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摘要:同属于文学范式的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两种文学形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彼此从借鉴中融合,从融合中发展,从发展中相互依存,二者密不可分。
关键字: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关系影响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作家文学是个体基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之后独立创作,最后以文本作品形式出现的文学形式。它是个体价值观及审美情趣的体现。
在文字出现前,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几乎没有联系,彼此像两条平行线,并无交集。从出现文字起,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之间就相连不断,二者像两条河流一样汇集交融,不可分割。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二者的区别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流传范围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
(一)创作主体的不同
民间文学是扎根在人民大众生活土壤中的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以口头非文字形式出现,需要在集体场合中进行酝酿,由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修改加工,逐渐形成,以集体创作,是一种全民性创作的产物,可以代表广大民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情趣。民间文学强调群众性。
不同于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的产物,由一个作者在较短时限内完成,一旦开始写作,便以文字文本出现,以个体为单位,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而作者也掌握着自己作品的版权。作家文学强调独创性。
(二)流传方式不同
作家文学主要靠纸质媒体承载文字内容,而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记,代代相传。因此,作家文学的流传范围较之于民间文学更为广大,受地域局限也较小。
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民间故事家,他们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却可以口述很多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如蒙古族故事讲述家金荣,她的故事“传承主线是外祖父——母亲——金荣”。民间文学这种传承方式的可靠性显然要比作家文学的纸质媒介差得多,所以传承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三、二者的相互影响
作为文学形式,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形式,两种文学形式从来没有绝对的隔绝过,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彼此借鉴和融合,并日益走向深入和多样化。
第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首先,民间文学给作家文学提供艺术形式的借鉴。作家从民间传说中继承诙谐幽默、意趣盎然的语言与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题材及其内容。如“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结构采用民间故事三叠式叙事艺术。其次,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大量的典故。民间故事《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等,在经过不断地加工、完善后,成了民间文学的佳作,被改编成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希腊的神话与荷马的史诗,也都如此,不仅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而且也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再次,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原型和母题。例如《孔雀东南飞》出自民间文学中的爱情母题,夫妻故事只是其表层,深层结构是对爱情动物鸳鸯来源的神话解释。最后,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的理论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第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作家文学作为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和再创作,必然会对他们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其中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在:1、文人、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保存。作家文学以纸质等媒介保存与发展了民间文学。2、理性改编。作家重新对零散的民间文学、通俗文学进行汇集、整理与编纂,扩大了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影响。如申伯俊主编的《三国演义辞典》中收集的“三国戏”有京剧245种,川剧99种;《豫剧传统剧目简介》收录“三国戏”79种;《山西地方戏剧汇编》收录“三国戏”147
种。
在作家对民间文学及通俗文学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就按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审美情趣,将民间文学口语化转变为书面化,对民间文学赋予哲理化、历史化,注入了自己的主观因素,因而损害了文学作品的原型,从而也损害了艺术形式,扭曲了思想内容,甚至润色后的作品脱离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的特点。表现在:历史文化是制约着二者相互影响的环境;文学主体的审美倾向是二者相互影响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二者相互影响表现为新趋势: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作家创作中对民间文化形态的自觉靠拢;“民间”批评的崛起与深入影响。
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这些古典名著,其中许多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最初都是产生于民间,后来经过文人提炼加工,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这些书面文学被民众所接受之后才,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编讲新的关于三国、水浒、聊斋等口头故事传说。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现当代社会中,二者的关系仍是十分密切的,互相影响和发展。民间文学的不断创新使得其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逐渐褪去旧的外壳,而又重新穿上新的外衣,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又为作家文学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素材。总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中共同繁荣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