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条形码管理规定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文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98d3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a.png)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条形码管理工作,保障商品流通的安全、便捷和高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条形码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商品流通环节的合法合规。
第四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与国际条码标准相符合,便于国内外商品交流和互通。
第五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注重技术和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泄漏和滥用。
第六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章条形码申请与分配第七条企业或单位在销售商品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申请商品条形码。
第八条条形码的申请和分配应当由国家权威机构负责,确保申请和分配的公平、公正和高效。
第九条企业在申请条形码时,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企业信息和商品信息,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十条条形码分配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地分配合格的条形码给申请单位,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当按照分配单位要求的方式使用和管理所获得的条形码,不得私自转让或乱用。
第十二条分配单位应当定期检查申请单位的条形码使用情况,确保其合规和规范。
第十三条分配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条形码申请和分配记录,备查和核对。
第三章条形码使用第十四条使用条形码的商品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商品包装上清晰、准确地标注条形码。
第十五条条形码应当与商品信息相匹配,保证商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六条使用条形码的商品应当及时更新商品信息,确保条形码的有效使用。
第十七条在商品流通环节中,各个环节应当合理使用和管理条形码,不得私自更改、删除或篡改。
第十八条使用条形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管和使用条形码设备,防止损坏或丢失。
第十九条监管机构有权对使用条形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整改。
第四章条形码违规处罚第二十条对于违规使用或管理条形码的单位和个人,监管机构有权采取以下措施:(一)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二)限期整改;(三)暂停使用条形码;(四)吊销条形码使用权限;(五)罚款;(六)追究法律责任。
商品条码规则
![商品条码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c0c2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4.png)
商品条码规则商品条码规则是指为了方便商品管理、销售和跟踪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编码规则。
这种编码规则通常是由一个数字和一组条形码组成。
在商品条码规则中,每个数字都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制造商、产品类型、尺寸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商品条码规则的各个方面。
一、商品条码类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商品条码主要有EAN(欧洲文章编号)、UPC(通用产品代码)和ISBN(国际标准书号)等类型。
其中,EAN主要用于欧洲市场,UPC主要用于北美市场,而ISBN则主要用于图书销售。
二、商品条码结构1. EAN:EAN-13是最常见的EAN编码形式,它由13位数字组成。
其中前三位代表国家或地区代码,接下来的两位代表制造商代码,再接下来的五位代表产品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2. UPC:UPC-A是最常见的UPC编码形式,它由12位数字组成。
其中前六位代表制造商代码,接下来的五位代表产品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3. ISBN:ISBN-13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SBN编码形式。
它由13位数字组成。
其中前三位代表语言或地区代码,接下来的一位代表出版社代码,再接下来的五位代表书籍代码,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三、商品条码编码规则1. 国家或地区代码:这个数字代表商品生产国家或地区的代码。
例如,中国的国家代码是“690-695”。
2. 制造商代码:这个数字代表制造商的唯一识别码。
制造商可以向GS1组织申请一个唯一识别码。
3. 产品代码:这个数字代表产品类型和尺寸等信息。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产品有不同的编码规则。
4. 校验位:这个数字用于检查条码是否正确输入。
校验位是通过对其他数字进行计算得到的。
四、商品条码应用场景商品条码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库存管理等领域。
在零售领域,商品条码可以帮助收银员快速扫描商品并自动识别价格和库存信息;在物流领域,商品条码可以帮助快递员快速扫描包裹并自动识别目的地和收件人信息;在库存管理领域,商品条码可以帮助仓库管理员快速扫描货物并自动更新库存信息。
条形码管理规定
![条形码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1389d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4.png)
条形码管理规定为加强条形码的管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条形码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条形码管理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加快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和商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条码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代码和条码标识。
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推广应用商品条码,建立我国的商品标识系统。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条码的注册、编码、印制、应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全国商品条码工作。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负责全国商品条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厂商识别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品条码必须按照本办法核准注册,获得厂商识别代码。
第二章注册第六条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集团公司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要使用商品条码时,应当按规定单独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第七条厂商识别代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到所在地的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编码分支机构)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申请人应当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出示营业执照或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并提供复印件。
第八条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对初审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签署意见并报送编码中心审批;对初审不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退给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对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编码中心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交纳的有关费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程序。
超市条码管理制度
![超市条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3fab4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d.png)
超市条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超市商品管理,提高商品管理效率,保障商品质量,制定本条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条码管理制度适用于超市内所有商品的条码管理工作。
三、条形码管理责任1. 超市经理负责全面监督条码管理工作,指导各部门合理使用条码并确保其准确性。
2. 商品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商品条码管理工作,包括新商品的条码建档、旧商品条码的修订等工作。
3. 仓储管理部门负责商品进货验收、出库等环节的条码管理工作。
4. 财务部门负责对进货、销售等环节的条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条码管理流程1. 商品进货阶段(1)采购人员在对商品进行选购时,应仔细核对商品的条码信息,确保与进货单的信息一致。
(2)仓储管理人员在收到商品后,应对商品的条码进行检查和扫描,确保进货信息的准确性,将进货信息录入系统。
(3)采购部门根据进货情况对条码进行及时建档,确保商品的条码信息准确无误。
2. 商品销售阶段(1)收银员在进行商品结账时,应对商品的条码进行扫描,确保商品的售出信息准确记录。
(2)销售信息将实时录入系统,财务部门可据此进行销售统计分析。
3. 商品管理阶段(1)商品部门经理负责商品的条码信息的维护和管理,对新商品进行条码建档,对旧商品进行条码的修订和更新。
(2)确保商品信息与条码信息一致,保证商品的管理准确性。
五、条码管理规定1. 条码的使用(1)商品的条码应与商品本身进行严格绑定,不得随意更改或篡改。
(2)每款商品应具有独立的条码,不得使用重叠、重复的条码信息。
2. 条码的管理(1)商品进货后,应立即进行条码的扫描和建档,确保进货信息准确无误。
(2)销售时,应对商品进行条码扫描,并将销售信息实时录入系统。
3. 条码的维护(1)商品部门负责商品条码信息的维护和管理,对新商品进行条码建档,对旧商品进行条码的修订和更新。
(2)应及时处理商品条码的变更信息,确保商品与条码信息一致。
4. 信息的准确性(1)商品的条码信息必须与实际商品信息一致,不得存在任何错误。
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03e3ae7fd5360cbb1adb87.png)
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本文是关于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浙江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推广商品条码使用,促进商品条码的商业信息化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条码,是指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特定信息的全球统一商品标识,包括零售商品代码、非零售商品代码、物流单元代码等。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商品条码的注册、编码、印制、使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支持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使用商品条码,并将推广应用商品条码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内容。
第五条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主管全省商品条码工作。
市、县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条码的监督检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商品条码应用的宣传、推广工作,建立并实施有效的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
第六条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设在本省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物品编码分支机构)按照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开展工作,提供商品条码的技术服务。
第七条鼓励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在生产、销售、运输、仓储和物流单元管理时使用商品条码; 鼓励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出口有预包装的产品上使用商品条码。
第二章注册、变更、续展和注销第八条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相关合法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使用商品条码,应当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经注册成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以下简称系统成员)后,可以使用商品条码。
第九条申请人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应当向物品编码分支机构办理有关注册手续,填写厂商识别代码注册申请书,出示营业执照或者相关合法资质证明并提供复印件。
物品编码分支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申请资料报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第十条申请人获准注册厂商识别代码的,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以下简称《系统成员证书》)。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本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c0a31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e.png)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条形码是商业交易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标识符号,为了规范条形码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商品流通的顺畅和信息的准确性,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条形码的企业和机构。
三、条形码的生成和使用1. 条形码的生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由相关资质认证的机构进行生成和颁发;2. 企业和机构应按照商品的不同类型和特点进行条形码的生成;3. 条形码应与商品属性相对应,确保唯一性;4. 条形码应清晰可见,不得有模糊、扭曲等情况;5. 条形码不得随意修改、涂改或篡改。
四、条形码管理1. 企业和机构应建立条形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程序;2. 条形码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档管理,确保易查找和使用;3. 条形码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4. 条形码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5. 企业和机构应定期进行条形码库存清点,及时补充或调整条形码的使用;6. 对于不再使用的条形码,应进行注销处理,防止被他人恶意使用。
五、条形码的维护和更新1. 企业和机构应定期对条形码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与商品信息相符;2. 条形码维护和更新应由专人负责,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3. 对于因商品信息变更而需要更新条形码的情况,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更新,并及时通知相关销售渠道和客户。
六、条形码的使用守则1. 企业和机构应正确使用条形码,保证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不得将同一条形码用于不同的商品;3. 条形码不得随意更换或重复使用;4. 对于已经使用的条形码,应确保其与商品一致并进行记录;5. 企业和机构应确保销售渠道和客户能够准确扫描和读取条形码。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管理规定的企业和机构,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2. 违规情节严重的,可采取警告、罚款、暂停使用条形码等措施;3. 对于恶意篡改或造假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4. 违规行为应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记录和处理,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监管的顺利进行。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7b74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2.png)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一、定义商品条码,是指在商品上印有一定规格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编码,由商品制造商印在货物、包装、说明书或其他相关物品上,主要用于商品辨识、清点、统计。
二、使用范围1、商品条码的使用范围,不限于特定的行业和品牌,可用于生产、流通、客服管理等范围内的售后处理,及商品交易结算、技术管理等。
2、商品条码编号的组成格式,分成大小二部分,以“数字+字母”的形式组成,其中前缀(“001、002、003”等)为国家统一编号,后缀属于商品厂家固定的唯一编码;3、商品的条码编号规范,编号前缀最多有13位编号,采用宽幅打印,较为清晰,并且对打印要求比较高,并备有一定质量保证期;4、使用商品条码编号的商家,需要经过流通协会的申报和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商家将获得使用该项商品条码编号的合法权利。
三、发放规则1、商品条码编号由流通协会统一发放,并年度检查维护;2、商品条码编号的发放由流通协会制定条规,统一申请流程,按照商家申报的规定,按照能够使用本项条码编号的产品分类索取;3、商家仅能申请基于国家和地方条例和规范许可之下,符合既定标准的商品,及其他满足商品检测和质量管理要求的半成品和未完成产品;4、商品条码编号的分配规则需一定字符限定,最多不能超过13位英文字母或数字,必须经过检验确认质量强度合格。
四、实施管理1、商品条码的运用,应当按照技术标准管理,确保运用的严格度,防止不当使用、改动或清洗;2、对商品进行检测识别时,应当采用条形码和/或二维码,以确保准确录入;3、商品条码使用期限,一般视商品的制造日期和保质期为准,当商品到达保质期时,条码失效或变动,需要重新申请;4、商品条码信息存储,一般商家都要进行长期存储,以便用于检查,所有关联的重要信息(比如经销商、制造等)都应进行清晰的记录;5、商品条码信息的安全性,商家需要自行确保信息的安全,禁止外泄,不允许权限以外的人员访问使用;6、打印商品条码,商家需按照流通协会的要求组织质量检验,格式完整,细节处理精致,按照最高标准完成商品条码的生产检测与打印要求,以确保真实有效商品条码的工作稳定性。
条形码规范
![条形码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f8216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a.png)
条形码规范条形码规范是在商品管理和流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标识。
通过将商品信息编码成条形码,可以方便地进行自动识别和追溯,提高了商业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关于条形码规范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条码的编码规则、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等。
1. 条码编码规则条码编码规则指的是对商品信息进行编码的具体规则。
目前常见的条码编码规则包括EAN-13、EAN-8、UPC-A、UPC-E等。
这些规则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要求制定,保证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条码兼容性。
2. 条码结构一般来说,条码由条和空列表示,通常是以黑白相间的方式展示。
每个条码中包含了一定的编码信息,包括商品的国家/地区代码、制造商代码和产品代码等。
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解析,从而获取商品的相关信息。
3. 条码应用场景条码广泛应用于商品的管理和流通领域。
在商超零售中,条码可以用于商品的扫描和结算;在物流配送中,条码可以用于包裹的追踪和配送;在生产制造中,条码可以用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管理等。
可以说,条码已经成为现代化商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4. 条码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条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其技术要求也有一定的规定。
首先,在条码的打印过程中,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打印设备和耐久性好的材料,以确保条码的清晰度和耐久性。
其次,在条码的扫描过程中,扫描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解码能力和识别速度,以确保在高速情况下可以准确地读取条码信息。
5. 条码管理和维护条码的管理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商品入库和出库时,需要对条码进行扫描和记录,以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长时间未售卖的商品,也需要定期检查条码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并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条码。
总之,条形码规范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标识,应用于商品管理和流通领域。
通过制定条码编码规则、推广条码应用和加强条码管理和维护,可以提高商业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fee8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9.png)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商品条码,也被称为商品编码或条形码,是一种用于商品识别和管理的标识符。
它可以通过扫描仪快速读取,并与商品信息相关联。
为了规范和统一商品条码的管理,以提高商品识别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制定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一、背景介绍商品条码的使用在现代零售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帮助消费者迅速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并帮助零售商实现库存管理和销售追踪。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导致了条码标识的混乱和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变得至关重要。
二、管理办法原则1. 统一编码:商品条码应遵循国家和国际标准编码规范,如国际商品编码(UPC)和国际物品编码(GTIN)等。
统一编码有助于保证条码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和互通性。
2. 标识规范:商品条码应具备易于扫描和识别的特点,确保条码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条码的形状、尺寸和颜色等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信息关联:商品条码应与商品信息关联,包括商品名称、规格、产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这些信息应容易获取,并能够通过扫描仪快速读取。
4. 售后追踪: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应规定条码与销售记录的关联,以方便售后服务和质量追溯。
条码数据应被妥善保管和备份,避免数据丢失或泄露。
5. 制度监管:商品条码的管理办法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监管机制,明确责任和管理流程。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条码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管理办法落实1. 编码申请:商家如需获得商品条码,应向国家相关机构申请。
申请过程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商品信息、公司注册证明等。
2. 条码使用:商家应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标识规范,将条码与商品关联。
在商品包装或标签上粘贴明确可见的条码,并确保条码的易扫描性。
3. 条码管理:商家需要建立商品条码管理制度,确保条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对于已上市的商品,商家应及时更新条码信息,并做好对应关系的维护。
4. 数据备份:商家在条码管理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2708e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b.png)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1. 定义:商品条码,又称为码号、码子、码等,是企业打印在其商品包装上的线条码,用来标识企业的商品和产品。
2. 应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条码管理。
3. 条码使用:
(1)企业在生产商品时,应根据商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等特征,结合国家标准编码,制定各种不同品类商品的条形码。
(2)企业应将商品条形码印刷在其包装上,并在相应位置显示其条形码。
(3)各种商品条形码对应的商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应当列入企业商品条码资料库,并遵守国家有关统一编码制度,以保证商品条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管理体系:企业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商品条码监管检查体系,控制商品条码质量,保证识别码规范使用。
5. 数据保存:企业应当妥善处理客户数据,建立和完善商品档案资料库,定期存档。
6. 安全管理: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及其他各项法规和规定,配置软硬件设备,开展条码安全管理工作。
7. 条码改变:在必要情况下,企业应及时更新条码,调整其安全策略,以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和纠错性。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7a2d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条码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条码管理是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
它通过对商品、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附加条形码,实现对其进行惟一标识和追踪的功能。
条码管理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条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减少错误和损失。
二、条码类型和规范1. EAN-13条码EAN-13条码是全球通用的商品条码标准,由13位数字组成,前三位代表国家代码,后十位代表商品代码。
在使用EAN-13条码时,应确保以下规范:- 条码清晰可见,不含糊或者损坏。
- 条码大小适中,不得过小或者过大。
- 条码与商品包装密切结合,不易脱落或者破损。
2. QR码QR码是一种二维码,可存储更多的信息。
在使用QR码时,应注意以下规范:- QR码清晰可见,不得含糊或者损坏。
- QR码大小适中,不得过小或者过大。
- QR码与相关信息密切结合,不易分离或者遗失。
三、条码生成和打印1. 条码生成条码可以通过专业的条码生成软件或者在线生成工具生成。
在生成条码时,应注意以下规范:- 选择合适的条码类型和格式。
- 输入正确的商品或者设备代码。
- 确保生成的条码清晰可见,不含糊或者失真。
2. 条码打印条码打印应使用专业的条码打印机,并遵循以下规范:- 使用高质量的打印纸和墨盒,确保条码清晰可见。
- 打印的条码应与生成的条码一致,不得有任何误差或者变形。
- 打印的条码应粘贴在商品或者设备包装的指定位置,确保易于扫描和识别。
四、条码扫描和识别1. 条码扫描设备条码扫描设备是识别条码的关键工具。
在使用条码扫描设备时,应注意以下规范:- 使用专业的条码扫描设备,确保扫描速度和准确性。
- 定期检查和维护扫描设备,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 学习正确的扫描技巧,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条码识别系统条码识别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和记录扫描到的条码信息。
在使用条码识别系统时,应注意以下规范:- 系统应具备高度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正确识别条码信息。
- 系统应及时记录和存储扫描到的条码信息,方便后续查询和追踪。
产品条形码管理制度汇编
![产品条形码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b52a2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f.png)
产品条形码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产品条形码的管理,保障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提高商品信息化水平,维护商品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条形码的生产、经营企业、供应商以及相关组织。
第三条所有需要使用条形码的企业和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并获得统一的商品条形码。
第四条企业和组织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使用商品条形码,不得私自制作或使用无权使用的商品条形码。
第五条商品条形码应当真实准确反映对应产品的信息,不得引导消费者或者扰乱市场秩序。
第二章条形码的申领和使用第六条企业和组织在使用商品条形码前,应当向国家相关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核准后获得合法的商品条形码。
第七条申请商品条形码时,企业和组织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并承担相应的申报责任。
第八条企业和组织获得商品条形码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条形码,不得私自更改或者篡改商品条形码。
第九条使用商品条形码的企业和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商品条形码管理制度,确保商品条形码真实有效。
第十条企业和组织应当在产品包装、标签、电子商务平台等场所,按照统一规范合理使用商品条形码。
第三章条形码的管理和维护第十一条企业和组织应当定期检查商品条形码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二条企业和组织应当合理维护商品条形码,确保条形码清晰、完整,不受损坏和污损。
第十三条对于使用商品条形码的产品,企业和组织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和备案制度,保存相关证据和资料。
第十四条在产品调整、包装更新、标识修改等情况下,企业和组织应当及时更新商品条形码。
第十五条企业和组织因合并、分立、更名等原因需要变更商品条形码的,应当到国家相关管理机构申请,经审核核准后持有新的商品条形码。
第四章违规处理与处罚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私自申领、使用、更改、丢失、停用、销毁商品条形码的行为,相关企业和组织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条形码管理规定模版
![条形码管理规定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1121a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4.png)
条形码管理规定模版一、背景介绍条形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品管理、物流追踪等领域的标识符号,其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监控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和统一条形码管理工作,制定本管理规定模板。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条形码的企业和组织。
三、条形码生成和分配1. 条形码生成应使用标准的条形码生成软件或设备,确保生成的条形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条形码分配应统一由企业规定的负责人、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确保每个条形码的唯一性和合法性。
3. 分配的条形码应准确记录在相关管理系统中,包括对应商品或物品的信息、生成时间、分配对象等。
四、条形码标识要求1. 条形码应清晰可辨认,不得出现模糊或扭曲现象。
2. 条形码的边界与其周围的空白区域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3. 条形码上的数字、字母和符号应准确无误,不得存在错误或遗漏。
4. 条形码的尺寸和比例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扫描读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条形码管理与维护1. 条形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显示。
2. 发现损坏、模糊或无法识别的条形码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 对于过期或废弃的条形码,应及时注销并从相关管理系统中删除。
六、条形码使用规定1. 使用条形码的企业和组织应确保其条形码的合法性和准确性,不得使用他人的条形码或伪造条形码。
2. 使用条形码进行商品管理时,应进行严格的入库、出库和盘点等流程控制,确保条形码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3. 使用条形码进行物流追踪时,应确保条形码能够准确记录物品的运输和处理情况。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条形码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暂停使用条形码等。
2. 对于故意伪造或盗用他人条形码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管理规定由企业统一制定,并在内部进行宣导和培训。
2. 本管理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在内部进行发布和通知。
以上是条形码管理规定的模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修改和完善。
超市运营-条形码的管理
![超市运营-条形码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edb120c8d376eeafaa31b0.png)
条形码的管理
一.商品条形码规则:
(1)如商品没有国际条形码,需申请打印店内条形码。
(2)不同商品的国际条形码所在位置不同。
(3)抽检商品条形码是否可读。
(4)如国际条形码有误,填写标签打印申请单,打出店内条形码。
(5)店内条形码应覆盖非法国际条形码或相错而帖。
(6)商品贴店内条形码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7)剩余店内条形码交还收货主管统一销毁。
二.条形码打印管理规定:
(1)收货部主管在标签申请打印表上工整、清楚的签字。
(2)收货部行政组的登记本上留下申请人签字后,方可取走条形码。
(3)不得随便打印、随便乱丢条形码。
(4)多余的条形码统一处理干净。
(5)电脑录入员将“标签打印申请表”按日期归档,保存期限7天。
商品条形码管理规定
![商品条形码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789cee13968011ca2009189.png)
件编号:ZG/Y P 3 50 010-2014商品条形码管理规定(D 版)发布日期:2015年03月11日 实施日期:2015年03月11日1目的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的编码、设计及印刷等符合标准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商品条形码编制、应用、管理。
3职责 3.1市场部负责申请商品条形码,提供设计商品条形码的实际尺寸。
3.2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对商品条形码编制、维护、管理。
文3.3调度中心负责包装产品中商品条形码印刷实物的检验。
5 术语和定义5.1 商品条码 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商品代码的条码符号,包括零售商品、储运包装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等的代码与条码标识。
5.2 唯一性原则5.2.1 相同的商品分配相同的商品代码,基本特征相同的商品视为相同的商品。
5.2.2 不同的商品应分配不同的商品代码,基本特征不同的商品视为不同的商品。
5.3 稳定性原则 零售商品代码一旦分配,若商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就应保持不变。
5.4 新品:即该商品名以前从未使用过,属新开发的商品名。
6 工作流程(见后页) 商品条形码管理工作流程、商品条形码管理工作流程说明7 修改记录页4 引用文件 GB 12904-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16830-商品条码 储运包装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18805-商品条码印刷适性试验》4.1 4.2 4.3商品条形码管理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记录等责任岗位市场部 6.1市场部6.2技术研发中心 6.3各相关部门 6.46. 5技术研发中心6. 6调度中心技术研发中心 6.7技术研发中心 6.8序号流程块工作标准期量标准平台”内项目等。
“商品条码管理表”需及时更新,且每季度一次梳理核对。
6.7.2条码管理员根据图稿审批通过信息,依据“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内项目对应维护新品条形码信息。
6.8条码使用管理6.8.1同一个商品名,同种规格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若包装设计图样发生更改,则不变更商品条形码,直接引用原商品条形码。
条形码印制检验管理办法
![条形码印制检验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0259a0eff9aef8941e06de.png)
4.0职责
4.1品管部:负责对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制程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品入库检验及质量信息反馈。
4.2纸箱部:负责商品条码印制品的排版、印版储存管理、生产及制程中的自检、互检。
4.3经营部:负责在承接商品条码印制品时,需查验并要求客户提供《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给我司,并上交公司行政部存档管理;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③扫描次数:对每一个被检条码符号,在检测时,应在不同条高位置各进行扫描测量,共进行3次扫描测量。3次扫描测量的扫描路径应尽量垂直于条高度方向和保持等间距。
④译码的正确性检测:扫描仪对条码符号扫描后,其扫描仪上所显示的数字代码必需与所印制的条码中数字代码、客户提供的印刷信息一致,否则印制品视为不合格。
4.4计划科:负责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5.0内容
5.1商品条码印制品的订单评审:
5.1.1经营部、计划科接获新客户、新订单的纸箱时,若客户对条形码印刷有要求(如:需可读性、可读等级等),需将信息通报生产部门、品管部门,且计划科开单时,需在『纸箱工作单』及相应的唛稿、样箱上注明条形码的印刷要求。订单评审时,需在有关的评审资料上体现条形码印制的有关要求。
5.3.3若计划科无在相应的『纸箱工作单』及相应的唛稿、样箱上注明商品条码的印刷要求,则视为客户无这方面的要求,且在生产检验过程也就无需采用条码扫描仪进行检验,只依据依《纸板/纸箱成品检验规范》中的有关印刷标准进行检验控制。
5.3.4若客户有特殊要求(需100%可读时)时,则商品条码印制品在入库前,需由生产部门安排人员向品管部借用条码扫描仪进行全检商品条码的印刷质量,品管员需扩大抽样检验数量及检验频率,确保每个产品条码均能被译出后,方可入库。
条形码管理规定
![条形码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746f43ede80d4d8d15a4f57.png)
条形码管理规定为加强条形码的管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条形码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条形码管理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加快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和商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条码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代码和条码标识。
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推广应用商品条码,建立我国的商品标识系统。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条码的注册、编码、印制、应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全国商品条码工作。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负责全国商品条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厂商识别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品条码必须按照本办法核准注册,获得厂商识别代码。
第二章注册第六条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集团公司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要使用商品条码时,应当按规定单独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第七条厂商识别代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到所在地的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编码分支机构)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申请人应当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出示营业执照或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并提供复印件。
第八条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对初审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签署意见并报送编码中心审批;对初审不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退给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对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编码中心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交纳的有关费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程序。
公司产品条码管理制度
![公司产品条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74f3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c.png)
公司产品条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和管理,确保产品信息准确无误,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条形码编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产品条形码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相关要求,保证产品信息准确无误。
第四条公司产品条形码应当真实、完整、准确、有效,禁止虚假标注、乱码、混淆等行为。
第五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使用和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决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管理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定期进行检查、整理和更新。
第七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条形码信息库,妥善保存和管理条形码信息。
第八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条形码使用规范和制度,确保条形码的准确使用。
第九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产品条形码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第十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条形码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二章条形码编制第十一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相关要求。
第十二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应当清晰、规范、易辨识,避免出现混乱或错误。
第十三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应当注明产品的各项信息,如生产日期、批次、规格、品牌等。
第十四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应当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十五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经过严格审核和确认。
第十六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信息应当真实、准确,禁止编造虚假信息。
第十七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信息应当保密,禁止泄露给外部机构或个人。
第十八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信息应当储存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中,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九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编制应当与公司其他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第三章条形码使用第二十一条公司产品条形码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相关要求,确保产品信息的准确无误。
条形码管理规定
![条形码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f445a1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7.png)
条形码管理规定
是指对条形码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具体的条形码管理规定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条形码的生成规定:规定条形码的生成方法、编码规则等,确保条形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2. 条形码的使用规定:规定条形码在不同领域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例如商品销售、物流管理等。
3. 条形码的存储和传输规定:规定条形码的存储和传输方式,如存储媒体、传输介质等,以保证条形码的可读性和持久性。
4. 条形码的维护和更新规定:规定对失效或过期的条形码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持条形码系统的有效性。
5. 条形码的申请和使用流程规定:规定申请和使用条形码的流程和程序,包括申请材料、申请审核、使用登记等,以确保条形码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6. 条形码的管理责任规定:明确条形码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如企业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等,以保证条形码管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7. 条形码的监督和检查规定:规定条形码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以确保条形码管理规定的执行和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条形码管理规定的内容,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条形码管理规定
文
件编号:ZG/YP 3 50 010-2014
商品条形码管理规定
(D版)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11日实施日期:2015年03月11日
1 目的
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的编码、设计及印刷等符合标准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商品条形码编制、应用、管理。
3职责
3.1 市场部
负责申请商品条形码,提供设计商品条形码的实际尺寸。
3.2 技术研发中心
负责对商品条形码编制、维护、管理。
3.3 调度中心
负责包装产品中商品条形码印刷实物的检验。
4 引用文件
4.1 《GB 12904-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4.2 《GB/T 16830-商品条码储运包装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4.3 《GB/T 18805-商品条码印刷适性试验》
5 术语和定义
5.1 商品条码
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商品代码的条码符号,包括零售商品、储运包装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等的代码与条码标识。
5.2唯一性原则
5.2.1 相同的商品分配相同的商品代码,基本特征相同的商品视为相同的商品。
5.2.2 不同的商品应分配不同的商品代码,基本特征不同的商品视为不同的商品。
5.3 稳定性原则
零售商品代码一旦分配,若商品的基本特征没有发生变化,就应保持不变。
5.4 新品:即该商品名以前从未使用过,属新开发的商品名。
6 工作流程(见后页)
商品条形码管理工作流程、商品条形码管理工作流程说明
7 修改记录页
商品条形码管理工作流程说明
修改记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