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汇总
城乡规划道路与交通部分重点汇总
1、对外交通系统与城市布局1.1城市交通概念与分类1.1.1城市交通的含义(★★★)城市交通:指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外部之间的人员和物资实现空间位移的载体。
广义包括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主要交通方式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城市内部交通: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
主要交通方式为城市道路交通、地铁、轻轨、城市铁路、轮渡、水运等。
1.1.2城市交通的分类(★★)1.1.3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交通体系: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不适宜城市交通体系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支路网密度较低,由于过去采取的大街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整体路网密度不适宜,导致道路功能恶化,城市交通效率低下,城市拥堵问题突出。
(2)道路设计:道路选型与交通流量不符,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在城市横断面设计中,道路选型忽视道路近远期的交通流量发展,导致道路难以满足交通发展的需求,造成交通拥堵。
同时由于交叉口设计缺乏前瞻性,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
(3)城市环境:资源和能源不断消耗,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在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与土地资源的情况下,排放的尾气也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空间资源配置低效。
(4)交通设施:停车设施严重缺乏,道路附属设施缺乏维护停车设施缺乏是目前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大量的停车设施的建设,不仅占用了城市建设用地,也难以缓解停车需求。
同时,对于道路附属设施缺乏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5)政策管理:以机动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忽视人本需求长期以来,城市道路交通以机动车为主导,城市道路网结构以服务于机动车为目的,导致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和步行交通系统严重缺失,步行交通空间被机动车所占用,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1.1.4城市交通系统特征(★)(1)交通集散点分布广: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多,不稳定;(2)交通流构成复杂,各种交通流在道路上混行:(3)交通工具类型众多,速度不一:(4)人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之间交叉多,互相干扰大:(5)城市交通需要大量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
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
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
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
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
城市道路与交通期末复习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期末复习知识点《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知识点1、城市道路的定义:城市中组织⽣产、安排⽣活所必需的车辆⾏⼈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并与郊区公路相贯通的交通纽带。
2、城市道路的组成:1)车⾏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和道路⼴场;5)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6)道路⾬⽔排⽔系统;7)其他设施。
3、城市道路系统定义: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道路,包括附属设施有机组成的道路体系。
4、城市道路⽹定义: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中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图上的布局。
5、我国城市道路出现的问题:1)交通拥堵;2)停车难;3)公共交通满⾜不了客运交通的增长;4)盲⽬建⽴⽴体交叉;5)事故发⽣率⾼;6)路⾯反复维修率⾼,排⽔不畅。
6、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路、次⼲路、城市⽀路。
7、城市交通定义:各种车辆(包括步⾏)在城市道路系统上⾏驶往来,以完成各种性质的客货运输任务,称为城市交通。
它包括动态交通(车辆、⾏⼈流动)和静态交通(车辆、⾏⼈停驻)。
8、城市交通对道路的要求:1)道路运输经济;2)交通流畅、安全、迅速;3)注意环境保护;4)注意造型协调。
9、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的因素:1)⾃然条件⽔⽹城市道路⽹、⼭区城市道路⽹等;2)城市规模;3)城市⽤地布局和形状;4)对外交通设施;5)社会与⼈为因素。
10、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1)城市中有⼤量的交通吸引点,吸引点的车辆和⾏⼈交通错综复杂;2)城市中⼤部分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经常变化,不稳的;3)城市道路中的交通运输⼯具类型多,速度不⼀;4)⼈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交叉多,相互⼲扰⼤;5)城市道路交通需要⼤量的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11、影响汽车⾏驶速度的因素:汽车性能、道路技术标准、交通状况、司机驾驶技术、⾃然⽓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
12、交通基础图:车速和车流密度关系、间距平均车速和车流量的关系、车流量和车流密度的关系13、交通量:道路上某⼀断⾯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和⾏⼈的数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结构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3. 参考书目绪论一. 简答题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二名词解释1. 绿波交通第一、二章一. 填空题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二. 选择题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 (2)车头间距长度 (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 (2)越来越近 (3)越来越狭窄。
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 (2)越来越远 (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 (2)越小 (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1. 交通量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3. 服务水平4. 服务流量5. 动力因素6. 停车视距三. 简答题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知识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或城市布局分散或呈狭长带形时, 应分设两个或两个以上。
3.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城市客运站必须与城市的主要干道相联,直接通达市中 心或其它联运点(车站、码头等)。
成都市火车北站设计
4. 站前广场
利用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周围公共建筑有机结合 为一个建筑群体,使客运站站前广场集交通、服务于 一体反映城市的面貌,展示当地文化窗口。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知识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既要有利于城市的运营,又要尽量减少给城市带来干扰。
2. 客站、货场对侧
优点:是客货干扰小,各自发展余地大; 缺点:是铁路切割城市,且产生跨越铁路的交通量。
1)客站、货场对侧,客站和城市同侧 2)客站、货场对侧,货场和城市同侧
1)客站、货场对侧,客站和城市同侧
适用情况: 将铁路运输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 业有组织地安排在货场同侧;而将城市市区的主要部 分仍布置在客站一边。
区外围有城市干道相联结的地区。
无直接关系(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及其他设 备)— ——布置在离城市外围有相当距离的地方。
一、中间站的位置选择 1. 客站、货场和城市三者同侧 优点:铁路不切割城市,城市使用方便; 缺点:客货有一定干扰,对运输量有一定限制。 适合情况:适宜于一定规模的小城市及一定规模的工业区。
2.货运站应与城市道路系统紧密配合;
3.货运站与编组站之间应有便捷的联系;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考试重点知识2023年修改整理
大学专业课考试复习资料--《都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考试重点知识一、都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1、都市综合交通的含义“大交通”是指都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都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都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都市交通系统的要素(1)人和物的流淌(交通需求)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淌,是都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治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治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四周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都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1)都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确定不同性质的都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都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抉择:时刻、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也可用平均出行时刻和最大出行时刻来表示。
与都市规模、都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都市道路交通的要紧内容。
不管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能够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依照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题1.什么是交通?什么是城市交通?其如何分类?P1交通的概念:人与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空间位置变化。
城市交通:是承担城市所需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统称。
城市交通分为两类:一类是市际交通,另一类是市内交通城市内部交通。
2.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改进?P2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上的局限2.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3.城市交通组织结构不合理4.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5.城市通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向:1.从城市规划、用地规划布局入手,处理好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城市交通发展。
2.适应与引导新形式下城市交通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 4.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5.进一步加大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6.积极开展交通理论研究、研制新型交通工具3.什么是交通流?交通流有哪些特性?什么是交通参数?交通基本参数有哪些?P6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和行人所组成的车流和人流的统称。
三个基本特征: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
交通参数: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物理量。
交通基本参数:交通量、速度和交通密度。
4.车速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和设计车速?有何作用?P12五类。
地点车速:又称瞬时车速或点车速。
指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横断面时的瞬间速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之比。
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和通行能力或经济效益分析之用。
区间车速:又称行程车速。
是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所用总时间之比。
是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的依据。
临界车速:道路通过交通量最大时的速度。
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时用。
设计车速:作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车速资料的应用:(1)交通规划 (2)道路几何设计 (3)经济效益分析 (4)交通管理 (5)道路现状评价与改善5.什么是交通量?P6什么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资料用于哪些方面?P11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人数)。
城市道路与交通汇总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道路规划部分)填空题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讣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2、交通岛有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和安全岛四种形式。
3、简单平面交义口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是: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实行交通管制、变左转为右。
(不确定)4、交左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合流冲突点次之, 分流冲突点最小。
4、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憑。
5、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义口冲突点有垃个。
6、车头间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两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隔。
7、为保证十字交义口排水,至少要保证有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义口。
8、当相交道路纵坡都为零时,可将交义口中心的设计标高稍微抬高一些, 或者将相交道路的街沟设计成锯齿形°9、匝道包括三个部分: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匝道经行的路段、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10、当主、次干路相交时,可将环形交义口的中心岛设计成虽圆形"以利于主干路的通畅。
11、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道一般需设丄条右转车道,丄条绕行车道和」条交织车道,当交织段较长>60m时,可设丄_条交织车道。
13、道路平曲线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4、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切线长T=Rtang|、外距弧长 2 一Rd、半径R=Tcot | -E=R1 sec180 12 丿15、设置凸形竖曲线的主要LI的是满足视线视距的要求: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U的是缓和汽车的颠簸和震动和满足视距的要求。
16、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横向力系数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0.1-0.16,17、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路面山面层、基层和垫层等三个结构层构成。
18、交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位于凸地顶部交叉口、位于凹地顶部的交叉口、位于倾斜的分水线(山脊线)的交义口、位于山谷线上交义口、位于斜坡上交叉口、位于鞍部的交义口六种基本形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2、公交优先确实切含义。
3、都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怎样组织?4、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旳基本原则?5、都市交通旳含义。
6、交通影响分析。
7、都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8、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9、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
10、水网都市道路网旳规划和改造应考虑哪些问题?11、什么是铁路车站中旳中间站、区段站?12、在设计交叉口时,增长交叉口旳通行能力旳措施有哪些?可图示。
13、都市南北主干路和东西主干路相交,东西路直行车流量很大,于是将东西直行路下穿,并不再采用其他措施。
问交叉口与否尚有冲突点,为何,图示冲突点?提出2个改造措施。
14、什么是BRT?15、分析都市干道网基本类型中旳方格路网、优缺陷及使用该路网时注意旳事项。
16、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旳设计原则?17、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18、铁路客运站在都市中旳布置和数量。
(按不一样旳都市规模分析)19、山区都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旳规定有哪些?20、铁路设备旳布置原则有哪些?21、都市道路等级构造规划应遵照旳原则有哪些?22、为何倡导公交优先?23、公交中途站规划原则有哪些?24、图为某都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旳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旳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
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旳问题。
1、为都市中大量、长距离、迅速交通服务旳都市道路,为()。
A 迅速路B 主干路C 次干路D 支路2、在都市规划估算停车用地时,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都市人口每人()m2计算。
A 0.6~0.8B 0.7~0.9C 0.8~1.0D 1.0~1.23、当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制旳时候,我们采用(),并设置最大超高。
A 极限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旳最小半径C 一般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容许旳最小半径4、道路纵断面线形反应路线竖向旳()A 走向B 高程C 高差D 纵坡大小5、路拱旳形式包括()A 直线形B 折线形C抛物线形 D 直线抛物线形6、桥梁按构造受力可分为( )基本体系:A 梁式体系B 拱式体系C 刚架桥D 缆索承重桥7、都市道路按其在都市道路系统中旳地位、交通功能一般分为()。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一、填空题1.道路设计年限是指道路的正常工作年限,包括两层含义,即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2.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为设计车辆总宽度加上两侧为适应某一车速、某一侧向环境条件,安全行驶所需的最小侧向距离。
3.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4. 城市道路中的两块板和四块板形式的横断面均应设置中间带。
5. 已知某城市人口50万人,各类道路长度为800千米,各类道路平均宽度为6米,则此城市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为 9.6m2/人。
6. 当快速路出入(上、下匝道)间距无法满足车辆交织以及加减速要求的规定时,应增设集散车道。
7. 交叉口竖向设计时,通常以相交道路中线交点的高程作为控制高程。
8. 在进、出立交的主线段落,为了保证驾驶员对交通标识识别的要求,其行车视距宜大于或等于1.25倍的行车视距。
9.城市道路排水制度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10. 交通岛可分为导流岛和安全岛。
11. 完全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主要适用于十字型交叉口。
12. 快速路的出口一般应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若设置在跨线桥后时,距跨线桥的距离应大于 150 米。
13.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平曲线路段加宽后的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
14.城市道路中当机动车道数大于或等于 6 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 30 m时,应在道路中线附近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安全岛。
15. 已知某城市某类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为500km,该城市用地总面积为10000Km2, 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0.05(km/km2)。
16. 城市道路的中的双幅路和四幅路均应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匝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指的是(A)A.未加宽前内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B.加宽后内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C.未加宽前外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D.加宽后外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2. 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称为( B )。
300个城市道路与交通名词解释(最豪华版)
300个城市道路与交通名词解释(最豪华版)(上册)绪论1.交通:人与物的运输和流通,包括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交通方式。
一、行人和车辆的基本知识2.步行:以行人自身体力为动力的出行方式,一般只能作近距离和低速行走。
3.行人静态空间: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的空间范围。
4.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5.车辆的自重:车辆整车装备重量,指汽车完全装备好的重量。
6.车辆的载重:即车辆最大转载量,是指最大总重量与整车装备重量之差。
7.滚动阻力Pf: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所产生的阻力。
8.空气阻力Pw:汽车在行驶中迎风面空气受阻所引起的阻力。
9.坡度阻力Pi:汽车爬坡时作用于汽车上的阻力。
10.惯性阻力Pj: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变速运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11.动力因数:代表汽车单位重量的有效牵引力,也是能够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能力。
12.汽车爬坡能力:汽车满载时I档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
13.最高车速:在水平良好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14.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由I档起步,以最大的加速度逐步换至高档后达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要的时间。
15.超车加速时间:大多是用高档或次高档,由30km/h或40km/h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度所需的时间。
二、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16.交通流:道路上通行的车流和人流。
17.连续流:没有像交通信号那样在交通流外部引起交通流中断的固定因素影响。
18.间断流:受引起交通流周期性间断的固定因素的影响。
19.交汇交通流:行驶在不同车道上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交汇运动的状态。
20.合流:指两条分离的车道交通合并为一条车道的一种流向。
21.分流:有一条车道交通流分成两个分离车道上的车流流向。
22.交织:是指行驶方向相同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沿着相当长的路段,通过驾驶改换车道使交通流彼此穿插对方路径进行的交叉运动。
23.交通流参数:用以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物理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重点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客运系统与用地关系):1.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是为城市用地所产生的客运交通服务的。
2.城市客运交通系统除对城市用地的发展有服务作用外,同时具有引导作用和制约作用。
3.客运交通系统的引导性发展,可以促进客运交通线路附近城市用地的更新和高效益的开发建设。
4.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意发挥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对于调整城市布局的能动作用,通过交通系统的变革引导城市用地向合理的城市布局结构形态转化。
交通生成指标: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
表示交通的产生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有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划分交通区应符合下列原则条件:1.交通区应与城市规划和人口等调查的划区相协调,以便于综合一个交通区的土地使用和出行生成的各项资料;2.交通区的划分应便于把该区的交通分配到交通网上,如城市干路网、城市公共交通网、地铁网等;3.应使一个交通区预期的土地使用动态和交通的增长大致相似;4.交通区的大小也取决于调查的类型和调查区域的大小。
交通区划得越小,精确度越高,但资料整理工作会越困难。
交通规划方法四大部分: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道路干路网类型特点: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3.自由式道路系统。
4.混合式道路系统。
城镇间道路与城内道路网的连接,即怎样转换?应有利于把城市对外联络交通迅速引出城市,避免入城交通对城内道路,特别是城市中心区道路上的交通的过多冲击;还要有利于过境交通方便的绕过城市,而不应该把过境的穿越性交通引入城市和城市中心边区。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与原则?目标: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客运能力满足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笔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笔记第一章:城市交通和道路的基本概念1.1 城市交通和道路的基本概念城市交通是指在城市区域内,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置转移的活动。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为交通参与者提供行走的路径。
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2 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中国古代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的论述。
古代城市交通规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城市道路的宽敞、平整,以及交通设施的完善。
城市规划者还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合理布局道路网络,确保城市交通的畅通。
1.3 国外近、现代城市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国外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的城市交通规划关注点从单纯的道路建设转向整个交通系统的优化,强调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同时,近现代城市交通规划还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倡交通方式的多样化,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4 我国城市交通的问题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拥堵: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加大,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2)交通安全:城市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噪音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优化交通布局: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2)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3)加强交通管理:完善交通法规,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交通安全。
(4)推广智能交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第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公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厂矿道路:主要供给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林区道路:建在林区主要供给各种林业运输的通行道路.乡村道路: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公路分为干线和支线,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叫干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叫支线公路.城市公路分4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纵断面设计原则:1.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迅速,一般要求路线转转少,纵坡平缓,在纵坡转转处尽可能用较大半径的竖曲线衔接2.相交道路街坊广场以及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3.在保证路基稳定,工程经济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以减少路基土石方工程量4.应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上雨水的排除5.在城市滨河地区,往往要求滨河道路起防洪堤作用,因此路面设计应该高于洪水水位6.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利条件7.综合纵断面设计曲线,妥善分析确定各竖向控制点的设计标高.纵断面设计步骤:1.勘测道路中心线的地面线2.确定道路纵断面的设计线3.绘制纵断面图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用偶尔.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不宜超过4条一条非机动车道宽度至少4.5M,通常1条自行车道有两辆车时2.5M,三辆车时3.5M以此类推.人行道的布置:1.人行道需要与行车道有明显的区别,以利各行其道2.人行道的布置与道路等级,行人与沿街建筑有联系关系3.城市道路横断面宽度受地形影响,在地物限制时可在两侧做不等宽的人行道或者仅设单边城市道路定线意义:道路定线对于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要解决道路本身的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要充分考虑道路与周围环境,城市建设现状的配合以及道路景观等问题.——定线原则:1.因地制宜定路线位置2.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3.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城市道路设施和小品:除了必须的交通设施外,还应具备满足行人安全卫生方便观赏休闲的各类设施和小品等。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整理笔记-四星
道路工程 绪论1500km 、②道路<200km 或不限、③航空、④水路、⑤管道注意各自的分工和特性的比较可达性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运输能力、运输速度铁路160-220 公里/小时 道路小于120水路18-30 航空160-1000 管道1.6-30 2100-200公里短途运输,经济可靠) ②普及面广、适应性强 ③速度快、造价低 ④运量大3②形成国土结构 ③公共空间 ④防灾 ⑤繁荣经济4 ②城市道路 ③厂矿道路④林区道路 ⑤乡村道路 5干线公路(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①国家干线公路 ②省干线公路 ③县公路 ④乡公路支线公路(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 6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汽车专用道路,其他为一般公路。
一般公路也分为二级三级四级公路p9表格Aadt是标准车的年平均日的双向交通量,标准车一律用小客车。
7①快速路联系城市的各大组团时速可达80公里内环线中环线上海快速路通常是高架或外滩的地下快速路。
北京的三环四环采用主线和辅道。
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②主干路形成城市骨架的道路四平路四平路早晚的分时设计?查从主城区到居住区?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净出口。
③次干路 控江路一般是五百米左右?上海不规则的路网形式,由于租界。
不同于北京。
而且上海也是水网地区。
但总体也是环状+放射状。
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其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④支路 彰武路 密云路 主要单位的门应面向支路开。
上海中心区支路会比较密。
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得《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得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交通是⼈类进⾏⽣产、⽣活的重要的需求之⼀,凡是有⼈的活动就离不开交通。
交通更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
交通对城市拓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快速、便捷、舒适、⾼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提⾼⼴⼤市民⽣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标。
因此学习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关专业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了五周的课程学习,我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有了许多体会与了解,⽐较系统地掌握了各个章节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了交通规划的定义、过程以及发展史。
交通就是“⼈与物的运输与流通”,他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式,从⼴义来说,信息的传递也可归⼊交通的范畴。
现代城市交通是⼀个组织庞⼤、复杂、严密⽽⼜精细的体系。
就其运输⽅式来说,有道路、铁路、⽔路、航空、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带等;就其空间分布来说,有城市对外的实际与城乡间的交通,城市范围内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就其运⾏组织形式来说,有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就其运输对象来说,有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城市道路是随着城市形成⽽形成的。
社会⽣产⼒的发展推进着⼈类物质⽂明,道路交通也是遵循着这条规律逐渐形成和发展期。
据《周礼》记载,“匠⼈营国,⽅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舍,⾯朝后市,市朝⼀夫。
”说明了当时城市道路⽹的规划布局状况,可见周朝的道路规划已经是相当发达,更不提早在上古时代我国道路的发展便已经开始。
在奴⾪社会时期,世界各地区在交通⽅⾯亦有发展。
在印度河下游发掘的公元前三千多年的谟亨约·达罗城,城市接近长⽅形,有排列整齐的街道,主要道路呈南北向布置,顺着主导风向,宽度约10m,东西由此要接到连接,在⼗字路⼝,拐⾓等成圆形,以便于车辆⾏驶。
⽽回归到当今,我从《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学习时所记录的笔记中还可以了解到如下知识点:道路在道路交通⽹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线和⽀线。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知识分享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一、道路交通基础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通一一-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通兼达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分区干道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一一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I、U、川级。
特大、大城市一一I级,中城市一一U级,小城市2、交通三参数Q、K、V及三者关系关系式基本关系:QK V抛物线关系:Q= V f (KV f ——自由车速 K j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与Q 区别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通行能力:是“能力”,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
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1、 城市交通模式2、 交通规划步骤1. 交通调查。
2. 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 交通规划1) 提出交通战略方案2) 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3、 OD 调查 出行,区内(间)出行线性关系:V= V f (1-K-)OD调查的概念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
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四步法1. 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 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 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城市路况知识点总结
城市路况知识点总结一、城市道路路况的划分1. 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核心,通常连接着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地区,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动脉。
主干道的交通流量大,车速快,因此对其路况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
2. 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通常连接城市的次要交通枢纽和次要地区,对于缓解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次干道的交通流量适中,需要保持畅通和安全。
3. 城市支路城市支路主要连接城市的各个小区和街区,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道路。
支路的交通流量较小,但是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也非常重要。
二、城市道路路况的影响因素1. 交通流量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是影响城市道路路况的主要因素之一。
交通流量大的道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而交通流量小的道路则可能出现车速过快的情况。
2. 道路宽度道路的宽度直接影响着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宽度较窄的道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拓宽或改造。
3. 道路设施城市道路的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交通标识等,这些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交通的通行和安全。
4. 地面状态城市道路的地面状态是影响城市道路路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面不平整、坑洼严重的道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通行效率。
5. 天气状况不同的天气状况对城市道路路况有不同的影响。
如雨雪天气会造成道路湿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6. 人为因素城市道路路况还容易受到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交通管理措施、交通规则执行情况等。
三、城市道路路况的改善措施1. 提高道路设施的完善程度建设更加先进的交通设施,完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交通标识等,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2. 加强道路维护管理加强对城市道路路况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修补路面的坑洼和裂缝,确保道路的畅通与平整。
3. 拓宽和改造道路对于交通流量大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可以进行拓宽和改造,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4. 完善交通管理措施加强交通管理,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流量,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综合练习(道路规划部分)一、 填空题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2、 交通岛有方向岛 、分隔岛 、中心岛 和安全岛 四种形式。
3、 简单平面交叉口解决左转的三种方式是: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实行交通管制、变左转为右。
(不确定)4、 交叉 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 合流 冲突点次之,分流 冲突点最小。
4、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2倍。
5、无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口冲突点有16个。
6、车头间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是指同方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两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7、为保证十字交叉口排水,至少要保证有 一 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
8、当相交道路纵坡都为零时,可将交叉口中心的设计标高 稍微抬高一些,或者将相交道路的街沟设计成 锯齿形 。
9、匝道包括三个部分: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匝道经行的路段、汇入另 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10、当主、次干路相交时,可将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设计成 长 圆形,,以利于主干路的通畅。
11、环形交叉口的机动车道 一般需设 1条右转车道, 1条绕行车道和 1条交织车道,当交织段较长>60m 时,可设 2 条交织车道。
13、道路平曲线要素有直线 、圆曲线 和缓和曲线 。
14、道路的圆曲线要素及计算公式分别是切线长T=Rtan ⎪⎭⎫ ⎝⎛2a 、 外距E=R ⎪⎭⎫ ⎝⎛-12sec a 、弧长L=Ra 180π、半径R=Tcot ⎪⎭⎫ ⎝⎛2a 。
15、设置凸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视线视距的要求;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缓和汽车的颠簸和震动和满足视距的要求。
16、在道路弯道上设置平曲线时,因受地形地物所限,半径不能加大,若车速增加,则横向力系数也增加,使乘客感到不舒服,此值一般取0.1-0.16。
17、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等三个结构层构成。
18、交叉口竖向规划时,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的方向不同,可以归纳为位于凸地顶部交叉口、位于凹地顶部的交叉口、位于倾斜的分水线(山脊线)的交叉口、位于山谷线上交叉口、位于斜坡上交叉口、位于鞍部的交叉口六种基本形式。
19、机动车停车场设计中,车辆的停发方式按其与通道的关系可分为前进停车,前进发车、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三种类型。
20、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型路拱、直线型路拱、折线型路拱、单坡。
21、支路可不设路缘带,但应保证25 cm的侧向净宽。
22、设计车速大于50 km/h时,城市道路宜设中央分隔带及机非分隔23、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城市道路的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
24、一般情况下,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车速应按各级道路设计车速的0.5-0.7倍取值,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
25、一般竖曲线半径应按100的整数倍取设计值。
26、为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侵占相邻车道,凡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路段均应在内侧加宽。
27、驾驶员的视觉判断能力与车速密切相关,车速越高,其注视前方越远。
28、城市道路用地面积一般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29、当道路条件一样时,通常将会车视距简化为停车视距的2 倍计算。
30、道路的设计年限包括交通量设计年限和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前者是指设计年限内期望不发生拥挤或者堵塞;后者是指设计年限内期望不发生路面结构的破坏)。
31、绿化带可分为行道树绿带、分隔带绿地和街边绿地,总断面宽度一般占道路总宽度的__15_%-__30_%。
32、在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支路网密度应达到一般规定数值的2倍。
33、停车场距离道路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应右转出入车道;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停起止线80m以外。
34、公共加油站路的基本布置形式有路口式、路段式。
35、道路的纵坡<0.3%时,需设置锯齿形街沟,以保证街沟的坡度。
36、规范规定,城市人口人均占用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 —15 m2/人。
37、道路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内容包括:技术性能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38、居住区在城市交通性干道上的出口,设置间距≮150 m ,与道路交角≮75 度。
39、分隔带常与绿化带结合布置。
通常分隔带的宽度为1.5~2.5m,除为远期发展预留备用地之外,一般城市道路分隔带宽度不宜大于4__~_6__m,不宜小于__2__m。
40、通常在相同条件下,交叉口路口的通行能力要低于路段的通行能力,约为路段的40%左右。
41、当人行横道的长度大于15 m或单向机动车道数超过3条时,需要考虑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
42、交叉口展宽后,每条车道的宽度可以缩至 3 m,小型车专用的车道可缩至2.75m。
43、交织角是检验车辆在环道上交织行驶的便利程度和安全状况的指标,一般限制在200~300为宜,最大不超过400。
44、一般雨水进水口的间距约为30~60m。
45、城市道路灯具根据用途可分为功能性灯具和装饰性灯具两类。
46、停车设施的交通流线组织应尽可能遵循单向行驶路线的原则,避免车流相互交叉,并应配备醒目的指路标志。
二、名词解释1、会车视距当往返车辆行驶于同一车道相遇而无法错让时,双方均需制动停车以保证安全。
这时所需最短距离即为会车视距。
包括:①双方汽车反应时间内的行驶距离;②双方汽车制动后的行驶距离;③完全停止后的最小安全距离。
通常将会车视距简化为停车视距的2倍计算。
2、交叉口绿信比交叉口红绿灯在一个周期内显示的绿灯时间与周期长的百分比。
3、视距三角形为保证交叉口的行车安全,需要让驾驶人员进入交叉口的前一段距离内看清驶来交会的车辆,两车各自的停车视距和视线就组成了交叉口视距限界(或称视距三角形,是确定交叉口转角红线的必要条件)。
按最不利情况,考虑最靠右的一条直行车道和相交道路最靠近中间的直行车道的组合确定视距三角形。
此限界内要清除1.2m高的障碍物。
4、道路服务水平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通行能力之比综合反映道路的服务质量。
5、交织、交织长度交织:行驶方向相同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沿着相当长的路段,通过驾驶改换车道使交通流彼此穿插对方路径进行的交叉运行。
交织长度:可以使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在环道上互换一次车道,完成一次交织,在这个交织时间内车辆行驶的长度。
7、渠化设计运用标线、标志和实体设施(如交通岛)以及局部展宽出口端等措施对交通流作分流和导流设计,以减少、消除交叉口各向交通流向的相互干扰。
设计内容包括:车道功能划分、导向标志和导向岛等。
8、城市道路等级结构据城市道路的通过能力和承担的交通量来划分城市几级道路。
10、绿波交通在一条干道的一系列交叉口上,安装一套具有一定周期的具有自动控制的联动信号,使主干道上的车流依次到达各个交叉口时,均会遇到绿灯(可以使车辆无须停车等候开放绿灯)。
11、锯齿形街沟将位于街沟附近的路面横坡在一定宽度内(行车道边缘1-3m)变化,使车行道两旁平石的纵坡度跟着进水口和分水点高程的变动而变动(交替地改变侧石外露于路面的高度),满足纵向排水要求。
这使得街沟在竖向呈现锯齿状,故称为锯齿形街沟。
12、BRT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是一种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
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13、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宽度的百分比。
14、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km/km2).(在我国,城市道路不包括居住区、工业区及大院内部道路(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参与交通分配的都应该计入道路网)。
)15、路面宽度机动车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采用中间分隔物或双黄线分离对向交通时,路面宽度还包括分隔物或双黄线宽度。
16、非直线系数道路起讫点间实际距离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是衡量路网便捷程度的一个指标。
一般而言,非直线系数小于1.15的路网为优良形式,1.15-1.25之间为中等;大于1.25为不佳。
——方格网式路网的非直线系数为1.15——环+放射式路网的非直线系数为1.08——纯放射式路网的非直线系数为1.4917、交通影响分析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TIA),是结合现有交通设施,在建设项目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增交通需求对周边交通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而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缓解对策或改善方案,实施补偿政策,以减少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建设引发的交通量对周边交通的压力。
18、相位差相邻两个交叉口同一方向或同一相位的绿灯起始时间之差,用s表示。
19、全定向式立交所有转弯方向车辆均设置车速接近主线的专用匝道。
三、简答题1、简述环形交叉口设计要点与适用条件。
环形交叉口设计内容:1 选择平面环交形式2 确定交通组织3 计算交织段长度、交织角4 确定交通岛半径5 计算环道宽度6 进出口设计7 环岛视距保证8 横断面设计9 占地面积估算适用条件:1)交通量不十分大(≤2700pcu/h,不含右转车)且有设置场地时;2)左转弯较多、较均衡的交叉口,且相邻道路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大致相等;3)多条道路,尤其是奇数条道路相交的路口(信号灯难以配对);4)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5)避免在坡道和桥头引道设置。
当整条道路设联动信号灯管理时,其间不应设环形交叉口。
2、何谓合成纵坡?城市道路在什麽情况下出现合成纵坡?合成纵坡比道路纵坡大还是小?为什么?合成坡度:在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向坡度与超高横向坡度所组成的矢量和。
城市道路在以下情况下出现合成纵坡:1)当汽车行驶在弯道和陡坡相重叠的路段上,行车条件十分不利。
2)在小半径弯道上行车,因弯道内侧行车轨迹半径较道路中心线的半径为小,故弯道内侧车行道的圆弧长度较道路中线处短,因而车行道内侧的纵坡就相应大于道路中线处的设计纵坡,为了保证汽车在小半径道路端上安全而不降速行驶,设计合成纵坡。
合成纵坡比道路纵坡大。
I合=根号下(i纵的平方+i横的平方)>i纵3、简述消除交叉口冲突点的措施。
1)在交叉口处实行通行管制;2)渠化交通(把冲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3)修筑立体交叉;4)规划上控制入口数量。
4、简述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特征。
交通组织特点:将一般平面交叉口内的交通流冲突点消除,而代之以较其干扰小的交汇与分流点从而改善交叉口处的车辆通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