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美术与音乐互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劳技课题申报初中美术与音乐互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申报《初中美术与音乐互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摘要]目前,中学正式的艺术课程只有音乐和美术,且二者的课时也很少,各中学基本上每周各一节,但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艺术课程课时或增设艺术课程都不现实。
另外,我国艺术教育落后于其他国家,最主要是: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不如人家,因此,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而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
各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又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两者均使得艺术之间所固有的相互融合趋势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通感”现象,以此证明,艺术之间的融合是必要和可能的。
所以本课题将以现有的音乐、美术课程加以高度融合而使课堂教学产生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美术的领悟,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增强教学活动的艺术趣味,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美术与音乐互融教学[问题的提出]国外霍斯曼曾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建议“艺术教学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
贝尼特•雷默教授则提出“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他们指的综合审美教育关心的主要是所有艺术共同的行为范畴。
受上述思想的影响,美国部分学校教育采用了把各种艺术学科结合起来的综合教学形式,即利用绘画、音乐、舞蹈、刺绣以及其他不同的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去启发学生,被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明尼苏达州罗淮尔地区的中小学综合艺术课程。
另外,在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皆是以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融和及本身的综合。
国内只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提出,例:杜卫提出美育的立体化原则,并具体建议在音、美教学中试行音乐、文学、美术、影视四结合的教学法;赵宋光在一次题为《对改革国民音乐教育的九点建议》的发言中指出,音乐与舞蹈是不分离的。
初中音乐教学实践研究课(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
为了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本研究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为课题,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的1. 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适合初中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 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为初中音乐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音乐教育理论,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初中音乐教学案例,总结经验。
3. 实践研究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实践研究,观察、记录、分析教学效果。
4.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四、研究内容1.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实践研究提供依据。
2.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探索(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音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
(2)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
3.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教学内容。
(2)注重音乐知识的系统性与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特色音乐教学活动。
4. 初中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2)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实践研究过程1. 确定实践研究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 设计实践研究方案:根据研究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3. 实施实践研究: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实践研究,观察、记录、分析教学效果。
音乐实践性教学研究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实践性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音乐实践性教学的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音乐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2. 探索基于音乐实践性教学的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策略,为音乐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为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音乐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和特点(1)音乐实践性教学的内涵:音乐实践性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模式。
(2)音乐实践性教学的特点:①以学生为主体;②注重音乐实践活动;③培养学生音乐素养;④注重音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2)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音乐素养;(4)教师音乐素养不足,难以有效开展音乐实践性教学。
3. 基于音乐实践性教学的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策略(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音乐素养;(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音乐素养;(5)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音乐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实践性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中学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中学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高庆琼音乐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一、研究背景1、基于中学艺术课程“综合化”定位的内涵性研究“综合化”是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综合艺术课的教学在国际上早已开始,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使许多国家的艺术教育家对综合艺术学科的发展前景看好。
而自2002年,上海在初中二、三年级推出了艺术(音乐)教材,高中推出了艺术教材后,广大音乐教师在艺术教材的教学实施中产生诸多争议,集中的焦点问题是“音乐课要不要综合?”、“音乐课综合什么艺术?”、“音乐怎么综合艺术”、“艺术怎么综合人文”等,由此可见,音乐与艺术、人文之间综合化的定位关系在现行艺术课程执行中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本课题对上海初二至高中艺术综合课程ˋ音乐综合化定位ˊ现代内涵”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基于中学艺术课程教材统整的研究目前,高中的艺术教材还在试行中,并受到极大的争议,且初中与高中在艺术教材的教学体系上是脱节或重复,教材有效的组织体系建构问题成为现今中学艺术课程实践中最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通过研究,力求在原来教材结构基础上,根据当前音乐教师的艺术专业现状,从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让初二至高三艺术教材中音乐、舞蹈、影视、戏剧戏曲统整成连贯而又完整的并渗入人文内涵的综合性知识体系。
3、基于中学艺术课程有效教学设计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艺术课程需要音乐教师要有综合的艺术素养,更需要综合的艺术教学实践能力。
绝大部分中学音乐教师,对艺术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有很多盲点与误区,尤其是学生艺术基础的诊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的选择、评价的倾向等,和单一的音乐课程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有效教学不只是系统而静止的教学,更是动态与生成性的教学,因此,“围绕音乐综合化教学,探索艺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实践策略”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具有“完整的音乐性、适切的艺术性、高度的人文性”三特征的中学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的思想定位、教材体系和教学设计,探索能指导中学音乐教师运用于初二至高一艺术新课程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生成、实现具有现代艺术人文特质的艺术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策略”。
中学音乐教学实践研究(2篇)
第1篇摘要: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中学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音乐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中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中学音乐教学实践的研究,旨在分析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传统音乐知识,缺乏创新和时代感。
这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难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互动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中学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创新能力。
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中学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难以胜任音乐教学任务。
这导致音乐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1. 创新教学内容,提高时代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引入新颖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等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创新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实践操作等。
中学音乐实习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我国教育部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鼓励教师参与实习教研活动。
本报告以我在某中学音乐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为基础,总结实习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
二、实习目标1. 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了解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
3. 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实习内容1. 教学实践(1)备课:在实习过程中,我认真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备课过程中,我注重以下方面:a.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
b.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等。
c. 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2)课堂组织:在课堂上,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a.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
b.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观点。
c. 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d.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音乐欣赏、实践操作等。
(3)课后反思:课后,我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教研活动(1)参与教研组活动: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与组内教师共同探讨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2)撰写教学论文:在教研活动中,我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学音乐教学策略的论文,得到了组内教师的认可。
(3)参与课题研究: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学校一项关于中学音乐课堂评价的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实际案例。
四、实习成果1. 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教学能力,掌握了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了解了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了中学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
音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音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第一篇:音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风景如画——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一、活动设计说明: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受到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活动目标: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叫声等体验音乐的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式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合作,享受自我表现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乐于参与并能自信的协作完成编创活动,体验合作中的快乐。
四、活动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光盘及用几段歌曲、音乐制作成方便快捷的电子课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五、活动过程:1、游戏、听辨、演唱。
播放音乐),师:下面我们来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音乐停止时花传到谁那里谁就要接受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1)《森林的歌声》(2)《荫中鸟》(3)《小溪流水响叮咚》(4)《茨藜花》(5)《郊游》(学生听辨说出歌名、乐曲的名字,能唱的唱一唱。
)2、引入课题,绘制图谱。
(1)师:同学们你们表现得太棒了,今天我们就用这几个主题来创编一部音乐剧,这部音乐剧的名字就叫《风景如画》,各小组可以根据音乐剧的名字自己命名。
(2)学生分组命名,画出创作图谱。
名字有:《美丽的大自然》、《郊游路上》、《出发》、《我要去郊游》、《愉快的郊游》、《郊游归来》等。
(例如:)图谱:鸟叫声﹏﹋﹏﹋﹏﹋﹏﹋哨子声>>>>>>>>>脚步声口令声一二一,一二一流水声︿︿︿︿︿︿︿︿︿3、分组编创。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角色和声音呢?好,现在我们就各就各准备把,需要道具的同学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选择。
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结题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结题报告《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西岗区音乐学科作为国家级实验区,于2001年9月在小学先行启动,在不断实施研究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遵循“先实验,后推广”地思路,2003年9月,中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相继开始了。
特选题为“中学音乐新课程实施研究”。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1 验证出课标与实验教材的适切度2 探索出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法3 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并应用4 探索出使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5 探索出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1 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适切性的研究2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的研究3对学生学习音乐发展性评价的研究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四、研究方法在这一实验研究中,全体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自主研究与互动研讨相结合、学习研究与实践总结相结合,把课题研究贯穿于培训、教研及教学活动中。
实验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1文献资料法2经验总结法3调查法4行动研究法五、研究过程从2003年—2005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3年7月至2003年10月):为开展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必备的条件。
2.研究阶段(2003年11月至2005年2月):研究前期运用培训、示范等手段,迅速将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
实验中期运用培训、交流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教师和骨干学校引入实验研究的层面。
研究后期适时建立规范,使学校在没有外来特定支持的条件下,能独立实施课程,并持续化。
3.总结阶段(2005年3月至2005年9月):全面总结课程实验,提炼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适切性的研究音乐教学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载体进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是否适切,直接影响课程实验的效果。
因此,我们首先对课程标准、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进行了研究。
主要做法如下:1. 比较分析:将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新教材与原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教材编者的意图。
中学音乐实践探究教学计划
中学音乐实践探究教学计划引言: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在音乐教育中,实践探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音乐的本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中学音乐实践探究教学计划,探讨其教学主题、活动安排以及教材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主题的确定音乐实践探究课程的主题应当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既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能提高他们的实际表现力。
我们选择了“现代音乐与创作”作为教学主题,目的是通过研究现代音乐,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并表演。
二、活动安排1. 音乐欣赏与分析在课程开始阶段,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与分析活动。
通过收听现代音乐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可以结合听音作业,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创作与编曲在了解了不同音乐风格后,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与编曲。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或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和编曲,学习如何运用乐谱软件和乐器,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
3. 合作演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将组织合作演出活动。
学生可以自愿组建乐队或小合唱团,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排练和演出。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锻炼演奏技巧,还能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材使用1. 选用教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与现代音乐相关的教材,如《现代音乐欣赏与分析》、《创意音乐编曲指南》等。
这些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现代音乐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多媒体辅助为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辅助。
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展示音乐创作软件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体验。
结语:中学音乐实践探究教学计划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通过音乐欣赏与分析、创作与编曲以及合作演出等活动的组织,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音乐素养,并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综合实践课《音乐》教学规划
综合实践课《音乐》教学规划1. 课程概述综合实践课《音乐》旨在通过深入的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程将围绕音乐理论知识、音乐鉴赏、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等方面展开,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兴趣。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音符、节奏、和声等;- 学会基本的音乐鉴赏方法,能够分析、评价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掌握至少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实践;- 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其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通过音乐教学,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3. 教学内容3.1 音乐理论知识- 音符、节奏、和声等基础音乐理论知识;- 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和流派等。
3.2 音乐鉴赏- 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音乐历史和音乐家的介绍。
3.3 音乐创作和表演- 基本的作曲技巧和表演技巧;- 乐器的演奏练习和合奏。
4.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和实践;- 开展合作学习,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5. 教学评价- 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考试;- 学生音乐作品展示和评价;- 学生音乐表演的评价。
6. 教学时间安排- 音乐理论知识教学:2课时/周;- 音乐鉴赏教学:2课时/周;- 音乐创作和表演教学:2课时/周。
7. 教学资源- 音乐教材和参考书籍;- 乐器和音响设备;- 音乐软件和网络资源。
8. 教学环境- 音乐教室,配备必要的乐器和音响设备;- 计算机房,配备音乐软件和网络资源。
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报告
安徽省教科研重点立项课题《普通高中音乐模块组合及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余含周鹰一、课题的研究的意义1. 新课标推进实施的需求2003年国家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我们安徽省于2006年正式成为实验省份,距今已有六个年头了。
六年来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
之前的《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到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革,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高中音乐课程内容分六个模块,它们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
六个模块的设置,表明高中音乐课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4个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延伸、拓展和深化,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实践性的共性特点。
目前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只能勉强开设《音乐鉴赏》、《歌唱》,其他四个模块至今鲜有开设,这与新课程的要求的学生自主选课的要求相差甚远。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无疑要求教学实施者和管理者以及学校硬件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大幅度的提升才行。
对我们安徽这个并不十分发达的省份来说,探索一条适应我省发展水平的、具有推广意义的、能满足学生自主选课需求的、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中音乐模块教学的道路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2.高中音乐模块功能与美育的需求音乐有着巨大的美感能量,音乐教育就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和审美教育。
要消除现代社会带给人类的一些负面影响,最好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
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和审美性是独特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和最佳途径。
高中音乐课程的六个模块的功能分别是:《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具有明显“学科基础中心”倾向。
中学音乐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原因,音乐课堂互动性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探索适合中学音乐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中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互动教学理论:分析互动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探讨其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2)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讨其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影响。
2. 中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1)互动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互动教学目标。
(2)互动教学策略的选择:结合互动教学理论,探讨适合中学音乐课堂的互动教学策略。
(3)互动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建立科学合理的互动教学评价体系,确保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3. 中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1)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教学设计:结合互动教学模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案。
(3)实践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检验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 行动研究法:结合互动教学模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
4. 经验总结法: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中学音乐课程的跨学科整合与综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学音乐课程的跨学科整合与综合教学研究与实践引言: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目标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注重学科的整合与综合教学。
作为一门艺术,音乐课程在中学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乐理和演奏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互动潜力。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学音乐课程的跨学科整合与综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音乐与文学的整合教学音乐与文学是艺术的两大支柱,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
通过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表达。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选取与文学作品相呼应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体验文学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创作出描绘文学作品的音乐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二、音乐与美术的整合教学音乐与美术同样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表现力中感受到美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境。
教师可以选取与美术作品相呼应的音乐,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来描绘美术作品的形象和色彩。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创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也促进了学生对美术的欣赏与理解。
三、音乐与历史的整合教学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将音乐与历史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背景。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历史时期、历史人物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来感受历史的氛围与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创作,表达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理解与思考,这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音乐与科学的整合教学音乐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通过将音乐与科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原理与技术。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物理原理,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共振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奏和创作技巧。
中学音乐实习教研报告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担任了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对中学音乐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开展的音乐教研报告。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在实习期间,我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授了唱歌、乐理、音乐欣赏等课程内容。
在唱歌方面,我选取了一些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如民歌、流行歌曲等,旨在提高学生的歌唱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乐理方面,我讲解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基础。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选择了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2. 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唱歌教学中,我组织了小组合作、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歌唱技巧。
在乐理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感受,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成果与反思1. 教学成果通过实习期间的努力,我发现学生在音乐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学生的歌唱能力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所学歌曲。
(2)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识别音阶、节奏、和声等。
(3)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
2. 教学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1)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教学方法有待丰富,可以尝试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课堂管理方面需要加强,更好地维护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三、今后努力方向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水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以下方向: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2. 丰富教学方法,尝试创新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教研综合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为了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我校开展了音乐教研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践,使教师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1.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 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本次活动中,教师们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讨论等方式,深入学习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包括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等。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2. 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观看优秀音乐教学视频,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借鉴其教学经验。
同时,教师们针对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3. 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们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音乐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以下为部分教学实践活动案例:(1)音乐游戏教学: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审美能力。
(2)音乐欣赏教学:组织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音乐创作教学: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4. 教学反思与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们针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2.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得到激发,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教研氛围更加浓厚。
中学音乐教研活动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我校音乐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中学音乐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学研讨、经验交流、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2. 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音乐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校领导致辞,对音乐教研活动提出要求和期望。
2. 课堂教学展示(1)青年教师展示课: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展示,时间为40分钟。
(2)骨干教师示范课:以“教学特色、教学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展示,时间为40分钟。
3. 教学研讨(1)听课教师对展示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2)展示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教学经验。
(3)分组讨论:针对音乐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专题讲座(1)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音乐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教师结合讲座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5.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合唱、舞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总结表彰(1)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
(2)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今后音乐教学工作的方向。
四、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定于2022年10月15日-16日举行。
五、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音乐教室、操场等。
六、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各部门积极配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七、活动预期效果1.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中学音乐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中学音乐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我国,中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学音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音乐教学实践的探讨,为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乐理、视唱、听音等。
2. 音乐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合唱、乐队、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音乐作品、音乐家生平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音乐知识掌握程度、音乐技能水平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 他人评价:通过同学、老师、家长等多方面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实践案例1. 互动式教学案例:在教授《春江花月夜》这首歌曲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演唱等形式,感受歌曲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初中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和分类;
2. 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3. 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创造与表演。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研究:讲解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他们对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
4. 教学讲解:讲解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包括选题、策划、排练等;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创造
和表演;
6. 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
讨论。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作品的创意与表现能力;
3. 展示与评价:评价学生在展示和评价环节的表现和讨论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展示教学内容;
2. 实践材料:包括乐器、音乐配乐、道具等;
3. 讲义和教材:用于讲解和研究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和展示与评价,学生
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
意识。
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2篇)
第1篇摘要: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是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将音乐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从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的背景、意义、实施策略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应运而生。
二、意义1.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音乐文化、音乐史和音乐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音乐创作、演奏、表演等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丰富多样的音乐课程,如合唱、民乐、西洋乐、音乐剧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创设实践平台:利用学校、社区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如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演出、观摩等活动。
3. 强化师资培训: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4. 融入跨学科教学: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历史、美术等,实现跨学科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主探索。
四、效果1.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通过音乐课堂综合实践研究,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他们能更好地欣赏、理解和创作音乐。
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证明,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音乐综合实践教案中学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民谣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校园民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校园民谣的特点和风格。
2. 学唱一首校园民谣。
3.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民谣演唱会。
三、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对校园民谣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校园民谣介绍、歌曲欣赏、演唱会流程等。
2. 音乐设备:音响、麦克风、乐器等。
3.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校园民谣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校园民谣的兴趣。
2. 播放一首经典的校园民谣,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二)学习校园民谣的特点和风格1. 教师讲解校园民谣的定义、特点、风格等。
2. 学生讨论并总结校园民谣的特点和风格。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校园民谣的主题、情感、旋律等方面的特点。
(三)学唱一首校园民谣1. 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校园民谣进行学习。
3.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技巧,如气息、音准、节奏等。
(四)组织校园民谣演唱会1.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每组演唱一首校园民谣。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学生根据点评进行改进,提高演唱水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音乐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校园民谣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演唱技巧的提高。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 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校园民谣,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高庆琼音乐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一、研究背景1、基于中学艺术课程“综合化”定位的内涵性研究“综合化”是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综合艺术课的教学在国际上早已开始,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使许多国家的艺术教育家对综合艺术学科的发展前景看好。
而自2002年,上海在初中二、三年级推出了艺术(音乐)教材,高中推出了艺术教材后,广大音乐教师在艺术教材的教学实施中产生诸多争议,集中的焦点问题是“音乐课要不要综合?”、“音乐课综合什么艺术?”、“音乐怎么综合艺术”、“艺术怎么综合人文”等,由此可见,音乐与艺术、人文之间综合化的定位关系在现行艺术课程执行中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本课题对上海初二至高中艺术综合课程ˋ音乐综合化定位ˊ现代内涵”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基于中学艺术课程教材统整的研究目前,高中的艺术教材还在试行中,并受到极大的争议,且初中与高中在艺术教材的教学体系上是脱节或重复,教材有效的组织体系建构问题成为现今中学艺术课程实践中最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通过研究,力求在原来教材结构基础上,根据当前音乐教师的艺术专业现状,从音乐教师的角度出发,让初二至高三艺术教材中音乐、舞蹈、影视、戏剧戏曲统整成连贯而又完整的并渗入人文内涵的综合性知识体系。
3、基于中学艺术课程有效教学设计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艺术课程需要音乐教师要有综合的艺术素养,更需要综合的艺术教学实践能力。
绝大部分中学音乐教师,对艺术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设计有很多盲点与误区,尤其是学生艺术基础的诊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的选择、评价的倾向等,和单一的音乐课程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有效教学不只是系统而静止的教学,更是动态与生成性的教学,因此,“围绕音乐综合化教学,探索艺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实践策略”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具有“完整的音乐性、适切的艺术性、高度的人文性”三特征的中学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的思想定位、教材体系和教学设计,探索能指导中学音乐教师运用于初二至高一艺术新课程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生成、实现具有现代艺术人文特质的艺术课堂有效教学实践策略”。
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教学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研究;贯穿合作化行动学习研修机制四、理论支撑主要取自于——《课堂上的艺术综合学习》(张翁伟仪冯笑娴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陈燮君黄玉峰广西教育出版社)《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美学》(欧阳友权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艺术概论》 (李胜利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艺术教育学》 (贺志朴姜敏人民出版社)《音乐艺术教育》(齐易张文川人民出版社)《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张淑珍中国纺织出版社)《音乐教育的哲学》(贝内特·雷默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马达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郭声健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曹理、缪裴言高等教育出版社)《音乐教学设计》(曹理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郑莉中国文联出版社)第一阶段:1、以理论学习和专家引领为主,调整与完善课题研究方案2、以理论研究和合作学习为主,梳理艺术教材人文与知识体系第二阶段:1、以行动研修和课例研究为主,形成并检验各子课题实施策略的有效性2、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教学设计、专题性案例、总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1、各子课题整理其教学设计内容与实践策略,形成各子课题研究报告2、完成课题教学论文集与案例集、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录像的整理与制作3、研究成果交流与展示六、课题研究过程(一)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现状调研、磨合方案(2008年3月—2008年8月) 1、在理论学习与专家引领中完善课题善于理论学习是研究者的基本素质。
对于惧怕科研的音乐教师来说,学会理论学习是课题研究经历的第一个过程。
而问题先导的学习是避免被动学习、盲目学习的最好办法。
在现实教学中发现问题、在合作研讨中碰撞问题、在专家引领中聚焦问题、在理论学习中探究问题、在合作论证中诊断问题,经过这一系列研修过程,逐步完善总课题的名称、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1)总课题名称的修改与确定最初工作室的总课题是“中学音乐艺术综合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什么是“综合课程”?通过文献学习,大家发现,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是当代主要的三种课程类型之一(另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音乐艺术综合课程和目前上海推行的艺术课程从概念来讲,是完全不同的,要构建音乐艺术综合课程,推翻艺术课程,是不现实的。
于是把课题改为“中学艺术课程艺术综合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什么是“艺术综合化”?通过文献学习,大家感受到艺术综合化教学对音乐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视觉艺术(例如:书画、雕刻、建筑等)对目前音乐教师来说,缺乏操作的现实性。
而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大家感受到与音乐相关的舞蹈、影视、戏剧戏曲等表演性艺术对音乐教师来说,通过学习可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因此,探究“以音乐为本的艺术综合”,更具有现实意义。
最终将总课题确定为“中学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子课题研究方案的初步确定如何在工作室总课题下找到自己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学员们带着问题执行艺术课程的教学,经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在第一次课题设计的研讨中,学员们围绕艺术课的综合化教学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过比较与归类,大家归结了六个方面的问题: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运用、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评价的作用。
如何使问题生成课题?七位学员根据自己的实践基础、问题倾向和思考的积累,在互相协商的基础上选择了其中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
经过两周的文献学习,学员们搜集了大量相关问题的研究课题。
在第二次研讨会上,学员们分别交流自己的问题追踪和课题检索情况,并将自己整理后的课题进行集体诊断,虽然最终定下了每个学员的子课题,但课题的定位是否合理?在第三次研讨会上,学员经历了一次“与专家对话”的学习,学员提供实践的信息和困惑的问题,而专家提出在研究视角切实性方面的修改建议。
学员再次针对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检索中的学习。
在第四次研讨会上,学员们用数据和文字例出了自己子课题的调查结果,在互相质疑、互为论证中,明确了自己在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中的研究方向:艺术教材体系的分析与统整(施维)、教学内容的重组策略(应礼东)、学情基础分析的要素与作用(吴静蕴)、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严莉萍)、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钟常近)、合作型学习组织形式的有效运用(王琦)、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向宓)、基于博客的艺术教学评价(高庆琼)。
在形成研究方案的过程中,除了文献学习、网络检索外,还有专家们的指导。
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祝庆东指导学员“怎样做研究”、“如何确立研究专长”、“如何撰写研究方案”;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张展英根据每个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从切实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作针对性指导;华师大艺术教育系江岷教授在“中外艺术课程教育现状与展望”的专题讲座中为学员带来了国外音乐综合性教学的最新的研究信息,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音乐为本”和“艺术综合”的关系。
另外,学员们还通过与上师大音乐学教授艺术教材(高一)副主编冯季清和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主任余丹红访谈的形式,了解音乐教育领域专家对中学音乐综合性教学的观念和思想。
2、在调查研究中了解课题研究的实践依据和实践意义学员们为了掌握各子课题的研究实践依据,确证其实践意义,根据自己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全区音乐教师和各子课题实验班中作艺术课程教学和学习现状的调研,从反馈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区从事艺术课程教学的中学音乐教师声乐专业占74%、器乐专业20%、舞蹈专业6%,80%的教师喜欢现有的艺术课程,其中年轻教师和初中教师占了多数,90%的教师支持音乐综合化教学,96%的教师希望得到相关表演艺术的培训,舞蹈占第一,戏剧戏曲占第二,100%的教师希望能提供艺术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
而在我区五所高中(高二)和十所初中学生(初二)的艺术课程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中,显示,相比艺术课和音乐课,学生更喜欢艺术课。
在学生最喜欢的艺术门类中,音乐和影视艺术几乎并列第一,舞蹈位居第二。
而在艺术基础知识调查中的情况可看出,学生艺术课堂学习的结果是令人担忧的,包括音乐基础学习测试。
除了问卷调研和访谈,学员们还针对性地进行区内随即听课。
从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中学艺术课程是受音乐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但是教学和学习质量是薄弱的,艺术课程的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3、在合作中梳理艺术文献与艺术教材人文与知识体系学员们以伙伴结对的方式进行教材整理和文献梳理,即以两人为单位,分别以音乐、舞蹈、电影、戏剧戏曲四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作为整理模块,学员们按照自己的专业背景、学习兴趣选择艺术模块,并以性格志趣、教学年段、学校地域等条件,自愿结成学习伙伴。
每两人负责一块,整理初二至高三五年艺术教材中的人文主题和艺术本体(包括艺术作品、艺术知识)内容。
同时,每组合作伙伴又进行艺术专业文献学习,并按专业音乐、电影音乐、舞蹈音乐、戏曲戏剧音乐四种分类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类和梳理。
(二)第二阶段:聚焦课堂、实践策略、阶段总结(2008年9月—2009年9月) 1、在综合性研究活动中形成、检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策略本课题是在以合作行动研究为主的基础上,结合课例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实施研究。
在这一年的实践研究中,每个学员都经历了两次工作室内研究课和一次区级公开研究课的体验,而这二十一节研究课无疑组成了所有研究的主要素材。
在某位执教学员设计教学初案时,所有学员都同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初稿。
在第一次修定会上,先由执教学员主讲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思想,再由其他学员轮流从自己的项目研究子课题和艺术专业学习特长这两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来补充自己的想法,执教学员在综合大家建议的基础上作第一次修改。
然后展开第一次教学研究课。
教学前,学员们商量好观课的主题和任务,明确每个人的观察点,教学后,学生当场做学习问卷。
然后,学员们现场讨论,整理、交流观察的结果,就目标达成、行为效度等方面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的成因,指出推断的结论和修改的建议。
执教学员根据学生问卷,并参考学员们的意见作第二次自主修改,其他学员也带着协助式问题作业作相关准备。
在第二次修定会上,围绕“执教学员的第一次课例分析和第二次设计方案”,学员们针对执教者的课题研究策略和总课题的实施,开展有效行为的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