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活中的标志》教案、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0.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

3.设计标志:教授学生标志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如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色彩搭配等,并让学生动手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标志。
4.评价与展示: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共同提高审美和设计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审美素养:通过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让学生感受标志的美学特征,如图形、颜色、文字的搭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欣赏能力。
2.创新素养:在设计标志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创意手法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标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同标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2.安全标志:图形符号、颜色醒目,用于警告危险、提示安全事项等。
3.公共设施标志:色彩丰富、图案直观,用于指示公共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4.商业标志:图形创意、色彩搭配,用于品牌识别和宣传。
答案: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共设施标志、商业标志。
题型二:标志设计的原则(例题)
1.简洁明了:标志设计应简单、清晰,易于识别。
(4)学生作品展示: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和设计能力。
(5)鼓励学生参加标志设计比赛:为学生提供参赛信息,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标志设计比赛,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
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一:标志的分类和特点(例题)
1.交通标志:颜色鲜明、图形简洁、信息明确,用于指示道路方向、禁止事项等。
2.针对重点2,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分组合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五年级美术下册《生活中的标志》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如功能、美观、创新等,培养他们的多维度思考能力。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4.标志设计的原则:介绍简洁性、易识性、创新性等设计原则,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以加深他们对标志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环保、公益、校园活动等,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一个与之相关的标志。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进行创意构思、草图绘制、设计讨论等,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师设计各种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标志设计的实际需求。
-学生在面对设计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展示丰富多样的标志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线上交流等方式,了解国内外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拓宽知识视野。
(五)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本案例注重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发挥个性,勇于创新,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12.生活中的标志-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2.生活中的标志-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标志是什么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观察并了解标志设计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通过模仿和创造,加深对标志设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标志是什么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创造自己的标志设计。
3. 教学难点•如何用简洁的图形和符号表达复杂的概念和信息。
4.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认识标志1.导入新课:学生观察身边物品上的标志,发言交流认识;2.讲解标志的定义和作用,并在黑板上呈现多种标志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特点和所代表的含义;3.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标志设计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汇报自己的成果。
第二课时:设计标志1.回顾前一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不同行业和组织的标志;2.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设计自己的标志;3.分组活动:每个小组围绕某个主题(如:校园、家庭、社区、环保等)创作一个标志设计;4.学生进行个人设计,并交换意见,改进并完成自己的设计。
第三课时:评价和展示1.师生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设计作品;2.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介绍设计意义和特点;3.学生在展示与交流中学习归纳出标志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5.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分组活动和作品设计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2.课后作业:完成自己的标志设计作品,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体会和心得。
6. 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建筑物和组织的标志设计,拍照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2.给学生分发标志设计软件,让他们使用该软件进行标志设计并交流;3.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相关企业和机构,了解标志设计的实际应用和人才需求。
7. 总结设计标志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和应用场景的需要,同时也需要用简洁的符号和图像表达复杂的概念和信息。
通过本节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与体验到标志设计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生活中标志的认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2. 使学生能够理解标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常见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
2. 标志的分类及含义。
3. 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理解标志的含义,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的习惯。
2. 教学难点:标志的分类及含义,以及如何将标志应用于生活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标志图片、标志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标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标志的分类、含义及作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在校园内寻找标志,并进行拍照、记录,加深对标志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发现,讨论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标志2. 主体内容:标志的分类: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标志的含义:警示、提示、指引等标志的作用: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安全、提供便利等3. 结尾:遵守公共规则,共创美好校园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出更多的生活中的标志,并说明其含义和作用。
2. 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标志,并解释其创意和寓意。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标志的相关知识。
2.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课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理解标志的含义,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的习惯。
小学美术《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标志的基本概念、分类、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标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难点举例: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标志所传递的文化价值观,使设计更具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运用实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核心知识,提高美术学科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标志的基本概念与作用:使学生理解标志的定义,掌握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传递信息、引导行为、塑造形象等。
举例:讲解公共标识(如禁烟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标志在公共场合的重要性。
(2)常见标志的分类及设计原则: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标志,了解其设计原则,如简洁、易懂、美观等。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似乎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如在案例分析时,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最后,我要提醒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在课堂上较为内向、不太主动的学生。通过个别辅导、鼓励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提高课堂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
五年级美术下册《10.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人美版(北京)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标志。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活标志的认知: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
2. 生活标志的设计:学会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标志。
3. 作品欣赏与分析:欣赏优秀的标志作品,分析其设计原理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学会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标志。
2. 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标志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标志实物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这些标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生活标志的分类和特点,示范如何设计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标志。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标志,并进行展示。
4. 作品欣赏与分析:欣赏优秀的标志作品,分析其设计原理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生活中的标志2. 板书内容:标志分类: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标志特点:简洁明了、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设计方法:运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标志设计,并在班级进行展示。
2. 收集生活中的标志,进行分类和分析,写一篇简要的观察报告。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作品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并学会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标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生活中的标志 》人美版(北京)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生活中的标志》人美版(北京)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标志》是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0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并学会运用这些标志进行创意设计。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共标志等,以及一些设计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标志并不陌生,但可能并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些标志的设计原理和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标志的作用和设计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习惯,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学会运用标志进行创意设计。
2.教学难点:标志的设计原理和技巧,以及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标志的种类和作用。
2.讨论法:分组讨论标志的设计原理和技巧,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设计标志,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生活中的标志》。
2.教具:课件、黑板、彩笔、设计纸等。
3.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图片,用于教学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标志的作用和设计原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标志,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和设计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标志设计的理解和想法。
然后,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进行示范设计,并讲解设计思路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分发设计纸和彩笔,让学生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标志。
第5课生活中的标志 教案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5课《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标志的含义、分类和特征等基本知识,学会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对标志的审美能力,并能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环境设计标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标志设计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标志设计的特征及设计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标志。
2、设计标志时如何做到简洁、易懂,美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标志图片。
学具准备:色笔、绘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的周末都是怎么过的呢?谁来说说?生:............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假期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呢?(出示图片)引出课题一一第5课板书:生活中的标志(二)、探究新知1、标志的含义标志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形式,是用形象、文字和色彩来代表某一事物或表达某种含义的图形符号。
2、标志的分类⑴具象表现形式⑵抽象表现形式⑶文字表现形式3、标志设计的特征(1)具有文化内涵。
(2)具有独特性、识别性。
(3)造型简练、美观。
(4)具有适应性、应用性。
4、课堂练习为音乐教室选择一个合适的标志。
为什么选择这个?5、标志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步骤(1)确定主题。
(2)寻找设计元素。
(3)产生联想。
(4)图案的处理或变形。
(5)上色、整理完成。
(三)、学生实践活动你是小小设计师,为学校的春蕾艺术团、实验之声校园广播电台、思索文学社、球队、长跑队、乐队、武术队、美术社等学生社团,设计社团标志。
(任选一个主题)设计要求:1、有内涵。
2、独特,易识别。
3、造型简洁。
4、色彩单纯,美观。
(四)作品展示、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美术七上《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修改版]
![美术七上《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b02ad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6.png)
第一篇:美术七上《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河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12课。
二、教材分析:本课采用了丰富的图文资料,介绍了标志作品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和设计要求,并提供了一批设计精彩的标志作品图例,便于学生从感性入手,自主地分析标志作品丰富的设计语言和它的形色构成所传达的信息和代表的意义。
三、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体验,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正面趋于成熟;对问题的探究较为深刻,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经验、认识能力所限,有些看法和观点也许幼稚、肤浅和不够全面,并且易受他人影响。
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给予学生慢慢理解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探知兴趣。
四、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含义、特点、类型和用途等基本知识,能够明白标志在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能自主创新设计图形标志。
3、情感目标: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审美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能够明白标志信息传达准确,明白易懂,形象简洁,色彩单纯,具有形式美感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是在此理解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标志设计。
六、教学教法:启发讨论法实例讲解法分组合作探究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识别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的程度,我主要采取启发讨论法,以大量实例为线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
在实例的引导下,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运用投影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标志图片、绘画纸、彩笔等绘画用品。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九、教学类型:设计. 应用十、教学过程:(一)、多媒体教学课件情景导入1、看一看,猜一猜:今天我和同学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民族标识、环保标识、植树节标识、红丝带标志。
三年级美术教案:生活中的标志精选全文

志。“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比如把它印在同学们 认识“标志”及标志的
的校服上,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有人认识这个标志 意义
就会知道是和奥运会有关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
各种各样的标志,它们随处可见。现在我们就去看看。
(三)感受体验
1.课件展示作品:我们身边的标志。让学生说
出这些是什么地方的标志,分别有怎么作用?学生回
教案设计:
课题 课时 课业类型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生活中的标志 一课时 设计应用
1.初步认识标志的作用与特点。 2.初步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 3.在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能用 生活中的标志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能够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
答出这些标志是大街上、商场里和学校里的。它们具 感受标志的意义和种
有识别、指示、引导的作用。
类
2.教师小结:标志随处可见,它们就在我们的
生活之中。我们要了解这些标志的作用,并按照标志
所规范的行为去做,遵守公共道德。
(四)分析讨论
1.标志的特点。课件展示一组标志图片,让学
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标志,并分析这些标志的特点。学 分析标志的设计特点
志,渗透学生要遵守社会
引导学生分析书中的学生作品,找出你喜欢的作 公共秩序,做文明的小公
品,说说喜欢的理由。通过欣赏,巩固所学知识,并 民。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标志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欣赏标志作品,认识常见
(六)创设情境
的交通标志。
我们学校正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想想看我们学 认识各种有意义、设计巧
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0.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0.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标志,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美术,用美术装点生活。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标志的分类和特点。
2. 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标志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标志,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生活中的标志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款有创意的标志,并动手制作。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标志》2. 课题要求:了解生活中的标志,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标志的分类和特点、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标志的应用和意义。
4.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习、实践环节、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款有创意的标志,并动手制作。
2. 要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
五年级美术下册《生活中的标志》教案、教学设计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需完成以下作业:
(1)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标志,主题自选,要求运用所学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体现个性和创新;
(2)收集生活中的标志,分析其设计特点,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将收集到的标志进行分类整理,为下一节课的分享做好准备。
2.作业要求:
(1)设计作品要注重简洁性、易识别性和独创性,色彩搭配要和谐;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标志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精选优秀标志设计作品进行赏析,帮助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提高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标志作品。
2.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标志,提炼出设计元素,进行创意组合;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如交通标志、公共标志、商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设计的?
2.学生分享自己对标志的认识和感受,教师总结标志的定义和功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标志》。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草图,分享设计思路和创意,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生活中的标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标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提高对标志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创意表现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标志,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表现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标志的基本概念:标志是一种视觉传达符号,用以表示事物、传递信息、引导行为。
2. 标志的作用:信息传递、行为引导、品牌形象塑造、文化传承等。
3. 标志的分类: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禁止性标志、识别性标志等。
4. 生活中的常见标志:交通标志、公共设施标志、商品标志、文化标志等。
5. 创意表现生活中的标志:运用美术语言和创意手法,表现生活中的标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掌握创意表现生活中的标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标志,提高观察力、分析力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标志、创意表现工具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标志的作用和意义。
2. 新课:讲解标志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分析各种标志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3. 案例分析:展示优秀标志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创意和表现手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创意表现生活中的标志。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标志,提高观察力和分析力。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标志2. 课题:美术五年级下册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标志,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2. 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生活标志,用美术语言和手法表现。
10.生活中的标志(教案)人美版(北京)(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10.生活中的标志(教案)人美版(北京)(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标志的分类、特点和作用,掌握设计标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设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标志:公共场所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2. 标志的分类:指示性标志、禁止性标志、警告性标志等。
3. 标志的特点:简洁明了、直观易懂、色彩鲜明、造型独特等。
4. 标志的作用:提示信息、引导行为、保障安全、美化环境等。
5. 设计标志的方法:了解需求、构思创意、选择元素、确定色彩、绘制草图、制作正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标志,了解其分类、特点和作用;掌握设计标志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创意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实用性、美观性的标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材、范画等。
2. 学具: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马克笔等)、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标志的分类、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生活中的标志。
3. 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标志,分析其设计方法和特点,提高审美意识。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具有实用性、美观性的标志。
5.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高设计能力。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标志,激发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标志2. 课题:人美版(北京)(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设计一款校园内的指示性标志,要求简洁明了、直观易懂、色彩鲜明、造型独特。
七年级美术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七年级美术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标志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标志的定义和作用。
2. 标志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3. 标志的分类和应用。
4. 标志的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标志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设计出合适的标志。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和PPT课件。
2. 教学图片和标志设计案例。
3.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相关的美术知识和设计原则。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标志设计,并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标志,如公司标志、组织标志等,让学生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讲授新课:介绍标志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技巧,以及标志的分类和应用。
通过PPT课件和教学图片进行讲解和展示。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标志设计,要求他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设计出合适的标志。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作品,也可以作为家庭作业。
4. 归纳小结: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标志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成功要素和特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5. 评估与反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给出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12.生活中的标志-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2.生活中的标志-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标志的形式和意义;
2.能够通过绘画表现生活中的标志;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标志的形式和意义;
2.帮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生活中的标志。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标志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创作符合生活标志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和物品,让学生引导学生认知生活中的标志,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和意义。
2.讲解(20分钟)
1.介绍生活中的标志的种类和形式;
2.着重讲解生活中的标志的意义,比如交通标志,商标等;
3.讲解如何通过绘画表现生活中的标志。
3.实践(50分钟)
1.让学生选取一个标志题材,进行绘画,学生可以选择纸张和颜料进行创作。
2.教师们可以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现场指导和帮助。
4.总结(10分钟)
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绘制的标志作品;
2.教师总结当天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绘画成果。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作品展示;
2.完成课堂小测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学生们进一步认知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标志,他们也更加清楚技能创作符合标志的美术作品。
同时,本课程的难点也相对明显,需要较多的教师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标志》教案、教学设计

3.案例分析,启发思维:精选成功标志设计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标志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活中的标志已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但多数学生对标志设计的专业性知识和技巧掌握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需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标志设计的元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细节的良好习惯。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设计能力和审美素养。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协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标志素材,并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标志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具有原创性,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作业完成过程中,要注意设计思路的清晰,作品的美观度。
3.作业提交时,需附上设计说明,阐述设计理念及寓意。
4.小组作业需分工明确,每位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难点是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意识,难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设计成果。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为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5课.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课 题
《生活中的标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材内容
分 析
《生活中的标志》是初中美术课程中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一节重要的设计应用课,本堂课程的内容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标志设计中现代设计观念的渗透,逐步了解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种类?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学生欣赏课本;看看你找的类别属于哪一种
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并仔细观察教师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标志图片,熟知标志的分类:
标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1、即政治、文化类(国家、地域、党派团体、庆典、节日、会议、展览活动等)
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符号中观察、并找到标志的身影。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一、标志的概念
标志是用图像、文字和色彩来代表某一种事物或表达某种含义的图形符号。
二、标志的表现形式(设计方法)
(1)文字型:汉字、字母
(2)图像型:具象、抽象
(3)综合型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对标志的学习,了解标志的作用、分类和艺术特点。
2、结合校园生活,设计学校、班级、运动会标志,在了解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并通过创作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生活中的标志》教案

《生活中的标志》教案《生活中的标志》教案(精选9篇)《生活中的标志》教案篇1活动目标: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
2.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关注并运用标志。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活动准备: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活动过程:(一)导入。
(3分)观看录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展开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2分)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9分)(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不能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3分)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五年级美术下册《10.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 人美 版(北京)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标志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掌握设计标志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个标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标志的关爱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标志的种类:如交通标志、公共标志、商业标志等。
2. 标志的特点:简洁、明了、易识别、寓意深刻。
3. 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警示、宣传、美化等。
4. 设计标志的基本方法:创意构思、构图设计、色彩搭配、图形绘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标志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掌握设计标志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个标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构思,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寓意的标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引发学生对标志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标志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标志。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标志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设计标志的基本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标志2. 课题:五年级美术下册《10. 生活中的标志》3. 板书内容:标志的种类、特点、作用、设计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一个具有个性和寓意的标志。
2. 作业要求:构图简洁、明了,色彩搭配和谐,寓意深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业展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标志的形式(图形、色彩、文字),标志设计的目的、种类等。
2、能够从自己所学历史文化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具有标志特点的符号载体,学习分析标志的表现意图,指导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
3、提高对标志的审美能力,并能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设计新颖的标志,并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及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秀标志作品的鉴赏,让学生理解标志作品所表达的情
感价值和文化内涵,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积极传承祖国历史文化。
教学重点:
标志是概念的符号化的表现,要通过有限的语汇、色彩、空间表现复杂的信息,必须通过象征的手法,找到可以传达信息的借代物加以表现。
教学难点:
1、标志设计言简意赅,同学们会因没有较深的艺术功底而无法推敲标志设计的准确定位与形式美感,教师应从理性分析与感性的联想两个思维角度同时入手对学生加以启发。
2、现代标志设计越来越突破传统设计的限制和约束,应鼓励个性的张扬与独创性,通过创意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