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交关系的突破PPT课件19 人民版
![外交关系的突破PPT课件19 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437f0ee53a580216fcfeeb.png)
中日关系馆
田中在欢迎国宴上说:“过去几 十年之间, ……我国给中国国民 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 示深切反省之意。”热烈的会场, 正在鼓掌的人们,听到了“添了 麻烦”这句话,一下子静了下来。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 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 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1941.12.9 1945.9.2 1745.9.9 1751.9.8
联合国馆 活动一:请结合预习完成残缺的展板说明
标题: 乔的笑
事件: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提案
时间: 1971.10.25
地点: 联合国
意义(结合视频和照片):
①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②作为常任理事国,从此 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中美关系馆 两国的共同要求
材料一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 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尼克松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 大调整。 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材料二 ……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 位……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 有重要作用。所以,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 做出积极的反应。
提示: 可以从外交的根本目的、国际形势、外交的 根本着眼点出发,选择适当的外交策略。
思考方向
• 外交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追求国家利 益。
• 国家间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从根本上讲 都根源于国家利益。
• 处理中美关系应从大局着眼,坚持原则,利 用共同利益弥合分歧,具体方针上讲究策略 ,因势利导,始终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ppt
![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375b46cf84b9d528ea7a38.png)
组织机构:联合国设有 六个主要机构:大会、 安全理事会、经济社会 理事会、托管理事会、 国际法院和秘书处。此 外还设有许多专门的委 员会和同这些委员会有 关的机构 。
1945年10月24日 联合国在纽约诞生
看一看,想一想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
1945年4月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 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
中美建交的经过
①“乒乓外交”,以民促官。
②官员交往: 1971年7月9—11日, 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尼克松公开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在上海签订,正式结束对抗。 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学生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 个较长的过程,请制表完成此过程。 时
1971.4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
探究一: 2005年11月19日,布什访华接 受记者提问时说到,中美关系 “十分重要而又复杂”。你能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并结合历史展望中美关系? 探究二: 如何看待当今的中日关系?
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
胡锦涛会见日本前首相桥本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 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 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 会议时福斯特· 杜勒斯拒绝 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 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 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 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 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 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PPT)
![《外交关系的突破》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900e063169a4517723a3f9.png)
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A.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 B.两国民间交流加强 C.日本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市场 D.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标志: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 友好的新篇章;有利于稳定亚太地区与世界和平。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 拿大、日本、联邦德国、英国 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 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对中国: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台 湾问题的解决。
材料三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 区谋求霸权。
10 5 0
1950年 1959年 1969年
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 想的。 ——尼克松讲话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三:
在 至少全在面目的前太胜空过竞了赛美中国,兔苏子联般乌美苏猛龟苏 攻冲般争 美突缓霸 守进慢和而延坚迟定耽的努力,
误。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材料四:
队开1进9台5湾0海年峡6,月并2采7取日对“祖,解台国杜决湾统鲁台中一门湾立有总问化重统题政要下,策作令实”用美现,国既第阻七止舰 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杜 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 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2、旋风之旅1971.7 官方接触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双方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 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公告震惊了整个 世界。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 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c49aa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2.png)
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实行了对外开放
C.推行全方位外交
D.建成了小康社会
A
真题演练
(2022年重庆B卷)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美
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
毛泽东的安排,《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刊登
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 )
A.中美双方都有意改善两国关系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探究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1945年4月25 日,董必 武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占 据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 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 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却 长期被联合国排斥。排斥在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越来越多 国家的支持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 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 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 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①对中国:是中国外 交的重大胜利,进一 步提高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有利 于维护世界和平、 加强国际合作。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中国部分纪事年表
【材料三】两阿提案投票情况
1957年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964年 第原一因颗原一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综一合颗氢国弹力爆提炸高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原因三: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1953年 和平原共因处二五:项原则 195中5年国积求极同主存动异方的针外交策略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演进 PPT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演进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256ccfb14e852459fb5717.png)
8. 2011年10月4日,中国对联合国干预叙利亚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
9. 2012年2月4日,在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上,中国再次行使否决权。 10.2012年7月19日,中国就中东局势(叙利亚)相关决议草案投反对票 ; 11.2014年5月22日,中国就法国等提交的将叙利亚局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安 理会决议草案,投否决票。
二、中美关系解冻(1美两国的共同需求
①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国 ② 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③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①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 ② 苏联威胁中国安全 ③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二、中美关系解冻(1970年代)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乒乓球外交”
“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关系开始走向正 常化。 4、1978年底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 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国内)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
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 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二:“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 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 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 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 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5.2_外交关系的突破__课件(人民必修1)
![5.2_外交关系的突破__课件(人民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6cad2761ed9ad51f11df208.png)
(3)有利于我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
我国统一大业的进行,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
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 的局面。
1.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
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 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 )
(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 社团 和人士的推动。 2.经过 (1)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 署建立外交关系的《 中日联合声明 》。
(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并陆续签订贸易、
航空、海运、渔业等一系列协定。
3.意义 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
向国际舞台的步伐。
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带动世界众多国家与中国 关系的改善。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与意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 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控制
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 用大为增强。 (3)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友好 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中国。
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
B.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C.呼吁政府改善中日关系 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图中所示重 大新闻事件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 得到改善,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关键词——“文革”十年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外交关系突破 道出了全新的历史启迪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极大提高了 中国的国际地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 报》,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新中国的外交及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解析共54页文档
![新中国的外交及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解析共5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d57f350ec3a87c24128c435.png)
新中国的外交及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 破解析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当今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PPT演示文稿
![当今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a978a9b2c77da26925c5b0c8.png)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 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 关系体系内部都充满各种矛盾,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的暂 时状态。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 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 (2)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 打破旧的力量对比,推动新的政治力量平衡的形成,同时主要取决 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 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 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③世界政治 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 调整。④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 变相联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 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 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 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 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 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 程中。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 时性,任何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 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对比;任何国际政治格 局都不可能真正缓和国际关系,只能暂时掩盖诸多矛 盾。
高中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的外交突破课件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的外交突破课件人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22bcb40f5335a8102d2202f.png)
练习题
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是( ) A、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 B、蒋氏集团占据联合国席位 C、美国继续孤立中国 D、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1)推动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2)直接推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3)使中国恢复在联大会议上合法席位 (4)美国只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有利于祖国 统一大业的完成
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三)意义 1.美国孤立政策破产,中国外交重大胜利;
2.中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 高; 3.壮大增强第三世界力量。
(1972年)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斯诺登上天安 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 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
(一)背景
1.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与争取
2.中国长期和平外交的努力
3.中国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二)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 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
1971.10.25.二十六届联大以76票赞成、 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决定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 利。这就是联大2758号决议, 公正彻底地解
60年代外交险境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美国继续敌视中国 由友好合作到严重恶化
70年代的外交突破
1.突破之一-------重返联合国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关键)
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为什么乔冠 华会发出如此爽 朗自信的大笑?
《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
材料一 : 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 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 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7张PPT)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8fae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2.png)
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特权和影响,再考虑建交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 一边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 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 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 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 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 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000年正式成立 中非合作论坛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互恵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外交部、新华社新闻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中心官网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处理分歧,稳步发展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与发展 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课后练习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充实和完 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请从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外 交理念、外交成就等方面谈一谈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 “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2次印刷,第63页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 一边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 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 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 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 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 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000年正式成立 中非合作论坛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互恵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外交部、新华社新闻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中心官网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处理分歧,稳步发展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与发展 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课后练习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充实和完 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请从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外 交理念、外交成就等方面谈一谈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 “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2次印刷,第63页
外交关系的突破PPT课件人民版
![外交关系的突破PPT课件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e372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9.png)
学生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
较长的过程,请制表完成此过程。
时间 1971.4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
事件 美乒乓球队访华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原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
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产生了什 么影响?
对于中国: 揭开了中国与美日两国 历史的新篇章,有利于中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
对于世界: 有利于三国人民的 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 和世界紧张局势。
思考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 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 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 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
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历史: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件(人民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ff7cc5010740be1e650e9a84.png)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1972年中美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 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 任何一方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 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 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
问题: 问题:
抛弃” (1)日本为什么觉得被华盛顿 “抛弃”了? 那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 手言和” (2)那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握 手言和” ? 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 (3)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和北京握 手 言和” 言和”的?
突破三: 突破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总理 中日联合声明, 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 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对解决台湾问题, 1950年 27日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 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 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 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杜鲁门同时宣称“ 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 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1972年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 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对中国: 对中国: 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提 高的中国国际地位。 高的中国国际地位。 对世界: 对世界: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亚太地 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 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 任何一方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 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 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
问题: 问题:
抛弃” (1)日本为什么觉得被华盛顿 “抛弃”了? 那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 手言和” (2)那些因素促成了日本和北京的“握 手言和” ? 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 (3)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实现“和北京握 手 言和” 言和”的?
突破三: 突破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总理 中日联合声明, 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 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对解决台湾问题, 1950年 27日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 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 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 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杜鲁门同时宣称“ 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 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论。
1972年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 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对中国: 对中国: 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提 高的中国国际地位。 高的中国国际地位。 对世界: 对世界: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亚太地 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