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发展。
在电力领域,通过新能源发电取代传统的火电,既可以解决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要,又可以达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缓解因电力行业发展而导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储能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储能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应用引言: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必须要强化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并结合科学的储能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新能量的有效调控,使新能源得到充分地利用,进而产生更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1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储能技术1.1飞轮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学、惯性等基本原理的储能技术,在高峰时,将多余的电能驱动着飞轮旋转,实现对能量的快速存储。
在放电时,通过转动的飞轮与发电装置相连,将其转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进而为电力系统供电,实现储能和放电循环。
一般情况下,将飞轮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了机械轴承的速度较慢的,另一类是不与之直接接触的磁悬浮高速飞轮。
而在这两种类型中,低转速的飞轮主要是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压电源,而磁悬浮高速飞轮主要是为多余电能存储而设计的。
在使用飞轮储能技术时,其旋转速度将对储能容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将减小其机械结构的摩擦力及风阻,从而减小飞轮轴承损耗。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该技术具有能量密度大、瞬时输出高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外部负荷的多个方面需求,但是由于其应用费用高昂,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条件进行应用。
1.2相变储能技术该技术是一种通过吸收热量和发出热量来存储和输出能量的储能技术,其输出的能量具有很高的密度。
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如下几种相变储能技术。
1.2.1熔融盐储热储能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无机盐进行高温处理,将其转变成熔融状态,再与热循环法相结合,以达到传输和存储的目的,具有十分良好的传热性能。
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
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研究及经验总结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储能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还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增加电能供应的弹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研究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旨在为未来的储能技术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研究1. 储能技术在风电场中的应用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源头,其产生的电力存在波动性。
储能技术在风电场中的应用可以解决风能波动性对电力供应的影响,提高风电场的出力可靠性。
丹麦的Horns Rev 2风电场使用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的调度控制,可以平滑风能输出并提供稳定的电网支持。
2. 储能技术在太阳能光伏场中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场同样受到日照强度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其输出电力存在不稳定性。
德国的Alt Daber太阳能光伏场利用燃料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了对太阳能电力的储存和平滑输出,提高了光伏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 储能技术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储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问题,还能提供更好的电力市场参与方式。
美国加州的Mira Loma储能项目采用了锂离子储能技术,将储能系统接入电力市场,通过参与能源市场的调节服务,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为电力市场提供了更灵活的调度手段。
二、储能技术应用案例的经验总结1. 综合考虑储能技术的成本效益选择适合的储能技术应用案例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因素。
不同的储能技术在价格、储能容量、寿命和效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择具体的储能技术应用案例时,需要综合分析其经济性,并确定其对电力系统的增值能力。
2. 提高储能技术的运维管理水平储能技术应用案例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的先进性,更需要高水平的运维管理。
对于储能设备的周期性维护、运行数据监测和故障预警,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
加强运维管理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摘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对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关键词:储能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引言在新能源高比例渗透下,电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聚焦优化电网友好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储能技术以其响应速率快、调节精度高等特点,成为新能源行业中提升电能质量、减少弃风弃光的重要手段。
1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类型新能源发电主要指的是借助现有的科学技术,转换可再生能源为电能的过程。
目前新型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四种,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风能。
风能在我国十分常见,特别是西北地区,更是具备优质的风能资源,其储量大,分布广。
风能发电的载体主要为电力电子技术,其可以对电机组的参数予以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以此还是先风能发电的目的。
(2)太阳能。
相较于其他新能源,太阳能资源获取和利用较为便捷和稳定,资源丰富。
太阳能发电技术则是利用专用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2.1SMES 技术SMES 技术是电磁储能技术的简称,分为超导磁储能与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超导储能技术是把能量存储在超导线圈直流电流的磁场之内,存储效率为 95%。
电磁储能技术具备快速响应功能,实际运用效率非常高,而且无污染。
超导状态下线圈能耗小,能够在不计算电阻的情况下实现无损耗储能。
倘若将该技术运用在低温环境下,超导线圈在低温状态下运行成本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也会随之提高。
电磁储能技术能够让新能源有效控制电压、频率。
保证发电系统中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大容量的电能进行补偿,提高瞬态电能质量。
另外,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使用,超级电容器主要是使用双电层来存储电能,储能设备一般设置在电容器和电池的中间,充电与放电的时候都有极强的可逆性,能连续操作十万次以上,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功能强大,储能效率很高,能达到 70%~80%,为电动汽车提供良好的瞬时功率。
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内容摘要从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角度论述了电能存储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该领域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新问题安全、优质、经济是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行,电力系统的运行和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新的矛盾日显突出,主要的问题有:①系统装机容量难以满足峰值负荷的需求。
②现有电网在输电能力方面落后于用户的需求。
③复杂大电网受到扰动后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
④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⑤电力企业市场化促使用户则需要能量管理技术的支持。
⑥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政府政策因素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影响。
2000年到2001年初,美国加州供电系统由于用电需求的增长超过电网的供电能力,出现了电力价格大范围波动以及多次停电事故;我国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出现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的状况;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的现象。
系统供电能力,尤其是在输电能力和调峰发电方面的发展已经落后于用电需求的增长,估计这种状况还会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带来潜在的威胁。
加强电网建设(新建输电线路和常规发电厂),努力提高电网输送功率的能力,可以保证在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向用户可靠地输送电能。
但是,由于经济、环境、技术以及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电网发展难以快速跟上用户负荷需求增长的步伐,同时电网在其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企业的重组,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企业通常首先选择的是尽可能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不是投资建设新的输电线路和发电厂。
因此,单靠上述常规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扭转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一直遵循着一种大电网、大机组的发展方向,按照集中输配电模式运行。
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展开全文第一节储能技术分类及特性目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四类:①机械储能②化学储能③电磁储能④相变储能另外,电动汽车也是电力系统储能的一种形式。
一、机械储能机械储能是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机械储能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损耗;机械储能寿命一般较长,容量一般较大。
目前机械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不同机械储能有着较明显的技术特性上的差别。
(一)抽水蓄能抽水蓄能电站包括上、下水库及地下电站、相应的输配电系统和其他附属设置等。
负荷低谷时段机电设备工作在电动机状态,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负荷高峰时段机电设备工作在发电机状态,利用储存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
因此,抽水蓄能可将电网负荷低谷时段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段的稀缺电能。
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按照一定容量建造,装机容量可以从几十兆瓦到几千兆瓦,电能释放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综合效率在70%~85%。
1. 技术特点(1)储能容量大。
抽水储能电站特别适合大容量开发,装机规模可以达到1000MW以上,目前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为我国的丰宁蓄能电站,完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600MW。
抽水储能的抽水或者放水发电的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储能总规模远大于其他所有储能设备,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
(2)技术成熟、可靠。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史悠久,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发展应用,技术成熟、可靠。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虽起步晚,但由于常规水电开发技术基础雄厚,起点较高,蓄能电站发展较迅速,同时规划建设有序,建设水平目前已居世界先进水平。
(3)循环次数多,使用寿命长。
抽水储能电站一般使用年限在50年及以上,其蓄水坝体使用年限可达100年。
抽水蓄能在抽水或者放水过程中,只受到相关设备机械性能的限制,因此其充放电循环次数可以达到无限次。
储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述
储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述摘要:储能技术是确保每一种能源都能够得到有效储藏的关键性技术。
本文将根据储能与现代电力系统的概述,深入分析储能技术的发展及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储能技术;电力系统;发展及应用一、储能与现代电力系统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安全、优质和经济。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一些新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第一,系统装机容量难以达到峰值负荷需求。
第二,电网的输电能力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第三,电网受到扰动后的安全稳定问题。
第四,伴随智能电网发展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输送、配送以及运行、消纳的问题。
第五,管理电网高峰需求的高额成本以及用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电网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的大型投资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提高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和供电质量,保证基于分布式发电的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使发电与用电相对独立的储能技术极为重要。
一方面,储能技术可以平抑系统出现的瞬时功率不平衡,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减少系统备用,提高现有发电和输配电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经济性;另一方面,储能技术通过能量转换使大规模风电及太阳能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克服现有新能源带来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
储能技术的应用必将在电力系统设计、规划、控制及运行等方面带来重大变革,为构建智能电网发挥关键作用。
二、储能技术的发展1.锌溴液流储能锌溴液流电池或称氧化还原液流蓄电系统,是将具有不同价态的离子溶液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电解液储罐中。
在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时,电解液通过泵的作用,由外部贮液罐分别循环流经电池的正极室和负极室,并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实现对电池的充放电。
锌溴液流电池是基于溴化锌溶液的循环往复运动原理设计而成的电化学储能体系,通过溴化锌电解液中的锌离子和溴离子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反应基底为溴化锌电解液。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李西贝1、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现状电力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可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可再生能源并入常规电网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有助于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大规模储能技术有望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入常规电网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
据专家预测,从2011年到2021年,储能技术应用领域的全球总投资将超过1220亿美元,其中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特别是风电)和电力市场削峰填谷的投资将分别占5O%和3l%。
最近十多年来,多种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在全球电力系统中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应用最广的储能技术是抽水蓄能储能,其能量转换效率在70%~75%。
其巨大的储能力能够很好地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负荷和可再生能源的调峰需求。
但由于受建站选址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和动态调节响应速度慢等因素的影响,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目前全球抽水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约占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的3%。
最新发展起来的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钠硫电池、钒液流电池等)在使用寿命、功率和容量的规模化、运行可靠性、系统制造成本等方面已经获得了突破,具备了进入电力行业应用的基础条件。
具体而言,当前先进的储能技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功率外特性好,以成熟的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实现快速、精确的有功无功灵活的功率输出;二是系统规模大,单个系统规模已经可以达到20兆瓦以上;三是运行寿命长,用于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调频的储能系统设计寿命已经可以达到10年以上,其中电力电子设备的设计寿命超过15年;四是运行可靠性高,美国20MW飞轮储能系统投运两年以来,系统可用率达97%以上[1]。
储能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快速精确的功率响应能力。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AGC主要通过实时调节电网中的调频电源的有功出力,实现对电网频率及联络线功率进行控制,解决区域电网的短时随机功率不平衡问题,因此调节速率快、调节精度高的电源能够帮助电网更高效地完成AGC控制目标。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储能技术是当今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构网型储能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储能形式,在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构网型储能技术概述构网型储能技术是指将储能设备与电力系统主网进行直接连接,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构网型储能技术主要包括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各种形式的储能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快速响应电网需求,有效调节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压控制中的作用1. 提高电压调节响应速度构网型储能技术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压发生波动时迅速进行调节,有效缓解电压波动带来的影响。
通过调节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状态,可以实现电压的快速调节,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2. 改善电压控制精度构网型储能技术具有高精度的电压控制能力,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电压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智能控制算法对电压进行调节。
这种精细化的电压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减少电压波动对设备的影响。
3. 缓解电网负荷压力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储能设备对电网负荷进行调节,能够有效地平衡电网的负荷需求,减少负荷峰值时段对电网的冲击。
通过灵活的调控方式,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在电网负荷波动较大时提供辅助支持,确保电网的平稳运行。
三、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1. 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南方电网利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开展了电压稳定控制的实际应用。
通过建设一系列储能子站,南方电网成功实现了对电网电压的精细化控制,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作为美国的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电压稳定控制方面积极探索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应用。
利用锂离子电池等储能设备,加利福尼亚州成功提高了电网的电压控制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变储能技术的应用
相变储能技术的应用相变储能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储存和利用技术,通过利用物质相变的特性,将能量储存于相变材料中,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率、长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热能存储、节能降耗、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
一、相变储能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1.1 热电联产系统相变储能技术可以与热电联产系统相结合,通过储存过剩的热能,实现热能的有效利用。
当需要电力或热能时,相变储能系统释放储存的热能,提高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1.2 可再生能源储能相变储能技术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相结合,如太阳能或风能系统。
通过将过量的太阳能或风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相变材料中,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储存和利用,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大的问题。
1.3 电力调峰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可以储存夜间低峰期的电力,白天高峰期释放存储的电力,实现电力调峰,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相变储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2.1 节能降耗相变储能技术可以利用建筑内过多的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当室内温度下降时释放储存的热能,实现节能降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
2.2 空调系统相变储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空调系统中,利用相变材料在室内外温差变化时的储能和释能特性,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2.3 建筑热水供暖相变储能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热水供暖系统,通过储存白天的热能,夜间释放储存的热能,保障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的稳定性,提高热水供暖系统的能效。
三、相变储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3.1 工业余热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余热利用系统,利用余热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当需要热能时释放储存的热能,实现对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提高工业生产能源利用率。
3.2 锻造、冶炼等行业相变储能技术可以用于锻造、冶炼等行业的高温加热过程中,储存高温能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3.3 工业热水供应相变储能技术可以用于工业热水供应系统,通过储存过剩的热能,提高工业热水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能耗。
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pdf
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pdf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对相关行业提供指导意义。
首先,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储能技术能够在电力供应过剩或电力需求高峰时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供不足时释放出来,从而实现电力的平衡调度。
储能技术还能够用于电力系统备用电源的应用,如发电厂启动备用电源、UPS电源、电网调频辅助等,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其次,目前已有多种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技术、储氢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容量大、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短时储能和频率调节等应用;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则适用于长时储能,能够将电力转化为压缩空气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发电。
此外,储能技术的应用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成本因素,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是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需要不断降低成本才能推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其次是技术瓶颈,例如储能设备的寿命、储能效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此外,电力市场的规范和政策的支持也是储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推动力。
要促进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方合作。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大对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应用力度。
同时,加强与国际储能技术交流和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加速国内储能技术的发展。
在未来,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储能效率研究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储能效率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储能技术备受关注。
构网型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储能效率问题。
1. 构网型储能技术概述构网型储能技术是指将储能设备分布在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关键节点,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构网型储能技术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有效应对系统运行中的突发情况,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2.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电力系统中的电力波动和负载峰值问题,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储能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和调度,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的储能效率。
此外,构网型储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能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3. 电力储能效率是衡量储能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储能效率研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对系统中的储能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设计,以实现最佳的储能效率。
其次,需要考虑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控制策略,确保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够稳定运行和高效输出。
最后,需要借助先进的计算模型和仿真技术,对构网型储能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储能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储能效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构网型储能技术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先进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先进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先进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储能技术不仅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整合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先进储能技术的类型1、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储能技术之一,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了主导地位。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储能电站等领域。
此外,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等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有望在未来成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或替代品。
2、机械储能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
抽水蓄能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储能技术,它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将水抽到高处储存,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
压缩空气储能则是通过压缩空气储存能量,在需要时释放驱动涡轮机发电。
飞轮储能则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储存动能,具有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高等优点,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3、电磁储能电磁储能包括超级电容器和超导磁储能。
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短时间、大功率的储能需求。
超导磁储能则利用超导线圈在零电阻状态下储存磁场能量,具有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等优点,但成本较高,目前仍处于示范应用阶段。
4、化学储能化学储能主要包括氢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
氢储能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氢气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通过燃料电池将氢气转化为电能的储能方式。
液流电池储能则是通过电解液中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具有寿命长、安全性高等优点。
二、先进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1、锂离子电池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
通过开发新型正负极材料、优化电解液配方和改进电池结构等手段,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
同时,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储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运用
储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4-03T07:33:45.768Z 来源:《科技潮》2023年2期作者:温开妮[导读] 本文先概述了储能技术,然后对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当中储能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对储能技术的未来展望进行分析,以供有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为了切实提升储能技术水平,加快我国电气工程建设,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概述了储能技术,然后对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当中储能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对储能技术的未来展望进行分析,以供有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储能技术;电气工程;运用1储能技术广义的储能是指通过某种介质和装置,把以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为代表的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将其转化为特定形式的能量并释放出来的一系列的技术和措施,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及电力、热能、氢能、成品油等二次能源的存储。
狭义的储能多指电能的存储。
因为电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所以储能的转换大多与电能的生产、利用和消耗相关。
电能的存储是储能中最为重要的形式。
随着第一块电池——“伏特电堆”的出现,开始把储能与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而铅酸电池的发明则逐渐揭开了工业储能的序幕。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驱动着储能产业向前发展,各种新型储能技术不断涌现,储能向着大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2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当中储能技术的运用 2.1具体运用2.1.1脉冲功率在电气工程的各个方面,通常都会使用到能量储存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各个方面,能量储存技术是最常见的。
在某种意义上,脉冲电源包括开关电源、储能电源、负载、波形调制、低功耗电源等,都是脉冲电源,需要朝着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功率输出、重复率等方面发展。
保证能量储存过程中的重量和容积的合理减少,对整个脉冲系统都有正面的影响。
储能在电力系统调频调峰中的应用
储能在电力系统调频调峰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频率和峰值的波动是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核心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储能在电力系统调频调峰中的应用,分析其原理、优势以及实际案例,以期为未来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包括储能技术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重点分析储能在调频调峰方面的应用,包括储能系统如何通过吸收或释放能量来平抑频率和峰值的波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还将对国内外在储能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展现储能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展示储能在电力系统调频调峰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促进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为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电力系统贡献力量。
二、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调频中的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其出力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这使得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变得复杂且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调频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储能技术,特别是电池储能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响应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
当系统频率下降时,储能设备可以迅速放电,增加系统的有功功率,从而提升系统频率。
相反,当系统频率上升时,储能设备可以吸收多余的功率,起到稳定频率的作用。
除了电池储能外,其他类型的储能技术,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也可以在电力系统调频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储能技术通常具有更大的储能容量和更长的储能时间,因此可以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平抑频率波动。
在实际应用中,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传统发电机组等设备的协调运行,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浅谈电力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 . 超 导磁储 能系统 超导磁储能系统采 用超 导体线圈进行储存 磁 场能量 ,不 需要进行能源 的转换 ,速度快 , 在 实时大容量 交换方面有优 势,可 以补偿 电力 系统运转消耗 的功率 。正是运 用了物理学 中法 拉第效应 的原 理,超导体储 能方式简单 易行 , 转换效率 高,仅 需要小小 的超 导体就可 以完成 庞大的 电流储 存过程 。2 0 0 5 年起我 国才真 正意 义上完成 了超 导磁储能 的模 型试验 ,但依 然无 法用于市场和大面积的 电网之 中。 5 . 电池储能系统 电池储 能系统也被称为 电化学储 能,主要 有铅酸 蓄电池、锂离子 电池 、钠硫 电池 、液流
I 一 一 皇子 蕉………………………
. 蓖谈 电 力 储 能 技 术 及 其 在 现 代 电 力 系 统 中 的 应 用
华中科技 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 学院
要点 ,并对其在现代 电力 系统的广泛应用作一探讨。 【 关键词】储 能技术 ;电力;应用 ;方 式
张昊蒙
【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 能源更加依赖。现代 电力 系统越来越依靠 电力储 能技术调节峰谷 ,减少能耗 ,服务保障社会 民生。本文将探索 电力储 能技术的理论
我 国幅 员 辽 阔, 资源 分布 不平 衡 ,尤 其 水 电、煤 电、气 电、风 电等 能源分布主 要在 西 部及偏远地 区 ,而人 口及 工业却主要集 中在东 南中部 。由此导致我 国电力布局不均 匀,电网 输 电供 电能力不足 ;同时还有高峰 电力供应不 足、低 谷 “ 窝 电现象 ”严重的矛盾 。而 电力储 能技术 可以很好地解 决这些 问题 ,促 使资源利 用率普遍提高 。 电力储 能技 术的重大意义 电力系统作为 电能生产 分配发送的系统 , 传统上 需要瞬时发 电、瞬时收 电。而新兴 的电 力储能 技术,主要是 由储能元件构成 的储能装 置和 电力电予元件构 成的能量转换装 置组成 ,
储能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现状与应用
DOI:10.16660/ki.1674-098X.2018.30.037储能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现状与应用①孙荣乐 罗文洁(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摘 要:目前主要的储能形式可以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相变储能。
储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可以降低峰谷差,提升电网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水平,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有效解决现代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迫切需要关注储能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
基于储能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针对现代电力系统的突出问题,本文论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能发挥的作用,以期促进现代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 储能技术 调峰 可再生能源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10(c)-0037-021 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在电能供应方面,储能技术的运用可以对供需不平衡问题提供一种简单的解决办法。
根据所转化的能源类型不同,目前主要的电能存储形式可分为机械储能(如抽水储能、飞轮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电化学储能(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等)和相变储能等4类。
当前学术界对储能技术及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1)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在储能技术应用领域,成本过高问题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提升能量转换效率,降低储能成本的研究已成为为必然性发展方向;此外,在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升方面,储能技术的运用对于控制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电能存储与释放速度。
(2)在输配电系统应用中,储能技术主要以储能电源的合理规划、与现有电网的柔性连接、控制调节的改进以及与再生能源的结合为研究方向。
由于不同储能技术的性能及其优缺点表现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建立多元复合储能系统,使各技术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彼此间形成有效互补。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冷热储能应用分析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冷热储能应用分析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加先进的储能技术来支撑其稳定运行。
构网型储能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储能方式,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冷热储能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构网型储能技术是指利用电网本身或者与电网相连的设备来实现储能功能的技术。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力需求的高峰低谷差异较大,冷热储能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冷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制冷储能和冷蓄能,而热储能技术主要包括蓄热和热蓄能。
首先,冷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制冷储能是通过制冷设备将低峰时段的电能转化为冷能,存储在储冷设备中,在高峰时段释放冷能以实现降温或制冷目的。
制冷储能技术能够有效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能利用率。
冷蓄能则是通过将冷源直接储存在空调水系统或者冷库中,实现低谷储冷、高峰释冷的目的。
冷蓄能技术具有无需转换能量、效率高等优点,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热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蓄热技术是利用电能将热源储存在蓄热体中,然后在需要时释放热能,用于供暖、热水或其他热能需求。
蓄热技术可以在高峰时段储存多余电能,然后在低谷时段释放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热蓄能则是将热源存储在储热体中,通过热交换装置将热源输送到供热设备中。
热蓄能技术能够实现能源的平滑调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冷热储能应用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利用制冷储能、冷蓄能、蓄热和热蓄能等技术,可以更好地平衡电力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构网型储能技术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供应与调度策略优化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供应与调度策略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新型电力系统逐渐成为未来电力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构网型储能技术是指将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紧密结合,通过在电网中布设储能装置,实现对电力的储存和释放,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探讨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供应与调度策略优化。
一、构网型储能技术概述构网型储能技术是一种将储能系统与电网有机结合的先进技术。
通过将储能装置布设在电网关键节点,如发电站、变电站和配电站等位置,实现对电力的储存和释放。
构网型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其中电池储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
构网型储能技术的优势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应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电网运行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
二、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供应中的作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在电力供应方面,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有效平衡电力的供需关系。
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在低谷期,则可以存储多余的电力,避免电网过载。
此外,构网型储能技术还可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缓解电网频繁剧烈波动的问题,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三、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优化策略为了更好地发挥构网型储能技术的作用,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电力调度策略。
首先,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点和储能装置的性能参数,确定合理的储能容量和放电功率。
其次,建立有效的储能调度模型,通过对储能系统进行动态优化调度,实现对电力的高效储存和释放。
同时,结合电力市场的运行规则和政策法规,制定灵活的电力调度方案,实现电力供应与市场需求的平衡。
综上所述,构网型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利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性,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UTLINE
1.典型的储能方式 • 电池储能 • 超导储能 • 超级电容储能 • 飞轮储能
2.储能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 有源滤波(APF) • 动态电压调整(DVR) • 静止补偿(STATCOM) • 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合
1. 典型的储能方式
1.1 电池储能(BESS) 电能
LiFePO4电池在充电时,正极中的 锂离子Li+通过聚合物隔膜向负极迁 移;在放电过程中,负极中的锂离子 Li+通过隔膜向正极迁移。锂离子电 池就是因锂离子在充放电时来回迁移 而命名的。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
LiFePO4电池的特点:
1. 高效率输出:标准放电为2~5C、连续高电流放电可达 10C,瞬间脉冲放电(10s)可达20C;
SMES一般由超导线圈及低温容器、制冷装置、变流装置和测控系 统组成。SMES可以分为低温超导储能与高温超导储能两种。
超导线圈在通过直流电流时没有焦耳损耗。因此,超导 储能适用于直流系统。它可传输的平均电流密度比一般常 规线圈要高1-2个数量级;可以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 约为108J/m3。
它与其他的储能方式如蓄电池储能、压缩空气蓄能、抽 水储能及飞轮储能相比,具有转换效率高(可达95%), 响应速度快(毫秒级),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大,寿命长、污 染小等优点。缺点是成本高,包括装置成本和运行成本。
双电层
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始终 是物理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因此 性能是稳定的,与利用化学反应的 蓄电池是不同的。
性能特点: 1. 具有法拉级的超大电容量; 2. 比脉冲功率比蓄电池高近十倍; 3. 充放电循环寿命在十万次以上; 4. 能在 -40oC-60oC 的环境温度中正常使用; 5. 有超强的荷电保持能力,漏电源非常小; 6. 充电迅速,使用便捷,充电电路简单,无记忆效应; 7. 无污染,真正免维护。
化学能
电力储能系统可利用的主要电池
电池种类 铅酸 镍镉 镍氢 锂离子 钠硫
全钒液流
单体标称电压/V 2.0 1.0~1.3 1.0~1.3 3.7 2.08
1.4
研发机构 主要电池厂家 主要电池厂家 主要电池厂家 主要电池厂家
东京电力公司、 NGK、上海电力公 司 VRB、V-FuelPty、 住友电工、关西电 力公司、中国电力 科学研究院
超级电容器的问世实现了电容量由微法级向法拉级的飞跃,彻底改 变了人们对电容器的传统印象。目前,超级电容器已形成系列产品,实 现电容量 0.5-1000F ,工作电压 12-400V ,最大放电电流 400-2000A 。
超级电容工作原理:
多孔化电极采用活性炭粉、活 性炭和活性炭纤维,电解液采用有 机电解质。多孔性的活性碳有极大 的表面积,在电解液中吸附着电荷, 因而将具有极大的电容量,并可以 存储很大的静电能量。
超导磁储能装置不仅可用于调节电力系统的峰谷,而 且可用于降低甚至消除电网的低频功率振荡从而改善电网 的电压和频率特性。此外,它还可用于无功和功率因素的 调节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1.3 超级电容储能(SCES)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超级储电能力,可提供强大的脉冲功率的 物理二次电源。它是根据电化学双电层理论研制而成的,所以又称双 电层电容器。
超级电容的应用:
1. 配合蓄电池应用于各种内燃发动机的电启动系统,如: 汽车、坦克、铁路内燃机车等,能有效保护蓄电池,延 长其寿命,减小其配备容量,特别是在低温和蓄电池亏 电的情况下,确保可靠启动。
2. 用作高压开关设备的直流操作电源。 3. 用作电动车辆起步,加速及制动能量的回收,提高加速
度,有效保护蓄电池,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节能。
钠硫电池是以Na-beta-氧化铝为电解质和隔膜,并分别以金属钠和多硫 化钠为负极和正极的二次电池。
该电池最大的特点是:比能量高,是铅酸电池的3~4倍;可大电流、 高功率放电;充放电效率几乎高达100%。但钠硫电池的不足之处是其工 作温度在300℃~350℃,需要一定的加热保温。另外过充时很危险。
钠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2. 高温时性能良好:外部温度65℃时内部温度则高达95℃, 电池放电结束时温度可达160℃,电池的结构安全、完好;
3. 即使电池内部或外部受到伤害,电池不燃烧、不爆炸、安 全性最好;
4. 极好的循环寿命,经5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仍大于95%; 5. 过放电到零伏也无损坏; 6. 可快速充电; 7. 低成本; 8. 对环境无污染。
STL18650的充放电循环寿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
在经过570次充放电循环,其放电容量未变,说明该电池有很 高的寿命。
钠硫电池(Sodium-Sulfur Battery )
钠硫电池是美国福特(Ford)公司于1967年首先发明公布的,其比能量 高、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和NGK公司合作 开发钠硫电池作为储能电池,其应用目标瞄准电站负荷调平、UPS应急电 源及瞬间补偿电源等,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商品化实施阶段,截止2007 统计,日本年产钠硫电池电池量已超过100MW,同时开始向海外输出。
放电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阀控铅酸蓄电池(VRLA, Valve Regulated Lead Acid Battery)
阀控铅酸蓄电池与汽车等用的普通铅酸蓄电池相比有二 个主要特点:一是密封;二是干态。
国外VRB 样机2 – 日本住友电工的风力发电储能系统
1998年建成20KW实验电堆,运行超过16000次循环 2001年开始170 kW×6h规模的示范工程 2005年,扩大到6 MW×25min ; 4MW×90min
1.2 超导储能(SMES)
超导储能是利用超导线圈将电磁能直接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电 磁能返回电网或其他负载。
90~230 50~140
500~1500 0~80
2500
0~70
1000~1000 0~95
0
500
0~90
13000
0~80
2~5 5~20 0~1
— —
铅酸电池的技术最成熟,价格也最低(12V系列目前国 内约6.0元/Ah)。
铅酸电池(Lead Acid Battery) 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负极是海绵状的铅制成, 正极是二氧化铅制成,海绵状的铅和 二氧化铅均为活性物质,在比重为 1.28的硫酸水溶液(电解液)中进行 电化学反应。
再一个问题是常规的飞轮是由钢(或铸铁)制 成的,储能有限。
另外要完成电能机械能的转换,还需要一套复杂的电力电 子装置,因而飞轮储能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飞轮储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基于下述三项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是高能永磁 及高温超导技术的出现;二是高强纤维复合材料的问世;三是电力电子技术的 飞速发展。
超导磁悬 浮飞轮储 能结构示 意图
当我们将一块永磁体的一个极对准超导体,并接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上便产 生了感应电流。该电流产生的磁场刚好与永磁的磁场相反,于是二者便产生了斥 力。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感生电流强度将维持不变。若永磁体沿垂直方向接 近超导体,永磁体将悬空停在自身重量等于斥力的位置上,而且对上下左右的干 扰都产生抗力,干扰力消除后仍能回到原来位置,从而形成稳定的磁悬浮。若将 下面的超导体换成永磁体,则两永磁体之间在水平方向也产生斥力,故永磁悬浮 是不稳定的。
钠硫电池是靠电子转移而再生能量 , 所以它充电时间相当短暂 , 一次 充电可运行 10 ― 11 小时 , 它经热反应后所产生的理论能量密度为 786 Wh/kg , 实际能量密度为 300 Wh/kg . 这约是铅酸电池的十倍 , 镍氢电池的四倍 , 锂电池的三倍 .
我国的钠硫电池研究现状:
钠硫电池的研发在国际上方兴未艾。 2006年8月,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了大容量钠 硫单体电池的合作研发。5个月后,650Ah的单体电池试制成功,我国 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 家。2007年8月,双方共建“上海钠硫电池研制基地”,不久便攻克了 钠硫电池制备关键技术,成功研制170余台套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生 产与性能评价装备,贯通了年产2兆瓦的钠硫储能电池中试线,实现 10千瓦储能系统成功演示。 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将在上海世博园示范运行。
一种型号为STL18650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容量为 1100mAh)在不同的放电率时其放电特性:
不管哪一种放电率,其放电过程中电压是很平坦的(即放电电压平稳, 基本保持不变),只有快到终止放电电压时,曲线才向下弯曲(放电量 达到800mAh以后才出现向下弯曲)。在0.5~10C的放电率范围内,输 出电压大部分在 2.7~3.2V范围内变化。这说明该电池有很好的放电特 性。
4. 代替蓄电池用于短距离移动工具(车辆),其优势是充 电时间非常短。
5. 用于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系统。 6. 用于风力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7. 应用电脉冲技术设备,如:点焊机、轨道电路光焊机、
充磁机、 X 光机等。
1.4 飞轮储能(FWES)
“飞轮”这一储能元件,已被人们利用 了数千年,从古老的纺车,到工业革命时的 蒸汽机,以往主要是利用它的惯性来均衡转 速和闯过“死点”,由于它们的工作周期都 很短,每旋转一周时间不足一秒钟,在这样 短的时间内,飞轮的能耗是可以忽略的。现 在想利用飞轮来均衡周期长达12~24小时 的能量,飞轮本身的能耗就变得非常突出了。 能耗主要来自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
VRB 的应用
v 不间断电源供应系统 v 太阳能发电储能 v 风电的缓冲系统 v 调峰电站 v 边远地区电力系统 v 分散式储能 v 交通工具的动力
国外VRB 样机 1-- 加拿大VRB POWER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