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视角下的教学及试题变革——以2019年全国卷试题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时空观;教学;试题;变革
一、建立时空概念有助于准确把握试题立意
查询百度什么是时空观,网上是这样描述的:时 空观,指的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它是哲学 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人类长期的 生产活动和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此文中提 及的时空概念,没有哲学世界观的意味,更多的是具 体的地点,包括经纬度描述的准确位置,以及可知的 地质年代长河中的时间概念。对时间维度的关注可 以分为短期的人类历史和长期的地质历史两个角度。 前者在现行教材中经常出现,后者相对较少,但是在 近年的高考题目里频频出现。试卷中倒是不断地出 现准确的年代及地理相关事物变化的情景,通过设问 来考查学生对于此类问题发展变化因素的分析和诊 断。2019 年全国一卷中的选择题各组题,都准确的 提及时间,如表 1 所示。
利用表 1,可以发现时空要素在本次试卷中的布 局和呈现方式的全面,而且在头脑中建构一幅清晰的 考点图。
二、时空概念明晰的试题往往趋于真实的 再现世界原貌
以 2019 年全国地理 I 卷第 37 题为例,提及的内
容:“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 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其实该句话描述的情况发 生在 1 亿年前。维基百科关于此事有相关资料说明 翻译如下:非洲板块移动的速度估计是每年 2.15 厘米 (0.85 英寸)左右。在过去的一亿年里,它一直向东北 方向移动。这使它更接近欧亚板块,导致海洋地壳与 大陆地壳(如地中海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汇合的 俯冲。在西地中海,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相对运动 产生了横向力和压缩力的结合,集中在一个被称为亚 速尔断层带的地区。沿其东北边缘,非洲板块以红海 裂缝为界,阿拉伯板块正在离开非洲板块。
从这两个时间节点概念来看,不难看出来地中海 以及里海变迁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 1 亿年前的运动不断推动此事的发展,其中后期的冰期 间温暖期的融冰可以短暂时间内增加湖泊的水量,变 暖后持续蒸发量的变化也可以导致盐度的增加减少 不间断循环。长此以往,沉积物及周围植被环境演变 也是相辅相成的。虽然试题围绕湖泊展开答案,但是 从地质历史的维度去解读地球历史,会有不同视角的 场景画面。不单真实而且科学。从网络流传的试题 及答案来看,设问者考虑问题的角度确实也是从此切 入。特别是最后一个小问:(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 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 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 分)(2)末次冰期晚期 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 分)(3)分 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 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 件。(4 分)
案例文字+黄河河道摆动示意图
第四纪之后(河道摆动)
案例文字+澳大利亚汽车生产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74—1988—2016—2018
案例文字+里海现状图
1 亿年前。末次冰期晚期(11 万年~ 1.8 亿年)
案例文字
近年来
河道分布图
19 世纪中
地点 长江三角洲 欧盟境内
东北 黄河小北河段
澳大利亚wenku.baidu.com
考卷品读
时空观视角下的教学及试题变革
——以 2019 年全国卷试题为例
●冯 丹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10630)
摘 要:时空观视角下的教学变革体现在教师对试题中不断出现的近现代时间及地质年代维度下的地球演变知识的重新把 握。当下高考试题强调的是情景的真实性区域性,必然有各种时空素材在体感中呈现,现以 2019 年全国卷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 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
2019 年第 7 期
笔者曾尝试在高二文科班做对比试验,请写出该 题素材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大部分同学写出的是: 末次冰期。对地中海所在区域的板块运动事件基本 不予以关注,既不关注该句隐藏的时间条件要素,也 不关注这个板块运动对后期区域环境的影响。
另外,该题后文中“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 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 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也提 及时间。经查核:末次冰期是距今时间最近的一次冰
选择题 第 1 题组(1~3) 第 2 题组(4~5) 第 3 题组(6~8) 第 4 题组(9~11)
36 题
37 题
43 题 44 题
表 1 2019 年全国Ⅰ卷中的选择题各组题
资料形式
时间
案例文字
20 世纪 80 年代;2015 年
案例文字+人口金字塔图
2015 年
案例文字+东北铁路分布图
修建时间较早,近几年
里海、地中海
安仁古镇 密歇根湖、芝加哥
30
2019 年第 7 期
考卷品读
期,发生于第四纪的更新世晚期,始于约 11 万年前, 终于 1.2 万年前。因为末次冰期的终末并非末次冰川 时期的终末,所以我们说末次冰期约于 1 万年前完 结,并不代表末冰川时期的终结到来。末次冰期内, 各地冰盖亦曾出现数次的进退。冰退称为间冰段,格 陵兰的冰芯钻探表明,过去十万年的末次冰期共有 24 个间冰段。从人类考古学看,末次冰期发生于人 类的旧石器时代与中石器时代。随着地球走出末次 冰期,人类历史也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2019 年 I 卷选择题组第 4 组题干采用了黄河小北 干流作情景设问,要求学生对河流发育的时间有更长 足的了解。黄河产生机理源于地质年代 160 万年前 青藏高原的隆起,当时内陆水系众多湖泊被迫改道或 者沉降连接,故而形成中国第二大河。河流的不同河 段和不同地质条件关系密切,假如河流流经的地区是 第四纪黄土为主导的河段,河道摆动幅度大的原因和 两岸河道基岩性质关系密切。由此选定④两岸岩性 为必选项,可以把选对率提高为 50%。
真实性的案例素材,提供了一个个非常有画面感 的情景,也反映了近年来试题出题者的喜好,进一步 映射出试题编写的公平性及原创性。特别在当下,国 家提出的科学素养培育下的实践力研究如火如荼,关 于地球各地质时期发展以及岩石矿物的演变,都频频 出现在试卷中,这也是教师必须反思的问题。
三、配合时空观进行的教学改革必须注重 实践
一、建立时空概念有助于准确把握试题立意
查询百度什么是时空观,网上是这样描述的:时 空观,指的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它是哲学 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人类长期的 生产活动和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此文中提 及的时空概念,没有哲学世界观的意味,更多的是具 体的地点,包括经纬度描述的准确位置,以及可知的 地质年代长河中的时间概念。对时间维度的关注可 以分为短期的人类历史和长期的地质历史两个角度。 前者在现行教材中经常出现,后者相对较少,但是在 近年的高考题目里频频出现。试卷中倒是不断地出 现准确的年代及地理相关事物变化的情景,通过设问 来考查学生对于此类问题发展变化因素的分析和诊 断。2019 年全国一卷中的选择题各组题,都准确的 提及时间,如表 1 所示。
利用表 1,可以发现时空要素在本次试卷中的布 局和呈现方式的全面,而且在头脑中建构一幅清晰的 考点图。
二、时空概念明晰的试题往往趋于真实的 再现世界原貌
以 2019 年全国地理 I 卷第 37 题为例,提及的内
容:“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 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其实该句话描述的情况发 生在 1 亿年前。维基百科关于此事有相关资料说明 翻译如下:非洲板块移动的速度估计是每年 2.15 厘米 (0.85 英寸)左右。在过去的一亿年里,它一直向东北 方向移动。这使它更接近欧亚板块,导致海洋地壳与 大陆地壳(如地中海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汇合的 俯冲。在西地中海,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相对运动 产生了横向力和压缩力的结合,集中在一个被称为亚 速尔断层带的地区。沿其东北边缘,非洲板块以红海 裂缝为界,阿拉伯板块正在离开非洲板块。
从这两个时间节点概念来看,不难看出来地中海 以及里海变迁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 1 亿年前的运动不断推动此事的发展,其中后期的冰期 间温暖期的融冰可以短暂时间内增加湖泊的水量,变 暖后持续蒸发量的变化也可以导致盐度的增加减少 不间断循环。长此以往,沉积物及周围植被环境演变 也是相辅相成的。虽然试题围绕湖泊展开答案,但是 从地质历史的维度去解读地球历史,会有不同视角的 场景画面。不单真实而且科学。从网络流传的试题 及答案来看,设问者考虑问题的角度确实也是从此切 入。特别是最后一个小问:(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 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 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 分)(2)末次冰期晚期 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 分)(3)分 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 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 件。(4 分)
案例文字+黄河河道摆动示意图
第四纪之后(河道摆动)
案例文字+澳大利亚汽车生产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74—1988—2016—2018
案例文字+里海现状图
1 亿年前。末次冰期晚期(11 万年~ 1.8 亿年)
案例文字
近年来
河道分布图
19 世纪中
地点 长江三角洲 欧盟境内
东北 黄河小北河段
澳大利亚wenku.baidu.com
考卷品读
时空观视角下的教学及试题变革
——以 2019 年全国卷试题为例
●冯 丹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10630)
摘 要:时空观视角下的教学变革体现在教师对试题中不断出现的近现代时间及地质年代维度下的地球演变知识的重新把 握。当下高考试题强调的是情景的真实性区域性,必然有各种时空素材在体感中呈现,现以 2019 年全国卷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 1: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
2019 年第 7 期
笔者曾尝试在高二文科班做对比试验,请写出该 题素材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大部分同学写出的是: 末次冰期。对地中海所在区域的板块运动事件基本 不予以关注,既不关注该句隐藏的时间条件要素,也 不关注这个板块运动对后期区域环境的影响。
另外,该题后文中“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 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 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也提 及时间。经查核:末次冰期是距今时间最近的一次冰
选择题 第 1 题组(1~3) 第 2 题组(4~5) 第 3 题组(6~8) 第 4 题组(9~11)
36 题
37 题
43 题 44 题
表 1 2019 年全国Ⅰ卷中的选择题各组题
资料形式
时间
案例文字
20 世纪 80 年代;2015 年
案例文字+人口金字塔图
2015 年
案例文字+东北铁路分布图
修建时间较早,近几年
里海、地中海
安仁古镇 密歇根湖、芝加哥
30
2019 年第 7 期
考卷品读
期,发生于第四纪的更新世晚期,始于约 11 万年前, 终于 1.2 万年前。因为末次冰期的终末并非末次冰川 时期的终末,所以我们说末次冰期约于 1 万年前完 结,并不代表末冰川时期的终结到来。末次冰期内, 各地冰盖亦曾出现数次的进退。冰退称为间冰段,格 陵兰的冰芯钻探表明,过去十万年的末次冰期共有 24 个间冰段。从人类考古学看,末次冰期发生于人 类的旧石器时代与中石器时代。随着地球走出末次 冰期,人类历史也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2019 年 I 卷选择题组第 4 组题干采用了黄河小北 干流作情景设问,要求学生对河流发育的时间有更长 足的了解。黄河产生机理源于地质年代 160 万年前 青藏高原的隆起,当时内陆水系众多湖泊被迫改道或 者沉降连接,故而形成中国第二大河。河流的不同河 段和不同地质条件关系密切,假如河流流经的地区是 第四纪黄土为主导的河段,河道摆动幅度大的原因和 两岸河道基岩性质关系密切。由此选定④两岸岩性 为必选项,可以把选对率提高为 50%。
真实性的案例素材,提供了一个个非常有画面感 的情景,也反映了近年来试题出题者的喜好,进一步 映射出试题编写的公平性及原创性。特别在当下,国 家提出的科学素养培育下的实践力研究如火如荼,关 于地球各地质时期发展以及岩石矿物的演变,都频频 出现在试卷中,这也是教师必须反思的问题。
三、配合时空观进行的教学改革必须注重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