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加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加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加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加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

本研究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现状分析、问题探讨、对策建议以及未来展望。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工作人员队伍规模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其次,专业素养不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再次,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评价体系也制约了其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二、问题探讨1. 社会工作人员队伍规模不足:当前我国仍存在着基层社区服务体系薄弱、农村地区缺乏专职社工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基层群众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2. 专业素养不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目前,一些社工从业者专业技能不足,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3. 培训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评价体系,使得社会工作人员难以持续学习和提升能力。

同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无法准确评估他们的服务质量。

三、对策建议1. 加大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力度:领导应加大对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其数量。

同时,加强对基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地区社工队伍建设。

2. 提升专业素养:加强社会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领导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实践交流等方式提升其技能水平。

3. 完善培训机制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评价体系,为社会工作人员提供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同时,加强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提高其服务水平。

四、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17》

社会工作专业《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17》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02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开始筹建社会工作专业,经论证和批准,于2021年正式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三年制专科),2021年9月1录取了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专科学生23名。

到目前为止,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招生已满6届,目前在校学生三个年级共171人,其中2021级40人,2021级38人,2021级93人。

经过五年发展,社会工作实验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市内外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如中山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山市心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山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山市福利院、中山市新鳌岭社区居委会、广州市现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已有两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

为了使本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岗位的需求和变化,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会工作教研室针对已在中山市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进行了访谈,其中社工机构8家,公益组织2家,养老机构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确保了代表的广泛性。

并于2021年2-3月,利用为2021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安排之际,对各个校外实训基地及其他社工机构进行了走访,对于社工机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本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内容(一)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021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

2021年3月,中央19部委和群团组织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21—2021年)》,提出到2021年,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将增加到50万人,到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将增加到145万人。

截至2021年底,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已达40万人,其中通过考试持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已达15.9万人。

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

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

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接市委办公室《关于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的建议》信件(编号:745号)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按照省委常委、市委蒋宏坤书记和市政府周玉龙副市长的批示,迅速组织人员就“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对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苏发2010〔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行摸底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若干意见》落实情况今年初《若干意见》出台后,各地、各级积极行动迅速贯彻落实,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认真抓好以下3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水平。

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社区工作者“总体待遇2010年不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85%,2011年起不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市财政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民政局等6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苏财社字2010〔6〕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社区专职工作者(非退休人员)的补贴由原来的不少于1300元/人·月,提高到不少于1500元/人·月,总体待遇由原来的约30000元/人·年,提高到约35000元/人·年(含单位、个人缴纳五金部分)。

二是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结构。

近年来,各地通过扎实推进“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工程和采取“择优招录人、培训提升人、保障激励人”等举措,大力将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素质强、干劲足的优秀人才引进到了社区工作队伍中。

目前,全市有2211名大学生在城乡社区任职,其中,在三城区任职的有189人。

各区(市)注重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训,鼓励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

沧浪、金阊等区采用对通过考试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一次性奖励和年终考核奖励的办法,激发了广大社区工作者参与培训,参加考试的热情。

关于工会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建议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会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建议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会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建议的调研报告目录一、緒論 (2)1.1 研打量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1.3 研究方法 (5)1.4 研究范围和界定 (6)二、工会社会工作现状 (7)2.1 工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8)2.2 工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0)2.3 工会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式 (12)2.4 工会社会工作的成效分析 (13)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4)3.1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和结构 (16)3.2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18)3.3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现状 (20)3.4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需求 (21)四、问题的成因分析 (22)4.1 工会社会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23)4.2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 (25)4.3 现有政策制度对工会社会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引导作用..26五、对策建议 (28)5.1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工会社会工作的规范发展 (29)5.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 (31)5.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 (32)5.4 构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共享机制,鼓励创新发展 (33)5.5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对工会社会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34)六、结论与展望 (35)一、緒論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不断演变,劳动关系日益复杂。

工会作为劳动者的利益代表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会组织持续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对当前的工会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剖析,系统总结其成效与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升工会社会工作质量,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工会工作的实效性和创造性。

为了确保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我们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人才建设工作自查报告(3篇)

人才建设工作自查报告(3篇)

人才建设工作自查报告(3篇)人才建设工作自查报告1__x人才工作服务局:根据__x人才工作服务局《关于开展人才工作预考核的通知》(x人才发〔〕35号)文件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就有关情况自查如下:一、充分发挥职能,推进人才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为认真贯彻《__x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报告制度》、《__x市人才工作要点》、《__x市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的通知精神,我局制定了《市民政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点》、《__x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小高地”(-)建设规划》、《__x市民政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小高地”建设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了市民政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局党委会议,研究推进全市民政系统人才工作。

安排好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就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二、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健全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奖励项目经__x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给予-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3000元。

__x市民政局根据要求,组织协调各县(市)区民政局,积极做好资金发放工作。

符合发放社会工作师一次性奖励金人员共127人,共发放资金381000元,并于2月初前完成资金发放工作。

9月在全市组织发放社会工作师一次性奖励,社会工作师考试合格38人,共发放114000元。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认知度组织开展了以“牢记社工心,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社工宣传活动。

通过街头展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服务咨询等形式,普及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知识,展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成果,营造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提升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与认同度,为加强新时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总结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3篇汇编.doc

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总结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3篇汇编.doc

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总结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3篇汇编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总结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民政局全力做好全县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促进了我县社会和谐建设。

一、主要成效(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动员全县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报考。

广泛宣传动员全县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

XX年全县报考人数为209人(其中初级165人,中级44人),通过人数为20人(其中初级12人,中级8人)。

截至目前,我县累计持证人员共370人(其中初级337人,中级33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人才发展指数任务。

二是扶持壮大社会工作机构发展。

全县现有本土注册成立的社工机构已达4家,引进市级社工机构6家,共有10家社工机构,一线服务社工已达30人左右。

二是加强社工持证人员的培训。

我局开展多种系列学习活动,组织一线社工参加赴港培训,到广州、惠州、深圳等多地学习,提高服务技能。

(二)扩大社工服务人群和范围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县设置了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龙田镇田尾村、永汉城东社区、龙城街道青溪村、林村村、城南社区示范点、南昆山下坪社区、龙潭镇左潭社区、蓝田上东村),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社工服务范围,在优先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低保家庭等重点人群基础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逐步扩大到社会福利与救助、残障康复、禁毒帮教、社区矫正、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从县城扩展到农村,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和有特殊需要的妇女等群体,惠及更多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三)创新“一综多点”示范建设龙城街道城南社区“一综多点”创新模式试点于XX年4月进驻运营,由县级财政支持深化探索实践,把服务范围覆盖至龙城街道五个县城社区(城南、城内、北门、太平门、东较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置7名专业社工开展社会工作。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通用3篇)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通用3篇)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通用3篇)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专业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国家,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

当前,我省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动,迫切需要在构建和谐湖北的历史进程中,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我省社会工作主要分布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障康复和群众工作等领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社会工作的领域范围。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逐渐形成了覆盖民政、教育、医疗卫生、公安、司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青妇、计划生育等的社会工作体系。

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包括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

社会工作队伍的规模。

目前,我省从事社会工作的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其他机构共有4.1万个,从业人员约27.13万名,占就业总人数的0.76%。

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36~50岁、51岁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32.5%、52.8%和14.7%。

从性别结构看,男女比例接近 42∶58。

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44.1%。

从职称结构看,现有社会工作人员拥有的专业技术职称,主要为政工师、心理咨询师、医师、教师等,社会工作师的评定工作正在启动。

二、我省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拓宽延伸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累了经验。

随着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衔接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务实的社会工作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篇一」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需优先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确立“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的教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教育事业初步实现了量的扩张、质的提高、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教育发展成果惠及了百姓,改革创新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也得到了加速和加强。

到20xx年底,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由20xx年的40.1%、85.9%、94.5%提高到81.1%、95.9%和97.7%。

进入“xx”,要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教育产业集聚城,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教育人才队伍作保障,更需要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制度。

我们将围绕教育发展目标,全面启动教育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努力构建教育人才高地,滤布全力加快教育产业集聚。

固本培源,打造教育人才团队目前我市专任教师达到48048人,这支队伍水平多高、素质怎样直接关系到全市教育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将实施“四大工程”,全面固本培源,积极打造教育人才团队。

一是素质培训工程。

当前,“回到学校”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世界性选择。

我们将着力强化校本建设,积极落实以实践为导向的“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全面开展师德修养、新课程、教育科研、教学基本功等培训,切实培养既有理论水平,更有实践经验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名家。

到“xx”末,评选三千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全市每个乡镇都有名教师,努力培养一批国家级科研型教师和省级特级教师。

在推进校本培训的同时,切实加强非校本培训,强化教育人才的专业引领。

我们将充分发挥教育系统高校多、专家多、科研单位与人员多的优势,积极开展专家学者讲学、科研单位与学校共建、科研人员进校等活动,不断引领教育人才专业发展,全面提高专业水平。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一、引言社会工作是一种以服务为导向的职业,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背景分析1.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意义社会工作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个人、群体和社区提供服务,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福利的职业。

社会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发展。

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分析目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化人才。

- 人才培训和教育不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

- 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稳定性差。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标1.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2.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学习机制。

3.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组织和管理。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策略与措施1.拓宽社会工作人才的来源渠道。

- 加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和教育。

- 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2.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训和提升。

- 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 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

3.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管理机制。

- 建立健全的岗位设置和职业发展通道。

- 加强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五、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程度。

2.社会工作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改善情况。

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流失情况和稳定性。

附件:1.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相关统计数据和调研问卷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社会工作法:指规范社会工作行为和维护社会工作者权益的法律法规。

2.职业道德准则:指社会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已初步形成较为 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和较为健全的培训、评价、激励体 系。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素质逐步提升,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为 满足社会服务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研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工 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探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研究问题
如何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研究方法与框架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
研究框架
从现状分析、问题识别到对策研究,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职业发展与待遇
总结词
职业发展不明朗、待遇偏低。
详细描述
目前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缺乏清晰的晋升渠道和职业规划,难以吸引 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无法与医生、教师等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相媲美。
03
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验
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缓慢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社会工作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难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 行业中来。
社会服务需求多元化
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需要具备更加全 面的素质和能力。
05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 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支持。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社会工作是指为改善社会福利和促进社会公正,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合作为基础的一种职业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尚不完善,急需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

因此,本研究选择探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旨在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分析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3.提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4.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研究,了解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另外,通过对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人员的实地调研,了解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情况。

最后,通过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取社会工作专家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1.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提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3.提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提供建议和对策,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社会工作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专业干预行为,社会工作人才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力量。

为了了解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如何优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数量分布、专业结构、培养渠道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调查内容。

实地走访主要是通过与社会工作机构、社工培训机构和相关部门的交流与了解,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调研结果1.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数量分布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数量整体较少,尤其是在基层社会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更为紧缺。

大部分社会工作人才聚集在城市中心地区,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社会工作人才较为匮乏。

2.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结构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工作人才中,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人才较多,而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等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相对较少。

这导致社会工作队伍整体的专业结构偏向于人文社科领域,缺乏经济管理和法律方面的人才支撑。

3.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渠道和模式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渠道主要包括高校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社工培训机构及社会工作机构自主培养等方式。

然而,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机会,培养出来的社工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同时,社会工作机构自主培养的社工人才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导致其整体素质和能力存在差距。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问题2.建议增加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数量,加大对基层社会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经济管理和法律专业人才对社会工作的培养和引进;加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高社工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强社会工作机构对社工人才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整体素质和能力。

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社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其队伍建设对于提升社会工作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混合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社会工作从业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个别访谈选择了10名来自社会工作机构和高校的专业人士,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需求和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调研过程中还参考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成果,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规模庞大,但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大部分社会工作人才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人才相对匮乏。

此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教育水平较低、经验不足的人员较多,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相对稀缺。

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挑战调研结果发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规范和统一标准。

其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培养模式和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工作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和政策保障。

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体系建设。

完善社会工作教育的规范和标准,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机构要加大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投入,提高培养质量。

(3)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发展机制。

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道路和晋升通道,规范职业培训和评价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杭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杭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推荐:杭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今年,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担任课题主持人,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民政局、市人事局、杭州师范大学等单位参与,就杭州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采取市内和市(境)外相结合,个别走访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社会工作者座谈和专家研讨相结合,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召开了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司法、工、青、妇及专家学者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11个,参加座谈人员130余人,发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关现状调查表19张,参与调查单位150多家。

调研组还到上海、深圳和香港等地学习考察,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报告。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社会工作人才的概念,并就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起步的时间不长。

如何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经济建设人才那样,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社会工作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在社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5篇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5篇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围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目标、措施及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旨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二、建设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具体包括: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城乡、区域间均衡发展。

四、建设措施为达成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制定并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2. 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扩大专业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3. 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标准。

4. 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激发人才活力。

5. 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

通过不懈努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2. 社会工作评价体系逐步完善,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3. 激励机制初步建立,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取得积极效果。

4.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和艰苦地区人才匮乏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尽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 社会工作评价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还需更加细化。

3. 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需加大。

4.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基层和艰苦地区人才匮乏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社会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和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工作。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社会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举措。

通过健全培养机制、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待遇水平等方式,全面提升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下是我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报告。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是实现社会工作发展目标的基础。

我们要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加强与社会工作实践机构的合作,推动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人才。

二、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

评价是激励和提升社会工作人员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个人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综合评价、业务能力测试、实践案例分析等,使评价更加准确、公正。

三、提高社会工作人员待遇水平。

社会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

为了吸引更多有志于社会工作的人才参与其中,我们要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和发展机会。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其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四、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

社会工作是一项不断发展的事业,需要社会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

我们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为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推动社会工作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管理。

有效的管理是提高社会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关键。

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服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清流街道关于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清流街道关于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文化层次较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加强社区各项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现今,为配合区委开展的“社区建设创新年”活动,清流街道就“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专题开展了调研。

调研组采取了座谈、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基本了解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街道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清流街道现有9个社区,共有社区工作者83名(其中女42名,占总人数的51%),平均年龄4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8人,仅占总人数的46%。

社区正职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人,45周岁以上的7人。

另外,各社区均无专职的党务工作者。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择优录用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充实到社区工作岗位,使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管理水平得到了优化和提升,但随着城市社会管理重心的下沉和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区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薄弱。

目前社区工作者女性占到51%,性别比例失衡,不利于社区工作开展。

年龄结构上,多数社区的工作者队伍都是“4050部队”,新生力量稀缺,整支队伍缺少干事创业的朝气和热情。

还由于社区编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成长收到很大的制约,加之社会对社区的认知程度不高,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到社区工作,就算来了,也很快就走,导致社区工作力量来源不足。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制约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削弱了社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2、社区工作行政化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社区作为民主自治机构,却承接了大量行政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社区承担的年度行政事务多达100余项,但大多数进社区的部门,只是布置工作,没有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每个社区还普遍存在行政性摊派现象。

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与建议

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与建议

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与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中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上规模的社区专职社工队伍,是实现以上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社工队伍里,女社工占绝大多数,且女社工有着生理、心理特点,故有必要对女社工开展调查研究。

一、根据对现有数据和相关数据的整理、部分女性社工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现状:(一)、基本信息无锡市南昌区街道共有65名社工,其中男性社工8名,女性社工57名。

女性社工的年龄结构为:30岁及以下32人,占56%;31-40岁20人,占35%;41-50岁5人,占9%。

学历分布:本科24人,大专16人,高中16人(含中专、职校),研究生1人,分别占42%、28%、28%和2%。

在57名女性社工中,21人未婚,27人未怀孕。

在30名已经生育的女性社工中,有17人的子女年龄在0至3岁之间。

在女性社会工作者中,有2名社区负责人和10名代表。

(二)、工作情况有“三个以上”的工作。

第一,工作任务多。

各类条线工作,接待居民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走家入户对居民进行走访,还需要完成拆迁、招商引资、协护税、征订报纸等各项任务。

第二,创建多个检查。

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社区创建的检查,迫使社工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应对。

一些创作作品确实造福于普通人,但也有一些创作形式比内容更重要,耗费精力,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工作台账多,现在都提倡无纸化办公,纸质台账相对以前要减少许多,但电子台账和各类平台多了很多。

有些条线的社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台账和各种平台上,间接影响了社工与居民面对面的时间。

(三)一、心理状态第一、心理压力重。

女社工要承担繁杂琐碎的工作以及面对弱势群体的一些无奈等,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除此之外,为了完成行政性事务,分配给走访和联系居民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会引起居民的不满和误解,加剧了社工的无形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推进社工进社区。在发展社区或村(居)委会从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专职人员队伍的基础上,开发家政服务、中介信息和生活指导等涉及家庭日常生活的专业服务人员,为社区家庭及其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多样化的家庭生活服务;二是推进社工进学校。大力培养具有热情、善于沟通、经验丰富的青少年工作人才队伍,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感情疏导、就业辅导、行为纠正、职业引导、成长设计等系列服务,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成长;
二、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好的经验
1.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的重大决策。市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全面把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向,总揽社会工作发展全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种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为社会工作人才提升能力、发挥作用、提高效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推进社工进医院。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尽最大可能帮助病友适应、配合医生的治疗,为病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资源助其康复并回归社会。四是推进社工进机关。协调处置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耐心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信访受理、信访调解、政策解释以及感情疏导等多方面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维护权益和化解矛盾。五是推进社工进民政。积极培育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婚姻调解、养老抚幼等方面的专职人员和专业人才,让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特殊人群,能够享受到社会福利的“阳光”,及时得到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不足
1.社会工作人才人员偏少,任务偏重,难以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
从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业者普遍面临的情况是:“行政工作压力大,社工工作空间小。在基层社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状仍突出,上层布置的任务街道、社区挡不住,社区居委会大小事都得管,工作压力很大,成为各种行政事务的操作层、落实层,不堪重负。工作上存在‘七多’现象,即台帐材料多、调查报表多、证明盖章多、会议活动多、检查考核多、组织牌子多、硬性指派任务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明显滞后抑制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需求,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撑。我市在加强原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领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社会工作新领域,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质量,切实让社会工作深入到社会每个角落,服务到每一个需要服务的群众,真正让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特别在近几年来,重点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大力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2.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的新型评价机制
在评价机制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规定,并建立社会工作行业规范与职业标准,出台专业社会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形成社会工作人才的新型评价机制。一是成立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机构,可以由组织部、人事局、民政局联合成立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办公室,贯彻落实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规定,对取得相应证书者进行登记与复核,对社会工作从业者进行执业资格认证。结合从业资质与实务业绩,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职称评定;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与考评规则,从专业角度对各类社会工作项目、机构及个人业绩进行评估。二是贯彻落实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出台,是我国推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动员和组织符合要求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水平考试,促进更多的社会工作从业者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三是推行社会工作者登记制度与执业资格制度。对我市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证书的人员进行登记,自考试获取证书从业的第二年起,对从业人员实行年度复核登记。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情况,并为用人单位提供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员的信息服务。逐步推行社会工作执业资格制度;四是建立社会工作者的职称评定机制。在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综合社会工作者的实务业绩与从业年限等因素,借鉴先发展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建立社会工作者的职称评定制度;五是创新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估制度。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评估机构,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岗位职责规范,明确考核评估标准、伦理要求与奖惩措施。在社工实务中建立社工专业督导机制,促进一线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提升。组织社会工作专家,制定专业化标准,对于各类社会工作项目、机构实施全面评估。
强化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市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更是相对不足。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的训练,缺乏社会工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些都将导致无法为社会提供个性化、系统性的高水平服务。
2.实施社工“五进”工程,全面覆盖社会工作各个领域,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根据“以需定岗”的原则,在涉及社会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中研究设定社会工作岗位。根据不同领域社会工作的岗位要求,研究设计相应岗位等级、岗位数量,确定社会工作人才配置结构,明确各个领域、各个级别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形成我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配备标准。
3.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根本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人才开发机制创新是人才开发的根本。要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需要一整套适合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机制。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首位,按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科学拓展社会工作领域,合理配置社会工作岗位,为人才开发队伍建设提供引才平台,创新岗位配置机制。
1.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的新型培养机制
当前我市要建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是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为导向,以科学的培养计划为依据,以在岗培训为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培养计划与过程管理制度,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二是优化社会工作培训课程设置,凸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三是建立专业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四是实施有重点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我们结合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实践,深入进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调研访谈、召开座谈研讨,形成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研报告,阐述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对策建议,为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翔实的基础材料。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目标和实施工程
1.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在2011-2015年期间,我市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会工作人才专业能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成有巩义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推动不同行业、不同层面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力度和整合力度,全面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整体性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600余个,社会工作人员总量达到800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社会工作职称的人员达到150人,初步形成服务于民政、教育、医疗、司法、社区等领
我市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主要涉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收养服务、社区建设、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婚姻登记、老龄工作等领域,这些工作由市民政局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承担。目前我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具体情况:全市目前有社会工作人才300余名,其中中共党员90人,女性80人,按学历分类,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学历35人,大学专科以上115人,高中或中专80人;按年龄分类,30岁以下110人,30-40岁有122人,40-55岁55人,55岁以上13人。对于我市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而言,目前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总体力度相对低下,仍然任重而道远。
3.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的新型使用机制。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制度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什么领域、什么机构和什么岗位发挥作用的制度。社会工作人才的使用问题是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立社会工作制度的目的所在。一是建立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岗位设置是建立新型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制度的核心问题。要根据“以需定岗”的原则,在涉及社会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和公益性民间组织中研究设定社会工作岗位。根据不同领域社会工作的岗位要求,研究设计相应岗位等级、岗位数量,确定社会工作人才配置结构,明确各个领域、各个级别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形成我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配备标准;二是开拓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空间。在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标准制定之后,还需要在现实层面开拓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空间。这主要包括:推进体制内机构的职能转换与岗位设置改革;推动体制外民间公益性组织的发展与民办机构的社工配置。
2.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程度不够,难以实现主体性发展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处于较低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归宿感不强,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自身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压制了自身的发展。并且,当前全市社会工作职业岗位开发的数量及速度,与其他县市相比,显得有所滞后。
3.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程度不强,难以提供高水平服务
五、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 使用与激励机制的创新
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建设中,人才培养是基础,人才评价是关键,人才使用是目的,人才激励是保证。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 使用与激励机制必须相互协调,形成有机的体系。根据和谐社会的需要与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我们提出关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的建构方式与相关对策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