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杭州市可持续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杭州市可持续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社会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杭州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本文旨在探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二、杭州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1. 绿色交通建设杭州市在交通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绿色发展举措。
最著名的就是推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通常称为“共享单车”,让市民和游客可以轻松地骑行解决出行问题,大大降低了汽车使用量,减少了空气污染。
杭州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等,使城市居民更便捷地出行。
2. 生态环境保护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已然成为杭州市的重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杭州市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保护西湖及周边环境。
加大对湖泊、河流、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使杭州市成为一座拥有优美环境的宜居城市。
3. 能源和资源利用杭州市在能源和资源利用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采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力推进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加大废旧物资回收力度,减少资源浪费,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4. 经济型社会建设杭州市在经济型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注重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而且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杭州市还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弱势裙体,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三、杭州市可持续发展经验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1. 交通建设方面的借鉴意义杭州市在交通建设方面推行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并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这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其他城市可以借鉴杭州的经验,在城市内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减少汽车使用量,减少空气污染。
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杭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其经济发展快速,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杭州市决定开展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任务:(1) 统计分析:收集杭州市相关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指标体系建立: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指标体系,用于衡量生态市建设的成效。
(3) 规划编制: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4) 评估与修订:对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工作步骤1. 数据收集:(1) 收集杭州市相关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2)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2. 指标体系建立:(1)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等。
(2) 确定指标权重与评价方法,为规划编制提供量化分析的依据。
3. 规划编制:(1) 分析杭州市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发展需求,确定生态市建设的战略目标。
(2) 制定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
(3) 在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实施方案。
(4) 梳理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明确各项工作的实施路径。
4. 评估与修订:(1) 对编制完成的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符合杭州市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四、组织与保障1. 组织:成立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分工和工作任务,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杭州市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杭州市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1.10.13•【字号】•【施行日期】2011.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杭州市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区、县(市)生态办,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办:为稳步推进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乡镇(街道)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管理,特制订《杭州市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杭州市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根据国家环保部《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函〔2009〕135号)文件,杭州市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浙委〔2006〕50号)和《杭州市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的区、县(市)以下各类建制乡镇和街道。
本办法所称涉农型街道是指辖区内有若干行政村的街道,非涉农型街道是指辖区内无行政村的街道。
第三条创建方案备案自2010年起,拟开展市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创建的乡镇(街道),自查和《标准》要求的差距,在每年6月前上报生态(文明)乡镇(街道)实施方案(附件6)。
杭州市生态办对方案进行核查备案。
第四条申报验收程序(一)申报验收原则遵循以下原则:1、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原则。
2、突出创建过程和成效原则。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4、可操作性、前瞻性与引导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4、环保各项创建工作有效协调、衔接的原则。
2025年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目标
2025年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目标摘要:1.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概述2.2025 年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3.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成果4.2025 年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展望正文:一、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概述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在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同时,充分吸收、储存和利用雨水资源。
我国于2015 年开始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杭州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根据杭州市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到2025 年,杭州市将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二、2025 年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1.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通过构建城市防洪工程、优化城市排水系统等措施,确保城市在遭遇强降雨等极端气候时,能够及时排除积水,保障城市交通畅通和市民生活安全。
2.提高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建设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设施,将雨水用于绿化、景观灌溉、建筑用水等方面,提高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3.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消除黑臭水体,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4.增强城市水文化魅力:结合杭州市特色水文化资源,打造水文化景观,提升城市水文化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
三、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成果1.生态环保:海绵城市建设能有效减少城市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2.节能减排:通过雨水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城市对自来水资源的依赖,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3.城市宜居: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等水患,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保障市民生活安全,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4.经济效益:海绵城市建设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杭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杭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杭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日趋式微,一种新型现代文明形态逐渐崛起,那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基础上产生,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与超越,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次新选择。
这种选择,萌发于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及其恶果的积极反思,起源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深刻领悟,是一种推崇、倡导绿色感召的探索与实践,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和外延。
实践证明,生态文明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综述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以莱奇沃思和韦林为典型,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生态魅力。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
此外,《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伴随着生态问题相关国际公约和文件问世,对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和对策研究逐渐兴起。
早在20世纪40年代,塞特把30年代CIMA会议的文件总结成著作《Can Our City Survive》,警示了环境破坏的后果。
芒福德最早认识到城市发展带来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1962 年,生态学家卡森发表了科普著作《The Silent Spring》,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引言杭州市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杭州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杭州市政府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以指导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布局。
规划目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1.加强城市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2.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容貌和形象;4.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5.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品质。
规划内容城市发展布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布局分为两个层次:主城区和副中心。
1.主城区:主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商务区和文化中心,包括西湖区、下城区、上城区等。
主城区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总体形象,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宜业性。
2.副中心:为了分担主城区的发展压力,杭州市将发展副中心,包括滨江区、余杭区等地。
副中心将成为主城区的延伸,主要发展商务办公、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教育等领域,形成多中心城市格局,促进城市的功能均衡发展。
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治理大气污染等。
杭州市还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保护和修复湖泊、河流、山林等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杭州市将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
主要包括:1.发展便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提高公交服务质量;2.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市地铁网络,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3.改善道路网络,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4.发展新能源交通,推广电动汽车、共享单车等,减少机动车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_成效和未来展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效和未来展望郭静利 1郭燕枝 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xxx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xxx81)摘要:文章在诠释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并从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评价体系、环境保护和机制体制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最后,从加大政策推动、统筹规划、技术创新、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重点和措施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市(县)1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1.1生态文明的诠释生态文明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来理解。
从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
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纵向来看,人类文明经历了 4 个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阶段。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 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 黑色文明” ,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基础上形成的[1]。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中国从 20 世纪中后期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而生态文明的实践是从十六大以后开始的,当时主要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诠释生态文明。
杭州市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案例
杭州市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案
例
杭州市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致力于推进环保
和绿色发展。
下面是杭州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案例:
1. 海洋保护区建设:杭州市积极推动海洋保护区建设,开展海
洋生态保护和底栖生物保育工作。
例如,建设了杭州湾生态保护区,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底栖生物栖息地。
2. 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杭州市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进行海洋环境监测,掌握海洋生态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海洋
环境。
3. 海洋科学研究:杭州市重视海洋科学研究,积极开展海洋生
态系统监测、研究和评估工作。
通过科学研究,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4. 海洋生态旅游开发:杭州市充分利用其陆地与海洋的丰富资源,发展海洋生态旅游。
例如,打造钱塘江-杭州湾生态旅游带,推动
旅游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5. 海洋生态宣传和教育:杭州市加强海洋生态宣传和教育,提
高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和教育
培训,推动公众积极参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以上是杭州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一些案例,杭州市在绿色发展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仍需不断努力。
未来,希望杭州市能够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
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16年发布)
【法规标题】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16年发布)【发布部门】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文字号】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号【适用区域】杭州市【发布时间】2016-04-12【生效时间】2016-05-01【关键词】其它生态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号2015年12月25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已经2016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6年4月12日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的决定(2016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进行了审议,现决定予以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15年12月25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态规划第三章生态经济第四章生态环境第五章生态文化第六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七章制度保障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杭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设,适用本条例。
对杭州市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杭州市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
杭州市生态建设已成为全国模范,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
然而,我们仍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是生态建设的关键之一,包括水电气网、道路交通等。
特别是在雨水收集和处理方面,杭州目前的处理能力还不足以满足城市规模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推进全面的生态环境治理。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部化和外部化。
内部化主要是提高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责任意识和行为,加强监管和制约机制。
外部化主要是通过制度和市场手段,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例如,杭州市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时,强调了通过“极致绿化”、“水上交通”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良好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两者也会产生矛盾。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能拒绝了经济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寻求双赢的发展模式。
基于此原则,我们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协调和整合,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总之,杭州市生态建设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内外部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些措施将有效促进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人留下更为美好的生态环境。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森林杭州行动方案(2011―2015)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森林杭州行动方案(2011―201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12•【字号】杭政办函[2012]274号•【施行日期】2012.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森林杭州行动方案(2011-2015)的通知(杭政办函〔2012〕27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森林杭州行动方案(2011-2015)》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12日森林杭州行动方案(2011-2015)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城市,促进兴林富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森林浙江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100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2011-2015)〉的通知》(市委办发〔2011〕147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生态型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全市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但我市森林地域分布不均、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不高、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
实施“森林杭州”行动,加强林业基础和生态建设,科学发展林业经济,推动森林生态与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巩固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进一步培育发展森林资源,增强固碳和防灾抗灾能力,美化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弘扬生态文明,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生态优先、兴林富民,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优化森林布局,提高森林质量,拓展森林经营,科学开发利用森林功能,逐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高效的森林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加快建设生态杭州、打造东方品质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杭州市五县(市)域发展规划
杭州市五县(市)域发展规划目录前言 (1)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4)(一)发展背景。
(4)(二)现实基础。
(7)(三)制约因素。
(9)二、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11)(一)指导思想。
(11)(二)战略定位。
(11)(三)发展目标。
(13)三、总体布局与空间引导 (16)(一)优化总体布局。
(16)(二)优化五县(市)功能定位。
(18)(三)优化县(市)域空间布局。
(19)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24)(一)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
(24)(二)加强新农村建设。
(37)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43)(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43)(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45)(三)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51)六、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56)(一)构筑综合交通网络。
(56)(二)提升能源电力网络。
(58)(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
(59)(四)构筑城乡一体的高速信息网。
(60)(五)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61)七、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64)(一)推进科技事业创新发展。
(64)(二)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65)(三)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67)(四)推进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69)(五)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71)(六)积极促进就业创业。
(72)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74)(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74)(二)加强环境保护。
(76)(三)加强生态建设。
(78)九、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82)(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82)(二)深化农村改革。
(83)(三)深化中心镇改革。
(85)(四)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86)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89)(一)落实相关政策。
(89)(二)明确职责分工。
(89)(三)突出规划引领。
(90)(四)实施大项目带动。
(91)(五)建立健全协作机制。
(91)(六)加强财力投入。
(92)附件:五县(市)建设项目一览表 (93)前言杭州市五县(市)指富阳市、临安市、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
杭州西湖环境报告.doc
杭州西湖环境报告.doc一、综述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谋划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荣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浙江省治水考核“大禹鼎”。
水环境质量方面,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结果优秀,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市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臭氧浓度1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3%;空气优良率为87.9%,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二、生态环境现状(一)水环境1、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为优,同比稳中有升。
市控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同比持平;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比例100%,同比上升1.9百分点。
钱塘江水质状况为优,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为100%,干、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比例为100%。
运河水质状况为优,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为100%,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为100%。
城市河道水质状况为优,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为100%,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为100%。
苕溪水质状况为优,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为100%,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为100%。
西湖水质状况为优,平均透明度为1.31米。
湖区内监测点位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千岛湖水质状况为优,平均透明度为4.27米。
湖区内监测点位水质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优,14个国控饮用水水源地点位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与2020年同期持平,水质保持稳定。
3、跨行政区交接断面水质状况全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达标率和优于Ⅲ类比例均为100%,与2020年同期持平。
杭州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杭州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杭州家乡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压力,为了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杭州市制定了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推动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二、主要内容1.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成立杭州市家乡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合力。
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完善家乡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空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指标的监测与管理。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排污源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
3. 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制定并执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目标,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推广绿色建筑,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绿色能源和低碳生活方式。
4.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和森林资源保护,推动全域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对草原、湖泊和河流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
5.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鼓励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6. 提高环境意识与教育水平。
加强环境教育,推动社会各界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提高公众环境保护能力。
7. 强化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
修订并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建立健全环境投诉和举报机制,加强环境执法与监管。
三、实施保障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2.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3. 推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合力。
四、预期成效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将在2030年前实现以下目标:1.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水质优良率达到85%以上,土壤污染治理达到全覆盖。
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报批稿)杭州市人民政府二OO八年四月前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贯彻实施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精神,加快实现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三个转变”,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根据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紧急通知》(浙环发[2006]55号)工作要求,结合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杭州市委、市政府开展了《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发挥环境资源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全面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以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各功能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现状为基础,以分区管理、分类指导为原则,以实现各功能小区的主体功能,制订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协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目的,遵循《浙江省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技术导则》,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异规律,将杭州市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功能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规划,明确各功能小区的环境保护与产业准入基本要求的过程。
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分区规划工作是在浙江省环保局统一指导和协调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的,以杭州市各区(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将各区(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进行拼接,在空间上合并生态环境小区形成大杭州的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区划原则,以完整性、协调性为重点,从杭州全市的角度,对各功能区划分的科学性进行分析,重点关注跨边界,跨流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协调,以确保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合理性。
规划的实施将为杭州市政府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政策,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优化产业布局,保育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手段。
杭州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杭州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杭州十四五规划是杭州市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是杭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品质重要依据。
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家重要经济中心、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泛珠三角重要节点城市,飞跃发展为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目标多特式服务型城市。
首先,全面降低生态污染水平,确保优良生态环境,依据杭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建设,要积极扩大生态绿化面积,大力改造美化生态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提升城市品质。
其次,完善体育配套设施,鼓励和引导全民健身,建设起完全覆盖全市的体育旅游推广及服务,促进杭州市体育文化事业发展。
此外,实施信息技术引领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拓展产业结构,支撑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强劲动力。
杭州十四五规划下会鼓励地方创新,构建开放型金融行业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投融资环境,鼓励科技民营企业发展,推动金融信息系统和社会资金运营能力建设,建立宏观管理制度和监管政策体系,支持金融服务供需结构的稳定发展,推进金融可持续发展,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进程,支持金融创新。
未来,杭州将由此实现全覆盖的现代化城市,杭州的制度、管理、技术、服务将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城市节点的作用,朝着国际现代大都市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保护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生态服务功能ﻩ36
第四节治理声环境,推进噪声污染防治38
第五节开发“城市矿产”,综合利用固废资源ﻩ40
第五章优化生态文明的人居建设体系,建设生活品质之城42
第一节城乡互动,绿化区域生态景观42
第二节区域一体,打造生态交通网络45
附件1: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及项目一览表74
附件2:名词解释79
附件3:指标说明ﻩ81
附件4: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86
附件5:《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专家评审意见…………89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为保护生态环境,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杭州市率先在浙江省开展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工作。1999年临安市成功创建为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2001年杭州市区成功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2年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同年编制完成《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标志杭州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启动。2004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杭州生态市建设的决议》。为有效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杭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暂行办法》等一批制度文件。基本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作者:
————————————————————————————————2010—2020)
(送审稿)
杭州市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九月
ﻬ
ﻬ前言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循环经济和生态服务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于一体的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城市是以更新人的观念、调节人际关系、诱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为抓手,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带动城市品质的升华和文化的彰显,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经济的高效运行、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的持续共生的可持续城市。
优美的生态环境一向都是杭州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近年来,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中华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桂冠,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不协调、环境状况与群众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是杭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应有之义,是提升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杭州城市新跨越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杭州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五个县(市)和市本级都已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标志着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各项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节 优势条件
第1条 社会经济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重点,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普惠性进一步增强。
第三节有机更新,建设生态宜居都市ﻩ47
第四节连片整治,美化乡村人居环境50
第六章培育生态文明的社会彰显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之城52
第一节传承与创新,繁荣生态文化ﻩ52
第二节宣传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ﻩ55
第三节倡导与实施,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56
第七章创新生态文明的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统筹之城ﻩ59
第一节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五大”统筹59
为有效指导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究和编制了《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年)》。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ﻩ9
第三章优化生态文明的经济运行体系,建设生产创新之城16
第一节科技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6
第二节优化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ﻩ20
第三节绿色高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ﻩ22
第四节战略西移,打造高端服务新天堂24
第四章夯实生态文明的环境支撑体系,建设生命活力之城ﻩ29
第一节创新流域生态管理,改善水域环境质量29
第二节创新环境管理,保障生态安全62
第三节明确企业责任,实施生态管理ﻩ64
第四节完善社会监督,激励社会参与ﻩ66
第八章生态文明规划实施方略68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68
第二节创新政策制度,完善法制建设ﻩ69
第三节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ﻩ70
第四节建立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执行71
第五节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1
十七大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2009年环境保护部将杭州市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好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推动杭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建设“富足、秀美、宜居、和谐”的生态型城市。
本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规划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2010-2015年为全面建设期,是杭州市生态文明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阶段,2016-2020年为深化拓展期。
ﻬ目录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ﻩ1
第一节优势条件ﻩ2
第二节机遇和挑战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