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临床处理(完整版)
种植体凹陷
![种植体凹陷](https://img.taocdn.com/s3/m/bd6947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4.png)
种植体凹陷种植体凹陷是种植牙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缩小、吸收,导致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组织下陷,形成骨量不足、凹形或深化的一种状况。
种植体凹陷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牙齿缺失的时间较长。
牙齿缺失后骨组织容易被吸收,减少种植体周围的支撑。
2.种植体的植入位置不当。
如果种植体植入位置与周围组织不适合,就会出现裸露、凹陷等现象。
3.植体后的初始稳定性不好。
如果植体固定不稳或者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导致凹陷的出现。
种植体凹陷不仅会影响植体的美观度,更会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
解决种植体凹陷问题的方法:1.外科手术。
通过植骨术和隆鼻术等手术,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骨量,从而填补凹陷的部位。
2.种植体更换。
如果凹陷导致的牙龈下降、变薄、萎缩严重,影响到种植体的美观,需要更换合适的种植体。
3.牙周病治疗。
如果凹陷是由于周围牙龈组织发生了炎症、颈部龋齿或牙龈退缩等牙周疾病导致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牙周病治疗。
4.修复义齿。
通过义齿的设计和制作,可以将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结构调整,使得硬组织和软组织外形更加美观。
在种植牙手术后,正确的护理方法也能有效地预防种植体凹陷的发生:1.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种植体凹陷问题。
2.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避免口腔细菌滋生,导致牙周炎等问题。
3.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对牙周疾病进行及时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和健康。
总之,种植体凹陷是种植牙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保证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外观美观。
骨量不足的非增量法人工种植牙临床探讨
![骨量不足的非增量法人工种植牙临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e597bf94693daef5ef73df8.png)
F eR , — sa i , th s n K ,ta.n ia e K AIDo s f G Huc e o A e 1I dc —
ton o usn i o a ss e hor c c i u g r O i s f r i g vde — s it d t a os opc s r e y t
( 6): 49 5 2. 5 —5
为使术侧肺萎陷获得 良好的胸腔镜观察和操作空间,
E] 张 宏 伟 , 乃 斌 , 惠 萍 , 电视 胸 腔 镜 技 术 治 疗 双 5 李 刘 等. 侧 肺 8 5 J. 2 0 , l8 :5 —5 . [ ] 郑 敏 , 国庆 , 烨 , .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创 伤 性 血 胸 6 胡 徐 等 胸
限性更为突出, 此时应开胸处理以免贻误抢救时机l 。 8 ]
参考文献 :
[] 1 马 治 欣 , 松 海 , 利 阳 , . 腔 镜 辅 助 小 切 口在 胸 邵 乔 等 胸 外伤 中 的 应 用 [ ] 中 国微 创 外 科 杂 志 ,0 6 6 1 ) J. 20 ,(1:
85 . 0
摘 要 目的 : 讨 在 人 工 种 植 牙 术 中 , 遇 到 骨 量 不 足 采 用 非 增 量 法 进 行 种 植 的方 法 。方 法 : 结 19 年 4月 一 探 常 总 93 20 0 7年 4月 7 0例 , 7 3 27 4颗 人 工 种 植 牙 病 例 , 因骨 量不 足 , 行 非 增 量 法 种 植 12例 , 入 植 体 4 9个 。 根 据 不 同 的 进 6 植 3 病 例 , 择 不 同 的 方 式 , 可 归 结 为 异 位 种 植 植 体 外 冠 位 置 矫 正 法 、 植 体 减 径 修 复 性 外 冠 保 护 法 、 型 种 植 体 生 理 选 其 种 微 解 剖 性 牙 根 种 植 法 、 牙 槽 神 经 管 跨 越 法 、 牙槽 神 经 解 剖 法 。 果 : 下 下 结 观察 5年 , 上 病 例 成 功 率 为 9 . 。 论 : 各 以 59 结 与
牙槽嵴劈开在口腔种植骨量不足中的应用
![牙槽嵴劈开在口腔种植骨量不足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8bbb11b4daa58da0114ae2.png)
30Chin J I“ab Diagn.January.2O19,Vol23.No.1文章编号:1OO7-4287(2O19)O1-OO3O-O4牙槽暗劈开在口腔种植骨量不足中的应用代玮⑺,李树春2宀,宋磊一(1.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30022;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广东深圳518036;3.安徽医科大学北大深圳医院临床学院•广东深圳518036)摘要:目的评价牙槽暗劈开术在口腔种植骨量不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20例缺牙区牙槽悄高度大于10nun,牙槽睹顶厚度在3-4mm之间的患者,行牙槽畴劈开同期种植体植入术。
共植入Ankylos种植体25枚•牙槽醋劈开术同期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周围骨间隙及唇侧骨板表面植入骨粉盖胶原膜。
术后5个月行二期手术•二期术后3周完成取模及上部结构修复。
结果20例患者术后牙槽骨厚度均明显增宽,软组织愈合良好,3例患者术后拆线时牙龈轻微红肿•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
术后定期复诊•种植体均无脱落,X线片均无见明显骨吸收。
结论牙槽蜡劈开术对于牙槽曙厚度在3-4mm的病例•是一种有效的可预期骨增量方法。
关键词:牙槽睹劈开;口腔种植术;超声骨刀中图分类号:R782.1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Alveolar ridge splitting in bone insufficient implant surgery DAI Wei丄I Shu-chuji.SONG Lei.(1.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Q229China i2.Department of Stomatololgy,Shenzhen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Guangdong Shenzhen518036;3.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Cl ini c al School o f Anhui Medical Uniuer-sity^Guangdong Shenzhen51803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veolar ridge splining in oral implant which alveolar bone is deficient.Methods20cases of alveolar ridge with the height of10m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alveolar ridge between 3-4mm.A total of25Ankylos implants were implanted.After alveolar ridge splitting and implant placement at the same time・thc bone gaps between the implants and the labial sides were repaired with bone graft and collagen membrane.The second stage surgery was performed5mon t hs after implant operation,and the upper structure was repaired 3weeks after the second surgery.Results the thickness of alveolar bone was significantly widened and the soft tissue healed well in20patients.Except for3patients,the gums were slightly swollen.After revisit,none of the implants fail, and no obvious bone resorption was observed in X-ray films.Conclusion alveolar ridge splitt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bone augmentation in cases with alveolar ridge thickness of3-4mm.Key words:Alveolar ridge splitting;Implant surgery;Piezosurgery(Chin J Lab Dag",2019,23:0030)目前口腔种植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于活动义齿及固定桥修复相比,不论外观及保护临近软硬组织的健康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临床处理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临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cb7c042af90242a895e5ea.png)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外科处理陈井鑫综述廖天安审校前言上下颌骨和牙槽骨的作用之一是支持牙齿,牙齿缺失以后,牙槽骨必然会发生吸收和(或)萎缩,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吸收会愈加严重,形成骨的质的(如骨密度)降低,量也降低,如需种植区骨嵴宽度变薄,甚至出现骨倒凹,长度缩短,高度降低等。
骨量不足则难以在理想的位置植入种植体,或者因为不能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而影响骨结合,从而难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或者无法种植修复。
随着种植手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上下牙槽骨的质和量得到改善,从而使种植手术能够获得成功,使种植的长期效果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在这方面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本文做一简单的综述。
1.骨密度降低的临床处理1.1 骨挤压,由于长期缺牙,缺牙区得不到功能刺激,使局部的骨质结构发生改变,密度降低;另外全身的一些因素,比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维生素D的缺乏等均可使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的降低使种植的初期稳定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常常是种植失败的一个因素。
骨挤压方法是在术区骨密度较低时提高局部骨密度的一种外科方法,此技术是通过专门的手用骨挤压器械,逐级用挤压器挤压种植窝,从而提高种植窝内壁的牙槽骨密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骨和种植体的接触面积,术中基本不损失骨量,可以大大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1),其最好在lekholm和zarb分类中3类占绝大部分的上颌骨中使用(2)。
由于骨挤压技术具有相对简单,在疏松骨质种植时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在90年代后,迅速为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3),但是Fanuscu MI(4)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与常规种植钻孔相比,采用骨挤压术处理种植位点能明显改变种植体周骨结构,但不一定能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Gulsahi A(5)等人通过常规和骨挤压两种方法在14名双侧牙缺失的患者口内植入多个单牙种植体。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种植体植入前以及植入后第6和第12个月的骨矿物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并对X线根尖片进行光密度分析,发现常规方法的成功率要高于骨挤压术。
口腔种植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口腔种植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21fc951711cc7930b71621.png)
种植牙手术中风险和处理方案
植得口腔教授说,不知患者骨量骨质情况,医师在手术时,就掌握不好种植角度、方向,和骨量不足时,要进行骨增量技术和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经验不足医生,常会因软组织量不符,造成术中伤口裂开、感染;还可能在上颌种植时,因为骨量不足,轻易穿通上颌窦或鼻底黏膜,造成种植体周围感染。
以下问题是种植牙中常常会出现,有经验种植牙医生,能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和对复杂病例、手术中突发意外事件能够正确处理:
一、伤害下牙槽神经
下牙槽骨内神经是植入人工牙根时,必需避开危险区。
假如牙骨条件不好(高度/宽度不够),对植牙是个挑战。
处理方案:经验丰富医生会经过CT等优异设备判定神经位置,并在植牙手术中采取更高级外科技巧,避开下牙槽神经。
二、穿入上颌窦
上颌窦是上颌牙骨上方空腔。
长久缺牙会造成上颌窦下方骨量高度不足。
假如在植入人工牙根时,穿入上颌窦内,可能会造成感染。
处理方案:经验丰富医生会采取上颌窦提升等外科手术,增加骨高度。
三、牙冠/桥修复不良,咀嚼效率不高,甚至造成人工
牙根松动、脱落。
人工牙根必需种植在最好位置、角度,才能取得最美观、最好用牙冠/桥。
假如修复不理想,咀嚼效率不高,也会影响到人工牙根安全,松动,甚至脱落。
处理方案:经验丰富医生会在确保植牙牢靠同时,选择最好植牙位置和角度。
温馨提醒:人工牙根假如没有良好品质,可能在使用后会出现松动和脱落。
假准期望人工牙根有最少10年使用期限,提议选择最少经过20年,甚至40年历史验证著名植牙品牌。
另外,还应该每十二个月造访1次植牙医生,立即调整发生改变上下咬合关系,确保人工牙根长久稳固。
口腔种植科引导骨再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操作
![口腔种植科引导骨再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71e597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口腔种植科引导骨再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操作【概念】引导骨再生术:在骨缺损处,利用生物屏障膜维持手术建立的空间,并借此阻挡增殖较快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入,保证增殖速度较慢的成骨细胞和血管的生长。
手术中,生物屏障膜往往需要与植骨材料联合应用,以防止发生塌陷。
此外,植骨材料还将为新骨生长提供支架。
【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1)影像学检查,术前拍摄CBCT或数字化曲面平展片了解骨缺损程度。
(2)详细为患者交代植骨术后反应、术中风险及术后用药。
(3)术前嘱患者口服抗生素及止痛药。
2,药品准备:0.5%氯已定棉球、复方阿替卡因注射液、4。
C生理盐水500m1、红霉素眼药膏。
3.器械准备:无菌敷料包、种植器械包、种植器械袋、其他用物。
4.植骨特殊用物:钛钉、锤子、植骨器械、小球钻、注射器、刮骨器。
【治疗流程及护理配合】1手术助手与器械护士核对种植系统,器械护士将术前准备的无菌物品打开,备用。
2.手术助手携患者至手术室,戴帽子、穿鞋套,必要时连接心电监护仪。
3.调整患者体位,再次核对患者病历及患者姓名,根据患者种植牙位进行椅位及头托的调整。
巡回护士嘱患者不要紧张,如有不适请举左手示意。
4.消毒:包括口腔内消毒和口腔周围皮肤消毒。
巡回护士将盛有0.5%氯已定的弯盘及止血钳传递给医生。
5.常规铺巾:巡回护士配合医生、手术助手、器械护士穿手术衣。
手术助手协助医生将头帽包裹患者头部,铺大单。
器械护士将巾钳子、吸唾器管、吸引器头及输水管传递给医生,巡回护士配合医生连接负压吸唾器,倾倒无菌生理盐水,传递红霉素眼药膏。
6.拍摄患者术前口内像:巡回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术前患者正拾像、侧拾像及拾面像的拍摄。
7.麻醉:局部浸润麻醉。
器械护士将连接完好的麻枪传递给医生,巡回护士将无菌生理盐水与输水管相连接,安装于种植机上,协助医生连接种植护机套。
8.切开:根据种植位置进行直线、角形或梯形切开。
器械护士将已安装15号圆刀的刀柄传递给医生(根据切口需要准备11号尖刀或12号镰刀)。
口腔颌面外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4f69c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5.png)
第一章测试1.我国口腔颌面颌面外科的萌芽期是什么时候?()。
A:1930-1950B:1960-1990C:1950-1960D:1990至今答案:C2.口腔器官有哪些?()。
A:唇、颊B:牙、牙槽骨C:咽、腭D:舌答案:ABCD3.4P医学时代是指()。
A:个性化personalizedB:预测predictiveC:预防preventiveD:参与性participation答案:ABCD4.口腔颌面外科包括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颌面部感染、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唾液腺疾病、先天及后天颌面部畸形、正颌外科。
()A:对B:错答案:A5.下面关于口腔颌面外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部分,须具备普通外科学、麻醉学、内科学、儿科学等有关临床各科知识。
B:口腔颌面外科学必须掌握丰富而扎实的普通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C:口腔颌面外科学还应具备一些更专门的分科知识,如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整形外科学、肿瘤学等。
D:口腔颌面外科在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部分,与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密不可分。
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具有微弱的血管收缩作用的药物是()。
A:利多卡因B:丁卡因C:卡波卡因D:普鲁卡因答案:C2.晕厥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A:局麻药误入血管B:药物过敏C:恐惧、疼痛D:饥饿答案:CD3.麻醉上颌前牙腭侧牙龈、粘骨膜和牙槽骨应阻滞鼻腭神经。
()A:对B:错答案:A4.常用的浸润麻醉方法有骨膜上和粘膜下浸润法,牙周膜浸润法。
()A:错B:对答案:B5.局麻药过敏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即刻反应可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B:即刻反应是当用极少量药后,可立即出现较严重的类似中毒症状。
C:局麻药过敏可分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
D:延迟反应常是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药疹,哮喘和过敏性紫癜。
手术讲解模板: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手术讲解模板: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https://img.taocdn.com/s3/m/9c31644ead51f01dc281f1ea.png)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概述:
上颌磨牙,尤其是上颌窦底到牙槽嵴的距 离过小,缺乏足够的骨组织支持时,一般 采用上颌窦底植骨牙种植术来解决由于骨 量不足不能种植的问题,但因手术复杂, 更应慎重。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适应证: ⑴磨牙、前磨牙缺失,牙槽嵴极度萎缩。 上颌窦底至牙槽嵴之间骨量不足10mm而需 在该区种植体植入者。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手术步骤: 如为延期种植,则用细钢丝缝合固定,或 以钛细螺钉在非种植区固定该植骨块,待 一年后再从牙槽嵴钻孔,种植体植入。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注意事项: 1.如切除硬腭、牙槽突后部的肿瘤时,应 将患侧腭大孔后缘暴露凿断并游离腭大动 脉后结扎,防止和减少出血。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手术步骤:
⑵在骨面上按窦腔大小用直径2mm球钻开 一矩形窗口。钻孔时只穿透骨壁,勿损伤 粘膜。除窗口上边界外,其余三个边用小 骨凿或微型骨锯使其连通。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手术步骤:
⑶分离上移骨粘膜瓣 自上颌窦底起始, 用一弯度适宜的鼻粘膜剥离子贴骨壁仔细 分离、上推窦粘膜直至植骨的高度,一般 上移1.5cm即可,切记勿穿通上颌窦粘膜。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术前准备: ⑵如进行了拔牙、牙床手术,应等三个月 以后待骨缺损恢复,x线显示牙槽骨质量 及形态满意后再考虑作种植手术。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术前准备: ⑶作种植手术时,应保证身体健康。做一 般的血常规检查,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 应恢复正常,妇女应避开月经期。
手术资料:上颌外置式植骨术[onlay]
口腔种植科年度总结(3篇)
![口腔种植科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c1817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a.png)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口腔种植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紧紧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学科建设”的工作目标,不断推进口腔种植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医疗工作1. 业务量稳步增长:本年度,口腔种植科共完成各类种植手术500余例,同比增长15%。
其中,单牙种植、多牙种植和全口种植手术均有所增长。
2. 技术水平提升: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成功开展了全牙列即刻种植、数字化种植等先进技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3. 服务质量提高: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科室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学科建设1. 人才培养:科室注重人才培养,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本年度,科室共有5名医护人员晋升为中级职称。
2. 科研工作: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其中,一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
3. 国际合作:与国外知名口腔种植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升科室的整体实力。
(三)教学与培训1. 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工作,共完成教学任务200学时。
2. 培训工作:举办各类口腔种植技术培训班,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批口腔种植技术人才。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人才队伍建设:虽然本年度科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2. 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3. 设备更新:部分设备陈旧,影响了手术质量和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科室整体实力。
2. 加大科研投入:积极争取科研经费,鼓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
3. 更新设备:积极争取资金,更新设备,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
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
![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f1d88e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6.png)
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口腔种植技术作为现代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修复缺失牙齿的首选方法。
为了确保口腔种植技术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口腔种植治疗的质量,本规范旨在对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二、口腔种植技术管理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患者安全,防止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2. 科学性原则:依据口腔种植学的理论和实践,遵循科学规律,提高治疗效果。
3. 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治疗方案。
4. 合作原则: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口腔种植技术的综合治疗水平。
5.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持续提高口腔种植技术管理水平。
三、口腔种植技术管理内容(一)种植前准备1. 患者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口腔病史、全身病史等。
(2)口腔检查:检查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牙周状况、牙槽骨状况等。
(3)影像学检查:拍摄口腔全景片、牙片、CT等,了解患者牙槽骨密度、形态等。
(4)全身检查: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如心血管、糖尿病、免疫系统等。
2.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治疗方案,包括种植体选择、种植位点、手术方法等。
(二)种植手术1. 手术环境与设备(1)手术环境:保持手术室清洁、安静、舒适,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2)手术设备:配置先进的种植手术器械、种植机、影像设备等。
2. 手术操作(1)消毒与麻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2)切开与翻瓣:根据种植位点,进行切开和翻瓣,充分暴露牙槽骨。
(3)种植体植入:按照设计方案,将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
(4)缝合与包扎:术后进行缝合和包扎,预防感染。
(三)术后管理1. 术后观察(1)伤口愈合: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
(2)种植体稳定性:评估种植体稳定性,确保种植体与牙槽骨良好结合。
2. 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包括刷牙、使用牙线等。
3. 定期复查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评估种植体使用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纳米晶胶原基骨在牙槽嵴骨增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纳米晶胶原基骨在牙槽嵴骨增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391acf89eb172ded63b719.png)
12 1 术前 准备 .. 12 2 手术 过程 ..
骨高度 、 骨质 、 骨量及邻牙情况 , 以便 制定 骨增量计划 。
孔径 时 植 入 种 植 体 , 后 采 用 纳 米 晶 胶 原 基 骨 (l o— 然 1n a hdoypt ecl gn n A 由北 京 益 而康 生 物 工 程 开发 yrxaa t o ae ,H C, e/ l
常规进行 。术 后摄 口腔全景片 。 13 复诊及随访 . 定期 随访 检查 , 并摄 片评估 修 复体 及基
解决 自体取骨 的来源 不足 , 免 自体取 骨 的痛苦 , 避 町在 临床
上推广应用 。这是 因为 : 1 n A ( ) H C能填 充骨缺 损 区, 为新 骨 组织 的再生提供 了理想 的框架 结构 , 从而促 进骨 缺损 的修复
参 考 文 献
[ ]刘 志强 , 1 周东 风, 周磊 . 缺损修 复 的研究 及进 展. 东牙 病 防 骨 广‘
计 量资料用 - 表 示 , 用配 对 t - I s 采 检验 。
以 P<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所有对象均获得 6个月或更 长时 间随访 , 愈合 期感染 率
扩充骨量 。其方 法是 采用 自体骨 、 体 骨 、 异 骨替 代材 料来 填充 骨缺 损区。 自体 骨移 植来 源有 限 , 且增 加 患者痛 苦 ; 异 体骨则易发生排异 反应 、 增加 切 口感 染机 会 , 且植 入 骨易被
吸收导致 手术 失败 ; 多种骨替代材料 ( 如羟基磷 灰石 ) 虽然具
笔者所在科行一期 牙种 植术但 存在 牙槽 嵴骨 量不 足需 要 同
时进行骨 增 量手 术 的 1 患 者 , 3例 年龄 3 4 2— 7岁 , 中男 8 其 例 , 5例 。术前牙槽嵴平均宽度 为( .6±19 ) m。 女 39 .2 m
CGF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CGF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d0f3bb27d3240c8547ef86.png)
CGF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目的:观察血浆提取物--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牙缺失伴骨缺损种植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口内牙齿缺失伴骨缺损病人30例,种植手术中应用CGF技术配合植骨成功植入NobelReplace等常用牙种植体63枚。
3~4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结构修复,随访2~5年,观察种植体稳定性、骨结合情况及种植体周围骨量与软组织形态变化情况。
结果:本组病例修复后随访期内,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良好,存留率100%。
骨增量效果理想,软组织形态正常,病人满意度良好。
结论:CGF技术应用于口腔种植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植入骨粉成骨时间,有较好的骨增量效果,且术中病人痛苦较小、易被接受,适应证广泛,是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中较好的辅助手段之一。
标签:牙缺失;骨缺损;牙种植;骨再生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 TECHNIQUE IN ORAL IMPLANT XU Hong,XU Liangpeng【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 technique in the dental implant restoration. Methods 3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63 NobelReplace etc dental implants were implanted. All of the surgical are used 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 After 3-4 months,the upper part of the defect was restored. Stability of the implant,implant osseointegration and soft tissue quality were evaluated in 2-5 years after treatments. Results In the follow-up period,all the implants were obtained good osseointegration.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se treatments. 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 technique is a good method to repair dentition defect.【key words 】Tooth loss;Bone loss;Dental implant;Bone regeneration【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25-02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种植区牙槽突骨量不足或種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在种植外科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引导骨再生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36例临床观察
![引导骨再生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36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74e197b7fd5360cba1adbff.png)
种植 修 复过 程 中 常 常会 遇 到 牙 槽 骨 骨 量不 足 , 导 致种植 体植 入后 , 植体 周 围骨 的破 裂及 缺损 , 种 影 响种植体 的初期稳 定 性和 后期 骨整 合 。在上 前牙 区 由于活 动义 齿长期 不 良压 迫 , 往 造 成 唇 侧 骨 板 的 往
问种植 体使 用情况 , 行 口内及 x线 检查 种 植 体周 并
临床上 常会 遇 到 因牙 槽 嵴 端 骨 量 不 足 , 本 身 或
骨 吸 收致唇 颊侧 骨 凹 陷 , 以及种 植 过 程 中植 入 角度 偏 差造 成唇 颊侧 骨板 穿通 , 引起种 植 体周骨 缺损 , 而 影 响种植 体 初期 稳定 性 和后期 骨整 合 。种植体 周 围
科 种植体 周 围骨 缺损 病例 3 6例 , 龄 4 6 年 3~ 7岁 , 其
植 入人 工骨 替代 材料 和 可 吸收 生 物 胶 原膜 , 成 引 形 导 骨再 生 , 利用 Bo. S 物 支架 结 构 作 为 骨 形成 i OS生 蛋 白的载体 , 使其 成 为 兼 具 有 骨 引 导 和骨 诱 导 活性
12 主要材 料 . 13 操 作 步骤 .
德国 B G E O种植 体 , 国欧斯海 斯 美 翻瓣 植人 种植 体 , 露 骨缺损 及 凹 暴
对3 6例种植手术过 程中种植体周 围骨缺损处填塞 Bo— s 骨粉 , i os 覆盖海奥生物膜 , 术后及二期 手术行 x线检查及 口腔检查 。 1例种植体松动 ,5例 骨结 合情况 良好 , 后期 冠修复。结论 3 行
[ 关键 词 ] 牙 种 植 ; 导 骨 再 生 ; 缺损 引 骨
中 图分 类 号 文章编号 R721 8 . 文献标识码 A d i1.9 9 ji n 10 0 8 .0 0 0 .2 o:0 3 6/.s .0 4— 18 2 1 .9 04 s 10 — 18 2 1 )9— 9 9— 2 04 0 8 (0 0 0 0 7 0 较好 。
口腔科临床路径(16个)
![口腔科临床路径(16个)](https://img.taocdn.com/s3/m/851568f3aef8941ea76e0518.png)
牙列缺损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牙列缺损(ICD-10:Z46.301或K08.102)行牙列缺损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包括:1.牙列缺损种植体植入术(ICD-9-CM-3:23.5101);2.牙列缺损种植修复(ICD-9-CM-3:23.4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牙列中1个或数个牙缺失,拔牙后愈合3个月以上。
2.年龄18岁以上,颌骨已发育成熟。
3.全身健康状况能满足常规牙槽突外科手术要求。
4.口腔软硬组织健康,剩余牙列情况、缺牙间隙大小、龈距离、咬合关系、颌骨形态、张口度等均满足种植修复要求。
5.X线片示拟种植区的牙槽骨量满足种植要求。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上述诊断依据。
2.患者本人要求并自愿接受种植修复治疗。
3.种植修复以单冠修复方式。
4.无手术禁忌证。
(四)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次数为≤9次。
1.术前准备2次。
2.种植体植入手术1次,二期手术1次,术后复查2次。
3.种植修复治疗3次。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46.301或K08.102牙列缺损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2.全口牙周健康状况检查及基础治疗;3.X线片(曲面断层片、牙片、CT);4.双侧颞下颌关节及咬合关系;5.取研究模型,行模型分析。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建议使用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
![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8290f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d.png)
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
常世民;邢汝东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27)3
【摘要】牙种植技术的发展使因自身牙槽骨量不足而不能进行牙种植的患者也可进行牙种植手术并获得满意修复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方法作一综述,包括:1)牙槽骨植骨:主要为自体骨移植和人工材料的植入;2)骨组织引导再生术;3)牙槽骨牵引成骨术;4)上颌窦提升术:包括上颌窦开放式提升术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术(内提升术);5)下牙槽神经游离术.
【总页数】3页(P318-320)
【作者】常世民;邢汝东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骨量不足的非增量法人工种植牙临床探讨 [J], 马宇锋;刘贵锁;杜芙芸;赵丽芬
2.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研究 [J], 杨永荣
3.种植牙区骨量不足的外科手术处理方法效果观察 [J], 周艳明;努尔艾拉·努尔买买提;余西江
4.种植牙区骨量不足的外科手术处理方法研究 [J], 王善勇
5.水平骨量不足情况下种植牙的研究进展 [J], 杨凯文;刘艾芃;王晓华;赵娅琴;胡晓光;谭桂莲;邓文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产骨粉和胶原膜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国产骨粉和胶原膜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2a9c85d0d233d4b14e69ce.png)
骨 再生 能 力 的细胞 进 入并 不 受 干扰 的形 成新 ” 。本 研究 使 用 的
国产可吸收胶原膜 ,具有 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 ,可缓慢降解吸收。 3 . 2 关于骨移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的材料选择问题 :理想的材料
应具 有 良好 的生 物相 容性 ,有 骨诱 导 或骨 传导 和空 间 维持 能力 等 特 点 】 。 目前种 植 区骨量 不 足进 行 重建 修 复 而采 用材 料有 :① 自 体 骨 :是最 理想 的骨 移植 材料 ,有 较 强 的骨诱 导性 ,但 口腔 内只
一
1 . 3 . 1 术 前检 查 患者 口腔情 况 :对 患者 颌 骨 曲面断 层作 x 线 片检
查 ,以了解 患者 牙槽 骨骨 量缺 损 的程度 。所选 患者 口腔 均行 常规
个 相对 封 闭 的组 织 环境 ,阻止其 他类 型 的细 胞 的进入 ,使 具 有
消 毒和 局部浸 润 麻醉 。 1 . 3 . 2 即刻 种植 患者 :小 心拔 除 患牙 ,防止牙 周骨 壁 的损 伤 。彻 底 刮 除拔 牙创 内肉芽 组 织 ,并 冲洗干 净 。植入 直径 、长度 与拔 牙 创 深 度 、宽 度 相 吻合 的 种植 体 ,在 骨 量 不 足 的部 分 填 入 国产 骨 粉 ,再加 以胶 原膜 覆 盖 ,严 密缝 合黏 骨膜瓣 。 1 . 3 . 3 延期 种植 患 者 :翻瓣 后逐 级备 洞植 入种 植体 ,术 中对牙槽 嵴 顶部 骨质 疏松 、唇 侧 骨板劈 开 及骨 缺损 等 区域填 入 国产 骨粉 , 再 加 以胶原 膜覆 盖 ,严密 缝合 黏骨膜 瓣 。 1 . 3 . 4 牙槽 骨缺 损 重 建 后种 植 患 者 :翻瓣 后 刮 除 异 物及 肉芽 组 织 ,根 据 牙 槽 骨萎 缩 程 度 添 加适 量 的 国产 骨粉 再加 以胶 原 膜 覆 盖 ,严 密缝 合 黏骨 膜瓣 。术 后半 年视 骨质 生长 情 况决 定是 否植 入 种 植体 。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5c29012ba0d4a7303763a16.png)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索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56例患者,均为上、下颌后牙区高度不足的病例(4.5~7.5mm),分别植入OSSTEM短种植体(长度6~7mm),其中下颌植入54枚种植体,上颌共植入40枚种植体。
其中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
3~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
结果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有54例92枚OSSTEM短种植体临床检查种植体稳定,X线检查,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有2例患者上颌2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松动脱落,种植成功率为97.87%。
结论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通过植入OSSTEM系统短种体,扩大了种植适应证,治疗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标签:奥齿泰;短种植体;骨高度不足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牙种植术越来越普及,但某特殊部位的牙齿缺损,如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由于受到上颌窦窦腔、下牙槽神经的解剖条件的限制,常规长度种植体无法植入,此时需要植入短种植体才能完成修复[1]。
本研究对本院56例后牙高度为4.5~7.5 mm的患者实施OSSTEM 系统短种植体,分别植入6~7 mm不等的短种植体,扩大了种植适应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种植系统和材料韩国奥齿泰(OSSTEM)种植系统。
植骨材料:人工骨粉为CHA。
1.2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口腔科56例患者共94枚患牙。
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3~76岁,平均(38.9±3.1)岁。
患者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为4.5~7.5 mm。
1.3植入方法56例患者共植入94枚OSSTEM短种植体,6 mm×7 mm的种植体35枚,7 mm×7 mm的种植体59枚。
其中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上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和人工植骨材料(天然骨粉)。
口腔种植外科—种植牙区骨量不足的处理
![口腔种植外科—种植牙区骨量不足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13c11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b.png)
三、上颌窦底提升术 (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
• 3.手术方法
(2)麻醉
•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
(3)切口
•缺牙区牙槽嵴顶正中略偏腭侧作切口,依种植 范围,切口近中可至上颌尖牙,远中可至上颌结 节,切口近远中可向唇颊侧延伸至前庭沟。
三、上颌窦底提升术
(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 • 3.手术方法
•②曲面断层片和CBCT:准确测量窦嵴距, 观察上颌骨形态、分析术区条件和检查 上颌窦健康情况
•③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术前可制作手 术模板
•④常规术前准备及消毒
三、上颌窦底提升术
(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 • 3.手术方法
(1)术前检查 与准备
•⑤特殊器械准备
• a.上颌窦底提升术专用器械 • b.外科球钻和金刚砂钻等 • c.超声骨刀 • d.植骨材料及可吸收屏障膜
二、牙槽骨劈开术
(三)牙槽骨劈开术的手术原则及方法
1.牙槽骨劈开术的手 术原则
•(1)牙槽骨劈开术的时机
•①种植体植入同期 •能满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和植入方向,建 议使用具有自攻性根形植体。
•②二期种植体植入 •先进行牙槽骨劈开术,并在骨板间隙内植入 骨替代材料;4-6个月后,二期手术中完成种 植体植入
软组织。
角形切口
H形切口
梯形切口
一、引导骨再生术
(三)引导骨再生术 的手术原则及方法
• 3.骨组织去皮质化
• 用球钻在骨皮质上打孔或去除少量 骨皮质,使松质骨内血液渗出,促 进血管原和骨原细胞及细胞因子进 入骨替代材料。
一、引导骨再生术
(三)引导骨再生术 的手术原则及方法
• 4.植骨材料的放置
• 人工骨材料或人工骨材料与自体骨屑的混 合物,与自体血混合后,放置缺损区。
口腔种植骨增量手术中常用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口腔种植骨增量手术中常用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341c14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山东医药2021年第61卷第13期口腔种植骨增量手术中常用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李敏1,李大鲁21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辽宁大连116000;2济南市口腔医院摘要:种植牙是很多缺牙患者恢复牙列完整性的首选治疗方案,而多种因素导致的种植区牙槽骨量不足会明显影响到种植手术的成功率。
牙槽骨重建骨增量手术可极大提高口腔种植手术的成功率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临床常用的骨增量植骨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及其他人工合成的植骨材料等,不同种类的植骨材料在增加缺失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重建骨缺损区的原始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
关键词:口腔种植;骨增量;植骨材料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13.029中图分类号:R78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13-0100-04种植体周围骨量充足是种植体植入后能获得长期稳定性的关键。
但是,由于炎症、外伤、肿瘤、拔牙后牙槽骨吸收及长期缺牙等导致的牙槽骨萎缩常造成种植区牙槽骨量不足,此种情况下需采用如ON⁃LAY植骨术、牙槽嵴劈开术、牵张成骨术、GBR等手术方法配合植骨材料进行骨增量,以恢复种植区骨量,使种植体能够植入理想的种植位点。
植骨材料在成骨方面的特性包括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骨再生性,理想的植骨材料应同时具备以上三种特性。
目前,临床常用的植骨材料主要为自体骨移植材料、天然牙来源植骨材料、同种异体骨移植材料、异种骨移植材料及人工合成植骨材料等。
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自体植骨材料自体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和骨再生性,是植骨材料的金标准,其移植后易存活、无免疫排斥反应,能够缩短成骨周期。
自体骨常以块状或颗粒状的形式应用于临床。
块状自体骨的机械性能和成骨潜能较好,能用于重建中重度的骨缺损。
与块状骨相比,颗粒状骨屑能更快释放骨源性生长因子,在重建中小型骨缺损时效果较好,但其获取量较为有限,且易受外力影响,吸收速度较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手术中骨量不足的外科处理陈井鑫综述廖天安审校前言上下颌骨和牙槽骨的作用之一是支持牙齿,牙齿缺失以后,牙槽骨必然会发生吸收和(或)萎缩,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吸收会愈加严重,形成骨的质的(如骨密度)降低,量也降低,如需种植区骨嵴宽度变薄,甚至出现骨倒凹,长度缩短,高度降低等。
骨量不足则难以在理想的位置植入种植体,或者因为不能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而影响骨结合,从而难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或者无法种植修复。
随着种植手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上下牙槽骨的质和量得到改善,从而使种植手术能够获得成功,使种植的长期效果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在这方面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本文做一简单的综述。
1.骨密度降低的临床处理1.1 骨挤压,由于长期缺牙,缺牙区得不到功能刺激,使局部的骨质结构发生改变,密度降低;另外全身的一些因素,比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维生素D的缺乏等均可使骨密度降低。
骨密度的降低使种植的初期稳定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常常是种植失败的一个因素。
骨挤压方法是在术区骨密度较低时提高局部骨密度的一种外科方法,此技术是通过专门的手用骨挤压器械,逐级用挤压器挤压种植窝,从而提高种植窝内壁的牙槽骨密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骨和种植体的接触面积,术中基本不损失骨量,可以大大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1),其最好在lekholm和zarb分类中3类占绝大部分的上颌骨中使用(2)。
由于骨挤压技术具有相对简单,在疏松骨质种植时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在90年代后,迅速为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3),但是Fanuscu MI(4)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与常规种植钻孔相比,采用骨挤压术处理种植位点能明显改变种植体周骨结构,但不一定能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Gulsahi A(5)等人通过常规和骨挤压两种方法在14名双侧牙缺失的患者口内植入多个单牙种植体。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种植体植入前以及植入后第6和第12个月的骨矿物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并对X线根尖片进行光密度分析,发现常规方法的成功率要高于骨挤压术。
所以对于骨挤压这一临床技术的临床评价,还需要做更多的相关研究。
2.骨长度不足的临床处理2.1 正畸技术在此的应用,在临床中常常发现由于缺牙时间较长,缺牙间隙由于牙齿的生理性的移动或者病理性的倾斜移动,造成了种植区长度的不足,这时候如果勉强植入种植体,往往会造成临牙牙根受损,不能形成合理的邻接关系,或者牙齿不协调等后果,影响了种植的成功率。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首先用正畸的技术,推种植区两边的牙齿向相反方向运动,或者用正畸竖直倾斜的牙齿,延长种植区的长度,再行种植手术,这样就能较好的解决长度不足的问题(1)。
2.2调磨结合修复的办法,对于仅仅是牙倾斜移动造成间隙不足,牙根区间隙适合种植的病例,可以采用修复的办法,先调磨倾斜牙并全冠修复,使牙冠邻面的间隙适合种植(6)。
3. 牙槽嵴宽度不足的临床处理3.1骨劈开技术加骨移植技术(三明治植骨技术),如果术区牙槽嵴宽度不足,骨密度为3到4级时,没有大的骨倒凹,在除去刃状牙槽嵴后,牙槽骨高度仍足以植入足够长度的种植体时,可以使用专门的骨劈开器械将牙槽嵴从中间线劈开,在形成的完整的頬、舌侧皮质骨板后,在能够保证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条件下,可以植入种植体,再配合骨移植填充间隙,供骨区骨可选择髂骨、颌骨等等。
通过本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牙槽嵴宽度不足的问题。
朗荣建(7)等人的研究证实在水平牙槽脊宽度不足的病例中通过垂直纵向劈开的办法使牙槽脊的术前平均宽度由2. 9 ±0. 3mm达到术后平均宽度5. 7 ±0. 4mm,能够扩大种植手术的相对适应症,并可以获得良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Calvo Guirado JL(8)等人在最近的报道中用牙槽嵴纵向劈开并且填入猪的骨胶原,同时放入种植体的方法,也取得了成功。
这为临床上窄牙槽嵴的种植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3.2 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及人工骨或者自体骨移植技术, GBR首先由Nymand等在1982年提出,是根据各类组织细胞迁移不同的特点,如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较快,而成骨细胞移行速度较慢的特点,使用屏障膜在软组织与骨组织之间人为的创造出骨细胞优势生长的环境,并通过减缓组织压力,保护血凝块,实现缺损取得骨修复性再生。
理想的屏障膜需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不易与组织发生反应,膜需要阻止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通过,但是要允许组织液通过,临床上还需具有好的操作性和与骨组织的贴合性,能够创造并维持空间至少4-6个周,以允许新骨的形成。
目前使用的主要有两种,可吸收膜和不可吸收膜,可吸收的膜包括胶原膜、聚乳酸膜等生物膜,其不需要二次取出,现在临床上用的主要有bio-gide膜,国内也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藻酸钙膜比胶原膜在GTR和GBR中更有效(9),认为藻酸钙膜也许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膜。
不可吸收膜主要有四氟乙烯膜、钛膜等,由于常需要二次取出,且影响营养物质进入上方的瓣膜,易引起牙龈萎缩及膜暴露并引起感染,所以临床上现在用得较少。
在临床上,在牙槽嵴有倒凹,或者宽度不够时,可以使用该技术与骨移植技术在局部移植人工骨或者自体骨碎屑,防止因种植体需要一个合理的轴向而穿出牙槽骨,或者用来加宽牙槽嵴顶的宽度,防止为降低牙槽嵴来取得合理的牙槽骨宽。
Fugazzotto[ 10 ] 就采用颗粒状骨替代材料支持引导膜为302 例患者重建萎缩牙槽嵴,统计结果表明牙槽嵴颊舌向增宽的成功率达97 % ,垂直向增高的成功率达92 %。
这说明骨替代物的使用,扩大了GTR 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前在临床上用的多的主要是Bio-gide膜和钛膜结合bio-oss或者自体骨扩展牙槽骨,其效果得到了肯定。
3.3 onlay植骨和三明治植骨技术,对于单纯的onlay植骨解决牙槽骨宽度不足在临床上现在用的较少,往往和引导膜技术一起使用,在移植块状的髂骨或者颌骨并固定于萎缩的牙槽嵴的唇頬侧后,在空隙处添加部分人工骨或者自体松质骨并用引导膜覆盖,从而增加牙槽骨的宽度。
陈刚等人(11)通过取自体下颌骨性onlay植骨改善骨量不足的研究,认为取自体下颌骨修复牙槽嵴萎缩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的的优点,但是由于取骨量有限,在重度牙槽嵴萎缩的病例的应用中还是受到限制。
4 牙槽嵴高度不足的处理4.1 onlay和inlay植骨技术,对于牙槽骨高度不足时,此两种技术为最常用的技术,onlay技术又称上置法植骨,主要用带有皮质骨的块状骨,稍加修整后固定在嵴顶表面,从而重建牙槽骨的高度。
Inlay 植骨又称内置式植骨,主要应用于上颌窦提升增加可用骨高度的情况。
另外上颌窦底冲顶术也可归属于inlay植骨技术,这两种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以解决严重的上颌骨高度不足。
国里吴东等人(12)采用骨垂直挤压及inlay植骨技术性上颌窦提升,通过40例病例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的提高窦底距离1-4mm.另外余占海等人(13)采用种植体固定的三明治法inlay植骨增高牙槽骨的实验研究发现可以有效的增高牙槽嵴。
Farmand对于30 例患者进行上颌马蹄型三明治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3.3%,且测得牙槽嵴垂直吸收1.8mm(20%),横向吸收1mm。
另外llefot I型截骨并植骨也是inlay植骨的一种,对于严重上颌骨萎缩是一种有前途的改善骨量的方法。
4.2 牵张成骨技术此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对生物活体组织逐渐施加牵引力可以使其产生张力,而这种张力可以刺激和保持某些组织结构的再生与生长,Ilizarou称之为张力拉力法则(14)。
首先由Ilizarou报道临床上的使用,后面McCarthy最先应用于颌骨,随着技术的逐渐发展,开始应用到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病例,并取得了成功,Raghoebar 等[ 15 ] 、Klein 等[ 16]研制出各自的牵张种植体,其设计思路基本一致,都是在牙槽嵴咬合面植入种植体,利用下部骨块作支抗,通过旋转种植体或其内部的牵张螺丝加力,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
然后再植入常规种植体或直接利用牵张种植体进行义齿修复。
但是由于现在使用的牵引器均在口内留有加力位置,创面暴露,容易造成感染,Mofid等(17)曾调查3278例颌面部牵张病例,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就是感染,虽然Troulis等(18)试图减少手术创伤及伤口暴露,曾用内镜完成了下颌骨截骨手术,但尚缺乏与之相配相配的完全埋植的牵张器。
对于其使用效果,Bianchi A(19)等人通过与Onlay植骨的临床对比试验观察,认为成骨牵引可以得到更多的垂直骨增加,但是在种植前阶段易发生并发症,所得到的结果可以与天然牙槽骨相似,成功率和onlay植骨差不多。
所以在临床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对于肿瘤或者外伤造成的骨缺损,通过血管化的腓骨再配以成骨牵引则显示了其优点,王兴等人(20)运用此技术在肿瘤术后的重建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一些因外伤、肿瘤手术所造成的骨缺损所造成的骨量不足,现在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张志勇等人(21)使用带血管蒂和不带血管蒂的髂骨行下颌骨重建后行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Tideman等人于1992年率先开展采用预制钛网,将自体髂骨碎骨片及骨髓移植其内,经紧压塑形而恢复上颌骨形态并延期行种植术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在临床中,牙槽骨骨量不足往往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所以在临床中,常常需要多个技术的联合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方法去改善牙槽骨骨量不足的问题。
1 <<现代口腔种植学>> 宿玉成主编2 Valen M,Locante WM.J Oral Implantol,2000,26:177-1843 Abels N , Schiel HJ , Hery2Langer G, et al . Bone condensing in the place2ment ofendosteal palatel implants : a case report .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2plants ,1999 ,14(6) :849-8524 Fanuscu MI, Chang TL, Akça K,Efeect of surgical techniques on primary implantstability and peri-implant bone. J Oral Maxillotac Surg.2007 Dec;65(12):2487-91 5 Gulsahi A, Paksoy CS, Yazicioglu N, Arpak N, Kucuk NO, Terzioglu H,Assessment ofbone density differences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bone-condensing techniques using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and radiography.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7 Nov;104(5):692-8.6 <<口腔种植学临床操作指南>> Mithridade Davarpanah 等编7 郎荣建李玉民等,垂直骨劈开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3 9(8) 3:124-1268 Calvo Guirado JL, Pardo Zamora G, Saez Yuguero MR,Ridge splitting techniquein atrophic anterior maxilla with immediate implants, bone regeneration andimmediate temporisation: a case report. J Ir Dent Assoc. 2007Winter;53(4):187-909 He H, Huang J, Ping F, Sun G, Chen G,Calcium alginate film used for guided boneregeneration in mandible defects in a rabbit model.Cranio.2008.Jan;26(1):65-7010 Meffert RM. How to treat ailing and failing implants[J ] . Implant Meffert RMDent ,1992 ,1 (1) :2511 陈刚等人,下颌骨onlay植骨改善种植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6(15),2:166-16912 吴东,黄颖,林建树,黄文秀,陈江,骨挤压器在不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后种植术中的应用,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6 年12 月第11 卷第4 期: 158-16213余占海,刘斌,岑远坤,种植体固定的三明治法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 003年3月第4 卷第2 期:81-8314<<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解剖学>> 张震康、邱蔚六、皮昕主编15 Raghoebar GM , Heydenrijk K, Vissink A. Vertical distraction ofthe severelyresorbed mandible. The Groningen distraction device.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 2000 , 29 :416-420.16 Klein c , Papageorge M , Kovacs A , et al. Initial experiences usinga new implantbased distraction system for alveolar ridgeaugmentation. Int J Oral MaxillofacSurg , 2001 , 30 :167-169.17Mofid MM , Manson PN , Robertson BC , et al. Craniofaci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 a review of 3278 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