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的小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实验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befce46c175f0e7dd1372d.png)
一、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例题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自我提升: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2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这是利用了 .(2)王永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外,还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表面平整的木板、带钩的木块等器材,对此猜想进行探究,请你说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 _____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_______ 法。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_____,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3、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31b71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6.png)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初三物理实验总结(精选8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实验总结(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1在这学期的工作中,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本人努力完善实验室管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现把本学期的物理实验室管理工作总结如下:1、注意安全并加强实验室财产和仪器的保管、维护、借出、收回、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
2、做好所有仪器的清点、上架和造册登记,做到整洁、规范,项目清楚。
3、熟悉了新增仪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对危险品按照要求进行安全处理。
对学校购置的新仪器及时安装调试交付使用。
4、做好防尘、防火、防虫、防毒品挥发等防患措施。
5、做好易耗品和仪器破损登记。
6、配合科任教师准备好各个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为实验教学带给方便。
并常协助教师进行仪器调配、改善、布置,以适合实验需要,提高课堂实验教学质量。
7、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高二年级实验考试合格率为100%,并获得教师的一致好评。
8、坚持出勤值班,维护教学秩序,为教师学生及学校有关方面使用实验室带给方便。
9、做好安全、卫生清洁工作,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地对进行批评教育。
10、理解有关主管部门检查。
虚心理解意见和推荐,总结经验,改善实验室管理工作。
11、同时我还认真完成了学校分配给我的其它工作。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这一学期以来,我用心、主动、热情的为物理教师及学生服务,开展好实验教学,为学生学好物理创造了前提条件。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弥补不足,减少缺点,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2物理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进行物理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学校领导一贯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今年又新添了仪器和设备,为每个学生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8篇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00c1716529647d26285203.png)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8篇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1一、重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物品,加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校本课程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探究活动的全部需求。
2、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做好实验准备,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以保证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
3、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二、努力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1、实验教师要提前做好仪器、药品、材料的准备工作,教师上课前应先试做,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实验预习,对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作全面了解,保证课上顺利地实验。
3、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实验,教师应先示范,装置复杂、难度大的实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完成。
4、实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课本要求,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5、在实验课上,教师、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验结束时,要做全班讲评,对失败的实验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有条件的允许学生重做。
6、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项目,做好实验记录,并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定期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利用身边的物品、材料为物理实验提供便利,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创造。
四、在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还要搞好教学仪器整理、建档、修理,并做好记录,全面服务于整个物理教学。
五、全面做好初三毕业班实验技能考试的准备工作,做到准备充分、仪器到位、措施得力、操作规范、技术过硬、报告准确、成绩优秀。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我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现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强化教学目标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_初中物理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_初中物理教师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ab08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c.png)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_初中物理教师工作总结一、实验目的与方法设计要合理1. 实验目的要明确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清楚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目的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到实验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2. 实验方法设计要合理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方法,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实验中不仅仅是进行实验操作,更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的思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要设计多种实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有多种选择,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要加强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
首先要向学生讲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问题,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穿实验服,佩戴护目镜等。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护教育,让学生养成安全意识,预防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勇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到快乐,愉悦。
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图表展示、小组合作、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到有趣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让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学习他人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报告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撰写实验报告,让学生对实验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梳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8a93341a37f111f0855b76.png)
一.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3、电路图: (右图)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4)若UI 线是曲线:说明组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2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
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R 1 R 2I U V A Rx R ′三.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汇总6篇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汇总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602a0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64.png)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汇总6篇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1一、思想方面一个学期以来,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
爱岗敬业。
努力工作。
工作中关心自己任教的班级,爱护自己所教的学生。
服从领导,团结同志。
每天早来晚走。
主动承担教研组内的服务性工作。
身受学校领导、同志的好评和同学们的欢迎。
二、教学方面1、做到了精心备课。
一个学期以来,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认真与组内同志一起研究制定学期工作总结计划。
研究新课程标准,研读新教材。
与组内同志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一起落实每一个单元、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确定科学的能够创设教学情境、便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做到了集众家教学之长处,克己之短处。
非常明显的提高了自己的备课质量。
2、做到了认真上课上好课是干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学期我非常重视上课这项工作。
每节课都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以自己的行为扼制了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
同时,也满足了学校的“上满40分钟课”的要求。
课堂上我面向全体学生。
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努力做到课开始,趣以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
课堂上我注重培养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长。
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学生的天资通过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得到利用。
同时,让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组织合作学习中得以培养和锻炼。
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一部分学生真正充当了课堂上小先生的作用。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各方面水平在合作学习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积极参加物理科研工作本学期我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地区的说课比赛,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取的了较好的成绩。
对于我个人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一个学期的工作做了许多,回顾起来确实有许多工作值得我去回味。
有成功让我高兴的地方,也有失败让我痛心的地方。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通用4篇)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5d33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f.png)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通用4篇)初中物理实验篇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四种类型。
如何进一步弄清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并把它们和谐起来,使它们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最佳功能,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
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
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
同时我们又发现,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
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题研究每学期研究计划小结物理实验课题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题研究每学期研究计划小结物理实验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890d0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d.png)
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题研究每学期研究计划小结物理实验课题篇一:《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教法学法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教法学法研究》课题研究计划(2022-03-0808:53:50)《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教法学法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新课程指出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革。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录像),看实验(录像)不如讲实验”,很少做实验,不愿花时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只被作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应付考试的工具。
学生实验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以至于学生很少提出问题。
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
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实验,有演示实验,有学生分组实验,有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减少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较多探究性实验,提倡将演示实验尽量转化为学生的随堂实验,同时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强调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提倡“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从我们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该教材的使用来看,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器材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还不够理想;从物理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来看,教材上某些章节实验数量还不够,教材里有的图片完全可以改成演示实验,必要时还需加入一些演示实验;从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即使是同一套实验器材,但在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下、由不同的教师完成实验教学时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范文(2篇)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2b3f7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3.png)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范文一、指导思想: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主要工作:1、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2、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根据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和每学期的教学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各任课教师一起,合理安排好各年级的学生分组实验。
学期初要与各年级任课教师一起,制定好本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以便妥善安排。
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应重新检查一遍,在确认合格后再将之分组准备好。
在无课的情况下,要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3、进一步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和存放情况由于我校已新添许多新的仪器设备,我对许多实验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也不是很熟悉。
因而,要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以便能对任课教师有所指导。
另外分组实验后,对于实验仪器要做大量的归类整理工作,要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要方便。
所以,要尽快熟悉,特别对于各仪器的存放情况更应极早记清位置。
4、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要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资料。
要求所有教师做到演示实验应提前二天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以便将仪器准备好。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36d4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9.png)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1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1异中求同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
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
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
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
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88ea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0.png)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方法总结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物理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实验探究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而且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物理基本实验方法总结一、控制变量法1、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3、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4、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6、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7、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8、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9、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理想模型法光线、法线、磁感线都不是实际存在的,它们的引入采用的都是理想模型法。
三、转换法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7、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四、实验推理法1、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五、等效替代法1、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如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替代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用滚轮法测量跑道的长度,跑道较长,无法直接测量,轮子的周长乘以圈数即为跑道的周长。
六、类比法1、研究电流时,用“水流”类比“电流”。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bffe8b4028915f804dc2ca.png)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探究成为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本人在实施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上实验时异常兴奋,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需要完成的实验,有个别学生不愿参与动手进行实验,只是在那看其他同学操作,等结果出来一抄就结束了,还有原有的实验报告单太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分组实验教学任务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1.物理教学的现状在指导思想上,将科学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忽略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强调对概念、规律抽象的记忆,大量、反复的进行习题训练等,淡化了科学方法教育以及科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传承性的讲授法仍占主导地位,重结果教学轻过程教学,学生难以体验物理科学的魅力,因而也就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2.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物理新课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探究式教学逐渐被广大物理教师接受,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还不多,如何有计划的上好实验课。
彻底摆脱讲实验、背实验的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教师感觉还很棘手,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思想。
二.研究依据1.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本研究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物理、学习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它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并形成持续的物理学习兴趣以及学好物理的自信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方式等。
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结题报告
![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246aa6a417866fb84a8ed9.png)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桓台世纪中学物理组一、物理探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我国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思考,采用探究式可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它改了传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将物理假设为一种可以直接灌输让学生学到的一堆知识,将学生假设为一种品质良好的容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吸纳这些真理的过程,教师更多地只是将这些知识理清头绪,尽可能清楚地告诉给学生并使他们能重现。
而探究式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性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物理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旨。
学生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物理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目的。
在学校全面落实课程开设的大氛围下,我们物理组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出发点就是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作好充分准备和打下良好的基础,改变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传输式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物理校本作业探索小结
![初中物理校本作业探索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c3f3b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6.png)
初中物理校本作业探索小结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校本作业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活动。
通过校本作业的开展,学生可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本次校本作业中,我选择了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为主题,通过实验和调查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规律。
在准备阶段,我先通过阅读课堂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对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学习。
然后,我搜集了一些与能量转化和守恒相关的实验装置和材料,如弹簧、小球、直尺、计时器等。
接下来,我组织了小组成员进行实验,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实验方案,保证实验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实验,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索。
我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把弹簧拉伸后释放,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的动能;将小球从一定高度抛出,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将水加热,电能被转化为热能。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中,我发现在理想情况下,能量的转化是完全的,但在实际过程中会有一些能量损失,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
这些能量损失会使系统的总能量减少,表明在实际过程中,能量是不可完全守恒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能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合理利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原理,我们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其他的知识和能力。
例如,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通过写作小结的方式来总结实验结果。
这些能力不仅在物理学习中有用,也会对我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究中起到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校本作业的开展,我对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物理学习和实践中,我将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探索和发现物理世界的规律。
初中物理全部探究实验方法总结,中考必考,拿走不谢!
![初中物理全部探究实验方法总结,中考必考,拿走不谢!](https://img.taocdn.com/s3/m/b5c947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a.png)
初中物理全部探究实验方法总结,中考必考,拿走不谢!总结如下:一、控制变量法这个方法考察的最多,最常见。
主要实验有如下几种:1.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 .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 .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 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 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 .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1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 .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3 .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4.压强p=F/S p=ρgh 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四、实验推理法1 .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ab64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8.png)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题会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后,在县教研室、学校聂校长及各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由李xx老师负责召开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开题会。
通过开题会议使课题小组成员明确了课题提出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明确了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教师教的角度以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准,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研究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物理实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具体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从课程的角度来说,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校本教材。
通过开题会议,确定了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进一步促使教师观念的变化,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改变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形成初中物理实验有效开展的策略。
明确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并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1.课题研究负责人:李xx2.理论研究负责人:苏xx、孟xx3.实践研究负责人:李xx4.课题实验管理负责人:陈xx二、研究过程(一)时间规划: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1(9月~7月)(二)研究步骤和措施1.课题研究的准备(9月~10月)(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0篇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267e7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9.png)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0篇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成功的演示实验更加容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我就谈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1.创新物理演示实验教具能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用气球做压强实验,用自制特大果冻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我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和超长导线,将电池盒、开关、灯座及灯泡,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把挂在黑板上,通过长导线和桌面上的演示电表相连,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一目了然,演示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如果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如自制小孔成像照相机、潜望镜、望远镜、简易天平、电动机、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同时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
3.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由观察。
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提出问题。
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加深印象。
另外,一些成功率较高的实验也可以由学生去演示,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总之,演示实验的创新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增加了锻炼的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让演示实验为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物理结题报告模板
![初中物理结题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67e46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d.png)
初中物理结题报告模板一、研究目的在物理学习中,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研究、探究、实践,完成结题报告,进一步了解物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处理。
首先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的检验、仪器的常识使用方法和实验器材的拆卸与清理等。
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下实验数据。
接下来,使用学过的科学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三、实验流程1.实验前准备。
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安装实验设备并验收。
2.开始实验。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相关数据。
3.数据处理。
使用所学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论证和分析。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实验结果和分析原因。
5.结论和建议。
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
必须确保实验器材完好无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操作时,必须按照实验步骤规定的操作方法操作,实时记录数据,减少误操作和不确定性。
3.数据处理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一步,必须学好基本的统计方法,了解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对于数据分析结果偏差较大的实验,需要重复实验多次,来验证实验的可靠性和精度。
4.在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验情况,将实验结果和实验偏差因素、复杂性、误差来源等做出详细说明。
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如下:1.实验结果表明,数据处理正确率高,误差范围小,证实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逐步改进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六、改进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在可靠实验的过程中彻底掌握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掌握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精选3篇)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00afa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f.png)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精选3篇)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精选3篇)的地方去,也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收获,在将来毕业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才。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实验更能展现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也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认为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不断进行课堂改革,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力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真”,就是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旦实验出现问题,教师一忌慌乱,二忌简单,三忌虚假,教师对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并且保证实验一举成功。
一出现的问题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错误,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然后重新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就是显明易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增加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构建高效课堂。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方法。
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精选3篇)】三、用“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性实验就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并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提问,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个性特色和合作精神。
物理是研究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物理新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过程。
在教材中,许多对我们来说已经有明确结果和结论的定律和原理,对学生来说结果是未知的,这正好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素材。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6篇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7ab9e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1.png)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6篇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
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
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
“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
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是显明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
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二: 声音传播条件” 实例二:“声音传播条件”的真空铃实 验
六、其他研究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 •比较法 比较法 •累积法 累积法 •类比法 类比法 •图像法 图像法 •…… ……
将学案所列的初中教材中的实验实例 进行大归类,全班分成四大讨论组。 进行大归类,全班分成四大讨论组。 第一组: 第一组:控制变量法 第二组: 第二组:转换法 第三组: 第三组:建立理想模型法 第四组:等效替代法和理想实验推理 第四组:
练一练: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探究内容 小孔距烛焰 的距离 具体操作 观察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3cm
拍动塑料膜
烛焰是否摆动
练一练: 练一练
探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何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用 中,如何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用 如何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到了什么方法? 到了什么方法 不计热量损失
9.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 有关; 有关; 11.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研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大小)因素 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大小)因素; 14.研究物体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物体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物体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探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 探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 有关; 有关;
教材中实例:
1.研究各分力的作用效果时引入了“合力” 1.研究各分力的作用效果时引入了“合力”的 研究各分力的作用效果时引入了 概念; 概念; 2.研究多开关复杂电路时 研究多开关复杂电路时, 2.研究多开关复杂电路时,把复杂电路简化为 简单的“等效电路” 简单的“等效电路”; 3.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时引入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时引入“ 3.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时引入“等效电 的概念(串联: 并联: 阻”的概念(串联:R总=R1+R2+…+Rn,并联: R总=R1·R2/R1+R2); 4.用排开水的体积代替小石块的体积 用排开水的体积代替小石块的体积; 4.用排开水的体积代替小石块的体积; 5.在 曹冲称象”中用石块代替大象,等等。 5.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代替大象,等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转换: 现象转换:
不易观察的现象 鼓面的振动 分子的热运动 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光的传播路径 光在烟雾中的传播路径 磁场的存在 小磁针的偏转 易观察的现象 纸屑的跳动
测量转换: 测量转换:
f f =F
拉
F
拉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 水平拉着木块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 滑动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转换 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转换 成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成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布置作业: 完成针对练习 一张
六、其他研究方法 • 观察法:观察水的沸腾、晶体熔 观察法:观察水的沸腾、 化和凝固的实验等 • 类比法: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 类比法:用水流类比电流, 压类比电压等 • 图像法:路程时间图像求速度; 图像法:路程时间图像求速度; 电压、电流图像中可以求出电阻, 电压、电流图像中可以求出电阻, 并可比较电阻的大小。 并可比较电阻的大小。
教材中实例实例:
1.研究电流的大小时, 1.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 研究电流的大小时 判断电流的大小 2.磁场虽然看不见 摸不着, 磁场虽然看不见、 2.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 的作用证明其存在。 的作用证明其存在。 3.力是看不见的 力是看不见的, 3.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 去认识它 4.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 4.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 的作用; 的作用; 5.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 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 5.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 的变化去认识它 6.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 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 6.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 7.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7.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8.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8.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W电 Q放 Q吸 cm△t
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效 【典例1】研究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效 典例 】研究各个分力 果时,引入了“合力”的概念; 果时,引入了“合力”的概念; 【典例2】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典例 】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大小的特点和设 法确定像的位置, 法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体的做法 是 拿一只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 面移动,直到跟像完全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一练:如图甲所示,其中Rx为待测电 练一练:如图甲所示,其中Rx为待测电 Rx 为单刀双掷开关, 阻,R为电阻箱 ,S为单刀双掷开关,RO 为定值电阻。 为定值电阻。
主要步骤: 主要步骤: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A.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 值调至最大; 值调至最大; 开关S B.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开关S 调节电阻箱, C.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 的示数为I;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D.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步骤A (1)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 47 所示为___Ω 则待测电阻为____Ω ___Ω; ____Ω。 所示为___Ω;则待测电阻为____Ω。 47 等效替代法 本实验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本实验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请用刻度尺测出如图所示的矿泉水瓶的容 积。(底面积S已知)
h2
h1
试一试、 试一试、练一练
2、实验室有一架不准的天平 和二盒准确的砝码, 和二盒准确的砝码,如何利用这些 仪器粗测某物体的质量。 仪器粗测某物体的质量。 分析:由于天平不准, 分析:由于天平不准,所以不能 用常规的测量方法测量,用等效替 用常规的测量方法测量, 换法,可以很容易地测出来。 换法,可以很容易地测出来。
光线
光路图
磁感线
四、建立理想模型法: 建立理想模型法:
对复杂事物进行研究时, 对复杂事物进行研究时,常需 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 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 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 的事物进行简化, 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 系列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系列的物理模型。
这两个典例都采用了_______的科学方法。 这两个典例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的科学方法
三、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 •等效法是指不同的物理现 等效法是指不同的物理现 模型、过程等在物理 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 意义、 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 方面是相同 相同的 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 间可以相互替代, 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 结论不变。 结论不变。
(二)、如何来设计实验? )、如何来设计实验? 如何来设计实验
1、控制:其它因素不变; 、控制:其它因素不变; 2、改变:所要研究的因素; 、改变:所要研究的因素; 3、观察:改变的因素对所研究的物理 、观察: 量的影响。 量的影响。
(三)、如何进行结论的描述? )、如何进行结论的描述? 如何进行结论的描述
电路图
f
力的示意图
F
拉
实例一: 牛顿第一定律” 实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斜面实验
光滑 滑行的 摩擦力 速度的 程度 距离 大小 变化
实 验 基 础
1 毛巾 较近 表面 2 木板 较远 表面 3 远 表面 4 光滑 表面 远 力
较大 较小 小
较快 较慢 慢
推 理
变速
五、实验推理法 •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 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 推理法 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 进行合理的推理 合理的推理, 素,进行合理的推理,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 物本质的目的。 物本质的目的。
六、其他研究方法 • 累积法:测金属丝的直径,将 累积法:测金属丝的直径, 它密绕在铅笔上, 它密绕在铅笔上,测一定匝数 的长度, 的长度,再除以匝数 • 比较法: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 比较法: 同点; 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 异同点; 电动机和热机; 异同点; 电动机和热机;电压 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 ......
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的区别
• 转换法: 电流大小 ---- 灯泡亮度 转换法 磁场 ---- 小磁针偏转 • 等效替代法 分力 ---- 合力 等效替代法: 小石块体积 ---- 排开水的体积 • 小结: “等效替代法” 中相互替代的两 小结: 等效替代法” 个量种类、性质相同,大小相等, 个量种类、性质相同,大小相等,而“转 换法”中的两个物理量有因果关系,并且性 换法”中的两个物理量有因果关系 并且性 质往往发生了改变。 质往往发生了改变。
欢迎各位领导和 老师莅临指导! 老师莅临指导!
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的小结
专题复习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肖永琴 授课老师: 授课老师:俞勇锋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 的问题,通过控制其几个因素 的问题,通过控制其几个因素 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 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 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 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教材中实例:
1.用钢尺探究音调、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1.用钢尺探究音调、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用钢尺探究音调 2.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 松紧、 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 2.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 短的关系; 短的关系; 3.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3.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4.研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4.研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5.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6.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6.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8.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 8.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