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第1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840f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a.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茎D. 花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生锈4.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5.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水C. 铜线D. 塑料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
()2. 鸟类是唯一会飞的脊椎动物。
()3.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4.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5.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__。
2. 植物的种子由种皮、胚乳和______组成。
3.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4. 光年是用来衡量______距离的单位。
5.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是指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
3.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条件。
4.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5. 解释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电灯突然不亮了,请列举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2. 如果你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你会怎么做?3.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4. 描述如何利用太阳光来确定方向。
5. 如果要证明植物叶子中的淀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在冬天,我们呼出的气体会形成白雾。
2.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我们往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卷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卷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dbd4c192e45361066f5bc.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卷参考答案第一单元(A)一、填空1、儿童、成人、10、陆续、稍晚2、身体形态、心理、变化3青春期发育、性发育4、学习、运动、睡觉、时时刻刻、生长变化5、人生、大人6、身高7、胎儿、婴幼儿、学龄、青春、青年、成年、老年二、选择、1③2②3③4④5②三、判断1、×2、×3、√4、×5、×6、√7、√8、√、9、√10、×四、连钱呀呀学语——婴幼儿期、十月怀胎——胎儿期、颐养天年——老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努力工作——青年期、青春期——生长迅速五、实践1、略2、①身高和体重在6——10岁之间的增长缓慢。
②身高和体重在10岁以后开始快速增长。
这时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了。
]六、问答1答:①反复强化②勤于思考③适当休息④课程交替⑤动静结合2答:①、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②智力水平迅猛提高,③独立欲望增加,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
④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⑤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⑥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3、(172﹢160)÷2×1.08=179.28(厘米)第一单元(B)一、填空1、身高、性发育、2、生长发育、健康水平、体格、体重、身体素质、青春期发育、性发育3、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课程交替、动静结合4、营养、饮食卫生、次数、时间5、青春期、女孩、青春期、男孩、身体形态、心理6吸烟、酗酒7、兴趣爱好、求知欲、好奇心。
二、判断1、×2、×3、×4、√5、√6、√7、√8、×、9、×10、×11、√ 12 、√ 13、√ 14、× 15、×16、×17、√18、√19、×20、√三、选择:1②2①3④4①5②6④7②8①9③10②四、排序:②⑤③④⑥⑦①五、问答题:1、①保护好嗓子,不要过度地使用嗓子,否则会加重声带的负担,使声带更加充血和水肿。
浙江科学六年级单元一试卷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卷)
![浙江科学六年级单元一试卷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卷)](https://img.taocdn.com/s3/m/8b38d5d279563c1ec4da715e.png)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一评估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我能行(每空0.5分,计20分)1.放大镜的特点是,,。
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的内侧,苍蝇的复眼是许多形的小眼组成。
3.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可以,。
4.有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
如味精,白糖等。
5.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最早发现并且命名细胞的科学家是(写出全名),他观察的材料是。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组成的,其中像眼虫,钟虫这样的叫生物。
7.很多动物冬眠后会变瘦,说明细胞可以。
8.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制造。
9.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用于治疗糖尿病。
10.伟大的爷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我们要努力向他学习。
11.植物的气孔是2个的空隙,是植物蒸腾水分,气体进出的通道,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下列结构,,,,,等。
12.写出细胞的作用:, , , , , , , 等.13.除食盐,白糖,味精,碱面以外,再写出3种晶体:。
14.把2个放大镜组合起来,放大能力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1.李阳奶奶平时看报要用老花镜。
今天她忘了带老花镜,她会用()来暂时代替一下。
A.平玻璃片B.凸面镜C.凹透镜 D 凸透镜2.下列哪个是人体最小的细胞()。
A 卵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颜色B.材料C.面积D凸度4.()发明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A .格罗斯泰斯特B.牛顿C列文虎克 D .培根5.下列物体中,不属于晶体的是()A .食盐B.雪花C.珍珠 D 维生素C6.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一般都是固体C.形状大小各异D 都是无色透明的7.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光学显微镜B.凸度很大的放大镜C.电子显微镜 D 扫描隧道显微镜8.用显微镜观察一个微生物在视野中正顺时针游动,则玻片标本上它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答案[1]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1e1e308998fcc22bdd10da0.png)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答案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2.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3.凸透镜镜片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且透明的。
4.昆虫头上的触角其实是它的鼻子。
5.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6.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7.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8.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料,它们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 ,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1.雪花是由( C )集合而成的。
A、雪花B、尘埃C、雪花晶体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 B )有关。
A、厚度B、凸度C、大小3.( A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4. 蟋蟀的耳朵在( B ).A、头部B、足内侧C、腹部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C ) 倍。
A、200B、2000C、20000006.显微镜物镜上显示“×10”、目镜上显示“×40”,那该显微镜放大的倍数( B ) .A、10倍B、400倍C、40倍7.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A )越小。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题及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题及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186ae3abe53a580216fcfea7.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放大镜又叫,它具有功能,还能让我们观察到很多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系凸起程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效果倍数也越大。
4、通过放大镜观察可知: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绳的眼睛是复眼。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6、许多的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而成。
7、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它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8、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果的显微镜,为了能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200万倍。
9、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10、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1、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微生物的缘故。
1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14、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1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要观察清楚花粉的样子,我们需借助( B )来观察。
A.放大镜B.显微镜2、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B )的微小物体。
A.1/5厘米B.1/5毫米C.0.5毫米3、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人是( C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4、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5、昆虫头上( C )就是它的触角。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a47353de80d4d8d05a4f43.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填空(28分)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2、放大镜也叫(),它是一种()厚,()薄的透明镜片。
3、凸透镜的作用是、和。
4、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 ),制造(),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5、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生物的( )、()、()、()、()、()、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题(10分)1、不同的昆虫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触角。
A 三对 B两对 C一对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 复眼 C鼻子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 罗伯特.胡克 C牛顿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 B 越小 C不变5、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5分)五、简答。
(共7分)微生物都有害吗?请举3个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测试题答案一、填空(28分)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味精)等。
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3、凸透镜的作用是聚光、成像和放大。
4、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营养物质),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5、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273c28eefdc8d376ee321a.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A、反射B、折射、不变2、凸透镜是、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一样厚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仿生学4、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B、足内侧、腹部、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A、200B、XX、200万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无关7、下面透明玻璃镜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B、3、4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越小。
A、放大倍数B、焦距、视野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的信息。
A、更少B、同样多、更多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d0b7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d.png)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科学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15分)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_。
透过凸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
2.放大倍数越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能看到的范围_________,放大倍数越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能看到的范围_________。
3.列文虎克制作出了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_______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4.生物体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二、选择题(20分)1.下列各种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大得最大的是( )。
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B.薄而透明的C.干燥的3.要使玻片右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到玻片的方向应该是( ) 。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下角4.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 。
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5.今年上半年,我省总共发现4万多例手足口病例,科学家们在研究手足口病的病毒时采用了( )。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6.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7.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8.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的物质是( )。
A.细胞B.酵母菌C.霉菌.9.谁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603e8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c.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是人体最大的器官?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2. 下面哪种能源是不可再生的?A. 太阳能B. 煤炭C. 风能D. 水能3. 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糖分D. 氨气4. 在电磁波谱中,哪种电磁波的波长最长?A. 无线电波B. 红外线C. 可见光D. X射线5. 下列哪个是哺乳动物的特征?A. 产卵B. 有脊柱C. 母乳喂养D. 有翅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7.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8.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9. 人类的大脑皮层是所有动物中最为发达的。
()10.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分子间的吸引力变化引起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12. 人体有206块骨头,其中头骨有____块。
13.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发生____或____的变化。
1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
15.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17.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条件。
18. 解释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19.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0. 解释什么是食物链。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10N的力作用,求它的加速度。
2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如果需要紧急停车,假设刹车距离是20m,求汽车的减速度。
23. 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有水和冰混合,总质量为100g。
如果温度保持不变,问加热到多少度时,冰会完全融化?24. 某种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每吸收1mol二氧化碳,能释放出0.5mol氧气。
如果这种植物吸收了10mol二氧化碳,问它将释放多少mol氧气?25. 如果一个水池的水量以每分钟10升的速度增加,而以每分钟5升的速度排出,问10分钟后水池中的水量是多少?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26. 分析为什么地球有四季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6dfae8b312b3169a451a4db.png)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多套共37 页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生物体是由()组成的。
英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3.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看到的范围()。
4.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蟋蟀的耳朵长在内侧,苍蝇的眼睛是()眼。
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5.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的,如食盐、白糖等。
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组成的。
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二、选择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 、相同B、相反C、无关2.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C、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3.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镜最大的是(),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B、C、A 、B、C、4.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正像5.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 、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三、判断题()1. 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 在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3. 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 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
()5. 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6. 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四、分类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晶体:非晶体:五、科学探究: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a0d141d5bbfd0a795673ed.png)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任务单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都具有同样的( 放大 )功能.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起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4.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5.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 )。
6.(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7.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是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8.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9.发现细胞是(罗伯特胡克)10.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是(列文虎克)1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12.发明了巴氏消毒法是(巴斯德)13.青霉素的发明者是(弗莱明)14.植物叶子的细胞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15.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16.(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7.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8、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1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20、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不规则)的。
21、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2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第一单元【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第一单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ba33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c.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第一单元【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热量?A. 石头B. 纸张C. 水蒸气D. 铁块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种气体是必需的?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鲸鱼D. 青蛙4.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温度会升高?A. 食盐B. 糖C. 氨水D. 氯化钠5.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海水潮汐D. 地震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2.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4.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
()5. 水在0℃时会结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2.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
3.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5. 水的三态变化包括:液态、______和气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描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 解释什么是食物链。
4. 简述水的循环过程。
5. 举例说明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家中种植了一盆植物,他应该如何安排光照和浇水?2. 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3. 某地区发生干旱,请提出一些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
4.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
5. 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学业水平自主测评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学业水平自主测评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d4013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f.png)
第一单元学业水平自主测评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判断题。
20分1.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的周围没有能量存在。
( )2.如果没有了能量,那么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 )3.米饭、土豆等食物能给我们人体带来热量。
( )4.骑自行车时用力蹬,使自行车加速的能量是动能。
( )5.我们无法人工控制能量转换。
( )6.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转换。
( )7.演奏电子琴时,电能被转换为声能。
( )8.电磁铁是将磁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 )9.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热对流。
( )10.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利用了电磁铁。
( )二、选择题。
30分1.( )中储存着化学能。
A.食物B.瀑布等流动的水C.钟摆2.下列事例中,属于动能转换为势能的是( )。
A.从空中下降的跳伞运动B.射出的弓箭C.跳高运动员离地腾空上升3.某同学制作的电磁铁可以吸引14个回形针,如果将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减少,那么吸引的回形针数量可能是( )。
A.10个B.14个C.17个4.小明一边听着手机里的音乐,一边跑步,这个过程主要的能量形式有( )。
A.光能、动能、热能B.声能、化学能、电能C.电能、声能、动能、热能5.当我们打开电视机看节目时,电能转换为( )。
A.光能和热能B.动能和声能C.光能、声能和一部分热能6.洗衣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能把电能转换为( )能。
A.光B.热C.机械7.现在许多封闭式管理的小区门禁都需要刷卡才能出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区的门禁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开合的B.刷卡时,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C.刷卡时,磁性消失,门锁打开8.下面的例子中,把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是( )。
A.点燃火柴B.点燃油灯C.手电筒9.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无关。
A.电池节数B.线圈匝数C.导线缠绕方向10.电磁铁磁力的有无可以由( )来控制。
A.通电或断电B.吸引大头针的数量C.电池方向和线圈方向11.下列关于能量及转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2-04-01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022-04-01](https://img.taocdn.com/s3/m/f8b6ab4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1.png)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假如你有幸登上南极大陆,你会看到()。
A.鲸鱼在海面上戏水B. 企鹅在海里捕鱼C.熊趴在冰块上晒太阳D.海岸边布满了苔藓2.下列关于制作生态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在池塘、河边采集水源时要注意安全。
B.移动小鱼、小虾时动作要轻,避免它们受伤。
C.生态瓶里的水质没有要求。
D.生态瓶里的水草、沙石起到了模拟池塘环境的作用。
3.下列关于骆驼的说法,不正确是()。
A.骆驼是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B.骆驼是温顺的食草动物。
C.骆驼极能忍饥耐渴。
D.骆驼都有两个驼峰。
4.当非洲塞伦盖蒂大草原的水草干枯时,生活在那里的角马会()。
A.迁徙B.冬眠C.夏眠D.掉毛5.狗在夏天会伸出舌头,是因为它们()。
A.想吃东西B.想喝水C.想散热D.想咬人6.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B.蚯蚓生活在松软的土里,能帮助植物生长。
C.蚯蚓身体表面光滑,没有刚毛。
D.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
7.当我们来到南美洲的热带丛林时,我们最有可能看到()。
A.斑马B.老虎C.山羊D.美洲狮。
8.下列几种动物会通过拟态的方式进行伪装的是()。
A B C D9.下列表述,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A.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最重要的场所。
B.栖息着各种陆生和水生生物。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家园。
D.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10.2000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A.4月22日B.5月22日C.6月22D.7月22日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1.企鹅生活在寒冷的________,骆驼生活在炎热的________,莲生活在池塘里。
动植物都有它们生活的家园。
2.地球上的栖息地多种多样,例如_______、_______、海洋、________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52d6e1f8c75fbfc77db25b.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年级姓名等级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52分)1、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能把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2、放大镜由和组成,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就越,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
3、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彩屏的荧光点是由、、三色组成的。
4、昆虫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有对足,有对触角,在放大镜下能看到它的眼是眼,这种眼有、更能看清目标的作用。
在放大镜下还能看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上的彩色小鳞片是的细毛。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5、我们把自然界中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它是从中诞生或在一定和下形成的。
6、17世纪,荷兰生物学家用片镜片,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在这种显微镜下,他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里流动,发现了水中微小活泼的物体,这种物体就是人们常说的。
7、1663年,英国科学家在复合显微镜下发现软木的“小房间”结构,并把它命名为。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上的像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内表皮。
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
8、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作用、作用和作用的重要器官。
9、微生物是一种,它是由组成的,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
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要靠,如果没有它,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0、草蛉、七星瓢虫是的天敌。
人体白细胞是、的天敌。
把人胰岛素插到细菌中,利用细菌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
11、在人的感觉器官中,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人的最高视力能看清毫米的微小物体,和的发明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观察视野,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1、放大镜镜片面积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2、透明的圆柱形、球形的器皿也有放大功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19c5d8647d27284a735181.png)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
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A、近视镜B、显微镜C、远视镜D、放大镜2、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 C )A、伽利略B、布鲁诺C、培根D、傅科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B 〕,放大倍数与〔C 〕直接有关。
A、不透明的B、透明的C、中间较厚D、中间较薄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ACD〕有着密切的关系。
A、生活B、生命C、生产D、环境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ABCDE 〕。
A、草履虫B、变形虫C、喇叭虫D、眼虫E、团藻三、填空题。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3、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 )组成。
4、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7、科学研究说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0、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e7bf9d763231126edb11bb.png)
成武县实验小学—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真题,含答案)测试卷间分钟总分分一、填空题(分,每空)、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
、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请写出三种属于晶体的物质、、。
、、、起的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或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英国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观察清楚。
、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三色组成的。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而弯曲,人民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沿传播,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二、判断大厅(分,每题分)、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品体组成。
()、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显微镜下的洋葱切片呈网状结构。
()、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三、选择乐园(分,每题分)、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 )。
、、、、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病毒、、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第1单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第1单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9879527d3240c8547ef18.png)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和有关。
2、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发现了。
3、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结构。
4、用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5、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二、判断1、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2、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4、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5、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三、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能确定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D、阿波罗3、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B、2000C、200万D、204、蝇眼是()。
A、单眼B、复眼C、双眼D、不能确定5、()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D、植物学6、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B、足内侧C、腹部D、尾部7、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A、相同B、相反C、无关D、不能确定8、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A、b B、q C、d D、p9、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
和有关。
2、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
的,发现了。
3、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
的结构。
4、用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5、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
的。
二、判断
1、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
2、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4、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5、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三、选择题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罗伯特.胡克
D、阿波罗
3、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
B、2000
C、200万
D、20
4、蝇眼是()。
A、单眼
B、复眼
C、双眼
D、不能确定
5、()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D、植物学
6、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
B、足内侧
C、腹部
D、尾部
7、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
向(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D、不能确定
8、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b B、q C、
d D、p
9、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A、汞
B、铅
C、
镉D、砷
10、()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A、近视镜
B、显微镜
C、远视镜
D、放大镜
11、()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A、老花镜
B、显微镜
C、近视镜
D、平面镜
12、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D、阿波罗
13、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A、显微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老花镜
14、用()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A、老花镜
B、显微镜
C、近视镜
D、平面镜
15下列物质中是晶体的有()
A、松香
B、玻璃
C、白糖
D、琥珀
四、连线题: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五、实验操作题。
自制显微镜
1、所用的材
料:
答案:
一、填空题
1、镜片的直径、镜片的凸度
2、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
3、罗伯特·胡克
4、显微镜
5、细胞、功能单位
二、判断
1、V
2、X
3、X
4、V
5、X
三、选择
1、B
2、A
3、C
4、B
5、A
6、
C 7、B 8、B 9、A 10、
D 11、B 12、C 13、B 14、B 15、C
四、连线题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五、实验操作题。
自制显微镜
1、所用的材料:放大镜、卡纸、胶布、剪刀等
2、制作过程:1、将两个放大镜重叠在一起,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能看清晰放大物;2、在卡纸上标记出放大镜的位置,并用卡纸卷住放大镜;
3、用胶布捆扎好,调整放大镜的距离。
3、我的发现:两个放大镜叠在一起可以看到更细小的东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