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_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串口数据接收和网络数据接收之间的工作流程
串口数据接收和网络数据接收之间的工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概述在许多应用程序中,需要将数据从串口接收并发送到网络,或者从网络接收并发送到串口。
串口工作流程
串口工作流程
1.配置串口参数:首先,需要设置串口的通信参数,包括波
特率(即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等。
这些参数的配置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外部设备的要求进行设置。
2.打开串口: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提供
的串口接口打开串口。
这一步骤会返回一个串口的句柄,后续
可以通过该句柄进行读写操作。
3.读取数据:在打开串口后,可以通过读取串口接收缓冲区
的数据来获取外部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
可以通过轮询方式或
者中断方式进行读取。
如果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有数据,可以通
过读取串口句柄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4.写入数据:在需要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时,可以通过写入
串口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出去。
可以通过写入串口句柄来完成数
据的发送。
5.关闭串口:在不再使用串口时,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
接口关闭串口,释放串口资源。
以上就是串口工作的基本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
数据的格式、数据的校验、错误处理等问题。
同时,需要根据
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提供的接口进行编程,完成串口的
读写操作。
串口设置的一般步骤
串口设置的一般步骤一、串口简介串口是计算机用于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接口,它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标准接口。
串口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RS-232、RS-485等。
二、串口设置的目的在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进行串口设置,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和接收。
串口设置的目的是配置串口的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通信需求。
三、串口设置的步骤1. 确定串口号:在进行串口设置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要设置的串口号。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已连接的串口设备,确定要设置的串口号。
2. 打开串口:使用编程语言或串口调试工具打开串口。
在编程中,可以使用相关的API函数打开串口;在串口调试工具中,可以通过选择串口号和设置通信参数来打开串口。
3. 配置串口参数:根据外部设备的通信要求,配置串口的通信参数。
常见的串口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4. 发送数据:在进行串口设置之后,可以通过编程或串口调试工具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
根据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将需要发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发送出去。
5. 接收数据:外部设备接收到数据后,会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
在编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API函数来接收串口数据;在串口调试工具中,可以实时显示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6. 关闭串口:当数据传输完成后,需要关闭串口,释放资源。
在编程中,可以使用相关的API函数关闭串口;在串口调试工具中,可以通过关闭串口按钮来关闭串口。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 串口无法打开:可能是串口被其他程序占用,需要关闭占用串口的程序;或者是串口驱动未正确安装,需要重新安装串口驱动。
2. 数据发送失败:可能是串口参数配置错误,需要根据外部设备的通信要求重新配置串口参数;或者是发送的数据格式不正确,需要按照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发送数据。
3. 数据接收异常:可能是串口参数配置错误,需要根据外部设备的通信要求重新配置串口参数;或者是接收的数据格式不正确,需要按照外部设备的通信协议解析数据。
无线串口模块使用方法
无线串口模块使用方法
无线串口模块是一种可以将串口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传输的设备,主要应用于无线数据传输、无线远程控制等领域。
使用无线串口模块,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将串口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等)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无线串口模块的使用方法如下:
1. 接线:将无线串口模块的串口口与串口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等)的串口口相连,将无线串口模块的无线口与接收设备(如计算机、单片机等)的无线口相连。
2. 配置:打开计算机或单片机上的串口工具(如串口助手),选择相应的串口号和波特率,设置无线串口模块的无线参数(如频率、功率等),确保无线串口模块和接收设备的无线参数一致。
3. 测试:发送数据到串口设备,通过无线串口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到接收设备,观察接收设备是否能正确接收到数据。
4. 调试:如果数据传输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无线串口模块和接收设备的无线参数,或者更换无线串口模块和接收设备的无线模块,来解决问题。
总之,无线串口模块使用简单方便,可以大大简化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的操作,是现代化智能化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设备。
- 1 -。
串口服务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串口服务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串口服务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介绍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串口服务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串口服务器是一种网络设备,可以将串口设备连接到网络中,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
2.原理2.1 串口服务器硬件组成串口服务器通常由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串口接口组成。
处理器负责执行设备控制和数据处理任务,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置和数据,网络接口实现与局域网或互联网的连接,串口接口用于连接串口设备。
2.2 工作原理串口服务器通过网络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命令,并将其转发到连接的串口设备。
同时,它会从串口设备接收数据,并将其发送回客户端。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串口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3.使用方法3.1 连接串口服务器将串口服务器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
通常,您需要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到局域网,确保服务器获取到了有效的IP地质。
3.2 配置串口服务器在连接串口服务器之后,您需要进行配置。
通常,您需要指定串口服务器的网络设置、串口设置以及其他选项,如身份验证和安全协议。
3.3 远程访问与控制通过终端设备或计算机,使用支持串口服务器协议的软件,进行远程访问和控制。
在软件中设定串口参数,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附件。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版权所有:指该文件的所有权归属于作者,未经授权不得进行复制和发布。
5.2 保留所有权利:作者保留对该文件的所有权利,包括对其进行修改、删除和更新的权利。
5.3 侵权行为:未经授权复制、发布或使用该文件的行为将被视作侵权行为,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传输规则和通信流程,确保串口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协议适用于串口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包括但不限于串口设备、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等。
2. 术语定义2.1 串口:指用于串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接口,常见的串口包括RS-232、RS-485等。
2.2 波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位数,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2.3 数据位:指每个数据字节中的位数,常见的数据位有5、6、7、8位。
2.4 停止位:指数据传输结束时发送的位数,常见的停止位有1、1.5、2位。
2.5 校验位:指用于校验数据传输的位数,常见的校验位有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
3. 数据格式3.1 数据帧结构数据帧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其结构如下:起始位 + 数据位 + 校验位 + 停止位3.2 起始位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通常为低电平。
3.3 数据位数据位用于传输数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据位的长度。
3.4 校验位校验位用于检验数据的正确性,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校验位的类型。
3.5 停止位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通常为高电平。
4. 传输规则4.1 波特率通信双方在进行串口通信前需确定相同的波特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同步性。
4.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采用全双工方式,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4.3 数据流控制为避免数据丢失和混乱,数据传输过程中可采用软件流控制或硬件流控制的方式进行数据流控制。
4.4 错误处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出现错误(如校验错误、数据丢失等),接收方应向发送方发送错误信息,并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
5. 通信流程5.1 发送方流程5.1.1 确定数据帧的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5.1.2 将数据按照数据帧结构进行封装。
5.1.3 发送数据帧至串口。
5.2 接收方流程5.2.1 监听串口接收数据。
5.2.2 检测起始位,如果起始位正确,则继续接收数据。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协议名称:串口通信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传输规则和通信协议,以确保串口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本协议适用于各种串口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二、术语定义1. 串口: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2. 数据帧:指在串口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单元,包含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3. 波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用来衡量串口通信的速度。
4. 奇偶校验:指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的校验机制。
三、协议规范1. 数据帧格式1.1 起始位:每个数据帧以一个起始位开始,用于标识数据帧的开始。
1.2 数据位:数据位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可以是8位或更少。
1.3 奇偶校验位: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可以在数据位之后添加一个奇偶校验位。
1.4 停止位:每个数据帧以一个或多个停止位结束,用于标识数据帧的结束。
2. 通信流程2.1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数据帧格式封装,并通过串口发送。
2.2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根据数据帧格式进行解析。
2.3 接收端校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果校验失败,则丢弃该数据。
2.4 接收端根据协议定义的命令或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2.5 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握手协议来确认通信的建立和终止。
3. 数据传输规则3.1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波特率进行通信。
3.2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使用相同的数据帧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3.3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按照协议规定的顺序发送和接收数据。
3.4 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遵守协议规定的通信流程。
四、示例以下是一个基于本协议的串口通信示例:发送端:1. 设置波特率为9600bps。
2. 封装数据帧,包含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3. 通过串口发送数据。
接收端:1. 设置波特率为9600bps。
2. 接收串口数据。
3. 根据数据帧格式解析数据。
4. 进行奇偶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丢弃该数据。
5. 根据协议定义的命令或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串口器件的使用流程
串口器件的使用流程1. 简介串口器件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通信接口。
它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传送,实现数据的收发功能。
串口器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通信设备等领域。
2. 串口器件的常见类型串口器件根据接口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RS-232:是一种最常见的串口类型,通信距离较短,常见于计算机与周边设备的连接。
•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通信距离远,常见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
•USB串口转换器:通过USB接口将串口信号转换成USB信号,方便连接到计算机。
3. 使用流程下面是串口器件的使用流程:步骤一:硬件准备1.确定需要连接的设备,准备合适的串口器件。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串口类型,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2.将串口器件插入计算机的相应接口,如RS-232串口器件插入计算机的串口接口,USB串口转换器则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
步骤二:软件安装1.在计算机上安装串口器件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通常由串口器件厂商提供,下载安装后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步骤三:连接设备1.打开串口设备控制台软件。
根据串口器件的型号和驱动程序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控制台软件,如SecureCRT、Putty等。
2.通过控制台软件的设置功能,配置串口设备的相关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这些参数需要和待连接设备的参数一致,才能正常进行通信。
步骤四:进行通信1.将串口器件与待连接设备通过串口线连接起来。
2.在控制台软件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并打开串口连接。
3.打开待连接设备的相关软件或终端,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控制台软件输入命令或数据,然后通过串口器件传递给待连接设备,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并显示在控制台软件界面上。
步骤五:断开连接1.在完成通信后,关闭待连接设备的相关软件或终端。
2.关闭控制台软件中的串口连接。
3.拔出串口器件,断开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4. 注意事项•在连接串口器件时,要注意正确插入接口,避免损坏设备或接口。
单片机串口10进制数据处理
单片机串口10进制数据处理单片机串口接收到的数据是以ASCII码的形式传输的,需要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 读取串口接收寄存器,获取接收到的ASCII码。
2. 将接收到的ASCII码进行类型转换,转换为十进制数。
3. 对十进制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进行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判断等操作。
4. 根据需要,将处理后的十进制数据转换为ASCII码进行发送。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将接收到的ASCII码转换为十进制数并进行加法运算:```c#include <reg52.h>void main(){unsigned char rxData;unsigned char data1, data2, result;// 初始化串口通信参数TMOD = 0x20; // 定时器1工作在方式2(8位自动重装定时器)TH1 = 0xFD; // 波特率9600SCON = 0x50; // 串口工作在方式1(8位数据,可变波特率)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读取串口接收数据while (1){if (RI) // 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rxData = SBUF; // 读取串口接收寄存器 RI = 0; // 清除接收中断标志位// 将ASCII码转换为十进制数if (rxData >= '0' && rxData <= '9'){rxData -= '0';// 进行加法运算if (data1 == 0xFF){data1 = rxData;}else if (data2 == 0xFF){data2 = rxData;result = data1 + data2;// 发送处理结果SBUF = result;while (!TI); // 等待发送完毕TI = 0; //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位// 清除接收数据和处理结果data1 = 0xFF;data2 = 0xFF;result = 0xFF;}}}}}```以上代码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数据处理逻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
串口中断发送与接收
串口中断接收与发送以前一直写串口程序都是发送一个字符,然后等待TI=1时再发另一个字符,觉得这样很浪费时间,因为在波特率为9600时,每发一个字符差不多要1ms的时间;接收则接收一个字符即存入数组,直到有结束标志出现,后来发现这种做法很局限,因为在与一些串口设备通讯时,返回的数据很难以最后一个字符为结束标志符。
于是现在重新变换了一下串口发送(接收)的思路:发送:中断只管发送,程序把要发送的数组写入缓存然后触发发送信号,剩下的则由中断处理,当识别到结束标志时,发送完毕,及置位发送完毕标志。
接收:中断只管接收并存入缓存,程序每循环一次则检测一次缓存是否有数据变化,若有则读缓存,若无则跳过。
在读完最后一个缓存字符之后若n(设n=100)次循环检测缓存再无变化,则认为一组数据发送完毕。
程序流程图如下所示:于是写了如下程序。
/************************************************串口中断接收(发送)数据单片机接收完一组数据后将其再从串口发回串口测试直接可运行************************************************/#include<reg52.h>#include<intrins.h>#include<string.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Rxd=P1^0;//接收脚(模拟串口)sbit Txd=P1^1;//发送脚#define RST0x01#define NEW0x02//新短信标志#define CMGR0x03//读短信标志#define BEGIN 0x04//仪表数据开始读#define STOP 0x05//仪表数据结束读#define NEXT0x06//准备读短信内容#define NEXTBEGIN0x07//开始读短信#define START0x08//开始读发送短信的手机号码#define TRUE0x09//准备读号码,也作为新短信读取后的标志#define FALSE0x0a//没有新短信uchar xdata table_send[140];//发送缓存uchar SendLength=0;uchar xdata table_receive[32];//接收缓存uchar ReceiveLength=0;uchar xdata table_dat[100]="Hello world!\n";//数据存储uchar DatLength=0;//数据长度标志uchar SendFlag=0;//发送状态标志uchar ReadMark=0;//读取串口数据记录的位置(书签)uchar ReadFlag;//读串口标志uint EndFlag=250;//计数250void init_serial1();//串口初始化为方式1:9600,n,8,1void send_listtable(uchar *list);//串口发送一个字符串void receive_listtable();//串口缓存接收void main()//主程序{uint j=1000;while(j--);//开启程序时先等待一会(一直还没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不然下完程序后第一次发送出错)init_serial1();//串口初始化send_listtable(table_dat);//先试发一串数据while(1){receive_listtable();//读缓存if(ReadFlag==STOP)//读取完一组数据{ReadFlag=RST;send_listtable(table_dat);//将读取的数据发回串口(调试用)}}}void init_serial1(){SendFlag=STOP;ReadFlag=RST;TMOD|=0X20;//开启串口收发设置TH1=0XFD;//波特率9600TL1=0XFD;SM0=0;SM1=1;//方式1,10位异步收发REN=1;//数据接收允许RI=0;TI=0;TR1=1;ES=1;EA=1;}void send_listtable(uchar *list)//串口发送程序,将list数据存入缓存,并触发发送{uchar lislength=0;if(SendFlag==STOP)//数据发送完标志{do{table_send[lislength]=list[lislength];}while(list[lislength++]!='\n');//结束标志SendFlag=BEGIN;//发送开始标志,且标志着发送没有结束TI=1;}}void receive_listtable()//读取串口缓存数据{//DatLength=0;while(ReadMark!=ReceiveLength)//若缓存数据发生变化,则进入{table_dat[DatLength]=table_receive[ReadMark];//将缓存数据读出table_dat[DatLength+1]='\n';DatLength++;ReadMark=++ReadMark&0x1f;//读位置标记++EndFlag=100;//计数复位ReadFlag=BEGIN;//形如读了}if(ReadFlag==BEGIN){if(EndFlag==0)//在收到最后一个字符后扫描100次若缓存未再有{//数据输入,则认为本段数据传输完毕DatLength=0;ReadFlag=STOP;//一组数据读取结束}else{EndFlag--;//计数减1}}}void serial1() interrupt 4//串口数据读完(写完)1个数据后中断{if(RI)//读串口{RI=0;table_receive[ReceiveLength]=SBUF;ReceiveLength=++ReceiveLength&0x1f;//缓存16位,循环存入}else if(table_send[SendLength]!='\n')//写串口{TI=0;SBUF=table_send[SendLength];SendLength++;}else//若识别到结束标志,则结束{TI=0;SendFlag=STOP;SendLength=0;}}。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介绍串口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通信接口,用于在电脑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串口设备通常用于与各种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如传感器、控制器、打印机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计算机上通过串口接收和处理数据。
硬件准备在进行串口数据接收和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硬件设备:1.计算机:计算机上需要有串口接口,通常是RS-232或USB串口。
2.串口线: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传输串口数据。
3.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等,通过串口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软件设置在开始接收和处理串口数据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软件设置。
1.安装串口驱动程序:如果你的计算机上没有安装串口驱动程序,你需要先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可以从设备制造商的网站上下载并安装最新的驱动程序。
2.串口工具:为了方便调试和测试串口通信,我们可以使用串口调试工具。
常用的串口调试工具有TeraTerm、PuTTY等。
数据接收接收串口数据是一个基本的操作,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打开串口: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或编程语言提供的串口API,打开与外部设备连接的串口。
2.配置串口参数: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参数,确保与外部设备的设置一致。
3.循环接收数据:通过串口API提供的函数,循环接收串口数据,并将数据保存到缓冲区中。
4.解析数据:根据数据格式,解析接收到的数据。
可以根据数据包长度、特定字符、起始字符等方式进行解析。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用于示范数据接收的过程(使用Python语言):import serial# 打开串口ser = serial.Serial('COM1', 9600)while True:# 接收一行数据(以\\r\结尾)data = ser.readline()# 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TODO: 解析数据# 关闭串口ser.close()数据处理一旦从串口接收到数据,我们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串口终端操作方法
串口终端操作方法串口终端是一种用于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设备进行交互和通信的工具。
在计算机领域,串口终端常用于调试和开发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等设备。
本文将介绍串口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何连接串口设备、设置串口参数、读写串口数据等。
一、连接串口设备1. 硬件连接:将计算机的串口口连接到要进行通信的设备,一般使用串口线将计算机的串口连接到设备的串口接口上。
串口线一般有两种类型:DB9和DB25,具体选用哪种类型要根据计算机和设备的串口类型来确定。
2. 检查串口设备:在连接串口设备之前,需要确保设备已经安装并正确连接到计算机上。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命令`dmesg grep tty`来检查串口设备是否被识别。
3. 选择串口终端软件:选择一个合适的串口终端软件来进行串口通信。
Windows系统常用的串口终端软件有Tera Term、PuTTY等;Linux系统一般使用minicom或者screen。
二、设置串口参数1. 打开串口终端软件:双击打开选定的串口终端软件,进入软件界面。
2. 选择串口:在软件的设置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比如COM1、COM2等。
在Linux系统中,串口设备一般以`/dev/ttyXXX`或`/dev/ttySXXX`的形式存在,其中XXX为序号。
3. 设置波特率:波特率是串口通讯中最重要的参数,要确保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波特率设置保持一致。
在串口终端软件的设置中,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bps、115200bps等。
4. 配置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根据设备的要求,设置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其他串口参数。
5. 打开串口:完成串口参数的设置后,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打开串口”按钮,打开串口进行通信。
三、读写串口数据1. 发送数据:在串口终端软件的发送数据区域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可以输入ASCII码字符或者16进制数据。
8266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
一、概述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中。
ESP8266芯片作为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芯片,其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备受开发者关注。
本文将介绍8266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串口通信。
二、串口发送数据的一般方法1. 打开串口在使用8266芯片进行串口通信之前,首先需要打开串口。
通过调用串口初始化函数,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可以成功打开串口。
2. 准备发送数据在串口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准备好待发送的数据。
可以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数组中,或者直接在程序中定义发送的字符串。
3. 发送数据通过调用串口发送函数,将数据发送到指定的串口设备上。
发送函数需要传入待发送的数据和数据长度等参数,以确保数据能够被成功发送。
4. 关闭串口在数据发送完成后,需要及时关闭串口以释放资源。
通过调用串口关闭函数,可以关闭打开的串口设备,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三、串口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1. 打开串口与数据发送类似,串口接收数据之前也需要先打开串口。
通过调用串口初始化函数,设置相应的参数,可以成功打开串口。
2. 接收数据通过调用串口接收函数,可以从串口设备中接收数据。
接收函数需要传入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和接收数据长度等参数,以确保数据能够被成功接收。
3. 处理接收数据接收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以根据数据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解析、存储或者其他操作。
4. 关闭串口在数据接收完成后,同样需要及时关闭串口以释放资源。
通过调用串口关闭函数,可以关闭打开的串口设备,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8266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
通过打开串口、准备发送/接收数据、发送/接收数据以及关闭串口等步骤,可以实现串口通信的基本功能。
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结合8266芯片的特性和功能,灵活地应用串口通信,实现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串口光端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串口光端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串口光端机(Serial Optical Modem)是一种将串行数据通过光纤传输的设备。
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远程地点,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串口光端机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铁路、公安等领域,具有传输距离长、抗干扰性强、运行稳定等特点。
串口光端机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工作方式。
1. 发送端原理和工作方式发送端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光信号的过程包括信号调制、光信号发射和光纤传输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发送端将串口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信号调制。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将模拟信号调制为光载波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移键控(FSK)调制和振幅移键控(ASK)调制。
接下来,通过光纤传输介质,光信号发射出去。
光信号发射一般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LED),通过光纤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最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的光信号,经过接收端的光检测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电信号经过解调器将其转换为原始的串行数据。
2. 接收端原理和工作方式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为串行数据的过程包括光信号接收、光信号处理和数据解码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接收端接收光纤传输过来的光信号。
光信号接收一般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接下来,通过光信号处理模块对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整形等处理。
这些处理步骤能够改善光信号的质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数据解码模块中,接收端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将其转换为原始的串行数据。
解码过程通常包括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的数据。
3. 串口光端机的优势和应用串口光端机具有多个优势和应用场景。
首先,其主要优势在于传输距离远。
传输距离可以达到数十公里,远超过了传统的串口通信。
其次,串口光端机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
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
引言: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是一种用于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通过串口接口将数据以串行的形式传输,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交互。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的实现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概述: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主要包括串口初始化、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中断处理等部分。
其中,串口初始化是设置串口通信的参数,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是具体的数据传输操作,中断处理则是处理串口中断事件的相关操作。
正文:一、串口初始化1.确定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需要根据通信双方的需求确定合适的波特率。
2.设置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数据位决定了每个字节中实际有效数据的位数,通常为8位;停止位用于判断一个字节的结束,通常为1位;校验位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3.打开串口:通过使能相应的寄存器位,开启串口功能。
二、发送数据1.准备要发送的数据:将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可以是一个字节、多个字节或一个字符串。
2.判断发送缓冲区是否为空:检查发送缓冲区是否已被发送完毕,如果为空则可以开始发送新的数据。
3.将数据发送到串口寄存器:将准备好的数据写入串口寄存器,启动数据传输。
4.等待数据发送完毕:通过检查发送完成标志位,判断数据是否已经成功发送完毕。
三、接收数据1.等待接收缓冲区非空:通过检查接收缓冲区是否有新的数据接收到,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接收数据。
2.读取接收缓冲区的数据:通过读取串口寄存器中的数据,获取已接收到的数据。
3.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可以是存储、显示或其他操作。
四、中断处理1.使能串口中断:通过设置相应的中断使能标志位,允许串口中断事件的发生。
2.处理接收中断:当接收缓冲区有新的数据到达时,触发串口接收中断,通过中断服务程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处理发送中断:当发送缓冲区为空时,触发串口发送中断,通过中断服务程序发送新的数据。
串口工作原理
串口工作原理1. 什么是串口串口(Serial Port),也被称为COM口或RS-232接口,是一种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电脑接口。
它允许数字设备(如计算机、微控制器)通过一个或多个串行通信线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 串口的基本结构串口主要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串行通信线路(Serial Communication Line)•串行通信接口(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串口驱动芯片(UART)串行通信线路是一对单向传输的数据线,通常由一根接收线(RX)和一根发送线(TX)组成。
串行通信接口则是连接计算机主机和串口设备的硬件接口,通常位于计算机主板上。
串口驱动芯片则是串口通信的核心部分,负责将计算机主机发送出去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以及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给计算机主机处理。
3. 串口的工作模式串口工作时,通常采用全双工模式,即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口设备与计算机主机之间通过数据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握手信号进行同步控制。
串口通信的基本工作模式如下:•发送端(Transmitter)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发送出去。
•接收端(Receiver)接收到串行数据后,将其转换成并行数据供计算机主机处理。
•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握手信号进行同步控制。
4. 串口的数据传输方式串口数据传输采用异步传输方式(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其中数据被分为一系列的帧进行传输。
每个数据帧由起始位(Start Bit)、数据位、校验位(Parity Bit)和停止位(Stop Bit)组成。
具体传输过程如下:•发送端在数据传输前先发送一个起始位,一般为逻辑低电平。
•然后发送数据位,数据位的个数取决于串口的设置,通常为8位。
•接下来是校验位,用于数据的验证和纠错。
可以选择校验位的类型,如奇校验、偶校验或不校验。
•最后是停止位。
在停止位时间内,发送端将数据线恢复到逻辑高电平,作为帧的结束信号,使接收端能够正确获取到整个数据帧。
(2,1,2)卷积码的译码设计
(2,1,2)卷积码的译码设计前⾔卷积码是由伊莱亚斯(Elias)于1954 年⾸先提出来的。
它充分利⽤了各组之间的相关性,本组的信息元不但决定本组的监督元,⽽且也参与决定以后若⼲组的监督元。
同时在译码过程中,不但从该时刻所收到的码组中提取译码信息,⽽且还利⽤以后若⼲时刻内所收到的码组来提取有关信息。
⽆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均已证明其性能优于线性分组码。
近年来众多有关卷积码研究结果表明,卷积码最有希望实现⾹农信道编码定理。
但卷积码在译码理论及实际应⽤较为复杂,这些缺点限制了其进⼀步发展和应⽤。
维特⽐译码算法由维特⽐(Viterbi)1964年提出,算法实质是最⼤似然译码,但它利⽤了编码⽹格图的特殊结构,在⽹格图中选择⼀条路径,使相应的译码序列与接收到的序列之间的汉明距(即量度)最⼩的⼀种最⼤似然译码⽅法,从⽽⼤⼤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
⽬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在我国已经开始紧锣密⿎地实施,它带来的⾼速度、⾼品质的⽆线通信服务,将使我们领略到信息技术的⽆穷魅⼒。
信道纠错编码技术作为保证信息可靠传输的技术,在3G各系统中⼴泛采⽤,并且我们现在所使⽤的第⼆代移动通信系统,如GSM、 CDMA 通信系统,还有卫星与空间通信系统⼴泛采⽤了卷积码信道编、译码技术。
本次设计将以(2,1,2)卷积码为例,通过单⽚机,实现卷积码的译码,借助RS232完成单⽚机与单⽚机、单⽚机与计算机的串⼝通信,借助7279完成键盘扫描和数码管显⽰。
第⼀章系统组成及⼯作原理本次设计的(2,1,2)卷积码的译码由89C52单⽚机为⼯具,接收来⾃另⼀单⽚机或计算机的编码信息,通过7279的键盘扫描和数码管显⽰功能可以⽅便地观察到单⽚机接收的信息和译码结果。
其系统框图如下图1-1所⽰。
MAX232芯⽚能实现EIA-RS-232C的正负电压与TTL的⾼低电平之间的转换,通过它能够⽅便实现单⽚机与单⽚机、单⽚机与计算机间的串⼝通信。
HD7279是⼀⽚具有串⾏接⼝的, 可同时驱动8位共阴极数码管的智能显⽰驱动芯⽚, 该芯⽚同时还可连接多达64键的键盘矩阵,单⽚即可独⽴完成显⽰、键盘接⼝的全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控程序设计
8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4 接收超时异常处理 当使用ReadByte方法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一个字节时,如果下位机发 送过来的数据没有在ReadTimeout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则会引发 TimeoutException,应用程序可以捕获该异常,并作相应处理。下面 的测试程序说明了超时异常处理的方法:
SerialPort sp; private void btnStart_Click (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byte firstByte; sp.ReadExisting(); //清空接收缓冲区,准备接收数据 sp.ReadTimeout = 10000; //10秒内没有收到回复数据,将捕获到异常 try { firstByte = (byte)sp.ReadByte(); //同步读取(程序在此被阻塞) t1.Text = firstByte.ToString("X2"); //显示在文本框t1中 } catch (TimeoutException ex) //捕获到接收超时异常 { t1.Text = ex.Message; //在t1中显示异常信息 } }
ReadByte方法返回一个int类型的值,在实际应用时,要将返回值 强制转换为byte类型。 (2)Read方法 Read方法从串口接收缓冲区中读取多个字节,该方法的接口定义是: public int Read(byte[] buffer, int offset, int count); 该方法试图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count个字节,并写入字节数组 buffer中,写入的起始位置是offset,执行后返回实际读取的字节数 。例如,现在接收缓冲区中只有6个字节,但count参数值为10,则返 回值为6。 在实际应用时,通常先通过SerialPort对象的BytesToRead属性获 得接收缓冲区中已有的字节数,并根据该属性值来设置count参数。 和ReadByte方法不同的是,调用Read方法时,不管接收缓冲区中有无数 据,都不会对应用程序的当前线程造成阻塞。
工控程序设计
6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3)IsOpen属性 通过IsOpen属性可以获知串口当前是否为打开状态,返回一个bool类型 的值,该属性只读,接口定义如下: public bool IsOpen { get; } 串口不能重复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在打开或关闭串口前,都要 使用该属性检查串口是否已经处于打开或已经处于关闭状态,以免引 发异常。 3 接收串口数据的方法 (1)ReadByte方法 SerialPort类的ReadByte方法可以从串口接收缓冲区中读取一个字 节,该方 法的接口定义是: public int ReadByte();
工控程序设计
13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6 数据帧片段的缓存方法 (1)使用集合类存储接收数据 在通信过程中,数据帧表示由多个字节构成的,具有一定格式,表 示完整语意的一组数据。例如,在和HSDZC电能综合测试仪进行通信 时,如果测试仪工作在测量方式1,则一帧数据的长度为46个字节( 包含起始标志和14个数值)。 在系统实际运行中,下位机向上位机发送数据时,可能会将数据帧 分为几个片段依次发送,或者在一次接收到的数据中包含了不止一帧 数据。上位机必须提供一个字节的集合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缓存( 暂存),在确认接收完毕一帧数据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NET Framework 2.0以上版本提供了List类来实现集合元素管理。 List类支持泛型,在存取byte类型的集合元素时无需进行“装箱”和 “拆箱”操作,比使用ArrayList效率高。
{
B = -B; B3 = (byte)(B3 & 0x7F); //等价于B3=(byte)(B3-128) if ((B3 & 0x40) != 0) //如果D6为1 { B3 = (byte)(B3 & 0xBF); n = -B3; } else n = B3; f = B * (float)Math.Pow(2, n); //B乘以2的n次方 return f; }
int baudRate); public SerialPort(string portName, int baudRate,
化 SerialPort 类的新实例,其它参数采用默认值
int dataBits); public SerialPort(string portName, int baudRate, Parity parity, int dataBits, StopBits stopBits); 使用指定的端口名称、波特率、奇偶校验位、数据位 和停止位初始化SerialPort 类的新实例
工控程序设计
5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除了在构造SerialPort类实例的时候可以对端口名称、波特率、 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和停止位进行设置外,构造好SerialPort类实例 后,还可以通过PortName、BaudRate、Parity、DataBits、StopBits 属性对这些参数进行修改,因此构造SerialPort类实例的程序书写形 式比较灵活。 2 串口的打开和关闭 SerialPort类中与串口打开和关闭相关的成员如下: (1)Open方法 Open方法打开新的串口连接,该方法不带参数,接口定义如下: public void Open() (2)Close方法 Close方法关闭已经打开的串口连接,该方法不带参数,接口定义如下: public void Close()
工控程序设计
14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List类提供了丰富的方法来对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操作,表2.2.3列出 了List类的常用方法,表中的示例建立在如下定义的基础上: byte b; byte[] ba; List<byte> li = new List<byte>(); //创建List类的实例li,元 素类型为byte 表2.2.3 List类的常用方法
表2.2.1 SerialPort类的构造函数定义
功能说明 构造函数的接口定义 使用默认属性值创建SerialPort类的新实例,其中数据 位数的默认值为 8,校验位的默认值为 None,停止位 的默认值为 1,默认端口名称为 COM1。
public SerialPort();
工控程序设计
4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该方法从串口接收缓冲区中读取一个字节,要和ReadTimeout属性配合使用 。当调用ReadByte方法时,如果接收缓冲区中没有数据,则程序被阻塞,直 到缓冲区中有数据或到达ReadTimeout属性指定读取数据超时的毫秒数,程序 才能继续运行。
工控程序设计
7
序设计
10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5 HSDZC电能综合测试仪的数据格式 HSDZC电能综合测试仪在钻机性能测试系统中用于输入功率、输出 功率以及功率因素(参见引言介绍)。该设备提供两种电脑测量方式 ,在仪表提示“测量方式”时,可以分别按“显示1”和“显示2”进 入。 在测量方式1的情况下测试仪每秒通过RS-232接口发送1组数据,长 度46字节。信号格式:开始4字节均为FFH,后续每三个字节构成一个 浮点数值,分别表示I1、U1、I2、U2、I3、U3,以及功率因数、视在 功率、效率、输入功率、无功功率、负载率、输出功率、转速,共14 个数据。 在测量方式2的情况下测试仪也是每秒通过RS-232接口发送1组数据 ,长度30字节。信号格式:开始3字节均为12H、34H、56H,后续每三 个字节构成一个浮点数值,分别表示I1、U1、P1、I2、U2、P2、I3、 U3、P3,共9个数据。 上位机在和HSDZC电能综合测试仪进行通信时,不需要向设备写入数 据,而是被动地读取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下面的相关知识将进一步 介绍对已接收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法。
工控程序设计
11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构成浮点数值的3个字节含义是:第1字节(B1)为尾数低位,第2字节(B2)为 尾数高位,第3字节(B3)为阶码指数。其中阶码指数各位的含义如表 2.2.2所示: 表2.2.2 阶码指数字节中各位的含义
D7
数值符号:0为正, 1为负
D6
阶码符号:0为正,
工控程序设计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2.2.1 学习要点 1.知识点:SerialPort类实例的构造,接收串口数据的方法,接收超时 异常处理,HSDZC电能综合测试仪的数据格式,数据帧片段的缓存方 法 2.技能点:应用程序项目和SerialPort对象的创建,串口数据接收,接 收数据的缓存和数据帧的提取 2.2.2 任务描述 某些串口设备能够定时、主动地向上位机发送数据,处于上位机端 的工业控制程序,需要获取串口收到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 .NET Framework 2.0及更高版本提供的SerialPort类可以比较方便地 在C#应用程序中实现串口通信功能。从编程的角度看,串口数据的接 收就是利用SerialPort对象的Read或ReadByte方法将操作系统存放在 串口输入缓冲区中的数据读入到一个字节数组中。 该教学情景通过串口数据接收、接收数据的缓存、数据帧的提取、 浮点数解码这几个实施步骤,达到使用SerialPort对象接收单个串口 设备(下位机)数据的目的。
工控程序设计
9
学习情景2.2 串口设备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图2.2.1 接收超时异常测试 如上图所示,在点击“开始”按钮后,程序被阻塞,此时窗口 对鼠标和键盘的输入都不响应。为了有足够操作时间,SerialPort对 象sp的ReadTimeout属性为10000毫秒(10秒)。在10秒时间内,测试 者可以通过串口测试程序发送一个或多个字节过来,此时程序结束阻 塞状态继续运行,并在文本框中显示接收到的第1个字节;如果10秒 内没有数据到达,则引发TimeoutException。 若上位机程序要一直等待,可以把ReadTimeout属性的值设置为 -1,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