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6月,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这期间,中国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不断被列强欺凌,内部则面临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节点,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随后,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试图推进现代化改革,但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下,改革进程进展缓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转折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这些运动虽然带来了某些变革,但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逐渐迈向市场经济和现代化。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试图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政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经济大国。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给中国今天的面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文化挣扎和社会变革等许多挑战,然而,中国的不断努力和追求使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资料

近代史大体的线索一.中国近代史时期:民主革命时期(1840年——194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任务:反对外国侵略,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

5.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四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 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中国近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中国近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中国近代史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19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2.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人民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侵略的斗争。

3.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8年, 与俄、美、英法签署《天津条约》。

2.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占北京。

3.1860年, 与英、法、俄签署《北京条约》。

4.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侵吞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签订《爱珲条约》。

三、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著《四洲志》,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著《海国图志》,著名思想:"师夷长技以刹夷"。

太平天国运动:【兴亡】兴起-金田起议衰落-天京事变失败--天京陷落纲领【纲领】《资政新篇》、《天朝田庙制度》。

洋务运动一、兴起与发展(一)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二)代表人:王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古宗棠、张之洞。

(三)主要内容:1.自强(早期),军事工业。

①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②李鸿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规模最大)。

③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2.求富(后期),民用工业。

①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②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

(3)海军--北洋海军(实力最雄厚)、南洋海军、福建海军。

二、破产导火索:甲午战争惨败。

根本原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戊戌变法一、甲午中日战争1.在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

2.经过第一阶段:(1)平壤战役(左宝贵)。

(2)黄海战役(邓世昌)。

第二阶段:(1)平壤战役。

(2)威海卫战役。

3.结果《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岛金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杭。

(3)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二、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资产阶级。

2.维新派:(1)早期--王韬、郑观应。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中国近代史内容概括一、近代前期历史发展概况(1840-1919年)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天国运动(1840年-19世纪60年代),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

1840年,蓄谋已久的英国政府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和清军的爱国将领对英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腐败的清政府最终屈膝投降,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先进的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开始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太平天国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阶级矛盾,在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迅速加剧,汇聚成的社会矛盾的大爆发,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大对抗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英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阶段。

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在中体西用的指导下,地主阶级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产生了最早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竭力向外扩张,企图侵占朝鲜,进而侵略中国,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中国近代史总结

中国近代史总结

中国近代史总结(一)侵略史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背景和起因: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侵略者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事件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林则徐、关天培等人英勇抗敌,英军被迫北上进攻,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内容包括: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开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意义或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背景和起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事件经过:1856年10月英、法两国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等一列不平等条约。

意义或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背景和起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幅度上涨,但由于日本本国资源稀缺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再加上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促使日本发动了对华的侵略战争。

事件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将领英勇抗敌,痛击日本海军舰队。

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同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包括: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开放通商口岸;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置工厂。

意义或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091)背景和起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矛盾加剧,同时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蓬勃发展,严重威胁到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

高中中国近代史历史资料整理

高中中国近代史历史资料整理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主题:捍卫国家主权与争取民族完全独立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四条基本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1、鸦片战争战败和《南京条约》及附件的签订——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市场,夺取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中国:封建制度腐朽和中国落后鸦片战争英国取胜、中国战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政、经、军)鸦片战争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由独立自主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兼具殖民地和封建社会的双重性质——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如此。

政治上一方面有自己政府但另一方面主权已不完整日益破坏;经济上自然经济尽管顽固但不断解体,新的近代经济形式不断发育;文化上新旧思想交汇。

总的发展趋势是被动的屈辱的近代化。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革命任务、性质的变化——由反封变为反侵反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经济巨变——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代史纲要(最全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最全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最全版)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从1840年至1949年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剧变和国家的动荡。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国近代史的纲要,以便大致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清朝的衰落和外国侵略- 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并签订了《南京条约》。

- 随着条约签订,中国开始向西方列强开放港口和贸易。

- 1850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中国,清朝政权受到严重的冲击,但最终被清军镇压。

- 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再次失败并签订了《中法新约》。

起义运动和政治改革- 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再次战败并签订了《马关条约》。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 孙中山成为革命的领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要抗议活动。

国共抗日战争和内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各阶层团结起来进行抗战。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关系恶化,内战爆发。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国共合作结束。

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外国侵略和内部政治动荡的挑战。

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过渡,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历史转折点。

通过了解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演变。

注意:该文档仅提供简要纲要,并不详尽列举全部事件和细节。

如需深入了解,请参考相关史书和研究资料。

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

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

名词解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所领导的推翻清朝专制王朝的革命。

(1分)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新军在湖北武昌举行起义,接着各省响应,外国帝国主义所支持的清朝反动统治迅速瓦解。

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逐步深入人心。

(2分)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很弱,并具有妥协性,没有能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果迅即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2分)二次革命:以宋教仁被害和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进行善后借款为导火线,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

1913年7月,革命党人先后在江西和江苏南京起事,宣布两省独立;接着上海和皖、粤、闽、湘、川等省市也相继宣告独立。

由于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占据优势,而革命党方面缺乏兵力和财力,内部意见又不一致,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

护国运动: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出师讨伐袁世凯,击败北洋军阀。

随即许多省份相继独立,形成了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直皖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它们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激化。

日本支持皖系军阀段祺瑞,把持着北洋军阀政府;美英支持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相对抗。

1920年7月,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对皖系段祺瑞发动战争。

双方军队在河北的涿县、高碑店和杨村一带进行混战,皖系失败,段祺瑞被迫下台。

直奉两系共同把持北洋军阀政府。

第二次护法运动: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再组军政府,发起二次护法运动。

1922年2月初,孙中山颁布动员令,分两路出师北伐。

但孙中山出师北伐遭到陈炯明的反对。

陈与直系军阀勾结起来,图谋夹击北伐军,并于6月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全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全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全整理,超实用!中国近代史一、【概念阐释】1、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总特点:屈辱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科学化、大众化)④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

(城市化、多样化)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阶段划分:(一)总体划分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含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按时间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按时间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按时间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变革和斗争的历史,下面按时间顺序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鸦片战争(1840-1842年):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于中国闭关锁国,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最终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等文件,但最终被清政府联合外国势力镇压下去。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清政府为了自强求富,开展了一场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了新式海陆军,但最终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发动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试图通过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最终失败。

义和团运动(1899-1901年):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新文化运动(1915-1923年):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反对旧道德、旧文学,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事件和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

统编版中考近代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近代历史的起始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由英国导致的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五四运动:1919年,由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领导的反对巴黎和会议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革命和民主运动的开端。

二、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1.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五卅运动:1925年,由中国工人和学生发起的抗议运动,抗议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

3.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全国统一的政权。

4.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进攻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5.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爆发的战争之一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1.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个重大方面:土地、农业合作化和国家工商业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至1962年期间,中国实行的一项经济和政治活动,旨在推动农村集体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

5.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项对外开放政策,加快了国内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四、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的领导力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从一个被列强侵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影响力逐渐扩大。

3.经济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和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4.社会变革与进步: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近代史(1840年到21世纪初)

中国近代史(1840年到21世纪初)

中国近代史(1840年到21世纪初)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898年6月戊戌变法开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南京大屠杀开始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0月1日(书)中华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1年(书)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书)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周恩来推行五项原则。

1950年10月~1953年7月27日(书)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近代史资料

近代史资料

1、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开展反侵略战争。

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3、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4、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兴办洋务,史称洋务运动;5、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产生;(洋务运动期间)6、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7、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8、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9、1900年,英、美、法、俄、日、德、意、奥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0、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11、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公举孙中山为总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2、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13、1915年,《青年杂货》(后改称《新青年》)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

(发起人:陈独秀;提倡:民主、科学;)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14、1917年11月7日,俄国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5、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端;16、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17、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正式开始;18、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举行紧急会议,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八生死攸关七会议)19、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0月,开始开辟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其后逐步开辟赣南、闽西(后合称中央根据地)和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左右江等根据地;20、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张学良东北易帜,实现形式上统一)21、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次的转折;(八七、遵义会议共产党生死攸关召开的会议)22、1935年12月,一二. 九运动爆发;2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24、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中国近代史资料

中国近代史资料

一、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

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5)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6)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与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前一种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其一,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角度高度概括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不一定表现在这个矛盾领域。

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如几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其二,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但也是有具体区别,国家不同,矛盾程度往往不一样。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主要的矛盾是我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而并非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虽同我们仍然有矛盾,但我们还要一定程度上争取他们的援助。

中国近代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自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自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

自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告终。

此战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清朝末年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由洪秀全等人领导,旨在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太平天国”。

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3. 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又称自强运动,是清政府为了挽救国家危亡而进行的自救运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建立新式学堂等。

4.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告终。

此战标志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5. 戊戌变法(1898 年):清政府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试图通过改革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6. 辛亥革命(1911 年):由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反对清朝专制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它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7. 新文化运动(1915 年开始):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由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发起,倡导民主、科学、白话文,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8. 五四运动(1919 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由北京的学生示威游行引发,迅速蔓延全国。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以上只是部分自考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和学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详细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详细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详细摘要:一、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概述二、1840-1842 年:鸦片战争三、19 世纪40-50 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四、1851 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五、1856-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六、19 世纪60-70 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七、19 世纪60-90 年代:洋务运动八、1883-1885 年:中法战争九、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十、19 世纪90 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十一、1898 年:戊戌变法十二、1900 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十三、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十四、1901 年:《辛丑条约》签定十五、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十六、1911 年:黄花岗起义十七、1911 年:保路运动十八、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十九、1912 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二十、1912 年:清帝退位二十一、1913 年:二次革命二十二、1915 年:护国运动开始二十三、1915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二十四、1916 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二十五、1917 年:张勋复辟失败二十六、1917 年:护法运动开始二十七、1919 年5 月4 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二十八、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九、1922 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三十、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文:一、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概述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内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二、1840-1842 年:鸦片战争1840 年6 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鸦片战争后,中国少数人有了民族觉醒的意识。

1841 年1 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

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5)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6)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与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前一种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其一,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角度高度概括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不一定表现在这个矛盾领域。

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如几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其二,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但也是有具体区别,国家不同,矛盾程度往往不一样。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主要的矛盾是我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而并非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虽同我们仍然有矛盾,但我们还要一定程度上争取他们的援助。

中国近代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1.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

2.落后是要挨打的,但落后不一定失败。

中国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以弱胜强的好例子。

但是落后加腐败不仅要挨打,而且必然会失败,近代清政府领导的几次反侵略战争就是明证。

当时,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们群众的自发反抗,导致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

2.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地民族意识开始普遍开始觉醒,中国人的时空观发生变更。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年,他编成《四洲志》一书,书中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

介绍西方情况。

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9世纪70年代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康有为1898:“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针对甲午战争后的局面)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

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1.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消灭百万清军,打击封建政权、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思想文化。

2.有力的打击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不承认不平等条约,痛击外国侵略者。

3.提出了反应农民土地要求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并探索向西方学习,第一次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方案《资政新篇》。

4.具有世界意义,打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

清军、地方团练、湘军、淮军、洋枪队、外国军队(“借师助剿”)。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正确的对待儒学;(形式反封无学理批判)盲目崇拜上帝会;帝封联手又怀疑西方3、直观原因是洪秀全的错误(1)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

(2)太平天国后期,用人唯亲。

(3)洪秀全晚年,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

五、洋务运动的兴办(一)性质:内忧外患下清王朝的自救运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二)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抵御侵略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三)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四)内容:近代企业(军用工业、民用企业)、新式海陆军、新式学堂六、洋务运动历史作用与评价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1.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但又有妥协和勾结,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但也有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

3.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但又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

分述: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缩小中西差距;为反侵略奠定物质基础;刺激中国资本主义某种程度地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发生变更;启蒙作用(重商、师能、价值观变化)。

洋务运动的局限具体表现为: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顽固守旧势力反对);活动内容的限制;活动规则的碰撞;动机效果之间的冲突;工商业的脱节;决策的失误;阶级局限;洋务派自身缺乏现代理念;忽视现代管理制度的引进。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外国侵略者的压制破坏,不愿意中国真正富强。

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挠。

(如同文馆招生、修铁路、派留学生)3.洋务运动本身的封建性、依附性和腐朽性。

4.中体西用用指导思想的局限。

企图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七、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辨析)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说,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

(2)辛亥革命猛烈的冲击了封建思想,给人们来了一次思想上得到大解放。

(3)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近代史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也变革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在反帝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敢也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甚至幻想与革命的敌人妥协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2)在反封建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的深刻的认识,对封建主义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估计不足。

(3)在依靠对象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唤起广大民众,一般的民众特别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发动,人民的革命力量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4)在组织领导上,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从同盟会到中华革命党,其领导集团始终处于思想混乱、四分五裂的状态。

八、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1.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2.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3.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5.局限性:(1)在思想武器上批判孔学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2)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3)在思想方法上,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偏向。

(4)在范围上: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的爆发: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2)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4)是揭开了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序幕(原因)(5)是为党的创立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4.对五四运动的评价:(1)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遍及全国,而且斗争的方式是崭新的。

(2)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3)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5.对“彻底性”的理解: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