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

第七篇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目的要求:考察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学习本章,要求大家分清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内涵;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阶段和重点等内容。

CH.13.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要发挥其经济上的优越性,其国民经济必须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则以经济增长为基础.

A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扩大,它通常用GNP,GDP,NI在某一时期的增长率来表示,反应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

B如果考虑到人口因素,经济增长应理解为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总产出,即人均产出量的增加。上述指标都要用不变价格计算,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C一国的GNP、GDP、NI的增长侧重反应该国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而人均GNP、GDP、NI的增加,则突出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率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断高度化。即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内涵更大一些。它除了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外还包括诸如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文化,教育,卫生产业的发展,落后贫困状态的减少和消除,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质的变化等。

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增长模型

……

我们以一定时期(如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则GDP是这一时期一切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劳务部门)的劳动就业量和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每一就业劳动者平均生产的GDP)的乘积:GDP增长率=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力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

1、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因素: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劳动就业量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对产品需求量的增长从长期看若原有生产设备能力,以充分利用其需要没有,以使增加产量,这就需要增加投资,进而就会增加就业量。增加投资能带动多大的就业量的增长,则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技术条件所形成的K-L比率(即资本技术的构成),也就是每个劳动就业量结合使用的资本量。这样,劳动就业量的增长就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投资额和当时的技术条件所决定的K-L比率。若K-L比率一定,劳动就业量的增长就取决于投资额的多寡。

投资额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投资率,投资额=投资率×GDP

若劳动就业量的增长也以比率表示,则劳动个就业量增长率等于劳动就业量除以劳动就业总量。根据上述,劳动就业增长量等于投资额除以资本

—劳动比率,这样:劳动就业增长量投资额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 劳动就业总量

劳动就业总量资本—劳动比率

投资率*GDP

劳动就业总量= 劳动就业总量

K—L比率

其中,GDP除以劳动就业总量即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从而上式可写为:

投资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

劳动就业量增长率=

K—L比率

这个等式表示一定时机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取决于三个因素:1.投资率2.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3.K—L比率。三者的结合决定劳动就业量增长率。a.投资率高,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就高;b.劳动生产力高,说明GDP基数大,可能提供的投资多,可以吸收的劳动就业量也多。c.但是同量的投资,能吸收多少量动力与之相结合,则又取决于k—l比率,k—l比率高,吸收的劳动量少,反之则反是。

但是,一定时期的投资额总量是有限的,因而就业量的增长也是有限度的。假定没有外资引进,投资资本只能来自国内的积累,即GDP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收入中的非现实消费部分。积累在GDP中所占的比率就是积累率。

A.在一般情况下,投资率不能超过积累率。否则,就会使社会总需求(I+C)超过社会总供给(GDP),在现有生产设备已经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必将造成需求膨胀,使经济过热;反之,若投资率小于积累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经济将趋于萎缩。

B.因此,不论投资率大于或小于积累率,由增加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的增长将是不稳定的。从长期看,只有在投资率等于积累率的条件下,由投资引起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才是稳定的。这样,前面给出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的等式,可改写为:劳动就业量增长率=(积累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K—L比率)

2.这个等式表现得时投资率与积累了相等的劳动就业量增长率这就是说只有在积累率允许的限度内进行投资,而且投资又能吸引全部积累(或储蓄)的条件下,就业量才能按照这个增长率稳定的增长。以上分析的量决定经济增长率的第一个因素——劳动就业增长率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经济增长模型:

积累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

经济增长率= +社会劳动生产力增长率

K—L比率

三、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

(一)影响经济增长的现实因素

上述对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积累率、资本—劳动比率、劳动生产力及其增长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上述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因素,还要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有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国际环境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率的直接因素的劳动就业增长率,要受劳动力攻击状况的制

约。……

2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的积累率,要受必要的消费增长的制约。……

3经济增长率要受产业机构的适应性的制约。……

4要受应生素的制约。……

5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经济增长率还要受对外贸易状况的制约。……

(二)制约经济将增长的长期因素

除了以上分析的影响经济增长的现实因素外,还存在着制约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

1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2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自然资源土地、森林、煤炭、石油等。……。3科技与教育发展。……。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界定

不论经济增长理论还是经济增长实践都已表面,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靠资源的大量投入,二是靠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根据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区别,课把经济增长划分为:

粗放增长(Entensive growth)方式——指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大量资源的投入实现的。……

其特征有:1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必经以资源的大量投入为先决条件,因此,各种资源的多寡就成为增长速度的……;

2在经济增长中,资源配置的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善,度为投入的产出量没有提高;

3由于经济增长过程并没有随着经济效率的提高,故工作以实现经济的正常快速增长;

4 经济增长的代价高,靠大规模投入所支撑的增长,不仅意味着

高能好,而且会导致污染严重,生态……;

集约(Intensive growth)增长方式——指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通过经济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

其特征有:伴随着经济增长,单位投入的产出量的明显提提高;

2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而实现

的;

3技术进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抵销权益增减规律的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长期……。

4高产低耗的集约增长模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实际经济过程中,纯粹的粗放型增长和纯粹的集约型增长都不存在。现实情况是二者兼有,但是这并不等于经济增长方式无法界定。一般讲,当经济增长的动力60%一来自自然资源投入时,成为粗放型增长;而当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经济效率的提高(60%以上)所推动时,称为集约型增长。达到60%这个标准,就可能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基本完成。

(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从我国具体情况看,虽然国际已经连续20年高速增长,但经济资源消耗高、资本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率低等为您提越加频繁的向我们亮出黄牌。为了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必须实现有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否则经济增长以为

重要性的几点表现看书P247—P250.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在于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利于实现集约经济增长的……。

1利于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2、、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

3、、实现集约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4、、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注>关于增长方式转变的数量,目前有争论,如经济理论具有人把称定为80%。根据我国的实际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贡献率,我国经济倾向于60%这一标准。

§二、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

一、产业结构及产业划分

产业机构一般是指一国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构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产业结构的内涵同对产业的划分有这直接的联系。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所要阐明的角度不同,产业的划分往往具有多种方法,这样,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种内涵。

马克思就经济学更具各类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社会再生产的现实条件来研究各产业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即

按产品在再生产中得地位:1生产资料生产部类2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后来人们把两大部类进一步具体化为物质生产经济中农业、工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产业,这时,产业结构的内涵就表现为生产资料生产同消费资料生产之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农业、工业与运输业之间,原材料工业同加工工业之间、农林牧副渔之间等等的对比关系与结合状态。在西方经济学中,也有所谓

消费资料产业:凡是某类产业的产品有75%以上是消费

资料到归入消费资料产业

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资本资料产业:凡是75%以上是资本到归入资本资料产

其他产业:不能归入上述两类的就归入其它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产业结构分类法治之一。它是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二次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

第三次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

公益业等

三次产业分类应用反映经济活动先后层次,第一次产业是直接作用与自然界,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第二次产业是吧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产品生活进一步需要的物质资料产业;第三产业是提供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资料需要外的进一步需要的产业。……。

除了按上述的两种主要的产出分类法之外,也还有按资源的密集度进行的产业分类,即根据不同的产业求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诸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的依赖程度。而划分为:

资本密集型产业:有些产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工业按资源密集度的产业分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成衣、制鞋业等

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脑、软件产业等

由于任何一种产业都不可能指单独使用某一种资源,二而毕竟综合使用各种资源,因此这种产业划分只是有相对的意义,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资源拥有的状况不尽相同,进行这种产业划分研究不同产业特征即其优点,对于不同国家和地位怎么样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管理的产业结构,以及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统一过经济的精良口径,特别是为了便于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经济比较,还出现了一种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就曾颁布过《全部经济活动电脑个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

二、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层意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层次话。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是:

①与社会需求的结构相适应,能实现一国经济适度增长速度;

②各个部门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

③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没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取没较高的客观经济效益;

④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比较充分有效的利用本国各种资源的优势和国际贸易的有力形势,使用各种要素……

健全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一国经济的良性循环,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完全实现社会总供给结构相互适应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结构师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法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他将不断的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各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标准也有所不同。

产业结构高层次化,才能是产业技术结构高层次化。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是如下几种趋势:

1,2,3,4,5

产业机构高层次化是产业结构由一种均衡状态上升到新的均衡状态的动态演进过程,只有产业结构即实现合理化又实现高层次化,才能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不断提高。当然,推行产业结构高层次化,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不能

……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得社会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不能不兼有发展中国家和原先社会主义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占世界1/5的大国,国土辽阔,各地域之间的生产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对胃开放等条件差异极大,这使的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也具有自己的某些特殊性。

……

三、地域结构

略,看书p255-256

四、经济效益

略,看书p257-262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家经济的调控,是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指导而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正确,宏观经济调控才有正确的方向,根据取得成效。因此正确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宏观调控的前提。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包括经济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战略,具体包括经济、人口、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文化教育等。一个完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其中表现发展战略目标内容的,既有发展生产方面的目标,又有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目标。还有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目标。

1能够综合表示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主要产品产量、技术装备水平、社

会总产量

GDP、GNP、NI、经济……

2能够表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的指标有:人均消费水平、吃穿用住行和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具体指标

3、、劳动者素质调高的指标有:教育、科技、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标等。

在上述指标中,有的从数量上表示,有的从质量上表示,有的从价值总量上表示,有的从物质结构上表示。只有从量和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表示,才能全面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正确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有效地调控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正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依据。经社会发展占率的目标、部署、和基本要求,都具体地体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特别是其中特别是其中,长期计划的编制,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而各种经济改革措施的实行,各种经济杠杆的应用和各种经济法规的制定等,都是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适合本国的国情。所谓国情都是一个国家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一些基

本情况。……

2考虑所处的国际环境。在当今,任何一国的经济社会反战都不能与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

3尊重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受着各种规律的支配的。……

4注意反对两种倾向.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右倾保守,又要反对盲目冒进……

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现代化和社会生产的资本化、社会化、现代化。为实现我国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必须竞夺长期的有步骤的经济改革的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体分为三步走:实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为了实现上述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

1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

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加速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

4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5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

6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7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8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9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10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注>。

我们相信,只要看重解决好上述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注>见“十四”大报告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加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逐步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 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 (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 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6.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新中国成立60年,粗粗划分一下,可以说前30年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后30年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当初为什么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当时国内外历史条件下有其必然性,而我国在30年前之所以选择改革开放,也同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列宁曾说过,只有到了老百姓不能再照旧生活下去,执政者不能再维持政权的时候,革命或变革才会发生,我国自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了30年,走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尽头。 “短缺经济”曾与我们相伴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李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建立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史无前例探索。 建国以后,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遇阻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不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与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崭露头角。在改革开放30年前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国外专家说,中国走出“文革”非常轻松,好象是一场愉快的郊游。相比之下,东欧国家为摆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暴力的长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上说,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一目了然。 第一,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的纯度越高越好,当年,人民群众多养几只鸡或者几只鸭都不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第二,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政府,企业自主权非常有限。有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企业买个桌椅板凳,安装个电话都需要层层上报,经由行政机关审批才能落实。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也要由行政部门来决定。第三个弊端就是资源配置无视市场的作用。对这些弊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显露,这个时候,党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要的意思是说,不要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给市场、给个人一点自由度。 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 第二个阶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时间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能过顺利通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转变后的发展必然。第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76283342.html,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 作者:刘沙沙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9期 摘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场制度变迁,它成功地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转变,并促进了经济的极大发展。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指出现今中国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制度 是什么在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发展的轨迹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制度变迁。但在改革中不断出现新生事物,没有范例可借鉴,所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制度和理论都要创新。 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从1979年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重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主要是围绕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进行改革试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入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各种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同时,在农村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商品经济。 改革开放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回顾改革历程,从总体上调整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加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一,经营机制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增强城乡公有制基本单位的活力。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使农民的劳动成果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改革,重点是调整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强化责任。过去那种国营企业基本上是行政单位附属物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变。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社会分配结构方面,改革已经打破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有优势,发挥主导作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第26卷第1期2019年 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 26 N o. 1Feb. 2019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 张馨之, 何江 1 2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510640; 2.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510410) 摘要:近年来, 空间思维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19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 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 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 过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必须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而且可以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 富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地区经济;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中国 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O 2363(2019) 01O 0035O 05 近年来, 空间思维(spat ial t hinking) 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与此同时, ESDA (ex -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2~3]等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取 得了长足的进展,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产生了不少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4~6] 内空间相关的整体趋势, 一般用M oran . s I 统计量[8]来测度, 计算公式如下 N I t =@ S 0 N N E E w i j (X it -i=1j =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 2、经济发展 3、科学发展观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5、可持续发展 6、经济发展 二、选择题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A 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 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C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 2、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 A 加强农业基础 B 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E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3、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处理好() A 积累与消费关系 B 投入与产出关系 C 速度与效益关系 D 数量与质量关系 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A 各地区经济的同步增长 B 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C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技术进步 D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

A、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 B、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 C、侧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 D、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 A 发展循环经济 B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C 新型工业化道路 D 发展信息化产业 7、2005年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妥善处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 C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D提高发展速度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 A 调整经济结构 B 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C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D 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 9、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是() A 计划生育B经济建设C环境建设 D 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关系? 2、简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3、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4、宏观经济调空的手段 5、收入分配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 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n econo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nce of area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e imbalanced resources distributions,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has become even more serious. The influence of enlarging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differenc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has continu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as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balanced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