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部分资源发展情况
榆林市地理环境
榆林市地理环境
榆林市地理环境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陕北地区重要的地级市。
榆林市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河流、山脉、盆地等多种地貌特征。
下面将介绍榆林市地理环境的特点。
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市境内有秦岭、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三大地貌类型。
秦岭横贯南部,是榆林市的天然屏障,对气候和
生态起着重要作用。
黄土高原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关中平
原地势较低,气候温和,是榆林市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盆地是榆林市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有丹霞盆地、府谷盆地等多个盆地
分布,盆地地势低洼,气候湿润,是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区域。
榆林市地处黄河流域,
河流众多,主要有渭河、洮河等,为当地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总体而言,榆林市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丰富。
这些地理特点
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农业生产,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榆林 环境 调研报告
榆林环境调研报告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榆林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调研报告将从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榆林市的环境状况。
首先,水资源是一个关键的环境指标。
榆林市的主要水源是黄河和伊洛河。
据调查,榆林市的年平均水资源量稳定在100亿立方米以上,属于富水区。
然而,由于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和污染,榆林市已经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据统计,榆林市的地下水位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地下水开采量已超过了地下水补充量。
这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其次,空气质量是榆林市环境状况的另一个关键指标。
由于榆林市的工业和交通等活动,空气质量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
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榆林市的空气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仍然存在严重污染的情况。
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这对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第三,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榆林市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资源,其中包括一些珍稀濒危物种。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等因素,榆林市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榆林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到了30%以下,多个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综上所述,榆林市的环境状况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榆林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同时,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只有这样,榆林市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榆林重点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榆林重点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榆林是陕西省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榆林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其重点行业发展受到了关注。
本文将分析榆林重点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煤炭工业榆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工业一直是榆林的支柱产业。
目前,榆林的煤炭产量居全省之首,并且拥有较高的煤炭资源储量。
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需求,榆林的煤炭产业面临着挑战。
未来,榆林的煤炭行业将更加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并逐渐向高端煤化工和清洁能源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冶金工业榆林是陕北的冶金工业中心,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富硒铁精矿。
目前,榆林的铁合金、钢铁和铁矿石产量居全省之首。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榆林的冶金工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榆林的冶金工业将加强技术改造,推动环保水平提升,加大对高端产品研发的投入,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能源与化工工业榆林不仅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还具备开发能源化工的条件。
榆林的能源与化工工业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榆林已经建设了多个煤化工项目,并且成为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未来,榆林的能源与化工工业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加大对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研发与投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创新能力。
四、农业与农村经济榆林地处保护区和黄土高原腹地,农业资源丰富。
目前,榆林的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同时兼顾畜牧业和水产养殖。
农村经济是榆林的重要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未来,榆林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榆林的重点行业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榆林的重点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未来,榆林的重点行业将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自然资源
榆林市自然资源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榆林市自然资
源丰富多样,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
了重要支撑。
矿产资源方面,榆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是陕北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
除煤
炭外,还有铁、铜、铝等矿产资源,为本地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
随着
现代技术的发展,榆林市的矿产资源开发水平不断提升,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相
对匮乏,因此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亟需加强。
政府部门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通过
建设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努力改善当地水资源状况,确保人民生活用
水安全。
森林资源是榆林市宝贵的绿色财富。
市区周边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不仅
能够调节气候、保护水源,还是珍贵的生态资源。
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和绿化
工作,开展森林防火、植树造林等活动,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榆林市自然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榆林市水资源现状与评价
榆林市⽔资源现状与评价榆林市⽔资源现状与评价鲁向平西北农林科技⼤学陕西杨凌⽔是⽣命之源、⽣产之要、⽣态之基。
⼏千年以前圣贤先哲管⼦就说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之根苑也。
⽔者,地之⾎⽓,如筋脉之流通。
”随着⽔资源的逐渐匮乏,⽔的经济、社会功能性⽇趋显著,⽔在经济社会的地位⽇趋提⾼。
榆林市⽔资源总量为40.84亿⽴⽅⽶,⾃产⽔为32.53亿⽴⽅⽶,占79.7%。
其中⾃产径流量26.79亿⽴⽅⽶,可开采地下⽔资源量5.74亿⽴⽅⽶,⼊境客⽔量8.31亿⽴⽅⽶。
其主要特点是:⼀、地表⽔贫乏,分布不均1、⽔系基本状况。
本区⽔系有内流及外流两类。
是陕西省唯⼀具有内流⽔系及内陆湖泊的地区。
外流⽔系均属黄河流域。
(1)内流⽔系。
内流⽔系的流域⾯积较⼩,共1933.6平⽅公⾥,占全区⼟地总⾯积的4.5%。
主要有⼆:⼀是定边县境内的⼋⾥河流域,为全省最⼤的内流河流,全长 51公⾥,流域⾯积1373.4平⽅公⾥,常流量0.2~1m3/秒。
⼆是神⽊县北部的红碱淖为中⼼的内流⽔系,有七条内陆河注⼊,其中以莽盖河、齐盖素河、尔林兔河、前庙河较⼤,总流域⾯积约1500平⽅公⾥,在区内有560.2平⽅公⾥。
北部风沙滩地区的低洼部位,分布着许多内陆海⼦(湖泊),⼤⼩共200多个。
在⼀些海⼦周围也有⼩的内陆河流,全区海⼦⽔⾯共18.09万亩,其中以红碱淖海⼦最⼤,⽔⾯10.05万亩,平均⽔深6~7⽶,最深20⽶。
(2)外流⽔系。
皆属黄河流域。
黄河为陕晋界河,本区从河曲⾄⽆定河⼝,经本区东界约270公⾥,落差200⽶,境内有35条河流注⼊。
主要有⽆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三个较⼤⽔系,另外有佳芦河、皇甫川、⽯马川、孤⼭川、清⽔川等。
其中以⽆定河最⼤,区内流域⾯积占全区⼟地总⾯积的47.8%,其⽀流有52条,较⼤的有芦河、榆溪河、⼤理河、淮宁河。
2、⽔资源状况。
全区⾃产径流总量年均26.79亿⽴⽅⽶,占全省年均总量420亿⽴⽅⽶的6.38%,外流河24.33亿⽴⽅⽶,占全省⼊黄径流量107亿⽴⽅⽶的22.74%。
榆林的前景
榆林的前景榆林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北纬36°51’-39°35’,东经107°45’-111°56’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以下将从经济、旅游、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展望榆林的前景。
经济方面,榆林地处陕西省中北部经济带,交通便利,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
榆林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煤炭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区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
同时,榆林还具备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使得榆林成为陕北石油化工重要生产基地。
随着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榆林的经济将迎来新的提升。
旅游方面,榆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榆林市以榆神山、红石峡、崇岳寺等一系列名胜古迹闻名,这些风景名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榆林还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沙漠——毛乌素沙漠的北侧边缘,具有得天独厚的沙漠旅游资源,开展沙漠旅游将为榆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教育方面,榆林市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榆林有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榆林学院,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榆林培养了大批人才。
此外,榆林还有一批优质的中小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教育资源的丰富将为榆林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榆林政府也积极推动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
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榆林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以及旅游业,通过引进项目和招商引资,加大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逐步提升榆林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总结来看,作为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榆林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榆林在经济、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相信在政府的扶持下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榆林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榆林林业产业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面推进榆林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黄河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平均海拔1300米,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
总面积4.3578万平方公里,是陕西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市。
一、榆林市林业资源和林业产业现状(一)林业资源现状。
榆林市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治理方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初步形成了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截止2006年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00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0%。
其中:以杨树为主的乔木林地面积230万亩;以旱柳(高杆柳)为主的乔木林地面积120万亩;以沙柳、柠条、沙棘等为主的灌木林地1443.52万亩,其中沙柳500万亩、柠条420万亩、紫穗槐75万亩、沙棘70万亩;红枣160万亩;山杏、大扁杏88万亩。
我市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沙区尤为突出,发展林业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潜力巨大。
(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全市涉林产业发展呈上升势头,以红枣为龙头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红枣产业。
全市红枣总面积达到160万亩,年产鲜枣20—30万吨,年产值(包括加工增值在内)达7.2亿元,枣农人均收入728元,占总收入的70%以上。
榆林红枣无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全省的三分之二。
从清涧至府谷的黄河沿岸,枣林棋布,片带相连,形成了一条南北长347.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红枣林带,1995年,国家农协会将我市红枣基地建设重点县清涧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2001年,我市另一个产枣大县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
2005年佳县建成我国唯一认证的1万亩有机红枣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红枣产值。
榆林市煤炭运销情况汇报
榆林市煤炭运销情况汇报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环保政策的实施,煤炭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榆林市煤炭运销情况备受关注。
现就榆林市煤炭运销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产量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榆林市煤炭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去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了XX万吨,比上年增长了X%。
其中,煤炭产量主要集中在榆阳区和神木市,占全市总产量的8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良好的矿业开发环境。
二、销售情况。
随着国家对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煤炭市场需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榆林市煤炭销售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量较少。
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一些小煤矿关闭,大型煤矿扩大产能,煤炭销售市场逐渐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
同时,随着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清洁高效的煤炭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售额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三、运输情况。
榆林市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运输。
铁路运输主要以榆林—西安铁路和榆林—宝鸡铁路为主,占全市煤炭运输量的70%以上。
而公路运输主要以榆林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满足了部分小煤矿和煤炭加工企业的运输需求。
在运输过程中,榆林市加大了对煤炭运输车辆的超限超载治理力度,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
四、市场前景。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推动,煤炭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榆林市煤炭行业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清洁能源企业的合作,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开采,为榆林市煤炭运销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榆林市煤炭运销情况总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继续加强煤炭行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煤炭行业朝着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为榆林市煤炭运销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
榆林市煤矿分布情况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陕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榆林市地质条件优越,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煤海”。
下面将对榆林市煤矿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榆林市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其东部和南部地区。
榆林市东部地区包括横山县、府谷县、靖边县、绥德县等县市。
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无烟煤和肥煤。
其中,横山县是榆林市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区,也是榆林市最早发现煤炭资源的地区之一、横山县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和北部,其中北部煤田被认为是榆林市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煤炭工业的摇篮之一府谷县也是榆林市的重要煤炭资源区之一、该县的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煤炭产量较大,矿井数量比较多。
府谷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府谷县的煤矿以大型煤矿为主,矿井规模较大,煤炭产量较高。
靖边县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无烟煤和肥煤。
该县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部,储量较大。
煤炭的开采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矿井数量较多。
绥德县的煤炭资源主要为无烟煤。
该县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部和西南部,煤炭储量较大。
绥德县的煤炭开采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也有少量的露天开采。
矿井规模较小,煤炭产量较低。
除了东部地区,榆林市的煤炭资源还分布在南部地区,包括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等地。
神木市是榆林市南部最重要的煤炭资源区,也是榆林市最大的产煤区。
神木市的煤炭储量巨大,主要为无烟煤和肥煤。
煤田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矿井规模巨大,产量较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榆林市的煤矿资源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横山县、府谷县、靖边县和神木市等地。
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榆林市的煤矿以无烟煤和肥煤为主,矿井规模大,煤炭产量高。
同时,这些煤矿的开采方式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也有少量的露天开采。
尽管榆林市的煤矿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进行,矿井数量增加,煤田开采率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难度也在增加。
同时,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如地表塌陷、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榆林gdp为什么这么高
榆林gdp为什么这么高
榆林gdp这么高主要是依托丰富的资源,榆林市的经济主要为采矿业以及由此衍生的发电等行业,是典型的“家里有矿”的资源型城市。
榆林市的人口约300多万,所以其人均GDP高达12万元,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
榆林市已经发现8大类48种矿产,不但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还有中国内陆最大的整装气田和国内最大的岩盐矿床,所拥有的矿藏资源潜在价值高达46万亿元。
受能源储量的影响,榆林采矿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1。
4%,而国际能源市场去年价格大幅上涨,原油煤炭价格均创新高,促使榆林取得了经济层面的飞跃。
榆林水资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榆林水资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榆林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基地之一,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在我国西北地区,榆林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一些水文要素,但受制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其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榆林水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榆林的水资源现状需要关注。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榆林市的地下水资源是该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深部地下水。
榆林市地下水蕴藏丰富,具备开发利用的潜力。
此外,榆林还处于黄河流域,黄河流经该地区,为该地区提供了水资源。
然而,榆林水资源开发利用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榆林的地下水资源正逐渐减少。
由于持续的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引发了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和水质恶化等问题。
其次,榆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尤其是农业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没有充分发挥其效益。
目前,榆林地区还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问题,尤其是干旱年份时,水资源供应难以满足需求。
面对上述问题,榆林在未来的水资源发展中需要关注一些趋势。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这可以通过加强监测与调控、推广节水技术以及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等方式实现。
其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利设施的效率,并采取措施促进农业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益。
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先进农田灌溉技术和节水农作物,可以有效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此外,应重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水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例如开展水资源回用和废水处理再利用等。
另外,未来榆林水资源的发展也需要考虑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这对榆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未来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提前应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制定适应性水资源管理措施。
榆林市山地苹果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榆林市山地苹果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北部,是一个山地地貌较为突出的地区。
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的影响,榆林市的山地苹果种植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山地苹果种植也面临着一些存在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榆林市山地苹果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榆林市山地苹果发展的优势1. 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越榆林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0-14摄氏度之间,适宜苹果生长。
该地区土壤肥沃,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和结果。
这为山地苹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 丰富的品种资源榆林市具有丰富的苹果品种资源,包括富士、金冠、红星等优质苹果品种。
这些品种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也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3. 农民种植技术水平较高榆林市的农民在山地苹果的种植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
他们懂得如何选择适宜的品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山地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1. 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虽然榆林市拥有丰富的苹果品种资源,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民普遍倾向于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品种单一的情况。
这使得榆林市的山地苹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难以获得高价销售。
2. 病虫害防治问题在山地苹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难题。
由于气候湿润,病虫害易于滋生,给果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农民在病虫害防治上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寻求科学的防治方法。
3. 市场营销不畅榆林市的山地苹果面临着市场营销不畅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生产者缺乏市场信息,难以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销售渠道不畅,难以将产品销售到更广泛的市场,限制了产销的空间。
三、对策分析针对山地苹果品种单一的问题,可以鼓励农民适量种植不同品种的苹果,实现多样化种植。
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可以推广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优质品种,提高山地苹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榆林的资源优势
榆林的资源优势榆林市,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
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组合配置良好,开发潜力巨大,是21世纪中国的能源接续地,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的重要源头。
榆林市矿产资源分布图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
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
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煤炭:预测280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
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
侏罗纪煤田是我市的主力煤田,探明储量1388亿吨,占全市已探明煤炭总量95.7%,埋藏浅,易开采,单层最大厚度12.5米,属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1%)、特低磷(0.006-0.35%)、中高发热量(28.470-34.330mj/kg)的长烟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国内最优质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府谷、靖边、定边、横山六县区。
石炭一二叠纪煤田是稀缺的焦煤和肥气煤,探明储量54.74亿吨,单层厚度15.47米,煤田主要分布在吴堡和府谷两县。
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中心主储区在我市靖边和横山两县。
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有机硫极微,在燃烧中不产生灰渣和地,含没面积2300平方公里。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绥德、佳县、吴堡等地。
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
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榆林市天然林资源现状与保护
㊀2019年1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1期收稿日期:2018G10G10作者简介:张琴艳(1973-),讲师,研究方向为林业教学.榆林市天然林资源现状与保护张琴艳(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摘要:指出了榆林以杜松为主的侧柏㊁油松天然林已有几百年历史,其中杜松是陕西省珍稀濒危树种,在榆林境内呈块间断分布,是榆林天然林资源主要树种之一,面积达243h m 2.据康熙年(1662~1722年)物产记载,榆林在300多年前不但有松:柏林,还有针阔叶混交的桦树林,属于我国华北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带中的北部落叶林带分布西缘区域.到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长城沿线森林已大部分破坏,所留者多属于灌木.基于此,提出了保护榆林市天然林资源的措施.关键词:榆林市;天然林;保护中图分类号:S 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G9944(2019)1G0035G021㊀自然地理概括陕西省榆林市杜松自然保护区位于府谷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0ʎ22ᶄ~110ʎ58ᶄ,北纬38ʎ58ᶄ~39ʎ28ᶄ之间.东与该县清水乡毗邻,南至该县田寨乡,西与神木县大柳塔镇,店塔镇,永兴乡为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接壤.黄河蜿蜒于保护区东境,长125k m .支流黄甫川境内流长45k m ,孤山川境内流长57k m ,均由西北向东流入黄河.勃牛川自东北向西南流经保护区境西,注入窟野河,具有雨季暴涨㊁旱季断流以及含沙量大的特点,保护区南北长60k m ,东西宽45k m ,在府谷县所辖的新民㊁田家寨㊁大昌汗㊁老高川㊁三道沟㊁庙沟门㊁赵五家湾㊁木瓜㊁孤山㊁哈镇等十个乡镇的高寒岭,朱蛮峁,东焉,大路峁,对家峁,开峁,大柏峁,乌兰沟,那孟家沟,土泥沟,铁镣生沟㊁虎毒沟等十二个天然林区76个林班,总面积8721.2h m 2,其中有林地3152h m 2,疏林地3728.5h m 2,林间空地1840.7h m 2,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800~1375.8m ,地形地貌大体可分为两部分:西北部覆盖薄层算片沙的黄土梁峁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其余地区均属于黄土丘陵梁峁沟壑区,由于水流侵蚀,地形支离破碎,沟壑从横,梁峁相同.保护区属于中温带,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1ħ,极端高温38.9ħ,极端低温-24.1ħ,年平均降水量472m m ,主要集中在7㊁8㊁9三个月,均占全年降水量的68%.平均早霜始于十月上旬,晚霜始于四月中旬,无霜期173d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秋凉爽,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农作物常遭遇干旱㊁霜冻冰雹等灾害威胁,保护区内共有11个土类,16个亚类,23个土属,84个土种.风沙区主要以风沙土为主,丘陵沟壑区主要以黄绵土㊁绵纱为主.沿河土石山地主要以黄绵土㊁绵沙土和红胶土为主.林牧为用地大多为风沙土,氮㊁磷㊁钾含量少,肥力低.2㊀社会经济情况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共涉及10个乡(镇),54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现有7.8万人,其中5个乡镇属于神府煤田开发区,6个乡镇通了油路,工业生产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农村经济来源以养殖业为主,农业生产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850元,保护区内交通条件一般,乡级干路3条,全长80k m .移动通讯网络基本能覆盖林区的在部分地方.保护区周边各乡(镇)建有医院㊁学校和商店等.社区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比较优越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保护区的建设.管护提供了保证,为保护区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3㊀自然资源及野生动物概况3.1㊀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区植被属于温带草原区.地带性植物为半干旱草原带,从整体植被景观来看,保护区植被类型是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地带性质过渡的地带性植被.(1)主要树种有:杜松(j u n i p e r u s r i g i d a ),油松(P i n u s t a b u l a e f o r m i s ),侧柏(p l a t yc l ad u s o r ie n t a d i s ),刺槐(R o b i n i a ps e o u d o a c a c i a ),榆树(U l m u sP u m i l a ),小叶杨(P o p u l u s S i m o n i i ),枣(Z i z y p h u s j u j u b e )等都是天然次生林,多呈块状,零星分布.其中杜松㊁油松㊁侧柏等分布面积最大.(2)主要灌木树种类:马茹茹,拧条,酸刺(沙棘),黑格兰群系植物.(3)沙生类型植被:主要分布在风沙区.主要群系有沙米㊁沙竹㊁白沙蒿(籽蒿),沙蒿是风沙区的优势类型,目前在沙区人工栽植的花棒,踏郎也有一定的分布.(4)干草原:建群植物主要有针茅草属的长茅草,百里香草是牲畜的主要牧草.3.2㊀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有黄鼠㊁鼹形田鼠及鼠科褐家鼠㊁内蒙兔(野兔)㊁长爪㊁沙土鼠㊁狗獾㊁黄鼠狼㊁狐㊁狼㊁53㊀张琴艳:榆林市天然林资源现状与保护资源与产业野猪㊁石貂等.鸟类有秃鹫㊁毛腿沙鸡㊁喜鹊㊁麻雀㊁乌鸦㊁燕㊁猫头鹰㊁啄木鸟等.爬行动物:蟾蜍㊁草蛇㊁红花蛇等.4㊀保护措施4.1㊀总结教训,制止毁林毁草,保护现有资源榆林天然资源逐渐减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的破坏,特别在清康熙年间,因大量毁林毁草㊁烧山㊁垦种农田,导致森林草原大量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暗沙变明沙,土壤沙化开始加剧.根据大昌汗㊁老高川等零星块状沙地中,发现残存火烧砍伐天然林残树根,说明当时都是森林地带环境,但现在的沙漠残树根多埋在沙漠深层之中.1982年秋,老高川乡熬包焉行政村戈家梁自然村村民,因暴雨㊁洪水作用,发现一根油松火烧残根,直径40c m左右,埋深在沙层4m以下,根据当时的描述和实地调查,证明了这一事实.烧山毁林,毁草㊁开垦林地种植农业,致使珍稀树种毁于一斧,人为破坏,加剧了生态恶性循环,降低保水保土能力.暴雨洪水时有出现,加之水土流失,因此资源逐渐减少,这一历史教训,必须记取,增加植被资源保护是天然林工作当务之急.4.2㊀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杜松㊁侧柏㊁油松根系发达,萌生力强,适应性广㊁耐寒㊁耐旱㊁耐瘠薄㊁林冠又具有多层次特点,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特别是利用根系发达㊁萌生力强等特性,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封山育林工作,是尽快恢复林分结构,加速扩大天然林资源的一个很好途径.从1994年以来,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杜松管理站与49个村,72个重点户签订了封山育林合同4万余亩,7年以后,效果验收时,林郁闭度达到0.4以上,灌草覆盖度要达0.6以上,人工造林2万亩,保存率要达75%,2001年在国家大面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之际,经过3年的努力,在朱蛮峁林区完成人工油松造林6000亩,拧条造林1400亩,成活率都在80%以上.4.3㊀讲科学㊁求效果㊁全面搞好封山育林工作封山育林有三大优点:一是加快次生林恢复更新速度,发挥天然林种优势;二是投资少,成本低,群众有实惠,利于开展群众性育林,封山育林每亩投资成本,是人工造林成本的1/4以下;三是效果明显,成林有望,高寒岭郭家峁林班杜松封育区,大昌汗山鸡塔㊁鸡合浪沟等林班杜松封育区,郁闭度现在已达0.5以上,落草覆盖度已达0.6,14年杜松封育区每平方米有幼苗8~15株,充分说明封育区成林有望.因此,开展封山育林,这是改造恢复天然林的一个好办法,开展封山育林就是按照树木萌生和下种规律,经过人为封育和监护措施,充分利用林间空地疏林地,现有森林环境的优势,达到尽快恢复森林的目的,封护是基础,育林是目的,讲科学,求实效,根据封育对象和条件,全面进行规划和安排,是封山育林工作的重中之重.(1)根据不同类型分,因地制宜贯彻执行 以封为主㊁造㊁管㊁护并重 的方针,在距离乡㊁镇㊁村居民点较近成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实行全面封替;对母树或萌生力强的高寒岭㊁大柏峁封育区,应以培育母树扩大种源为主要措施,对无母树地或林空阔地较多的林区,实行人工造林为主,造林后封山专人管护的办法,对母树少立地条件差㊁暂时又不便于开展造林的林区,实行块状或带状局部封禁,对主要采取基地,应以保护母树为主,扩大种源永续利用为目的,坚决制止各种毁林㊁毁草㊁破坏森林㊁破坏植被的歪风,保护封山育林成绩,巩固扩大封育成果[1].(2)优先扶持封山育林重点户,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解放思想㊁大力扶持封山育林重点户,扶持造㊁管㊁护㊁承包重点户,通过签订合同,发给承包重点户证明的办法,明确封育的责㊁权㊁利和造㊁管㊁护的任务,优先进行扶持,重点进行投资,调动林区广大群众封山育林积极性.(3)解决林区实际问题,大力支持群众发展畜牧业,实行舍饲养殖,封山禁牧.天然林区涉及面积大,全面开展封山育林,会给部分林区群众带来舍饲养殖和草原采集的实际矛盾,因此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发展,灌丛草原,扩大采草基地,提高草原质量,解决林区群众实际困难,凡是有条件的地方,特别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实行地权㊁林权不变管理收益归本人的原则,国家支援种子,群众出劳动力,具体帮助群众建立采草基地,实行轮采轮封和固定采集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合理安排饲草采集地,扶持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2].5㊀结语榆林以杜松为主的侧柏㊁油松天然次生林是榆林市和全省稀有的宝贵资源,保护和发展这项资源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大力搞好封山育林,积极贯彻 以封为主,造㊁管㊁护并重 的方针,是改造㊁恢复㊁利用资源的重要工作,坚持靠政策㊁讲科学㊁求实效,长期认真抓,尽快恢复天然林大有希望.参考文献:[1]姜化宝,于梅英.对天然林资源保护措施的几点思考[J].民营科技,2009(7):94.[2]赵㊀慧.天然林资源保护的举措[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80.[3]赖㊀铎.天然林禁伐和保护与林农增收对策[J].绿色科技,2017(19):153~155.[4]吴镇桂.试论闽北天然林资源保护对策[J].绿色科技,2016(1):40~41.63。
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报告
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调研报告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近年来,在中共榆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榆林以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速度明显提升,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龙头的强势产业,全面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榆林步入了全省排头兵的行列,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利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门类,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水安全面临多方面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榆林市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情况,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战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月下旬市政协与民建榆林市筹委会组成联合调研组,由市政协副主席、市民建筹委会主委王世英带队,先后深入神木、府谷、榆阳等县(区)就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重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水资源的要求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榆林市水资源供需现状1、市内主要河流水系、自然降水、过境客水以及地下水状况榆林市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05毫米,占全省年平均降水量686.8毫米的59%,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降雨地域分布不均,风沙区一般在325—425毫米之间,丘陵区在400—500毫米之间,而且降水常以阵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地表径流含沙量大,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46毫米,是降水量的3倍多。
榆林市是陕西唯一包括外流河和内陆河流的区域。
外流河属黄河流域,其中集中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外流河共109条,主要有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及皇甫川、孤山川、石马川、清水川“四河四川”,流域面积3 429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9.8%。
另外有清涧河以及延河、洛河、泾河部分支流源于我市,但由于这些河源区的小支流一般在本市流程短,水量不大,因而利用价值较低。
全市地表平均径流深58毫米,年径流总量25. 13亿立方米。
榆林市部分资源发展情况
榆林市部分资源发展情况榆林市部分资源发展情况20多年来,榆林能化基地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氯碱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成为国家四大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
2018年,榆林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5.6%、10.3%,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兰炭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4.8%、48%和86.3%,榆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能源大市、工业强市。
1.原料煤作为全国第二产煤大市,榆林市拥有全国储量最大的优质煤,54%的国土面积含煤,煤炭预测储量2720亿吨,探明储量149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环保煤和化工煤,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有生产和建设煤矿约233处(根据收集到资料统计),产能45275万吨/年,建成了大柳塔、哈拉沟、榆家梁、锦界、柠条塔、红柳林等一批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
近年来榆林市逐渐形成了以煤气化为龙头而发展的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代表产业。
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煤炭利用率,相较于沿海地区有巨大的资源、成本优势。
2.兰炭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
全市兰炭及涉兰企业共124户,其中榆阳区9户、横山区1户、神木市49户、府谷县62户、佳县3户,建成产能6934万吨/年,约占全国总产能的60%。
以兰炭项目批复75户、建成产能5309万吨;以金属镁项目批复24户、建成产能905万吨;以活性炭、高岭土、石灰等项目批复25户,建成产能720万吨。
单炉10万吨以上炉型145台、产能1558万吨,7.5万吨465台、产能3376万吨,5万吨及以下520台,产能2000万吨。
2018年兰炭下游产业电厂有61户、装机容量249万千瓦;金属镁46户,产能85.5万吨、产量42万吨;电石27户、产能352万吨、产量283万吨;铁合金33户、产能123万吨、产量77万吨;煤焦油企业6户、产能260万吨、产量315万吨。
榆林目前的发展趋势
榆林目前的发展趋势
榆林目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榆林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如加大对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其转型升级;同时推动互联网、文化创意、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资源环境保护:榆林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对煤炭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榆林市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这将有助于促进榆林市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教育和科技创新:榆林市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同时,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榆林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创新。
这些发展趋势将为榆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有力支撑。
榆林红色资源发展现状
榆林红色资源发展现状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素有“中国硅谷”之称。
榆林市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产业等,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首先,榆林市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该市拥有诸多红色旅游景点,如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陕北红色旅游景区等。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国最大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宝塔山是陕北红军长征胜利的象征,也是红色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陕北红色旅游景区包括了五台山、周家湾等地,各个景点都展现了陕北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其次,榆林市的红色文化遗址也非常丰富。
该市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后方,有很多革命遗址留存至今。
例如,延安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
韩家岭、杨家岭等地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战斗地,保存了丰富的革命文物和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的红色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此外,榆林市还发展了一系列的红色产业,为市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榆林市近年来积极推动红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延安市发展了红色旅游、红色餐饮等相关产业,让游客能够品味到地道的红色文化。
榆林市还开展了红色农业、红色产品开发等,提高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说,榆林市的红色资源发展现状良好。
该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榆林市还积极发展红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榆林市将进一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榆林煤炭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煤炭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以下是对榆林煤炭工业发展概况的详细描述。
一、煤炭资源榆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据估计,全市煤炭储量达到2000亿吨以上,其中可开采储量约为600亿吨。
榆林的煤炭主要分布在榆林盆地、神木盆地和府谷盆地等地,以高挺煤炭为主,质量优良,适合进行各种加工利用。
二、煤炭开采榆林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开采技术的进步和投资力度的增加。
近年来,榆林市相继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煤炭矿井,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煤矿开采效率和煤质的稳定性。
榆林市还积极引进先进的矿井安全管理技术,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三、煤炭加工利用榆林市煤炭工业注重煤炭的深加工利用,通过提高煤炭的附加值,推动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投资建设了一批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高附加值项目,形成了煤化工产业链。
此外,榆林市还发展了煤炭深加工产业,推动了煤炭炭化、洗煤、煤电联产等项目的建设。
这些举措有效利用了榆林市的煤炭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煤炭市场榆林市的煤炭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满足了国内工业和居民的能源需求。
榆林的煤炭以高能煤和洗煤煤为主,质量优良,市场竞争力强。
榆林市在煤炭市场上与其他煤炭产区竞争激烈,但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煤炭资源,榆林的煤炭一直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五、环境保护榆林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
榆林市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减少了煤炭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榆林市还加大了煤矿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推广先进的矿山开采技术,减少了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榆林市煤炭工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导致对煤炭需求的减少,这对榆林市的煤炭产业构成了挑战。
其次,榆林市的煤炭资源开采已进入后期,煤炭资源的递减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市部分资源发展情况20多年来,榆林能化基地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氯碱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成为国家四大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
2018年,榆林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5.6%、10.3%,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兰炭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4.8%、48%和86.3%,榆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能源大市、工业强市。
1.原料煤作为全国第二产煤大市,榆林市拥有全国储量最大的优质煤,54%的国土面积含煤,煤炭预测储量2720亿吨,探明储量149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环保煤和化工煤,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有生产和建设煤矿约233处(根据收集到资料统计),产能45275万吨/年,建成了大柳塔、哈拉沟、榆家梁、锦界、柠条塔、红柳林等一批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
近年来榆林市逐渐形成了以煤气化为龙头而发展的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代表产业。
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煤炭利用率,相较于沿海地区有巨大的资源、成本优势。
2.兰炭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
全市兰炭及涉兰企业共124户,其中榆阳区9户、横山区1户、神木市49户、府谷县62户、佳县3户,建成产能6934万吨/年,约占全国总产能的60%。
以兰炭项目批复75户、建成产能5309万吨;以金属镁项目批复24户、建成产能905万吨;以活性炭、高岭土、石灰等项目批复25户,建成产能720万吨。
单炉10万吨以上炉型145台、产能1558万吨,7.5万吨465台、产能3376万吨,5万吨及以下520台,产能2000万吨。
2018年兰炭下游产业电厂有61户、装机容量249万千瓦;金属镁46户,产能85.5万吨、产量42万吨;电石27户、产能352万吨、产量283万吨;铁合金33户、产能123万吨、产量77万吨;煤焦油企业6户、产能260万吨、产量315万吨。
兰炭具有比电阻高、反应活性大、灰分低、含铝低等特点,是目前性能最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电石和铁合金还原剂;同时,利用焦炉煤气作为热源生产金属镁可降低成本25%左右,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利用兰炭的独特优势,目前榆林已形成电石、铁合金、化肥、清洁燃料油、金属镁等兰炭下游产业集群,原煤—兰炭—电石、原煤—兰炭—铁合金、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兰炭—焦炉煤气—金属镁等循环链条初具規模。
可以说,兰炭产业带动了煤炭、电石、铁合金、金属镁、型焦、煤焦油加工、聚氯乙烯、电力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缓减了原煤外运的交通压力,成为上接煤炭开采,下连载能、化工、冶金,拉动物流、加工制造,广泛影响建材、服务等行业的支柱产业和关键环节。
3.镁榆林金属镁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在生产兰炭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作为冶炼金属镁的燃料,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成为榆林生产金属镁的最大特色。
近年来,榆林已形成煤一电一兰炭一硅铁一金属镁镁合金一镁压铸(镁板材)上下游产业配套齐全、具有榆林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金属镁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镁及镁加工企业48户,其中46户原镁冶炼企业建成能力85.5万吨/年,2018年生产原镁42万吨,占全国的60.4%,占全球的41.1%.1户镁压铸件企业建成年生产能力2000吨,1户镁板材企业建成年生产能力5000吨。
榆林镁资源丰富,资源保障能力强,随着汽车轻量化的需求,榆林及全国各地将建设一批方向盘、散热器、镁轮毂等围绕汽车零配件的项目,榆林镁锭必将需求旺盛。
4.盐榆林是陕西省唯一的盐产区,除没有海盐外,岩、湖井、土硝盐均有,特别是岩盐资源储量最为丰富,探明储量8854亿吨,远景储量达6万亿吨,占全国岩盐总储量26%岩盐品位高,矿石品位大部分属工业一级品,氯化钠含量为81.46-99.8%,平均在90%以上,为全球岩盐矿床史上罕见的精品矿床。
目前,榆林市制盐及盐化工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建成的盐及盐化工项目有: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建成实际产能可达120万吨/年真空制盐生产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仅为72.77kgce/t,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陕西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年产110万吨聚氯乙烯、80万吨离子膜烧碱,每年可直接转化原盐135吨的生产规模,居全国之首,全国单体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陕西金泰氯碱形成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23万吨离子膜烧碱的生产规模。
榆能集团佳县盐化有限公司建成制盐项目包括卤析盐120万吨/年采输卤工程、120万吨/年真空制盐生产线,主要产品是工业盐,2018年7月装置全面开车启动,2019年1月正式投产,工业盐产量可达120-130万吨/年;延长石油定边盐化工有限公司拥有14个天然盐湖,探明各类盐总量为3101.8万吨,建成盐田4100亩,硝田1200亩,年产原盐量达20万吨、芒硝20万吨、食用盐6万吨等项目。
在建盐化工项目有:米脂华龙120万吨/年真空制盐项目,已完成场平、地勘、围墙及初步设计,预计2021年投产;陕西金泰氯碱神木化工有限公司的“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配套装置环保创新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已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场地平整等工作,预计2021年投产。
5.甲醇甲醇生产多以煤炭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这就决定了煤基合成甲醇将作为甲醇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榆林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发展煤制甲醇的强有力保障。
目前,榆林市年产60万吨以上的甲醇建成和在建的项目已达9个,榆林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
2019年榆林市甲醇总体产能约为640万吨,甲醇产量约为220万吨。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一阶段工程)已经开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200万吨/年甲醇联产40万吨/年乙二醇。
随着甲醇企业产能的释放和扩大,预计2021年榆林市甲醇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产量近360万吨。
甲醇生产企业原料甲醇产能/万吨陕西榆林凯越煤化煤炭60陕西奥维乾元化工煤炭20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煤炭180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煤炭180陕西神华神木化学化工煤炭60陕西兖州煤业榆林能化煤炭140榆林市依托丰富煤炭资源,甲醇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优于沿海地区,应积极发展甲醇下游产品,延伸产品链,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6.烯烃目前,榆林市煤制烯烃产能约24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3%、预计2021年,烯烃产能产能达到420万吨。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延长靖边二期项目)投资144.13亿元,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建设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40万吨/年聚丙烯和30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聚脂(LDPE/EVA)一体化装置。
项目计划2020年下半年陆续中交投产,投产以后榆能化聚烯烃产能将达到190万吨/年,这也是陕西省目前最大的聚烯烃建设项目。
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由甲醇制烯烃装置、烯烃分离装置、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动力空分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组成。
主要产品能力为30万吨/年聚乙烯和30万吨/年聚丙烯。
煤制烯烃工艺主要有煤制甲醇与甲醇制烯烃两大工序。
甲醇作为煤制烯烃路径的中间半成品的同时,其自身也是一种价格波动较大、交易活跃的大宗商品。
因此,是否有自己的煤制甲醇装置成为影响聚烯烃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对于榆林神华能源化工公司,由于其自身没有甲醇生产装置,而是以市场价格向周边300公里内甲醇企业外采甲醇,工厂效益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料甲醇价格。
对于有煤制甲醇装置的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以市场价格向周边煤矿采购,每吨聚烯烃耗煤7.5吨左右。
以陕北地区动力煤价400-500元/吨大致区间计算,折合原料成本约3000元/吨,成本优势明显。
7.芳烃榆横煤基芳烃项目的建设主体是延长石油榆横煤化工公司,项目采用清华大学开发的世界首创流化床甲醇制芳烃(FMTA)技术,拟建于榆横工业区,包括煤基芳烃工业示范项目和煤基芳烃项目两部分。
其中工业示范项目投资73.78亿元,主要产品为混合芳烃32.58万吨/年,副产2.52万吨/年LNG、3.83万吨/年乙烷等。
煤基芳烃项目总投资426.9亿元,将进一步实现芳烯互补。
其中一期投资约167亿元,建设180万吨/年煤制甲醇、60万吨/年MTO、20万吨/年轻烃利用、40万吨/年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等装置;二期投资约259.9亿元,在芳烯互补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聚酯产业链,建设180万吨/年煤制甲醇、60万吨/年MTA、7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110万吨/年PTA、45万吨/年煤制乙二醇、130万吨/年PET等装置。
榆林能源集团的煤制芳烃走的则是另外一条工艺路线,目前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项目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自主研发的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联产烯烃(DMTA)流化床工艺技术,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规模最大的煤基芳烃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
加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正在推进的、采用自主研发低阶粉煤快速热解技术建设的陕煤榆林化学公司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三大煤制芳烃工艺路线已经在榆林市聚齐。
8.氯碱榆林市氯碱产业发展具有盐、电石、煤、动力电等资源优势。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形成了30万吨/年聚氯乙烯、2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40万吨/年电石、40万吨/年兰炭的装置产能。
陕西金泰氯碱神木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配套装置环保创新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正在推进建设中,项目建设内容: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PVC)、5万吨/年特种树脂、4万吨/年氯化聚氯乙烯(CPVC)、8万吨/年氯化聚乙烯(CPE)、3万吨/年三氯氢硅;配套建设6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110万吨/年循环利用电石渣制备活性氧化钙、720万m³/年采输卤及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等。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有110万吨/年聚氯乙烯树脂、8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年可消化电石153万吨、自产卤水制碱。
公司整套生产装置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电解、合成、蒸发、离心空压、硫酸裂解等设备,选用干、湿法乙炔工艺、瑞士博特的三效逆流降膜蒸发技术及日本智索108m³全套聚合技术,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电石法生产PVC装置和国内一次性投产规模最大的PVC项目。
公司主产品有:SG3、SG5、SG7、SG8型等18种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PVC)及32%、50%高纯氢氧化钠(离子膜碱);副产品有:工业用合成盐酸、副产盐酸、工业用液氯、次氯酸钠、片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