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doc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2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128c2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d.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20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篇1《三国演义》,一本我极其喜欢的名著,里面饱含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谨慎多疑的曹操,有诚实守信的鲁肃,还有心胸狭窄的周瑜。
每一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缩影,而我最喜欢的,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宰相,也是蜀国的智慧担当,一生为蜀国出谋划策,“草船借箭”、“空城计”、“赤壁之战”,都有诸葛亮的身影。
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蜀国和东吴极有可能生存不了多久,就会被魏国完全吞并。
而且,诸葛亮还很会写*,《戒子书》、《出师表》都出自于他的笔下。
然而诸葛亮最让我倾佩不已的,并不是他的才华和谋略,而是他对国家的尊敬和他的信仰。
我们都知道,刘备离世后,继承他的是“扶不上墙”的刘禅。
然而诸葛亮却始终辅佐着他,一点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因此,很多人都笑话诸葛亮,说他“愚忠”,不为国家考虑。
其实我认为他是最尊敬国家的人。
他一共辅佐了两代君主共27年,一心只为匡扶汉室,而非统一全国,所以诸葛亮宁愿不取代阿斗,也不愿违背他的信仰,这,也就是诸葛亮的过人之处,也是我最钦佩他的原因了。
之前,我在《把栏杆拍遍》中发现了一片写诸葛亮的散文,叫做《武侯祠前的沉思》,先生回忆了诸葛亮的那些瞬间,回忆了他离世后人们疯狂地为他修建祠堂的故事,他也有着和其他人同样的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取代刘禅呢?”他在书中是这么说的:“假如上天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他也许会再造一个盛汉;假如他少一点愚忠,真按刘备的遗言,将阿斗取而代之,也许会又建一个什么新朝。
我胸中四海翻腾做着着许多‘假如’,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净,手中的羽扇像刚刚挥过一下。
我不觉可笑自己的胡思乱想。
我知道他已经这样静坐默想一千七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英雄无法再造一个时势。
”是啊,诸葛亮深知这一切已成定局,他无能为力,所以他尽他所能地做了,可终究还是失败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觉得《三国演义》似乎就是为诸葛亮写的,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关于诸葛亮的悲剧。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精选1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32e5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1.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精选15篇)三国演义800字初中篇1《三国演义》这本书,我不知已经看了多少遍了。
今年暑假,我又重新拾起了它,因为每一次阅读,都能得到不同的收获。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
作者是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
他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
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有我最喜欢的几个故事: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华容道、三顾茅庐、桃园结义……书中刻画了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
它描写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这些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周瑜的“胸怀狭窄、忌才好胜”,诸葛亮的“料敌如神、指挥若定”、刘备为“复兴汉室,复兴天下”而战、关羽“威风凛凛,智勇双全”、赵云“赤胆忠心,骁勇善战”……但我最喜欢的两个英雄是诸葛亮和赵云。
诸葛亮是一个忠臣,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非常善于用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和“空城计”……赵云对刘备也十分忠心,骁勇善战,在“单骑救阿斗”中,赵云自己一个人杀了魏国好几个猛将,为自己和小阿斗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他们都回到刘备身边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还要刻苦学习,立志做一个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篇2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800字(5篇)读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800字(5篇)读友吧](https://img.taocdn.com/s3/m/880ada3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c.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800字(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800字篇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三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诗是《三国演义》义片中的首词。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讲述的是蜀、吴、魏三国之间的兴衰史。
从刘、关、张三兄弟桃园三结义一直到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分别是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晋一统天下。
在《三国演义》中,令我最佩服、欣赏的是曹操。
他一位富有极高的军事才能的人,他在几年的南征北战中,占领的长江以北地区,是三位君王中土地最广的一位,就连部分少数民族都是愿意臣服于他的。
所以,可以认为他是三位君王中最有才干的,因为有他,魏国才能有那么强大,也是他奠定了晋国一统天下的基础。
他没有辱没世人对他“枭雄“的称呼。
曹操真正强大的原因之一,我觉得是因为他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
他并不是按照封建制度进行选拔人才的,他选拔人才是不在乎他是否贫富贵贱,他只看你有没有才能,甚至能够不计前嫌。
就那那个陈彬说吧,他一开始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
后来袁绍被曹操击败后,陈彬归降,曹操对陈彬说:“你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我的祖宗三代?”陈彬听后,连忙谢罪,曹操非但没有给他处罚,反而照用了他。
就是因为这样,曹操手底下才猛将如云,出谋划策的文人众多。
但是凡是人,就会有缺点,曹操的缺点就是会骄傲,俗话说的好,骄兵必败。
曹操就是因为在赤壁之战前,屡战屡胜,内心骄傲无比,才会中了周瑜与黄盖的骨肉计,导致了整个赤壁之战的失败。
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笑了笑,说道:“北方仍由我占据着。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经得起挫折、内心宽广、拥有豁达的胸襟的人。
令我最喜爱的文人是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览群书,足智多谋,最重要的是,他一心一意,鞠躬尽瘁的为蜀汉。
他草船借剑、三气周瑜、空城计、锦囊杀魏延等计谋,都是常人都意想不到的,他没有辜负“卧龙”这一称号。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你就会发现里面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令人大饱眼福,张飞、关羽……个个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三国演义初中800字读后感5篇
![三国演义初中800字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4984e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4.png)
三国演义初中800字读后感5篇三国演义初中800字读后感篇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每一本都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里面刻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勇敢的猛将——关羽,名将——赵云,我最喜欢的就是关羽了。
关羽武功高超,重情重义,曾经关羽被曹操抓了之后,每天都在想他结义的兄弟——刘备、张飞。
最后过五关,斩六将,跟兄弟汇合。
关羽还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有一次,吴国的孙权让关羽带兵谈判,但关羽却单刀赴会。
最后走出吴国的领地。
第二次,关羽又来了,但没想到是个圈套,被吴国兵包围了,无处可走。
这时吴国,对关羽谈了一个条件,就是背叛蜀国,到吴国投兵并认输。
但是关羽却丝毫未动摇,没有认输,最后被孙权所砍头。
读到这里,我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关羽的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宁死也不屈服于敌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了在我身边的一件事,中午,我在学校和同学玩抓人游戏,最后是一个跑得很快很快的人来抓。
他第一时间就盯上了我,朝我似牛般地跑了归来,我跑到一个乒乓球台后面跟他绕。
可是,我却因为体力不支而变慢。
我自己心里想到我肯定会被捉到,就不受控制地地跟他说了一句:“我投降,求你不要捉我。
”读完这个故事,现在想想可真是羞愧,要现在我被抓了,我也不会投降的,这是关羽教会我的。
所以,我最喜欢读的就是它了——三国演义在生活当中,要像关羽一样,就算胜负已定,也不服输。
宁死不屈,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精神啊!三国演义初中800字读后感篇2这样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已经看过N次了。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
《三国演义》开头以天下大势,“魏蜀吴”三国展开的斗争进行描写,随着时光的流逝,三国也是人才辈出,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绝代智谋的诸葛亮,又在公孙瓒帐下得到了忠勇双全的赵云;曹操凭借着自己的名声找来了英勇大将夏侯惇;孙权认识了周瑜,见他很有才华,请他做了军师。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优秀范文五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4fcc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5.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优秀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当将《三国演义》这本书全部看完、合上书页的一刻,我恍然之间感悟到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真情,周瑜、黄盖使苦肉计的良苦用心,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似乎还看到云长刮骨疗毒的从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机智、七擒孟获的仁厚;也领略到关羽单刀赴会的勇敢,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若渴、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的大胆......这本书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关云长和诸葛亮了。
为什么他们值得我佩服呢?关羽结识刘备、张飞,情同手足。
他受曹操厚待却不忘本,立功报答曹操后离去,追寻刘备。
白马之战中,关羽刺河北名将颜良于万众之中。
随后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八方。
关羽骁勇善战、视死如归、重情重义。
诸葛亮呢?刘备三顾茅庐,用真诚打动了他,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诸葛亮借自己三寸不烂的口舌功夫,使孙权、刘备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给了曹操沉重的一击,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诸葛亮辅佐刘备,为完成统一中国、重振汉室的大业,他外联东吴,内修朝政,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敌交锋,屡操胜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认为最令我感到惋惜的就是张飞了,一代豪杰毁于两个无名小卒之手,真是令人痛心!虽然我觉得曹操是一个能臣兼奸雄的“两面派”,他疑心重重,阴险狡诈,但是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我们可以从《龟虽寿》中体会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壮志;也可以从《观沧海》中感受到那大好美景。
张飞的勇敢鲁莽、心直口快,赵云的浑身是胆、冷静忠诚,刘备的求贤若渴,孙权的优柔寡断,鲁肃的外愚内智,司马懿的老奸巨猾,吕布的见利忘义,都让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初二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5篇
![初二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fbbae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8.png)
初二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5篇初二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篇1《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读的经典历史小说。
它通过描写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来表现英雄人物如何利用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与对手随机应变、斗智斗勇。
《三国演义》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
每读一次《三国演义》,我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其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
挟天子令诸候的曹操平定了北方,率百万大军南下,打算一举扫平蜀汉和东吴。
刘皇叔和孙权决定组成抗曹联军。
诸葛老师是刘皇叔的全权代表,周瑜是孙权军队的最高统帅。
虽然双方是联合军队,但周瑜妒忌诸葛老师的才干,总是给他设绊子,搞破坏。
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周瑜借口缺少箭支,要诸葛老师十天之内制造十万支箭,最后陷害没成功,留下了千古笑柄。
读着读着,我想到以前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
那一天,学校举行语文考试。
一位跟我比较要好的同学考出了98分的好成绩,我却只考了86 分。
放学回家的时候,我越想越难过,觉得她很有可能是作弊得来的,或者是老师偏心,就故意问她:小李,你这次怎么考得那么好啊?当时我有些嫉妒她,因为我平时的成绩都比她好,可是这一次却被她超过了,心里觉得很不服气。
有一段时间,都不愿跟她说话,和她一起回家了。
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周瑜作为诸葛老师的友军统帅,不跟诸葛老师好好合作,反而因为嫉妒,多次设计谋害,最后竟被活活气死,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终身遗恨。
为什么要去妒忌别人呢?是怕别人超过自己的成绩吗?这样的人是没有勇气的!当别人取得好成绩,受到大家尊重和爱戴,如果我们不去寻找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不虚心向他学习,反而讽刺甚至中伤别人,那是多么愚蠢无能的表现啊!读着读着,我明白了不能妒忌别人的才干,如果要想取得跟别人一样的成功,那就努力去做。
你瞧,小时候数学常常考不及格的华罗庚爷爷努力去做了,他后来竟然成为了数学家!你瞧,残疾张海迪阿姨也是努力去做了,她居然掌握了多种语言!你瞧还有很多很多。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f76c2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d.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1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周末,我又钻进自己的“三味书屋”,沉浸在《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
我徜徉在“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的三国世界里,我喜欢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我更欣赏诸葛亮在“空城计”里“瑶琴三尺胜雄师”的智慧。
《三国演义》吸引着我,鼓励着我。
我思考着:为什么要阅读《三国演义》?我敬仰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为什么要用“空城计”?这一切,都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我从扣人心弦的“空城计”中知道了答案。
在古老的西城城墙上,只见诸葛亮凝视着城外远处,那里尘土冲天,司马懿正带着十五万魏兵蜂拥而来。
而诸葛亮的身边却没有大将,没有精锐的士兵,只有城里区区两千人马,众官也是“尽皆失色”,危急关头,诸葛亮镇定自若,“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这时他叫人把城门打开,让老兵装成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戴纶巾,披鹤氅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骑在马上的司马懿,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更加疑惑。
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不可能会这样,城里肯定有埋伏。
这时他只好带着大军转身而退。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紧张极了,我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懂得他为什么这次能化险为夷,是他每次都认真思考,冷静分析:司马懿的特点是生性多疑,用兵谨慎,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诸葛亮能够大胆用“空城计”。
从中我明白了: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充分的准备。
我扪心自问:碰到问题的时候,我提前做好准备了吗?学习上我的弱项是计算经常有错误,每一次看到题,我都认为没有问题,可是每一次都有小错误,这让我感到心中很惭愧。
有一次数学单元检查,课前老师提醒复习,而我觉得自己已经懂了,没有仔细认真复习,当我看到有一题的问题是没有做过时,心里一阵紧张,答案计算不出,后悔不已。
以后一定要做好充分预习,才能事半功倍。
记得杜甫在《蜀相》这首诗里描写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有着心怀家国,志存天下的雄心壮志,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800字作文(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800字作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53a10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f.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800字作文(精选5篇)《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看完三国演义,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800字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800字作文【篇1】在我读过的众多名著中,《三国演义》是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一册书。
从黄巾起义到一统三国,历经了多少震撼人心的传奇经典。
翻动书页,眼前便浮现出曹操气吞山河、刘备三顾茅庐、孙权胸怀大志、最后三国鼎立的生动场景。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蜀吴联盟北伐曹军,黄盖仅率三十条船,用火攻歼灭曹操三十万大军,取得了以少胜多、以智取胜的典范。
烽火乱世时代,确实英雄辈出。
以卖草鞋起家的刘备,用眼泪与诚意换取天下、独霸蜀国;被后世称为奸雄的曹操,凭谋略与霸气驰骋江湖、傲立魏国;志存高远的孙权,以内敛与智慧掠夺城池、创立吴国,三国鼎立局势成也。
三国人物中,我最敬佩的便是卧龙诸葛,他舌战群儒、火烧连营、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然而,虽说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中提到的空城计、借东风只是后人神话而已。
当然,《三国演义》中那些识时务、避锋芒、等时机的人更是时代的俊杰、最大的赢家!司马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不被大家看好的刘禅其实也是大智若愚、聪明绝顶的人物,只可惜他的时运不佳罢了。
《三国演义》以独特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人物,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它在承载历史的同时,也使读者们产生共鸣、泛起思索,使大家忍不住读之再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中800字作文【篇2】在刚开学时,我们学校推荐了几十本好书,分别是一、二、三等年级读的佳作,我在读的这些书中,最喜欢的当然是——《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不仅让我读到了各种名言佳句,还更一步让我了解到人物的品质。
比如曹操,虽然在书他是那么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杀王厘重鼓士气等。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通用7篇)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3454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1.png)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通用7篇)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篇1这是一部令我荡气回肠的书籍,这本《三国演义》是我的最爱。
在书里描绘得令人心潮起伏的战争,无数的豪杰英雄,血洒疆场的将军美人无不让人怦然心动。
可是细细的品位三国,就能感受到这是人性的五味杂陈。
生动的描绘了在那个时代政客枭雄们对于国家,地位的人性披露。
我喜欢武圣关羽,在我的感受中他是一个正义的化身。
勇猛且充满了智慧,刚毅中带着一位将军的英雄气概。
我喜欢他的义气,可以为了兄弟付出一切的精神。
自从和刘备结拜后,便死心塌地的为他征战,数十年来立下了赫赫战功。
对于他的朋友他能够坦诚相待,推心置腹,从不耍奸计。
对于敌人他能够常怀仁德之心,以德报怨,铭恩于心,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彰显了他的大义。
最终以勇猛善战,义薄云天,忠心护国而成为一代名将。
我十分敬佩关羽,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让我学会了正义,为一切不平事挺身而出的品格。
对于朋友,要真诚相待,以心相交。
对于国家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忠于祖国,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像他一样爱国的人。
看了很久《三国演义》,在这碗充满五味杂陈的汤里有苦,有甜,也有辛酸,也有让我十分感动的地方。
那以礼贤下士的着称的刘备便是一位。
读了刘备的一生感悟非凡。
刘备自小不得意,可他却有着中兴汉室的志向。
并且为此韬光养晦,学习了数十年。
有了机会他就牢牢的抓住。
但是在他起兵的头二十年是屡战屡败。
可是却又屡败屡战,足见他的毅力和为了国家的不辞辛苦。
我想我们就要学习这种不怕输,在哪里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精神。
《三国演义》不仅精彩在战场的厮杀,也表现在各自军营里智者的斗争。
有卧龙称号的诸葛亮一直是我认为最聪明的人。
在面对敌人的强势,他总是以微弱之力取胜,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胜。
这让我惊讶之时,也让我学会在面对强敌时,不能硬碰硬,可以通过智慧取得胜利。
对于中学生来讲,这种精神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动一点脑筋。
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中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f38d8e4028915f814dc210.png)
中学生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1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
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
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向写到晋朝那个时代。
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十分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十分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
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必须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必须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
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齐去找刘备,最后最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述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
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这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
他在统一魏国时,能够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他的策略,无不能够统一天下。
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正因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带给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
透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好多疑。
三国演义初中的优秀读后感800字5篇
![三国演义初中的优秀读后感8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9d544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6.png)
三国演义初中的优秀读后感800字5篇三国演义初中的优秀读后感800字【篇1】卑鄙的圣人——曹操。
巨长的一本书,读了三个月。
走过曹的一生,从阿瞒到孟德,从一军之主到一国,越走越孤独。
“窃汉”算得上曹最显眼的一个标签了,但说到底曹与孙刘有何区别?三人都心怀家国天下,都有解民倒悬的善良初衷,只不过形势所造罢了。
曹很清楚,唯有实现统一才能结束乱世之苦。
书中有一句话很在理——逆天而行才是反!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当曹选择君临天下的时候,也承担了天下的怨恨与盖世的孤独。
曹手里的冤魂多的数不清,最怜惜的是荀令君,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完美至极,一生守护道义,用死亡做最后的抗争,谁知他对汉得有多愧疚;最震撼的是祢衡,击鼓骂曹,怕是他之后再无如此胆大之人了吧。
一直在想,死守道义是否值得,“为臣者蓄良志于胸,若不得君之信任,难登其位难谋其政,上不能安朝政,中不能遂志愿,下不能贵己身。
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策,不能与君和谐相处,罢官失位乃至祸福不测,又谈何治天下?”。
张居正的为官之道就甚是高级,为治天下而谋高位,为安边疆而收受贿赂。
相比之下,海瑞似乎没那么高明。
直到祢衡之死、孔文举之死、荀彧之死,震撼之余,似乎感受到了点什么,有人为建设而生,也有人愿意为道义而忠,心怀道义,即使卑鄙也不会过于离经叛道。
这些人以死警后世,所以我说,倒也不可惜。
千年已过,管中窥豹耳。
三国演义初中的优秀读后感800字【篇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唱起这句歌词,我就会想到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本重要著作,它描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事件,主要讲述了以曹操、刘备、孙权带领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的斗争。
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表现复杂的时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性格关系着成功与否。
诸葛亮的谨慎机智,曹操的诡计多端,刘备的谦逊,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00字参考(精选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00字参考(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d29d0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e.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00字参考(精选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00字参考(精选篇1)时势造英雄。
所谓大争之世,必然伴随着英雄的层出不穷。
传说中三国时期七杀、破军、贪狼,杀破狼齐聚,引起近百年血杀。
现在每次读完三国,我都会思考莫非三国的英雄穷尽了华夏大地数百年的灵气,否则为什么在三国后期会被司马氏夺了天下,为什么在五胡乱华时期华夏大地仅有冉闵一个英才?回想三国,就如春秋战国时期人才不绝,谋臣如云,武将如雨。
袁绍、袁术、孙坚、孙策、张绣、陶谦、刘表、公孙瓒,当然还有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孟德和仁义满天下的皇叔,以及继承父兄基业雄霸江东的孙权。
这些人杰,他们或强或弱,或好或坏,但无可否认,他们是三国争霸的主角,才是历史的书写者。
更不能忘那多智近妖的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磐磐大才但壮志未酬的凤雏;那个多才多艺,赤壁之战败曹军鼎立三国的‘曲有误,周郎顾’的俊公瑾;还有让曹操赤壁后大哭‘倘若奉孝安在,我何至于此’的鬼才郭嘉;还有饱受争议,延汉室20-年国祚的毒士贾诩;还有法正、张昭、荀彧、田丰……等等,这一位位智安天下,谋定苍生的智者,为乱世添下多少波澜!更不能忘以一己之力战诸多大将而从无败绩的奉先;还有那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忠义赵云;大战三天三夜的马超与张飞;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的老将黄忠;还有虎痴,典韦,张辽……这一个个勇猛无双的将军。
还有那骑射无双的白马义从;锐不可当的先登死士;攻无不克的陷阵营;名震天下的虎豹骑;。
名将如雨,强兵如林!在天崩地陷的乱世中,他们纵横驰骋在中华大地之上,掀起了无边烽烟!乱世操兵戈,男儿当称雄!少时看西游,老来看三国。
以前对这句话懵懵懂懂,而今想来别有一番滋味。
当中国人再为林肯一生的挫折和成功所喟叹并俯首而拜时,又可曾想到刘皇叔。
皇叔或许血统尊贵,但他的成功史简直就是屌丝的逆袭。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最濒危的时刻妻儿离散,兄弟不见。
但,就是汉室复兴,天下安定的毕生志愿却鼓舞他一步一步向前冲,永不言败的努力。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c5e17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2.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我无比激动的在此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狡诈的曹操,谦虚恭谨的刘备,严谨与聪慧的诸葛亮胸怀狭小的周瑜……《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性情,有着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笔者塑造的入木三分而读者读得更是痛快淋漓。
故事的主要内部实质意义是以智和勇来顺次展开的,不过我觉得智永恒是胜过勇的。
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徒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此种例子举承担不了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合适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
像汉室阿斗,整日饮酒取乐,不理朝政,甘心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终竟至演出了让天仆人耻笑的事物,乐而忘返。
谁会想到一个国度的统治者能做出这么的时移俗易的事物来呢?暴虎冯河,大敌现时,只能抵死出征作战。
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假如吕布在白城门上的楼服从谋臣的计谋,不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假如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物和关羽申说白,哪里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前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度,魏,以前煊赫一时;蜀,以前功成不居;吴,以前名震江东。
这样来看,从国度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情。
曹操,欺负压迫老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雄霸江东。
假如说魏国在魏蜀吴里计谋最强,一点儿也不为过。
曹操的用兵可以称作举世无双,司徒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不过两私人都有自个儿致命的弱项:曹操多心,司徒懿太过阴险。
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一准是伏龙诸葛亮。
他那傲人的机灵,熟练的兵阵,无不让后人观止。
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点人物,不过我觉得都还不如孔明。
吴,一个占领三江六郡的国家,能算做上是有计谋策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一段时间的周瑜就记诵兵书,洞晓布阵。
通过一番刻苦的尽力尽量,终于当上了水上作战部队大都督,总统舰艇兵。
然而他太过于忌妒,死正当中年时。
从这些个人物和国度我们不不好看出人的性情的关紧性。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一8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一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118f2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4.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一8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打小就常听长辈们念叨《三国演义》里的精彩桥段,什么“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那时只当热闹故事听。
如今上了初一,翻开原著细细品读,才惊觉这哪是简单的历史演义,分明是一部写尽权谋、忠义、智慧与豪情的宏大史诗,像一把神奇钥匙,打开一扇通往古代乱世的大门,门里的人和事儿,个个鲜活,看得我热血沸腾又感慨万千。
先说这“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仨人,在那桃花缤纷的园子里头,摆上乌牛白马,焚香礼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好家伙,就这一拜,生死与共的情义算是结下了,比那钢筋还硬!往后不管刘备落魄成啥样,关、张二人不离不弃,跟着他东奔西走,打天下。
看到这儿,我眼眶都有点发热,心里琢磨着,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多是建立在利益之上,今天称兄道弟,明天说不定就因为一点蝇头小利翻了脸,哪还有这般纯粹的义气?要是我能有这么两个知心好友,为了共同志向一起拼搏,那该多带劲!诸葛亮更是全书“智慧担当”。
“草船借箭”那段,简直神了!周瑜刁难他,限时十天造十万支箭,他倒好,不慌不忙,掐指一算,趁着大雾漫天,带着二十条草船就往曹军水寨去了。
曹军看不清虚实,一顿乱箭猛射,好家伙,轻轻松松就“借”来十几万支箭,把周瑜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还有空城计,司马懿大军压境,城里没兵没将,诸葛亮却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焚香抚琴,气定神闲,愣是把多疑的司马懿给忽悠走了。
这智谋,我看得是拍案叫绝,心里直叹:不愧是“智绝”啊!要是我碰上难题,能有诸葛亮一半的机灵劲儿,还怕啥考试、竞赛?不过,这《三国演义》也不全是热血激昂。
读到关羽败走麦城,最后惨遭杀害,我心里那叫一个憋屈、难受。
这么一位忠肝义胆、威震华夏的豪杰,就因为东吴那帮家伙的算计,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刘备呢,为给兄弟报仇,不顾诸葛亮劝阻,倾巢而出伐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元气大伤,蜀汉大业自此走了下坡路。
《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be46c4cc22bcd126ff0c9a.png)
《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想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
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曲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都来自《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e不详尽而宏大的历史。
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
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版,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是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
《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妙笔生花沟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
他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也成为我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为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
翻开书,就如展开了一幅画卷。
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居然会出朵朵奇葩,使每位读者都深深陶醉于中。
这里既有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纠纷,也不乏风华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
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
而分明是在娓娓动听的讲述一个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
然而使《三国演义》个让人觉得奇妙的是在于他的战争前后经历的细致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
这恐怕是包括《史记》在内的其他史书望尘莫及的,比如赤壁之战,战争的起因是刘备兵败,曹操妄图吞并入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经过,而后孙曹对峙,巧施连环计,火烧战船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又以曹操兵败,关云长义释华容道这原本出乎意料,却又让人欣然接受的结果圆满的叙述了这宏大的战争。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感想范文800字左右(精选5篇)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感想范文800字左右(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725b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0.png)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感想范文800字左右(精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感想范文800字左右(精选5篇) 【导语】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感想范文800字左右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三国演义学生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38c01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f.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名著之一,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名篇,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年寒假,我读了小说家罗贯中的大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能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深的了解。
让读者读起来荡气回肠、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
《三国演义》刻划了许很多多的人物,如:气量狭獈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聪明的孔明等等。
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了解。
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故事精彩无比,让人百看不厌。
如:《古城兄弟会》《子龙取桂阳》《马超反西凉》《草船借箭》等等,其中《草船借箭》让我印象最深。
记得那时候,大雾茫茫,天下着倾盆大雨,军士们擂鼓呐喊,曹操以为有人进攻,变派了1千多名弓箭手朝船射箭,箭像下雨一样扎在草把子上。
他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借到了十万之箭!我心想:“诸葛亮足智多谋和他平时博览群书、留心世事、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
他宽宏大量,明知周瑜要害他,却处事不乱,圆满完成任务,令周瑜无话可说。
这个故事主要讲曹操不冷静,才会上了诸葛亮的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保持镇定,只有拥有冷静头脑,才能最在关键时刻,作出最恰当最明智的选择,想出最有效的方法。
打篮球时,0比5的落后情况下,此时,我要冷静,不要冲动,要发现对手的落点,主动出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胜利。
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全面发展,长大后为社会做贡献,帮祖国出一份力。
三国演义读后感2《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这是作者罗贯中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意义深奥,不认真细读,很难看懂故事的精彩内容。
这本书从刘、关、张三人于桃园中结拜为兄弟开始,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那时黄巾军叛乱,刘关张招兵买马,杀得黄巾军片甲不留。
这本书的开头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后面的故事更精彩。
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初中5篇
![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初中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5d2e0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c.png)
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初中5篇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初中篇1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吧?这本书里描写的人物有很多:有胸怀大志的刘备,有虎背熊腰的张飞,还有脸红如枣的关羽等等。
在这些人物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刘备,因为刘备不仅胸怀大志,而且有耐心,也有宽容之心。
我最喜欢书中三气周公瑾这个故事。
故事中,刘备和孙权都想夺取南郡,并约定谁先攻入城内,南郡就归谁。
周瑜率先领兵攻打南郡,不料,中了守将曹仁设下的圈套,结果,周瑜中了毒箭,大败而归。
不久,吴营传出周瑜因箭伤而死的消息。
曹仁不知是计,连夜带兵突袭吴营,中了埋伏,只好狼狈地逃往襄阳。
就在周瑜和曹仁打得不可开交时,诸葛亮趁城内空虚,派赵云率军连夜夺下南郡城。
接着,诸葛亮又让张飞攻占了荆州,关羽攻占了襄阳。
周瑜听说此事,气得箭伤复发,昏死过去。
周瑜派鲁肃向刘备讨要荆州,诸葛亮建议刘备写下字据,等攻下西川就把荆州让给东吴。
周瑜气得大骂诸葛亮。
不久,周瑜得知刘备夫人病死,便让孙权假意将妹妹嫁给刘备,等刘备迎亲时抓住他,逼他归还荆州。
诸葛亮将计就计,让赵云领500士兵驾船护送刘备前往东吴迎亲。
临行前,他交给赵云三个锦囊,每个囊中有一条妙计。
刘备等人到了东吴,赵云按照第一个锦囊计策行事,命随行士兵都披红挂彩,让满城人都知道刘备来迎娶孙权的妹妹。
孙权的母亲知道后,将孙权骂了一顿,但孙母见刘备仪表不凡,就真把女儿嫁给了他。
一技不成又生一技,周瑜让孙权将刘备留在东吴享乐,消磨他的斗志,刘备果然沉醉其中。
到了年底,赵云按第二个锦囊妙计行事,向刘备报告:曹操派数万精兵攻打荆州,刘备忙携夫人赵随赵云等人往回赶。
行至柴桑边境时,刘备一行被周瑜派来的徐盛、丁奉带兵拦住。
赵云依照第三个锦囊妙计行事,让孙夫人出面解围。
孙夫人上前怒斥徐盛、丁奉无礼。
徐、丁二人连声道歉,只好放刘备一行离开。
刘备等人逃到江边,上了诸葛亮派来接应的船只。
没多久,周瑜帅水军追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大事的人不能计较与一时,更不能和人斗气,否则再聪明的人,到了最后也只能落个失败的结局。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左右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56e9b04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3.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左右《三国演义读后感》篇一读《三国演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乱世画卷。
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古代,和那些英雄豪杰们一起并肩作战,又或者是在一旁看着他们斗智斗勇,心里那叫一个“酸爽”。
我得说,书里的人物那可真是各有各的特色,就像一道满汉全席,啥味儿都有。
先说说曹操吧,这人在书里可是个争议颇大的角色。
有人说他是个大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干的事儿那叫一个不地道。
可我觉得呢,也许他也有自己的无奈。
在那个乱世里,想要成就一番大业,不使点手段怎么行?他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在诸侯之间周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而且曹操这人还特别爱才,就像现在的那些大老板到处挖人才一样。
他的那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就表明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吗?我想,要是他生活在现代,说不定也是个商业大亨呢。
再说说刘备,那可是个打着“汉室正统”旗号的人。
他这人特别会收买人心,就像个超级推销员。
他对自己的兄弟那是没得说,和关羽、张飞的兄弟情那可真是感天动地。
我记得有个场景,他们三个在桃园结拜,那画面,就像是三把燃烧的火炬聚在了一起,发誓要同生共死。
刘备就是靠着这种兄弟情义,还有他那“仁德”的招牌,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
不过有时候我也在想,他是不是有点太“圣母”了呢?比如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感觉他有点优柔寡断,也许就是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名声了吧。
诸葛亮就更厉害了,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
他一出山就像开了挂一样,什么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计谋一个比一个精彩。
我感觉他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在战场上挥一挥手中的羽扇,就能把敌人耍得团团转。
但是,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最后也没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这是不是有点太可惜了呢?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就算你再聪明,也斗不过老天。
读《三国演义》,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激情,也让我明白了在乱世之中,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和手段。
同时,我也对那些英雄人物的命运感到惋惜,就像看着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陨落,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一800字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一8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51d80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6.png)
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一800字5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初一800字篇1假期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一部家喻户晓的历史巨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蜀、魏、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斗争。
这本书是由明朝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
书中还有无数个英雄人物,人物性格各异:有勇无谋的吕布、袁术、袁绍,气量狭小的周瑜,善战的赵云,阴险的曹操,勇猛的张飞,机智的诸葛亮,仁义的刘备……其中,我最欣赏的便是关羽。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
因在家乡闯祸,便逃避江湖,刘备这时正在招兵买马,关羽便投到了刘备旗下,拜为刘备的义弟。
关羽相貌堂堂,丹凤眼,枣红脸,一对浓眉,身躯魁梧,长长的胡须,又英俊又威风。
关羽武艺超群,过五关斩六将,还斩了颜良、文丑、华雄,非常威风。
关羽还有勇有谋,一次,车胄设计将刘备留在敌营,一国之主被俘,情形十分火急,关羽便扛起救主责任,但蜀国的力量不及袁绍军,如果率兵攻城救主,显然不会取胜。
关羽便命手下穿上曹军服装,乘着夜色叫城。
守城兵怎肯说开就开呢?关羽说:“只怕刘备知道,疾快开门。
”小兵一听就慌了,因为如果让刘备知道曹操和袁绍联手,定会戒备。
所以,守城兵只有乖乖开门,门一开,关羽便冲进去救出了刘备。
关羽忠肝义胆,情深意重。
比如,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当时,刘备与曹操迎战,刘备的军队被打得大败,关羽投降了曹操,但他始终念念不忘刘备。
一天,曹操给关羽了一匹赤兔马,关羽再三感谢,因为赤兔马能日行千里,只要打听到兄长的下落,就能和他团聚。
可见关羽对他的兄长多么忠心耿耿,情深意重。
关羽一身凝聚着忠、义、仁、勇这四方面,不愧是人人称赞的大英雄。
读了《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想到了临江仙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名句,似乎是在赞扬三国英雄。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关羽的情深意重,诸葛亮的聪明绝顶,赵云的英勇善战。
这本书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不要像周瑜一样胆小,不要像吕布那样有勇无谋,我们要做一个勇敢、机智的人,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虽然三国演义的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原著的精髓呢?带着对历史的探索,让我们翻开三国演义吧。
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一)《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之后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三国演义》中刻画了许多个人物,印象最深的,文属诸葛亮,武属关羽。
说起诸葛亮,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
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此刻一个“谋”字上方。
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
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
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至于关羽,则是忠、义、勇的象征。
但缺点就是有些自负。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述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构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能够理出一个结构脉络。
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构成一个战争系统。
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能够说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
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好处是深远的。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二)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灿如星河的古诗词文化里有不少文人雅士,他们书写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名作。
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很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
在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着许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吕布、忠心耿耿的关羽、威猛忠心的赵子龙、谦卑有礼的刘备……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让人读罢不能忘怀,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尘已久的历史故事。
心怀天下的贤者刘备,他为了能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老百姓而三顾茅庐,以为一段佳话,这是多了不起呀!虽然前两次的拜访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他仍旧坚持去了第三次,室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一些都没有使他退却,他还是耐心谦逊地站在门口等待,毫无怨言,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鼎力协助,成为三国中的一方霸主。
而文中里另一个主人公我就更加欣赏和喜爱了,那就是诸葛亮,字卧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君爱国,是一位十足的智者。
书中他似乎无所不能,令人钦佩。
空城计骗过狡诈多疑的司马懿,设计骗取曹操败走华容道,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七擒七纵孟获大块人心,一计连一计,一环套一环,让人不得不连连称赞,拍手叫绝!可当我看到诸葛亮病死的那一段时,眼泪又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所感动,为他的忠君忠主所敬佩,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并没有功高夺主,自立为王,而是选择尽忠于新主,哪怕这个新主庸庸无碌……这让我想起诸葛亮呕心沥血所写的《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多么得可歌可泣,多么得感人肺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刘备的仁、关羽的忠、张飞的义和诸葛亮的智。
那些层出不穷的智慧谋略、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英雄主义的人格精神,都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三)三国演义这部书的人物形象性格显露无遗、活灵活现,也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好坏都不能隐埋,所以我们要改掉缺点,每件事做的更好。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五个时段: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
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张角,因为看不惯朝政腐败,因此发动黄巾起义。
而刘、关、张就此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
不久就灭了黄巾军。
刘备的力也一天天强起来。
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误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进京。
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后,董卓就掌权了。
曹操曾想杀害董卓,但不成功。
董卓为拉拢人心,封袁绍为勃海太守,出让了赤兔驹给吕布。
逼得诸侯联军抗董,虽败军了,但最后也给吕布所杀。
张飞、关羽、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出隐居山林诸葛孔明。
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等计划,使刘备的大业扎下了结实的基础。
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吴、蜀也打退了曹操。
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强大的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等,孙权占据江东。
从而崛起吴、魏、蜀,三分天下。
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逐渐去世。
蜀、吴都归降魏主司马炎,三国一统归西晋。
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关羽,冲动鲁莽的张飞,昏庸无能的刘禅,谨慎多疑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刘备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使他独据一方,不愧为“卧龙”。
可惜与诸葛亮平等的“凤雏”庞统不幸遇难落凤坡。
《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最令我记忆深刻。
在这个故事中,我学会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想学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到挫折,要三顾茅庐,只要用你的真诚打动对方,就一定能行。
还有一个故事:在刘备起兵七十万水陆并进攻吴为关羽报仇时,张飞冲动鞭打两个部将,在晚上两个怀恨在心的部将因一怒之下杀死了酒醉未醒的张飞,一代虎将死于非命。
也告诫了我不要鲁莽行事,意气用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四)三国演义是一部既极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演义小说。
当我初次翻阅这本书时,里面曲折的情节,血性的人物,丰富的内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动乱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如果说红楼梦是柔情似水,那么三国必是刚柔并济的。
“两耳垂肩”,不仅说明刘备的外貌与众不同,更是暗示他日后必有所作为。
我想两耳垂肩之人也是个有福之人,说明刘备不会这么轻易地被人害死。
当我读到他被蔡瑁追杀到檀溪边时,也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谁知戏剧性的一面出现了,的卢马居然纵身一跃,神奇般地不仅保护了刘备,更是让刘备遇到了贵人。
这是天意啊。
正如司马懿父子眼看就要被大火烧死,老天偏偏下了一场大雨,让他乘机逃脱掉了。
可见他命不该绝。
此时暗示着蜀汉终将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而此时的曹睿对于司马懿来说,杀了他等于捏死一只蚂蚁。
所以后来曹睿听了谗言,对司马懿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更促使了司马懿篡夺他的皇位。
一开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的曹丕逼献帝退位,也给他做了“榜样”。
每一个有雄心的人,都想日后能有所作为,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匍匐在他的脚下。
每一个有才能的人,都希望得到君主的重用。
就连庞统这样一个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也如此。
如果他不是这样急切,有怎会疏忽敌人的埋伏,我想作为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说,他不可能不知道地处险境最易受到袭击。
正如诸葛亮所说,不了解天文地理的是庸才。
而他绝不是个庸才,他只是一心想向别人证明自己。
如果他还活着,蜀汉的结局恐怕要改写了。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这么的传奇,三国中最具有神奇色彩的要属诸葛亮了。
“飘飘然有神仙之貌”的他第一次用兵就令关羽等人十分佩服,这也暗示诸葛亮最擅长用火攻。
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等。
他能在自己进中原之前布好八阵图,日后困住陆逊。
要不是高人指点陆逊,恐怕他到死都在琢磨怎么出去呢。
一个八阵图相当于十万精兵,诸葛亮估计是神仙转世了,可是天妒英才啊。
依我看庞统没有他那么旷然,司马懿没有他那么用兵如神,周瑜就更别说了。
每一个想急于成功的人,往往更会有破绽。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怎么测不出蜀汉的结局呢?他一死,蜀汉必将灭亡,那刘禅就是一个摆设,成天就知吃喝玩乐,被黄皓哄得团团转,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也难怪刘备最后会叫诸葛亮取代他了。
而诸葛亮担心老是这么拖下去,不能完成国家大业。
他呕心沥血,以至于积劳成疾。
又因急于统一蜀汉,也促使他病逝。
诸葛亮如果真篡夺了皇位,那他先前的功绩估计全部被抹得一干二净了,因为人言是可怕的,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来形容他再也不为过了。
三国里面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关于用兵的描写,里面的出其不意,掌握敌人的一动一态,兵法的虚虚实实,再随着谜团逐渐被揭开,我就像身临其境般,享受着里面的乐趣,那些计策又是如此的巧妙,使敌人不攻自破。
这更是一场心理的较量,诸葛亮的空城计着实让我佩服,临危不乱,从容不迫,这是我们现代人处事时应当学习的地方。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800字(五)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段要数三国。
三足鼎立的局面说出来是多么的气势恢宏,即便不读《三国》,脑海中同样也会浮现许多精彩的故事。
诸侯割据下的东汉末年,曹操以他的雄才大略脱颖而出,依靠郭嘉、程昱等谋士,及李典、典韦、乐禁等勇将,在北方迅速扩张,甚至南击败了十倍于已的袁绍,成为当时最强的势力。
刘备则靠诚心赢得了五虎大将,卧龙凤雏,和蜀地大部分地区,实力渐渐强大。
久居江东的孙权接过父兄的接力棒,三代经营东吴,人才济济,风调雨顺,是又一股较强的势力。
由此便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罗贯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将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将无数的英雄好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原本已被历史遮住的他们,重新来到我们的身边。
他笔下的三国,是一个英雄的三国。
提起三国,诸葛亮就好像是它的坐标,没有孔明的三国不好看,没有孔明的三国不精彩,他“羽扇纶巾”的形象是中国人永远的智者形象。
诸葛亮的谋略无可比拟,他能清楚地说出敌人的一举一动,甚至所思所想,他亦能让天气如他口中所言,在他的一生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的信仰,但“出师未捷身先死”却是他唯一料不到的命运。
曹操,奸雄也。
这个定义可能是最准确的。
他的老奸巨滑无可厚非,他的疑心病也是“登峰造极”,但扬刘贬曹之徒,则将他定义为“奸贼”。
我觉得曹操称得上“雄”。
在某些方面,算得上英雄。
他一统江山的气魄和过人的胆识,历史上为数不多。
在袁绍面前,他把他所有胆识和谋略用来导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一场经典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