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试题汇总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39f4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5.png)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它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________。
答案:善良的2. 《三字经》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意味着人们在________上可能有所不同。
答案:习惯3. “苟不教,性乃迁”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性格将会________。
答案:改变4. “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教育的方法应该________。
答案:专注5. “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孟母为了________而搬家。
答案:孟子的教育二、选择题1.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答案:C2.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比喻的是:A. 玉石需要雕琢B. 人不学习无以成才C. 教育的重要性D. 环境对人的影响答案:B3. “香九龄,能温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孟子C. 黄香D. 颜回答案:C4. “融四岁,能让梨”中的“融”指的是:A. 孔融B. 孟融C. 黄融D. 颜融答案:A5. “首孝悌,次见闻”中的“孝悌”是指:A. 孝顺和尊敬B. 尊敬和礼貌C. 孝顺和友爱D. 友爱和礼貌答案:C三、简答题1. 《三字经》中“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亲近师长和朋友,学习礼仪。
2. “幼学如漆,壮学如石”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幼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容易记忆,而壮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则难以忘记。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三字经》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个人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反复阅读书籍,其含义和道理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个人理解是,学习需要耐心和反复的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
2. 《三字经》中“知某数,识某文”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数学和文学的重要性,指出了教育应该包含对数学和文学知识的掌握。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28a8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4.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______。
2.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______。
3.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______。
4.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______。
5.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A. 天B. 地C. 人D. 风2. 在《三字经》中,与“三才”相对应,哪一项是“三光”?A. 日、月、星B. 春、夏、秋C. 东、西、南D. 木、火、土3.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时”指的是哪四个季节?A. 春、夏、秋、冬B. 春、夏、秋、雨C. 春、夏、冬、雪D. 春、夏、雨、雪4. 在《三字经》中,与“四时”相对应,哪一项是“四方”?A. 东、西、南、北B. 上、下、左、右C. 天、地、人、物D. 春、夏、秋、冬5.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行”是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风、云、雷、电、雨C. 红、黄、蓝、绿、紫D. 酸、甜、苦、辣、咸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
2.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光”和“五行”分别代表什么?四、论述题1.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论述“四时”和“四方”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一、填空题1. 习相远2. 日月星3. 运不穷4. 应乎中5. 运不穷二、选择题1. D2. A3. A4. A5. A三、简答题1. “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因为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不同,人的习惯和行为会有很大的差异。
2. “三光”指的是日、月、星,代表自然界中的光明和时间的流逝。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五种基本元素。
四、论述题1. “四时”和“四方”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时”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理解,是农业生产和生活节律的重要依据。
“四方”则体现了古人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是古代城市规划和地理学的基础。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a2110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2.png)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
答案:善2. 性相近,习相______。
答案:远3. 苟不教,性乃______。
答案:迁4. 教之道,贵以______。
答案:专5. 子不学,非所______。
答案:宜#### 二、选择题1. “三字经”是以下哪位作者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D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易经》答案:D3. “三字经”中“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朱熹B. 王阳明C. 李时中D. 黄宗羲答案:C4. “三字经”中“百而千,千而万”描述的是什么?A. 数学计算B. 人口增长C. 知识积累D. 财富积累答案:C5.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劳,无所得C. 人不食,不知味D. 人不眠,不知疲答案:A####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什么?答案: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它们是儒家思想中认为人们应当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
2. “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最终使孟子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3. “三字经”中“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不学习礼仪,一个人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学习礼仪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认可。
####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明了的三字句形式,涵盖了道德教育、历史知识、文化常识等多方面内容。
在古代,它不仅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读物,也是成年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字经》练习题集锦及答案
![《三字经》练习题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1dea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d.png)
《三字经》练习题集锦及答案《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字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练习题集锦及答案。
一、填空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二、选择题1、“养不教,父之过”中“过”的意思是()A 过错B 经过C 超过答案:A2、“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指的是()A 器官B 器具C 人才答案:C3、“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 要学会分享B 要尊敬兄长C 要谦虚有礼答案:A三、判断题1、“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黄香九岁就知道给父亲暖被窝,这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答案:对2、“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
()答案:对3、“三才者,天地人”中的“三才”指的是三种才能。
()答案:错(“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四、简答题1、请简述“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的含义。
答: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能有什么作为呢?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要从小抓起,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2、说一说“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中“五常”的具体内容。
答:“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仁是指仁爱之心;义是指行为符合正义;礼是指礼仪、礼节;智是指聪明才智;信是指诚实守信。
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混乱。
五、论述题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的理解。
答:“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就会有收获,嬉戏玩耍没有益处。
要以此为戒啊,应当勤勉努力。
在生活中,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在学业、事业上有所成就。
比如,学生勤奋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工作者勤奋工作,才能提升能力,获得职业发展。
三字经测试题集锦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a914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8.png)
三字经测试题集锦及答案一、单选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答案:C解析:“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是《三字经》开篇的句子。
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A 母亲要严格教育孩子B 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C 学习要持之以恒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体现了环境的重要性;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剪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育他,体现了母亲的严格以及学习要持之以恒。
3、“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A 玉要经过雕琢才能成为器物B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C 学习的重要性 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既说明了玉需要雕琢,也强调了人需要学习,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意义。
4、“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讲的是()A 孔融让梨的故事B 要尊敬兄长C 要懂得谦让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这个典故讲述了孔融四岁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体现了谦让和尊敬兄长的美德。
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三字经》中提到的古代启蒙教育内容的有()A 六艺B 四书C 五经D 百家答案:ABC解析:《三字经》中提到了“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其中涉及到的启蒙教育内容有六艺、四书、五经。
2、下列人物与典故对应正确的有()A 头悬梁——孙敬B 锥刺股——苏秦C 囊萤——车胤D 映雪——孙康答案:ABCD解析:孙敬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这是头悬梁;苏秦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大腿来提神,即锥刺股;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叫囊萤;孙康利用雪的反光读书,称作映雪。
三、填空题1、三才者,()。
三光者,()。
答案:天地人日月星2、曰水火,()。
此五行,()。
答案:木金土本乎数3、稻粱菽,()。
三字经考试题目及答案
![三字经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0c724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a.png)
三字经考试题目及答案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性相近,习相远。
2. “苟不教,性乃迁”中“苟”是什么意思?答案:如果。
3. “教之道,贵以专”中“专”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专心致志。
4. “养不教,父之过”中“养”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养育。
5. “教不严,师之惰”中的“惰”字是什么意思?答案:懒惰。
6. “子不学,非所宜”中“非所宜”指的是什么?答案:不适宜,不应该。
7. “幼不学,老何为”中“幼”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年幼。
8. “玉不琢,不成器”中“琢”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雕琢。
9. “人不学,不知义”中“义”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道义,正义。
10. “为人子,方少时”中“方”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正当,正在。
11. “亲师友,习礼仪”中“习”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学习。
12. “香九龄,能温席”中“香”字指的是谁?答案:黄香。
13. “孝于亲,所当执”中“执”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坚持。
14. “融四岁,能让梨”中“融”字指的是谁?答案:孔融。
15. “弟于长,宜先知”中“弟”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弟弟,指年幼的。
16. “首孝悌,次见闻”中“悌”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尊敬兄长。
17. “知某数,识某文”中“数”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数学。
18. “一而十,十而百”中“一”和“十”分别指什么?答案:“一”指数字一,“十”指数字十。
19. “百而千,千而万”中“百”和“千”分别指什么?答案:“百”指数字一百,“千”指数字一千。
20. “三才者,天地人”中“三才”指的是哪三才?答案:天、地、人。
《三字经》试题集锦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c69b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3.png)
《三字经》试题集锦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10、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二、选择题1、“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讲的是哪两位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A 孙敬、苏秦B 车胤、孙康C 匡衡、杨时答案:A2、“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 说的是哪两个人读书的故事?()A 车胤、孙康B 孙敬、苏秦C 朱买臣、李密答案:A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字经》里提到的?()A 孟母三迁B 程门立雪C 岳母刺字答案:C4、“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 说的是哪四季?()A 春、夏、秋、冬B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C 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答案:A5、“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 这里没有提到的是哪种农作物?()A 稻B 棉C 麦答案:B三、判断题1、“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 这句话是正确的。
()答案:正确2、“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 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答案:正确3、“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 这里说的是天干地支。
()答案:正确4、“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 五臭指的是五种好闻的气味。
()答案:错误5、“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的含义。
答: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
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书籍。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08c1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0.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______。
2. “苟不教,性乃迁”的下一句是______。
3. “教之道,贵以专”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1. 性相近,习相远。
2. 教不严,师之惰。
3. 子不学,非所宜。
二、选择题1. “养不教,父之过”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2.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智D. 人不学,不知信3. “香九龄,能温席”中的“香”指的是谁?A. 黄香B. 王羲之C. 诸葛亮D. 孔子答案:1. C2. A3. A三、判断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
()2. “三字经”的作者被认为是宋朝的朱熹。
()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恶”。
()答案:1. √2. ×(“三字经”的作者不详,但一般认为成书于宋朝)3. ×(“三字经”中提到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四、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中“教子有方”的教育理念。
2. 描述“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1. “三字经”中提倡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注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强调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持之以恒。
2.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的故事。
第一次搬到墓地附近,孟子模仿丧葬仪式;第二次搬到市场附近,孟子模仿商人的叫卖声;最后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开始学习礼仪和读书。
这个故事寓意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15671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8.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哪一位学者编写的?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老子答案:C2. 《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是什么?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习相远C. 苟不教,性乃迁D. 教之道,贵以专答案:A3.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是指哪四部经典?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史记》答案:D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什么?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酒C. 诗、书、礼、易、春秋、乐D. 医、卜、星、相、山、命答案:A6.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是指哪三纲?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兄为弟纲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师为生纲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子为父纲答案:A7.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指哪五个道德准则?A. 仁、义、礼、智、信B. 忠、孝、节、义、廉C. 温、良、恭、俭、让D. 智、信、仁、勇、严答案:A8.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维”是指哪四个方面?A. 礼、义、廉、耻B. 忠、孝、节、义C. 温、良、恭、俭D. 仁、义、礼、智答案:A9. 《三字经》中提到的“八德”是指哪八个德行?A.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B. 温、良、恭、俭、让、谦、和、平C. 忠、孝、节、义、廉、耻、勇、慎D. 仁、义、礼、智、信、勇、严、恕答案:A10. 《三字经》中提到的“九族”是指哪九个家族关系?A. 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B.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C.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D.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答案:A。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a893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1.png)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诗经答案:C2. “性相近,习相远”的下一句是什么?A. 苟不教,性乃迁B. 教之道,贵以专C. 子不学,非所宜D. 幼不学,老何为答案:A3.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言D. 人不学,不知数答案:A4. “养不教,父之过”的下一句是什么?A. 教不严,师之惰B. 教不严,父之惰C. 教不严,母之过D. 养不教,母之惰答案:A5. “香九龄,能温席”的下一句是什么?A. 孝于亲,所当执B. 孝于亲,所当敬C. 孝于亲,所当顺D. 孝于亲,所当爱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才者,天地人”中的“三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地、人2. “三光者,日月星”中的“三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日、月、星3. “三纲者,君臣义”中的“三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 “曰春夏,曰秋冬”中的“四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春、夏、秋、冬5. “曰仁义,礼智信”中的“五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仁、义、礼、智、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字经》中“教之道,贵以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教育的方法,认为教育应该专一,即教育应该集中精力,专注地进行,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 《三字经》中“父子恩,夫妇从”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伦理观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家庭伦理观念,强调父子之间应有深厚的恩情,夫妇之间应相互尊重和顺从。
3. “兄则友,弟则恭”在《三字经》中有何教育意义?答案:这句话教育人们在兄弟关系中,兄长应该对弟弟友爱,弟弟应该对兄长恭敬,强调了兄弟之间应有和谐相处的美德。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b83d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2.png)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
- 答案:善2. 性相近,习相______。
- 答案:远3. 苟不教,性乃______。
- 答案:迁4. 教之道,贵以______。
- 答案:专5. 子不学,非所______。
- 答案:宜#### 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是为了说明什么?- A. 孟母很挑剔- B. 孟母重视教育环境- C. 孟母喜欢搬家- D. 孟母喜欢邻居- 答案:B2. “三字经”中提到的“养不教,父之过”强调了什么责任?- A. 父母的责任- B. 孩子的责任- C. 老师的责任- D. 社会的责任- 答案:A3.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什么?- A. 玉的加工过程- B. 人需要教育- C. 人需要磨练- D. 人需要自然成长- 答案:B#### 三、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及其寓意。
- 答案:故事讲述的是黄香九岁时,能用身体温暖父亲的床席。
寓意着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孝顺之心。
2. “三字经”中“人不学,不知义”如何理解?-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就不会明白什么是正义和道德,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 答案:《三字经》作为一部古代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伦理道德、历史知识、自然现象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它强调了教育的启蒙作用,提倡尊师重道、孝顺父母等传统美德,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它也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五、判断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主要用于儿童的道德教育。
- 答案:正确2. “三字经”中的“弟子规,圣人训”指的是孔子的教诲。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6e2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4.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哪位儒家学者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张子答案:A. 孔子2. 以下哪一句不属于《三字经》的开头第一句?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习相远C. 苟不教,性乃迁D. 从小学,必须根答案:B. 性相近,习相远3. 下面哪一句是《三字经》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内容?A. 夫子何为者?树立子孙正B. 有子自长忧,无子患莫生C. 教父母,诲儿郎D. 黄发儿童,白首方知时答案:B. 有子自长忧,无子患莫生4. 《三字经》总共有多少首?A. 120B. 150C. 300D. 360答案:D. 3605. 以下哪句是《三字经》中关于友爱的内容?A. 众善奉行,自有公道B. 内外圣明,顺天应人C. 真心互济,幸福共享D.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C. 真心互济,幸福共享二、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__。
”答案:善2. “教父母,_________。
”答案:诲儿郎3. “黄发儿童,_________。
”答案:白首方知时4. “不识字,________。
”答案:不算人5. “养不教,_________。
”答案:父之过三、问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三字经》的作者孔子。
答: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
孔子对于儒家经典的著述很多,其中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重要著作。
《三字经》是孔子晚年时期的作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授儿童基本的道德、礼仪和知识,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教育和文化传承中。
2. 《三字经》中强调的主要价值观是什么?答:《三字经》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主张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其中包括孝敬父母、友爱互助、持之以恒、知行合一等价值观。
通过反复诵读《三字经》,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修养。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5d9f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b.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以其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是一些关于三字经的测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填空题1. 三字经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应麟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其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性相近,习相远3. 在《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教不严,师之惰4. "玉不琢,不成器",其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人不学,不知义5. "香九龄,能温席"中的"香"指的是______。
答案:黄香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A. 环境对人的影响B. 教育的重要性C. 母爱的伟大D. 个人努力的必要性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答案:D3. “弟子规,圣人训”中的“弟子规”是指什么?A. 一种古代的礼仪规范B. 一种古代的学习方法C. 一种古代的道德教育D. 一种古代的法律制度答案:C4. “三才者,天地人”中的“三才”指的是什么?A. 天、地、水B. 天、地、人C. 父、母、子D. 君、臣、民答案:B5. “一而十,十而百”是《三字经》中关于什么的描述?A. 数学基础B. 学习的重要性C. 人生哲理D. 社会等级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什么,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五种基本关系和道德准则,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五经”具体包括哪些书籍?答案: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0b8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b.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近C. 性本恶,习相远D. 性本善,习相近3. 以下哪句不是《三字经》的内容?A. 教不严,师之惰B. 子不学,非所宜C. 幼不学,老何为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哪三者?A. 天、地、人B. 君、臣、民C. 父、子、兄D. 仁、义、礼5.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朝代,从最早的朝代开始,依次是?A. 夏、商、周B. 商、周、秦C. 周、秦、汉D. 秦、汉、唐6. 《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孟母很挑剔B.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C. 孟母很会教育孩子D. 孟母很有钱7. 《三字经》中“孝经通,四书熟”中的“四书”是指?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孝经》、《礼记》、《易经》、《春秋》8.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法D. 人不学,不知仁9. 《三字经》中“弟子规,圣人训”的“弟子规”是指什么?A. 孔子的弟子B. 一种古代的礼仪规范C. 一种古代的学习方法D. 一种古代的道德规范10. 《三字经》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A. 此谓知本B. 此谓知终C. 此谓知始D. 此谓知常答案1. D. 朱熹2. A. 性相近,习相远3.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A. 天、地、人5. A. 夏、商、周6. B.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7. 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8. A. 人不学,不知义9. D. 一种古代的道德规范10. A. 此谓知本这份测试题涵盖了《三字经》的作者、内容、历史知识、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适合用于检测学习者对《三字经》的全面理解。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d7f47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4.png)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______启蒙读物,作者是______。
2.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______善”,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向善的。
3. 在《三字经》中,有“______而后家,家而而后国”的说法,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______”是《三字经》中强调学习重要性的名句。
5. 《三字经》中提到“______有义,礼顺父母”,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
二、选择题1. 《三字经》的成书时间大约是在:A. 春秋战国时期B. 宋朝C. 明朝D. 清朝2.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______之过。
”这句话说明了教育责任的归属。
A. 母B. 子C. 师D. 兄3. “______之交淡如水”是《三字经》中描述友情的一句经典话语。
A. 君子B. 小人C. 兄弟D. 夫妇4.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A. 天、地、人B. 父、母、子C. 君、臣、民D. 春、夏、秋5. “______则无不成者”体现了《三字经》中对坚持的重视。
A. 恒心B. 毅力C. 勤奋D. 专心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2. 描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是指哪些书籍。
3. 阐述《三字经》中“教之道,贵以专”的教育理念。
4.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解释“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含义。
5. 讨论《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论述题1. 分析《三字经》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2. 论述《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3. 探讨《三字经》中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异同。
4. 评价《三字经》对于儿童启蒙教育的贡献及其在当代的适用性。
5. 以《三字经》为例,探讨如何将传统经典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
答案:一、填空题1. 道德,王应麟2. 性3. 身4. 知5. 孝二、选择题1. C2. C3. A4. A5. A三、简答题1. 《三字经》是一部以三个字为一句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传统道德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人物传记等,旨在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儿童传授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常识。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62a7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f.png)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A. 王羲之B. 张献忠C. 王勃D. 程颢答案:D. 程颢2. 三字经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作品?A. 明朝B. 元朝C. 清朝D. 宋朝答案:D. 宋朝3. 以下哪句话出现在三字经中?A. “为人莫做会使愚”B. “知足不辱贫贱”C. “读书破万卷”D. “海内存知己”答案:B. “知足不辱贫贱”4. 三字经是用什么样的文体写成的?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论文答案:A. 诗歌5. 以下哪个词句没有出现在三字经中?A. “仁者爱人”B. “礼尚往来”C. “世上没有后悔药”D. “勿以恶小而为之”答案:C. “世上没有后悔药”二、填空题1.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____。
”答案:善2. 三字经中写道,“读圣贤书,明明白____。
”答案:真3. 三字经中写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____之惰。
”答案:师4. 三字经中写道,“出则事公,入则_____。
”答案:谦5. 三字经中写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下一句是“_____动不如动。
”答案:唯三、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的教育意义。
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儿童启蒙读物,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诗歌的形式,传授了有关道德、伦理和人生哲理的知识。
它强调了人们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忠诚友善等。
三字经不仅在古代起到了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作用,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三字经为什么被广泛传颂和使用?答案:三字经以其简短、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复杂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浓缩成短短的三字一句,方便记忆和传颂。
它的语言简练、押韵明快,容易被儿童接受和理解。
此外,三字经的内容丰富,涵盖了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学习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使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3. 你认为三字经对现代社会仍然有参考价值吗?为什么?答案:我认为三字经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字经知识题库集锦及答案
![三字经知识题库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cfc9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e.png)
三字经知识题库集锦及答案《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诲。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三字经知识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
一、选择题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对人产生很大影响B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需要通过教育来改正C 人的本性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对人没有作用答案:A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其中“苟不教”的“苟”是什么意思?()A 如果B 苟且C 随便答案:A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讲的是谁的故事?()A 孟子B 孔子C 老子答案:A4、“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中“香九龄”的“香”指的是()A 李白B 黄香C 苏轼答案:B5、“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这里的“融”指的是()A 孔融B 马融C 李融答案:A6、“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中“孝悌”的意思是()A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B 对朋友友善C 对长辈有礼貌答案:A7、“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体现了什么数学原理?()A 加法B 乘法C 进位制答案:C8、“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中的“三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人才B 地才C 鬼才答案:C9、“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这里的“运不穷”是什么意思?()A 运气不好B 运转不停C 命运坎坷答案:B10、“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应乎中”的意思是()A 对应着中间B 应该在中间C 与中间相呼应答案:C二、填空题1、“养不教,()。
教不严,()。
”答案:父之过师之惰2、“子不学,()。
幼不学,()。
”答案:非所宜老何为3、“玉不琢,()。
人不学,()。
”答案:不成器不知义4、“为人子,()。
亲师友,()。
”答案:方少时习礼仪5、“头悬梁,()。
彼不教,()。
”答案:锥刺股自勤苦6、“如囊萤,()。
六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5554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e.png)
六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______的启蒙读物,由南宋______所著。
答案:教育;王应麟2. 《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方面。
答案: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强调了人的本性是______的。
答案:善良4. 《三字经》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______对人的影响。
答案:环境5. 《三字经》中提到“苟不教,性乃迁”,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6. 《三字经》中提到“教之道,贵以专”,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专注7. 《三字经》中提到“子不学,非所宜”,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习8. 《三字经》中提到“幼不学,老何为”,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从小学习9. 《三字经》中提到“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和培养10. 《三字经》中提到“人不学,不知义”,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学习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字经》的作者是()。
A. 王应麟B. 孔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A2. 《三字经》的成书时间是()。
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答案:B3. 《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中的“三才”指的是()。
A. 天、地、人B. 天、地、水C. 天、地、火D. 天、地、风答案:A4. 《三字经》中“四书者,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的“四书”不包括()。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诗经答案:D5. 《三字经》中“五经者,易、书、诗、礼、春秋”中的“五经”不包括()。
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道德经答案:D6. 《三字经》中“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六艺”不包括()。
A. 礼B. 乐C. 射D. 画答案:D7. 《三字经》中“七政者,日、月、五星”中的“五星”指的是()。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f9ad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7.png)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之初”下一句是什么?A. 性本恶B. 性本善C. 天之道D. 天下之达道答案:B. 性本善2. “性相近”下一句是什么?A. 习相远B. 习相近C. 寄相远D. 寄相近答案:C. 寄相远3. “苟不教”下一句是什么?A. 性乃迁B. 性难移C. 性之善D. 性命徒答案:B. 性难移4. “乱而教”下一句是什么?A. 乱而强B. 乱而悲C. 乱而治D. 乱而武答案:C. 乱而治5. “传之道”下一句是什么?A. 起于庸B. 在中育C. 在下育D. 起于放答案:B. 在中育二、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1)。
答案:善2. 性相近,(2)相远。
答案:习(寄)3. 苟不(3),性乃难转。
答案:教4. 人之(4),其犹(5),如(6)之于四时也。
答案:性(心),稼(田)5. 唯(7)之难(8),不在(9)成也。
答案:师,教(学)三、简答题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简要介绍一下。
答案:三字经的作者是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这本简明的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的本性善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治国安邦的道理,对于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三字经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答案:三字经主要讲述了人的本性善良、教育的重要性和治国安邦的道理。
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的初生性善、性相近而习相远的思想,强调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培养德才的重要作用。
同时,三字经还介绍了治国安邦的道理,指出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繁荣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制度和治理方式。
四、作文题请根据你对三字经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根据题目的要求,这里给出一个作文的格式示例)作文:教育与未来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石,也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因素。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品德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我们才能真正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字经》试题汇总
![《三字经》试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7fab036e2bd960590c67737.png)
《三字经》试题汇总一、填空题1、“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六经”也叫“六艺”是指《诗》《书》《易》《礼》《春》《秋》。
3、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是构成万物不可缺少的元素,并称为五行。
4、“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臣之间言行要合乎义理,父子之间相亲相爱,夫妇之间和顺相处。
5、我国古代图书按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凡能自成一家的著作叫子书。
6、仁、义、礼、智、信是处事做人的标准,并称为五常。
7、圣人是指孔子,“老庄”是指老子、庄子。
8、“此四时,运不穷。
”中的“四时”是指春、夏、秋、冬。
9、《春秋》的“传”主要有三部:《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0、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及,“中”是正确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
二、选择题1、“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2、“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A、猪B、鸭C、鸽子D、狗3、“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4、“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5、《孟子》共有(A)篇。
A、7篇B、15篇C、20篇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1、《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四、我会选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B)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3、“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4、“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这句话是说(B)A、要坚持锻炼身体。
B、做人要遵守礼节,讲求信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试题汇总
一、填空题
1、“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六经”也叫“六艺”是指《诗》《书》《易》《礼》《春》《秋》。
3、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是构成万物不可缺少的元素,并称为五行。
4、“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臣之间言行要合乎义理,
父子之间相亲相爱,夫妇之间和顺相处。
5、我国古代图书按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凡能自成一家的著作叫子书。
6、仁、义、礼、智、信是处事做人的标准,并称为五常。
7、圣人是指孔子,“老庄”是指老子、庄子。
8、“此四时,运不穷。
”中的“四时”是指春、夏、秋、冬。
9、《春秋》的“传”主要有三部:《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0、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及,“中”是正确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
二、选择题
1、“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
2、“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
A、猪
B、鸭
C、鸽子
D、狗
3、“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4、“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5、《孟子》共有(A)篇。
A、7篇
B、15篇
C、20篇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1、《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
四、我会选
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B)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3、“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4、“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这句话是说(B)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做人要遵守礼节,讲求信用。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
A、窦燕山
B、曾参
C、黄香
D、孔子
6、《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B)
A古诗 B四诗 C唐诗
7、《论语》共有(C)篇。
A、10篇
B、15篇
C、20篇
8、“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A)
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粱”指的是(B)。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
10、“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
A.猪
B.鸭
C.鸽子
D.狗
11、王小清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打牌。
你打算用哪句话来劝他?(B)
A.亲师友习礼仪
B.养不教父之过
C.昔孟母择邻处
D.人不学不知礼
12、三才者指的是(A)。
A 天地人
B 日月星
C 君臣义
五、我是小判官
1.《孟子三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孔子身上的。
(×)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
3.《三字经》中窦燕山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长大后,名扬四海。
(√)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
6.君则敬,臣则忠是十义中的两义。
(√)
六、填空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3、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4、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5、曰水火,土金木。
此五行,本乎数。
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7、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9、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善游说。
10、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11、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12、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4、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5、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16、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17、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18、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19、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20、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21、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22、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2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七、按要求写原文或意思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意思: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间的差异不大。
但是随着后天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3.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
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的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意思: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八、找错别字,将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进,习○香远,苟不教。
性乃○千,○叫之道。
贵以○砖。
(近)(相)(迁)(教)(专)
○希孟母,○泽○令处;子不学,断机○柱。
(昔)(择)(邻)(杼)
○逗燕山,有○一方;教五子,○明俱○杨。
(窦)(义)(名)(扬)
养不○叫,父○知过;(教)(之)
叫不○盐,○狮○知惰。
(言)(师)(之)
子不学,○飞所宜。
(非)
幼不学,○姥○和为?(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