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达定理怎么运用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内容综述设一元二次方程有二实数根,则, ;这两个式子反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积与两根之和同系数a,b,c的关系,称之为韦达定理;其逆命题也成立;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作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理论在初中数学竞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讲重点介绍它在五个方面的应用;要点讲解1.求代数式的值应用韦达定理及代数式变换,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对称式的值;★★例1若a,b为实数,且,,求的值;思路注意a,b为方程的二实根;隐含;说明此题易漏解a=b的情况;根的对称多项式,,等都可以用方程的系数表达出来;一般地,设,为方程的二根,,则有递推关系;其中n为自然数;由此关系可解一批竞赛题;附加:本题还有一种最基本方法即分别解出a,b值进而求出所求多项式值,但计算量较大;★★★例2若,且,试求代数式的值;思路此例可用上例中说明部分的递推式来求解,也可以借助于代数变形来完成;2.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我们知道问题中某两个字母的和与积,则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构造以这两个字母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例3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二实根为和;1试求以和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2若以和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仍为;求所有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3.证明等式或不等式根据韦达定理或逆定理及判别式,可以证明某些恒等式或不等式;★★★例4已知a,b,c为实数,且满足条件:,,求证a=b;说明由“不等导出相等”是一种独特的解题技巧;另外在求得c=0后,由恒等式可得,即a=b;此方法较第一种烦琐,且需一定的跳跃性思维;4.研究方程根的情况将韦达定理和判别式定理相结合,可以研究二次方程根的符号、区间分布、整数性等;关于方程的实根符号判定有下述定理:⑴方程有二正根,ab<0,ac>0;⑵方程有二负根,ab>0,ac>0;⑶方程有异号二根,ac<0;⑷方程两根均为“0”,b=c=0,;★★★例5设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分别满足下列条件,试求实数a 的范围;⑴二根均大于1;⑵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思路设方程二根分别为,,则二根均大于1等价于和同时为正;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是等价于和异号;说明此例属于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问题,注意命题转换的等价性;解题过程中涉及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请参照后继相关内容;此例若用二次函数知识求解,则解题过程极为简便;5.求参数的值与解方程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在确定参数取值及解方程组中也有着许多巧妙的应用;★★★例6解方程;强化训练A 级★★1.若k为正整数,且方程有两个不等的正整数根,则k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2.若,,则_______________;★★★3 .已知和是方程的二实根,则_____________;★★★4.已知方程m为整数有两个不等的正整数根,求m的值;B级★★★★5.已知:和为方程及方程的实根,其中n为正奇数,且;求证:,是方程的实根;★★★★6.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二实根和满足,试求k的值;。
认识韦达定理:什么是韦达定理?如何应用?
**韦达定理的认识与应用**一、韦达定理的定义与来源韦达定理,也称为韦达公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定理之一,由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在1615年提出。
韦达定理指出,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其两个根x₁和x₂满足以下关系:1. x₁ + x₂ = -b/a2. x₁ × x₂ = c/a韦达定理不仅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的体现,更是代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韦达定理的详细阐述1.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最核心的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标准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其两个根x₁和x₂与系数a、b、c之间存在确定的数学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x₁和x₂的和等于-b除以a,x₁和x₂的乘积等于c除以a。
2. 定理的证明韦达定理的证明主要依赖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其求根公式为x=(−b±√(b²-4ac))/(2a)。
通过这个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x₁和x₂的值,然后验证它们与系数a、b、c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韦达定理。
三、韦达定理的应用场景1. 解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韦达定理,我们可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直接得出其根的和与积,这在某些情况下比使用求根公式更加简便。
2. 判断根的情况通过韦达定理,我们还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例如,如果系数b²-4ac大于0,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b²-4ac等于0,则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如果b²-4ac小于0,则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3. 解决其他问题除了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本身的问题外,韦达定理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代数式求值、方程组的求解、几何问题的计算等方面都可以看到韦达定理的应用。
韦达定理使用条件
韦达定理使用条件韦达定理使用条件韦达定理,也称作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定理。
它可以用来计算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因此在几何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使用韦达定理时,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才能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韦达定理的使用条件。
一、韦达定理的基本原理在介绍韦达定理使用条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基本原理。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设它的底边为a,高为h,则有:S = 1/2 × a × h其中S表示三角形ABC的面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无法直接测量出三角形ABC的高h。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来求解h。
二、使用韦达定理计算三角形面积1. 需要已知两条边和它们之间夹角假设已知三角形ABC中AB和AC两条边以及它们之间夹角BAC,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三角形ABC的面积:S = 1/2 × AB × AC × sin(BAC)其中sin(BAC)表示夹角BAC的正弦值。
2. 需要已知三条边的长度假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三角形ABC的面积:S = √[p×(p-a)×(p-b)×(p-c)]其中p = (a+b+c)/2,称为半周长。
三、使用韦达定理需要满足的条件1. 底边和高必须在同一平面内这是使用韦达定理计算三角形面积最基本的条件。
底边和高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否则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使用韦达定理计算出面积。
2. 底边和高必须垂直如果底边和高不垂直,则无法使用公式S = 1/2 × a × h计算出面积。
因此,在使用韦达定理时,需要确保底边和高垂直。
3. 已知两条边和它们之间夹角时,夹角必须是它们之间的夹角如果已知三角形ABC中两条边及它们之间夹角外部的另一个角度,则无法使用公式S = 1/2 × AB × AC × sin(BAC)计算出面积。
韦达定理的原理应用是什么
韦达定理的原理应用是什么1. 韦达定理简介韦达定理(Vieta’s theorem)是一个用于解二次方程的定理,它通过多项式的系数与根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根与系数之间的重要特征。
这个定理是以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François Viète)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6世纪首次提出了这个定理。
2. 韦达定理的表述如果我们有一个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a、b、c是实数,x是未知数。
韦达定理给出了与这个二次方程相关的根之间的关系:如果r1和r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那么他们满足以下关系:r1 + r2 = -b / ar1 * r2 = c / a这些关系将帮助我们解决二次方程并找到其根的值。
3. 韦达定理的应用韦达定理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求二次方程的根韦达定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来求解二次方程的根。
我们只需要根据方程的系数,计算出和与积的值,然后利用韦达定理的关系式即可得到方程的两个根。
例如,对于方程 2x^2 + 3x - 5 = 0,我们可以使用韦达定理计算出: - 和的值:-3 / 2 - 积的值:-5 / 2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方程的两个根。
3.2. 寻找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不仅仅是一个用于解二次方程的工具,它还揭示了根与系数之间的重要关系。
通过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的值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成比例:根的和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成正比。
即 r1 + r2 = -b / a•积的值与常数项成比例:根的积与常数项成正比。
即 r1 * r2 = c / a这些规律对于我们研究多项式方程的性质以及根的特性都非常有用。
3.3. 解决实际问题韦达定理可以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例如,假设我们正在研究一个投掷物体的运动,我们希望知道在什么时候物体落地。
我们可以将物体的运动模型建立为二次方程,然后通过韦达定理求解出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法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法韦达定理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来求解方程。
它的全名叫做“韦尔斯特拉斯定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学定理,对于解二次方程有着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韦达定理的原理和具体的应用步骤。
首先,我们来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其中a、b、c是已知的实数,且a≠0。
这里的x代表未知数,我们的目标是求出方程的根。
根据韦达定理,给定方程ax^2+bx+c=0,可以得到以下两个重要的等式:1.方程的两个根的和等于-b/a,即x1+x2=-b/a;2.方程的两个根的乘积等于c/a,即x1*x2=c/a。
这两个等式被称为韦达定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韦达定理来解二次方程呢?下面我将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具体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例1:求解方程x^2-5x+6=0首先,根据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等式:1. x1+x2=5/1=5;2. x1*x2=6/1=6。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等式来解方程。
为了找到满足这两个等式的数对(x1,x2),我们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因式分解形式。
根据等式1,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对(x1,x2)的和等于5:(1,4),(2,3),(3,2),(4,1)根据等式2,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对(x1,x2)的乘积等于6:(1,6),(2,3),(3,2),(6,1)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检验这些数对是否满足原方程。
我们将每一个数对代入方程,观察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通过检验,我们发现数对(2,3)满足原方程。
所以,方程的解为x=2,x=3。
例2:求解方程2x^2-7x+3=0同样地,根据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等式:1. x1+x2=7/2;2. x1*x2=3/2。
为了找到满足这两个等式的数对(x1,x2),我们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因式分解形式。
根据等式1,我们可以找到数对(1/2,7/2)、(7/2,1/2)的和等于7/2。
韦达定理的数学运用,这类学生很容易搞错
韦达定理的数学运用,这类学生很容易搞错韦达定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定理,它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韦达定理时,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容易搞错。
本文将介绍韦达定理的数学运用,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一、韦达定理的定义韦达定理是指在三角形ABC中,如果从顶点A向边BC引一条平分线AD,则有:\frac{AB}{AC}=\frac{BD}{DC}其中,AB、AC、BD、DC分别表示三角形ABC中的边长和平分线AD所分割的边长。
二、韦达定理的数学运用1. 求三角形的内心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内接圆的圆心。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三角形的内心坐标。
假设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C(x3,y3),则三角形内心的坐标为:x=\frac{ax1+bx2+cx3}{a+b+c}y=\frac{ay1+by2+cy3}{a+b+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BC、AC、AB的边长。
2. 求三角形的外心外心是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三角形的外心坐标。
假设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C(x3,y3),则三角形外心的坐标为:x=\frac{a(x1^2+y1^2)+b(x2^2+y2^2)+c(x3^2+y3^2)}{2S}y=\frac{a(x1^2+y1^2)+b(x2^2+y2^2)+c(x3^2+y3^2)}{2S}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BC、AC、AB的边长,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3. 求三角形的垂心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三角形的垂心坐标。
假设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C(x3,y3),则三角形垂心的坐标为:x=\frac{(x1+x2+x3)(a^2+b^2-c^2)}{2(a^2+b^2+c^2)-(x1^2+x2^2+x3 ^2)}y=\frac{(y1+y2+y3)(a^2+b^2-c^2)}{2(a^2+b^2+c^2)-(y1^2+y2^2+y3 ^2)}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BC、AC、AB的边长。
初中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有什么应用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有什么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和与积的方法。
韦达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判定方程根的性质:韦达定理可以用来判定方程的根的性质。
通过计算根的和与积,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根的一些信息。
例如,当根的和与根的积都为正数时,说明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数;当根的和为负数而根的积为正数时,说明方程的两个根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
这种信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方程的解的情况。
2. 求解方程的根:韦达定理可以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通过将方程的系数带入韦达定理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方程的根的和与积。
进一步求解根的具体数值,可以使用一些代数方法,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或求根公式。
韦达定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快速计算根的和与积的方法,从而更方便地解决一元二次方程。
3. 拟合数据:韦达定理可以用于数据的拟合。
通过找到满足给定数据点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使用韦达定理计算方程的根的和与积。
根的和与积可以提供关于数据的整体趋势和特征的信息。
这种方法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佳拟合曲线并预测未知数据的值。
4. 解决实际问题:韦达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使用韦达定理来计算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最大高度和落地时间;在经济学中,韦达定理可以用来分析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在工程学中,韦达定理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设计合适的电路。
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方程根的和与积的方法。
韦达定理在判定方程根的性质、求解方程的根、拟合数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韦达定理及其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数学问题,同时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
韦达定理常见运作
韦达定理常见运作1. 引言韦达定理(Vieta’s theorem),又称为韦达关系(Vieta’s relations),是代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由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François Viète)于16世纪提出。
该定理描述了多项式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是代数方程求解中的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韦达定理的常见运作及其应用。
我们将阐述韦达定理的基本形式及其证明方法。
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韦达定理求解多项式方程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我们将探讨一些韦达定理在数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拓展应用。
2. 韦达定理的基本形式韦达定理描述了一个n次多项式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设多项式为:f(x)=a n x n+a n−1x n−1+⋯+a1x+a0其中a i为常数系数,a n≠0,且n为正整数。
设x1,x2,…,x n为多项式f(x)的n个根(可以是复数),则韦达定理给出了以下关系:x1+x2+⋯+x n=−a n−1 a nx1x2+x1x3+⋯+x n−1x n=a n−2 a n…x1x2…x n=(−1)n a0 a n韦达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展开来完成,具体证明过程略。
3. 韦达定理的求解方法利用韦达定理,我们可以求解多项式方程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求解方法。
3.1 求解一元多项式方程考虑一个一元多项式方程:f(x)=a n x n+a n−1x n−1+⋯+a1x+a0=0要求解该方程,我们可以先利用韦达定理计算出根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些关系进行求解。
根据韦达定理可知:x1+x2+⋯+x n=−a n−1 a nx1x2+x1x3+⋯+x n−1x n=a n−2 a n…x1x2…x n=(−1)n a0 a n利用这些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逐步求解根的值。
我们可以利用第一个关系求解出其中一个根的值,然后将该根的值代入到方程中进行化简,得到一个次数较低的多项式方程。
韦达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韦达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韦达定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几何定理,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包括工程学、物理学和金融学等领域。
本文将讨论韦达定理的定义、证明和一些实际应用。
一、韦达定理的定义韦达定理是一个三角形内部的一个重要定理,它阐述了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积等于这个点到三边的三条距离之积。
图1:韦达定理示意图设三角形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BC和AC,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到三条边的距离分别为d1、d2和d3,则根据韦达定理有:AB × PC × d1= BC × PA × d2= AC × PB × d3二、韦达定理的证明韦达定理的证明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和割线定理来完成。
首先,我们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了韦达定理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一个特殊情况。
例如,在图1中,我们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证明: PB/AB = PC/AC令 d1 = h1、d2 = h2,则 h1/h2 = PB/PC因此,韦达定理的底边情况成立。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割线定理继续证明韦达定理。
在图1中,我们从点P引一条平行于AB的直线,它与BC和AC的交点分别为Q和R。
根据割线定理,有:PB/PC = BQ/CR又因为三角形PAB和PCQ相似,三角形PAR和PRB相似,因此有以下等式成立:PA/PC = AB/BQRA/RB = AP/PB将上述等式代入割线定理公式中得:PB/PC = AB/BQ = AP/CR = RA/RB = h3/h4因此,有以下等式成立:AB × PC × d1 = BC × PA × d2 = AC × PB × d3 = h1 × h2 × h3/h4由此可知,韦达定理成立。
三、韦达定理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
1.测量塔的高度韦达定理可以用于测量一座塔的高度,方法是测量一个与塔底线平行的直线段和它到塔顶的距离,以及一个与塔底线垂直的直线段和它到塔顶的距离。
浅谈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谈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韦达定理是反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重要定理.纵观近年各省、市的中考(竞赛)试题可以发现,关于涉及此定理的题目屡见不鲜,且条件隐蔽.在证(解)题时,学生往往因未看出题目中所隐含的韦达定理的条件而导致思路闭塞,或解法呆板,过程繁琐冗长.下面举例谈谈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一、直接应用韦达定理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中含有a+b和a·b形式的式子,可考虑直接应用韦达定理.例1 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D是AB边上一点,且BC=DC,设AD=d.求证:(1)c+d=2bcosA;(2)c·d=b2-a2.分析:观察所要证明的结论,自然可联想到韦达定理,从而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证明.证明:如图,在△ABC和△ADC中,由余弦定理,有a2=b2+c2-2bccosA;a2=b2+d2-2bdcosA(CD=BC=a).∴ c2-2bccosA+b2-a2=0,d2-2bdcosA+b2-a2=0.于是,c、d是方程x2-2bxcosA+b2-a2=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有c+d=2bcosA,c·d=b2-a2.例2 已知a+a2-1=0,b+b2-1=0,a≠b,求ab+a+b的值.分析:显然已知二式具有共同的形式:x2+x-1=0.于是a和b可视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再观察待求式的结构,容易想到直接应用韦达定理求解.解:由已知可构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x2+x-1=0,其二根为a、b.由韦达定理,得a+b=-1,a·b=-1.故ab+a+b=-2.二、先恒等变形,再应用韦达定理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经过恒等变形或换元等方法,构造出形如a+b、a·b 形式的式子,则可考虑应用韦达定理.例3若实数x、y、z满足x=6-y,z2=xy-9.求证:x=y.证明:将已知二式变形为x+y=6,xy=z2+9.由韦达定理知x、y是方程u2-6u+(z2+9)=0的两个根.∵ x、y是实数,∴△=36-4z2-36≥0.则z2≤0,又∵z为实数,∴z2=0,即△=0.于是,方程u2-6u+(z2+9)=0有等根,故x=y.由已知二式,易知x、y是t2+3t-8=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三、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或系数关系)求系数关系(或求两根的关系),可考虑用韦达定理例5 已知方程x2+px+q=0的二根之比为1∶2,方程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p与q之值,解此方程.解:设x2+px+q=0的两根为a、2a,则由韦达定理,有a+2a=-P,①a·2a=q,②P2-4q=1.③把①、②代入③,得(-3a)2-4×2a2=1,即9a2-8a2=1,于是a=±1.∴方程为x2-3x+2=0或x2+3x+2=0.解得x1=1,x2=2,或x1=-1,x2=-2.例6 设方程x2+px+q=0的两根之差等于方程x2+qx+p=0的两根之差,求证:p=q或p+q=-4.证明:设方程x2+px+q=0的两根为α、β,x2+qx+P=0的两根为α'、β'.由题意知α-β=α'-β',故有α2-2αβ+β2=α'2-2α'β'+β'2.从而有(α+β)2-4αβ=(α'+β')2-4α'β'.①把②代入①,有p2-4q=q2-4p,即p2-q2+4p-4q=0,即(p+q)(p-q)+4(p -q)=0,即(p-q)(p+q+4)=0.故p-q=0或p+q+4=0,即p=q或p+q=-4.四、关于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的题目,可考虑用韦达定理例7 m为问值时,方程x2+mx-3=0与方程x2-4x-(m-1)=0有一个公共根?并求出这个公共根.解:设公共根为α,易知,原方程x2+mx-3=0的两根为α、-m-α;x2-4x-(m-1)=0的两根为α、4-α.由韦达定理,得α(m+α)=3,①α(4-α)=-(m-1).②由②得m=1-4α+α2,③把③代入①得α3-3α2+α-3=0,即(α-3)(α2+1)=0.∵α2+1>0,∴α-3=0即α=3.把α=3代入③,得m=-2.故当m=-2时,两个已知方程有一个公共根,这个公共根为3.。
韦达定理公式怎么用
韦达定理公式怎么⽤
韦达定理公式运⽤:若b²-4ac<0则⽅程没有实数根;若b²-4ac=0则⽅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b²-4ac>0则⽅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韦达定理公式运⽤
⼀元⼆次⽅程ax^2+bx+c=0(a≠0且△=b^2-4ac>0)中,设两个根为x1,x2则X1+X2=-b/a、X1·X2=c/a、
1/X1+1/X2=(X1+X2)/X1·X2
⽤韦达定理判断⽅程的根⼀元⼆次⽅程ax²+bx+c=0(a≠0)中,
若b²-4ac<0则⽅程没有实数根
若b²-4ac=0则⽅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若b²-4ac>0则⽅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定理拓展
(1)若两根互为相反数,则b=0
(2)若两根互为倒数,则a=c
(3)若⼀根为0,则c=0
(4)若⼀根为-1,则a-b+c=0
(5)若⼀根为1,则a+b+c=0
(6)若a、c异号,⽅程⼀定有两个实数根。
以上为韦达定理公式:⼀元⼆次⽅程ax^2+bx+c=0(a≠0且△=b^2-4ac>0)中,设两个根为x1,x2则X1+X2=-b/a、X1·X2=c/a、1/X1+1/X2=(X1+X2)/X1·X2
韦达定理简介
韦达定理说明了⼀元⼆次⽅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法国数学家弗朗索⽡·韦达于1615年在著作《论⽅程的识别与订正》中建⽴了⽅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提出了这条定理。
由于韦达最早发现代数⽅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
浅谈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谈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韦达定理是反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重要定理.纵观近年各省、市的中考(竞赛)试题可以发现,关于涉及此定理的题目屡见不鲜,且条件隐蔽.在证(解)题时,学生往往因未看出题目中所隐含的韦达定理的条件而导致思路闭塞,或解法呆板,过程繁琐冗长.下面举例谈谈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一、直接应用韦达定理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中含有a+b和a·b形式的式子,可考虑直接应用韦达定理.例1 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D是AB边上一点,且BC=DC,设AD=d.求证:(1)c+d=2bcosA;(2)c·d=b2-a2.分析:观察所要证明的结论,自然可联想到韦达定理,从而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证明.证明:如图,在△ABC和△ADC中,由余弦定理,有a2=b2+c2-2bccosA;a2=b2+d2-2bdcosA(CD=BC=a).∴ c2-2bccosA+b2-a2=0,d2-2bdcosA+b2-a2=0.于是,c、d是方程x2-2bxcosA+b2-a2=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有c+d=2bcosA,c·d=b2-a2.例2 已知a+a2-1=0,b+b2-1=0,a≠b,求ab+a+b的值.分析:显然已知二式具有共同的形式:x2+x-1=0.于是a和b可视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再观察待求式的结构,容易想到直接应用韦达定理求解.解:由已知可构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x2+x-1=0,其二根为a、b.由韦达定理,得a+b=-1,a·b=-1.故ab+a+b=-2.二、先恒等变形,再应用韦达定理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经过恒等变形或换元等方法,构造出形如a+b、a·b 形式的式子,则可考虑应用韦达定理.例3 若实数x、y、z满足x=6-y,z2=xy-9.求证:x=y.证明:将已知二式变形为x+y=6,xy=z2+9.由韦达定理知x、y是方程u2-6u+(z2+9)=0的两个根.∵ x、y是实数,∴△=36-4z2-36≥0.则z2≤0,又∵z为实数,∴z2=0,即△=0.于是,方程u2-6u+(z2+9)=0有等根,故x=y.由已知二式,易知x、y是t2+3t-8=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三、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或系数关系)求系数关系(或求两根的关系),可考虑用韦达定理例5 已知方程x2+px+q=0的二根之比为1∶2,方程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p 与q之值,解此方程.解:设x2+px+q=0的两根为a、2a,则由韦达定理,有a+2a=-P,①a·2a=q,②P2-4q=1.③把①、②代入③,得(-3a)2-4×2a2=1,即9a2-8a2=1,于是a=±1.∴方程为x2-3x+2=0或x2+3x+2=0.解得x1=1,x2=2,或x1=-1,x2=-2.例6 设方程x2+px+q=0的两根之差等于方程x2+qx+p=0的两根之差,求证:p=q或p+q=-4.证明:设方程x2+px+q=0的两根为α、β,x2+qx+P=0的两根为α'、β'.由题意知α-β=α'-β',故有α2-2αβ+β2=α'2-2α'β'+β'2.从而有(α+β)2-4αβ=(α'+β')2-4α'β'.①把②代入①,有p2-4q=q2-4p,即p2-q2+4p-4q=0,即(p+q)(p-q)+4(p-q)=0,即(p-q)(p+q+4)=0.故p-q=0或p+q+4=0,即p=q或p+q=-4.四、关于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的题目,可考虑用韦达定理例7 m为问值时,方程x2+mx-3=0与方程x2-4x-(m-1)=0有一个公共根?并求出这个公共根.解:设公共根为α,易知,原方程x2+mx-3=0的两根为α、-m-α;x2-4x-(m-1)=0的两根为α、4-α.由韦达定理,得α(m+α)=3,①α(4-α)=-(m-1).②由②得m=1-4α+α2,③把③代入①得α3-3α2+α-3=0,即(α-3)(α2+1)=0.∵α2+1>0,∴α-3=0即α=3.把α=3代入③,得m=-2.故当m=-2时,两个已知方程有一个公共根,这个公共根为3.。
韦达定理的七种处理方法
韦达定理的七种处理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韦达定理的七种处理方法,这可真是宝藏知识啊!
第一种,直接代入法。
比如说,已知方程x²+3x-4=0,那咱直接把根代入韦达定理公式里去,就能得出一些神奇的结果啦!就像你找到了一把钥匙,直接打开知识的大门,多爽啊!
第二种,整体求值法。
来个例子哈,方程ax²+bx+c=0 的两根之和已知,让你求某个式子的值,这时候不就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把整体的值算出来嘛,这感觉就像拼图找到了关键的那一块,一下子就完整了!
第三种,构造方程法。
哎呀呀,就像搭积木一样,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出方程来,再用韦达定理解决,妙不妙?比如告诉你两根的关系,那咱就据此构造个方程,然后利用定理求解,这不就迎刃而解啦!
第四种,对称转化法。
这就好像走迷宫找到了新的通道!比如有个式子很复杂,但通过对称转化,就能用韦达定理轻巧地处理了。
第五种,降次法。
嘿,它就像给你个难题,然后突然告诉你一个妙招,一下就把问题简化了。
把高次的式子通过韦达定理降次来求解,是不是超厉害!
第六种,变形法。
哇,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把式子变来变去,变出能用韦达定理的形式,然后问题就解决啦。
第七种,利用判别式与韦达定理结合法。
这俩结合起来,那可真是强强联手啊!比如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再结合韦达定理求值,厉害吧!
总之啊,韦达定理的这七种处理方法真的超级实用,学会了它们,就像拥有了超级武器,能攻克好多数学难题呢!你们还等什么,赶紧用起来吧!。
韦达定理详解
韦达定理详解韦达定理是解决几何中求未知量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可以用来求平面上的三角形中各边平方和、角度数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韦达定理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实例计算。
一、韦达定理的原理韦达定理是指:对于一个三角形ABC,它的三个内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则有以下公式成立:a²=b²+c²-2bc*cosA其中,cosA、cosB和cosC是表示对应角度余弦值的函数。
该公式由法国数学家韦达在1821年提出。
二、韦达定理的使用方法使用韦达定理时,首先需要明确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
根据已知与未知,可以选择使用上述公式中的哪个。
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题目条件,先确定一个角对应的两条边,再使用韦达公式求出未知边或角。
三、韦达定理的实例计算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韦达定理的计算方法。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求其内角度数。
解:将a=3,b=4,c=5带入公式,得到9=41-40×cosA所以∠A=cos⁻¹0.8≈36.87°,同理可得∠B≈53.13°,∠C=90°。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边为5,斜边为13,求另一条直角边长。
解:由题目条件可知a=5,c=13。
将这两个数带入公式:5²=b²+13²-2×b×13×cos90°25=b²+169b²=144∴b=12所以,另外一条直角边长为12。
解:将b=12,c=16,角A=120°代入公式:a²=144+256-384×(-0.5)a²=400∴a=20所以,第三边的长度为20。
总之,韦达定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常见方法。
通过运用韦达公式,可以求出三角形中的各边长度、角度大小等未知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
韦达定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定理,它描述了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度与第三边的夹
角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来求解一个三角形的性质,甚至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
韦达定理由法国数学家查尔斯·韦达提出,于1806年于科学期刊《乌拉法叶斯特》
上发表。
它首先被用来证明三角形的直角性质,然后被扩展用来证明更多其它的相关性质。
韦达定理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a^2+b^2=c^2-2*c*a*cos(B)
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ABC的3条边的长度,B表示边AC与BC之间的夹角。
由于韦达定理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的特性,因此它可以用来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如
果我们有一个三角形ABC,我们想求解它的外角A、边BC的长度和边AB的长度,则可以
用韦达定理:
假设a=3,c=4,B°=30°,根据韦达定理,
即 b^2= 16-24*cos(30°)=16-24*3^(1/2)/2
所以b=√5
另外,由余弦定理可以求出A°=60°
因此,三角形ABC的三角形性质为a=3,b=√5,c=4,A=60°,B=30°。
此外,韦达定理还有许多额外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来求解由全等三角形的边来确
定的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用来解决椭圆的几何上的直角形之间的关系等等。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每一门数学和几何课程中都会涉及到它。
韦达定理不但可以
帮助我们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取得关键性的进展,而且还多次提供了无穷多有用的解法。
韦达定理适用范围
韦达定理适用范围韦达定理,也被称为韦达方程或韦达公式,是一种用于求解三角形内角大小的公式。
它最初由法国数学家泰勒澄·韦达于19世纪提出,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以及工程等领域。
韦达定理适用于任何三角形,不论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它可以用于解决以下几种问题:1.已知三角形边长,求三个内角的值:当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b、c时,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解三个内角的大小。
根据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cosA = (b² + c² - a²) / (2bc)cosB = (a² + c² - b²) / (2ac)cosC = (a² + b² - c²) / (2ab)其中A、B、C为三角形的内角,a、b、c分别为三边的长度。
2.已知一个角和两条边的长度,求另外两个角的值:当已知两条边的长度a和b以及它们夹角C时,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解剩余两个角的大小。
同样根据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cosA = (b² + c² - a²) / (2bc)cosB = (a² + c² - b²) / (2ac)其中A、B为剩余两个角的大小,a、b、c分别为两边的长度。
3.已知三个角的度数,求其余两边的长度:当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的度数时,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解其余两边的长度。
韦达定理可以重写为以下形式:a² = b² + c² - 2bc * cosAb² = a² + c² - 2ac * cosBc² = a² + b² - 2ab * cos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a、b、c分别为三边的长度。
总结来说,韦达定理适用于任何三角形,无论是已知边长求角度或已知角度求边长,都可以通过韦达定理进行求解。
韦达定理怎么运用
韦达定理怎么运用
韦达定理怎么运用
导语:中国南宋伟大的数学家秦九韶在他1247年编写的世界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一书中提出了数字一元三次方程与任何高次方程的解法“正负开方术”,提出“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纯用代数加法,给出统一的运算规律,并且扩充到任何高次方程中去。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关于一元三次方程韦达定理怎么用的具体方法吧。
文章仅供大家的参考借鉴!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韦达定理怎么运用
应用范围1:已知两个根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代入韦达定理的关系式里的任何来求得另一个根,并且还可以用另一个关系式来检验。
应用范围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把已知的两个根的和的相反数做所求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两根的积做常数项,而把二次项系数作为1,这样,就能作出这个方程。
应用范围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把所求的两个数当作一元二次方程当中的系数,然后解这个方程,那么方程的两个根就是这两个数。
应用范围4: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不解这个方程,求某些代数式的.值(这些代数式是方程两个根的对称式)。
应用范围5: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不解这个方程,求作另一个方程,使它的根与原方程的根有某些特殊关系。
应用范围6:利用给出的条件,确定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某些字母系数的值。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
初中数学韦达定理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代数求解和几何问题中。
韦达定理又称为韦达三角法则,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造一个带有重心的三角形,利用各边与重心的连线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求解未知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韦达定理的定义、原理以及应用实例。
一、定义和原理韦达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确定三个顶点所对应边的长度和重心之间的关系。
其中,重心是指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它将全部三条中线按照长度等分。
韦达定理表示如下:设在一个三角形ABC中,AD为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其分为两条相等的线段,由D可以构造三条平行于三边的线段BE、CF和AG,那么有以下关系成立:AB + AC = 2ADBC + BA = 2BECA + CB = 2CF二、韦达定理的证明我们来证明一下韦达定理。
设三角形ABC的重心为G,连接GD,并且延长至与AB相交于E,与AC相交于F。
由于G是三条中线的交点,所以AG=2GD。
同样的,通过类似的角度对应关系可以得到BE=2AB、CF=2AC。
根据平行线原理,我们知道三角形AGB与三角形GCF是相似的,所以可以写出一个比例等式:AB/AG = GC/CF将AG和CF的值代入后,我们得到:AB/2GD = GC/2AC通过移项可以得到:AC/GD = GC/AB同理,可以得到:AB/GD = GB/AC将这两个等式相加,我们得到:AC/GD + AB/GD = GC/AB + GB/AC化简后得到:(AB + AC)/GD = (GC + GB)/AB再次移项可得:AB + AC = 2GD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BC + AB = 2BE和CA + CB = 2CF,证明韦达定理成立。
三、韦达定理的应用实例韦达定理在代数求解和几何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的应用实例。
1. 已知三边长求重心若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为a、b、c,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求解重心的坐标。
设重心的坐标为(x, y),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x = (ax1 + bx2 + cx3)/(a + b + c)y = (ay1 + by2 + cy3)/(a + b + c)其中,(x1, y1)、(x2, y2)、(x3, y3)分别是三个顶点的坐标。
韦达定理如何解方程
韦达定理如何解方程韦达定理是解决方程组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用来确定一组线性方程是否有解以及解的具体形式。
本文将介绍韦达定理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例演示其解方程的方法。
一、韦达定理的原理韦达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伊塞尔·韦达于1815年提出的。
该定理主要用于解决由n个未知数和n个线性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韦达定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消元和回代的方法,将方程组转化为一个阶梯形矩阵,从而求出方程组的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方程组表示为一个增广矩阵,其中每行代表一个方程,每列代表一个未知数。
通过初等行变换,我们可以将增广矩阵转化为阶梯形矩阵。
阶梯形矩阵的特点是,每一行的主元素(即第一个非零元素)的列索引递增,并且每一行的主元素下方的元素都为零。
二、韦达定理的应用韦达定理可以用来解决线性方程组的各种问题,包括确定是否有解、求解唯一解还是无穷解以及求解特解等。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韦达定理的具体应用。
例题:解方程组2x + 3y - z = 7x - y + 2z = 13x + 2y - 3z = 4步骤一:构建增广矩阵将方程组表示为增广矩阵形式:[2 3 -1 | 7][1 -1 2 | 1][3 2 -3 | 4]步骤二:消元通过初等行变换,将增广矩阵转化为阶梯形矩阵:[1 -1 2 | 1][0 5 -5 | 5][0 0 -9 | -9]步骤三:回代从阶梯形矩阵的最后一行开始,依次回代求解未知数的值:-9z = -9,解得z = 15y - 5z = 5,代入z = 1,解得y = 2x - y + 2z = 1,代入y = 2、z = 1,解得x = 2因此,方程组的解为x = 2,y = 2,z = 1。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韦达定理在解决方程组中的应用。
通过构建增广矩阵、消元和回代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组的解。
如果方程组存在唯一解,那么解就是唯一的;如果方程组存在无穷解,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参数化的方式表示解的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的应用1. 引言一元二次方程,听上去挺复杂的,其实就是形如 (ax^2 + bx + c = 0) 的方程。
今天我们要聊聊韦达定理,这个数学小工具其实蛮厉害的,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能让我们觉得数学原来这么有趣!2. 韦达定理是什么?2.1 定义韦达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出的。
简单来说,这个定理告诉我们,给定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它的两个解 (x_1) 和 (x_2) 有两个非常特别的关系。
首先,它们的和等于 (frac{b}{a});其次,它们的积等于 (frac{c}{a})。
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这其实是个非常有用的规律!2.2 为什么重要?韦达定理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在不知道具体解的情况下,推导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如果我们知道了方程的系数 (a)、(b) 和 (c),就能通过这些定理轻松搞清楚根的关系。
3. 应用示例3.1 找根比如,我们有一个方程 (2x^2 5x + 3 = 0)。
要是我们直接用韦达定理,我们可以先找出两个根的和和积。
根的和就是 (frac{5}{2} = frac{5}{2}),而根的积是 (frac{3}{2})。
这些信息有时候能帮助我们在心里大概知道解的范围,不用费劲去计算具体的根。
3.2 解方程假设你遇到一道题,给了你一个方程 (x^2 4x + 4 = 0),然后问你它的两个根是什么。
我们知道,根的和是 (frac{4}{1} = 4),根的积是 (frac{4}{1} = 4)。
那两个根可能就是(2) 和 (2),因为它们的和和积都符合韦达定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快找出方程的解,省去不少功夫。
4. 小结总之,韦达定理虽然简单,却是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超级好帮手。
它不仅让我们轻松掌握了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还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数学题目中找到简便的解决方法。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多多利用这个小工具,让你的数学之旅更加顺畅!参考资料韦达定理基本概念实际应用案例与示例这样,我们就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深入探讨了韦达定理的奇妙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达定理怎么运用
中国南宋伟大的数学家秦九韶在他1247年编写的世界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一书中提出了数字一元三次方程与任何高次方程的解法“正负开方术”,提出“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纯用代数加法,给出统一的运算规律,并且扩充到任何高次方程中去。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关于一元三次方程韦达定理怎么用的具体方法吧。
文章仅供大家的参考借鉴!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韦达定理怎么运用
应用范围1:已知两个根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代入韦达定理的关系式里的任何来求得另一个根,并且还可以用另一个关系式来检验。
应用范围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把已知的两个根的和的相反数做所求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两根的积做常数项,而把二次项系数作为1,这样,就能作出这个方程。
应用范围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把所求的两个数当作一元二次方程当中的系数,然后解这个方程,那么方程的两个根就是这两个数。
应用范围4: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不解这个方程,求某些代数式的值(这些代数式是方程两个根的对称式)。
应用范围5: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不解这个方程,求作另一个方程,使它的根与原方程的根有某些特殊关系。
应用范围6:利用给出的条件,确定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某些字母系数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