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神经递质_NO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s
湖北中医药大学 韩永明 hanym575@gmai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一氧化氮(NO)
一、简介
1.NO的基本性质
NO是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自由基性质的气体,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化学 性质活泼,不稳定,半衰期极短(1~5s)。它参与血管舒缩状态的调节、 免疫功能的调制以及神经信息的传递,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物质。
3.NO作为神经递质的特点
众所周知,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合成、贮存、释放、作业方式、失活等方 面要具备若干必需的条件。经典的神经递质如ACh、NA、DA等,它们是 底物在合成酶系的催化下在神经元内合成,贮存于突触囊泡内;在神经 冲动的促进下,囊泡以胞裂外排方式释放出递质,然后与突触后相应受 体结合,通过影响离子通道或第二信使系统而发挥生理效应;最后递质 经重摄取或酶解而失活。 而NO则不同,它是一种有高度反应性的活泼的气体分子,合成后并不贮存 于特殊的囊泡内,因而不是以胞裂外排的方式释放,而是在合成的部位 向四周弥散,影响涉及0.3nm直径范围内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血管壁细胞,而且并不局限于突触结构。它的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不是 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是通过与一些酶或蛋白质结合而产生不同 的生化反应;NO作业的终止也不是通过重摄取或酶解,而是通过弥散。 NO这种气体分子作为信使物质的发现及其特殊的作用方式,扩大了人们对 传统的化学传递概念的认识。
4.NO与经典递质的比较
NO 合成 酶促合成 酶促合成 经典递质
储存
释放 失活 受体 作用范围
无囊泡
弥散 半衰期短,自行失活 无受体,直接作用于靶酶 不局限于突触部位 双向传递;自突触前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或自突触后 释放,作用于突触前
囊泡储存
Ca2+依赖性囊泡释放 酶解或重摄取 激活受体作用于离子通道或第 二信使 主要是突触部位 单向传递,自突触前释放,作 用于突触后。
分型 主要细胞来源 亚细胞定位 活性形式 神经元 胞浆 同型二聚体 cNOS nNOS eNOS 内皮细胞 膜联颗粒 寡聚体 胞浆 同型二聚体 iNOS
Mφ、VEC、VSMC、neuroglia
分子量
Ca2+/CaM依赖性 辅助因子(NADPH、BH4)依赖性
源自文库
150~160KDa
依赖 较少依赖
135KDa
2.NO作为生物信使的沿革
NO生物信使作用的发现,源于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研究。1980年 Furchgott和Zawadzki报道ACh、缓激肽、ATP等的舒血管作用,由血管 内皮细胞(VEC)释放的EDRF介导。1986年Furchgott等基于EDRF药理作用 与NO药理作用的相似性,提出EDRF可能就是NO。后经一系列研究证实, 两者的生物活性、稳定性和对一些药物的反应性非常一致。尽管对 EDRF 是否就是NO这一问题,至今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对EDRF的本质还在研 究之中,但现有的绝大多数资料支持EDRF就是NO。 1988年Garthwaite等提出NO(当时称为EDRF)在脑内发挥细胞间信使的作用。
依赖 较少依赖
125~135KDa
非依赖 依赖
NO释放持续时间
合成NO的水平 染色体定位(人) 基因跨度(kb,人) mRNA长度(kb,人)
短(数秒)
pmpl(皮摩尔) 160 10
短(数秒)
pmpl(皮摩尔) 21~22 4.0~4.3
长(>20h)
nmol(纳摩尔) 17号(17p11~17q11) 37 3.4
三、NO在NS中的生理作用
㈠NO的信使和毒素作用
NO的作用极为复杂广泛,其作用几乎遍布哺乳动物各个系统;并且 NO像一 把“双刃剑”,既是有益的信使、调节者,参与机体的功能调节,同时 又具有潜在的毒性。一般而言,由cNOS 诱导产生的NO主要起信息传递、 舒张血管等方面的作用;由iNOS诱导产生的NO则主要介导细胞毒性作用。 NO的信使和毒素作用
作用方式
二、NO的生物合成
㈠反应式
NO的合成前体是L-精氨酸(L-Arg),经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由还 原型尼克酰胺腺苷酸二核苷酸磷酸(NADPH)作为电子供体,氧化生 成NO和L-瓜氨酸。
㈡NOS
1.分型及其特性
就目前而言,已经纯化和克隆的NOS有三种同工酶:NOSⅠ(即神经元型 NOS,nNOS)、NOSⅡ(诱导性NOS,iNOS)、NOSⅢ(内皮型NOS,eNOS)。 eNOS、nNOS又合称为结构型或原生型NOS(cNOS)。 三种NOS同工酶特性的比较
组织/系统 血管 心脏 肺 肾 CNS 免疫系统 胰腺 NO的信使作用 EDRF,抗血栓,缺血保护,抗AS 抗血小板粘附 冠脉灌注,负性肌力作用 通气-灌注平衡,支气管纤毛动力 管球反射,肾小球灌注,肾素释放 突触形成,突触传递可塑性,记忆形成, 脑血流,神经内分泌功能,视觉,嗅觉 抗微生物,抗肿瘤 内分泌及外分泌功能 NO的毒素作用 败血性休克,炎症,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渗漏,动脉粥样硬化(AS) 心肌顿挫,败血性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复合物诱导的肺泡炎 急性肾衰,肾小球肾炎 神经毒性,惊厥前期,偏头痛,痛觉过敏,脑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异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炎症, 败血性休克,组织损伤 胰岛B细胞破坏
12号(12q24.2~24.3) 7号(7q36~36)
㈡NOS
2.NOS在CNS中的分布
不同类型NOS的纯化和克隆可 使我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 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显示 NOS及其mRNA的分布。 NOS在CNS中分布广泛。从大 鼠到人类,nNOS主要分布 在大脑皮层(无棘突细胞)、 海马(CAI区中间神经元、 齿状回颗粒细胞)、纹状体、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中脑(上、下丘表层)和小 脑(颗粒细胞及其平行纤维、 篮状细胞)等处 eNOS主要分布在脑血管内皮细胞;海马锥体细胞也含eNOS。 iNOS主要在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VEC、VSMC等细胞中经 诱导产生。
胃肠道
血运,蠕动,外分泌,粘膜保护
粘膜损伤
㈡NO在NS的生理作用
目前比较明确的NO在CNS中的功能主要有: 1.参与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的信息 传递,松弛多种平滑肌(胃肠道、血管、呼吸道、泌尿道平滑肌)。 2.参与突触的可塑性,包括长时程突触传递增强(LTP)和长时程突触传递抑 制(LTD)的形成和维持。而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细胞基础。 3.参与痛觉、视觉及嗅觉等信号的传导。 ⑴NO对痛觉的调制与NO的量及作用部位有关。在外周,少量NO引起痛敏作 用,NO过多则通过cGMP途径抑制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兴奋,从而镇痛。 在脊髓,NO亦可通过cGMP和/或Ca2+的协同效应导致痛敏。在脊髓以上水 平,NO致痛机制未明。 ⑵NO-sGC-cGMP操纵的离子通道途径参与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视觉信号传导。 ⑶嗅球的许多细胞含NOS和sGC。 4.通过NO-sGC-cGMP途径舒张脑血管,影响脑微循环血流,间接影响神经元 的功能。 5.此外,NO还参与阿片耐受和成瘾的中枢机制;参与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 摄食、体温调节;在脑干水平参与对外周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
二、NO的作用机制
NO是一个小分子生物活性 物质,具有疏水性(脂溶 性),可自由通过细胞膜, 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靶 分子,不需要任何受体 的介导。 NO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效应, 其主要信号转导系统是 NO-sGC-cGMP信号转导系 统:NO激活可溶性鸟苷 酸环化酶(sGC),升高细 胞内的cGMP水平,进而 激活或调节不同酶的活 性、或操纵离子通道, 表达生物学效应。
neurotransmitters
湖北中医药大学 韩永明 hanym575@gmai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一氧化氮(NO)
一、简介
1.NO的基本性质
NO是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自由基性质的气体,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化学 性质活泼,不稳定,半衰期极短(1~5s)。它参与血管舒缩状态的调节、 免疫功能的调制以及神经信息的传递,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物质。
3.NO作为神经递质的特点
众所周知,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合成、贮存、释放、作业方式、失活等方 面要具备若干必需的条件。经典的神经递质如ACh、NA、DA等,它们是 底物在合成酶系的催化下在神经元内合成,贮存于突触囊泡内;在神经 冲动的促进下,囊泡以胞裂外排方式释放出递质,然后与突触后相应受 体结合,通过影响离子通道或第二信使系统而发挥生理效应;最后递质 经重摄取或酶解而失活。 而NO则不同,它是一种有高度反应性的活泼的气体分子,合成后并不贮存 于特殊的囊泡内,因而不是以胞裂外排的方式释放,而是在合成的部位 向四周弥散,影响涉及0.3nm直径范围内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血管壁细胞,而且并不局限于突触结构。它的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不是 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是通过与一些酶或蛋白质结合而产生不同 的生化反应;NO作业的终止也不是通过重摄取或酶解,而是通过弥散。 NO这种气体分子作为信使物质的发现及其特殊的作用方式,扩大了人们对 传统的化学传递概念的认识。
4.NO与经典递质的比较
NO 合成 酶促合成 酶促合成 经典递质
储存
释放 失活 受体 作用范围
无囊泡
弥散 半衰期短,自行失活 无受体,直接作用于靶酶 不局限于突触部位 双向传递;自突触前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或自突触后 释放,作用于突触前
囊泡储存
Ca2+依赖性囊泡释放 酶解或重摄取 激活受体作用于离子通道或第 二信使 主要是突触部位 单向传递,自突触前释放,作 用于突触后。
分型 主要细胞来源 亚细胞定位 活性形式 神经元 胞浆 同型二聚体 cNOS nNOS eNOS 内皮细胞 膜联颗粒 寡聚体 胞浆 同型二聚体 iNOS
Mφ、VEC、VSMC、neuroglia
分子量
Ca2+/CaM依赖性 辅助因子(NADPH、BH4)依赖性
源自文库
150~160KDa
依赖 较少依赖
135KDa
2.NO作为生物信使的沿革
NO生物信使作用的发现,源于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研究。1980年 Furchgott和Zawadzki报道ACh、缓激肽、ATP等的舒血管作用,由血管 内皮细胞(VEC)释放的EDRF介导。1986年Furchgott等基于EDRF药理作用 与NO药理作用的相似性,提出EDRF可能就是NO。后经一系列研究证实, 两者的生物活性、稳定性和对一些药物的反应性非常一致。尽管对 EDRF 是否就是NO这一问题,至今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对EDRF的本质还在研 究之中,但现有的绝大多数资料支持EDRF就是NO。 1988年Garthwaite等提出NO(当时称为EDRF)在脑内发挥细胞间信使的作用。
依赖 较少依赖
125~135KDa
非依赖 依赖
NO释放持续时间
合成NO的水平 染色体定位(人) 基因跨度(kb,人) mRNA长度(kb,人)
短(数秒)
pmpl(皮摩尔) 160 10
短(数秒)
pmpl(皮摩尔) 21~22 4.0~4.3
长(>20h)
nmol(纳摩尔) 17号(17p11~17q11) 37 3.4
三、NO在NS中的生理作用
㈠NO的信使和毒素作用
NO的作用极为复杂广泛,其作用几乎遍布哺乳动物各个系统;并且 NO像一 把“双刃剑”,既是有益的信使、调节者,参与机体的功能调节,同时 又具有潜在的毒性。一般而言,由cNOS 诱导产生的NO主要起信息传递、 舒张血管等方面的作用;由iNOS诱导产生的NO则主要介导细胞毒性作用。 NO的信使和毒素作用
作用方式
二、NO的生物合成
㈠反应式
NO的合成前体是L-精氨酸(L-Arg),经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由还 原型尼克酰胺腺苷酸二核苷酸磷酸(NADPH)作为电子供体,氧化生 成NO和L-瓜氨酸。
㈡NOS
1.分型及其特性
就目前而言,已经纯化和克隆的NOS有三种同工酶:NOSⅠ(即神经元型 NOS,nNOS)、NOSⅡ(诱导性NOS,iNOS)、NOSⅢ(内皮型NOS,eNOS)。 eNOS、nNOS又合称为结构型或原生型NOS(cNOS)。 三种NOS同工酶特性的比较
组织/系统 血管 心脏 肺 肾 CNS 免疫系统 胰腺 NO的信使作用 EDRF,抗血栓,缺血保护,抗AS 抗血小板粘附 冠脉灌注,负性肌力作用 通气-灌注平衡,支气管纤毛动力 管球反射,肾小球灌注,肾素释放 突触形成,突触传递可塑性,记忆形成, 脑血流,神经内分泌功能,视觉,嗅觉 抗微生物,抗肿瘤 内分泌及外分泌功能 NO的毒素作用 败血性休克,炎症,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渗漏,动脉粥样硬化(AS) 心肌顿挫,败血性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复合物诱导的肺泡炎 急性肾衰,肾小球肾炎 神经毒性,惊厥前期,偏头痛,痛觉过敏,脑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异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炎症, 败血性休克,组织损伤 胰岛B细胞破坏
12号(12q24.2~24.3) 7号(7q36~36)
㈡NOS
2.NOS在CNS中的分布
不同类型NOS的纯化和克隆可 使我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 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显示 NOS及其mRNA的分布。 NOS在CNS中分布广泛。从大 鼠到人类,nNOS主要分布 在大脑皮层(无棘突细胞)、 海马(CAI区中间神经元、 齿状回颗粒细胞)、纹状体、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中脑(上、下丘表层)和小 脑(颗粒细胞及其平行纤维、 篮状细胞)等处 eNOS主要分布在脑血管内皮细胞;海马锥体细胞也含eNOS。 iNOS主要在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VEC、VSMC等细胞中经 诱导产生。
胃肠道
血运,蠕动,外分泌,粘膜保护
粘膜损伤
㈡NO在NS的生理作用
目前比较明确的NO在CNS中的功能主要有: 1.参与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的信息 传递,松弛多种平滑肌(胃肠道、血管、呼吸道、泌尿道平滑肌)。 2.参与突触的可塑性,包括长时程突触传递增强(LTP)和长时程突触传递抑 制(LTD)的形成和维持。而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细胞基础。 3.参与痛觉、视觉及嗅觉等信号的传导。 ⑴NO对痛觉的调制与NO的量及作用部位有关。在外周,少量NO引起痛敏作 用,NO过多则通过cGMP途径抑制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兴奋,从而镇痛。 在脊髓,NO亦可通过cGMP和/或Ca2+的协同效应导致痛敏。在脊髓以上水 平,NO致痛机制未明。 ⑵NO-sGC-cGMP操纵的离子通道途径参与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视觉信号传导。 ⑶嗅球的许多细胞含NOS和sGC。 4.通过NO-sGC-cGMP途径舒张脑血管,影响脑微循环血流,间接影响神经元 的功能。 5.此外,NO还参与阿片耐受和成瘾的中枢机制;参与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 摄食、体温调节;在脑干水平参与对外周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
二、NO的作用机制
NO是一个小分子生物活性 物质,具有疏水性(脂溶 性),可自由通过细胞膜, 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靶 分子,不需要任何受体 的介导。 NO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效应, 其主要信号转导系统是 NO-sGC-cGMP信号转导系 统:NO激活可溶性鸟苷 酸环化酶(sGC),升高细 胞内的cGMP水平,进而 激活或调节不同酶的活 性、或操纵离子通道, 表达生物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