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吨转炉设计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模型立体图制作

铸造工艺模型立体图制作

锻造陈列室是陈列锻造工艺模型的处所,是用来存放锻造课程教学所用模型,并供学生参不雅学习的场合。

陈列室的模型大要分类,别离为砂箱模型,模底板模型,芯盒模型,锻造工艺模型,芯头模型,浇注系统模型一.整理陈列室陈列室很久没有进行清洁了,无论柜子上还是模型上都积攒了许多尘埃.为了之后进行模型制图和新柜子的高计,我们需要将所有模型从柜子里面取出,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还要进行清洁。

将模型从柜子里取出后先是凌乱地摆放到桌子和地上,然后一件一件开始清洗。

有些形状复杂的模型清洗起来十分困难,而且此中几个木制的模型更是只能用布小心擦拭以防受潮。

将模型清洗完后开始分类,但发现许多模型都已损坏,于是在分类前我们将模型中已经损坏地先堆放到一边,再将完好的模型进行区分。

正式开始分类时才发现有些模型没有名称,有些还好,从外不雅可以看出其功用和类型,但有些就无法确认了,于是我们将那些没有名字又看不出用途的模型放置一边,将剩下的进行细分。

最后我们将模型分为了以下几类:工装模型〔包罗砂箱模型和模底板模型〕、铸件工艺模型、铸件设计参考模型、金属型锻造系列模型、浇注系统模型、芯盒模型、砂芯模型。

还有几个独立的模型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

二.绘制三维立体图我们的任务主要是绘制三维立体图形,用的是PROE软件,proe是美国PTC公司旗下的产物Pro/Engineer软件的简称。

Pro/E〔Pro/Engineer操作软件〕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简称PTC〕的重要产物。

是一款集CAD/CAM/CAE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三维软件,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并作为当当代界机械CAD/CAE/CAM领域的新尺度而得到业界的承认和推广,是现今最成功的CAD/CAM软件之一。

虽然之前学过这个软件,但由于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对这个软件有些生孰了,再次翻开这个软件时首先要做的是从头熟悉这个软件的界面和各个命令,以便之后绘图。

150t高温高压燃气锅炉规程

150t高温高压燃气锅炉规程

目录1. 适用范围 (2)2管理职能 (3)3. 操作内容及要求 (3)3.1 锅炉机组概 (3)3.1.1 设备简况 (3)3. 1.2 设计规范 (3)3.2 锅炉机组检修后的验收和试验 (6)检修后的验收 (6)3.2.2 燃烧室、炉本体受热面及烟道内部的检查 (6)风机的试运行 (6)3.2.4 煤气安全设施的检查 (7)3.2.5 锅炉上水 (7)水压试验 (8)3.2.7 过热器的反冲洗 (9)煤气管道的和置换 (10)升火前的检查 (10)升火的准备工作 (11)3.2.11 冷态启动 (12)锅炉并汽与带负荷 (14)3.2. 13热态启动 (14)安全门的校验 (14)3.3 锅炉运行的控制与调整 (15)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 (15)锅炉运行的主要参数控制 (15)水位的调整 (16)汽压的控制和调整 (16)主蒸汽汽温的控制和调整 (16)燃烧的调整 (17)低负荷运行 (17)排污 (18)3.3.10 水位计的投入与清洗 (20)3.4 锅炉机组的停止运行 (21)3.4.1 停炉前的准备工作 (21)正常停炉 (21)3.4.3 滑参数停炉 (21)紧急停炉 (22)3.4.5 停炉后的冷却保养 (23)3.5 锅炉机组事故及故障处理 (24)事故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24)事故及故障停炉 (24)锅炉灭火 (25)锅炉满水 (26)锅炉缺水 (26)水冷壁管损坏 (27)过热器管损坏 (28)省煤器管损坏 (29)给水管道发生水冲击 (29)吸、送风机故障 (30)附录A锅炉保护及试验 (31)附录B 质量记录 (32)2005-5-10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柳钢动力厂热电二车间150T/H锅炉运行操作。

2 管理职能2.1 热电二车间负责编制、修改本规程。

2.2 热电二车间根据本规程认真执行锅炉运行操作,确保锅炉正常运行。

3. 操作内容及要求3.1 锅炉机组概3. 设备简况本锅炉是江联环保根据柳州钢铁的要求而设计的,本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Π”型布置的高炉煤气锅炉,按室外布置,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出口处布置屏式过热器,水平装设了两级对流过热器。

150吨转炉砌筑施工方案

150吨转炉砌筑施工方案

150吨转炉砌筑施工方案1. 引言150吨转炉是一种重要的冶炼设备,用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转炉冶炼。

为了确保转炉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砌筑施工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150吨转炉的砌筑施工方案。

2. 砌筑材料准备在进行150吨转炉的砌筑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砌筑所需的材料。

常用的砌筑材料包括耐火砖、耐火浇注料、耐火水泥等。

这些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适合用于耐火砌筑工作。

3. 砌筑工艺流程3.1. 砌筑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转炉砌筑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转炉清洁、检查转炉内部设备等。

确保转炉内部干净整洁,并检查转炉内设备的完好性。

3.2. 砌筑底固定环首先,在150吨转炉的底部固定一圈环,用于固定转炉内衬。

这个环通常由耐火砖和耐火浇注料构成,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3.3. 砌筑炉底在固定环上,开始砌筑转炉的炉底。

炉底的材料通常是耐火砖,通过钢筋焊接固定在固定环上。

炉底的砌筑需要保证平整度和密实性。

3.4. 砌筑炉壁在炉底完成后,开始砌筑转炉的炉壁。

炉壁的砌筑需要注意砖与砖之间的联接,保证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砌筑方式包括按砖式、单砖式等。

砌筑炉壁时需要使用专用的耐火浇注料填缝。

3.5. 砌筑炉顶在炉壁完成后,砌筑转炉的炉顶。

炉顶通常由耐火砖构成,需要考虑到炉顶的稳定性和保温性能。

在炉顶上还需要安装热风道、排烟道等设备。

3.6. 砌筑炉门最后,砌筑转炉的炉门。

炉门既要保证密封性,又要体现出良好的开闭操作性能。

4. 质量控制在转炉砌筑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检验:对砌筑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达标。

•砌筑工艺监控:对砌筑工艺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砌筑质量检查:对砌筑后的转炉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砖体密实度、砖与砖之间的联接情况等。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150吨转炉的砌筑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工人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具,包括手套、口罩、安全帽等。

安钢150t转炉汽化冷却系统煮炉方案

安钢150t转炉汽化冷却系统煮炉方案

安钢150t转炉汽化冷却系统煮炉方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安钢150t转炉汽化冷却系统烟道、汽包及管道在初次安装及部分更换后投用前的清洗、煮炉程序及注意事项,以及煮炉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转炉;汽包;烟道;清洗;煮炉The Cooking Furnace Scheme and Experience in Evaporated Cooling System of Anyang Steel 150t ConverterXIAO ZhiminAnyang Iron & Steel Stock Co.,Ltd,Anyang 455004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Anne’s steel 150t converter of vaporization cooling system flue, steam boiler and piping before the first time install and part replace after throw to use of cleanout, cooked a heat of procedure and regulation, and cooked a heat of problem that period should notice.Keywords Converter;Steam boiler;flue;cleanout;Cook a stove0 引言汽包、烟道及管道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很多的油污、铁锈、和其他杂质。

须通过煮炉,去除杂质,提高蒸汽品质,在汽包和管道内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减缓腐蚀,以提高热效率,避免受热面过热烧坏,延长烟道及设备寿命。

1 煮炉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汽化冷却系统的设备、管路等正常。

外界水、电、气、汽等能源介质均到位;2)煮炉前应用专用工具,把烟道固定段的拉蒙管去掉,煮炉后重新安装;3)煮炉用药品(氢氧化钠、磷酸三钠)及临时加药设施到位;4)操作、炉水分析化验及维护人员到位,实施全过程跟踪,并作好记录;5)煮炉安全条件具备。

转炉炉型设计计算

转炉炉型设计计算

2.转炉炉型设计及计算2.1转炉容量的计算2.1.1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计算出年需要钢水量:年需钢水量=良坯收得率年需良坯量年需不同钢种的连铸方坯250×104t ,连铸板坯200×104t 。

连铸收得率99%,则:年需钢水量=99%450=450×104t 2.1.2计算年出钢炉数:(按2吹2计算) 年出钢炉数=2冶炼周期转炉作业率日历时间冶炼周期年炼钢时间⨯⨯=⨯2转炉作业率=79.5%100%365290100%=⨯=⨯日历天数转炉有效作业天数转炉有效作业天数:日历天数扣除大于20min 以上的一切检修和故障时间总和,转炉工艺设计技术规范规定,当转炉与单台连铸机配合全连铸时为275~300天。

本设计取290天。

冶炼周期按容量大小确定,大于100t 为38~45min ,本设计取40min , 则:年出钢炉数=2×365×79.5%×24×60/40=20880炉每天出钢炉数=炉年作业天数年出钢炉数7229020880==平均产钢水量=215.5t 208804500000==年出钢炉数年产钢水量2.1.3按标准系列确定炉子容量:选定250t 转炉2座,按照2吹2方式生产。

核算车间年产量:250×20880×99%=495.9×104t 良坯。

2.2转炉炉型设计 2.2.1原始条件炉子平均出钢量为250t ,铁水密度6.8g/cm 3,铁水收得率为92%。

2.2.2炉型选择顶底复吹转炉的炉型基本上与顶吹和底吹转炉相似;它介于顶吹转炉和底吹转炉之间。

为了满足顶底复吹的要求炉型趋于矮胖型,由于在炉底上设置底吹喷嘴,炉底为平底,所以根据原始数据,为了便于设置底部供气构件,选择截锥形炉型。

2.2.3炉容比炉容比指转炉有效容积V t 与公称容量T 之比值V t /T(m 3/t)。

V t 系炉帽、炉身和熔池三个内腔容积之和。

转炉设计报告(毕业设计)

转炉设计报告(毕业设计)

摘要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钢铁产量连续十几年雄踞世界首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来突出贡献。

炼钢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氧气转炉炼钢法则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炼钢方法。

钢铁市场的繁荣对钢铁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来满足新时代炼钢工艺水平。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小组以奥钢联氧气转炉为模型,参考国内外已成功使用的各种转炉的结构和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

首先根据所要求的吨位确定炉型的尺寸,选出合适的炉衬尺寸,由此确定出炉壳的基本尺寸。

尺寸确定后进行炉壳的强度计算、热应力计算、焊缝的强度校核。

设计出的转炉在所要求的吨位下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

关键词:转炉炉壳壳体理论热应力焊缝Abstract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the backbone industry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 China's steel production decade ranked first in the world,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steel producer and consumer countries,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o make it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Steel is steel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links, and oxygen steelmaking law is at present a major steelmaking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Iron and steel market prosperity on steel products quality high demands, we must adopt new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to a new era of steelmaking process level. In this design, our team to Vai oxygen converter as a model, a reference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ing various converter of structure and design methods, for design.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type of tonnage determine size, choose the right size of furnace lining, determined the basic dimensions come out of the shell. After size determination ,the next is the shell's strength, heat stress, weld strength check. The designed converter under the request of tonnage possesses good carrying capacity and safety factors.Key words : converter Shell Shell theory Thermal stress Weld目录绪论 (1)1 炉体的结构简介 (3)2 转炉炉腔类型的选择和计算 (4)2.1 炉形的类别 (4)2.2 炉型主要尺寸的确定原则 (4)2.2.1 熔池直径的确定 (4)2.2.2 熔池深度与氧流穿透熔池深度的确定 (5)2.2.3 炉帽、炉身、炉底尺寸的确定 (8)3 炉体设计计算 (12)3.1 炉体理论基本方程 (12)3.2 炉身圆筒壳的设计计算 (15)3.3 炉底球壳的设计计算 (16)3.4 下锥段的设计计算 (18)3.5 上锥段的设计计算 (19)4 炉壳热应力的计算 (21)4.1 炉身圆筒壳热应力的简化计算 (21)4.2 炉底热应力计算 (22)4.3 炉底锥段热应力的计算 (24)5 炉壳各部分连接焊缝的强度计算 (24)5.1 炉帽与炉身连接焊缝的计算 (25)5.2 炉身与炉底连接处的焊缝 (25)5.3 炉底下锥段与炉底球壳连接处的焊缝 (26)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附录一图纸目录及总量 (30)绪论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又称LD炼钢法,1949年6月由奥地利的Voest-Alpine联合公司实验成功,并在1952年和1953年先后在其所属的林茨(Linz)和多纳维兹([)onawitz)两钢厂投入工业生产(顾称LD法)。

唐钢150吨转炉风机系统证优化论文

唐钢150吨转炉风机系统证优化论文

唐钢150吨转炉风机系统论证与优化[摘要]:文章论述与分析了150 t转炉风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与优化,包括理论计算、测试、及方案提出与具体改造,最终解决了风机系统的各方面问题,并进行了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转炉风机烟气量优化测试中图分类号:x701.2 文献标识码:x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12- 0024–011.前言:唐钢一炼钢厂150t转炉一次风机是一次除尘的核心,其运行效果直接关系着除尘效果与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投产初期就发现它的能力问题,处理的实际烟气量与风机的全压没有达到品牌要求。

经过系统本体结构优化,在现有风机能力下,能够基本上满足当时生产要求,但生产逐渐加快,氧压使用要加大,风机能力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

为适应逐渐加快的生产节奏与不断提高的工艺水平,我们要提高风机的能力,因此对风机系统进行论证与优化工作更为重要。

此论证优化阶段经历了叶轮改造、风机倒换的优化重组与操作方式的技改等过程。

2.风机叶轮的改进:整个结构系统优化后,为增加风机能力,长远角度是改为大功率风机并增设备用风机。

在当时现有情况下,为适应当时的生产情况,为提高风机作功效果,先将叶轮改为“三元流”叶轮,据西安风机研究中心讲,在不增加电机功率的情况下,风机能力可提高20%,这样做同时也可验证此叶轮情况、测试烟气量实际状况与理论计算进行对比。

3.1测试与论证:结构改造后按实际情况结合设计水量对风机处理系统的烟气量,对改造后叶轮的风机能力进行论证。

(2)测试方法:事先在风机进出口开好测试孔系统刚清理后,保持风机转速1440r/min(恒定),一二文水分别为230 m3/h,170 m3/h(恒定)。

测试期间通过调整二文喉口开度对风机前后相关参数进行记录,分析系统(回收与放散)与风机运行情况。

3.2实验论证:改造后的“三元流”叶轮实验从回归曲线与数据上看,处理的烟气量确实比以前大了约20%,这是在风机处在额定转速下得出的结论,而以后的实践得知,风机在1340r/min转速以下,它是没有这样效果的,在此就不详细介绍实验过程。

150吨顶底复吹转炉设计

150吨顶底复吹转炉设计

150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炉型的设计1.1原始数据(1)转炉的公称容量为150t (2)采用顶底复吹冶炼工艺 1.2 转炉的炉型选择图为常见转炉炉型(a)筒球型; (b)锥球型; (c)截锥型复吹转炉炉型的其中一个特征为炉底一般做成平底,以便设置喷口,以及根据原始条件及采用顶底复吹工艺的要求,为便于安装底部供气元件,所以本设计将采用截锥型炉型作为设计炉型。

1.3炉容比炉容比系指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之比值。

转炉炉容比主要与供氧强度有关,与炉容量关系不大。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顶底复吹转炉炉容比一般取0.90~0.95m 3/t 。

本设计为150t ,取V/T=0.90 1.4熔池尺寸的计算 熔池直径的计算公式 tGkD 式中 D ——熔池直径,m ;G ——新炉金属装入量,t ,可取公称容量; K ——系数,参见表1-1;t ——平均每炉钢纯吹氧时间,min表1-1 系数K 的推荐值b.确定吹氧时间表1.2 推荐的转炉纯吹氧时间本设计的转炉公称容量为150t ,又根据国家关于新建转炉的要求,吹氧时间在16min , 所以选择的吹氧时间为16min 。

取K=1.60 则)(900.41615060.1m t G K D =⋅=⋅= ② 截锥型熔池深度的计算公式为: )(400.1900.4574.0231.19574.0574.0222m D V D V h =⨯=⨯==)(金池 V 池=G/Y=19.231m 3 其中Y=7.8t/ m 3 ③熔池其他尺寸确定. )(43.3900.47.07.01m D D =⨯== 1.5炉帽尺寸的确定①炉口直径d 0.取 )(450.2900.45.00m d =⨯= ②炉帽倾角: 取63°③炉帽高度H 帽: 取H 口=300mm , )(12.263tan )450.2900.4(21tan )(2100m d D H =⨯-=⋅-=θ锥则整个炉帽高度为: )(42.23.012.2m H H H =+=+=锥口帽 炉帽体积:320022073.2432.2341.1)(124m d Dd D H H d V V V =+=++⋅+⋅⋅=+=锥口锥口帽ππ1.6炉身尺寸确定①炉膛直径D 膛=D(无加厚型)=4.900 m②根据炉熔比为0.90,可求出炉子总容积为 )(135300900.03m V =⨯=总)(04.9173.2423.191353m V V V V =--=--=帽池总身 ③炉身高度 )(83.4)900.4(404.91422m D V H =⋅=⋅=ππ身身则炉型内高 )(25.783.442.2m H H H =+=+=身帽内 1.7出钢口尺寸的确定1出钢口直径 )(18.015075.16375.163m T d T =⨯+=+= 2出钢口衬砖外径 )(08.118.066m d d T ST =⨯== 3出钢口长度 )(26.118.077m d L T T =⨯== 4 出钢口倾角β :︒=0β 1.8炉衬厚度确定炉身工作层选800mm ,永久层选150mm.填充层90mm ,总厚度为: 850+150+90=1040mm炉壳内径为: )(98.604.12900.41.12m D D =⨯+=⨯+=壳内炉帽工作层600mm ,永久层150mm. 炉底工作层600mm ,炉底永久层用标准镁砖砌一层450mm , 则炉底砖衬总厚度为600+450=1050mm 故炉壳内型高度为)(70.940.105.142.483.4m H =+++=壳工作层材质全部采用镁碳砖。

宝钢罗泾150吨转炉自主集成与创新的项目管理成功实例

宝钢罗泾150吨转炉自主集成与创新的项目管理成功实例

业) ,年产 171 t 同工 期为 2 0 5 .万 ,合 05年 8月 2 6日

1 8.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5期
工 程 建 设 项 目管 理 与 总 承 包
・ 案例 剖 析 ・
常规 的转 炉 设 计对 国 内外 许 多 设计 单 位 来 说 已经 不 是什 么难 题 , 但是 ,作 为 国 内公 司 自主 集 成 并 能够 向业 主 提 供 一 套具 有 国际 水平 的大 型 转 炉 设备 ,这
是 国 内公 司 的第 一 次 。本 项 目的技 术 与 设 备集 成 是 着 眼 于在 世 界市 场 上对 局 部我 们 还 不 能解 决 的软 硬
目子项 的分解 ,项 目协 调 ( 含与 业 主 协调 ) 、项 目管
理软件 、合 同管理、项 目管理执行文件要求等 ;
国 内的一 流 设 备产 品进 行技 术 集 成 与 设备 集 成 ,并 成 功地 达 到 了项 目的预 期 目标 。开 创 了 国 内公 司 自 主 系 统 集 成 具 有 国 际 领 先 水 平 大 型 转 炉 项 目的先 河 。本 文从 浦钢 搬迁 罗泾 工程 10 吨转炉 自主 集成 5 与 创 新 的项 目管 理 成功 实 例 中 , 国外工 程 公 司纳 ’对 入 国 内系统 集 成 管 理 的项 目管理 方 式 进行 介 绍 ,以
供 参考 。
1} 转 炉 的生 产线 及辅 助 设施 。 }撑 j 2 工 作 内容 : 技 术 集 成 与 设 计 :浦 钢 罗 泾转 炉 的基 本 设 计 、
详 细设 计 、外 方 的设计 联络 及 审查 及 软件 编程 ; 设 备 集 成 与 供 货 :冶 炼 系 统 生产 线 设 备 及 辅助

转炉设计

转炉设计

转炉设计1.1转炉炉型设计1.1.1转炉炉型设计概述(1)公称容量及其表示方法公称容量(T),对转炉容量大小的称谓。

即平时所说的转炉的吨位。

(2)炉型的定义转炉炉型是指转炉炉膛的几何形状,亦即指由耐火材料切成的炉衬内形。

炉型设计内容包括:炉型种类的选择;炉型主要参数的确定;炉型尺寸设计计算;炉衬和炉壳厚度的确定;顶底复吹转炉设计。

1.1.2炉型种类及其选择(1)炉型种类根据熔池(容纳金属液的那部分容积)的形状不同来区分,炉帽、炉身部位都相同,大体上归纳为以下三种炉型:筒球形、锥球形和截锥形。

①筒球形炉型:该炉型的熔池由一个圆筒体和一个球冠体两部分组成,炉帽为截锥体,炉身为圆筒形。

其特点是形状简单,砌砖简便,炉壳容易制造。

在相同的熔池直径D和熔池深度h的情况下,与其他两种炉型相比,这种炉型熔池的容积大,金属装入量大,其形状接近于金属液的循环运动轨迹,适用于大型转炉。

②锥球形炉型(国外又叫橄榄形):该炉型的熔池由一个倒置截锥体和一个球冠体两部分组成,炉帽和炉身与圆筒形形炉相同。

其特点是,与同容量的其他炉膛相比,在相同熔池深度h下,其反应面积大,有利于钢、渣之间的反应,适用于吹炼高磷铁水。

③截锥体炉型:该炉型的熔池有一个倒置的截锥体组成。

其特点是,形状简单,炉底砌筑简便,其形状基本上能满足于炼钢反应的要求。

与相同容量的其他炉型相比,在熔池直径相同的情况下,熔池最深,适用于小型转炉。

结合中国已建成的转炉的设计经验,在选择炉型时,可以考虑:100~200t以上的大型转炉,采用筒球形炉型;50~80t的中型转炉,采用锥球形转炉;30t以下的小型转炉,采用截锥体转炉。

1.1.3转炉炉型主要参数的确定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转炉炉型的理论计算公式,不能完全从理论上确定一个理想的转炉炉型和炉型各部分尺寸参数。

现有的公式都属于经验公式。

目前国内各厂进行转炉炉型设计时,一般都是采用“依炉建炉”的设计方法。

即通过考察和总结同类转炉的长期生产情况和较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结合采用经验公式和进行可行的模拟试验,再结合当地的条件做适当的修改,来确定转炉的炉型尺寸。

某钢铁公司150吨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某钢铁公司150吨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垫3 鱼: Q 3
Sci nce e en Tech ogy n d nol I nov i n at o Her l ad
工 程 技 术
某钢 铁公 司 1 转工程技术 有限公 司 内蒙古包 头 0 0 ) 1 1 4 0
c n e t r s n r d c d n he r i l Th d s g e t t e ne e s t o n r y s vi a d i c a g —r d c n a d o d c n mi o v r e i i t o u e i t a tc e. e e i n m e s h c s i y f e e g ~ a ng n d s h r e e u i g, n g o e o o c
3基础 级控 制系统
3 1控 制范 围 . 新 建2 l0 转 炉 , 台 转 炉 主 工 艺 设 台 5t 每 施 的 电控和仪 控合 用一 套基础 级控 制 系 统, 实现 转 炉 本 体 ( 括 : 包 氧枪 系统 、 吹 系 底 统、 副枪 系统 、 原 料 系 统 、 炉 倾 动 、 炉 副 转 转 冷 却 水 )余 热 锅 炉 、 次 除 尘 风 机 房 及 煤 、 一 气 回收 等 工 艺 生 产 参 数 的 检 测 与控 制 。 转炉基 础级控制 系统面 向生产过程 , 完 成生 产 参 数 的 在线 检 测 、 据处 理 运 算 、 数 显 示 、 储 、 理 、 制输 出、 表 打 印 等 功 存 管 控 报 能 作 人 员 可通 过 人 机 对 话修 改 定 过 操 设 程 参 量 并 控 制 设 备 运 行 状 态 。 钢 转 炉 主 炼 工 艺控 制 系 统 采 用 S E I ME 公 司PC 7 NS S 及 ¥ - 0、7 30 7 4 0 ¥ - 0 系统 。 用分 散 型结 构 , 采 即 控 制 系 统 的 C U集 中放 置 在转 炉 主 控 楼的 P P C , L 室 而控 制 系 统 I O机架 、 / 机柜 , 据现 根 场 各 层 平 台的 测控 工 艺 设备 及 I 0 数 , / 点 尽

4 氧气转炉设计与车间设计-炉衬及金属构件设计

4 氧气转炉设计与车间设计-炉衬及金属构件设计
21
高度取炉壳全高的22%-24%,


半圆形托圈,又称为 马蹄形,为开口式结 构。 炉体通过三个支撑点 座于托圈上,拆开三 个支撑点的轴承上盖, 转炉就可以整体移出, 然后可以送到修理区 修补炉衬,这可以加 速炉座的周转,实现 一吹一模式;
转炉托圈
转炉支撑装置
25
(2)托圈与炉壳的连接
托圈与炉壳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同时又要适应炉壳和托圈热 膨胀时在径向和轴向产生的相对位移。连接方式主要有: 吊挂式连接装置 通过若干组拉杆、螺栓、支撑盘将炉体吊挂在托圈上,书图 2-7。炉壳上部焊有两个加强圈,炉壳通过它们和三个带有球 面垫圈的自调节螺栓连接在一起;三个螺栓在圆周上呈120度 布置,且与焊在托圈盖板上的支座铰接; 夹持器装置 **双斜面垫板托架夹持器:耳轴部位有两组支撑夹持器,装料侧 有倾动夹持器,传递倾动力矩,出钢侧的托圈中央为导向夹持 器; **平面卡板夹持器(小型炉):钢板焊成的角钢 薄带连接装置:在两侧耳轴的下部各装5组多层薄钢片组成的 薄钢带,下部通过螺钉固定在炉壳上,上端固定在托圈下部;
炉口冷却水箱
挡渣板
制动块 炉衬 上吊架 楔块 下吊架 炉底
12
2.4 转炉金属构件设计
* 3)转角半径 在转炉炉壳的帽锥与炉身直筒段连接处SR1,直筒 段与池锥SR2,池锥与炉底球冠连接处SR3; 小转炉以直线尖角连接,称为拐角炉壳,该炉壳简 单,容易制造; **大中型转炉为了较少应力集中,增加炉壳的坚固性, 以圆弧相接,称为拐弧炉壳;其圆弧半径称为转角 半径; **在便于砌筑炉衬砖和不减薄炉衬厚度的情况下,弧 形段的转角半径以不大于炉衬总厚度为宜。转角半 径如下: SR1=SR2≤δ身;SR3=0.5 δ底; δ身、δ底为衬砖厚 度;

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

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

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转炉倾动机构是转炉中重要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和实现转炉的倾动运动。

本文将对150吨转炉倾动机构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构总体设计1.能够精确控制转炉的倾动角度和倾动速度。

2.具备良好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大的工作负荷和外载荷。

3.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维修和保养。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采用液压倾动机构设计,结合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现转炉的精确倾动控制。

二、主要机构设计1.倾动油缸:为了满足150吨转炉的工作负荷,倾动油缸应具备较大的推力和工作行程。

同时,油缸的密封性能要良好,以确保油液不泄漏。

另外,还需要考虑油缸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

2.倾动支撑:倾动支撑主要由液压缸支撑杆和转炉的支座构成。

支承装置需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承受转炉的工作力和外载荷。

此外,需要采取防倾倒装置,确保倾动过程中的安全。

3.控制系统:倾动机构的控制系统采用电液伺服控制,主要由液压系统、传感器和控制器构成。

通过传感器对转炉的倾动角度进行实时监测,然后通过控制器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时调节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实现精确的倾动控制。

三、安全保护措施为了确保转炉倾动机构的安全可靠运行,应采取以下安全保护措施:1.安装倾动限位装置和位置传感器,确保倾动角度的范围在设计要求内。

2.安装倾动过程中的紧急停止按钮和紧急刹车装置,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止倾动运动。

3.安装机械和液压压力保护装置,确保转炉倾动机构不会超载。

4.设置防坠落装置,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有效防止转炉倾倒。

四、结论设计150吨转炉倾动机构,需要考虑转炉的工作负荷、倾动精度和安全性等因素。

采用液压倾动机构设计,配合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倾动控制。

同时,还需要设置合理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倾动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就是150吨转炉倾动机构设计的详细介绍。

转炉设计

转炉设计

1转炉设计1.1炉型设计1. 原始条件炉子平均出钢量为100吨,钢水收得率取90.36%,最大废钢比取10%,采用废钢矿石法冷却。

铁水采用P08属于低磷生铁;氧枪采用三孔拉瓦尔型喷头.2. 炉型选择:根据原始条件采用锥球形炉型。

3. 炉容比:取V/T=1.004. 熔池尺寸的计算 熔池直径:G=t B T 95.102936.01%1521002122=⨯+⨯=⋅+η (取B=15%)314.158.695.102m G V ===ρ 确定吹氧时间和吨钢耗氧量:本设计采用低磷铁水,取吨钢耗氧量为56.8)(/3钢t m 。

并取吹氧时间为12min ,则 供氧强度min)]/([733.4128.563⋅==t m 取K =1.8则 )(27.51295.1028.1m D == 锥球型熔池深度的计算公式为)(05.127.57.027.50363.014.157.00363.02323m D D V h =⨯⨯+=+=确定D =5.27m, h =1.05m熔池其他尺寸确定 球冠的弓形:)(527.027.510.010.01m D h =⨯== )(717.427.5895.0895.01m D D =⨯==炉底球冠曲率半径:)(797.527.51.11.1m D R =⨯==5. 炉帽尺寸的确定炉口直径:()m D d 530.227.548.048.00=⨯==炉帽倾角:取065=θ 3) 炉帽高度帽H )(94.265tan )53.227.5(21tan 2100m d D H =-=-=θ 取mm H 400=口,则整个炉帽高度为: )(口锥帽m H H H 34.34.094.2=+=+= 由于我们采用水冷炉口炉帽部分容积为:口锥帽)(H d d Dd D H V 202002412ππ+++=)(56.384.053.24)53.253.227.527.5(94.2123222m =⨯⨯++⨯+⨯⨯=ππ6. 炉身尺寸确定1) 炉膛直径D D =膛=5.27m (无加厚段)2) 根据选定的炉容比为1.00,可求出炉子总容积为 )(容31000100.1m V =⨯= )(帽池总身346.438.5615.14100m V V V V =--=--= 3) 炉身高度 )(3.135.27446.4422m D V H =⨯=⨯=ππ身身4) 炉型内高m H H h H 52.813.234.305.1=++=++=身帽内7. 出钢口尺寸的确定1) 出钢口直径)(15.0)(15.5301075.16375.163m cm T d T =≈⨯+=+= 2) 出钢口衬砖外径)(0.915.066m d d T ST =⨯== 3) 出钢口长度)(05.115.077m d L T T =⨯== 4) 出钢口倾角β:取018=β8. 炉衬厚度确定炉身工作层选600mm,永久层115mm,填充层90mm,总厚度为600+115+90=805(mm )炉壳内径为 6.882805.05.27=⨯+=壳内D炉帽和炉底工作层均选600mm,炉帽永久层为150mm,炉底永久层用标准镁砖立砌,一层230mm,粘土砖平砌三层65×3=195(mm ),则炉底衬砖总厚度为600+230+195=1025(mm ),故炉壳内形高度为)(9.545025.18.52m H =+=壳内,工作层材质全部采用镁碳砖。

150吨转炉砌筑施工方案

150吨转炉砌筑施工方案

150吨转炉砌筑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要求,编制砌筑工艺流程,制定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

材料准备:确保耐火砖、耐火浇注料等砌筑材料的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并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场。

人员准备:组织一支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砌筑队伍,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搭建临时设施,准备施工所需的水源、电源等。

二、炉底砌筑检查炉底基础是否平整,确保无油污、无积水。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铺设耐火砖,确保砖缝均匀、错缝砌筑。

使用耐火浇注料填充砖缝,确保炉底整体密封。

三、炉壁砌筑在炉底基础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砌筑炉壁。

确保炉壁耐火砖的砌筑错缝、平整,保证炉壁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炉壁砌筑过程中,注意预留膨胀缝,以适应炉温变化。

四、炉顶砌筑在炉壁顶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砌筑炉顶。

炉顶砌筑要保证平整度和密封性,防止炉内热量散失。

在炉顶中央设置排气孔,保证炉内气体循环畅通。

五、炉门砌筑根据炉门尺寸,定制合适的耐火砖和浇注料。

砌筑炉门时,确保耐火砖与炉门框架紧密配合,防止炉气泄漏。

炉门砌筑完成后,进行密封性能测试,确保炉门密封性能良好。

六、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加强施工现场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七、质量检测与验收砌筑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抽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砌筑完成后,进行整体质量检查,包括耐火砖的完整性、砖缝的均匀性等。

组织专业人员对砌筑工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验收合格后,整理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测报告,归档保存。

以上是本150吨转炉砌筑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00吨转炉炉型设计计算

200吨转炉炉型设计计算

第二部分200吨转炉炉型设计计算(一)转炉炉型及主要参数一、转炉三种炉型介绍转炉炉型应能适应炉内钢液、溶渣和高温气的循环运动规律,达到反应快、喷溅少和炉龄高等目的。

内型应与残余炉衬的轮廓接近,以利减少炉衬的局部侵蚀和降低耐火材料的消耗,此外还要容易砌筑。

目前,氧气顶吹转炉金属熔池形状可分为三种炉型:1.筒球形炉型这种炉子形状简单、砌砖方便、炉壳容易制造。

球形底可使散热面积小,倒渣时炉底形成拱顶而强度相对要大。

球底熔池的形状接近金属液的循环轨迹。

.常用于≧50吨的炉子。

2.锥球形炉型这种炉子的熔池形状更符合钢流循环的要求,且与筒球形相比,当熔池深度相同时,熔池直径与反应而积均可稍大而有利于去磷反应的进行(见式2-6和式2-6)。

常用于20~80吨的炉子。

3.截锥形炉型熔池循环有死角,故适用于≧30吨的炉子。

这种倒圆台的炉底比球形炉底易于砌筑.二.炉子各部分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和计算转沪的主要尺寸如[4]254图23一1所示.下面分五个部分进行讨论(I)熔池部分1.熔池直径的计算式中:G——新炉金属料装入量,T(由原始条件给出)t——吹氧时间,minK——系数>30吨炉子K=1.85~2.1系数<30吨炉子K=2.0~2.3t=33min前期出钢量[T]加废钢后耗氧量[Nm/T]供养强度[Nm/T]G[T]由表1-21可求“加废钢后每吨钢水耗氧量”=氧[kg]钢水[kg]×1000[Tkg]×332[kg]22.4[Nm]供氧强度可参表2—1,计算后,供养时间应符合表2—2的范围。

3续表2—1厂名樊纲鞍钢(西德)萨尔茨吉特(日)加古川(意)塔兰托宝钢公称容量120150200250300300喷头孔数三孔三孔三孔三孔三孔三孔供氧强度 2.5 2.454 2.63~4.4表2—2 转炉供氧时间参数表公称容量<5050~80>120供氧时间(min)12~1616~1814~202.金属熔池体积和熔池深度的计算①当取铁水密度ρ=6.8[T/m3]时则金属熔池体积V金属=G[T]×0.147[T/m3]②锥球形熔池深度h=320.0363D0.7D金属V(m)③筒球形熔池深度h=320.046D0.79D金属V(m)由:比较式2—6与式2—7可知,当深度两者相同时,锥球形熔池直径稍大而可扩大熔池的渣钢反应界面有利于去磷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炉炉型设计
转炉是转炉炼钢车间的核心设备。

转炉炉型及其主要参数对转炉炼钢的生产率、金属收得率、炉龄等经济指标都有直接的影响,其设计是否合理也关系到冶炼工艺能否顺利进行,车间主厂房高度和转炉配套的其他相关设备的选型。

2.1 炉型的选择
本设计为150t的中型转炉,选用筒球型转炉。

2.2 炉容比与高宽比
2.2.1 炉容比(V/T , m3/t)
炉容比是转炉有效容积与公容量的比值,主要与供氧强度有关,本设计选取炉容比为0.93
2.2.2 高宽比
高宽比是指转炉炉壳总高度与炉壳外径的比值,是作为炉型设计的校核数据。


1.25-1.45之间。

2.3 转炉主要尺寸的确定
2.3.1 熔池尺寸
(1)熔池直径D
熔池直径是指转炉熔池在平静状态时金属液面的直径。

可根据公

D?K
G ——新炉金属装入量,t;(取公称容量) t ——吹氧时间,min,取16min K——比例系数,取1.70
则熔池直径D?K
1.7×√(150÷16)=5.21m
熔池深度是指转炉熔池在平静状态时,从金属液面到炉底的深度。

对于筒球
型熔池,取球缺体半径R = 1.1D = 5726mm,此时熔池体积VC与熔池直径存在如下关系:VC?0.790hD?0.046D,即h0?
2
3
VC?0.046D
0.79D
2
3。

熔池体积VC = 装入量/比重 =150/5.0 = 30m3 则熔池深度h0?
VC?0.046D
0.79D
2
3
=(30+0.046×5.21)/(0.790×5.21)=1.70m
32
2.3.2 炉帽尺寸
(1)炉帽倾角?
倾角过小,炉帽内衬不稳定,容易倒塌;过大则出钢时容易钢渣混出和从炉口大量流渣。

在本设计中取? = 60°.
(2)炉口直径d0
本设计中取炉口直径为熔池直径的48%,即d0 = 5.21×48% = 2.5m =2500mm (3) 炉帽高度H

口 = 350 mm,则炉帽高度为:
取炉口上部直线段高度H
H帽 = ?
(D?d)tan??H= 1/2(5.21 — 2.5)tan60°+ 0.35 = 2.70m 002
2.3.3 炉身尺寸
(1)炉身直径
转炉炉帽以下,熔池面以上的圆柱体部分称为炉身。

其直径与熔池直径一致,即为D。

(2)炉身高度H

2
2
H身 = 4V
式中 V


/(?D)?4(Vb?V帽?VC)/(?D)
、V帽、VC——分别为炉身、炉帽、熔池的容积。

其中:
V帽??/24(D3?d口3)tan???/4d口2H口
=0.262(H帽?H口)(D+Dd口+d口)+0.785d口H口
2
2
2
Vb ——转炉有效容积,为V身、V帽、VC三者之和,取决于容量和炉容
比。

Vb = 炉容比×G。

根据已得的数据,则有:
3
Vb = 炉容比×G = 0.93×150 =140 m
V帽?0.262(H帽?H口)(D+Dd口+d口)+0.785d口H口
222
=0.262(2.70-0.35)(5.21+5.21×2.5+2.5)+0.785×2.5×0.35 = 30.30 m3 2 22
由此,则有炉身高度为:
H身 = 4V

/(?D)?4(Vb?V帽?VC)/(?D)
22
= 3.74m = 3740 mm
2.3.4 出钢口尺寸
出钢口内口一般设在炉帽与炉身交界处,以使转炉出钢时其位置最低,便于钢水全部出净。

(1)出钢口中心线水平倾角?
为了缩短出钢口长度,以利于维修和减少钢液二次氧化及热损失,大型转炉出钢口中心线水平倾角趋于减小,本设计中取? = 20°. (2) 出钢口直径d

出钢口直径决定出钢时间,因此随炉子容量而定。

可用如下经验公式确定: d 出=
63?1.75G?
63?1.75?150
=18.042 cm
式中 G——转炉公称容量,t 。

则在本设计中,出钢口直径为:
d出 = 0.18m
(3) 出钢口衬砖外径和出钢口长度
取出钢口衬砖外径为出钢口直径的6倍,即为:0.18×6 = 1.08m 取出钢口长度为其直径的7倍,即为:0.18×7 =1.26m
(4)验算高径比
经计算: H总=炉身高H身+熔池深度h+炉帽高度H帽
+底部炉衬厚度+底部炉壳钢板=3.74+1.7+2.7+0.62+0.07=8.806
D壳=熔池直径D+炉身加料侧炉衬厚度+炉身出钢侧炉衬
厚度
+炉身钢板厚度×2
=5.21+0.130+0.750+0.130+0.650+0.01D壳×2
所以D壳=7.01m
H总
D壳= 8.806/7.01=1.26 因1.25< 1.26 <1.45所以符合要求的范
围。

由上述数据可画出转炉炉型图。

2.3.4 炉衬炉衬材质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工作层衬砖有:沥青结合镁砖,含碳量为5~6%;烧成浸渍镁砖,含碳量为2%左右;焦油或沥青结合的白云石砖,含碳量约2%;沥青或树脂结合的白云石碳砖,含碳量为7~15%;沥青或树脂结合的镁碳砖(加入或不加防氧化剂),含碳量通常为10~25%。

现在,氧气转炉炉衬材质普遍使用镁碳砖,炉龄有明显提高。

但由于镁碳砖成本较高,因此一般只将其用在诸如耳轴区、渣线等炉衬易损部位,即炉衬工作层采用均衡炉衬,综合砌炉。

炉衬的组成和厚度的确定
通常炉衬由永久层、填充层和工作层组成,也有的转炉不设填充层。

在本设计中不设填充层。

永久层紧贴炉壳,修炉时不予拆除。

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炉壳,用镁砖砌筑。

工作层是与金属、熔渣和炉气接触的内层炉衬,工作条件苛刻,设计中用镁碳砖砌筑。

各层厚度参考高泽平《炼钢设备及车间设计》表3-1,设计中取值见表2-1:表2-1 转炉炉衬厚度取值
2.3.6 炉壳
炉壳通常由炉帽、炉身和炉底三部分组成,常用材质有16Mn 、
15MnTi 、14MnNb等,炉壳的材质力求抗蠕变强度高、焊接性能又好的材料。

本设计采用锅炉钢板制作炉壳。

选用16Mn制作炉壳。

表3-3炉壳钢板厚度的确定
备注:δ1:炉帽钢板厚度;δ2:炉身钢板厚度δ3:炉底钢板厚度 D壳:炉壳外径
因为转炉为150吨>30吨,所以选择
δ2=0.01×D壳=70.1mm
δ1=0.8×δ2=56.08mm δ3=1×δ2=70.1mm
所以:炉帽钢板56.08mm、炉身钢板70.1mm、炉底钢板70.1mm
3.4.2 支承装置
托圈选取大型转炉剖分式焊接托圈,炉壳与托圈的连接选用吊挂式连接装置。

耳轴要受多种负荷的作用,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该处耳轴选用合金钢,且耳轴直径为800mm,耳轴轴承采用双列向心滚子轴承,耳轴与托圈的连接采用法兰螺栓连接。

3.4.3 倾动装置
⑴倾动速度:采用无级调速,转速为 0.15—1.5r/min 。

⑵倾动力矩:M=Mk+M y+Mc
⑶耳轴位置:应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Mk+My)>Mc
(Mk+My)cr≥Mc
⑷倾动机构类型:
本设计采用悬挂式,优点是设备轻,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

3.5氧气顶底复吹转炉供氧系统
氧气转炉炼钢车间的供氧系统一般由制氧机,加压机,中间储氧罐,输
氧管,控制闸门,测量仪表,及喷枪主要设备组成。

3.6底吹元件
本设计为增加废钢型顶底复合吹炼法。

不仅在转炉底部布置喷吹惰性气
体或中性气体N2来加强搅拌,还考虑在转炉底部喷吹小部分燃料与氧气。

为炉膛提供更多热量,补偿废钢加入所吸收的热量,使转炉冶能够炼顺利进行。

(1) 底气用量
在底部吹N2、Ar、CO2等气体时,供气强度小于0.03 m3/(t·min),其冶金特点接近顶吹法;达到0.2~0.3m3/(t·min),则可以降低炉渣和金属的氧化性,并达到足够的搅拌强度。

最大供气强度一般不超过0.3 m3/(t·min)。

全程吹Ar,成本太高;全程吹N2,又会增加钢中的氮。

所以,本设计采用底部全程供气,但是前期吹N2,末期再改吹Ar;供气强度为0.2 m3/(t·min)。

(2) 供气构件
根据本设计的底部喷吹N2和Ar,选择砖型供气元件,且为弥散型透气砖。

博泰典藏网包含总结汇报、教学研究、高中教育、经管营销、人文社科、出国留学、农林牧渔、自然科学、外语学习、高等教育、工程科技、行业论文、计划方案以及150T转炉课程设计说明书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