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05-1930)
中国电影史整理
电影开端——<定军山>1905年戏曲片《定军山》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任景丰开办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第一部无声电影中国电影的开端之作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劳工之爱情》“明星”公司张石川郑正秋“文明戏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三部长故事片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20年代奠定类型片基础中国影戏研究社:《阎瑞生》(剧情长片)上海影戏公司:《海誓》(爱情片)新亚影片公司:《红粉骷髅》(侦探片)郑正秋《孤儿救祖记》1923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创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开辟奠定了基础《孤儿救祖记》是第一部完整的实现郑正秋创作思想的电影作品也是第一部在商业上和艺术上获得双重成功的影片确立了今后该公司创作长篇正剧为主要方向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1931“九一八”事变、1932“一二八”事变后社会变革民族意识崛起“九一八”和“一二八”事件的背景下和中国电影的现状,需要寻找出路2. 1931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电影战线斗争纲领和方针3. 《啼笑因缘》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鸳鸯蝴蝶派作品时逢“一二八”遭遇意料外的票房惨败1932年夏明星公司老板开始考虑改变制片方针阿英、夏衍、郑伯奇进入明星公司标志着左翼电影工作者投身电影界的正式开始田汉和阳翰笙一同加入新成立的艺华公司、4.1933年2月,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其成员主要有:郑正秋、周剑云等5.1933年3月瞿秋白领导下党领导的五人“电影小组”成立(阿英夏衍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期间代表作有《三个摩登女性》、《狂流》、《都会的早晨》、《小玩意》、《姊妹花》、《渔光曲》《大路》、《女性的呐喊》、等.6. 1936年1月由欧阳予倩、蔡楚生、周剑云等人发起的上海救国会也宣告成立,此后,上海电影界在“国防电影”的口号下, 陆续完成了一些抗日爱国题材的影片。
中国电影100年大事记
中国电影100年大事记1905年-1908年1905年任庆泰的《定军山》是中国电影的第一部。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庆贺。
老太太惊喜之余,令有司连夜赶制影片,继而成立电影局。
1909-19121909年,上海丰泰照相突发火灾,损失惨重的丰泰照相馆结束了电影制片业务。
当时国内很多大城市中,电影已成为大众娱乐,专门放映电影的戏楼、影院大量出现,随之产生片源不足的问题。
美国人布拉斯基首先捕捉到商机,在上海香港路1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
它只拍了几部短片,1912年底,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布拉斯基把公司转让给上海南洋人寿保险公司经理美国人依什尔。
1913张石川、郑正秋和杜俊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电影制作公司,开创了中国人以公司的名义拍摄电影的历史。
1913年,亚细亚公司出资、发行,新民公司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
就在《难夫难妻》拍摄之际,在香港,黎民伟、李北海兄弟也在组织创办自己的公司,开创香港电影事业的先河。
他俩曾与亚细亚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香港第一间电影制片公司:华美影片公司,其在1913年拍摄了第一部也是惟的一部影片《庄子弑妻》,这部影片使严姗姗成为第一位登上中国银幕的中国女性。
1918中国电影诞生13年后的1918年,徘徊在教育与工业之间的商务印书馆成立了专门的电影制作发行部门活动影戏部,中国电影体制登堂入室。
不同于之前“亚细亚公司”的外资北京和“幻仙公司”的投机性质,“商务”活动影戏部自资经营,具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规模,有比较明确的制片设想和管理制度,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进入规模化经营。
19201920年,梅兰芳受商务邀请,拍摄了两部自己的代表作品《春香闹学》、《天女散花》,这两部非常经典的喜剧电影发行后饮誉中外,使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国粹的魅力。
19211921年是中国电影值得纪念的一年,中国出现了三部值得纪念的电影《阎瑞生》、《海誓》和《红粉骷髅》。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
新中国电影
(1949~至今)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片》
《地道战》是1960年
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 之作。在文化大革命期 间,这部电影曾被作为 “人民战争”教学片, 从1966年至1970年,全 国只放三部电影:《地 道战》、《南征北战》、 《地雷战》。
《庐山恋》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 制 主演:张瑜 郭 凯敏
灯影戏
❖也叫做皮影戏,后传入欧洲被 改良成“法兰西影灯”
❖后者间接促成了电影的发展, 被称为“电影的前驱”。
中国电影的首映
1896年8月11日晚,在中国电影发祥 地上海的一处私家花园“徐园”又名 “双清别墅”所举办的游艺活动中,首 次出现了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的《马 房失火》等十四部短片,这是国人第一 次与电影接触,西方电影进入中国后, 之所以被国人称为“影戏”,是因为当 时中国人还是习惯于把电影当作一种 “戏”来认识和对待的。
中国电影
旧中国电影
新中国电影
港台电影
旧中国电影 ﹙1905~1949﹚
中国电影的问世与发展
在宋代《事物纪原》一书中,即 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的说法。
在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也有一 首《灯市行》对此做了深动描写。
可见“影戏”从汉代流传到宋代, 已成为民间有相当规模的一项娱乐活动, 日后间接促成了电影的发明。
视野不同与以往导演的历史视角。
《霸王别姬》1993
《温柔的杀我》2001
《和你在一起》2002
• 张艺谋
• 张艺谋,电影导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他以执导 充满浓浓中国乡土情味的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 真和主题的浪漫互相映照,是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 的 代表人物之一 。2010年5月24日获颁美国耶鲁大学荣誉博 士学位。
中国电影年表 中国电影大事记
中国电影年表中国电影大事记1905 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拍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9 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亚细亚影片公司,并派梁少坡到香港拍摄了短片《偷烧鸭》。
1912 郑正秋、张石川拍摄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黎民伟拍摄香港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
(孙中山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结束)1922 张石川、郑正秋在上海成立明星影片公司。
1923 明星公司的《孤儿救祖记》引起轰动。
黎民伟在香港成立民新公司。
1925 邵醉翁等兄弟四人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为香港邵氏公司之前身。
黎民伟将民新公司迁至上海。
1926 明星、大中华、百华等六家公司组成扼制天一公司的六合影片营业公司。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1928 明星公司出品的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轰动一时,并连续拍了近二十部续集。
1929 六合公司宣告解体。
1930 联华影片公司成立,创业作品为《故都春梦》和《野草闲花》。
国民政府颁发电影检查法。
1931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公映。
(九.一八事变)1932 一.二八事变,日机轰炸上海,多家电影公司毁于战火。
1933 上海天一公司于薛觉先在上海拍摄首部粤语电影《白金龙》,引起轰动。
1934 蔡楚生推出《渔光曲》,卖座鼎盛,并于次年成为中国首部国际获奖影片。
吴永刚编导《神女》。
国民政府属下的中央宣传委员会成立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
1935 《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影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遗书,服毒自尽。
1937 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上映,女主角周璇一鸣惊人。
上海沦陷,上海制片事业陷入停顿。
(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 中制完成《八百壮士》等三部抗战故事片,同年武汉沦陷,中制迁往重庆。
1941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上映,轰动一时。
(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1945 日本投降。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电影技术刚刚被引进中国,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最早的电影院于1905年开始营业,但当时的电影还主要依赖进口,中国电影还没有独立的发展能力。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民族意识的觉醒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1913年,中国第一部独立拍摄的电影《定军山》上映,开始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逐渐成熟。
1922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血战铜鼓》在上海上映。
这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新篇章,有声电影逐渐取代了无声电影成为主流。
然而,中国电影的发展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抗日战争和内战对电影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产业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将电影产业视为国家重要的文化事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电影制作和发行。
1951年,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影片《武训传》上映,开启了新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电影作品,包括《沙家浜》、《大李小李和老李》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巩俐等。
然而,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后面临了新的挑战。
由于外国电影的进入和市场经济的引入,中国电影产业面临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中国电影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引入资本和市场机制,鼓励投资方积极参与电影制作。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张艺谋的《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多项大奖,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代表作。
到了21世纪,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电影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参与国际影展,获得国际认可。
中国百年电影
NEXT
七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萧条期。文革十年,全 国拍的电影统统加起来也没有几部。仅有的几部 好看的也不多。然而,这段时间,儿童电影拍的 却不少,算起来占总数的比例还相当大呢!虽然 那时候的儿童电影也充斥着党八股,不是小八路, 小游击队员抗日,就是小红军打白匪,再不就是 红小兵抓地主坏分子,但是那些电影充满童趣, 情节曲折,悬念迭起,比成人电影好看多了,真 正做到了老少咸宜…………
小闪小黄向小阿飞英大东
兵闪号河阳螺夏向雄橹海
张的手少院号河未小的小
嘎红》年的》的来八故哨
》星
》故
秘》路事兵
》
事
密
》》》
》
》
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大地百废待兴,电影业更 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同时也造就了陈冲、张瑜、斯 琴高娃、龚雪、刘晓庆、肖雄、郭凯敏、唐国强等 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
下面这些电影,你看过的有多少呢:)
《等到满山红叶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吴 海燕 丁加元
《庐山恋》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张瑜 郭凯 敏
《小花》主演:陈冲 刘晓庆 唐国强
《第二次握手》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谢芳 康泰
《自豪吧 ,母亲》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宫 建华 宫喜斌
《小街》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张瑜 郭凯敏
NEXT
《地道战》是1960
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 典之作。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这部电影曾被作 为“人民战争”教学片, 从1966年至1970年,全 国只放三部电影:《地 道战》、《南征北战》、 《地雷战》。
《庐山恋》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张瑜 郭凯敏
1946年八年抗战刚刚 结束。内战在东北一 触即发。在复杂的国 内外环境中,东北境 内政治土匪活动猖獗, 到1946年冬天,已经 对民主改革形成致命 威胁…《林海雪原》 讲述的就是在这样一 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 一只骁勇善战的小分 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 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 斗勇的故事。
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
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综述:中国电影真正意义上诞生于1905年,仅比世界电影诞生晚十年,本应风光无限,但却历经沧桑。
1896-1909:起步发展阶段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这标志这中国电影的真正诞生。
1922-1926:尝试探索阶段1923年,由于1922-1926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45家。
这些公司当中,虽然许多都是1927-1931:危机阶段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发生的4.12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时局骤变的情况之下,中国电影界的方向亦发生改变, 陷入危机。
为了抵制外片的控制,统治国内市场,沟通海外贸易。
上海六间规模较大的电影机构,包括1928年明星公司摄制《火烧红莲寺》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1928-1931年,上海约五十多家公司,共拍摄了近四百部电影,当中的神怪武侠片就占了二百五十部左右。
1930年,几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包括当时的1932-1937:左翼电影运动中国左翼电影运动是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延伸和发展。
1927年,北伐战争失败之后,包括以鲁迅、郭沫若、茅盾为首的大批进步文化工作者汇集到上海。
1930年,这批文艺工作者成立左翼作家联盟。
1931年9月1932年5月,1933年底,艺华公司遭1935年,12.9运动在北平爆发,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入新高潮。
上海电影界救国会成立并发表声明声援12.9运动。
在全国爱国情绪高涨下,以明星为首的各大电影公司又重新邀请左翼人士进行创作,制作出一批中国电影的经典佳作。
整个左翼电影运动的时期的电影,是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鼓励了抗日运动,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延续。
百年间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什么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的电影放映。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由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
中国电影从1930年开始尝试有声电影。
首先试制了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同年拍摄的《野草闲花》首先采用蜡盘发音方法,配了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寻兄词》,1932年1月,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旧时京华》问世。
另一方面,正值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中国电影艺术工作者,以摄影机为武器,不屈不挠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1931—1937年的“左翼电影运动”是这时期中国电影最辉煌的风景。
例如《大路》、《渔光曲》、《神女》、《新女性》(1935年)等。
1946—1949年间出现了一批以直接和间接手法,表现人民痛苦命运的生活化影片。
如《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松花江上》、《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1948年)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随着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带来了火热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
电影创作者秉承着“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宗旨,把革命激情灌注到电影中。
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被“四人帮”重点掌控,受到毁灭。
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历史巨流把中国电影从公式化、概念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电影工作者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开拓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
电影界开始全面认识电影,不仅关注电影的意识形态及其功能,也开始注重它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其间从学习形式技巧的“形式美学”,到学习长镜头理论及纪实风格的“纪实美学”,再到高度重视影像的造型语言和视听表现力的“影像美学”。
由于社会的经济结构转型、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市场化,并开始与国际接轨。
九十年代以后,在以消费和娱乐为核心的大众文化背景下,使中国电影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求存,在制作、发行体制上重大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由国家“包购包销”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运作方式,使电影制片厂成为真正的企业。
中国电影百年历史
百年简史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
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
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
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
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备了上述条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为标志,电影公司迅速增长,到1924—1926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中国共开设有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
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
《中国电影发展回顾》1
二、分不清是艺术还是政治
石挥和他的艺术 1950年他自编自导自演 年他自编自导自演 了电影《我这一辈子》 了电影《我这一辈子》,这 部电影在1995年,中国电影 部电影在 年 诞生九十周年时, 诞生九十周年时,获得了 世纪奖” “世纪奖”,而石挥本人也 获得了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 男演员。 男演员。
繁荣的要素:
对好莱坞电影的学习; 技术和盈利模式的完备; 电影界的相对独立; 当时租界强大的电影消费能力;
强大的电影创作群体
(2)东方“好莱坞”(1936年 好莱坞明星访沪)
上海vs Holewood 好莱坞电影有强大的资本,庞大的市场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同时,商业化的好莱坞同样给了艺术电影相当大的生存空间。
1947年的上海电影界佳片不 年的上海电影界佳片不 热映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断,热映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小城之 等作品以正剧和悲剧居多, 春》等作品以正剧和悲剧居多, 以迎合抗战胜利后观众的心态, 以迎合抗战胜利后观众的心态, 而张爱玲以这样一部讲述普通人 生活的喜剧《太太万岁》 生活的喜剧《太太万岁》赢得了 票房的肯定。 票房的肯定。
三、文化精英的电影情结(1945-1949)
(1)文化精英从何而来 战场复原的文化干将、留学归国、留守孤岛的文化界人士。
(2)共同点:文化饥饿感,表达欲求
(3)代表人物:张爱玲、柯灵、曹禺、李健吾
张爱玲:银幕上写就“浮世的悲欢” 张爱玲:银幕上写就“浮世的悲欢”
在中国电影史上,她是女性书写的开始,她 的作品是对女性命运悲观而清醒的洞悉。
中国电影发展回顾
第一节 电影在中国的最初形态
一、中国电影的第一次投射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 洋影戏”; 最早以中国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并不是由中 国人首先在中国拍摄和放映的,而是由外国 人拍摄、并且在外国放映的。
中国电影发展史小结
白 毛 女
英雄儿女
红色娘子 军
柳堡的故事
返回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王滨、水华导演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传说加革命的经典传奇! 影片1951年荣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7 年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影片根据延安鲁迅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同名歌剧 改编。歌剧的题材来源,是1938年开始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的 民间传奇故事。影片采用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结构方法,打破舞台剧 的时空局限,以喜儿的命运为中心主线纽结人物关系,展开悲欢离合、 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影片在出色地运用了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段的同时, 大量使用了原歌剧中优美动人的民歌插曲。其中的《北风吹》唱段在中 国是家喻户晓,至今仍然传唱不衰。扮演喜儿的田华则因为《白毛女》 的巨大成功迅速成为新中国电影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口述影像:《定军山》的拍摄 上世纪50年代末,曾有人对丰泰照相馆学徒刘仲明做过采访: “……廊子下借着两根大红圆柱,挂上一块白色布幔。屋内成了谭老板临 时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师、敲锣鼓家伙的,都来了。屋外院子里,把那 架号称‘活动箱子’的摄影机,摆在了靠前院后墙边。由照相技师刘仲伦担任 拍照(即摄影),他是‘丰泰’最好的照相技师了。虽然前几天练过几回,但 真的上阵,仍显得有些紧张。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个戴髯口、持大刀 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 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 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摇完了, 算告一段落……”
进入九十年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 体与时俱进,创立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 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等的重要的指导理论,并及时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电影发展的经济优惠政策。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
百年中国电影
经过艰难的拓荒期,20年代中后期,中国迎来了无 声电影的繁荣期。而影视题材也相应的增加到社会 事实片、问题片,但是大量的仍是滑稽片、侦探片、 古装稗史片、武侠神怪片和鸳鸯蝴蝶片。 1931~1935年中国的无声电影走向了最高峰,代表 作品如《三个摩登女性》《狂流》《渔光曲》《神 女》《姐妹花》《大路》等,其中,《渔光曲》创 下了连映84天的票房。30年代的影片在外敌入侵和 国内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影坛开始呼吁“左翼电 影”,主张“国防电影”等。这一时期,电影的主 题意境开始转向关注事实、政治和社会问题。也是 在30年代,中国电影走出“默片”走进“有声”。
沙蒙
上甘岭
谢铁骊 新中国著 名导演
代表作品
《牛百岁》 《早春二月》 《知音》 《晚钟》
《柳堡的故事》
等早春二月Fra bibliotek钟柳堡的故事
党的女儿
1958
崔嵬
老兵新传1959
《红旗谱》
崔嵬
导演:崔嵬
《小兵张嘎》
导演:水华
林 家 铺 子
革命家庭 白 毛 女
导演:水华
导演:王苹
代表作:永不消逝的电波
芭 蕾 舞 剧 : 白 毛 女
沙家浜
京 剧 : 智 取 威 虎 山
奇 袭 白 虎 团
新时期中国电影1979---1989
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迎来了改革开 放,走进了新时期,电影事业也随之进入 了高速发展时期。拨乱反正使得文革前拍 摄的大批优秀影片重返银幕,新题材的影 片纷纷亮相,一时间有百废俱兴的意境。 这时期不仅国内的电影制片厂纷纷建立, 电影从业人员达到27万次,1979年, 文化部设立了优秀影片奖;1980年, 电影百花奖的活动开始恢复
20世纪80年代: 第四代导演 夹缝之中生存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力军是“第四代导 演”。“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六十年代电影学 院的毕业生,还包括在同一时期自学成材的人。 他们虽然学艺于六十年代,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 其艺术才华到1977年以后才发挥出来。他们以开 放的视野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 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的结构;注重主题与人 物的意义性 。他们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特征的优 秀作品。
中国电影史上的N个第一
中国电影史上的N个第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放电影: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重镇法国问世。
第二年,这一西方最新的技术成果就传入了中国。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
中国的第一批电影院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院为1908年西班牙商人马雷斯所建。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国人创办的。
这一年,来自美国的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资创办了一家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这也成为建立在中国的第一家电影摄制公司。
第一部国产短故事片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了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剧情的短故事片。
中国第一位女演员《庄子试妻》导演黎民伟的妻子严姗姗在片中扮演了庄周妻子的使女。
《阎瑞生》一片问世,由王彩云扮演了妓女王莲英一角,中国电影才首次出现由女性担任女主角,而这位王彩云,早年也曾是青楼女子。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问世于1925年,即电影在中国诞生后整整20年后。
它是由洪深编写的历史题材剧《申屠氏》,发表于当年《东方杂志》22卷1-3月号上。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中国“第一”电影插曲有声电影在中国问世后,银幕上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
1934年胡蝶主演的《姊妹花》和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先后上映,两部电影的插曲《催眠歌》和《渔光曲》迅速流行,并反过来带动电影市场,特别是《渔光曲》的成功促使电影制作商把目光投向了电影歌曲,《大路歌》(影片《大路》插曲)、《毕业歌》(影片《桃李劫》插曲)、《夜半歌声》(影片《夜半歌声》插曲)……一大批电影歌曲和电影一起流行,在早期电影娱乐元素比较简单的情况下,电影歌曲不但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成为电影吸引大众的一种有效手段。
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49-1965)
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49-1965)1949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局在北平成立,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电影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后该局改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1955年改称国务院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
同月,北平电影制片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北京电影制片厂)。
同月,东北电影制片厂由兴山迁回长春(该厂于1955年改称长春电影制片厂)。
7月,中华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成立。
后该会几易其名,1979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
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
1950年7月,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故事片《中华女儿》获自由斗争奖,石联星因主演《赵一曼》而获演员优胜奖,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红旗漫卷西风》、《大西南凯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获荣誉奖。
从而首开新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纪录。
本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各地停止上映美国影片。
1951年1月,导演费穆逝世,终年45岁。
3月,电影局在全国20余个城市举办“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共展出“东影”、“北影”、“上影”三厂摄制的《白毛女》等20部故事片和6部纪录片。
5月,《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大量修改并定稿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此后各地掀起持续半年多的对《武训传》的批判运动。
195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制片厂成立。
该厂于1956年改称八一电影制片厂。
自此,“八一厂”与“东影”、“北影”、“上影”构成新中国四大国营制片基地。
1953年7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
本年,摄影师、导演黎民伟逝世,终年61岁。
1954年7月,导演张石川逝世,终年65岁。
1955年2月,导演史东山自杀,终年53岁。
8月,编剧、导演洪深逝世,终年61岁。
1956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立。
该院前身为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和北京电影学校。
1957年4月,文化部举行优秀影片颁奖仪式,大陆和香港于1949年至1955年间摄制的69部影片获得奖励,同时受到奖励的还有396位创作人员。
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05-1930)
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05-1930)1896年据《申报》记载,本年8月2日晚,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一组“西洋影戏”。
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一次外国电影放映活动。
1905年春夏之交,北京丰泰照相馆在老板任庆泰的主持下开始兼摄电影,从而揭开中国民族制片业的第一页。
首部影片为戏曲纪录片《定军山》(仅摄“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断),由京剧谭派艺术创始人谭鑫培主演。
在此后数年中,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均为戏曲短片,拍成后主要在任庆泰自己创办的“大观楼影戏园”上映。
1909年丰泰照相馆遭受火灾,自此停止拍片活动。
1911年杂技幻术家朱连魁为一家名叫“美利公司”的洋行拍摄纪录片《武汉战争》。
这是由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
该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战斗情形,广告称:“凡两军战争可惊可骇、可悲可惨之真相,无不毕具。
兹用电灯影戏演出,睹之与亲临战场无异,大足增发赴义之雄心、报国之热血!”1913年上海两位美国商人依什尔(A.Yiesel)和萨弗(T.H.Suffert),接办同籍电影制片商本杰明·布拉斯基(Benjamain Brasky)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由张石川和郑正秋等人组织新民公司承包其全部拍片业务。
第一部影片为《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和郑正秋联合导演,依什尔担任摄影。
这是中国人拍摄的首部故事片,长4本。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先由德国进口的胶片来源断绝,亚细亚影戏公司于1914年停业关张。
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等人集资创办幻仙影片公司。
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专门性质的制片机构。
但仅出《黑籍冤魂》一片,即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告倒闭。
1917年商务印书馆以不足三千元盘进某美国影商的一批电影器材,开始兼营制片和放映业务。
后其电影业务不断扩大,于1918年专门成立“活动影戏部”,并建成中国第一个玻璃屋顶的专业摄影棚。
1918年罗明佑在北京创办真光电影剧场。
在此后近10年中,罗氏以北京“真光”为基础,经营区域不断扩大,最终以华北电影有限公司作为垄断性组织,控制了北方五省的电影放映和发行业务。
专题十二: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1
第十二讲中国大陆电影的发展历程1896年8月法国摄影师谢斯奇耶首次在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马房失火》等十余部“西洋影戏。
”1903年在上海、汉口、广州、天津的茶馆里,西班牙人雷玛斯放映影片。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把“请缨”、“舞刀”等片段搬上银幕,成为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青石山》《艳阳楼》《收关胜》《白水滩》《金钱豹》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黑籍冤魂》成立于1918年的商务印书馆,影戏部,拍摄了梅兰芳主演的古装戏曲片《春香闹学》《夫女散花》1920-1921 年之间拍摄了我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阎瑞生》(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海誓》(上海影戏公司)《红粉骷髅》(新亚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1921年5月几位华侨青年出于爱国热情和对电影事业的钟爱在纽约创立了长城画片公司,1924年迁回上海。
(1921—1930)《弃妇》《摘星之女》《爱神的玩偶》《一串珍珠》《春归梦里人》1922年3月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创立了明星影片公司第一部成功的作品是社会片《孤儿救祖记》盲孤女》《二八佳人》《小情人》《玉梨魂》《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1924年汪熏昌创办了神州影片公司1925年神州拍摄了第一部作品《不堪回首》《花好月圆》《道义之交》《难为了妹妹》洪深---中国无声电影最杰出先驱,上海创办培养电影演员学校的创始人1925年洪深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完整的电影剧本《申屠氏》1924年成立,联华推出第一部作品《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野玫瑰》《桃花血泪》联华影业公司是我国最早试验有声片的公司1929年联华公司在制作影片《野草闲花》中,使用蜡盘发音给影片配了主题歌曲《寻兄曲》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制作了蜡盘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这是我国最早的两部有声故事片1931年,我国制成了两部胶片上发音的影片《雨过天晴》和《歌场春色》손님들。
中国电影的历史回顾
中国电影的历史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正值早期电影产业的发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许多起伏,但也迎来了许多辉煌的时刻。
本文将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影坛的影响。
早期的中国电影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电影工业刚刚起步,受到了西方电影的影响。
当时的电影多集中在城市的电影院上映,主要以纪录片和实验性影片为主。
虽然当时的电影产量相对较低,但这一时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中国电影作品可以追溯到1905年,被称为《定军山》的短片。
此后,中国电影开始迅速发展,并在1920年代取得了它的黄金时代。
当时,许多才华横溢的导演如费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程洛伊等相继涌现,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电影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法进行了革新。
1927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
这一时期,许多优秀的声音艺术家、编剧和导演开始涌现,为中国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运动对中国电影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如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和社会主义改革。
这些政治运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开始受到政治宣传的影响,许多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都受到了限制。
然而,尽管政治压力,仍然有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在这一时期涌现,如《大闹天宫》和《红色娘子军》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电影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电影产业几乎停滞,只有符合政治要求的电影才能上映。
这个时期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中国电影的复兴与国际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行业逐渐复苏并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赞誉。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渐加强。
1994年,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上荣获金棕榈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百年电影
中国百年电影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
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
在这段期间,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
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下面就讲述中国百年电影的发展史。
一、艰难的拓荒(1905-1931 ):中国电影的拓荒期是漫长的。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从放映外国影片起步到开始摄制自己的影片,从寄生于外国资本到开始自己独立自主地制片,经历了痛苦的蜕变。
1905年秋,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人任景丰拍摄的京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了,开了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之先河。
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
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进入中国伊始,电影便成了本地商业文化的盛载和延伸,传统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时髦的表达方法,而以后的事实会证明,这种结合会在偏离与拷问中证明自己的必要性。
《定军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在拍摄手法上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影响,但取材却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戏曲和古典文学相结合,非常符合当时观众的欣赏习惯,使得中国电影一经问世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电影发展情况的。
影片上映后受到热烈欢迎,曾出现万人空巷盛况。
因此,该片无论从电影史的角度,还是从保存京剧艺术精华的角度,都极有价值。
《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虽然有声片在公演时,并未产生所期望的轰动效应,但是它们的大胆探索和努力实践,毕竟揭开了中国电影历史新的一页。
二、走向成熟(1931-1949):中国电影发展到1931年,开始其划时代的转折。
在观念方面,突破早年的“影戏”说,使电影更趋电影化,并将早先着重娱乐、经营的思想转向电影与时代、现实的结合,使中国电影与新文艺合流,表现出厚重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中国电影大事记(1905-1930)1896年据《申报》记载,本年8月2日晚,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一组“西洋影戏”。
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一次外国电影放映活动。
1905年春夏之交,北京丰泰照相馆在老板任庆泰的主持下开始兼摄电影,从而揭开中国民族制片业的第一页。
首部影片为戏曲纪录片《定军山》(仅摄“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断),由京剧谭派艺术创始人谭鑫培主演。
在此后数年中,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均为戏曲短片,拍成后主要在任庆泰自己创办的“大观楼影戏园”上映。
1909年丰泰照相馆遭受火灾,自此停止拍片活动。
1911年杂技幻术家朱连魁为一家名叫“美利公司”的洋行拍摄纪录片《武汉战争》。
这是由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
该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战斗情形,广告称:“凡两军战争可惊可骇、可悲可惨之真相,无不毕具。
兹用电灯影戏演出,睹之与亲临战场无异,大足增发赴义之雄心、报国之热血!”1913年上海两位美国商人依什尔(A.Yiesel)和萨弗(T.H.Suffert),接办同籍电影制片商本杰明·布拉斯基(Benjamain Brasky)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由张石川和郑正秋等人组织新民公司承包其全部拍片业务。
第一部影片为《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和郑正秋联合导演,依什尔担任摄影。
这是中国人拍摄的首部故事片,长4本。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先由德国进口的胶片来源断绝,亚细亚影戏公司于1914年停业关张。
1916年张石川、管海峰等人集资创办幻仙影片公司。
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专门性质的制片机构。
但仅出《黑籍冤魂》一片,即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告倒闭。
1917年商务印书馆以不足三千元盘进某美国影商的一批电影器材,开始兼营制片和放映业务。
后其电影业务不断扩大,于1918年专门成立“活动影戏部”,并建成中国第一个玻璃屋顶的专业摄影棚。
1918年罗明佑在北京创办真光电影剧场。
在此后近10年中,罗氏以北京“真光”为基础,经营区域不断扩大,最终以华北电影有限公司作为垄断性组织,控制了北方五省的电影放映和发行业务。
1921年7月,第一部国产长故事片《阎瑞生》公映。
该片长10本,由电影爱好者集资组织的“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委托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代拍,杨小仲编剧,任彭年导演。
影片根据上海一起某洋行职员谋杀妓女的“实事新闻”拍摄,公映后颇为轰动,但不久便成为第一部遭到官方禁映的国产影片。
本年,《影戏杂志》创刊。
该刊为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由顾肯夫、陆洁、张光宇编辑。
次年终刊,仅出3期。
1922年3月,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这家由张石川、郑正秋、郑鹧鸪、周剑云、任矜苹创办的影片公司,曾于1925年和1928年两度扩股,是中国早期规模最大、出品最多的制片机构。
抗战爆发后歇业。
本年,上海影戏公司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言情长片《海誓》(6本);新亚影戏公司摄制完成中国第一部侦探长片《红粉骷髅》(12本)。
1923年本年度共有3家制片机构摄制完成《孝妇羹》等6部长故事片,标志国产片创作实现了由短故事片到常规长度故事片的正式转向。
年底,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孤儿救祖记》公映,“未二日,声誉已传遍海上,莫不以一睹为快。
”此后该片又在各大城市连续放映达半年以上,国产影片第一次在声誉和营业上超过了外来影片。
1924年中华电影学校成立。
这是中国第一所较正规的电影培训机构,由曾焕堂创办,顾肯夫主持,洪深、陈寿荫、汪煦昌、徐琥等兼职任教。
该校学制半年,开设影剧概论、西洋近代戏剧史、摄影术、导演术、编剧常识等课程。
仅办两届。
曾培养出胡蝶、徐琴芳等知名演员。
1925年邵醉翁兄弟4人投资创办天一影片公司。
这家制片机构以出品周期较短、并率先打开国产片的南洋市场著称。
抗战爆发前夕迁香港,为日后的邵氏公司打下基础。
本年,英美烟草公司影戏部以号称“50万资本”,从制片和收买影院双管齐下,企图排挤和垄断中国电影业。
此举受到舆论的揭露和强烈抵制,并因“五卅潮”的爆发而终告偃息。
1926年由于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梁祝痛史》等片受到国内和南洋市场的欢迎,各制片公司竞相效尤。
由此,国产片创作掀起了一个“古装片运动。
”1928年六合影片营业公司成立。
这是一个国产片联合发行机构,主要代理“明星”、“大中华百合”、“上海影戏”、“民新”、“华剧”、“友联”6家制片公司的出品。
从本年度起,“武侠片”成为创作时尚。
较著名的有《王氏四侠》等。
1929年由“武侠片”发展而来的“神怪片”风行影坛。
各制片公司裹入愈演愈烈的商业竞争。
年底,罗明佑与民新影片公司经理黎民伟达成合作协议,以“华北”和“民新”两公司名义开拍《故都春梦》。
这是“影院大王”罗明佑涉足制片业的开始。
1930年由商业竞争导致的“本轻片劣”的制片作风,使国产片市场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制片公司在本年度纷纷宣告倒闭。
8月,华北电影公司合并民新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另一家印刷企业,正式成立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罗明佑任总经理兼监制,黎民伟任副总经理兼总厂长。
“联华”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
11月,国民政府公布《电影检查法》。
[/pre]中国电影的开端(1896-1921)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
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
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
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
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
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
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
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
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
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的发展时期(1922-1926)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度繁荣的民族资本工业,在国内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下,再度失控。
中国企业甚至成为经济入侵的对象,国内经济陷于困境。
于是国内很多资本家不再将资本专注于工业生产,而投资在土地、公债和其他投机事业上面。
由于投资错位,民族实业陷入困境。
在1921年9个月内,全国各地成立的交易所还有一百四十馀家。
到了1922年3月,就结束剩十二家。
在这个情况下,民族资本急于寻投资的出路,电影的投资为它们带来了生机。
1923年,由于"明星"公司开拍的《孤儿救祖记》在艺术上和票房上都同时获得成功而堀起,吸引了大批民族企业家注意。
很多民族资本纷纷投资开办电影公司。
他们扭转以往将电影视为游戏业的观念,认为电影是一种"将要成为一股普及全世界的"文化企业"。
据统计,1922-1926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 45家。
这些公司当中,虽然许多都是"一片"公司,甚至一部电影也没有拍成。
但是众多公司的出现,造就中国电影的第一个"繁盛时期"。
在商业投资的背下,拥有不同艺术主张和制片方向的电影流煞追子肯,聚集在不同的电影公司中。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几家:以文人气质为特色的民新公司;以人情伦理、潜移默化为主导的神州公司;刻意追求画面视觉效果的上海影戏公司;以"欧化"为主要特徵的大中华百合公司;对旧文化和传统有特殊偏好的天一公司,以及影响极大,以通俗社会片为特色的明星公司;这些电影公司虽然在创作主张上分开流派,但是在创作重点上则由过去的短片制作转移到长片制作上。
而且这几家公司也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在制片、发行和放映上渐有系统的的电影工业。
危机时期(1927-1930)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发生的4.12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时局骤变的情况之下,中国电影界的方向亦发生改变,陷入危机。
为了抵制外片的控制,统治国内市场,沟通海外贸易。
上海六间规模较大的电影机构,包括"明星","大中华百合","民新","上海","华剧","友联"联合起来,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
六合公司专责各公司的发行事务,而制片事务仍由各公司自己负担。
六合公司的成立竭制了国内电影粗制滥造的风气,直接导致上海20多家小规模的电影公司倒闭。
另一方面,曾与"明星","大中华百合"鼎足而立的"天一"公司这时候亦在南洋设立营业部,在影片发行上与六合公司抗衡。
1928年明星公司摄制《火烧红莲寺》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这部影片是根据平江不肖生所着的"江湖奇侠传"改编摄制而成的,同年5月公映。
明星公司也"不料一出之后,远近轰动。
于是一集一集地续拍下去,竟达十八集之多。
《火烧红莲寺》的成功"一把火" 烧及成个影坛。
当其他公司发现武侠片不但能迎合大众市场,而且也受南洋片商欢迎的时候。
纷纷开拍"神怪片"和"武侠片",.代替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装片"和"爱情片"。
据统计,1928-1931年,上海约五十多家公司,共拍摄了近四百部电影,当中的神怪武侠片就占了二百五十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