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说勤奋》,板书:说勤奋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知道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板书:提出观点)

谁来说一说?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小黑板)

为了更加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作者又继续说道——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小黑板)

师: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

怎样才能让你相信?

说得对,我们学到了一点: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板书:事实论证)

二、领悟表达,学习说理

1.举什么“例”

师:为了说清楚道理,作者举了哪两个人的事例?

生:司马光和童第周。(师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师:对。那么,司马光和童第周是如何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轻声朗读第二、三节,划出有关重点的词句。

(生轻读课文圈画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先来谈谈司马光,他是如何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

层次一:司马光的“一生勤奋”。

(生:我来说,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师:老师听出来了,“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语

写出了司马光的“勤奋”。孩子们,司马光可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哪。

春天,鸟语花香,蝶飞燕舞,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可司马光——

夏天,酷暑难耐,屋内闷热,哥哥、弟弟早就到河里去游泳了,可司马光还是在——

秋天,天高气爽,满山红叶,哥哥、弟弟耐不住寂寞,登山游玩去了,可司马光头也不抬,仍然在——

冬天,银装素裹,哥哥、弟弟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可司马光一直在——

是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滚瓜烂熟”啊。

品读“警枕”——

师:这是小时候的司马光,长大以后,他是如何做的呢?

(生: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师:是啊,他做了一个特殊的枕头,这个枕头与咱们的枕头不一样在哪里?

师:对,他是用圆木头做的,容易滚动。孩子们,咱们睡觉枕枕头是为了——

生:睡觉更舒服。

师:司马光枕这样的圆木枕头却是为了——

生:快点醒来,抓紧时间读书写作。

师:从一般人为了“睡”和司马光为了“醒”的对比中,你想说什么?

生:时间对司马光来说太重要了。

师:司马光用独特的枕头延长了读书写作的时问,所以他亲切地称之为——

生(齐):警枕。

师:这个普普通通的圆木枕头伴随着司马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枕”,成为“勤奋”的象征。让我们怀着对司马光、对“警枕”的一份敬意一起再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司马光小时候躲起来勤奋读书,长大以后用枕头警醒自己勤奋读书

写作,为了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竟用了——

生:19年时间。

师:司马光一生勤奋,终于有所作为。

由此可以证明,指(小黑板)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层次二:童第周的“三重境界”。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司马光的事例,接下来谁来读读童第周的故事。

师:你读得很投入,真棒!孩子们,仔细读这段话,你会发现童第周的经历很有意思。

师:说得不错,你发现了童第周与司马光不同,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可童第周上学晚,基础晚,因此他要追。

师:追,概括得不错。顺着你的思路,大家能不能找到第二个类似的字?

——赶。英雄所见略同。

师:你还能概括出第三个字吗?

超。有道理。

师:童第周用勤奋实现了自己人生“追、赶、超”三重境界,文中是具体描述了哪个字?

咱们一起来品读这个“追”字——

师:他在成绩很差的情况下是怎样“追”的?

是啊,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师:从这两句话你联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勤奋刻苦;起早贪黑;夜以继日;不分昼夜……)

师:他的勤奋与司马光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师:在落后的情况下,“追”仅仅靠勤奋刻苦、抓紧时间是不够的——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师:所以说童第周的“追”不仅是勤奋刻苦地“追”,还是——讲究方法地“追”;智慧地“追”;科学地“追”……

师:“追”需要勇气的支撑,“追”需要勤奋刻苦地行动,“追”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这几句。

(生: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想象“赶”——

师:童第周经过勤奋努力,成绩赶了上来,成为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此时他会怎么想呢?

(生:我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师:有志者事竟成啊!童第周的勤奋让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生: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废寝忘食……)

赞叹“超”——

师:童第周的勤奋造就了他的成功。谁来读读他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的这段话。

在童第周之前,生物学界是无人能把青蛙卵完整剥开的。此时,童第周己经超越了所有生物学界的专家,站在这项技术的制高点了。消息传到国内,如果你是他当年的同窗好友,你会怎么说?

(生:童第周,好样儿的。外国人不能做到的事,咱中国人一定能做到,你为咱中国人争了光,祝贺你!)

师:对,为咱们中国人争了光。

师:童第周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一起读这句话。(指小黑板)

2.怎么写“例”

层次一:领悟简要概述。

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勤奋”。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孩子们,我们再看看课文,你会发现和平时的写事课文有些什么不同?

(生:平时的课文中,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师:对,平时写事的课文贵在详细具体。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司马光、童第周的?有没有语言、心理、神态之类的描写?是不是详细具体地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