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 课《只有一个地球》,下面,

我简要地说一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读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多读多想多悟,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写法,从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二、抓住教材说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 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能力目标: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按主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关注学情定重、难点

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感受,在倾听地球母亲诉说的情境之中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四、关注学情说教法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有积极性,但在展开思维时有展开面过广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兴趣入手,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围绕着单元训练重点来进行指向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本课的导入从《时代周刊》选新闻人物引入,既能激发起学生对地球当选的好奇心,又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语文与社会、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体现“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教师设置“你听到地球母亲诉说了什么?” 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在文中寻找答案,既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更培养学生倾听文本、对话文本的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自读自悟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感悟、理解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同时,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与说明方法对说明内容的作用。

4.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因此,让学生把情感注入到文本中,通过朗读来领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层次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字有温度、词有力度、段有深度、文有高度的特点。

五、重视能力说学法。

本节课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以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对话文本能力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因此在学法上是这样安排的:

(一)读、找、圈、点、悟的读书学习法。引导学生抓住每段关键词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要边读边思,找到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再通过品悟重点词的方式,达到理解课文的内容的目的。

(二)朗读感悟法。本文是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注意体现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在对重点词句的读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对文章中的几处重点描写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既可以表达出学生个人的情感,也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学中,对生态灾难的拓展,将说明文的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与画面,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冲击力。

(三)情感升华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并交流,将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有机地结合,将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拓展迁移法。课后作业,设计了学生按主题摘抄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多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搜集;也有环境小报、环保倡议、读后感、演讲稿、宣传画等形式,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融入社会。既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又体现了学生作业的自主选择性。

六、顺学而教说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时代周刊》评选入手,以“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这节课,就

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聆听母亲的心声吧!”进入对文本的学习。

(二)品读课文,分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解决每段的内容、写作顺序、用词严谨、说明方法等问题。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1)当学生选择地球的可爱时: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几个句子: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

叶扁舟。

3.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等。

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我让他们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思想感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运用电子白板的放大、聚光灯的功能将重点词语突出,辅以鲜明的色彩,加深了印象。同时利用白板中的遮幕,让学生先观察画面后用电磁笔进行勾画、批注,理解内容。例如:抓住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些词体会地球的可敬可爱,用亲切的语气读,表达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在品读句子的时候,教师做到由扶到放。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因此我让学生说说作者在描写地球可爱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让他们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来说说身边的事物。如教室等。之后我再出示一些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地球的可爱。(这样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内容。在对字词的品读中师生共同体验情感,积累语言,张扬个性。由扶到放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同时我还注重说明方法的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当学生选择地球的易碎时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几个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