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选择题1.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2.太原市期末测试题他是山东菏泽人,时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

曾经在长城抗战中率领大刀队奇袭日军,闻名中外。

七七事变发生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

他冲入敌阵,挥舞大刀砍杀日军。

后壮烈牺牲,年仅39岁。

他是()A.杨靖宇B.张自忠C.左权D.赵登禹3.襄汾县期末测试题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这表明蒋介石()A.要寻求美国的援助B.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C.要抗击日本侵略者D.要组建南京国民政府4.汾阳市期末测试题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5.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

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A.开赴北伐战场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胜利结束长征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6.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的大举进攻上海的事变是()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7.抗日战争中,粉碎日军速战速决战略意图、激发全国人民斗志的关键战役是()A.黄海海战B.卢沟桥保卫战C.威海卫战役D.淞沪会战8.文水县期末测试题“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含答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1.“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军士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军不撤兵回去,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林则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南昌起义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5.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A.朱德 B.彭德怀C.叶挺D.项英6.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以下哪一项最合适()A.同室操戈B.隔岸观火C.同仇敌忾D.不谋而合7.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进无退。

”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促进了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的出现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8.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A.天津B.武汉C.南京D.徐州9.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10.辨析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七七事变1.爆发:1937 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结果: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4.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5.合作(1)红军改编: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2)合作宣言: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6.影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知识点3 淞沪会战7.爆发: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

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

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8.英勇事迹(1)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2)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3)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9.结果与影响: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10.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85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畔一声枪响。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自此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

与该事件相符的是()A.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两党合作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D.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

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卢沟桥事变导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全国人民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的战争,A项正确;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 项;国共两党合作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是在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后,排除C 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故选A项。

2.《雪庵日记》中写进:“7月28日,北平岌岌可危,报载中国决定正式开战,北平商民人人欢舞”,“7月29日,此次二十九军失败,完全误于宋哲元,和战不定……愧对为国牺牲之佟麟阁和赵登禹等忠魂”,这两篇日记书写时()A.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B.皖南事变发生C.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D.武汉会战开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北平保卫战中佟麟阁、赵登禹等将领英勇牺牲。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C项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排除A项;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排除B项;1938年武汉会战开始,排除D项。

故选C项。

3.以下为中国共产党于1933-1937年发布的一系列文件。

由此可见1933年11月21日中华苏维埃政府与十九路军订立抗日作战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宣言)1936年9月16日中共关于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1936年12月19日西安事变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通电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25日中共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A.中华民族持久抗战赢得世界尊重B.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C.中国共产党争取全民族团结抗战D.国共对抗战胜利均作出重大贡献【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华苏维埃政府与十九路军订立抗日作战协定”“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共关于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西安事变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通电”“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体现出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实行全民族抗战,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持久抗战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合作抗战,没有说明国共对抗战胜利均作出重大贡献,排除D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习题0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习题01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的贷款②军阀政府的支持③辛亥革命的刺激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首先要阅读题干,理解题意,对于历史事件的原因,一般从内因、外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几方面去思考,着眼于历史事件的背景来考虑,结合课本可知,③④为正确答案。

例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集中在()①纺织业②冶铁业③轮船制造业④面粉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D点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重工业企业,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则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2.洋务派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同点是()A.私人投资创办 B.实行封建管理C.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而创办 D.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练习1.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开采矿山是在()A.《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B.《北京条约》签订以后C.《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D.《辛丑条约》签订以后2.清朝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了的口号()A.“师夷长技” B.“自强” C.“求富” D.“实业救国”3.下列企业由张謇创办的是()A.大久精盐公司 B.福新面粉厂C.大生纱厂 D.南洋兄弟烟草公司4.“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这里所说的“今也其时矣”的“时”是指()A.洋务运动以后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5.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出现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势力不包括()A.帝国主义 B.三民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7.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的是()A.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B.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地区发展不平衡D.民族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国外8.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失败的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C.经济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8.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含材料题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含材料题答案)新人教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选择题:
1.甲午战争后主张“实业救国”的民族工业实业家是( )
A.张之洞 D.张謇 C.荣宗敬 D.荣德生
2.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企业是( )
A.发昌机器厂 B.大生钞厂
C.福新面粉公司 D.大众精盐公司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
A.重工业部门 B.轻工业部门
C.第三产业部门 D.运输业部门
二、列举题:
列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第19答案:二.列举题:上海、武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图表题专项练习1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能力,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往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图中胡人的服饰汉化以及汉人的饮食胡化,说明图片反映的主题是民族之间的交往,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族交往,不是中外交往,排除B;图片也不是反映的国家统一,排除C;经济发展不符合材料民族交融的信息,排除D。

故选A。

2 .如图展示的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朝代更替,下列关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开放与科技进步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展示的是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一方面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政权分立,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B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在秦汉时期,繁荣开放与科技进步是在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在明清时期,ACD排除。

故选B。

3 .下图是某同整理的学考笔记,它相关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经济重心南移B.王星改革C.八王之乱D.孝文帝改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迁都洛阳……改用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D符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指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

A不符合题意;王星改革说法不正确,B不符合题意;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

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历史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普遍性是说任何历史现象都有它发生的客观原因,而一切历史现象又必然地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全练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全练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七七事变1.(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一·二八事变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2.(2021山西中考)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

祭文反映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3.【新独家原创】2021年,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写明:坚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知识点3 淞沪会战4.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本曾叫嚣要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成功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H8106002)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5.【国防教育·国家公祭日】【新独家原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

2022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被设立为国家公祭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西安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国民革命 D.长征胜利能力提升全练6.(2023广东阳西期末,22,★☆☆)“某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的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H8106001) ( )A.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B.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7.(2020江苏南京中考,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尽管局势发展中还有跌宕起伏,但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局已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中国近代史上,佩戴下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长征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3.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5.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在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并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

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6.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

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永定河的怒吼】说起“卢沟桥”,老人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

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

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

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1)上述材料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中“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是事实吗?为什么?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中牺牲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危机中再合作】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3)材料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牢记侵略战争】2016年12月13日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9课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9课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

2、他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洋务运动。

4、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萌芽状态。

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5、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了了“黄金时代”。

7、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8、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9、“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这是范旭东在《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的缘起》中说的。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区上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

11、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其时”指的是辛亥革命后。

二、列举题1、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及所创办的实业。

答:(1)张謇的大生纱厂、(2)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3)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4)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

2、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发生的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治运动。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列举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答:(1)洋务运动至清末,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

(3)一战后至建国前,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六单元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六单元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顾维钧这番讲话的历史背景是(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B.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C.日本在南京制造大屠杀D.卢沟桥事变爆发2.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 (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内战结束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3.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京)正式宣布,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这则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B.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加速到来C.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D.国共两党分歧根本消除4.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

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

这一做法(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适应了全民族抗战新形势需要5.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漫画家以漫画为武器,发出“漫画战”的呐喊。

右面是1938年出版的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

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是( )A.反映了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B.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C.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D.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6.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华北危机D.百团大战7.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do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练习一、选择题1、在古代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在中国近代也有一位“弃政经商”的“状元实业家”,他是()A. 张骞B. 张謇C. 魏源D. 李鸿章2、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门()?A.手工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农业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哪三座大山的压迫()?①帝国主义②清政府③北洋军阀④封建主义⑤官僚主义A.①②③B. ①④⑤C.②③⑤D. ①②④4、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A.19世纪末B.一战期间C.一战后D.二战期间5、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B.民族工业的实力C.“实业救国”思潮D.第一次世界大战6.“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这段话反映了张謇()A.赞成商务立国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实业救国7.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茌维持之列。

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材料表明()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9.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芜湖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练习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一、选择题1.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并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十四年抗战”说的主要依据是()A.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局部抗战开始B.以七七事变为起点,全民族抗战开始C.以西安事变为起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D.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起点,日本开始侵略中国2.下列以发生时间或地点命名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七七事变②八一三事变③九一八事变④西安事变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3.如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A.正面战场抗战B.敌后战场抗战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D.全民族抗战4.如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A.中国开始转入局部抗战B.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D.抗战期问中国军队主动m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5.为保卫上海、南京,南京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序幕C.成功保卫了上海、南京的安全D.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6. 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A.淞沪会战B.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C.太原会战D.徐州会战7.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国革命影响重大。

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需要C.日本侵华如剧了中国民族危机D.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8.“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个事件后发表的抗战宣言()A.卢沟桥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9.175年前,它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80年前,它目睹了人类历史上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月27日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
日决定草案》。这意味着从2014年起,南京大屠杀死
难者的悼念仪式将正式升到国家的法律性层面。那么,
公祭日的日期来源于( B )
A. 1937年8月15日
B. 1937年12月13日
C. 1945年9月2日
D. 1945年9月3日
15
15.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 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侮辱这个城市……他们 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 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 体。”与材料所示事件直接相关的是(D ) A.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 中国华北沦陷 D. 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2
11. 以下战役中,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
是( B )
A. 黄海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威海卫战役
D. 武昌起义
12. 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
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D )
A. 武汉
B. 上海
C. 沈阳
D. 南京
13
13. 《东史郎日记》一书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7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 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 老幼,无论何人……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 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大事……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讲话 (1)材料一所示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2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真题训练(解析卷)-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真题训练(解析卷)-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选择题1.卢沟桥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从这里开始,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七七事变【答案】D【解析】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故D正确。

A.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沈阳,故A错误。

B.西安事变发生在西安,故B错误。

C.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故C错误。

故选D。

2.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A. B.C. 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A项符合题意。

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开始;南京大屠杀是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制造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3.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为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如果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一下最适合的歌词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C.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日日新闻》的报道,它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又一铁证,这一罪行是()A. 柳条湖事件B. 八一三事件C. 七七事变D. 南京大屠杀【答案】D【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1937年12月”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上的一篇报道。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练习1. 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国⾰命影响重⼤。

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 西⽅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B. 世界反法西斯⼒量联合的需要C. ⽇本侵华如剧了中国民族危机D. 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2.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8⽇。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个事件后发表的抗战宣⾔()A. 卢沟桥事变B. 西安事变D. ⼋⼀三事变3. 观察下⾯的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 九⼀⼋事变B. 华北事变C. 七七事变D. 百团⼤战4. 国民党军队主⼒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后⽅地区,敌军占领的⼤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反攻的任务,⾃然地主要由根据地的⼈民军队来进⾏。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B. ⼟地⾰命C. 抗⽇战争D. 解放战争5. “万⾥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衡⼭湘⽔,⼜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质,九州遍洒黎元⾎……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学校歌出现的时期是()A. 1912~1919年B. 1920~1926年C. 1927~1936年D. 1937~1945年6. 全国性抗⽇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九⼀⼋事变B. 卢沟桥事变D. ⽇军南京⼤屠杀7.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应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的最主要影响是()A. 东北沦陷B. 平津沦陷C. 局部性的抗战开始D. 全国性的抗战开始8. “⼀九三七,祸从天降,⼀⼆⼀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横遍野,⾎染长江。

三⼗余万,⽣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中描述的是()A. 七七事变B. 九⼀⼋事变C. 南京⼤屠杀D. 西安事变9.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在经过了10年最激烈的内战后,红军和⽩军忽然携⼿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美国记者评价的是()A. 北伐战争B. 九⼀⼋事变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10.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中国近代史上,佩戴下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长征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
3.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5.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在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并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

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
6.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

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永定河的怒吼】
说起“卢沟桥”,老人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

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

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

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
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1)上述材料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中“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是事实吗?为什么?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中牺牲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危机中再合作】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3)材料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牢记侵略战争】
2016年12月13日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清晨7时,纪念馆举行了国旗下半旗仪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具有世界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教科书,将向所有世人和来者表明“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4)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选择C项。

2.B 解析: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故选择B项。

3.D 解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选择D项。

4.B 解析:1937年发生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题干材料所描述的情况,故选择B项。

5.D 解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一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故选择D项。

6.B 解析: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的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故选择B项。

7.(1)卢沟桥(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不是。

因为当中日双方仍在交涉之时,日军却突然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

可见,士兵失踪只是日本发动事变的借口。

佟麟阁和赵登禹。

体现了坚决抵抗侵略、誓死保卫国土的爱国精神。

(合理即可)(3)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共两党军队与日军作战,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4)提醒国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