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视觉文化分析

合集下载

电影文化——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

电影文化——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

电影文化——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电影拥有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完整地感受到整个故事情节。

它以画面为载体,用它独有的语言传达故事、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塑造一种完整的视觉艺术形象。

本篇文章将从电影所具有的表现形式、视觉艺术的表现方式以及电影在传播中的特殊性别论述。

电影所具有的表现形式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拥有戏剧性、音乐性、诗意以及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法。

电影中的音乐可以为人们传达情感,加强人们与电影的共鸣。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电影里的特效和CGI越来越精美,带给人们震撼和愉悦,从而令人更加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

电影中还利用了人类视觉的局限和心理反应机制。

比如,使用特定的色彩可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艺术鉴赏。

黑白电影中的光影画面,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影片的情境和气氛。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调或色彩,电影可以表达人物的性格、情绪等内心感受,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使用了温暖的色调,表现出主人公的乐观和向上,让人对自由和希望更加向往。

视觉艺术的表现方式电影的视觉艺术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刻意构图、刻意拍摄等各种手法,从而实现观众视觉效果的最大化。

比如,摄影镜头的运用、画面构图的安排、特效技术的运用等都是电影视觉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

打光是电影表现手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电影中就像演舞台剧一样需要上下灯光,才能塑造出不同的情境和气氛。

打光的技巧可以让一幕戏里的人物和场景,通过一种不同寻常的色彩,表达出观众想象中所构筑的画面,让观众更能理解和感受电影中的情感和意念。

另外,用特定的角度来构图也是一种常见的电影视觉艺术表现方式,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感受到电影的力量和艺术性。

电影中的人物和场景,通过一种独特的透视手法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这样的设计能够让观众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能够深刻的印象观众的心灵和记忆。

电影在传播中的特殊性电影作为具有视觉艺术表现方式的艺术形式,其操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与其他媒体有着重大不同。

电影视觉语言审美特点

电影视觉语言审美特点

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

一、当代电影艺术的文化属性与构建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孕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各异的形态,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前者是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性,后者是文化的时代性或阶段性。

电影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造的文化样式,是指电影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电影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电影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作为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内的子文化部分。

电影艺术,在今天的社会中不仅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而且对其他文化正在产生着深刻的、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电影艺术和其他精神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是人类从事精神活动的结果,并对人类的精神领域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论及中国美学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关系, 首先应考察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

而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 当然是既打上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 同时也包蕴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

而这种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本身, 也是既体现着一定历史阶段主流文化的意志, 又与电影形式与生俱来的西化倾向和不断变化着的工业文明息息相关的。

它们间的互相整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独特个性,发展至今, 则又在全球化思潮的策动下, 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古典美学与消解主义、中国国情与西方浸润,既矛盾地碰撞, 又苦涩地同处的所谓多元化格局。

二、当代审美受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 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等。

《2024年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范文

《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当代影视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审美特征在不断演变和丰富中。

本文旨在分析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为理解当代影视艺术提供参考。

二、多元化的主题选择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体现在主题选择的多元化。

影视作品在题材选择上涵盖了社会热点、历史文化、人性探讨等多个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主题选择,使得观众能够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更加丰富多样的世界,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三、视觉审美的突出表现在视觉审美方面,当代影视艺术注重画面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

高清的画质、精良的摄影技术以及独特的视觉特效,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享受。

此外,影视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光影效果等元素也成为了视觉审美的关键因素。

四、情感共鸣与心理投射当代影视艺术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强烈的共鸣力。

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情节安排以及音乐配乐,影视作品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情感投射。

这种情感共鸣与心理投射是当代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创新的艺术手法与表现形式当代影视艺术在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

新的拍摄技术、剪辑手法以及叙事方式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全新的观感。

同时,跨媒体、跨文化的艺术合作也使得影视作品在风格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

六、社会影响与文化传播当代影视艺术在社会影响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引导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同时也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此外,影视作品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七、结论综上所述,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主题选择、视觉审美的突出表现、情感共鸣与心理投射、创新的艺术手法与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影响与文化传播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当代影视艺术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还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2000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尽管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们没有陷入世纪末的忧虑和狂躁之中,尽管我们对中国电影的期盼依旧殷切,但中国电影进入的2000年确是被困惑纠缠不休的一年,也是各种议论纷争而不休的一年,从创作到理论界,思考虽在,但疑惑丛生,电影艺术的出路到底在何方?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前景何在?诘问盘旋在心底。

我们在世纪交替的转折口上难免喜忧参半,却还是放不下心怀高远的心思。

因为2000又是中国电影潮流演变的关口,对它的回顾和对2000中国电影重要现象的探讨,也许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不无教益,甚或有影响作用。

一、大势:谷底还是高潮考察中国电影的大势走向,不是含混不清而是基本明了,这一判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随着创作产量的低落,和票房陷入前所未有的减少境地,中国电影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

但也许应当说,产量和票房不是绝对的价值评判标准,那么,从发展态势抑或艺术成就而言,人们还是难以避开中国电影是落入谷底还是进入高潮的歧义纷争,随着时间的推移、21世纪的真正来临,这一争议的重要性就更多影响着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评价的判断。

99年度中国电影的出品量和票房数是有史以来最低的,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这一趋势未见减缓,国产影片的危机更加明显,延续到2000年,中国电影的走势依然没有攀高,除了《生死抉择》和《一声叹息》的较高票房之外,其它影片难得有收益,而《一声叹息》的发行方面对尽管票房可能达到1800万的现实,却为没能达到预期的买断权收益愁眉苦脸,更增添了中国电影的悲戚感。

环顾这一年,进帐等而下之的影片不计其数自不必说,还能得到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影片微乎其微也不在情理之外,倒是得奖或是较好之作既不被市场看重又不被创作界认可的现实值得思索。

中国电影的确到了落潮的临界点,生存的忧思愈发严重。

如果说这一年度没有艺术努力的好作品肯定不是事实,但中国电影的高潮之谈似乎还需要扎实之作的证明。

从视觉文化角度对电影的解读

从视觉文化角度对电影的解读

从视觉文化角度对电影的解读【内容提要】文明时代是以文字的出现作为标志的。

文字时代把人类有对于事物的直接观察的重要性,让渡给了对于文字意义的体会。

这种强调对意义把握的文明,成为人类进步的骄傲,也成为束缚人自由思考、自由感受的藩篱。

以电影为发端的视觉文化的出现,首次逆转了文明的演进趋向。

这种趋向在电视和电脑网络的信息传达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深化。

【关键词】电影电视网络视觉文化解读作为一门艺术的电影,在艺术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

其他艺术都多少属于自发地形成,而电影艺术则是高度自觉地,通过有意识的策划创作而创造,再通过产业运作方式被生产出来;其他艺术的最初起源基本处于不可考状态,探讨这种起源问题属于一种思辨的或者考古的研究方式,可是电影则是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作出实证结论。

电影的出身没有什么神秘性。

不过,这并不等于说电影就是没有给艺术领域带来冲击效果。

可以说电影的诞生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人们睁大了眼睛突然看见了一个曾经只存在于自己梦中的世界。

比如一朵花的含苞怒放过程可以和马的奔跑一样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它给人带来一种现实的娱乐幻觉,它使原来混沌迷茫的视觉无意识顿时敞亮。

原先在视觉艺术的鉴赏活动中,需要观看者凝神关注,在仔细的对于细微末节的视觉搜寻中才能多少领悟到一些艺术的韵味,而现在则是视觉的画面扑面而来,它可以给我们的视觉带来冲击,进一步也是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冲击。

精神分析学批评理论家拉康对婴儿形成自我意识的理论,为我们解开电影的奥秘提供了一把可资鉴借的钥匙。

拉康认为,婴儿在早期还没有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区分,他把这种缺乏确定的自我中心的混沌状态称作“想象态”。

自我在意识确立之前并不存在,而意识的确立发生在一个神秘的瞬间,拉康将它称之为“镜子阶段”或“镜像阶段”。

婴儿通过照镜子,发现镜中的形象是自身的同一体,进而发现作为主体的他的自身的存在。

这种镜像的辨认作为自我身份意识确立的起点,其合理性在于,猴子也可以通过照镜发现到镜中的猴子,可是它就仅以为这是一只猴子,是一个外来者和竞争者,不能把自我和镜中的形象联系起来看待。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分析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分析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分析中国动画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新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对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多样化。

传统的中国动画电影通常以二维手绘为主,而新世纪的作品开始使用三维动画技术。

这些技术的引入使电影画面更加真实生动,有力地表达了导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中国动画电影也不拘泥于传统的画面呈现方式,创新地运用各种风格和技巧,例如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丰富,使得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其次,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以往的中国动画电影多以民间传说、历史题材等为主,而新世纪作品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题材既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演绎,也关注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为观众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也反映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变迁。

再次,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注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动画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而是希望通过讲述故事和塑造角色来触动观众的情感。

中国动画电影通过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使其与角色产生共鸣。

在表达情感方面,新世纪作品往往更加真实、深邃,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此外,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在艺术设计上也有独特之处。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电影画面的设计和构图是十分重要的。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不仅注重画面的美感,还注重画面的氛围和意境的表达。

通过细腻的画面纹理和精确的色彩运用,作品能够更好地表达导演想要呈现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一些新世纪作品还加入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如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中国戏曲的音乐和舞台设计等,使得作品更具中国特色。

综上所述,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在审美特点上呈现了多样性、现实性、情感性和独特性。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水平的提高,也展示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化。

新世纪背景下我国电影的文化表征探析

新世纪背景下我国电影的文化表征探析
De c - 2 01 4
新 世 纪 背 景 下 我 国 电影 的文 化 表征 探 析
马若宁
( 北京城 市学院,北京 1 0 0 0 2 6 ) 摘 要 :如果说强调艺术独立的现代主义思潮导致影视作品往往以 “ 变形”的影像反 思生活。我们 或是在抽 象的视听语
言中茫然, 或 是以仰视 的角度被 意识形态灌输;那 么在以解构逻各斯 中心主义的方式消弭崇 高、 推 崇世俗 的后现代 ,电影作
时代 。 更为重要的是 , 在 这种 视觉 奇观 的营造 中.电影出现 了 类型 “ 越界 ”的特 点 ,即在一部 电影中,出现 多种类 型元素 共存 的现象 。比如 2 0 0 9年上映的关于 外星人在地球 的影片
演 的创 作思路 。但这股风潮并没 有持续多久 ,世界 电影便 转入好莱坞主流商业 电影时代 , 包括第 六代在 内的中国导 演
人物首先对过去坚持 的前卫和先锋的影像风格予以扬弃 。 在
灯笼高高挂 等寻根 式的作 品 , 以文化反思式的存在母题与 东方奇观 式的物件展示 ,将极具 中国特色 的电影推 向世界 ,
其叙事文本 中, 努力打造普通人 的生活、普通人 的情感和灵 魂世界 ,而不再是对残酷生活的刻意渲染 。 卡拉是条狗 我和爸爸 三峡好人 等一长 串片名都是这一策略的注
中图分类号 :J 9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4 )1 2 —糅 :风格 的 折 中性 和 拼贴性
州河 东官西宫 趴 小 武 等一系列带有实验色彩 的电影 。
但新浪潮并没有持续多久 , 世界 电影便转入好莱坞主 流
品则 以表现 形式上的 “ 类型杂糅”与 表达主题 的 “ 家园情怀”与之应和 尽管 中国的文化历程并 非如 西方般明晰 ,基本呈现 出三种 文化 混合存在 的状 态,但 是,新世 纪以来的 中国电影 , 在 于西方电影尤其是好 莱坞电影的接轨 中,同样也 呈现 出这 两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篇一一、引言在当代社会,视觉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影像的创作、传播与解读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影像在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特点、价值及其影响,以期为电影艺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电影影像的特点1. 视觉冲击力强电影影像通过光影、色彩、构图等手段,将画面呈现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影像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2. 多元表现手法电影影像的表现手法多样,包括镜头运用、画面剪辑、特效处理等。

通过这些手法,电影能够将抽象的概念、情感等视觉化,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视听世界。

3. 跨文化传播优势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其影像具有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电影影像能够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呈现给观众,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三、电影影像的价值1. 艺术价值电影影像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手法,成为了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影像传达情感、思想,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得到审美享受和思考启迪。

2. 文化价值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影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通过影像记录和呈现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3. 社会价值电影影像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够通过影像揭示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舆论,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电影影像的影响1. 对观众的影响电影影像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

通过观看电影,观众能够了解不同文化、思想,拓宽视野,提高审美素养。

2. 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电影影像的发展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制作技术日益成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电影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电影影像的创新与进步。

《2024年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范文

《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影视艺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

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通过多样的视听手段、精良的制作工艺以及富有创意的情节编排,不断塑造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本文将对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以探究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影响。

二、影视艺术的多元化与跨界性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体现在其多元化和跨界性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影视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更加多元,而且吸收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元素。

如,现代影视作品往往借鉴了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表达手法,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创造出新颖的艺术风格。

此外,多元化的表现手法还包括了对各种题材、文化和背景的探索与展现。

从历史题材到现代都市生活,从科幻到悬疑,当代影视作品以丰富多样的题材吸引了不同观众群体的关注。

三、视觉审美的创新与提升在视觉审美方面,当代影视艺术不断创新和提升。

高清画质、精细的特效制作以及创新的摄影手法,使得影视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

同时,当代影视作品还注重对色彩、构图等元素的运用,通过精心的画面设计,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此外,当代影视作品还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

通过对角色性格、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共鸣。

四、叙事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在叙事方式上,当代影视艺术也呈现出创新与多样化的特点。

与传统叙事方式相比,现代影视作品更加注重情节的紧凑性和节奏感,通过快节奏的剧情编排,使观众在短时间内体验到更多的情节变化和情感冲突。

此外,现代影视作品还注重对人物关系的刻画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深入挖掘和情感纠葛的展现,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五、情感共鸣与社会价值当代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还体现在其情感共鸣和社会价值上。

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出对人性、爱情、友情、家庭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结合来表现故事和思想,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审美和文化观念。

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社会中,电影也成为了跨越文化和语言差异的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

本文将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影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现和影响。

视觉文化的影响视觉文化即以视觉艺术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表达,包括电影、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民族和地域特征的表现。

例如,中国的传统绘画强调意境、写意、情意,而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形式和技巧,这种文化差异也体现在了电影上。

在电影中,镜头语言是影片视觉表达的核心,通过镜头运用的手法和动态来营造特定的空间感和情绪氛围,从而达到引导观众情感和理解的目的。

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电影中的视觉语言也会因为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欧美的电影中,镜头语言往往强调逼真和实际,运用各种特效和技术手段来打破物理规律,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冲击。

而在亚洲的电影中,镜头语言则更注重意境和诗意,通过表现自然或建筑物的美来体现文化特色和人文情感。

在电影中,音效也是影响观影感受的重要因素。

音效不仅能够加强画面表现的情感和节奏,同时也与电影中的视觉语言相互印证,共同营造出电影特有的视听效果。

跨越文化语境的电影电影作为跨文化媒介,积极的推动了文化交流和过程。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电影不仅可以扩大文化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例如,中国的电影在海外市场上不断崛起,并在国际影坛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这些电影突出了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中的价值,并呈现了国家的巨大变化和进步。

这也有助于促进中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跨文化影片也帮助了国际市场的发展。

例如,日本动画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它们跨越了文化和语言差异,成为了各类观众心中的经典。

这些作品反映了东方文化独特的信仰和精神,同时也启发了西方观众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推崇。

电影对文化的影响除了扩大文化影响力和促进国际交流外,电影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影响。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视觉文化语境中,电影影像无疑是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电影影像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情感表达力和文化传递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视觉文化语境中电影影像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电影影像的特点1. 视觉冲击力:电影影像通过光影、色彩、构图等手段,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冲击力使得电影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观影体验。

2. 情感表达力:电影影像通过画面、音乐、配音等元素,将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观众可以通过影像感受到影片中的喜怒哀乐,从而产生共鸣。

3. 文化传递力:电影影像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传递各种文化元素,如风俗、习惯、价值观等。

通过电影,观众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三、电影影像的表现形式1. 叙事性影像: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手段,将影像与叙事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叙事性影像是电影影像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2. 抽象性影像:以抽象的视觉元素和形式为基础,通过色彩、光影等手段,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

抽象性影像常用于表现情感、思想等抽象内容。

3. 实验性影像:尝试各种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实验性影像是电影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四、电影影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1. 传承文化:电影影像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传承和弘扬各种文化元素,如历史、风俗、习惯等。

通过电影,观众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2. 反映社会:电影影像能够反映社会现象、价值观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通过电影,观众可以了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思考和探讨社会问题。

3. 艺术表达:电影影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通过电影,观众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表达,进而产生共鸣和思考。

五、结论在视觉文化语境中,电影影像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情感表达力和文化传递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视觉文化语境中,电影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娱乐的享受,更是人类文化、历史、社会等多方面信息的传递媒介。

电影影像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重要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视觉文化语境中电影影像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影响。

二、电影影像的特点1. 视觉冲击力强电影影像以其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逼真的效果,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视觉冲击力不仅体现在画面的亮度、色彩等方面,更在于其能够通过影像语言,将情感、思想等抽象的元素具象化,使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影片所要传达的信息。

2. 多元的表现形式电影影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等。

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视觉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剧情片注重情节的紧凑性和画面的美感,纪录片则更注重真实性和纪实性。

此外,电影影像还可以通过剪辑、音效等手段,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三、电影影像的表现形式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电影影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合理的画面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美观、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在画面构图中,要注意画面的平衡、对比和节奏感等因素,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2. 色彩运用色彩是电影影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例如,鲜艳的色彩可以传达出欢乐、活泼的氛围,而冷色调则可传达出忧郁、悲伤的情感。

因此,在电影制作中,要善于运用色彩来营造出合适的氛围和情感。

四、电影影像在当代社会的影响1. 文化传承电影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可以传承和弘扬不同文化的精髓。

通过电影影像,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从而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2. 社会记录电影影像还可以作为社会记录的重要手段。

通过纪录片等形式,可以记录下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各种社会事件的真实情况,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2024年浅析华语电影中的文化认同》范文

《2024年浅析华语电影中的文化认同》范文

《浅析华语电影中的文化认同》篇一一、引言华语电影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华语电影中的文化认同,是电影创作者们通过影像语言,将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等元素融入作品中,从而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华语电影中的文化认同进行浅析。

二、华语电影中的文化元素1. 传统文化元素:华语电影中常常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国画、诗词、戏曲等。

这些元素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历史与现实:华语电影常常以历史为背景,展现中国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同时,现实题材的电影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

3. 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华语电影也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

如香港电影的现代都市风格、台湾电影的人文关怀、大陆电影的史诗感等,都体现了各自地域的文化特色。

三、文化认同的体现1. 民族认同:华语电影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让观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产生认同感。

这种民族认同有助于强化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

2. 国家认同:华语电影中,国家的形象常常是积极的、正面的。

这有助于培养观众的爱国情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3. 文化传播: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通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

四、文化认同的影响1. 促进文化交流:华语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观影,观众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 强化文化自信:华语电影的成功让中国观众更加自信地看待本民族文化,激发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

同时,也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认同。

3. 推动产业发展:华语电影的成功不仅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影视旅游、衍生品开发等。

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

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

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电影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影片在国内外院线上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艺术认可。

然而,伴随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影的视觉特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文通过探讨中国电影在新时期以来的视觉文化特征,旨在揭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影像创作理念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传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电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作理念的创新,使中国电影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电影在拍摄手法和视觉语言上与国际接轨,积极吸取了西方电影的创作技巧,使电影质量得到提升。

绚丽的色彩、动感的画面、独特的镜头语言,成为中国电影的鲜明特征。

在文化审查机制的放松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中国电影也面临了一定的挑战和课题。

如何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保持电影的艺术性和独特性,成为电影人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一些电影开始尝试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框架。

例如,电影《色戒》以其大胆的情节和性感的画面吸引了大量观众。

电影《霸王别姬》则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和男扮女装的创新处理,打破了传统性别观念。

这些电影的影像特征展示了电影人对于视觉文化创作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此外,中国电影在新时期还体现出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

许多电影以真实的故事背景和普通人物为创作出发点,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影像描绘,传递出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比如,电影《活着》通过镜头下对于农村生活的真实表现,表达出对于人类存在的思索和反思。

中国电影通过对于真实生活的刻画,受到观众的共鸣和认同,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影技术的成熟,中国电影逐渐涌现出大规模奇幻和科幻题材。

电影《流浪地球》和《战狼》系列等影片通过壮丽的场面和特效,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的视觉表达方式。

这些影片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舞台,吸引了更多海外观众的关注。

总结起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在视觉文化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电影人在摒弃视淫、追求商业化背后,开始更加注重影像独特性和艺术性的追求。

论新世纪武侠电影视觉愉悦性的凸显

论新世纪武侠电影视觉愉悦性的凸显

论新世纪武侠电影视觉愉悦性的凸显[摘要]传统武侠电影,普遍重视情节的魅力。

但进入新世纪后,武侠电影却显示了与传统武侠电影迥异其趣的美学风格,它选取唯美的场景,调动色彩的作用,精心设计服装,运用数码特技设计的武打场面,凸显影片场景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愉悦性。

客观上说,这对于吸引观众对于武侠片的热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以视觉快感为导向的创作倾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导致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匮乏。

[关键词]新世纪武侠电影视觉快感凸显传统的中国武侠电影是以“叙事的艺术”作为其美学追求的出发点的,影片侧重展现的是故事性和情节因素,文学性在电影中尚占很大的比重,诸如剧本、对白、画外音、剧情结构、电影叙事性等等。

虽然武打场面大量存在,但却不是刻意追求形象的逼真和视觉;中击力量。

甚至可以为了叙事性和情节性,牺牲某些画面的视觉效果。

但武侠电影进入新世纪后,则淡化了情节因素,而注重影片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选取唯美场景,调动色彩。

精心设计服装,运用数码特技等手段,凸显了影片场景的视觉愉悦性。

一、场景唯美动人电影中,场景作为剧作元素参与创作,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与传统武侠电影相比,当今武侠电影更注重选取极度唯美的场景。

以增强影片的视觉美感。

在《十面埋伏》中,无论是山花烂漫的乌克兰,还是竹海青林。

都经过精心选择。

《卧虎藏龙》中周润发与章子怡“竹林大战”的场景更令人赏心悦目。

两个主人公身轻如燕地在竹林顶端追逐,玉蛟龙踩在竹竿中身段娇媚多姿,李慕白飘摇在竹梢潇洒倜傥。

竹梢柔韧地上下摇曳,荡漾起浪漫的剑招节奏。

再如《英雄》中的九寨沟、大漠戈壁、胡杨林,《天地英雄》中众武士避乱的世外桃源,都体现出导演对唯美场景的关注。

极度唯美的场景给影片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二、色彩魅力无穷法国电影理论家路易?达曾说,“电影的情绪感染力和说服力首先在于视觉力量,色彩则是进入人的视觉的第一感觉。

”相较于传统武侠电影,当今武侠电影的色彩运用绚丽得多。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性视效_现代视觉机制与中式物感精神的冲突与弥合——以追光动画《新神榜》为样本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性视效_现代视觉机制与中式物感精神的冲突与弥合——以追光动画《新神榜》为样本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性视效_现代视觉机制与中式物感精神的冲突与弥合——以追光动画《新神榜》为样本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性视效:现代视觉机制与中式物感精神的冲突与弥合——以追光动画《新神榜》为样本近年来,随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观众们目睹了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性视效上的突破,将观影体验推向了新的高度。

然而,在技术性视效的崭新面貌之下,我们也能看到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潜移默化,以及与现代视觉机制的冲突与弥合。

本文以追光动画《新神榜》为样本,探讨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性视效所呈现的现代视觉机制与中式物感精神之间的关系。

《新神榜》作为一部中国动画电影,融合了多种视效技术和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

首先,通过用CG动画技术呈现出绚丽的特效、场景和角色,电影的世界变得逼真而动感。

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与角色们一同经历着奇幻而激烈的故事情节。

这种技术性视效不仅提升了动画的制作质量,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视觉盛宴。

然而,与此同时,在技术性视效的背后,我们也可以发现与之相对应的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入。

电影中的场景和角色形象虽然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塑造,但其具体细节却常常带有中国文化的烙印。

例如,在《新神榜》中,角色的服饰和建筑物的设计,都带有明显的中国元素。

这些元素与现代视觉机制的碰撞,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也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然而,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性视效与中式物感精神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技术性视效追求逼真度和动感,而中式物感精神则更注重庄重、典雅和沉静。

这种冲突在《新神榜》中也有所体现。

电影中的视觉效果虽然精致而细腻,但与古代中国文化所追求的高度精神境界相比,显得较为轻浮。

这种冲突既是当代社会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碰撞,同样也代表了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与变革。

然而,在技术性视效与中式物感精神的冲突之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双方的弥合之道。

从视觉文化视角看春节档电影的现代性特征

从视觉文化视角看春节档电影的现代性特征

从视觉文化视角看春节档电影的现代性特征春节档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能吸引大批观众的瞩目。

这些电影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也展现出了现代科技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春节档电影的现代性特征,探索其中的变化和发展。

首先,春节档电影通过视觉效果的提升展现了现代科技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电影已经具备了更高的制作水平。

特效、3D和IMAX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中的画面更加逼真、震撼。

观众能够在影院中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融入到电影故事中。

这种视觉冲击力的增强不仅让观众体验到更为丰富的感官刺激,也让电影在市场中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其次,春节档电影中的现代性特征还表现在剧情与主题的创新上。

现代社会变迁带来的群众生活的多样化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影片制作者们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情感和情节要素,为观众呈现出更具现代性的剧情。

一些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也更加注重现实感与细腻度,角色形象更加丰满,能够更好地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同时,一些电影也将目光投向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提高了电影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

再次,从视觉文化视角看,春节档电影中的现代性特征还体现在影片的宣传和推广上。

相较于过去单一的海报和宣传片,现代电影的宣传更加多样化,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提高了观众的知晓度。

此外,电影公司也更加注重营销策划,通过明星代言、跨界合作以及IP延伸等方式增加了观众的关注度。

这些新型的宣传方式带给了电影更大的曝光度,也让观众更多地了解到电影的信息和内容。

最后,春节档电影中现代性特征的体现还体现在观众的参与上。

现代电影开始倾听观众的声音,根据观众的需求和喜好进行创作和修改。

电影公司通过票房和口碑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到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意见反馈,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电影的制作。

中国的电影与电视产业历史的视觉与娱乐

中国的电影与电视产业历史的视觉与娱乐

中国的电影与电视产业历史的视觉与娱乐中国的电影与电视产业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不仅在视觉表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娱乐体验。

本文将从视觉与娱乐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中国电影与电视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视觉表达的历史演进视觉是电影与电视的灵魂,通过影像表达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情感。

中国的电影与电视产业在视觉表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步。

首先,早期中国电影的视觉表达主要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电影工业起步,许多电影制片厂纷纷涌现。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大量引进了欧美电影的技术与风格,比如黑白电影的运用和剧情的叙事方式。

这些技术和风格对中国电影的视觉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国电影在视觉表达方面的发展逐渐展现出本土风格。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电影产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

许多重要的电影制作人和导演亮相,他们开始注重展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这些导演通过对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以及细节的处理,表达出了浓郁的中国氛围。

比如《小城之春》、《神女》等影片,通过精细的镜头语言和色彩搭配,成功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再次,中国电影的视觉表达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政治宣传和群众教育的重要载体。

许多电影致力于展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变迁。

这些影片通过细腻的绘画和灯光效果,展现了新中国飞速发展的景象,传递了人民幸福的信息。

最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中国电影的视觉表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大量引进的先进技术,如3D技术、特效制作等,使得中国电影的画面更加精致细腻。

同时,中国的电影制作人也开始追求创新和个性化。

他们通过独特的拍摄视角、非线性叙事和艺术化的画面处理,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

二、娱乐体验的丰富多样电影与电视产业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为观众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娱乐体验。

从古典影片到现代大片,从电视剧到综艺节目,中国的影视作品涵盖了众多的题材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视觉文化分析
党喜存 200942010108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逐步战胜文字印刷文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环顾我们周围,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图文书、身体等都已参与到这一文化的建构中来,并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表征形式。

电影作为当前视觉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表征形式,其借助技术的力量,制作视觉特效,营造视觉奇观,给观众以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力而赢得高票房,并逐步完成由传统“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向。

新世纪以来,在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推动下,中国电影也表现出明显的视觉奇观,如动作奇观、场面奇观、技术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恐怖氛围奇观等。

自张艺谋的《英雄》伊始,《无极》、《夜宴》、《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功夫》、《投名状》、《集结号》、《云水谣》,以及近期的《画皮》、《建国大业》、《风声》、《刺陵》、《风云2》、《花木兰》,甚至是中等成本的《非常完美》、《好奇害死猫》、《夜上海》等都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奇观化倾向。

再看这些影片的票房,当《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票房上完胜《三峡好人》的那一刻,也就是华丽的奇观效果对朴素的类纪录片风格的胜利,这一切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讯息,即,比起以前,观众好像更加青睐那些视听效果出众的电影,于此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文化在发生着悄然无声的改变。

一、视觉与视觉文化
在人的所有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中,视觉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在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比其他感官,图像比其他表现形式具有不可比拟的诱惑力和优越性。

电影、电视、摄影、绘画等图像充斥我们周围,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吸引着我们的视觉注意力,社会进入“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在1913年由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中提出,他说“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之后“视觉文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理解和
重视。

关于视觉文化,它是一个跨学科交叉型多领域的研究,与后现代的消费社会有一定的关系,周宪教授给予视觉文化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即“视觉文化特指以视觉为主导的当代文化现实,而把对这一现实的研究或思考界定为视觉文化研究。


二、奇观与奇观电影
谈到“奇观电影”,首先必须说明的是,Spectacle”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翻译法,在穆尔维那里,它对应的是“奇观”;而在居伊德波那里,它指称的是“景观”——这在学界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周宪认为,“所谓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视觉效果。

”然后,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他还归纳了四种他认为是主要的奇观类型,即“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及场面奇观”。

我以为,这个定义着重凸显的是奇观外在的一面,或者说是技术性的一面;它和目前我们对于奇观电影简单化地认识如出一辙,更倾向于看到奇观消极的一面。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此,我们追本溯源,回到目前有据可查的对“Spectacle”一词的最早使用者德波那里,去检视它的意义来源。

在德波看来:“景观是一种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以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部显现形式。

尤为重要的是,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

”我以为在这个认识中,德波道出了景观最重要的本质之一,即它是由表象所支撑的幻象构成。

换句话说,它是以一种“超级仿真”的手段来重构我们对现实的认识。

除了揭示出景观之于真实世界的“幻象”实质之外,德波还指明了隐匿在景观背后的那种看似中立的意识形态。

三、奇观电影的类型
1、动作奇观
动作奇观即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场面和过程。

晚近中国武术功
夫作为一种新的颇有视觉效果的动作奇观被广泛运用场面奇观。

在我看来中国的动作奇观电影可以分为四类,即枪战动作片(警匪枪战动作片、黑帮江湖片、特殊时期枪战动作片)、武术武侠动作片、战争动作片和科幻特技动作片。

2、场面奇观
场面奇观。

即各种场景和环境的独特景象,这些场景绝非普通的日常可见的,具有奇特性。

我认为分为以下三类:
自然景观。

这些自然奇观往往是一些人迹罕至而又在视觉上很有吸引力和特点的景观,比如冰山、雪峰、大峡谷、瀑布、沙漠、壮阔海洋等。

这里要数张艺谋的最多,诸如《英雄》、《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等。

虚拟景观。

这在许多科幻片中是常见的,经过高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种种虚拟景观,或是未来世界,比如陈凯歌导演《无极》、徐克的《蜀山》、周星驰的《长江七号》等等。

人文景观。

著名的历史古迹或世界名城,特别是在一些中外历史剧片中,这样的人文景观构成了独特的视觉元素。

这些的新世纪影片中常有出现,比如《英雄》中的秦宫、赵国书馆和藏书阁、《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显示“天圆地方”的菊花台等等
3、身体奇观
当今电影,展示身体和性爱场面,可以说是两岸三地电影一种公开半公开的倾向。

一部影片从开机到上映,宣传海报总是诱惑炒作,往往抓住影片中的色情去做宣传来换取观众的好奇心从而激起观众潜在的消费。

香港有明确的电影分级制度,共分为三级,一级片适合任何年龄观看;二级属于儿童不宜影片,下面又细分为儿童不宜和青少年及儿童不宜两种情况;三级片严格执行18岁或以上人观看。

此种制度是根据影片中暴力和性的暴露程度来划分的,以免对儿童造成不利影响。

严格遵循此制度的香港电影人,在其影片中都很注意尺度。

大陆虽然并没有明确的电影分级制度,对于性爱,传统中华民族以含蓄为美,对这种事情似乎都是难以启齿。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色情、性爱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文学艺术作品涉及增多,影片中“露点”尺度也越来越大。

譬如李玉导演的《苹果》、咏导演的《茉莉花开》等基本都是点到为止。

近些年来,电影界人士也都在提倡大陆电影分级,但是在2010年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发布会上,广电总局的领导郑重表态:关于分级制的讨论“可以停止了”,中国“不适宜推进电影分级制”,原因是“管理跟不上”、“不适合国情”等等。

4、速度奇观
速度在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镜头组接的速度或节奏,二是画面内物体或人体移动或运动的速度。

速度奇观就是这两种速度叠加和组合。

速度奇观是奇观电影为了创造更具视觉刺激性的场面,在动作类型片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以速度见长的奇观电影类型。

速度奇观之所以形成,首先是因为,当代生活的节奏已摆脱传统的静态形态,加快了的生活节奏驱使人们对视觉提出了速度的要求。

其次,传播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快了速观看的种种可能性。

实况转播远比文字传输更加便捷和更具吸引力。

电影技术的进步使得画面可以在一种高速度的节奏中加以表现,这就为观众在电影中看到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瞥见的速度奇观提供了可能。

四、奇观电影和文化
当初《英雄》出现的时候,影片在文化上的意义、作者的立场及价值观等均受到了严肃批评界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批判,1紧接着的《十面埋伏》虽然也取得了不俗的商业成绩,但其在批评界遭遇的下场更为不堪;然后随着《无极》、《夜宴》等奇观大片的问世,批评界也似乎积累了更多的对于此类影片的批评经验,因此,毫无疑义的,它们也难逃被指责的命运。

这种情况在《满城尽带黄金甲》出现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被毁誉的高峰——指责的核心还是围绕着影片的文化水准,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影片对文学名著的改编严重地伤害到了前者历经数世所积攒的那些为世人所共享的艺术价值。

其矛头对准的地方就在于该片华丽铺张、奢靡无度的视觉风格。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华丽的视觉一定就是影片深度的天然解构者。

但是我们如果从令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电影艺术价值作用于观者的方式和文学作用于读者的方式是不同的。

如果《雷雨》因为精准地反映了有关秩序、乱伦等人性的基本欲望而获得其文学价值的话,《满城尽带黄金甲》何以在反映了
同样的人性挣扎之后却更多地被从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们在反映人性欲望中不良的一面时难道不是持有同一个立场吗?当然,如果承认这两种媒介展示了大致相同的内容和立场而只从形式上对电影进行批驳的话,就更显示了这种观点对理性的漠视。

其次,在今日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读莎士比亚和《雷雨》的人数,在使用电影电视等通俗娱乐媒介的人数面前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前需要靠阅读《雷雨》才能体验到的人性哀乐,今天坐在电影院中就可以轻松达到——只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媒介和方式完成。

或许,我们与其把《满城尽带黄金甲》看成是《雷雨》的没有品位的胞弟,还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好的吹鼓手。

毕竟,《雷雨》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东西,《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一定程度上也做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类似《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奇观电影不仅不能被看成是颠覆文化的杀手,反而应该被视为——理性地讲——优秀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哪怕它可能长着一副令人生厌的模样。

新世纪以来,这种从叙事性转向奇观电影的文化转型,带给我们的视觉转变非常大,从文化的角度看,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余地,我们需要正视这个转变,不能人云亦云,在看到积极一面的同时,思考这里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