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园林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
时间地点园林类型园林特征代表备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墓园、宅园、神苑规则式(世界上最早的)规整的对称布局把几何学概念用于园林设计中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岛米诺安文明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猎苑、神苑、空中花园自然风格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市住宅园林(柱廊式园林)、郊区别墅园林规则式;有秩序、与自然界的和谐为最大特点维迪府邸、劳伦提努姆别墅柏拉图主义:数字即是美罗马规则式;建筑与园林相结合中世纪(约公元5——14、15世纪)欧洲寺院式园林(意大利为代表)、城堡式园林(英法为代表)自然式;封闭、实用性小园坎特伯雷修道院黑暗的时代公元14世纪波斯、西班牙、印度(16、17世纪)伊斯兰园林规则式;追求单纯的几何性阿尔罕布拉宫(西班牙)、泰姬陵(印度)布局简单,以树种、绿化庭园为主,风格亲切、精致、静谧公元14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式规则式意大利台地园人性、自由、柏拉图主义公元15世纪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收罗马的若干特点而融冶与一炉。
公元15世纪后期、16世纪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式规则式手法主义、中轴线的设计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意大利巴洛克大庭园法尔纳斯别墅、帕巴朱里奥别墅自由不羁的革新风格;细部特征表现公元17世纪法国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规则式凡尔赛宫、维贡特府邸(勒诺特)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18世纪初期英国风景式园林自然式白金汉郡斯陀园(布里奇曼)、切斯威浪漫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森林风格、奥古勒都风客府邸花园(肯特)、斯陀园改造(布朗) 格、如画式、中英式、混合式公元19世纪欧洲直线、规则式工艺美术运动:莫卧儿花园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曲线、自然式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裂派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美国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从庭园设计扩大到城市公园系统的设计公元20世纪现代园林自然式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建筑、水、山和植物讲究体形、质地、色彩的抽象构图。
最全西方园林史文档集(全)
西方园林史西方造园史分六个时期:一、古代造园(详细)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详细)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详细)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详细)五、18、19世纪的英国造园(详细)六、美国园林一、古代造园(一)古埃及(详细)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有文字记载)(二)巴比伦(详细)(悬园)(又称空中花园)(三)波斯(详细)(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四)希腊(详细)(五)古罗马(详细)(一)古埃及 1、气候干旱2、庭园的兴建(主要为宅园)——第四王朝时代开始(1)行列式、整齐式格局(2)多矩形,绕以高垣(3)前面装饰,后面园艺(4)下沉园(三)波斯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天堂园”、“田字园”1、“天堂园”——公元前5世纪,四面有墙与外面隔绝2、“田字园”——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8世纪3、西方规则式庭园布置的开端(四)希腊 1、柱廊园 2、继承波斯“田字园” 3、有林荫小道,为“绿廊”(五)古罗马 1、大规模庭园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数为万物之体”认为黄金分割率最符合美学原则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中世纪:从罗马帝国崩溃——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以前1、城堡式庭园(庄园)(图)2、寺庙式庭园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1、历史背景2、文艺复兴时的庄园文艺复兴中心城市——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3、意大利台地园的风格特点意大利——在欧洲大陆一个半岛上,冬寒夏闷热潮湿如:美提契庄园、兰台庄园、加佐尼庄园(巴洛克式庄园(1)采用整形式格局和天然风景结合A:地形B:理水 C:风景透视线(2)多种理水形式的运用3)整形格局的植物配置(多用整形修剪的常绿灌木,极少色彩明亮花卉)A:整形式植坛——模纹绿丛植坛(黄杨)B:绿篱C:行列式种植D:树丛(4)台地的设计 A:式样和变化多重多 B:因主题、地形而异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备注:平常所说法国园林指——17世纪下半叶以后的古典造园(一)法国传统造园的两大特征 1、森林式栽植方式 2、河渠湖池理水方式(二)17世纪勒诺特式造园风格特点1、代表作——“孚”苑凡尔赛宫(图)2、凡尔赛宫主题思想——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采用完整的轴线系统3、总的追求——和谐、丰富、典雅、庄重4、勒诺特式——勒诺特创作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西方园林史
1风景:在一定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和欣赏的景象。
景物、景感和条件是构成园林的三类基本要素。
2园林产生的原因:人类有了创造美的愿望;有了创造美的能力;人类的生活环境远离了大自然并感到不适。
园林的艺术特点:厚古薄今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代表的不规则式园林。
园林的美学观点:规则式唯理主义哲学17世纪;不规则式经验主义哲学17世纪末园林自然观:规则自然本身是不完美的3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第二大河尼罗河。
4西方园林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影响下,经历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5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类型。
特征:(干燥炎热)多沿尼罗河河谷与三角洲分布,临近河流水渠建造,地势平缓;严整对称布局方形或矩形,入口门楼塔楼;多水池水渠棚架。
古巴比伦园林形式上大致有猎苑、圣苑、宫苑三种类型。
特征:(森林资源丰富)多建在高地上;宫殿寺庙常建在土台上,猎苑稍改自然条件,其余规则式;多采用屋顶花园形式。
希腊园林主要有宫廷庭院、住宅庭院、公共园林、文人学园;形式主要有柱廊园、屋顶花园、圣林、竞技场。
特征:规则式;行道树。
古罗马类型大致有庄园、柱廊园、公共园林。
特点:丘陵为主;有序规则;柱廊花架浴室雕塑绿篱。
6古希腊开始兴建公共园林。
万神庙:罗马最古老的建筑。
7西蒙简易在雅典街道上种悬铃木庇荫,是欧洲有关行道树最早的记载。
8双面回廊: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墙,在廊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
9雉堞墙:实墙和空洞有规律的出现女儿墙顶的形式,源于防守功能的射剁,后为装饰母题。
10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15世纪遍及西欧,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300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11模纹花坛: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上去犹如地毡,又称毛毡花坛。
西方园林史一整套完整
3.做工精细,整体协调。
泰姬陵旳平面图
泰姬陵。轮廓丰富旳白色建筑在蓝色天空旳烘托下显得十分庄重,水中 倒影加强了空间旳深度
左:中轴线条形水渠
右:主体建筑入口
泰姬陵前规则式绿地
中心大水池
陵墓主体建筑
侧面翼殿
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夏花园喷泉林荫道
国王厅建筑内部精美细致旳墙面装饰
吉纳拉里弗园(Generalife)
• 为西班牙另一种宫廷花园。意为“Garden of the Architect”(建筑师旳花园)。
1.比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苑高出50m,能够
纵览周围景色。
2.进入主庭园之前,有一长条形多姿多彩旳条形花 园。
四十柱宫与周围旳庭园
波斯王之庭旳凉亭
伊斯兰园林中常以十字型水渠将庭园提成四块,中心为方形水池,布局 简洁大方
栅栏和花窗
西班牙伊斯兰历史
• 公元723年阿拉伯人与摩尔人(阿拉伯人与 北非游牧部落柏柏尔人)经过地中海南岸 侵入西班牙,占领了比利牛思半岛旳大部 分。
• 13世纪末,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大致完毕。 阿拉伯人剩余半岛南部旳格拉那达王国。
• 波斯园林与伊甸园传 说模式有关。
1.十字形水系布局。如 ‘伊甸园’分出旳四 条河。
2.有规则旳种树,在周围 种植遮荫树林。
3.栽培大量香花。
4.筑高围墙,四角有了望 守卫塔。
5.用地毯替代花园。
波斯旳挂毛毯
16世纪,伊斯法罕(Isphahan)城中所建旳“四庭园大道”
“四庭园大道”中旳宫殿建筑“四十柱宫”旳门廊
尼夏特园
左:夏利马园平面
西方园林史古代园林TheAncientGarden完整版(共74张PPT)
维尼斯广场
第35页,共74页。
四、古罗马园林
最初的罗马人园林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果园、菜园,以及种植香料和调料植物的园地。 园中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后来逐渐增强。
来自东方和希腊的文化艺术,包括园林,是罗马人取之不尽的源泉。罗马人在学 习希腊的建筑、雕塑、园林后,逐渐有了真正的造园事业。古罗马在继承和 发展了希腊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等国的造园手法。
“Mesopotamia”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意为:“河间地区”。现在
位于伊拉克境内。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第14页,共74页。
天文:公元前4000年,通过天文观测,就确 定了阴历,星座、星期,都起源于这里
建筑:缺乏石头和木材,用黏土、芦苇、灌 木。发明了“拱”结构
宗教:圣经中所讲的天堂的所在处——伊甸 园,就位于这里,如今伊拉克南部苏美尔。
第15页,共74页。
古巴比伦园林类型
1、猎苑 2、宫苑——”空中花园“
第16页,共74页。
1.自然风格的猎苑
公元前七世纪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成立,后来出现了自然风格 的猎苑 ,除文字记载外,还通过宫墙上刻满的浮雕描述猎苑的情况:
公元前1100年亚述的蒂格拉思皮利泽一世的猎苑最负胜名:亚述王还 饲养了野牛,鹿,山羊,大象,骆驼等;
西方园林史
第一讲 古代园林
第1页,共74页。
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公元4世纪之前) 埃及园林、巴比伦园林、希腊园林、罗马园林
中世纪欧洲园林 (5-15世纪) 中世纪西欧园林
伊斯兰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15-16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17世纪)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18世纪)
西方园林史总结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古希腊园林1. 理念:古希腊园林以哲学思想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特点:- 布局讲究对称,以几何图形为基准;- 以雕塑、喷泉等装饰品丰富园林景观;- 以植物、水体、道路等元素营造出自然、宁静的氛围。
3. 代表园林:- 帕特农神庙花园:以希腊神话为主题,展示古希腊园林的典型风格;-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花园:以宙斯神庙为中心,形成对称的布局。
二、古罗马园林1. 理念:古罗马园林在继承古希腊园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观赏性。
2. 特点:- 植物种类丰富,以果树、葡萄园为主;- 水体景观突出,如喷泉、水池、瀑布等;- 建筑与园林相结合,如别墅、花园等。
3. 代表园林:- 卡拉卡拉浴场花园:以罗马浴场为中心,展示古罗马园林的豪华与精致; - 维琴察花园:以水景和雕塑为主题,展现古罗马园林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中世纪园林1. 理念:中世纪园林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强调神秘与神圣。
2. 特点:- 以教堂为中心,形成以教堂为中心的园林布局;- 植物种类较少,以果树、灌木为主;- 建筑风格以哥特式为主,强调垂直向上。
3. 代表园林:- 比萨大教堂花园:以大教堂为中心,展示中世纪园林的宗教氛围;- 圣托里尼岛花园:以圣托里尼岛为中心,展现中世纪园林的神秘与神圣。
四、文艺复兴时期园林1. 理念:文艺复兴时期园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强调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2. 特点:- 布局自由,以自然景观为基础;- 植物种类丰富,以果树、花卉为主;- 建筑风格以文艺复兴风格为主,强调比例和谐。
3. 代表园林:- 维琴察花园:以水景和雕塑为主题,展现文艺复兴园林的浪漫主义风格;- 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以几何图形为基准,展示文艺复兴园林的对称美。
五、巴洛克时期园林1. 理念:巴洛克时期园林以情感表达为核心,强调动感与豪华。
2. 特点:- 布局讲究动感,以曲线为主;- 植物种类丰富,以果树、花卉为主;- 建筑风格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强调装饰与豪华。
西方园史——精选推荐
西⽅园史学习⽅法《西⽅园林史》课程是⾼等学校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园林专业学⽣必须了解的基础理论课程。
完善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开阔设计思路,提⾼对风景园林艺术的认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了解西⽅园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代表⼈物与作品、造园原理与要素、美学思想和设计⽅法等。
西⽅园林史的教学重点是把不同时期西⽅园林的设计理论与当下的设计实践相结合,从设计的⾓度引⼊西⽅园林史的相关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园林空间的处理⼿法。
该课程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使得学⽣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艺术建⽴感性认识,不同的场地特征下形成的不同风格特征、造园要素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扩宽教学主体内容,即西⽅园林产⽣的社会政治、⼈⽂艺术等历史背景知识,并针对特殊的园林概念、园林要素、空间组织形式以图式、模型、动画等空间造型的教学演⽰⼿段对其进⾏分析解读;另⼀⽅⾯通过学⽣⾃⾝的设计模型制作、分析以及演⽰等教学互动的⼿段,使得学⽣建⽴对西⽅园林艺术的感性认知和学⽣们基本的艺术鉴赏⼒,学⽣们也可由对经典典型性造园⼿法的临摹,学会园林空间要素组织的基本⽅法。
总体⽽⾔,对于《西⽅园林史》的学习要求学⽣们要积极的积累西⽅造园的相关历史内容,在多读多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造园的中的空间形成⽅式与⽅法,在分析实践中不断地验证,最终达到学习西⽅园林史的⽬的。
课程介绍《西⽅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理论课程之⼀。
在园林艺术史上,东⽅园林、西⽅园林和伊斯兰园林是最具影响⼒的三⼤园林类型,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世界园林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可分为六个时期:⼀、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中古时期(公元500年——1400年)三、欧洲⽂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四、欧洲勒·诺特时期法国园林(约公元1650年——1750年)五、英国⾃然风景式时期(约公元1750年——1850年)六、近现代公园时期(1850年⾄今)。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
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园林发展历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西方园林发展历史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
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
列宁格勒的彼得宫喷泉。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
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
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
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
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
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着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
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
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
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
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平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
西方园林史记.docx
西方园林史 2一、欧洲造园艺术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1.1意大利概况意大利位于欧洲大陆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
意大利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接壤。
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
意大利不仅是欧洲的南大门,而且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跳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由于北部有阿尔卑斯山阻挡住寒流对半岛的影响,气候温和宜人。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少云。
四季温度适中,气温变化较小。
但是因为地形狭长、境内多山、且位于地中海之中的缘故,南北气候的差异很大。
独特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对意大利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指 14 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 15 世纪以后遍及西欧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三百多年。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是希腊、罗马古典文艺的再生,也不单纯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更重要的是欧洲社会经济基础的转变,是促使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在精神文化、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意大利园林特点意大利台地园:庭园建在面海的上坡上,改造山坡为几层台地。
台地园布局有以下特点:⑴规则对称布局⑵一条纵轴线贯穿几层台地⑶各层台地布置成花园⑷主体建筑在最高台地景观特点:以方、圆形组合布置水池、喷泉、草坪和花坛群;树木经过修剪整形。
植物亦按规则式配植。
小品:有精美的梯道、石栏杆、平台、雕塑,由富于变化的梯道、平台连系上下层台地。
1.3意大利园林案例1.3.1美第奇庄园美第奇庄园虽然没有豪华的装饰,却以杰出的设计手法,通过简洁明快、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形成庄园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的整体,成为园林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上图可以看到府邸建筑前庭,是相对开敞的草地植坛,点缀大型盆栽柑橘,此为文艺复兴意大利庄园建筑前庭中最常见的手法,便于户外就餐、活动。
西方园林史
西方园林史第一节古代园林一古埃及园林1、古埃及园林类型: 宅园、圣苑、墓园2、古埃及园林特征古埃及园林的形式及其特征,是古埃及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
①在一个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首先追求的是如何创造出相对舒适的居住小环境。
②植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丰富多变,如庭阴树、行道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及桶栽植物等。
③由于水体在园中的重要作用,古埃及园林大多选择建造在临近河流或水渠的平地上,因此,园内一般地形平展,少有高差上的变化。
④明显的中轴线,两边对称布置凉亭和矩形水池。
⑤从社会因素及宗教思想上来看,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及对永恒的生命的追求,促使了相应的神苑及墓园的产生。
同时,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的运用也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
⑥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了古埃及引水及灌溉技术的提高,土地规划也促进了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埃及园林的布局。
二古巴比伦园林古巴比伦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宫苑——“空中花园”三古希腊园林1、古希腊园林类型(一)早期的宫廷庭园(二)宅园——柱廊园(三)公共园林1.圣林2.竞技场(四)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2、古希腊园林特征①古希腊园林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结合,是作为室外活动空间以及建筑物的延续部分来建造的,是属于建筑整体的一部分。
由于建筑是几何形的空间,因此,园林的布局形式也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相协调。
②当时的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以及哲学家的美学观点,都影响到园林的形式。
他们认为美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合乎比例的、协调的整体,因此,只有强调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才能确保美感的产生。
③古希腊园林的类型多种多样,虽然在形式上还处于比较简单的初始阶段,但是,仍可以将它们看作是后世一些欧洲园林类型的雏形,并对其发展与成熟产生了很大影响。
④从史料中,人们可大致了解当时希腊园林中植物应用的许多情况。
在提奥弗拉斯特所著的《植物研究》一书中,记载了500种植物,其中还记述了蔷薇的栽培方法。
(完整word版)西方园林史
西方园林史1.古埃及的园林形式:宅园、墓园、圣苑2.古巴比伦的园林形式:猎苑、宫苑3.古希腊的园林形式:公共园林(圣林、竞技场、哲学家的学园--文人园)、庭园4.绿篱的应用也是以植物材料来代替建筑材料,起到隔离作用5.古希腊早期园林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装饰性、观赏性和娱乐性6.古希腊的典型文化特征: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7.古罗马的园林形式:宅园与庭院、庄园(宫苑、贵族庄园)、公共园林(竞技场、广场、浴场)8.罗马宅园的特点:三进院落9.中世纪一词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来的,它不仅包括一个极为广阔的地理区域,而且包括一个时间上的巨大跨度,即从五世纪罗马帝国的瓦解,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历时约一千年10.中世纪最重要的社会集团是贵族11.君主制、领主制和教会构成中世纪复杂的社会结构12.中世纪园林类型:寺院庭院、城堡庭院、城镇园林13.文艺复兴运动是指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开始、十五世纪以后遍及西欧,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三百多年14.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
所谓人文主义,指的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在西欧,尤其是意大利进行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形成的基础是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推崇与追求,以及对罗马天主教神学的批判15.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一是确立了既有别于传统神学、又有别于新兴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导致了人文科学的产生;二是铸就了以人为价值原点的信念体系,认为人本身是最高价值的体现、也是衡量一切事务的价低尺度16.唯物主义哲学,以及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在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最有力的武器17.以小普林尼的书信为蓝本,理想庭院的要素的几点:(1)园地以矩形为佳,以直线型园路进一步划分出整齐的矩形小园,各园以黄杨、夹竹桃或月桂的整形绿篱,围合草地布置(2)树木应呈行列式种植,排列成一或三行(3)园路末端正对着以月桂、圆柏、杜松编织的古典式凉亭(4)以圆形石柱支撑平顶藤架,形成绿廊,并架设在园路上起遮荫作用(5)在园路两侧点缀石质或陶制的瓶饰(6)花坛中央用整齐黄杨组成园主的姓氏(7)绿篱每隔一段修剪出壁龛造型,内设雕像,其下安放大理石坐凳;在园路的交叉处以月桂修剪成植坛(8)在庭院中设置迷园(9)在溪水流下的半山腰,依势修建石灰岩洞,对景为鱼池、牧场、菜园、果园等18.植坛是以常绿灌木修剪成篱围绕草地19.意大利庄园最著名的是法尔奈斯、埃斯特和兰特这三大庄园20.意大利台地园的产生受到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景观、文化艺术和生活方面等的巨大影响21.意大利造园家偏爱地形起伏很大的园址22.意大利园林的设计方法,从一开始便要求将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2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纷纷涌向自然风景秀丽、环境舒适宜人、生活条件便利的城郊乡村,营造别墅庄园24.在意大利庄园中,水体、植物和石作堪称造园的三大要素25.意大利庄园是运用台地、植物、水体、雕塑和建筑等造园要素,以形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整体26.在总体布局上,意大利庄园大多采取中轴对称的形式27.刺绣花坛是以绿篱和花草为材料,像刺绣一样在大地上描绘各种图案28.花坛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29.花境是指一年生和多年生花卉成片混植,四季开花不断,此起彼落。
西方园林史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园:建筑都是因其具体的山坡地势而建的,因此它前面能引出中轴线开辟出一层层台地,分别配以平台、水池、喷泉、雕像等;然后在中轴线两旁栽植一些高耸的植物如黄杨、杉树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来自百度)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意大利。
14、15世纪,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反映自身利益和要求,提出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对。
科学、文学、艺术热情高涨。
文艺复兴初期以佛罗伦萨为中心。
美第奇家族起主要推动作用,是初期那些著名庄园的拥有者。
实例:1.卡雷吉奥庄园(Careggio)美第奇家族所建第一座庄园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2.卡法鸠罗庄园(Cafaggiolo)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建筑仍有中世纪风格3.费索勒的美第奇庄园设计者:米切罗兹(Michelozzo)特征:建筑风格尚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建筑和庭院比较简朴大方,喷泉、水池常作为局部中心,且常与雕塑结合,水池形式比较简洁,绿丛植坛是常见装饰,图案花纹很简单。
造园显著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出于对植物本身的兴趣来栽培各类植物,从园艺的角度来观赏植物,而中世纪的人们一般是根据实用的需要在园内栽培植物。
此外,这一时期由于对植物学的兴趣浓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用于科研的植物园。
(帕多瓦植物园,比萨植物园)文艺复兴中期(鼎盛期)以罗马为中心,有罗马教皇创造。
布拉曼特(作品:贝尔维德雷园)创造发展起一种平台建筑式造园样式,是意大利造园史上的一个转变时期,他可以说是罗马台地园的奠基人。
实例:1.玛丹庄园(Madama)意大利台地园典范拥有者:美第奇家族,教皇克莱门七世设计师:拉斐尔这个庄园课本上属于中期,另一本书上属于初期2.法尔纳斯庄园(Farnese)又名卡普拉罗拉庄园拥有者:红衣主教法尔纳斯(保罗三世)设计师:维格诺拉3.埃斯特庄园(Este)水景(百泉台等)拥有者:红衣主教埃斯特设计师:利戈里奥(维格诺拉弟子)和水利工程师奥利维尔利4.兰特庄园(Lante)拥有者:红衣主教甘巴拉设计师:维格诺拉5.卡斯特罗庄园(Castello)拥有者:美第奇家族后裔设计师:特里波洛6.波波利园(Boboli)拥有者: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最大的一座庄园设计师:特里波洛+阿曼纳蒂+ 本塔伦提特征: 台地园,有明确中轴线,整体协调统一,理水技术娴熟(如水剧场、水风琴等)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风格)16世纪末-17世纪巴洛克艺术繁琐的细部装饰,喜欢运用曲线实例:1.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Aldobrandini)拥有者:阿尔多布兰迪尼设计者:波尔塔+水工程丰塔纳&奥利维尔利2.伊索拉*贝拉庄园(Isola Bella)设计者:丰塔纳等3.奥尔西尼庄园充满幻想与怪异之物的巴洛克时代最后的写照意大利台地式造园特征:1.庄园大都建在郊外的丘陵山地上,形成一层一层露台,严格的规则对称格局2.以建筑为中心,其中轴线为园林煮粥,向外逐渐减弱其严谨规整性3.采用台地园结构,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台阶,栏杆等应运而生。
西方园林发展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创造和规划园林,以展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以下是对西方园林发展史的详细介绍: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公元5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园林的起源地。
古希腊人通过建造神庙和竞技场等建筑,展示了他们对秩序和几何学的热爱。
在园林方面,他们注重植物的配置和空间的规划,追求和谐与平衡。
古罗马时期,园林中开始出现喷泉、雕塑和装饰性建筑,表现出对装饰和辉煌的追求。
2.中世纪时期(约公元5世纪-14世纪)在中世纪时期,欧洲出现了教会园林、城堡园林和庄园园林等不同类型的园林。
这些园林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例如,教会园林通常包括草药园和果园,以提供医疗和食用植物。
城堡园林则注重防御功能,包括高墙、塔楼和壕沟等设施。
庄园园林则是为了展示贵族的地位和财富,以华丽的装饰和建筑为主要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古典主义美学,强调秩序、平衡和对称。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们以台地园为主要特点,通过设置层层叠叠的花园和草坪,展示出一种有序而典雅的美。
4.巴洛克时期(约公元17世纪-18世纪)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园林的一个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时期。
巴洛克园林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官的体验,通过使用夸张的装饰、大规模的排场和强烈的对比来创造出激动人心的效果。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通过宏大的规模、复杂的结构和华丽的装饰展现了巴洛克园林的特点。
5.现代时期(约公元19世纪至今)现代时期是西方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及生态环保的概念。
现代园林的设计风格多样,包括极简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材料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
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西方园林史
西方造园变迁史1.古希腊的园林类型:•早期的宫廷庭园•宅园—柱廊园•阿多尼斯园—屋顶花园•公共园林:(1).圣地(2).竞技场•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2.克里特·克诺索斯宫苑:(1).选址好,重视周围绿地环境建设。
(2).重视风向。
(3).植物种植,花木绘画。
(4).建有迷宫。
3.古希腊园林特征:•园林的布局形式采用规则式以与建筑协调•数学,几何,美学的发展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强调均衡稳定的规则是园林•从古希腊开始奠定了西方规则是园林的基础。
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植物:芽接蔷薇,常见的植物有桃金娘,山茶,百合,紫罗兰,三色堇等•雅典城大街上首次种植了悬铃木,4.古埃及园林特征:•尊崇树木,引尼罗河水浇灌花草树木•引水,灌溉技术以及土地规划,对园林影响•葡萄园,果园,菜园等实用园是园林的雏形•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园林植物,以乡土树种的埃及榕,棕榈为主,后来又引进了黄槐,石榴,无花果等•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5.古罗马的园林类型:•古罗马庄园•宅园—柱廊园•宫苑•公共园林6.古罗马的公共园林:•竞技场:从希腊接受了竞技场,但没有竞技目的。
椭圆形或者半圆形场地,边缘为散步道,路旁种植悬铃木,月桂,当中为草地。
•浴室(池):沐浴是人们的爱好。
浴场成为一种社交场所。
•剧场•广场7.古罗马园林特征:(1).以实用为主的果园,菜园以及芳香植物园逐渐加强了观赏性,装饰性以及娱乐性。
(2).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基础。
(3).受希腊园林的影响,园林为规则式。
(4).重视园林植物的造型,有专门园丁。
(5).除花台,花坛之外,出现了蔷薇专类园,迷园。
(6).花卉装饰盛行几何形花坛种植花卉→采摘花朵,制成花环与花冠。
(7).园林植物园林树木有悬铃木,白杨,山毛榉,梧桐,槭,丝杉,柏,桃金娘,夹竹桃,瑞香,月桂等。
果树按五点式种植,呈梅花形或者V形。
应用芽接与劈接进行繁殖园林树木。
西方园林史
第五章欧洲其他几国园林概况在欧洲园林艺术发展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是最重要的三大造园样式。
从15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时期,欧洲造园艺术分别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的统率下不断发展,其他国家的园林都是这三大造园样式影响下的产物。
这些国家在充分汲取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造园样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自然条件,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上述三大造园样式进行了适应性的变革。
第一节西班牙园林概况西班牙是一个山地国家,平原稀缺,庄园通常都建在山坡上。
同时由于气候炎热又濒临海峡,在山坡上不仅能欣赏到开阔的风景,而且能享受到微风带来的清凉,山坡因而成为更加理想的造园胜地。
典型的造园手法,就是在山坡上开辟一系列平整的台地,并围以高墙,形成封闭且内向的庭园空间。
沿着墙边再种上高大挺拔的柏木树带。
每一层台地上同城布置水景,种植树木,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小环境。
在中世纪时期,占领西班牙的摩尔人一方面继承了罗马人的造园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阿拉伯人的造园手法,在西班牙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伊斯兰式园林作品。
到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王宫别苑的建设开始大量借鉴意大利和法国的造园手法。
到了18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建造的皇家园林,又明显地成为模仿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产物。
各种外来园林样式与西班牙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相结合,虽然未能产生西班牙园林样式,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1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又称摩尔式园林,是指在西班牙境内由摩尔人所创造的、以伊斯兰风格为特征的园林样式。
1.1.1 伊斯兰园林概况伊斯兰园林与东、西方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又以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和印度伊斯兰园林为代表。
第六章 19世纪城市公园第一节城市公园的兴起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园林(urban public parks and gardens)的简称,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园林,包括由政府出资兴建、归公众所有并为公众服务的园林,以及由私人兴建,为公众服务或对公众开放的园林。
西方园林发展史
西方园林发展史公元前三千多年——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大帝国公元十四世纪——伊斯兰园林的鼎盛印度莫卧儿园林公元十五世纪——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公元十五世纪后期——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理水方式和园林小品的产生公元十七世纪——法国的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十七世纪末——法国尽量运用一切文化艺术手段来宣扬君威公元十八世纪初期——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盛行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靳诺特风格和英国风格的平行发展公元十九世纪中叶——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大量花卉开始在经景观中运用公元十九世纪后期——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二十世纪以来(一战以后)——现代流派的迭兴产生了现代园林公元前三千多年——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摇篮。
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家。
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
对于沙漠居民来说,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作为模拟的对象。
尼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
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
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佾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
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1、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
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
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原为体育竞技场,后来,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
到处陈列着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大理石雕像,林荫下设置坐椅。
人们不仅来此观看体育活动,也可以散步、闲谈和游览。
西方园林史:第一章 古代园林
第二节 古巴比伦园林
一、古巴比伦概况
•巴比伦王国位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之间的美 索不达米亚。 •冲积平原上林木茂盛,气候温和湿润。
二、古巴比伦园林类型
(-)猎苑 猎苑是在天然森林的基础上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
(二)圣苑
出于对树木的尊崇,古巴比伦人常常在庙宇周围呈 行列式地种植树木,形成圣苑。
公元前1400年,阿米诺 菲斯三世时代某大臣坟墓里 的壁画。从这副画中可以看 到,植物的种植是对称式的, 水池的周边种植了纸莎草, 池边种植的树木和其他的植 物遮挡了照在水池的阳光。 乘小船可以从外面的运河到 达壮观的大门。灌溉和四个 水池的水也都取自这条运河。 房屋建在花园的深处,房屋 四周都种植植物,可以在小 水池后面的两个观景亭中观 望远处的风景。中央的棚架 上爬满了葡萄藤。
“阿尔卡偌俄斯王宫”:从院落中进入到一个很大 的花园,周围绿篱环绕,下方是管理很好的菜圃。 园内有两座喷泉,一座落下的水流入水渠,用以灌 溉;另一座喷出的水,流出宫殿,形成水池,供市
民饮用。
希腊的文学作品经常涉及到园林,并描述园内的 景物。在这些作品中记载了当时的植物花卉,甚 至于哪些树木的阴影更宜人,什么样的小溪更使 人感到凉爽,而对园林布局只字不提。也许当时 的人们对景物的细微变化很敏感,注重细小变化 的景观效果,即使是变化不大的景观装饰也能激 起人们的灵感,而对整体布局不太重视。
二、希腊园林类型
古希腊园林受到特殊自然植被条件和人文因素影 响,出现许多艺术风格的园林,可分为四个类型。 1.庭园园林 2.宅园 3.公共园林 4.学术园林
二、希腊园林类型
1.庭园园林
公元前12世纪以后,东方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日益增 大。
在《荷马史诗》中已有对园林的描述。《荷马史诗》 中描述了阿尔卡诺俄斯王宫的富丽堂皇景象:“宫殿所 有的围墙用整块的青铜铸成,上边有天蓝的挑檐,柱子 饰以白银,墙壁、门为青铜,而门环是金的。门两旁还 有几只巨大的狗,其中一只是金的,其余是银的,…… 大厅两侧摆放着整木座椅,地上铺着当地妇女织的精美 的地毯……”
西方园林史
制作人: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西方园林史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 时期:十八世纪以前,包括十八世纪
西方现代园林 时期:十八世纪以后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
1、古代时期西方园林
2、中世纪时期西方园林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花园
4、17世纪法国古典式园林
5、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图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花园
产生背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人们的思 想从中世纪宗教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上帝的禁锢,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 力和创造力。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达到极盛时期,特别是古希腊的建 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人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 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2)造园家及其造园思想,典型代表有布里奇曼、肯特和布朗。
布里奇曼——英国由规则式花园艺术转向风景式造园的开创者
斯陀园是整形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之 间的过渡状态的代表,被称之为“不 规则化园林”
斯陀园
肯特——18世纪后半期风景式庭园进入全盛期的先导者
特点: 抛弃了规则形式,走向非规则形式。 从不完善的造园理论中建立起较完整的体系,发现越过绿篱的所有自然界 都是庭园。 在他的成名作契斯维克别墅园中,大量运用了自然式手法,园林中有形状 顺应自然的河流和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并在规则划分的 地块中间修建了弯曲的小径。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布朗——自然风景学派创始人 布朗1715年出生于一个园林世家,他的一生都就此和园林结缘。他选择成 为蔬菜园艺家,后到伦敦学习建筑,随后又转为风景园林师。家庭的熏陶,对 蔬菜园艺和建筑的学习,使布朗成为第一个职业造园师。
最全西方园林史资料集全
西方园林史西方造园史分六个时期:一、古代造园(详细)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详细)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详细)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详细)五、18、19世纪的英国造园(详细)六、美国园林一、古代造园(一)古埃及(详细)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有文字记载)(二)巴比伦(详细)(悬园)(又称空中花园)(三)波斯(详细)(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四)希腊(详细)(五)古罗马(详细)(一)古埃及 1、气候干旱2、庭园的兴建(主要为宅园)——第四王朝时代开始(1)行列式、整齐式格局(2)多矩形,绕以高垣(3)前面装饰,后面园艺(4)下沉园(三)波斯名花异卉发育最早的地方“天堂园”、“田字园”1、“天堂园”——公元前5世纪,四面有墙与外面隔绝2、“田字园”——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水池,以象征天堂——8世纪3、西方规则式庭园布置的开端(四)希腊 1、柱廊园 2、继承波斯“田字园” 3、有林荫小道,为“绿廊”(五)古罗马 1、大规模庭园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数为万物之体”认为黄金分割率最符合美学原则二、中世纪欧洲的庭园中世纪:从罗马帝国崩溃——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以前1、城堡式庭园(庄园)(图)2、寺庙式庭园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造园1、历史背景2、文艺复兴时的庄园文艺复兴中心城市——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3、意大利台地园的风格特点意大利——在欧洲大陆一个半岛上,冬寒夏闷热潮湿如:美提契庄园、兰台庄园、加佐尼庄园(巴洛克式庄园(1)采用整形式格局和天然风景结合A:地形B:理水 C:风景透视线(2)多种理水形式的运用3)整形格局的植物配置(多用整形修剪的常绿灌木,极少色彩明亮花卉)A:整形式植坛——模纹绿丛植坛(黄杨)B:绿篱C:行列式种植D:树丛(4)台地的设计 A:式样和变化多重多 B:因主题、地形而异四、17、18世纪法国造园备注:平常所说法国园林指——17世纪下半叶以后的古典造园(一)法国传统造园的两大特征 1、森林式栽植方式 2、河渠湖池理水方式(二)17世纪勒诺特式造园风格特点1、代表作——“孚”苑凡尔赛宫(图)2、凡尔赛宫主题思想——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采用完整的轴线系统3、总的追求——和谐、丰富、典雅、庄重4、勒诺特式——勒诺特创作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园林史1.古埃及的园林形式:宅园、墓园、圣苑2.古巴比伦的园林形式:猎苑、宫苑3、古希腊的园林形式:公共园林(圣林、竞技场、哲学家的学园--文人园)、庭园4、绿篱的应用也就是以植物材料来代替建筑材料,起到隔离作用5、古希腊早期园林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装饰性、观赏性与娱乐性6、古希腊的典型文化特征: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7、古罗马的园林形式:宅园与庭院、庄园(宫苑、贵族庄园)、公共园林(竞技场、广场、浴场)8、罗马宅园的特点:三进院落9、中世纪一词就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来的,它不仅包括一个极为广阔的地理区域,而且包括一个时间上的巨大跨度,即从五世纪罗马帝国的瓦解,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之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历时约一千年10、中世纪最重要的社会集团就是贵族11、君主制、领主制与教会构成中世纪复杂的社会结构12、中世纪园林类型:寺院庭院、城堡庭院、城镇园林13、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指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开始、十五世纪以后遍及西欧,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前后历时三百多年14、人文主义思想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
所谓人文主义,指的就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在西欧,尤其就是意大利进行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形成的基础就是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推崇与追求,以及对罗马天主教神学的批判15、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一就是确立了既有别于传统神学、又有别于新兴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导致了人文科学的产生;二就是铸就了以人为价值原点的信念体系,认为人本身就是最高价值的体现、也就是衡量一切事务的价低尺度16、唯物主义哲学,以及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成为文艺复兴运动在文化领域中反封建、反宗教最有力的武器17、以小普林尼的书信为蓝本,理想庭院的要素的几点:(1)园地以矩形为佳,以直线型园路进一步划分出整齐的矩形小园,各园以黄杨、夹竹桃或月桂的整形绿篱,围合草地布置(2)树木应呈行列式种植,排列成一或三行(3)园路末端正对着以月桂、圆柏、杜松编织的古典式凉亭(4)以圆形石柱支撑平顶藤架,形成绿廊,并架设在园路上起遮荫作用(5)在园路两侧点缀石质或陶制的瓶饰(6)花坛中央用整齐黄杨组成园主的姓氏(7)绿篱每隔一段修剪出壁龛造型,内设雕像,其下安放大理石坐凳;在园路的交叉处以月桂修剪成植坛(8)在庭院中设置迷园(9)在溪水流下的半山腰,依势修建石灰岩洞,对景为鱼池、牧场、菜园、果园等18、植坛就是以常绿灌木修剪成篱围绕草地19、意大利庄园最著名的就是法尔奈斯、埃斯特与兰特这三大庄园20、意大利台地园的产生受到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景观、文化艺术与生活方面等的巨大影响21、意大利造园家偏爱地形起伏很大的园址22、意大利园林的设计方法,从一开始便要求将平面布局与竖向设计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2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纷纷涌向自然风景秀丽、环境舒适宜人、生活条件便利的城郊乡村,营造别墅庄园24、在意大利庄园中,水体、植物与石作堪称造园的三大要素25、意大利庄园就是运用台地、植物、水体、雕塑与建筑等造园要素,以形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整体26、在总体布局上,意大利庄园大多采取中轴对称的形式27、刺绣花坛就是以绿篱与花草为材料,像刺绣一样在大地上描绘各种图案28、花坛就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29、花境就是指一年生与多年生花卉成片混植,四季开花不断,此起彼落。
花境常以绿篱或墙面作背景,对比强烈,突出了花卉的效果30、理性主义哲学就是古典主义园林的理论基础31、勒诺特尔被誉为“王之造园师与造园师之王”32、法国园林特征:第一,勒诺特尔成功的以园林艺术形式,表现了皇权至上的主体思想第二,在勒诺特尔式园林的总体布局上,府邸总就是全园的中心,通常建造在地势的最高处,起着统领作用第三,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要着重表现的,就是君主统治下严谨的社会秩序,就是庄重典雅的贵族气质,就是人定胜天的艺术风格第四,在使用功能上,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就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建造的第五,在造园要素的运用方面,勒诺特尔艺术地再现了法国国王典型的领土景观第六,在植物方面,勒诺特尔大量采用本土丰富的落叶阔叶乔木,如椴树、欧洲七叶树等,集中种植在林园中, 形成茂密的丛林第七,由于法国园林中的地形比较平缓,因此布置在府邸前的刺绣花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全园构图的核心第八,在园路景观的处理上,勒诺特尔通常以水池、喷泉、雕塑以及小品等装饰在路边或园路的交叉口,犹如一串项链上的粒粒珍珠33、英国传统的造园要素:迷宫与草地34、英国规则式园林特征:第一,“英国式”的处理手法,主要体现在局部构图以及造园要素的运用上第二,假山在英国园林中可能起源甚早第三,在园林建筑小品方面,英国园林中常见的回廊与园亭第四,日晷在英国园林中就是除雕像与瓶颈之外最重要的点睛之物第五,门柱或许就是英国园林中最独特的元素第六,常常利用大片草地35.英国规则式园林受到的影响:第一,未能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也为能反映出英国本土的景观特征与文化内涵第二,意大利园林对英国的影响第三,英国受到勒诺特尔式造园热潮的巨大冲击,出现追求宏伟壮丽的造园倾向第四,在荷兰园林的影响下,英国园林变得更加精巧细致36.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背景:哲学思想的影响、政治体制的转变、民主主义艺术观、社会经济的影响、回归自然的思想、追求更大的自由、视野观念的扩大、文学绘画的影响37.英国自然风景园林阶段:不规则造园时期、自然式风景园时期、牧场式风景园时期、绘画式风景园时期、园艺式风景园时期38.浪漫主义:以后人们将那些同传奇故事、离奇遭遇、想象色彩相联系的事情,统统成为浪漫主义39.浪漫主义的特征:典型特征就是强调主观感情,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它放弃了古典主义崇尚的普遍而绝对的共性美,追求个人内心的理想美;它不再以自然为原型,而就是作为“假托”。
另一个特征为追求新奇的思想态度40.城市公园就是城市公共园林的简称,就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园林,包括由政府出资兴建、归公众所有并为公众服务的园林;以及由私人兴建,为公众服务或对公众开放的园林41.第一个城市公园:利物浦肯海德公园;第一个现代动物园:伦敦动物园42、园林与城市、城市与园林之间,借助视线联系起来的手法成为“纳入”,与中国“借景”一脉相承43、阿尔方的主要功绩:第一,吸取了园林艺术惯用的手法,以园林的多边性,取代城市中的混乱第二,为了打破新建筑的单调感觉,她又在新建筑前巧妙地开创了一种“建筑式园林景观”,既不妨碍城市中广袤的透视线,又可以分散行人的注意力,并赋予城市以各种情感、方向感与自然气息第三,为了改变新街区的单调感,她还将各个街区中的树木种类加以区分,既有助于提高新街区的识别性,又符合园林式的景观要求44、城市公园的作用:第一,城市中大量园林的出现似乎使人们瞧到了与平安宁的未来,朴实无华的植物,装扮了曾经破败不堪的城市,填补了城市中的缺口,隔离栏城市中的危险设施,突出了城市中的纪念性建筑,丰富并充实了城市道路景观第二,大量城市公园的出现,,也使城市居民感受到一种过去在乡村才会有的生活方式,为此还出现了将乡村改造成为市民的“天然公园”的设想第三,城市中的园林,不仅就是“城市及道路中不可缺少的附属设施”,而且就是“城市中循环送风的换风扇”第四,城市公园还在社会与地域中起到融合剂的作用,甚至被慈善家与公共卫生专家们瞧作就是劳动阶级的精神食粮45、19世纪初,美国其她城市的发展同样充满了投机性。
城市道路系统主要采用了网格状布局46.福利型公共园林的源头:唐宁(对美国园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在城市中兴建一座大型公园,作为城市贫民体验乡村舒适生活的场所47、奥姆斯特德美国杰出园林师48、美国有识之士推进致力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城市美化运动”,希望借助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来抑制城市的急剧扩张;同时,植物具有吸附尘埃、维持空气清新的功能,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市开敞空间的营造手法,将植物作为城市空间营建的主体49、美国城市公园受英国城市公园的巨大影响,在公园建设中引入系统与整体的概念50、19世纪园林特征及其影响:第一,完善的公园配套设施,成为19世纪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公园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构成了19世纪英林的另个重要特征第三,19世纪园林还有着承上启下的时代特征第四,植物栽培与植物配置水平的提高,也就是19世纪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五,由于商业化设计风气的漫延与功利思想的影响,利用日益精湛的造园技艺,热衷于“杂交式”园林构图,形成“集景式”园林作品第六,19世纪的园林艺术也深陷折中主义的困扰51.(简答题,出现在85页,法国园林方面)在建筑风格上,还保留着中世纪城堡的角楼、高屋面与内庭院的形式。
花园仍然处在建筑围合的庭院中,亲密而简朴。
城堡四周也保留着水壕沟的做法,不过水面提高了,装饰性也随之增强,成为法国园林中典型的水体处理手法,并与水渠、运河等水系相结合,形成壮观的水镜面般的水景52.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遵循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主观的思想感情。
它强调在社会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个人感情要服从于理智与法律53.新旧古典主义的区别:它排斥抽象的、脱离现实的绝对美的概念,以及贫乏的艺术形象;它以古典美为典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它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又偏爱古代景物,表现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与怀旧感;它强调复兴古代气味,尤其就是希腊、罗马时代的庄严、肃穆、优美与典雅的艺术形式,并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