:著名影星蝴蝶 女石翠芝的服饰则是 流行 所穿的西式洋装
“她穿着 深蓝布罩
的指向标,她与沈世钧结婚时穿的是“大红丝 袍,倒像
绒窄袖旗袍上面罩一件大红丝绒小坎肩,是那 个高小女
符的地方。如在第 1 集中,沈世钧帮顾曼桢在 之处。如在第 32 集中,顾曼
公车上解围,收票员竟说顾曼桢看起来像有钱 桢到金芳家时所穿的改良
人家的女孩子。顾曼桢穿着都是全新的色彩明 旗袍(图 13),明 显采 用 了
亮的旗袍外加西式职业套装,一副时尚职业女 西式的裁剪装袖和省道技
性的装扮,这如何是有钱人家的女孩子呢?电 视剧中顾曼桢所穿的服饰大致可分为三类:工
80 服饰导刊 2015 年 9 月第 3 期 FASHION GUIDE 服饰与传播:影视服饰
影视剧《半生缘》中的服装设计
文 / 洪安娜,张竞琼
《半生缘》是张爱玲小说改编次数最多的作品,其中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和胡雪杨执导的电视剧是影 响最大的两次改编。此外,还多次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音乐剧、话剧等,以廖凡、刘若英主演的话剧反响最 大。文章主要从影视服装艺术创作的角度,阐述服装作为道具的审美功用。通过比较两次影响最大的改编 与原著的异同,对其角色服装设计进行评价,并探讨影视剧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
势。1932 年以后,旗袍下摆开始趋长,长及脚踝
或腓下部,须着高跟鞋方可行走。[6]顾曼璐作为
当时大上海舞厅的“舞女”,其服饰的变迁某种
程度上就是海派服饰的缩影(图 9)。从 1940 年
图 5:黎明(电影)和谭耀文(电视剧)饰演的沈世钧剧照
图 6:电视剧《半生缘》主演定妆照
图 8:20 世纪 30 年代的职业
也暗示出顾曼璐这个角色的“苍凉”结局。
2 影视作品《半生缘》中角色服装设计的对
比分析
2.1 电影版与电视剧版《半生缘》中人物角色
服装设计的区别
电影《半生缘》的服装设计,延续了小说主
打的“苍凉”基调,角色的服装大多是灰色或暗
色系,散发出浓浓的伤感怀旧情调(图 3),弱化
了服饰作为电影第二语言的特征。但其服饰很
的服饰大多是灰白蓝布罩袍或半旧的淡灰色
羊皮大衣、半身裙、
毛线衣等(图 7)。而
20 世纪 30 年代一
般的职业至膝盖的褶
皱裙,手提新潮的
坤包(图 8)。[5]相较 图 7:电影《半生缘》中顾曼桢与沈世钧
于顾曼桢,顾曼璐
的剧照
的服装则妖媚艳俗不堪,如苹果绿软缎长旗
袍 ,其 中“长 旗 袍 ”反 映 出 当 时 时 尚 的 流 行 趋
术,甚至加入了西式的垫肩
图 13:电视剧《半生缘》
设计。“装袖款式令女性肩 中曼桢所穿的改良旗袍
84 服饰导刊 2015 年 9 月第 3 期 FASHION GUIDE 服饰与传播:影视服饰
部挺括,在四十年代 也为时髦,甚至西式 的垫肩也被引进到旗 袍中来,谓之“美人 肩”,使得传统旗袍的 外轮廓有了较大的突 破 , 即 改 良 旗 袍 ”[8]。 20 世纪 30 年代受西 风东渐的影响,女性 将西式“舶来品”视为 图 14:电视剧《半生缘》中翠芝
小说《半生缘》中的服饰描写,将人物意象
81 服饰与传播:影视服饰 主持:张贤根
化心理描绘得让人充满想象,极具艺术审美价 值。如顾曼桢与沈世钧恋爱的不同时期,仅从 顾曼桢服饰的转换中就能体会到他们感情的 变化,服饰起到渲染、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如 刚开始的顾曼桢“她永远穿着一件蓝布衫,除 了为省俭之外,也可以说是出于一种自卫的作 用”,这种“蓝布衫”就是 20 世纪 30 年代流行 的阴丹士林蓝。等到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出嫁 后,沈世钧带着吴先生来顾曼桢家看房子时, “曼桢穿的是一件新做的短袖夹绸旗袍,粉红 底上印着绿豆大的深蓝色圆点子,这是一种比 较娇艳的颜色,她以前是决不会穿的”,反映出 顾曼桢天真又世故的一面。顾曼桢的这件“短 袖”旗袍反映出 20 世纪 30 年代旗袍的变化, 其袖子明显变得细长合体,同样先短后长再变 短,最后发展到无袖(图 1)。[3]此后,顾曼桢服 饰的色彩明显变得艳丽了,“她穿着一件浅粉 色的旗袍,袖口压着一道黑白辫子花边”。20 世 纪 30 年代中期以后的旗袍,“不再有大面积刺 绣、镶滚,取而代之以细边镶滚的装饰,十分精 致”(图 2)。[4]
的”。那“黑隐隐的手印”提前给人物的悲剧结
尾埋下了伏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顾曼璐
又“穿着一件黑色的长旗袍,袍叉里露出水钻
镶边的黑绸长裤,踏在那藕灰丝绒大地毯上
面,悄无声息的走过来”,这种“略神取貌”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