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护理案例(神经外科)
典型护理案例(神经外科)
典型护理案例(神经外科)案例库格式护理个案一、患者病情:床号:20床姓名:贺业良性别:男年龄:60岁入院日期:2015-04-17 诊断:1、颅脑外伤2、左侧额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3、双侧额颞顶叶脑挫伤伴脑内血肿3、颅底骨折主诉:车祸致头部外伤3小时余现病史:患者3小时前车祸致头部外伤、伤时情况及昏迷史不详,呕吐胃内容物,被送入烟台福山人民医院简单检查后急诊至我院就诊,行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双侧额颞顶叶脑挫伤伴脑内血肿、双侧颞顶骨骨折,后拟诊“颅脑外伤”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眼、耳、口、鼻出血,有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呼吸困难,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即刻在急诊全麻下行右额颞顶、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气管切开术,现术后第40天,神志仍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射灵敏,生命体征暂平稳,气管切开畅,在院继续接受相关治疗。
过去史:(疾病史、用药史、手术史、过敏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自服“卡托普利”治疗,血压控制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庭遗传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日常生活规律及自理程度:1、饮食情况:受伤前饮食规律,以米面为主,一日三餐,饮食清淡易消化,自外伤术后以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为主。
2、休息与睡眠情况:受伤前睡眠每天6~7小时,现患者处于昏迷状态3、排泄情况:大便每2~3日1次,尿量2000ml/日,目前予留置尿管留取小便,大便不能自控。
4、日常活动与自理情况:平时生活有规律,生活自理,现处于昏迷状态,自主活动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五级。
5、嗜好:吸烟20余年,无饮酒嗜好。
心理社会资料:(包括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经济与家庭支持系统等)患者因突然意外受伤,家属对其无心理准备,加之术后持续昏迷,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焦虑、,担心疾病预后,患者受伤经鉴定为意外交通事故,故经济不成问题。
护理法律问题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设有多个临床科室,其中神经外科是该院的特色科室。
某日,一位患者因突发脑出血入住神经外科。
患者入院后,医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诊断为脑出血,需进行手术。
在患者手术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了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手术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专家主刀,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
然而,术后患者病情恶化,出现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等症状。
经过抢救,患者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身体机能受到了严重影响。
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结果表示不满,认为手术存在过错,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
患者及家属要求医院进行赔偿,但医院认为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医疗过错,拒绝赔偿。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患者术后病情恶化是否属于医疗过错,医院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2. 案例分析(1)医疗过错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过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诊疗规范,造成患者损害的行为。
在本案中,患者术后病情恶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 术前准备: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了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术前准备要求。
② 手术过程:手术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专家主刀,手术过程符合医疗规范。
③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转入ICU,由专业护士进行护理,符合术后护理要求。
综上所述,医院在术前、手术过程及术后护理方面均符合医疗规范,不存在医疗过错。
(2)赔偿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因医疗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患者术后病情恶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 患者自身原因:患者突发脑出血,属于疾病本身的风险,与医疗行为无直接因果关系。
② 医院救治措施:医院在患者术后病情恶化时,采取了积极的救治措施,尽到了救治义务。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案例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案例
《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案例》
嘿,咱就说说在神经外科的那些事儿吧!
有一次,我们接收了一位特别严重的病人,就像一棵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小树。
那真叫一个棘手啊!病人家属急得不行,咱这心里也跟着揪起来呀。
我和同事们可没含糊,迅速行动起来。
每天多次的查房,观察病人细微的变化,这不就像是侦探在寻找案件的蛛丝马迹嘛!“哎呀,今天病人的血压好像有点不太稳定呀!”我赶紧和医生沟通。
医生也超级负责,立刻调整治疗方案,那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
还记得有一回,病人因为身体不适心情特别差,就跟那随时会爆炸的炸弹似的。
咱得哄啊!“大爷,咱得坚强点呀,您看您很快就能好起来啦!”我轻声细语地开导,嘿,你还别说,大爷的脸色慢慢缓和了一些。
这护理工作可不就跟哄小孩似的,得有耐心!
还有呀,我们对病人的照顾那叫一个无微不至。
从饮食到康复训练,每一个环节都不马虎。
这就好比是打造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得精心雕琢呀!每次看到病人一点点地进步,我们心里那个高兴呀,简直比吃了蜜还甜!
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改进,病人的恢复情况越来越好,就像久旱的大地迎来了甘霖。
病人家属对我们那是连连夸赞,“你们这护理服务太好啦,真是太感谢了!”听了这话,咱心里别提多自豪了!难道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呀!
在这里,我想说,优质的护理服务真的太重要啦!它能给病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我们会一直努力,让更多的病人感受到这份爱与关怀!。
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案例分析案例
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案例分析案例钱某某,男,38 岁,主诉:头晕、头痛伴进行性视力下降、肢体无力一月余。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在外地打工无明显诱因出现连续性头晕、头痛伴双眼视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无发热、四肢抽搐、意识障碍等。
于2015年十月到当地医院就诊行CT检查示:鞍区占位,垂体腺瘤可能,未行相关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断至我院就诊。
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体重可,二便无明显变化。
专科情况;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神志清,查体合作,对答切题,步态正常,头颅无增大,脑膜刺激征(—)。
双瞳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角膜反射存在,双眼视力下降,右眼1米数指困难,左眼1米数指正常,右侧颞侧偏盲,双耳听力粗测正常,双侧面部感觉正常对称,张口无歪斜,伸舌居中,发音无声嘶,吞咽无呛咳,咽反射正常。
耸肩转颈有力。
四肢活动好,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鞍区占位病变,垂体腺瘤。
一、围手术期病人评估(一)术前评估1.患者术前神清、合作,生命体征平稳,饮食、二便正常。
已告知患者放松心情,必要时给艾司唑仑口服,以保证睡眠质量。
2.患者全身系统情况良好,辅助检查 CT、MRI、垂体激素水平检查、皮质醇激素水平检查均已完善,患者对手术耐受程度好。
3.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已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等,家人能够积极支持患者。
(二)术中评估1.患者为择期手术,拟定于2015年11月15日早八点,选择层流手术间,手术间环境适宜,仪器设备完好。
2.患者神清、合作,术前准备完善,已带入术中用药及所需器材。
3.患者取仰卧位,切口为鼻中隔直切口,开通左上肢浅静脉通路及深静脉通路,皮肤完好。
4.术中需要物品均已清点完毕,物品按需摆放。
5.患者心理状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三)术后评估1.患者在全麻下行“经鼻蝶鞍区占位切除术”,手术顺利,术毕安返病房,切口为鼻中隔直切口。
2.患者术后意识清楚,对答切题,GCS评分15分,四肢肌力5级,伤口位于双侧鼻腔,未放置引流管,双侧鼻腔填塞物固定,有少许渗液,患者皮肤完好,无压红。
神经外科个案护理
神经外科2009年典型案例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基本信息:神经外科,20床,马,男,81岁,住院号入院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2、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病史汇报:患者,马,男,81岁,住院号,患者因“头痛、间断恶心呕吐15天”为主诉于2009年12月23日19:20入院。
15天前外出时突然出现头痛、意识不清,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SAH,对症治疗后神志转清、头痛减轻,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查CT示大部分出血已吸收、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颈强明显,克氏、布氏征均阳性。
医嘱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防治脑血管痉挛等治疗。
于1月5日行CTA检查示前交通动脉瘤。
于12月28日09:10咳嗽后出现面色青紫、意识障碍、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5分钟后恢复自主呼吸、心跳,神志转清,给予留置导尿。
12月30日复查CT示:第三四脑室新鲜出血,轻度脑水肿。
1月3日在介入科行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示左前交通动脉处动脉瘤大小约4mm×3mm。
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诉头痛可忍受,体温波动在36-39.4℃之间,颈强,克氏、布氏征均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食欲好,每日间断睡眠约6-7小时,小便正常,大便干结,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应用,应用后能自行排便,于1月7日再次出现头痛后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经心肺复苏神志转清,于1月10日行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夹闭术。
护理问题及措施P1:急性意识障碍I1:措施 (1)评估和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2)病床安装床档,加强基础护理;(3)必要时使用约束带;(4)保持呼吸道通畅;(5)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好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
O1:效果评价患者神志清楚。
P2:疼痛I2:措施(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3-4周,减少探视,保持情绪稳定;(2)评估和记录疼痛发作的部位、时间、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3)对病人主诉疼痛立即给予反应,表示关心;(4)尽可能减少刺激,减轻疼痛;(5)提供安静的病房环境。
坠床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坠床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案例1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男性,65岁。
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主因头痛呕吐8小时、发热7小时,由急诊平车推入神经外科。
护理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正常,精神差,活动能力较差,体温38.0℃,脉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
主诉头痛,既往有动脉瘤病史。
医嘱:一级护理,普食,卧床,陪护一人。
自理能力评估分值70分,坠床评分为4分,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卧床,如有需求告知陪护或使用呼叫系统告知护士给予帮助,拉起双侧床档,床尾悬挂坠床警示标识,以预防患者起床、翻身时不慎坠床。
2.事件发生经过:患者入院第2天夜间23:50护士交接班巡视病房时,患者处于安静睡眠状态,双侧床档呈立起状态,陪护于陪护椅休息。
00:05患者想小便,见陪护(其子)睡眠中不忍唤醒,担心打开床头灯会打扰同病室患者休息,由床头和床档之间的空隙处自行附身寻找床下便器,起身时突因上肢发软,发生坠床。
坠床发生后护士立即赶至床旁,发现患者坐于地上,立即报告医生。
值班医生给予患者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四肢关节活动正常,前额轻微肿胀,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7.5℃,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5/80mmHg。
患者未诉头晕及疼痛,将患者抬至床上,遵医嘱给予患者行头颅CT检查,检查结果示:未见外伤后改变,安全返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安抚患者入睡。
3.本案例原因分析(1)患者因高龄、疾病原因导致身体虚弱、活动无耐力、活动能力差。
(2)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认知过高,对发生坠床风险认识较差。
(3)床档设置欠合理,床档长度不够。
(4)护理人员虽有风险意识,但经验不足,与患者缺乏有效沟通。
案例2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66岁。
诊断: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主因左侧肢体力弱7小时收住院治疗。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否认药物过敏史,无家族史。
临床护理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护士小李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药物外渗,造成了患者局部皮肤坏死。
患者家属认为小李的操作存在重大过失,遂将医院和小李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二、案件焦点1. 护士小李是否违反了护理操作规范?2. 医院是否尽到了监管责任?3. 患者损失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三、案例分析(一)护士小李是否违反了护理操作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士在进行静脉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本案中,小李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药物外渗,违反了护理操作规范。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小李的行为构成医疗过错。
(二)医院是否尽到了监管责任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办法》,医院应当对护士的护理操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护理质量。
在本案中,医院存在以下问题:1. 未对小李进行充分的培训和考核,使其熟练掌握静脉注射操作技能。
2. 未对小李进行定期监督,及时发现其操作中的问题。
3. 未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对护理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不到位。
因此,医院在监管责任上存在疏漏。
(三)患者损失赔偿的范围和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因医疗过错遭受人身损害,有权要求医疗机构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患者损失赔偿的范围包括:1. 医疗费:包括住院费、治疗费、检查费、护理费等。
2. 误工费:根据患者的职业、收入等因素确定。
3. 护理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确定。
4. 交通费:根据患者就医的交通费用确定。
5.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
关于赔偿标准,根据《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考虑患者的损失和医院的责任,法院判决如下:1. 医院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共计人民币10万元。
2. 医院赔偿患者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5万元。
【优质】神经外科个案护理-推荐word版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神经外科个案护理篇一:神经外科临床急危重症典型案例护理解析神经外科临床急危重症典型案例护理解析案例一脑疝患者,男性,50岁。
诊断为左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入院。
入科时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体温37℃;脉搏:7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0/89mmHg。
次日晨,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加重,继而出现喷射状呕吐,意识由清醒转为朦胧,测瞳孔直径左侧增大为5.0mm,对光反应消失,视神经乳头明显水肿,右侧瞳孔正常,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测血压130/80mmHg,脉搏58次/分,呼吸次/分。
【问题】一、该患者出现什么病情变化?依据是什么?二、护士应如何实施救治?三、如何早期发现病情?【解答】一、该患者出现什么病情变化?依据是什么?1.根据以上情况,该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继发小脑幕切迹疝。
2.判断依据:(1)患者出现“两慢一高”(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头痛加剧,喷射状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2)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左侧瞳孔增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是,切迹疝的表现。
小脑幕脑疝示意图【解析】成人正常颅内压为5~13 mmHg,超过15 mmHg为颅内高压症。
颅内压轻度升高,压力为15~20 mmHg;中度升高压力为21~40 mmHg;重度升高,压力大于40 mmH90颅内高压时,可影响脑血流量,致使脑缺血、缺氧,产生脑水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会导致脑组织移位,将脑组织挤入或疝入与之相邻的镰下孔、小脑幕孔、枕骨大孔而形成脑疝(见右图)。
急性脑疝常是颅内压增高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小脑幕切迹疝与枕骨大孔疝的区别见下表:项目发生部位受压组织意识改变瞳孔改变小脑幕切迹疝天幕裂孔中脑动眼神经发生较早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延髓发生较晚发生较早,一侧瞳孔先缩小发生较晚,双侧瞳孔散大,后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光反应消失发生较早呼吸停止发生较晚肢体活动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对侧肢体活动障碍二、护士应如何实施救治?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置患者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
三、观察瞳孔旳变化
正常瞳孔等大等园直径3~4毫米对光反应敏捷.观 察中如出现. (1)伤口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是乳内血肿旳 体现.如伤后病人神志清醒而一侧瞳孔散大可能 为动眼神经损伤. (2)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对光反应差常为脑 干损伤旳特征. (3)伤后一侧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 提醒脑受压或脑疝.
七、气管切开术后旳护理
1.病室环境要求:保持清洁,湿式打扫,室温在18~20度,湿 度在50%~60%.限制探视人员,定时通风,每日用紫外线消 毒2次,每次三十分钟. 2.观察呼吸频率和方式,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和出血如 有少许渗血及分泌物,要及时吸出.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及血 肿,有无气胸患者取平卧或头高脚低位.
九、中枢性高热旳护理
1.体温不小于39度多出目前伤后或术后48小时内 . 2.采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头置冰帽,降温毯连续降 温,必要时加用药物降温. 3.降温30分钟测体温并统计,如仍未降,加用冬眠 疗法,降低体温,用冬眠药前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 征,如有脉搏过快,呼吸减慢,血压偏低,应及时报告 医生,更换药物.
3.吸痰措施: (1)吸痰前后均应洗手,评估病人痰鸣音旳位置和 性质,决定吸痰管插入深度.压力成人一般在40千 帕左右,小儿应不大于40千帕. (2)一次吸痰不超出十五秒,连续吸痰不超出三分 钟,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痰前后 视病情加大氧流量.如上呼吸机人吸痰前予以纯 氧连续2~3分钟, 预防缺氧和低氧血症. (3)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及血氧饱和 度发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脑疝旳预防: (1)脱水降颅压 (2)亲密观察病情发展旳动向 (3)抬高床头15~30度 (4)吸氧改善脑缺氧降低脑血流量 (5)控制液体入量 (6)防止引起颅内压增高旳原因.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脑出血
控制血压
血压随颅内压下降亦降低, 常用的硝普钠、速尿 急性期血压骤降提示病情危重
治疗要点
控制脑水肿
常用的药物有:20%甘露醇、 速尿、甘油果糖、地塞米松、 白蛋白 注意:甘露醇的致肾衰药物:甘露醇 、甘油果糖、速尿。 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 术等
1)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高血糖和酮症、 心血管意外和运动系统损伤。副作用的发生 主要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 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 2)副作用的预防:1型糖尿病人在活动前须 卫人网原创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 用量。 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 30min为宜。 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 环境。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 以备急需。
诊断
一、脑出血
二、高血压病
基本病情1
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测,急查血,留置导尿, 头部备皮,立即给予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控制 血压,脱水,降颅压治疗。 急诊于17:20在全麻下行“右侧丘脑钻孔引流术+ 双侧脑室外引流术”,于20:30手术归病室,患者呈 浅昏迷状,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3.5mm, 右侧瞳孔5mm,对光反射均消失。携气管插管,头部带 3根引流管(左右脑室外、血肿腔各1根)。 BP200/108mmHg.立即予以硝普钠5mg+氯化钠50ML 以2ml每小时泵入。术后给予脱水、止血、抗炎、护胃、 补液治疗。住监护室,告病危,心电监测,吸氧 2L/分。
并发症护理——上消化道出血
3、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患者有无呃逆,上腹部饱胀不适,便血, 尿少等症状和体征 胃管鼻饲的病人,注意回抽胃液,并观察胃 液颜色是否为咖啡色或血性,观察有无黑便,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留取标本检测潜血 试验
神经外科临床急危重症典型案例护理_解析
神经外科临床急危重症典型案例护理_解析
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是指病情危重,生命垂危的患者。
神经外科疾病有眼科、耳科、颅
脑科、神经科等。
由于神经系统控制着人体的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重要功能,因此,神经外科急危重症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
典型案例护理:
患者男性,48岁,因交通事故后头部受伤,经CT检查发现左侧颅内出血和脑挫裂伤,诊断为高位脑干受压,生命体征不稳定,颅内压高。
治疗方案:开颅手术减压。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情况复杂,随时可能出现危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
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反应、呼吸、神志等情况,并及时汇报。
2.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为了预防因痰液而引起的呼吸道阻塞,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护理人员需要每小时翻身一次,做好口腔护理,并切实保持呼吸机的无菌操作。
3.维护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在手术后24小时内,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如有必要,可以进行输液或肠内营养支持,以维护水电解质平衡。
4.控制颅内压:患者的颅内压过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
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颅内压,如注射降压药物、提高头部位置等。
5.及时处理并发症:神经外科急危重症容易发生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脑水肿、颅内
感染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对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熟练的护
理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判断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进其康复。
改善护理服务典型案例范文
改善护理服务典型案例范文背景介绍在各个领域,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服务对于病患的恢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护理服务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为了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我们将介绍一个典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案例描述在某医院的神经外科病房,护理服务存在一些问题。
病患在住院期间多次反映护理人员对病情的关注不够,无法及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关心。
此外,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有时欠佳,缺乏耐心和责任心,给病患带来了负面的心理影响。
这些问题使得病患在住院期间感到不安、不满意,并影响了他们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问题分析缺乏关注和沟通护理人员未能给予病患足够的关注和沟通,导致病患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进程缺乏了解。
这种情况使得病患感到无助和被忽视,进而对医院的护理服务失去信心。
服务态度不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态度不够亲切和耐心,甚至存在不负责任的情况。
这种不良的服务态度给病患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和困扰,使他们的病情更加恶化。
改进措施为了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增加关注和沟通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患的关注和关心,与病患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及时了解病患的需求和关注点,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定期与病患和病患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和建议。
•建立信息留言板或者网络平台,供病患及时提出问题和意见。
增加关注和沟通可以提高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进而促进康复进程。
提升服务态度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升服务态度的建议:•建立专业培训机制,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
•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辅导和压力管理,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对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通过提升服务态度,可以增强病患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依赖,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神经外科护理个案病例范文
神经外科护理个案病例范文英文回答:As a neurosurgical nurse, I have encountered various cases throughout my career. One particular case that stands out to me is that of a patient who underwent brain surgery to remove a tumor. This patient, let's call her Mrs. Smith, was in her late 50s and had been experiencing severe headaches and dizziness for several months. After a series of tests and consultation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she had a tumor in her brain that needed to be removed.On the day of the surgery, Mrs. Smith was understandably anxious and scared. It was my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her with emotional support and reassurance. I sat by her side, holding her hand, and explaining the procedure to her in simple terms. I made sure she understood what was going to happen and answered any questions she had. This helped alleviate some of her anxiety and made her feel more comfortable.During the surgery, I assisted the neurosurgeon by handing him the necessary instruments and monitoring Mrs. Smith's vital signs. It wa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her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oxygen levels remained stable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I also kept a close eye on her neurological status, looking for any signs of complications or changes in her condition.After the surgery, Mrs. Smith was transferred to the 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for close monitoring and post-operative care. I continued to provide her with the necessary nursing interventions, such as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s, monitoring her neurological status, and assessing her pain levels. I also educated her and her family on the importance of post-operative care, including wound care, medication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appointments.Over the next few days, Mrs. Smith's condition gradually improved. Her headaches and dizziness subsided, and she regained her strength. I continued to support her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encouraging her to participate in her own care and providing her with the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she needed to recover fully.中文回答:作为一名神经外科护士,我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库格式
护理个案
一、患者病情:
床号:20床姓名:贺业良性别:男年龄:60岁入院日期:2015-04-17
诊断:1、颅脑外伤2、左侧额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3、双侧额颞顶叶脑挫伤伴脑内血肿3、颅底骨折
主诉:车祸致头部外伤3小时余
现病史:患者3小时前车祸致头部外伤、伤时情况及昏迷史不详,呕吐胃内容物,被送入烟台福山人民医院简单检查后急诊至我院就诊,行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部急性硬膜下血肿、双侧额颞顶叶脑挫伤伴脑内血肿、双侧颞顶骨骨折,后拟诊“颅脑外伤”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眼、耳、口、鼻出血,有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呼吸困难,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即刻在急诊全麻下行右额颞顶、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气管切开术,现术后第40天,神志仍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光反射灵敏,生命体征暂平稳,气管切开畅,在院继续接受相关治疗。
过去史:(疾病史、用药史、手术史、过敏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自服“卡托普利”治疗,血压控制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庭遗传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日常生活规律及自理程度:
1、饮食情况:受伤前饮食规律,以米面为主,一日三餐,饮食清淡易消化,自外伤术后以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为主。
2、休息与睡眠情况:受伤前睡眠每天6~7小时,现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3、排泄情况:大便每2~3日1次,尿量2000ml/日,目前予留置尿管留取小便,大便不能自控。
4、日常活动与自理情况:平时生活有规律,生活自理,现处于昏迷状态,自主活动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五级。
5、嗜好:吸烟20余年,无饮酒嗜好。
心理社会资料:(包括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个人工作学习情况,经济与家庭支持系统等)
患者因突然意外受伤,家属对其无心理准备,加之术后持续昏迷,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焦虑、,担心疾病预后,患者受伤经鉴定为意外交通事故,故经济不成问题。
二、身体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一般状况、心肺腹部体检等阳性体征、专科情况)
T:36.4°C P:76次/分R:18次/分BP:175/101mmHg 身高:175cm 体重:卧床神志不清,中度昏迷,发育良好,体型中等,营养良好,急性病容,平车推入病房,GSC评分6分,枕部头皮血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0mm,光反射灵敏,耳鼻未见出血,伸舌不合作,颈部有抵抗,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湿啰音,Hr:7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右上肢刺痛回缩,余肢体刺痛反应差。
感觉、运动系统检查不配合,生理反射减退,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气管切开处通畅,周围无肿胀。
三、实验室及其它诊断性检查结果:
血常规:白细胞10.19×109/L,红细胞3.86×109/L,血红蛋白119g/L,血小板409.1×109/L,超敏(反应):67.79mg/L
凝血功能示:凝酶原时间14.6秒纤维蛋白原0.82克/L 抗凝血酶原血0.64 D二聚体:2.21mg/L
急诊肝肾功能、电解质:谷酰转肽酶67u/g、白蛋白29.7g/L、球蛋白37.9g/L、白球蛋白比0.78、血钠126mmol/L、血氯92mmol/L、肌酐33.6umol/L、尿酸
107.7umol/L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伴ST-T改变
四、目前主要治疗方案(饮食、静脉用药、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药物、雾化治疗等)
患者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给予“丙戊酸钠”0.2胃管内注入q8h,予甘露醇脱水;青霉素药物静脉点滴抗炎治疗;予泮托拉唑点滴护
胃治疗;神经节苷脂营养神经治疗,予3%氯化钠静脉点滴补钠治疗。
五、主要护理问题:
(一)术前:
1、焦虑:与意外受伤,家属缺乏心理准备,担心预后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二)术后:
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出血、颅内压升高、代谢异常、脑水肿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3、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4、体液不足的危险:与禁食、使用脱水剂有关
5、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有关
7、癫痫发作的危险:与颞叶挫伤,急性颅内出血、低钠有关
8、有外伤的危险
9、潜在并发症:感染
10、潜在并发症:脑疝
11、知识缺乏:与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六:主要护理措施:
(一)术前:
1、加强家属的心理护理,简单告知病情及术前准备的目的和相关注意事项,取得理解合作。
2、根据病情协助取正确体位,昏迷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暂禁食,以防呕吐窒息。
3、遵医嘱吸氧、吸痰、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合理用药,对症治疗。
4、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头痛呕吐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5、遵医嘱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
1、全麻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协助取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颅内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术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抵抗力,昏迷患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3、遵医嘱准确用药,及时予脱水、抗炎、护胃、营养神经及抗癫痫等药物对症治疗,严格控制补液量、补液速度,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应用脱水剂期间密切观察患
者尿量及肾功能,避免发生急性肾衰。
4、加强人工气道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病情观察:心电监护时,正确设定报警范围,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避免一切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出现异常及时汇报,以防脑疝发生。
6、昏迷病人加强口腔、皮肤护理,q2h翻身、叩背,预防肺炎、压疮发生,同时早期进行床上肢体全范围关节被动活动,保持功能位,合理使用护理器具,防止废用性萎
缩、关节挛缩、变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7、气管切开的护理: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应用间断湿化法生理盐水
滴注式湿化法。
2)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前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人的全身情况、生命体征情况),吸
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3)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
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
及时清除结痂。
另外,在更
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8经常与其家属沟通,告知其病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相关健康指导,耐心回答疑问,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帮助其建立信心。
护理操作:翻身、拍背、吸氧、吸痰、鼻鉰、口护、雾化吸入、心电监护、擦浴等
七、专科护理问题:
1、脑疝的观察护理要点是什么?
①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及时发现脑疝。
出现一侧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偏瘫及病理征阳性时常提示小脑幕切迹疝存在;如突
然出现呼吸节律改变,呼吸缓慢甚至停止则提示枕骨大孔疝。
②重视病人主诉和临床表现,头痛剧烈、频繁呕吐或躁动不安均为脑疝的先兆,需及
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脱水、降颅压处理。
③去除引起颅内压骤然增高的不利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大小便通畅,控制癫
痫发作。
④脑疝发生时应迅速处理,大脑半球血肿引起小脑幕切迹疝时,应快速静脉滴注20%
甘露醇溶液;颅后窝血肿引起的枕骨大孔疝应首先协助医生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同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溶液,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2、何谓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评分?怎样判断病情?
GCS评分表是对病人睁眼、语言、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评分,用总分表示意识障碍
程度,分值越低意识障碍越重。
最高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3~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2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
3、脱水剂甘露醇使用中如何观察脱水效果?为什么有结晶不可使用?
脱水效果的观察
①听取病人的主诉:头痛呕吐症状是否缓解;
②观察尿量:甘露醇进入体内一般10分钟起效,2~3小时达到高峰,可维持6小时,一个剂量的甘露醇进入体内4小时尿量可达到500~600ml,平均100ml/h尿量,若尿量观察﹤60ml/h,说明甘露醇脱水效果不佳。
结晶的甘露醇不可以使用:因为甘露醇属于高滲饱和溶液,溶液滴入的时候容易有结晶,细小的结晶易形成肾小管堵塞,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输入静脉后容易形成栓塞状况。
王青青
神经科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