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共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的效用都低 于它。 单峰偏好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效用 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 双峰(或多峰)偏好 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有降有升,则 称其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如选民丙 :通常表现



为中间投票者两端的选民的理性思考。


一般来说,三个和尚没水喝。但是,如果这三个和 尚“不对称”,或是存在“选择性激励”,那么三 个和尚就很可能有水喝。
行为经济学家的答案是:三个和尚有没有水喝取决于那 两个“规范使用者”中有没有“志愿惩罚者”。如果两 个“规范使用者”都是属于老好人类型的“条件合作 者”,那么三个和尚最终是没有水喝,因为那个“理性 利己主义”和尚会破坏合作环境,驱使“条件合作者” 选择搭便车行为。如果有一个和尚是“志愿惩罚者”, 情况就完全不同。这位侠义和尚会不惜时间和代价盯住 想搭便车的“理性利己主义”和尚,不让他喝一滴水, 逼使他参加取水行动。结果自然是:三个和尚有水喝。

是否可以在投票程序上通过某种“技术”性的改变来消除 投票悖论呢?为此我们引入淘汰制,即两两表决中获胜的 方案才可继续参与表决,而未获胜的方案则淘汰出局,不 再参与表决。 由此可见,在淘汰制的民主决策机制下,虽然消除了投票 悖论,但投票的结果依赖于投票程序,投票程序的改变将 直接影响到决策结果。这就又出现了问题,如何在不违背 民主宗旨的前提下来确定投票程序呢?能有效保证投票程 序不被人为操纵吗?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几乎无法被理想 地加以解决。这就是多数票决策规则面临的困境。


In fact: 貌似合理的“共同行动”集体行动假设并
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 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产生。相反地,个 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极其 有害的结果。

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包括那些没有分担 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这种不合理 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行为。“滥竽充数” 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车者的极好例证。南郭先生 实际上没有参加乐队合奏这样一个“集体行动”, 但却得以分享国王奖赏这个集体行动的成果。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 布坎南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 布坎南(1919-) 美国人,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 • • • •
《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体系》( Fiscal Theo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重要著作: 《同意的计算》(The Calculus of Consent》与塔洛克(Tullock)合著; 《自由的限度》(The Limits of Liberty);

作者通过此例试图说明,追求自身利益的行 为一旦没有制度约束,最终会损坏集体及其 自身的利益。如果某种资产的产权安排决定 了很多人都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这种资产,那 么这种资产就具有公地特性。”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一篇著名的论 文,自从作者哈丁1968年写了这篇文章后, Commons就成了一个热门的名词。
第二节公共选择的形式和原则

一致同意规则:林达尔均衡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指公民直接投票,参与公共决策,并以投 票结果作为最终选择的一种决策制度。按投票获胜的规则不同,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又可分为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 。 一致同意规则指一项决策,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或没有 任何人反对,才能获得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该规则实行的是
小区6户居民,2户贫穷(月收入2000元),2户居中(月收入 3600元),2户富有(月收入6400元)。现在拟建公共绿地, 税收共计1200元。问不同税制下各阶层应纳税款是多少?
• A 同一税制 200、200 200、200 200、200 • B 比例税制 100、100 180、180 320、320 (5%) • C累进税制 0 、0 100、100 500、500 成本-收益?
B代表中等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 C代表低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
每个人的偏好顺序由表1表示。
• 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表1
选民个人偏好顺序排列表
?
第三选择
投票
第一选择 选民 选民甲 选民乙 选民丙 第二选择
A B C B C A A击败 C B, B击败 AC , C击败 BA
投票悖论的成因

基本概念
一、公共选择的三个经典案例

公有地悲剧 Common Tragedy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三个和尚喝水 Three boys no boy
1、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是1968年美国学者加勒特〃哈丁在《科 学》杂志上撰文提出的。作者设想有一块草地,每年 生长一定量的牧草。在不受任何制度约束的前提下, 几个牧羊人都倾向于过度放牧以扩大自己的收益,而 不考虑别人和集体。结果牧场由于滥放而退化毁坏,羊 群因无草可吃而饿死,最终所有牧羊者一无所获。
• 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该理论不在于研究选择的 好坏,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人们为什么选择这样 而不是选择那样,以及怎样选择实现社会福利最 大化。 • 公共选择的困境
集中性决定 集体成员对公共 产品有何评价? 社会福利判断 当不同成员对公共产品表露出不 同观点时,如何在这些观点之间 进行权衡,以形成最后决定?
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内容
经济市场
物物交换 货币 价格等价 个人 市场决策 (商品) 自愿 厂商 政治市场 规则、不 个人 公共产品 选票 平等、强 组织 制、服从、 集体决策 的成本 统治
媒体
杠杆
主体
动力
个人 利益 最大化

政治均衡
-----和经济市场一样,政治市场也存在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 政治市场的需求方

投票者(纳税人) 含特殊利益集团 政治家 官员

政治市场的供给方


政治均衡

指在一定的规则下,全体成员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 税收的分摊达成协议。
• 公共选择作为一种选择,指的是个人选择相区别的集体选择, 是人们通过某种制度安排集体决定公共物品需求、供给与产 量的过程,是个人偏好通过某种机制转换成经济行动的过程。
2、囚徒困境
•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 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 以下相同的选择: •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 (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 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 (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1年。 •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 (相关术语称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
理性自利的人加大了集体决策的难度。
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人一 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作贡献。当集体人 数较少时,集体行动较容易产生;然而, 随着集体人数增大,产生集体行动就会越 来越困难。 人均收益相应 匿名性 搭便车
二、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 并于五六十年代形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 和理论框架,60年代末以来,其学术影响迅速扩 大。 英国经济学家邓肯· 布莱克被尊为“公共选择 理论之父”,他于1948年发表的《论集体决策原 理》一文(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48年2月 号),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个体பைடு நூலகம்动与集体行动(决策)

理想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 现该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 E g: 同一社区的人们会保持公共卫生清洁; 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作 斗争; 工人们为了福利待遇的改善会团结起来罢工, 抗争到底; ……
• 与一般市场中的个人分散化决策相比,公共选择是一种资源 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形式。由于在现实中大部分公共物品是由 政府提供的,大部分公共选择是以政府的名义做出的,公共 选择主要是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又称作政治的经济 理论。
• 公共选择包括参与者、选择方式和选择标准三个 关键要素: • ( 1 )参与者。既然是一种集体选择,公共选择当然需要人们参 与。在民主社会,公共选择的参与者并不限于选民、议员和政府 工作人员,工商企业、同业公会、非营利组织等也可以参与。公 共选择的参与者可以被选举、任命或雇佣参与,也可以自愿参与; • ( 2 )选择方式或决策方式。决策方式是人们做出集体决策的程 序,这些方式多种多样,如一致同意规则、多数决定规则、否决 投票等等; • ( 3 )选择标准:效率与公平
《宪法合约的自由》(Freedom in Consitutional Contract);
《课税的权力》(The Power to Tax)与布瑞南(G.Brennan)合著; ……..
现代民主社会中,政治程序也是公用品供 给的一个决定因素。 公共选择又称公共选择经济学、政治的经济 学,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介于经济学 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部门中,资源 配置的决策是一种集体选择:个人投票选出代 表,由代表表达全体选民的意见或偏好,对政 治家决定的政府支出水平作出表决,最终形成 财政支出规模。
这些缺点是: (1)决策成本太高。在三个人的场合一致同意就难以 达成决策,在成千上万人的社会就更难。 (2)这一规则要求人们投票时真实表达自己的偏好。 而由于公共决策利益分享的特殊性,投票者会采取 策略行为隐瞒自己的真实偏好,以使自己获得更大 利益而承担较少的成本。多数投票者持这种动机时, 决策将无法达成。 (3)这一规则会被某些不良用心的人利用。因为任何 一个人都有否决权,不良用心的人会借此敲诈那些 极想使表决议案通过的人,以获得好处。 基于此,一致同意规则只有在较小范围的公共决策 活动中才是适宜的。
• 2户贫
• 2户中
• 2户富

• 可见,多数票原则的均衡点是由中间投 票者的偏好水平决定的,但又存在一定 的缺陷。 • 此外,多数票原则还存在“投票窘境”。
多数票规则

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我们先通过例子来说明投票悖论。
假定有三个选民甲、乙、丙,每人要共同面临A、B、 C三种选择方案; A代表高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 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 对方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 对方不会反口。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
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 有利时,保持合作也很困难。
3、三个和尚
古老的故事?

“两个和尚抬水喝”是集体行动成功的例子, 而“三个和尚没水喝”则体现了集体行动的 失败。从“二”到“三”由成功至失败的变 化,关键在于集体人数的增大。 三个和尚到底有没有水喝?
一票否决制,根据这个规则做出的集体决策,可以满足所有投 票人的偏好,因此,一致同意规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中,有两个基本假设: (1)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参加到政治表决程序中来,并 且每位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都是平等的,也就是一 人一票制。 (2)在投票人用出选择、获得投票人的表决信息并以 此为基础形成决策以及付诸实施的过程中,不需要 为信息的传递耗费任何资源,并且在信息的传递过 程中不存在任何失真,简之,就是信息成本为零。 在这一机制下,帕累托最优将得以实现。 但在实际中,一致同意规则由于一些明显的缺点而 难于被普遍使用。
Gp Gm Gr
共用品的数量
共用品的数量
• 所谓中间投票人是指这样一位投票者,他的偏好 正处于所有投票者的偏好的中点上,高于他偏好 的物品数量的人和低于他偏好的物品数量的人正 好相等。
• 正式提出中间投票人定理的是唐斯。他在1957年 出版的《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指出: 如果在一个多数人决策模型中,个人偏好都是单 峰型的,则反映中间投票人意愿的那种政策会最 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政策不仅使中间投票人获益 最大,也使其他人损失最小。
简单多数票原则
• 简单多数票的均衡水平 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决策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成才能获得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
按照简单多数票规则,只要赞成票超过1/2,议案或决 策就可以通过。其他多数票规则又可以分为2/3多数制、 3/4多数制、4/5多数制等。简单多数票规则最为基本 和常用。多数票规则能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一致同意规 则的缺点,那么,它是否是理想且无懈可击的一种规 则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