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关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头语言叙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作家文学是相对于民间文学来说的,它是指由作家创作的有一定书面形式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
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
但这两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首先是创作方式不同,民间文学是集体性的口头创作;作家文学是个体性的书面创作。
其次是流传方式不同,民间文学是口头流传,具有变异性;作家文学是书面流传具有固定性。
再次是接受者意识不同,民间文学接受者参与文学创作;作家文学的接受者需要对作品进行个性理解,无法脱离文本。
最后是审美价值不同,民间文学有多功能性、实用性,它有多种科学价值,必须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对它进行研究。
它反映了群体性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作家文学体现了作家的个性追求,与民间文学相比具有较高的文字艺术价值。
两者虽然有着比较明确的区别,但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优秀的作家文学和优秀的民间文学构成中国文学史的主流,二者相辅相成,各有千秋。
我们先来探讨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首先,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源头和母体。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结晶,是民间宗教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重要载体,也是民间口头艺术表现手法的总汇,由此决定了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是增加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的历史地位。
其次,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集中体现了大众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也决定了最基本的审美趣味。
因此民间文学的创作为作家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灵感。
如韦其麟根据壮族传说《百鸟衣》改编的话剧《灯花》取得巨大成功来自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合理改造。
试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关系之新态
199New Generation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概念界定要谈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首先要对二者的定义有所了解:“民间文学”是一种由人民群众口耳相传的集体创作的文学范式,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集体无意识”的“口传的文艺”,其主要有四大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作家文学”则是相对于“民间文学”而言的另一种文学范式,即“书本的文艺”,多为作家个人独立创作或编撰,是作家对自身深刻体悟社会人生的有意识的抒发,个人性比较强。
不管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其根基均在于社会生活和时实践,在生活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第一部分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明显区别,但二者既然同为“文学”,那必然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段宝林先生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中提到“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公社的时代是唯一的文学。
在阶级产生以后,出现了专业的作家,这才有了作家文学”,这种将民间文学作为作家文学发展基础的观点为学界所普遍认可,也说明二者从原初时起就有无法割裂的血缘关系。
虽然在作家文学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文学都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位置,但其在题材和思想方面,在提供典型形象方面,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方面以及语言方面对作家文学“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却是不可忽视的。
而作家文学,虽说是后起之军,但它却以压倒之势长期占据着文学统治地位,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从文化分层中心态文化层的角度来看,民间文学同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其创造、表演、享有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生活本身的高度浓缩,是人民日常精神与道德最直接最天然最真实的反映,有学者将其归于“社会心理层面”;而作家文学则是经过有意识的挑选加工后的社会心理的深刻剖析,是曲折的艺术的表达,被归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
既然文人作家会对民间社会心理进行有意识的曲折表达,那客观上就会有利于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和保存。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的例子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的例子哎呀呀,咱就说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那可真是太大啦!就好比那《白蛇传》的故事,它在民间流传了多久哇,各种版本那是丰富多彩。
后来好多作家不就借鉴这个故事写出了精彩的作品嘛!就像冯梦龙写的《警世通言》里的白蛇故事。
还有那个《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一直传颂着他们的凄美爱情。
这可不就激发了无数作家的创作灵感嘛!你看那些把梁祝故事改编成各种文学作品的,不都是受到了民间文学的影响嘛!
再说那《三国演义》,虽然是罗贯中写的,但里面的故事好多都是民间流传已久的呀!什么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经典桥段。
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民间文学是那深深扎根的土壤,给予了作家文学茁壮成长的养分呀!
还有《聊斋志异》,蒲松龄不就是听了好多民间的奇闻异事才写出来的嘛。
那些神神怪怪的故事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都是民间流传的宝藏呀!这不就是民间文学影响作家文学的活生生的例子嘛!
民间文学就像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宝藏库,作家们在里面尽情淘宝,挑出那些闪亮的宝贝,然后把它们加工成更璀璨的作品。
作家们借助民间文学的
力量,能让作品更接地气,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不是挺好的嘛!所以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那是绝对不能小瞧的呀!
我的观点很明确,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没有民间文学的滋养,作家文学就会少了很多魅力和生命力!。
大学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免费完整版)
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
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
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
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文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文学是了解历史、思想、文化的重要窗口。
而作家,则是文学的创作者和传承者,他们的作品直接影响着读者的思想和价值观。
但是,作家的文学创作和作品往往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是指发源于民间、流传于人民之中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不仅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还培养了作家的文学意识和创作能力,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民间文学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涉及到的题材广泛而丰富,如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民间歌谣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作家挖掘和创作的宝贵资源。
作家们可以从民间文学中汲取灵感,借鉴其中的情节、人物和语言,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文学作品。
比如,古代文学巨匠李白的《庐山谣》中就融入了大量的民间歌谣,这为该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民俗气息和韵味。
可以说,民间文学是作家创作的重要源泉,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民间文学培养了作家的文学意识和创作能力。
作为人民的艺术,民间文学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人民的智慧,它以平民化的形式表达着人民的愿望和情感。
作家们在与民间文学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人民的命运与生活,也能够感悟到人民的真善美。
民间文学的质朴、深入人心的特点,培养了作家对人情世故和社会矛盾的敏感,使他们成为文学的观察者和抒发者。
同时,民间文学所倡导的人民性格、人民思想等,也为作家树立起了正确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导向。
最后,民间文学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的语言艺术,它与作家的文学作品存在着共通之处,通过民间文学的熏陶和影响,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以现代文学大师鲁迅为例,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民间文学的痕迹,如《狂人日记》中的人民百姓形象、《阿Q正传》中的民间英雄形象等等。
这些作品在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抱负的同时,也通过了对民间文学的改造和升华,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瑰宝。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比较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
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而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以书面文学的形式流传。
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对民间文学起过影响。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
第一,二者创作(形成)过程不同。
作家文学可以由一个作者,在较短时限内完成。
如当前某些畅销书的作者,日成万言,可谓高产作家。
而民间文学的创作决不存在此种情况。
一篇民间文学作品的产生需要在集体场合中进行酝酿,由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修改加工,逐渐形成。
因此,要追溯一则民间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全民创作的产物,可以代表广大民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需要。
而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而作者也掌握着自己作品的版权。
第二,民间文学的流传比作家文学有较强的地域性。
一般说来,民间文学作品“有一个较为集中固定的流传地区,有一个流传中心。
”①比如藏族的神话传说总是以藏民聚居区为中心;东北的二人转又以东三省为中心。
其传播又总是距中心越近则流传越广,甚至家喻户晓;距中心越远则流传越少,甚至无人知晓。
如锦州笔架山一带的渔民都听说过笔架山的由来,出了锦州,闻者便寥寥无几了。
相比之下,作家文学的流传范围要大得多,受地域局限较小。
第三,传承方式与传承结果不同。
很多古籍,历经千年,随不免在无数次的抄写传承中出现讹误,但在今人看来,仍可见其原貌,这就是纸质媒介传承的好处。
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关系
浅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摘要:同属于文学范式的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两种文学形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彼此从借鉴中融合,从融合中发展,从发展中相互依存,二者密不可分。
关键字: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关系影响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作家文学是个体基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之后独立创作,最后以文本作品形式出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个体价值观及审美情趣的体现。
在文字出现前,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几乎没有联系,彼此像两条平行线,并无交集。
从出现文字起,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之间就相连不断,二者像两条河流一样汇集交融,不可分割。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二者的区别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流传范围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
(一)创作主体的不同民间文学是扎根在人民大众生活土壤中的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以口头非文字形式出现,需要在集体场合中进行酝酿,由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修改加工,逐渐形成,以集体创作,是一种全民性创作的产物,可以代表广大民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情趣。
民间文学强调群众性。
不同于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的产物,由一个作者在较短时限内完成,一旦开始写作,便以文字文本出现,以个体为单位,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而作者也掌握着自己作品的版权。
作家文学强调独创性。
(二)流传方式不同作家文学主要靠纸质媒体承载文字内容,而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记,代代相传。
因此,作家文学的流传范围较之于民间文学更为广大,受地域局限也较小。
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民间故事家,他们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却可以口述很多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解析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解析民间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家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推动了作家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进行解析。
首先,民间文学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民间文学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传说、民间故事、民谣歌谣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记录了历史与文化,也蕴含了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作家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作品。
例如,著名作家鲁迅通过对民间故事的研究,创作了《狂人日记》,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作品更具独特的风格。
其次,民间文学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
民间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真实、生动的表达方式,它能够直触人心。
作家在接触民间文学时,往往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情和独特气息。
这种感受能够激发作家内心的创作欲望,使其产生创作冲动。
作家通过对民间文学的借鉴和吸收,能够创作出更加真实、质朴的作品,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真实感受。
此外,民间文学推动了作家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作家们在与民间文学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借鉴其表达方式和创作手法,还能够通过对其进行改造和革新,使作品更具个性化和时代感。
例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许多作家运用了民间故事中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拓宽了文学的边界,为作家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民间文学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对作家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并推动了作家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因此,作为作家文库文档创作者,我们需要认识到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重要性,并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力,创作出更加优秀、有深度的文档作品。
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作家文学融入民间文学作品的方式及其意义。(20分)
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作家文学融入民间文学作品的方式及其意义。
(20
分)
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一些作品中,作家文学融入了民间文学的元素,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以下将以具体作品为例,阐述作家文学融入民间文学的方式及其意义。
1. 《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融入了很多民间文学的元素,如花草树木、诗词歌赋、神话传说等。
这些元素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融入了很多民间神话传说和故事元素,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以及大闹天宫、取经之路等故事。
这些元素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 《水浒传》
《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融入了很多民间故事和传说元素,如 108 位好汉聚义起义的故事,以及梁山泊聚义的故事等。
这些元素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在融入民间文学元素时,都起到了提升作品艺术价值和
文化内涵的作用。
同时,作家文学融入民间文学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使得民间文学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三大区别
江汉论坛晓苏汪青摘要: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
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文学偏于趋同,作家文学则注重求异;二是,民间文学偏于教化,作家文学则注重审美;三是,民间文学偏于传统,作家文学则注重现代。
本文以典型的文本为例,具体而深入地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三大区别,从而寻找两种文学形态相互促进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本质区别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21)06-0098-05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三大区别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
前者属于集体创作,主要以口头形式在民间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或添油加醋,或掐头去尾,或移花接木,或借鸡生蛋;后者属于个人创作,主要以书面形式即文字媒介传递给受众,文本一般来说比较稳定。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虽然形态不同,但作为文学,它们当然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
首先,它们都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对社会的一种认识,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对世界的一种发现,对情感的一种表达。
其次,它们都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或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并且把语言从交流工具提升成为一门表达艺术。
最后,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想象的功能,要么是集体想象,要么是个人想象,从而使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不过,在看到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共同特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它们的不同特征,即主要区别。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主要区别,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一个是它们的表面区别,一个是它们的内在区别。
表面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具有集体性;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的结晶,具有个人性。
第二,民间文学主要依靠口头讲述而存活,具有口头性;作家文学主要通过书面文字来呈现,具有书面性。
第三,民间文学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具有变异性;作家文学以固定的文字文本供读者阅读欣赏,具有稳定性。
以上三个区别都是显而易见的,一目了然,不必细讲。
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第四章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学习提示】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现象的两种表现形态。
民间文学先于作家文学产生,是作家文学的源头和母体,具有通俗易懂、口头性强、直接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同生产劳动和歌舞、祭祀、婚嫁习俗、岁时节令等民间文化浑融为一体的有别于作家文学的鲜明特点。
民间文学哺育了各族作家的成长,给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养料;文人、作家对于保存、丰富、提高民族民间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章,应结合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作家创作实践情况,认识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前者对后者的“乳娘”意义。
第一节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共同处在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间文学由劳动大众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创作,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民间文学起始于歌舞、宗教、原始艺术浑融于一体的原始文化。
这是作家文学产生之前唯一的具有全民性的文学。
由于社会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社会分工、阶级分化,有一部分人,如政治首领、宗教祭师脱离了生产劳动,并掌握了文字。
特殊阶层的出现为文人文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进而出现了有“俗”、“雅”之别的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特别是鸿篇巨制式的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比作家文学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结晶,是民间宗教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重要载体,也是民间口头艺术表现手法的总汇,由此决定了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是作家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的历史地位。
自古以来,民间文学对作家的成长,输入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乳汁,哺育着作家文学的健康发展。
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原型和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民间的散文体作品,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在有史记载以前已经产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的志怪小说的源头。
后又经唐代传奇和宋代话本的促进作用,逐步过渡到明清章回小说。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作者:仲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6期摘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民间文学作品为作家文学作品提供了故事雏形和人物典型。
作家文学作品超越了民间文学作品传播和流传的时空限制,民间文学作品通过编剧改编进入荧屏,而影视作品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文学作品传播范围和受众范围,使得民间文学作品更具合理性和感染力,但有时也是扭曲民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本来面目。
关键词:故事雏形;人物典型;时空限制;合理性;感染力;扭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1民间文学的产生早于作家文学,也就是说在作家文学产生之前已经有了一批民间文学作品,这批民间文学作品有其故事情节和某些典型的人物形象,而它们也深深影响到了作家文学,具体地说,民间文学作品为作家文学作品提供了故事雏形和人物典型。
我们以广为流传的《白蛇传》为例,白蛇传的传说被作家编辑成书,后来被改编戏曲,也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光影视作品就多达十几种。
每个版本的故事情节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会有白蛇许仙断桥相遇、共渡一只船、白蛇端午节饮雄黄酒现行、白蛇盗仙草救许仙、白蛇水漫金山救许仙等情节,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这几个情节也是最基本的情节,因此我们说民间故事作品为作家民间文学作品提供了故事雏形[1]。
每个版本的《白蛇传》中的人物都会略有不同,有时会增加许仙的姐姐、姐夫,有的会增加他们的孩子,但是每一个版本中白蛇、许仙、青蛇、法海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人物都是與他们有着密切关系,故事情节也是围绕他们展开,他们各具特色,特点鲜明,具有典型性。
民间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口头流传行。
或是群众间相互传播和流传,或是通过民间艺人或者是传承者进行传播和流传。
但这这种传播和流传具有局限性,很难突破时空的限制。
空间方面,群众活动的范围和民间艺人的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加之这种方式的传播主要依靠口头方式,而这些流传着往往会使用的方言,对于方言相差较大的地方,这种传播很难进行,因此民间文学传播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举例说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指由民间传承、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通常是口头传统,包括民间歌谣、民间故事、谚语、民间小说等。
而作家文学则是指由专业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通常是书面传承,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1. 传承关系民间文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许多作家在创作中都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灵感,充分展现了人民裙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作家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2. 文学创作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通常会根据民间文学的题材和风格进行创作,从而使作品更加贴合民众的口味,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通过借鉴民间文学的元素,作家文学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
3. 文学传播民间文学在广大民众中广泛传播,而作家文学则通过出版、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
作家们在创作中也会借鉴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以期作品能够更好地触及大众,促进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融合发展1. 创作手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融合发展愈发密切。
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手法,而是积极吸收民间文学中的多种语言形式和叙事手法,使作品更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创新性。
2. 文学题材作家们在选择作品题材时,更加倾向于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普通故事,这与民间文学所描绘的内容高度契合。
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作家们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营造生动的环境,使作品更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3. 文学情感作家文学在借鉴民间文学的也对情感的表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使作品更加富有内涵,更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民间文学中蕴含的朴实情感与作家文学的深刻情感得以完美融合,从而使文学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更具有时代性。
四、总结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但二者之间并非割裂关系,相反,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作家们在创作中积极吸收民间文学的精华,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贴近民众、更丰富多彩。
结合西游记的成书过程论述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互作用的表现
结合西游记的成书过程论述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互作用的表现摘要:一、引言1.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定义及关系2.《西游记》的成书过程简介二、《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民间文学影响1.民间故事与传说为《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民间信仰与习俗对《西游记》的宗教色彩的影响3.民众的审美趣味对《西游记》的艺术风格的影响三、《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作家文学影响1.文人的参与使《西游记》故事更加完善与系统2.文人的审美情趣对《西游记》的艺术提升3.文学传统与历史背景对《西游记》的深度影响四、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作用的体现1.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西游记》中的融合2.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例子五、结论1.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西游记》中的相互作用对文学发展的意义2.对未来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关系的展望正文:《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成书过程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民间文学是指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口耳相传的文学,而作家文学则是文人的创作,具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和审美追求。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互相借鉴。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从民间故事到文人创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民间文学对《西游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民间故事与传说为《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许多《西游记》中的情节,如孙悟空的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都可以在民间故事与传说中找到原型。
其次,民间信仰与习俗对《西游记》的宗教色彩产生了影响。
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使得《西游记》中的神仙、妖怪形象充满了民间气息。
最后,民众的审美趣味对《西游记》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影响。
如《西游记》中滑稽幽默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等,都体现了民间的审美趣味。
然而,《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并非仅限于民间文学的影响,作家文学对《西游记》的成书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民间文学
?刘绍棠:“民间文学是乡土文学的一个来源,一条主根。从我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与民间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型批评”学说
民间文学作为人民大众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多种多样的题材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歌谣、传说、故事、叙事长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等作品,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是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感情、审美情趣、艺术才能的集中体现。民间文学不仅在作家自觉地从事文学创作之后,为作家准备了各种题材和体裁,而且在此之前,甚至在作家成长的童年,已经给予了深深的艺术熏陶。民间文学中体现的淳朴的天人观、善恶观,影响了作家世界观的形成;民间文学中凝聚着的淳朴、善良、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往往成为作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扑朔迷离的神话、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中奇特的幻想,激发了作家的想象力。或低吟、或高唱的婉转动听的歌谣,启迪着作家的艺术灵感。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造就了作家的艺术才华,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为作家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氛围。
白居易《竹枝词》云“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间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熬江州病使君。”
?当代作家创作中借用民间文学推陈出新
乔羽对“乱山歌”的改造
《聊斋》主题歌:“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时都到心里来,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重,几分诙谐,几分幽默,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_罗永麟-不懂民间文学成不了大作家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_罗永麟:不懂民间文学成不了大作家像我来说,活了快一个世纪了,我看的东西恐怕比很多人都多,比如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特务横行等,这一百年来发生的事,你们都想象不到的,我都看到过,而且我经历过。
比如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经过就不简单,经过文化大革命你就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所以我的意思,就我个人来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很有收获,就是熟悉了人类的历史,这百年中看的东西,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我觉得一个人岁数活得越大,就越是随时要向社会、向人类的经验学习。
――罗永麟前不久,在华东师大,“罗永麟先生民间文学教学六十年庆祝会”开得热烈而庄重,当仙风道骨的罗永麟先生手拄拐杖从大门外走入会场时,来自海内外的民间文学、民俗学家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对这位民间文学前辈学者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罗永麟,1913年生,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
四川自贡市人。
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民间文学被正式纳入高等学校中文系的教学计划时,罗永麟先生就率先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
主要论著有《中国仙话研究》《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先秦诸子与民间文化》等。
罗永麟先生是我国民间文学教学的创始人之一。
以下访问,是笔者在罗永麟先生寓所所做的对话。
该寓所坐落在华师大一村,是一栋小洋房,经过整修,前后是郁郁葱葱的大草坪,显示出勃勃生机。
谈经历郑:罗先生,请您介绍一下四川老家的情况,好吗?罗:我自贡老家的房子叫“六一堂”。
为什么叫“六一堂”?主要是由六房人,曾祖父是六弟兄,我们是第五房,曾祖父是老五,家就是他发的。
“洪杨之乱”(太平天国)时是真正的百万富翁,那时规模是很大的,在重庆、成都、泸州、富顺到处都有分号。
主业是盐商,副业开当铺。
小时候听祖母讲,每天晚上骡、马驮运银子回家,媳妇们最苦的事就是搬银子。
罗世文的父亲就是派在重庆的代表,死在重庆的。
“洪杨之乱”平息后,家族就破产了。
举例说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文学领域中两种重要的文学类型,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举例说明,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通联和区别。
一、民间文学的特点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流传并由民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以下特点:1.口头传承:民间文学多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如民间歌谣、谚语、童谣等。
2.裙众性:民间文学源自人民裙众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普遍性和裙众性。
3.丰富多样:民间文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歌谣等。
二、作家文学的特点作家文学是指由专业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以下特点:1.书面传播:作家文学多是以书面形式传播流传,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2.精英文学:作家文学是由专业作家创作,具有一定的高艺术性和思想性。
3.广泛影响:作家文学作为精英文学,对社会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两者关系举例说明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典型的作家文学作品。
但在《三国演义》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吕布与貂蝉的爱情故事、三国英雄的传奇故事等,这些元素都源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相互交融的现象,共同构成了这部文学经典。
2.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学的内容。
他的漫画作品中常常描绘了民间传说和谚语故事,如《老子有喽啰》、《丰子恺漫画》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通联,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丰富的民间元素。
四、结论通过以上举例说明,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
民间文学作为源头和根基,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料和创作素材。
而作家文学则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艺术再现,将民间文学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共同构成了文学宝库。
浅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浅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起源于原始公社活动,是劳动人民用一种叙述方式来讲述生活、塑造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分为三大类:一是民间故事,其中包括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笑话等散文作品。
二是民间诗歌,包括民歌民谣、谚语、绕口令、对联、酒令等等韵文作品。
三是民间曲艺和民间戏曲,包括反映人民生活的民间小戏和曲艺。
曲艺包括评书、弹词、快板、相声等多种说唱文学形式。
作家文学是由专门作家创作的有一定书面形式的文学作品。
它包括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形式。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各有千秋却又相互链接。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有着许许多多的关系,首先,作家文学是民间文学发展的结果,作家文学是民间文学的表现。
其次,作家文学的许多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于民间文学。
再次,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依存。
最后,作家文学的艺术形式受民间文学影响,历代作家在创作中的体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都受民间文学的影响。
段宝林先生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中说到“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公社的时代是唯一的文学。
在阶级产生以后,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出现了专业的作家,这才有了‘作家文学。
””许许多多作家文学的出现都源于民间文学,比如说李季在创作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时候,曾经在陕北下苦功收集民歌,当时他记下的民歌素材有十多本,每一篇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字。
再如闻捷写《天山牧歌》的时候也曾深入新疆民众的生活,学习新疆民歌。
他当时记录了将近三千首的当地民歌。
由此可见作家文学是民间文学发展的结果,作家文学表现着民间文学。
作家文学的许多创作素材与灵感来源于民间文学。
例如韦其麟根据壮族传说《白衣鸟》改编的《灯花》取得了成功。
再如唐朝的《竹枝词》、《柳枝词》等,原本是无名氏所作,后经作家的润色得以流传下来。
这些种种都是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提供了素材和灵感,白居易的《长恨歌》正是源于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传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人物形象多源于神话故事里的原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摘要:同属于文学范式的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两种文学形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彼此从借鉴中融合,从融合中发展,从发展中相互依存,二者密不可分。
关键字: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关系影响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作家文学是个体基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之后独立创作,最后以文本作品形式出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个体价值观及审美情趣的体现。
在文字出现前,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几乎没有联系,彼此像两条平行线,并无交集。
从出现文字起,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之间就相连不断,二者像两条河流一样汇集交融,不可分割。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二者的区别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流传范围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
(一)创作主体的不同
民间文学是扎根在人民大众生活土壤中的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以口头非文字形式出现,需要在集体场合中进行酝酿,由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修改加工,逐渐形成,以集体创作,是一种全民性创作的产物,可以代表广大民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情趣。
民间文学强调群众性。
不同于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的产物,由一个作者在较短时限内完成,一旦开始写作,便以文字文本出现,以个体为单位,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而作者也掌握着自己作品的版权。
作家文学强调独创性。
(二)流传方式不同
作家文学主要靠纸质媒体承载文字内容,而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记,代代相传。
因此,作家文学的流传范围较之于民间文学更为广大,受地域局限也较小。
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民间故事家,他们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却可以口述很多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
如蒙古族故事讲述家金荣,她的故事“传承主线是外祖父——母亲——金荣”。
民间文学这种传承方式的可靠性显然要比作家文学的纸质媒介差得多,所以传承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三、二者的相互影响
作为文学形式,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形式,两种文学形式从来没有绝对的隔绝过,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彼此借鉴和融合,并日益走向深入和多样化。
第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首先,民间文学给作家文学提供艺术形式的借鉴。
作家从民间传说中继承诙谐幽默、意趣盎然的语言与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题材及其内容。
如“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结构采用民间故事三叠式叙事艺术。
其次,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大量的典故。
民间故事《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等,在经过不断地加工、完善后,成了民间文学的佳作,被改编成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希腊的神话与荷马的史诗,也都如此,不仅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而且也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
再次,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原型和母题。
例如《孔雀东南飞》出自民间文学中的爱情母题,夫妻故事只是其表层,深层结构是对爱情动物鸳鸯来源的神话解释。
最后,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的理论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第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作家文学作为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和再创作,必然会对他们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其中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在:1、文人、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保存。
作家文学以纸质等媒介保存与发展了民间文学。
2、理性改编。
作家重新对零散的民间文学、通俗文学进行汇集、整理与编纂,扩大了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影响。
如申伯俊主编的《三国演义辞典》中收集的“三国戏”有京剧245种,川剧99种;《豫剧传统剧目简介》收录“三国戏”79种;《山西地方戏剧汇编》收录“三国戏”147
种。
在作家对民间文学及通俗文学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就按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审美情趣,将民间文学口语化转变为书面化,对民间文学赋予哲理化、历史化,注入了自己的主观因素,因而损害了文学作品的原型,从而也损害了艺术形式,扭曲了思想内容,甚至润色后的作品脱离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的特点。
表现在:历史文化是制约着二者相互影响的环境;文学主体的审美倾向是二者相互影响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二者相互影响表现为新趋势: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作家创作中对民间文化形态的自觉靠拢;“民间”批评的崛起与深入影响。
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这些古典名著,其中许多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最初都是产生于民间,后来经过文人提炼加工,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
这些书面文学被民众所接受之后才,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编讲新的关于三国、水浒、聊斋等口头故事传说。
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现当代社会中,二者的关系仍是十分密切的,互相影响和发展。
民间文学的不断创新使得其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逐渐褪去旧的外壳,而又重新穿上新的外衣,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又为作家文学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素材。
总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中共同繁荣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