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家庭教育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家庭教育比较
11学前本B 杨佩芸11550106044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老师。家庭教育本是一个生活化的普通的话题,如今,由于儿童受到高度关注,学前教育成为热点,家庭教育自然也成为人与人交流时的一个热议问题。
中国的家庭教育自古以来便受到教育家、思想家乃至文学人士的关注,他们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见解在著作或者诗词中一览无遗。最典型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所强调的即母亲为了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三次搬家。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是中国生生不息的教育文化的传承,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传统而非教育。
中外家庭教育的差异是显著的,这源于中西方无论文化,甚至是经济政治上的大不同。长期的文化底蕴的积淀,以及自身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造就了中西方父母在教养孩子上观念的区别。所谓思想决定行为,不同的教育观自然也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根据我从课本学习的理论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探索分析中外家庭教育的差异。
一、教育观
1.亲子关系
从课上观看的两个影片《成长的烦恼》(代表西方的家庭教育)和《小孩不笨》(代表中式家庭教育)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外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由于深受传统承袭下来的“长幼有序”的等级观的影响显然有一定程度上的等级之分。因此,在教育中,父母会强调在不同的场合应遵从某种秩序感。比如,吃饭的时候讲究按身份落座,有一种强烈的尊重与服从的意味。又比如父母与孩子发生分歧时,无论事实对错与否,父母都会拿出自己是长辈的身份及有经验的噱头来强迫孩子听从,完全不理会孩子的立场。其中,在影片《孩子不笨2》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一家人在吃饭时,哥哥准备拿起手机接电话,却被父母以“吃饭时间不准接电话”的理由阻止,但父母却偏偏违背了这一原则,在孩子面前丧失了威信。父母这样说一套做一套出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他们只懂得命令却不懂得以身作则,只懂得施压却不懂得沟通之道。如果父母一直以自己的立场去教育孩子,又因为交流的缺失,只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尊重父母,但同时也要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是一个榜样。在这样的教育中,作为旁观者,我只看到了压迫和无奈,不仅是孩子的无奈,也有父母的无奈。教育是双方的,正如在《成长的烦恼》中,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没有秘密,没有不可开交。尽管在小冲突面前也能和善解决,父母亲密的行为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躲藏,因为这样做也是为了向孩子们彰显这个家庭的和睦以及父母与孩子是可以处于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因此,良好的的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这种平等和善的关系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2.培养目标
“中国的家庭教育是把孩子培养成趋同化的个体,而西方家庭教育是要培养有个性的儿童”这一句话令我叹服。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解析了中外家庭较与在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上的差异。中国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就是听父母的话,顺从长辈的意思。这样一来,无疑会培养出呆板木讷、失去原则和立场的幼儿。比如说我们
可以经常看到如果一个孩子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而受到指责和批评时,父母不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而是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而这样的判定往往只是父母单方面的意识而已,所以无论孩子的行为出于任何意图,父母的看法即是标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儿童是悲哀的,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天性、缺乏自主判断的能力和自由的空间,成为了父母希望塑造成趋同于这个中国社会环境的一个“工具”。在西方国家,父母则是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意见,尽管双方意识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也会选择共同商讨来断定是非对错,有利于儿童从小形成自己的主见,目标在于培养一个有个性的、有独立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社会人。
3.教育环境
说到教育环境,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说是儿童的成长环境,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教育,当然,一个科学的家庭教育能够给孩子提供可靠的成长环境。在教育中,父母应该营造一个怎样的环境才能达到有效教育呢。我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是值得借鉴的。由于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当代中国教育受到一些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的影响,因而教育观相对保守。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家庭教育的氛围比较封建专制、严谨固化。这不利于幼儿的自由化成长,使幼儿丧失自主权,被父母或其他长辈牵着鼻子走,从这样教育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必然是不能迎合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
二、教育内容
1.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这一名词在中国的教育领土中显然是陌生的。因为中国的父母太过“爱孩子”,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掌中宝,生怕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我们大概都看过许多新闻报报道:某某小朋友在幼儿园玩耍时不小心磕碰受了一小点儿外伤,结果就换来父母到幼儿园无理取闹。因此,挫折教育在中国父母心目中可谓距离太远,因为家长的溺爱决定了孩子不能接触一切危险的因素。而挫折教育在外国却是普遍平凡的一个教育内容,尤其在日本。在课堂上观看了许多日本挫折教育的视频,日本父母乃至幼儿园对幼儿的“残酷”令我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尤其是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光脚跑步或冬天游泳等在中国父母眼中不可能的行为却是如此常规的一种活动。挫折教育可以从小培养幼儿坚毅的的品质、吃苦耐劳的品格。所以,中国领土虽大,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从意志上来看,中国儿童便输给了日本的小朋友。众所周知,中国的孩子普遍娇生惯养,这归根结底还要反思我国的家庭教育。
2.独立性培养
“独立性”这个词并不陌生,在教育中,无论时代、无论国度、无论年龄都在强调它的重要性。但实践中又是否真的注重对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呢?独立性包括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意识决定行为,因此培养独立性首先从思想出发。这就需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给他们简历独立自主的意识,如学会自理。在日本,一个患有癌症的妈妈用了一年的时间培养她女儿学会自理;一个美国的媳妇儿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严格执行约定。但是在中国,独立性的重要性似乎并不被待见。由于爱孩子的方式不同,中国的父母并没有‘放手给孩子足够空间’的意识。通常来说,他们由于过度疼爱孩子,因而在生活中父母养成了“包办”的习惯,剥夺了孩子自主的权利。长期下来,中国父母培养出来的则是丧失自理能力、过度依赖、没有独立能力的孩子。
3.教育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