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点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初级实务4老年社会工作

� � � � � � � � � � � � � �
三、老年社区工作 (一)老年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 1、独居老人 2、高龄老人 3、伤残老人 4、困难老人 (二)老年社区工作方案 1、目标 2、类型 (1)居家服务 (2)社区服务中心 (3)社区入住设施服务 3、工作内容 4、工作原则
全国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辅导综合能力 (初级)长沙民政 侯国凤
总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注意事项——考点10
� �
帮助老年人学会意识到自己的各种情感状态 理解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重要的是理解老年人 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 设计活动方案是,要注意老年人的差异性,在 参与水平上要有所区别。 灵活处理
全国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辅导综合能力 (初级)长沙民政 侯国凤
掌握老年社区照顾的特点及服务内容——考点12
�
社区照顾正在由服务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即不是由 机构根据自己的观点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是基于 服务对象的需求来提供服务。 老年社区照顾服务体系的内容通常包括:咨询与转介、志 愿者与代际融合项目、教育项目、老年中心与娱乐、就业 项目、收入项目、营养与餐饮项目、健康照顾与生活安康、 心理健康服务、法律服务、交通服务、住房服务、个案管 理、居家照顾、照顾人缓解服务、长期照顾服务等。
理解价值观和自我督导问题 ——考点4
老年社会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 价值观问题 � 自我意识与督导
�
做老年人社会工作会面临许多艰难的人生问题, 如疾病、伤残、死亡等,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 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 兆,并采取减压措施,可以通过找同事和其他专 业人员咨询和督导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老年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4.1 复习笔记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一、老年的界定(一)年龄的界定1.日历年龄:单以出生日期为标准界定的年龄常被称为日历年龄。
2.生理年龄:按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
3.心理年龄: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4.社会年龄: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二)老年期的划分通常老年期会更细地划分为三个阶段:1.老年群体中60~69岁的为低龄老年人。
2.70~79岁的为中龄老年人。
3.80岁以上的为高龄老年人。
二、老年人的特点(一)生理的老化当人的各种器官达到成熟期后,会逐渐地丧失其功能,这种逐步丧失功能的现象就是老化。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表4-1 与老年有关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变化(二)心理的老化心理学意义上的老化是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
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和反应迟缓。
智力分为结晶智力和液态智力。
结晶智力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而毕生发展的智力。
液态智力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觉、听觉及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智力。
它受制于各种感觉、运动等系统的功能的影响。
实际上老年人的结晶智力比年轻人还要多,反映出一生学习和生活积累的结果。
(三)社会的老化社会学讨论社会互动过程与社会角色的变迁,因而认为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角色。
老年人满足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期待与要求,如退出工作岗位做一个退休者,即被认为与老年的社会角色相符合。
三、老年人的需要(一)健康维护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老年人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适宜的生活照顾,并得到康复服务。
(二)经济保障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经济供养,在“反哺式”供养的社会习俗中,老年人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答案:B
2、干预措施 首先要清除眼前的危险;
找人在老年人艰难的时候陪着他,或者联络医护人 员让老人住院接受进一步评估;
与老年人做安全约定,让他答应在你下次来探望前 不要自杀。同时,为老人做简短的缅怀往事治疗, 积极在一起找出他发挥过的长处和应对问题的技巧。
动员起老人外部环境中的资源。
李大爷前不久因乱吃药导致肝肾功能急性衰竭,住 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李大爷痛苦不堪,举止反 常。种种迹象让李大爷的女儿担心父亲有轻生的倾 向,便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对李大爷的自 杀倾向进行了评估。下列行为中,透露出李大爷有 自杀倾向的直接线索是( )。2019年真题
A.李大爷告诉儿子银行卡存放处及密码 B.李大爷总是对女儿说:“我真想一死了之” C.李大爷将自己珍爱的怀表送给了他的主管护士 D.李大爷总是对老伴说:“我不在了你会过得轻松
身体上承受的压力。
2、协助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 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后续服务认为尽管照顾死亡
的亲人不容易,但是处理亲人离去后的哀伤也需要
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专业的协助。
一、老年人问题和需求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一)评估的目的 识别老人的优势和不足 识别支持和维护现有功能的方法 识别恢复丧失功能的干预措施 识别替代丧失功能的支持性措施
我你会过得好些”、“这些日子我太麻烦人了”。 (3) 行为线索:有些老人没有提供任何口头线索,他们决定了要结束自己的
生命,并且不愿讲给他人听。 (4) 自杀倾向:企图自杀或者过去自杀过;买了武器;储存药物;出人意料
地留遗嘱或修改遗嘱;突然开始筹划葬礼安排;贵重物品送人;突然对宗教或 宗教敬拜仪式不感兴趣;非本人性格特点的不在意自己或不做家务;长期情绪 焦灼动荡或抑郁却突然变得安稳、平和。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掌握重点1: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生理的老化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关注这些变化,如老人在感觉系统方面的一些变化,例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退化。
心理的老化是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社会的老化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角色,退出工作岗位、丧偶或者是同辈人死亡带来的关系和角色的变化。
成功的老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掌握重点2:老年人的需要1.健康维护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2.经济保障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经济供养,在“反哺式”供养的社会习俗中,老年人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现代社会中,在延期支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老年人关心的是有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能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领到养老金够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等。
3.就业休闲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无暇休闲,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
4.社会参与老年人要贡献社会,需要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尝试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5.婚姻家庭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
老年人也有维持和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利。
伴侣和家庭支持系统对于老年人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居家安全家居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安全,是老年人所关注的。
7.身后事宜安排老年属人生最后一个历程和阶段,因此许多老年人十分关心自己身后事宜的安排,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墓地的购置、后事的操办等方面。
4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真题直击——2010年,多选,P112 64.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常用音乐、讲故事等方法来帮助临终 老人家庭照顾者。这种方法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 )。 ACD A.为老人缓解疼痛 B.为老人提供社会支持 C.为家庭照顾者缓解承担责任 D.为老人缓解心理压力 E.为老人实现最后的心愿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真题直击——2009年,单选,P105 第18题 社会工作者小东的第一个个案辅导对象是王奶奶。王奶奶子孙都 在国外,每年仅回国看望她一次,她因而感到自己被子孙抛弃,心中 闷闷不乐觉得生活没意思。在辅导过程中小东常常带着水果去看望王: 奶奶,给了王奶奶极大的精神慰藉,并在不知不觉中把王奶奶当作自 己的亲奶奶看待,小东目前的状况可能是出现了( D )。 A.透支现象 B.耗竭现象 C.移情现象 D.反移情现象
知识点2: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Fra bibliotek 真题直击——2009年,单选,P106 第14题 王大爷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一直由儿子小王照顾。最近,王大 爷经常责骂儿子照顾不周,小王很苦恼。社会工作者安慰小王,并和 他一起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使他更好地理解了王大爷。此案例中,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属于老年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D A.身体健康 B.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 C.精神健康 D.维护社会支持网络 真题直击——2012年,单选,P106 在老年人的认知和情绪问题中,突发性意识障碍常表现为( B ) A.痴呆 B. 谵妄 C.抑郁 D.焦虑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真题直击——2012年,单选,P110 王奶奶患有重度痴呆症,她的子女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将王奶奶送 到护理院照顾。根据王奶奶的情况,护理院的社会工作者在为王奶奶 提供服务时应注意( B ) l 控制和缓解王奶奶身体疼痛,提升其生命质量 B. 关注及预防王奶奶被疏于照顾或被虐待 C. 陪伴王奶奶看电视,提高其生活质量 D. 鼓励王奶奶参与社区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考点训练(第四章)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一、老年期的特点1.生理老化皮肤、神经、心血管、肌肉骨骼、呼吸、消化、内分泌和生殖系统、感觉系统(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九大系统都在退化2.心理老化①智力衰退:结晶智力(经验)、液态智力(理解记忆能力);②老年人学习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学的内容要贴近个人的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二是有练习新行为的机会。
3.社会角色变化角色理论认为个体经历老化过程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
真题训练1.(2018年第15题)社会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既要关注老年人的衰老问题,也要关注老年人的优势。
例如,老年人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经验积累而成的智力多于年轻人。
老年人的这种智力类型是()。
A.结晶智力B.空间关系能力C.液态智力D.形象思维能力【答案】A2.(2016年第16题)李老伯入住福利院不久,记忆力退化明显,有时连食堂都找不到,对此他懊恼不已,怀疑自己患了老年痴呆症。
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明李老伯记忆力变化的原因是()。
A.老年人的液态智力比年轻人多B.老年人处理形成记忆信息的能力有变化C.老年人在陌生环境中不容易丧失认知能力D.老年人记东西的能力会因为年老而有较多损伤【答案】B二、老年期的需要1.经济保障:养老退休金、老年社会保险金2.健康维护:最为关注和渴求满足的需求,健康生活方式、适宜的生活照料,并得到康复服务3.社会参与:参与社会发展,维权等4.就业休闲:丰富晚年生活5.婚姻家庭:追求和维持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6.居家安全: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7.善终安排:老人希望能没有痛苦地、有尊严地安心离世。
8.一条龙服务:居家照顾、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真题训练1.(2018年第16题)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评估时,老人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机会为社区服务,也希望社区搭建一个平台,让老年人可以交流生活经验,表达意见,维护自身权益,并互相支持。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12讲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展示(1)个案服务与家庭治疗(2014年9月-2015年9月) 个案服务与家庭治疗主要围绕老人及其家庭成员,积极提供和寻求资源,解决老人的生活和心理问题,调整老人及其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其中,美国知名家庭治疗流派Satir家庭治疗模式主要为老人和老人家庭提供咨询与治疗服务。
通过专业服务帮助处理家庭生活中的互动、行为和情绪问题,为老人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
(2)空巢老人支持小组(2014年8月-2014年10月中旬)A.小组目的 提供机会让空巢老人彼此交流、沟通,为空巢老人家庭提供社会支持网络,缓解老人的失落和孤独感。
B.小组目标增加组员相互了解的程度;倾诉面临的困难;分享克服困难的经验;了解能利用的支持系统;小组成员间相互成为可靠的支持系统。
(3)不良情绪治疗小组(2014年10月中旬—2014年12月)A.小组目的 帮助组员认识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合理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由于矛盾和某些事件引起的过激反应得到适当的排解。
B.小组目标了解非理性信念;学习认知策略;学习控制情绪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自我调节的办法第四章知识框架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常规章节重要的服务对象2016年-2021年,单选5个题,多选2个题,共计9分。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处境困难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既包括那些处境困难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很多时候老年人周围的人,如很多时候老年人周围的人,如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居、社区工作人员等也会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更宏观地看,单位和服务组织也有可能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第一节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 本考点曾经两次出现单选及多选题。
考生把握本考点,需要掌握的是: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老年社会工作的目的、老年的年龄界定(几种划分方式)、老年人的特点。
初级社会工作者第四章考点-老年社会工作6

; (重点) P112~P113(1) 自杀评估:社会工作者需要意识到与老人自杀有关的风险因素,并通过直接的、间接的和行为上的线索加以评估。
1 直接线索:老人若直接说“我要了结自己”或者“有时我真想结束一切”,并不是随便说说引人关注。
它是直接的线索,表明他正在考虑终止自己的生命。
老人正在考虑的自杀手段越致命,其实施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完成自杀企图的风险就越高。
2 间接线索:比较间接地表明打算自杀的说法可能有“我会很久不在这儿”或者“我已经厌倦了这一切”。
有时老人会借用一些问题看所爱的人的反应。
如“没了我你会过得好些”或者“这些日子我太麻烦人了”。
尽管家人和专业人员可能觉得这样的话让人恼怒,但是这是老人在绝望的呼救,不可以视而不见。
3 行为线索:有些老人没有提供任何口头线索,他们决定了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且不愿讲给他人听。
国外学者提出下面一些线索表明老人有自杀倾向:企图自杀或者过去自杀过;买了武器;储存药物;出人意料地留遗嘱或修改遗嘱;突然开始筹划葬礼安排;贵重物品送人;突然对宗教或宗教敬拜仪式不感兴趣;非本人性格特点的不在意自己或不做家务;长期情绪焦灼动荡或抑郁却突然变得安稳、平和。
(2) 干预措施: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做显示出自杀倾向的老人的工作时要担当先行的角色,把工作聚焦在当前促使老人决定终结生命的危机上。
浓郁的情况是有个相对而言不大的事件失去老人作出了这一决定。
老年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清除眼前的危险,让老人找人在这艰难的时候陪着他,或者联络医护人员让老人住院接受进一步评估。
同老人做安全约定,让他答应在你下次来探望前不要自杀。
动员在老人外部环境中的资源也很重要。
老人常常在看不到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会错误地认为自杀是一种选择。
社会工作者积极制订行动方案,为看似无法应对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这也许会给老人带来生存下来的希望。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1、个体老龄化及老年人的划分:65~74周岁的低龄老人,75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老年社会工作: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
3、老年社工依被服务的对象划分:①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各种问题或困难的老年人②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4、老年社工的目标:①协助老年人充分认知老年。
接受老年,并帮助其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和心理上的迅速退化,促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②调适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帮助老年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促使老年人能够有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③改善老年人与其家庭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使老年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实现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使其晚年生活更为充实④积极整合相关的社会服务和资源,并帮助老年人有效地运用服务和资源⑤影响社会福利政策。
制度与设计服务机构运作。
设计并提供诱导性方案,使得政策、制度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更加能够适时地反应老年人的需求,藉以维护老年人权益5、老年社工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③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④接纳原则⑤非批判原则⑥案主自决原则⑦保密原则6、老年社工的基本技巧(1)基本技巧:①生命回顾②怀旧③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2)了解老年人心理的技巧:①注意倾听老年人的心声②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神态③了解老年人的交往④了解老年人的独特性(3)为老年人进行心理辅导的技巧:①做好心理辅导前的准备工作②选择好心理辅导的时间和场所③确保辅导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7、老年社工的压力与困难:①老年人对社会资源的需求亮较大②与老年人存在沟通上的困难,会导致与其难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③老年人在走向死亡④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恐惧和怜悯会对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⑤社会工作者的不良性格会影响服务成效⑥社会工作者的过度热心8、老年社会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要求①喜爱从事与老年福利有关的社会工作②能够及时掌握老年人的需求及问题,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有相当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能适当进行处理③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④具有乐观、温和、忍耐等积极的人格特征⑤熟悉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及相应的有关资源⑥具有一定的协调、沟通、领导和组织能力第二章1、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①离退休后的心理适应问题②自我评价的下降③对身心功能减退的不安④对生理疾病的不安和对死亡的恐惧⑤由于生活事件而引发的心理问题2、应对心理问题社工进行辅导使他们①积极正确地对待各种疾病,正确评价自身的健康状态,对自己的身体持健康乐观态度,做到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4章 老年社会工作

二 老年人的需要
经济保障
健康维护 一条龙照顾服务
就业休闲
老年人的需要
后事安排
社会参与
婚姻家庭
居家安全
例题1: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是()。
A.经济保障 B.健康维护 C.婚姻家庭 D.身 后事宜安排
【参考答案】B 【考点解析】老年人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健康维护
【参考答案】B 【考点解析】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是指与健康直接相关 的一系列服务。
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症 (3)谵妄 (4)焦虑症
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功能 发病突然,生理方面原因
典型特点是过度忧虑,有非理 性的恐惧,并抱怨躯体不适, 但可能只有焦虑行为而不是所 有的都发展为焦虑症
【参考答案】B 【考点解析】考查园艺模式和仓储模式的区别
(2016年真题)王大爷年近80岁,独居,社 区工作者小杨发现王大爷腿脚不便,上门为 王大爷进行个案评估。根据王大爷的状况, 小杨认为应为王大爷提供家政、助餐等居家 养老服务,王大爷表示:“我可以照顾自己 ,不用外人到我家里来。”王大爷的反应说 明,社会工作者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服务
指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 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包括健康风险评估、 例行体检、营养咨询与教育、有关慢性 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等)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指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顾、家务助 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10
多选:
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包括
(4)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16
多选:
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ppt课件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二、老年人的特点 (三)社会的老化 指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角色的丧失。
成功的老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 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ppt课件
8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三、老年人的需要 (一)需要
1、健康维护;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6、居家安全; 7、后事安排;8、一条龙照顾。
ppt课件 11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何谓“反移情”
二、是指治疗者对求助者移情的反应。在此形式 中,“反”表示治疗者对求助者向他身上移情时的 刺激给予反应。例如,当求助者将他的仇恨感情移 向治疗者时,治疗者没有查出这种感情的移情性起 源,而感到自己成了求助者发怒的真正对象,从而 自己也以愤怒相回报。
ppt课件 4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二、老年人的特点
(一)生理的老化 (二)心理的老化
(三)社会的老化
ppt课件
5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二、老年人的特点 (一)生理的老化 参见P101页表格
ppt课件
6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ppt课件
12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何谓“反移情”
由此,反移情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心理治疗中,治 疗者能够具有现实主义的感知是十分重要的。因 为这些情感问题几乎不可避免,并不像许多朋友 那样认为是技术或者态度上的失败,而是要求治疗 者继续加以注意。治疗者应该允许求助的认同心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老张夫妇退休前忙于工作,事业有成;退休后,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生活悠然而充实,最近喜添外孙。
夫妻俩忙着在家带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了。
老张夫妇的上述经历反映了老年人()的变化。
[2014年真题]A.生理B.心理C.年龄D.社会角色【答案】D【解析】角色理论认为当个体经历老化过程所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
例如他们会因为退休而失去职业角色,需接纳象征晚年的新社会角色和关系,如做祖父母。
这一理论认为成功的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题中,老张夫妇的经历反映了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化。
2.社会工作者小陈在福利院从事失智老人的服务工作,看到院内有些老年人的失智情况越来越严重,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善不了他们的状况,久而久之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上述情况表明,小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2016年真题]A.移情B.缺少工作方法C.工作倦怠D.丧失价值信念【答案】C【解析】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工作倦怠是指长期做有些服务对象的工作,如患老年痴呆症的服务对象的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
3.人们常常把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作为老年期的开始,我国政府规定老年人的年龄为()岁以上。
A.50B.55C.60D.65【答案】C【解析】我国政府多以60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单以出生日期为标准界定的年龄常被称为日历年龄。
4.对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和生活方式起决定性作用的年龄划分是()。
A.生理年龄B.心理年龄C.社会年龄D.工作年龄【答案】A【解析】生理年龄是指按人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
生理年龄常常是一个人日常功能发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重要知识点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求一、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工作的视角(一)、人口老龄化现状1、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2、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3、从全世界来看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大(绝对数);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相对数);老年型国家数量不断增多;老龄化社会将成为所有国家的归宿4、为什么会出现人口老龄化?λ生育水平下降λ人口寿命的延长λ社会经济发展(根本原因)5、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养老保障需求、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老年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
(2)对经济的影响:财政负担加重、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老龄产业需求、经济低迷。
(3)对政治的影响:老龄化现状老年贫困问题影响社会公正、代际关系问题、老年群体将成为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二)、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方面1、身的无痛λ心的舒畅λ灵的安宁(三)、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四个不平衡:λ养老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λ养老资源的供需发展不平衡λ居家与机构养老资源分配不平衡λ养老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五个不充分:λ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不充分λ养老服务产品供给不充分λ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充分λ养老服务设施及养老服务使用不充分λ养老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充分(四)、老年社会工作基础知识1、老年社会工作: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生活在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年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改善功能并同时推动老年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支配;理论指导;专业方法;最终目标是挖掘老人潜能,提高老人能力和促进老人发展2、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λ以被服务的对象来划分:遭遇各种困难的老年人;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λ以老年人问题的种类来划分:长期患病、生理机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年人;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受虐老年人;丧亲老年人3、老年社会工作目标调适老年人生活环境,协助其适应不良社会环境,如经济、疾病、家庭关系、孤独等问题,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促进老年人人际关系,鼓励其参与社会生活,以使其与他人互动,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协助老年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迅速退化,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各个方面促进其有一个健康和愉快的晚年提供老年人福利、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服务等各方面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订、修正老年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4、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双重关系、自决原则和利益保障原则、保密原则与知情权、老年人虐待问题与保密原则5、老年社会工作核心理论:λ认知行为理论λ生态系统理论λ增权理论λ社会支持理论λ优势视角理论二、科学认识老年人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1.老年人外形:(1)头发:逐渐变白,60岁以后大部分都变白。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①在个体层面,老年社会工作的目的是要协助老年人解决因为年老而带来的问题,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功能。
②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是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建立更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保持接触,应对好年龄渐长所带来的挑战,乐享晚年。
③在宏观层面,老年社会工作者还参与制定有关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方案及相关政策,致力于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一、老年的界定(1)老年的年龄界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作为老年期的开始,我国政府则多以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①生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生理年龄指按人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
生理年龄常常是一个人日常功能发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生活安排和生活方式。
②心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心理年龄指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心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应对问题的方式。
③社会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社会年龄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
(2)老年期的划分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把60~69岁的人称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称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称为高龄老年人。
二、老年人的特点(1)生理的老化老化是指当人的各种器官达到成熟期后,会逐渐地丧失其功能的现象。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2)心理的老化心理学意义上的老化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
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老年社会工作_考试笔记

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概述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衡量标准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口总体中的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或者青少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递减的过程,俗称“人口老化”。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数的10%及其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特点:(1)人口老龄化是个普遍规律。
(2)发达国家是以老年人口高龄化为特征。
(3)人口老龄化开始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快于老龄化早的国家。
(4)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5)人口老龄化与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2)老龄化发展迅速。
(3)地区发展不平衡。
(4)城乡倒置显著。
(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服务内容。
目标:(1)调适老人生活环境,协助老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
(2)促进老人人际关系,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活动。
(3)协助老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的迅速退化。
(4)帮助老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5)提供老人福利、老人保障、老人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定、修正老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
内容:(1)老年人困难的帮助。
(2)老年人发展需要的服务。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1、以被服务的人来区分:(1)遭遇困难的老人。
(2)老人的家庭成员。
(3)亲友或其他家庭的个人。
2、以老人问题种类区分:(1)长期患病、身体机能严重衰退或者残疾的老人。
(2)经济困难的老人。
(3)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
(4)人际关系不良的老人。
(5)受虐老人。
(6)丧亲的老人。
3、以老人的需要区分:(1)需要解决各种困难的老人。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四章(阎安)

知识点5:(二)老年人的需要(P84)
1、健康维护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身后事宜安排
三、老年社会工作(3个知识点)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目的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 善,人的预期寿命越 来越长,老年人在整 老 年 个社会人群中所占的 比例也会越来越高,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增加(可不讲):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1、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老年人
口的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第五次人口普查
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是12.6亿,60岁以
上的老年人口1.3亿,占总人口的10.41%。
我国进入老龄化时间迟,但老龄化发展速 度大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
熟到衰老的缓慢过程。 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上 的衰老,受生物学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制约, 与机体生长、成熟这一序列同步,随着时间
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转性。
#知识点1:人的年龄可分为4种:日历年龄、 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实务培训材料)

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伤残老人、困难老人
老年社区工作方案
目标:统筹安排社区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与其 需求相匹配的优质服务,提高老人的生命质量和 生活质量
类型: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社区入住设施 服务
内容:增进老人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各项服务的规 划与传输
工作原则: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链 接与整合
四、老年社区照顾
(一)老年社区照顾的特点
社区照顾正在服务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 社区照顾设计宏观层面的需求评估,需要摸清所需提供
的特定社会服务的总量,并规划服务资源的使用 社区照顾方案的设计需要有明确的介入目的、介入对象、
介入内容、预期介入效果、工作成效的评估方法等
(二)老年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
(四)社会融合
五、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一)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二)丧亲问题 (三)临终关怀 (四)自杀
(一)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虐待老人和疏于照顾老人的界定 常见的恶意对待老人的类型 主要介入措施
保护老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 提供支持性服务 发展支持性服务 改变和调整环境
(二)丧亲问题
丧亲问题:会经历一个由否认期——恼怒 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组 成心路历程
重要工作:
提供情感支持 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 提供相关资讯 作丧亲辅导
(三)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服务:
控制病痛和症状 协助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 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倡导临终关怀运动的四个指导原则
照顾对象:病人及其家人 提供照顾者:由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 控制病痛和病症是第一位的 提供丧亲后续服务来支持丧亲的家人
(四)自杀
自杀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一.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P96特点:生理老化、心理老化和社会角色变化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身后事宜安排、一条龙照顾服务1416.老张夫妇退体前忙于工作,事业有成:退休后,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生活悠然而充实,最近喜添外孙,夫妻俩忙着在家带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了。
老张夫妇的上述经历反映了老年人()的变化。
A.生理 B.心理C.年龄 D.社会角色0968.老年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消除社会对老年人的歧视。
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老年观有( )。
A.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器官在老化B.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在下降C.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角色在变化D.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工作能力在丧失E.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经验在增加1168.80岁的王老伯在入住福利院后遇到了不少麻烦,他好几次走错房间,引起其他老人的投诉,但是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时,他却能将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倒背如流。
护理员对此很不理解,向社会工作者咨询。
下列对王伯伯的表现的解释中,正确的有()。
A、因为年纪大了,所以王老伯的循环系统已经老化B、虽然年纪大了,但王老伯对以前的知识可能还牢牢记得C、因为年纪大了,王老伯在新环境里的认知能力下降D、虽然年纪大了,但王老伯的自我表现欲强烈E、因为年纪大了,王老伯的社会角色不再变化二.老年人社会工作中要注意的事项反移情:因为对老年人抱有的特殊感情,使工作者对待老年人时特别不或过度保护价值观问题:认为老年人没有价值自我意识和督导:长时间服务感到精力和情感透支,觉得工作没有价值1418.小玲是护理院的社会工作者,经常为临终老人家及其家庭提供服务。
最近一段时间小玲感到很疲惫,对工作缺乏兴趣,容易动火发怒,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小玲最恰当的做法是()。
A.克服自身困难,保持服务热情B.告知服务对象自已目前的状况,暂缓提供服务C.与家人讨论自己的工作内容,征求他们的意见D.寻求专业督导支持,找到改变自身状况的方法0918.社会工作者小东的第一个个案辅导对象是王奶奶。
王奶奶子孙都在国外,每年仅回国看望她一次,她因而感到自己被子孙抛弃,心中闷闷不乐觉得生活没意思。
在辅导过程中小东常常带着水果去看望王奶奶,给了王奶奶极大的精神慰藉,并在不知不觉中把王奶奶当作自己的亲奶奶看待。
小东目前的状况可能是出现了( )。
A.透支现象 B.耗竭现象 C.移情现象D.反移情现象三、老年社会工作内容P99(一)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二)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抑郁症:长期悲哀、感到毫无价值痴呆症、谵妄、焦虑症(三)处理精神问题(5个工作步骤)(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家庭思维、促进社会融合)1216.(健康促进与维护:治疗、康复、预防)下列服务中,属于社会工作者为居家老人所提供的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内容的是()A.为老人联系和安排送餐服务B.建立老人健康风险评估档案C.联系社区医院,为老人开设家庭病床D.为老人出行提供辅助器具1214.在老年人的认知和情绪问题中,突发性意识障碍常表现为()。
A.痴呆B.谵妄C.抑郁 D.焦虑1117.73岁的李先生丧偶快一年了,他告诉社会工作者,自己常常情绪低落,睡眠不好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并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针对李先生目前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应该重点评估李先生是否患有()。
A、焦虑症B、痴呆症C、谵妄D、抑郁症1118.(精神问题)李老,1933年生,1950年入伍,次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期间多次荣立二等功,1990男退役,2000年被移交安置到地方的干部休养所。
从部队到地方李老有着深深地失落感和“被抛弃感”,心里的“结”很难打开,随着年岁日高,李老连门也不愿意出。
最近因战负伤的左腿越来越不听使唤。
躺在床上的老李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翻看泛黄的军营相册,擦拭尘封的一枚枚军功章。
休养所的社会工作者在引导老李进行人生回顾时,最适宜的做法是()。
A、引导老李淡忘过去的经历,关注现实生活B、引导老李寻找往事的意义,珍惜当下生活C、引导老李回忆创伤的经历,给予心理治疗D、引导老李享受昔日的辉煌,忘却现实病痛1467.“王老伯是甲街道某社区活动积极分子,最近因中风卧床不起,儿子儿媳请了保姆照顾他。
社会工作者知道后上门看望老人,协助他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困难补助,还邀请了志愿者定期看望陪伴:上述案例中,属于王老伯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有()A.保姆B.街道办事处C.儿子儿媳D.志愿者E.民政部门四、老年人特殊问题P10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丧亲问题、临终关怀、自杀1417.王爷爷早上起床后感觉有点不舒服.老伴李奶奶为他量了体温,未发现异常。
照顾王爷爷吃完早餐后,李奶奶便出门买菜,回家发现老伴己经离世。
为此,李奶奶非常自责:“如果当时我带他上医硗,或者早点回家,他就不会走了,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好。
"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为李奶奶提供()服务。
A.生命教育 B.哀伤辅导C.丧葬安排 D.健康照顾1064.(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常用音乐、讲故事等方法来帮助临终老人、家庭照顾者。
这种方法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A为老人缓解疼痛B为老人提供社会支持C为家庭照顾者缓解承受的压力D为老人缓解心理压力E为老人实现最后的心愿1323.社会工作者需要能够辨别与老年人自杀有关的风险因素。
在下列与老年人自杀相关的线索中,风险最高的是()。
A.超剂量购买并藏匿安眠药B.对人说“有时我真想结束一切”C.整理行装,准备拜访故旧D.和老伴讲“我死了你会好过些”1368.老年人面临的恶意对待包括()。
A.身体虐待B.经济虐待C.疏于照顾D.社会歧视E.情感虐待1215.王奶奶患有重度痴呆症。
她的子女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将王奶奶送到护理院照顾。
根据王奶奶的情况,护理院的社会工作者在为王奶奶提供服务时应注意()。
A.控制和缓解王奶奶身体疼痛,提升其生命质量B.关注及预防王奶奶被疏于照顾或被虐待C.陪伴王奶奶看电视,提高其生活质量D.鼓励王奶奶参与社区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1116.(自杀的间接线索)84岁的赵先生中风后身体行动不便,与社会工作者见面时,他说自己常常感到很烦躁。
有一天,赵先生跟社会工作者见面时却突然表现的很平静,并说自己这些日子给别人添了很多麻烦,非常过意不去,表示今后再也不用不着麻烦别人了。
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赵先生这种反常的表现可能间接表明他()的想法。
A、想尽快康复B、想改变自己对患病的态度C、厌世D、想换个地方生活1021、王婆婆与小儿子夫妇共同生活。
因工作繁忙且经常出差,儿子夫妇俩便请了保姆帮忙照料老人。
社会工作者前去探访,发现王婆婆的房间十分零乱,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王婆婆在床上,嘴唇干裂,床头柜上摆放着好几瓶药,床边还放着尿盆,她反复地说:“活着真受罪”。
保姆说,王婆婆几周前因洗澡不慎滑倒,造成骨折,一周前出院回家静养。
上述情况表明,王婆婆目前生活存在的风险因素是()A身体虐待B情感虐待C他人疏于照顾D自我忽视0914.王大爷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一直由儿子小王照顾。
最近,王大爷经常责骂儿子照顾不周,小王很苦恼。
社会工作者安慰小王,并和他一起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使他更好地理解了王大爷。
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属于老年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A.身体健康 B.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C.精神健康D.维护社会支持网络五、老年人问题的需求评估(新增知识点)评估注意事项:物理环境、平衡好老人自立与依赖他人的需要、关注最初提议做评估的人、注意老年人群体的异质性、尊重隐私权。
0969.(预估:需求评估)社会服务机构收到高奶奶的居家养老服务申请,机构督导志刚和新来的社会工作者小丁前往高奶奶家为其做预估。
他们来到高奶奶家时,看到屋里十分热闹,亲戚朋友正在为高爷爷过生日。
志刚和小丁恭喜高爷爷的寿辰,又与高奶奶另约了预估时间后,便与高奶奶道别。
离开高奶奶家后,志刚告诉小丁,在为老年人做预估时,应考虑 ( )。
A.经济效益 B.物理环境 C.老人的收入水平D.预估的最佳时机E.保密问题五.老年小组工作1尊重自决权2平衡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3尊重保密权:小组中的事留在小组中4干预小组动力:出现“心理上行刑的暴徒”0917.社会工作者小平为社区内的低龄老年人设计了一个服务项目,运用艺术治疗方法为老年人开展有益身心的治疗性服务,在活动的设计上,小平应选择( )。
A.带有创意的表达性活动 B.有较复杂工艺的活动C.有益于老人健康的简单活动 D.带有竞争性的活动1322. (尊重自决权)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在养老院组织捅花小组活动,加强老人的相互沟通。
可是,患病多年的张奶奶一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无论小王怎么动员,就是不肯参加。
对此,小王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向院长汇报,请院长说服她参加B.给她子女打电话,请他们劝她参加C.发动几位活跃老人,鼓励她参加D.找张奶奶谈心,倾听并尊重其决定1468.社会工作者小王为社区失明老人开展“心明”老年人支持小组。
除了有一位人明多年且独居的奶奶多次拒绝社会作者的邀请外,其他失明老年人都参加了小组活动,但存在出门不便和沟通不畅的困难。
为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小王可取的适当做法有()A.安排志愿者上门,接送出行有团难的失明老人B.扮演支持者角色,保持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C.留意观察组员的进步,为点滴成长喝彩D.发动组员上门真诚邀请,鼓励陈奶奶打开心门E.实时播放小组进程,号召居民为失明老人创造友善环境六.老年人社区工作P110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社区老人照顾机构服务1019、某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新近推出了“温馨夕阳”服务项目,主要是为社区独居、残疾和困难老人提供送餐、洗衣和家居清洁等服务。
该项目提供的是()服务。
A生活保障B健康健全C居家养老D日托照料七.老年人的机构照顾和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志愿者服务、代际融合、照顾人支持。
机构照顾的特点及服务内容(院舍照顾)P1111115.某养老院为生活能够半自理的老人提供服务,最近聘用了小艾担任专职社会工作者。
下列工作中,属于小艾专业服务内容的是()A、为老人做身体健康检查B、考核护理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A、为入院老人保管财物D、评估入院老人的心理----社会状况1018.(社区照顾)68岁的独居老人张伯伯是社区摄影的骨干,今年元旦拍摄时不慎摔倒,造成骨折。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医生说张伯伯可以出院了,但至少得休养一个月才可以慢慢行走。
张伯伯听了很着急,要为要错过春节民风民俗的拍摄时机。
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安抚张伯伯的情绪,另一方面联系社区医院协助其康复训练。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联系社区服务机构为张伯伯提供居家和送餐服务,并发动社区老年志愿者轮流上门陪其聊天,上述社会工作服务属于()A个体康复B社区照顾C健康服务D长期照顾0915.(社区照顾)张老伯因中风住院,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好转,正在恢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